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初唐-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行色匆匆,必须赶在今晚出城,迅速返回清河本家,向家主崔鹤龄如实回禀这边的情况。
崔义珪一走,陈集涛一直板着的脸色顿时松垮了下来,冲着郭业哈哈笑道:“大人,这事儿成了。不仅将之前被劫走的盐税夺回,还平白赚了好几百万两。天啊,刺史大人真是生财有道哇,服了。下官服了!”
郭业摆摆手,笑道:“明仁,明日天亮你便通知刘振轩,让他亲自带队押运银子进长安。咱们必须要尽快将长乐坊大钱庄拆借来的银子还掉,连本带利地还掉,老拖欠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陈集涛自然也是应允不已,拆借这么一笔巨款,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的利息,任谁也负担不起。
紧接着,郭业特意叮嘱道:“你让振轩从折冲都尉府多带些人马,还有跟陈浪的盐帮借些人手来,必须安全地将银子押运进长安城中。不能再像上次那般中途被人摘了桃子了。”
陈集涛点头道:“大人放心,前车之鉴岂敢忘怀?下官定会交代刘都尉的。”
郭业嗯了一声,不忘补充道:“还有,让振轩回来的时候,将关鸠鸠那倒霉蛋给我带回来。他好歹是盐运衙门的盐运使,离了他谁负责扬州盐税一事?”
陈集涛心里虽然很是鄙夷关鸠鸠的办事无能,但也很是艳羡刺史大人对关鸠鸠的宠信,犯下这么大的错,居然连句责骂的话都没有,嫡系就是嫡系啊,只有羡慕的份儿。
打发走了崔义珪,又交代完陈集涛之后,郭业这才有些倦意地展臂抻腰,叹道:“唉,这些日子一直都忙着这件事儿,一直冷落了我家夫人。明仁,从明日起,扬州府衙这边的大小事务尽交于你处理,我带着夫人在扬州近郊好好游山玩水一段时日。”
陈集涛一听,郭业这是第二次将扬州府衙的大小事务交给自己打理了,特别是刚刚艳羡完关鸠鸠的嫡系待遇,顿时他心中不免涌出一阵感动,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来。
夜已深,两人小议一番过后便道别,郭业返回后院前去就寝歇息。
翌日用完早饭,他便带着吴秀秀,还有张九斤、王八斤这两个活宝,驾着马车出游赏玩而去了。
……
……
七天后,崔义珪日夜兼程,又是走水路又是走陆路,终于从扬州返回了河北道清河县。
此时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昼夜不息地赶着路,回到清河县之时已是极其的狼狈不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跟沿街乞讨的叫花子没什么两样。
他在清水县城中熟门熟路,很快便辗转来到了崔家正房一脉崔鹤龄的宅邸大门前。
跟平日一样,都是大门紧闭,连个看门的仆役都没有。
崔义珪踉踉跄跄地跑到大门前,很是疲累地趴在大门上,单手一把抓住大门上的铜环,仓促地叩了起来。
啪,啪啪啪……
“快,快快开门,我要见家主,扬州银号崔义珪求见家主哇!”
第836章清河崔氏
过了一会儿,崔府大门徐徐从里头打开,崔义珪朗朗跄跄地奔进了府内,如愿以偿见到了家主崔鹤龄。
一见到崔鹤龄,他便立马叫天喊地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哽咽着将扬州之事断断续续道了出来。
崔鹤龄乍闻之下,整个人顿时窜立起来,如遭雷击般站着久久不语,满脸尽是震骇之色。
沉默了半晌,久久不语的崔