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家卖地卖房卖产业,才将银子补齐给了李道宗。这下倒好,萧瑀这老匹夫居然在这个时候狠狠坑了李道宗一把,居然将主意算计到了李道宗的女儿头上了。

李道宗膝下长女任城郡主,长孙无忌多少也听说过一些,听说还颇得李道宗的喜爱。

麻痹,萧瑀这是要剜了江夏王李道宗的心头肉啊。

啧啧,卑鄙,无耻,下贱,普天之下能够出萧瑀左右者,寥寥无几啊!

长孙无忌这边暗里沉思惊骇,那边萧瑀又说道:“陛下,只不过江夏王那边……”

“放心,正如你所说任城郡主乃是识大体顾大局的皇家女儿,难道江夏王身为皇室宗亲,还不如一小女子耳?”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一语定乾坤道,“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吧。具体事宜,朕会让太常寺卿裴寂出面来打理此事,让他与吐蕃使节没庐德乃接触。至于江夏王那边,朕自会与他沟通一番,没什么问题。”

萧瑀闻言脸色立马堆起满满的笑意,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毒之色,口中却是连连赞道:“好,那就好,能替陛下分忧解劳,也不枉臣抓破头皮苦想一番了。”

李二陛下道:“萧卿辛苦了,萧卿的功劳朕自然会记在心里。接下来,咱们该议一议如何处置郭业,给朕那未来女婿松赞干布一个交代了吧?”

三十来岁的李二陛下称呼三十大几的松赞干布为女婿,怎么听着都是那么别扭。

萧瑀闻言,心里又是一阵乐开花,连连叫道:“好,好,此子做事毫无底线,目无君王,是该惩治一番才是。”

对于郭业,萧瑀更是恨之入骨,相比于江夏王李道宗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坑害郭业的机会就摆在面前,他岂能不珍惜?

长孙无忌却是满脸凝重,低声问道:“陛下,咱们关起门来说自家事,郭业此番营救蜀王一行人有功,而且在吐蕃国替陛下逞了威风。而且,他此番行动乃是奉陛下的口谕而行。现在事情了结,却要惩治他一番,这是不是有些,有些……”

李二陛下冒然打断道:“无忌是想说,朕有些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嫌?”

长孙无忌口中叫道:“臣不敢,臣绝无此意。”

叫罢便闭口不言,显然多少默认了李二陛下的话。

李二陛下自己说完,也觉得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有些不厚道不地道。

轻声叹道:“是啊,郭业此番行径乃是奉了朕的口谕而行。但是朕当初可没想到他会闹得这么大。不惩治郭业,又怎能堵住吐蕃国那边的悠悠众口呢?”

“是极是极。”萧瑀讪媚地附和道,“陛下明见万里,所言甚是。郭业此子野心难驯,频频惹来麻烦。您让他去教训吐蕃人一番,可没让他屠城杀俘虏,更没让私自斩杀吐蕃王爷多赤罗,不是?依臣来看,不杀郭业,难以平民愤啊!”

“呸!”

长孙无忌狠狠啐了一口唾沫星子到萧瑀的脸上,讥笑道:“姓萧的,我看不杀郭业,难以泄你萧瑀的私愤吧?我说你好歹也是当朝重臣,怎么心眼小如针尖,屡屡与一年轻人过不去呢?”

唰~

萧瑀被长孙无忌戳中了心里龌龊,老脸顿时一阵臊得慌,着急忙慌掩饰道:“长孙无忌,莫要血口喷人。萧某也是就事论事,如果不是郭业不遵从陛下的口谕,凭自己喜好而胡来,陛下哪里会被吐蕃人烦扰?莫非你觉得凭郭业的所作所为,陛下不仅不应该惩治责罚他,还应该给他加官进爵不成?笑话!”

长孙无忌抬起眼皮子,不咸不淡地看了眼萧瑀,哼道:“依我来看,给他加官进爵又有何妨?有功当赏,这是陛下时常挂在嘴边之话。”

“啧啧,好你个恬不知耻的长孙无忌,我看你这是在私相授受,想包庇郭业吧?这长安城谁不知道你们长孙家的第三子长孙羽默与郭业乃是莫逆之交,哼,长孙无忌你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萧瑀,莫不是你家那两个不争气的玩意被郭业打怕打怂了,你这个当老子的迫不及待想跳出来找回场子?”

“放屁……”

“屁话!!”

“砰!”

“够了,闭嘴,统统闭嘴!!!”

两人针尖儿对麦芒,口水大战间,李二陛下拍案而起,实在看不下去了。

李二陛下起身阴沉着脸呵斥道:“你二人这般模样,哪里还是有几分当朝重臣的风范?与菜场泼妇撒泼打滚有何区别?丢人现眼!!”

天子一怒,两人竞相雌伏,默不作声低下了头去。

李二陛下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一时间苦无主意,只得说道:“如何惩治郭业再行商议。无忌,你传朕旨意到西川,命郭业见旨速回长安。无论是小惩大诫,还是大惩小戒,朕都要见到他再做决定。”

长孙无忌恭敬回道:“喏!”

李二陛下有些疲累捏了捏脖颈,然后挥挥手道:“你二人退下吧,朕还要召见太常寺卿裴寂商议一下关于和亲吐蕃之事。”

这时,萧瑀突然抬头提醒道:“陛下,既然要加封江夏王李道宗之女任城郡主为皇室公主,总该有个封号吧?”

“啊?对,对,朕被你二人委实气糊涂了!”

李二陛下拍拍额头,琢磨了一小下,决定道:“唔,萧卿,就由你代朕拟旨一封吧。嗯……朕决定收江夏王之女任城郡主为义女,加封其为皇室公主。至于这封号嘛——”

李二陛下稍稍顿了下,缓缓说道:“就加封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

长孙无忌与萧瑀两人心中默念一嘴,这封号好,耐听。

萧瑀更是双手抱到头顶,作揖喊道:“陛下圣明,明见万里,臣这就去草拟圣旨。”

“好,下去吧!”李二陛下慵懒地挥挥手,说道,“就赐封号文成公主了!”

第614章一入长安动肝火

李二陛下降旨西川,命郭业见旨速归,不得延误。

郭业接到长安来旨后,不敢有丝毫马虎懈怠,匆匆草草安排了一番西川诸事,便带着贞娘还有程二牛一同返回了长安。

至于为何独独仅带程二牛一人回长安,郭业自然有自己一番用意,生拉硬拽连唬带吓总算将这憨子忽悠出了西川,朝着长安城进发。

十天后,一行人轻车从简抵达了长安城东门口。

进了城门后,郭业觉着有些干渴,恰巧发现不到十步之外有一个茶寮,便进去小歇了下来。

寻来一张干净的桌子,伙计上来茶汤,郭业招呼贞娘与二牛各自坐下,饮茶解渴起来。

贞娘慢条斯理小酌浅尝,郭业与二牛则是咕咚咕咚状若牛饮,好是一阵解渴。

约莫换过一盏新茶,程二牛突然惊呼一声:“咦?”

赶忙起身从邻桌的空位上捡起一张报纸,递给郭业道:“大人,你看!”

郭业不解地接过报纸粗粗一看,竟是自己名下的《长安日报》。

落入他眼帘的居然是一则爆炸性新闻——吐蕃遣使长安求亲,我大唐天可汗陛下玉成此事,文成公主不日和亲吐蕃,永结两国万年之好!

嘭!

郭业看罢这则爆炸性的标题,拍案而起,满脸怒容骂道:“怎么回事?多赤罗被我斩杀,松赞干布居然还会派出使节求亲?老子做了那么多事,难不成还无法阻止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我草,我靠,松赞干布,我日你亲姥姥!!”

顿时,一股无力的挫败感席卷郭业全身,脑海之中陡然浮现出了成千上万个为什么。

一时间,整个茶寮里的人都被郭业的发疯给吸引了过来,纷纷露出诧异骇然的眼光看着他。

确切地说,应该是围观他,就跟围观一个疯子神经病似的。

贞娘见状急急起身扶住郭业的胳膊,轻轻摇晃着示意他冷静。

程二牛更是赶忙从袖中掏出几个铜板扔在茶桌上,二话不说将郭业拉扯出了茶寮。

来到路上,郭业整个人也冷静了下来,收起充斥体内的暴虐之气,阴沉着脸颊恨声道:“没想到松赞干布这个狗杂碎居然能隐忍到这般地步。亲弟弟被我斩杀,他还能腆着狗脸派人来大唐求亲。难怪陛下这次会答应他如此痛快,八成是因为多赤罗命陨格尔木,心里想要弥补一番吧?”

说着,郭业重新将被揉得皱皱巴巴的长安日报摊开展平,仔细看了起来。

报纸上,这则和亲新闻占了整整一个版面,除了高度赞美文成公主知书达理,天生丽质,大家风范之类的话外,还煞费华丽辞藻吹捧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说什么文成武德仅次于大唐天可汗陛下,乃吐蕃国一代英主,十年间便带领吐蕃国走向繁荣富强云云。

文章中更是臭不要脸的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乃是郎才女貌,天作佳偶。大肆宣扬唐蕃两国此番联姻,成了翁婿之国后,必定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永结万年好合,齐心协力万世不变。

反正通篇文章占了头版头条,版面尽是怎么恶心怎么来。

嘶,嘶嘶,嘶嘶嘶……

郭业一气之下,厌恶地将这张报纸三下五除二,撕得稀巴烂狠狠抛在地上,用脚重重一踩。

怒骂道:“好你个关鸠鸠,老子才离开长安多久?你他妈就把长安日报搞得如此乌烟瘴气,你他娘的想干什么?想恬不知耻地成为第二个《人民日报》吗?混账玩意,看老子回头怎么收拾你!”

这时,贞娘与程二牛看着郭业在街上一阵发飙,却不知如何劝说,因为这报纸上的事儿,他俩还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郭业发了一通邪火之后,对贞娘吩咐道:“贞娘,你先带二牛回太平坊新宅,先安置他住下再说。”

听着郭业这话,貌似接下来准备不跟他俩一路回去。

贞娘瞪大了眼睛,关切地问道:“大官人,你这一肚子火闹腾的,可莫要惹事才好呢。”

程二牛也道:“大人,你想干啥去?要不让俺陪着你吧,身边好有个人跑跑腿使唤使唤。”

郭业闻言摇头,道:“不用了,你俩先回去,晚些时候我便会回家。我先去一趟中书舍人马周马元举家,我想问问他,难道朝廷的大佬们统统都是吃干饭的,为什么不劝阻陛下赐婚和亲?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吐蕃人的险恶用心吗?”

“哦……”

程二牛点点头,转身与贞娘一道儿先行朝着太平坊方向而回。

目送两人离去后,郭业顺手招来路边一顶专门拉客送人的轿子,给了几个铜板大字儿,让他们将自己送到马元举在宣德坊的马府。

乘轿而行,轿夫又熟稔长安大小胡同,很快便进了宣德坊来到马元举在宣德坊的府宅。

来到马府跟前,打发走了轿夫,郭业怒气冲冲地拍门喊道:“马元举,开门,老子郭业回长安闯门来了。奶奶的……”

拍了几下大门后,吱呀一声,大门应声而开,是马元举的夫人开的门。

一见郭业来访,马夫人见着陇西旧人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免得又是一番絮叨。

可郭业这个时候哪里还有闲心和老马媳妇叙旧磨叽,径直入了大门,就要找马元举。

巧了,听得马夫人说马元举今日并没有外出,正在书房中静心练字。

郭业心中又是一阵嘀咕,奶奶的,你倒是悠哉悠哉,居然还有心思在练字,看老子不骂你个狗血淋头才是。

马夫人见着郭业火急火燎,显然有正经急事找自家夫君,因此也没有耽搁,直接将郭业领进了府中,进了书房所在的后院去寻马元举。

马家还是秉承着昔日在陇西的家风,马元举如今身为中书舍人好歹也是一方要职,却是一如既往的简单朴素。

郭业粗粗绕了一下马府,发现整个马府除了马元举夫妇之外,也就是一个负责打扫卫生的老仆和两个负责后厨烧水做饭的老妈子。

看来马元举还是马元举,还是跟以前一样克俭守礼,并未学人家养仆蓄奴,好逸奢靡。

霎时,郭业心头的躁怒多少降了一点温,淡定了不少。

马夫人将他领到书房外,刚要拍门去叫,却被郭业拦了下来,说道:“嫂夫人,你先去忙活吧,我跟元举兄有正事儿需要聊上一聊。”

马夫人闻言嗯了一声,识趣儿地悄然离去。

待得马夫人离去,郭业懒得敲门直接推门而进,咣当一声惊到了里头正静心练字的马元举。

被突如其来的响动这么一惊,马元举握笔的手一滑,吧唧一下,宣纸上的字一笔写歪,顿时破坏了整张字幅的意境。

马元举气得将毛笔往宣纸上一扔,溅到墨汁儿乱飞,辛辛苦苦写了一上午的字幅彻底报废。

顿时满脸怒容地抬头望向门口,正与脸色不悦的郭业对视了一眼。

“咦?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见是郭业,马元举刚才的满心愤慨立马烟消云散掉。

倒是郭业,顾不得拱手问好,没好气地质问道:“你管我什么时候回来的。我问你,陛下怎么会同意赐婚和亲吐蕃国,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陛下想做松赞干布的岳父想疯了,以至于一叶障目看不清吐蕃人的险恶用心。但是,连你们这些朝中文武百官,还看不出来吗?难不成你们也惦记凑着唐蕃两国联姻,陛下雨露均泽,一高兴也对你们提拔赏赐一番?”

“嗤……”

马元举冷笑一声,回道:“些许时日不见,你小子这张破嘴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损毒辣。你应该是刚回长安城吧?”

郭业啐道:“那又咋滴?”

“咋滴?”

马元举眯着眼睛打量了郭业浑身上下,道:“还好,完完整整的去,全着手脚回来,也没缺胳膊少腿。不过你眼下不该咸吃萝卜淡操心,瞎搀和和亲这事,而是应该好好想想你自己的出路,想想法子应付自己的困局吧!”

“啥意思?老子能有什么困局?我好得很!”

“好个屁!”

马元举有些痛心地叹道:“你莫非忘记了你自己在吐蕃干得好事?郭业,你小子就是一个天生招灾惹祸不安分的主儿,你说你没事儿砍了多赤罗的脑袋干嘛?你啊你,捅了天大的篓子惹了天大的麻烦了,混球!”

“咋的,陛下难不成还为了给吐蕃人一个交代,准备惩治我一番?”

“屁话,人家都快成翁婿之国了,你说呢?”

第615章靠人不如靠己

一回长安,所见所闻诸事一度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也息息相关着自己的命运,郭业的注意力立马从文成公主和亲之事上转移,有些着急地问道:“难不成陛下现在想着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不成?靠,我就算是私自纵兵进犯吐蕃,那也是奉了他的口谕,好不好?”

“呵呵。”马元举斜眼瞟了一记,奚落道,“哟,你郭业天不怕地不怕,捅了篓子也毫不畏惧,怎么着?你也有怕的时候啊?”

“我怕个屁!”

对于马元举,郭业嘴上从不服软,撇撇嘴叽歪道:“老马,你就实话实说吧,陛下想要怎么惩治我?”

马元举收起奚落的神情,长叹一息道:“唉,你小子就是不守本分啊。如果你不私斩多赤罗,也许这次你回长安可就风风光光了,加官进爵亦不在话下。可你好死不死,偏偏一刀就喀嚓了一个吐蕃王爷,你说吐蕃那边还能善罢甘休?真是不作死不会啊,郭业!”

“得了得了。”郭业破罐子破摔一般似的甩甩手,催促道,“陛下到底想拿我怎么办?你别告诉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是风向一边倒,想一竿子活活整死我?”

马援军摇头道:“那倒不至于,至少以长孙无忌大人为首的天策府一系大臣们,对你可是一力死保。前两日,他们一齐上奏,让陛下念在你营救蜀王一行人有功,又在吐蕃扬了大唐威名,希望陛下网开一面让你功过相抵。”

郭业闻之心里宽松踏实了不少,还算这帮人没有临阵倒戈,还成。

反过来一想,随即问道:“那么照你这么说,想要借着私自斩杀多赤罗一事整死我的莫非就是萧瑀、裴寂这些人咯?”

马元举点头道:“没错,萧瑀等人上奏陛下,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止干戈。”

我草,萧瑀你娘逼,老子是操你媳妇了,还是抱你孩儿跳井了,居然非要置老子于死地。

不过郭业细细一想,还真别说,挺灵的。萧家两头小犊子连番在自己手里吃了亏,而萧瑀的小妾杨九红也被自己上过,妈的,还真是灵验,莫非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趁着他发愣间隙,马元举又爆料道:“而且就连当朝谏议大夫魏征都连着三次上奏死谏皇上,要严惩于你。”

“什么?魏征这头犟驴子也来摊这趟浑水?”

郭业闻言又是大惊,一股冷意从尾椎骨直线飙升,到了后背脖颈。奶奶的,老魏这个一根筋的家伙也来掺和一脚,李二陛下可真要顾忌一二了。

完,这事儿还真没谱儿了。

随即,郭业急急问道:“那陛下怎么说?不会真听了这群混账王八蛋的话了吧?”

马元举摇摇头,轻声说道:“陛下一时没有定论,应该要等着等你回到长安后,再做定论吧!”

郭业一屁股坐在了胡凳上,心里七上八下,现在真有些后怕了。

继而颇为失神地自言自语道:“我好歹此番也是奉了陛下的口谕行事,虽然过程有点波折和夸张,但结果好歹也算是大圆满,是不?陛下总不能不承认这一点吧?他可是说过,有功当赏,有过则罚,最不济我也这次也能功过相抵吧?”

“嗤……”

马元举一声冷笑,当头棒喝道:“你小子是真傻还是假傻啊?你也说了,你仅仅是奉了陛下的口谕,他又从未下过圣旨给你,你觉得到了关键时候,陛下会承认之前说过的话吗?”

“啥?你是说陛下跟我玩心眼?留一手?不,不可能,金口玉言,怎会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又如何?谁看见了?陛下曾几何时下个手书给你?你觉得信你的人多,还是信陛下的人多?郭业啊,你还是揣摩透帝王心术啊!自古无情帝王家,冠冕堂皇浮于表面,如果真是满口忠义仁孝礼智勇,就不会有当年的玄武门……咳咳,罢了,我今天的话委实有点多了!”

马元举清咳两声,适时止住了话匣子。

不过虽然戛然而止,但是前面这些话听在郭业耳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心中做着最痛苦的挣扎。

妈的,难道李二陛下真会如马元举所言,最后阴老子一把,摆哥们一道,为了给吐蕃国一个公道,为了给未来女婿讨一个说法,直接将我当成弃子一般舍掉?

李二陛下身为大唐天子,不会这么耍无赖,不会这么不念君臣之情吧?

顿时,他心中仿佛又响起另外一道既属于他又不是他的声音:“李二陛下耍无赖怎么了?当年汉高祖刘邦不也是皇帝吗?可他还是耍无赖的祖宗啊。不念君臣之情又怎么了?为了宏图大业,他连兄弟之情都能舍弃,血染玄武门,你郭业一个六品兵司员外郎,在他眼中顶多是一个过河卒子,又算得了什么?”

这道声音一出来,郭业浑身打了个冷颤,仿佛室温骤降至零下一般。

突然,又一道声音在他心中叩响:“不行,老子要自救,老子不能当弃子,既然皇帝靠不住,老子就只能自己想辙儿了。”

当即,郭业面色正经地冲马元举拱手谢道:“元举兄,多谢你的提醒。幸亏我提前来你这儿一趟,不然到时候真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马元举难得见郭业如此正经危色一次,也能理解他心中的惶惶,轻声宽慰道:“其实事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至少朝中还有长孙大人等人为你周旋,马某虽然只是一介中书舍人,人微言轻,但你我情同手足,自然也会为你尽上一番绵薄之力。”

郭业再次拱手点头道:“元举兄,有心了。不过求人不如求己,到头来我还得靠我自己。小弟先行告辞,他日若能脱困,必会请你痛饮三百杯。”

说罢,调头拔腿就走,身形仓促,脚步有些凌乱。

马元举看着有些揪心,赶忙喝道:“你小子干嘛去,莫不是又要使什么幺蛾子?”

郭业止住脚步,咧嘴牵强一笑,回道:“这个时候还能耍什么幺蛾子?我必须提前自救,过些日子元举兄便会明白。”

说罢,匆匆离开了马府,又在路上雇来一顶轿子出了宣德坊,风风火火赶往了长乐坊。

没错,正是关鸠鸠所负责的长安报社所在,长乐坊。

自救,

他必须借助报纸在民间舆论的力量来进行自救。

当然,借着长乐坊的几份报纸,他还要顺便黑上一黑松赞干布这王八犊子,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唐蕃和亲,彻底搅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之事。

否则,以前种种苦心不都统统白费了吗?

蹭蹭蹭蹭~

轿夫们抬着一顶大轿冲进了长乐坊,停在了长乐坊长安报社的门口。

止步,停轿,最后压轿掀帘子——

“这位大人,到地方了。承惠,三十五个铜板大子儿……”

第616章裹挟民意以自救

此时正值长安报社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因为他们正为明天一早的报纸发行做着准备。

郭业一进来后院,就发现临时多搭建了几间印刷房,远远便能听见几处房中传来的嘈杂喧闹声声。

不一会儿,闻听郭业归来的关鸠鸠从某间印刷房中跑了出来,大汗淋漓灰头土脸,看样子忙得不可开交。

见着郭业,关鸠鸠立马抱拳作揖道:“呀,大人回来了,学生给您请安了!”

看得出来,如今的关鸠鸠忙归忙累归累,但神情很是欢愉,日子过得很是踏实和乐趣。

郭业挥挥手,不咸不淡说道:“免了免了,不错嘛,报社的规模扩大不少,老关你功不可没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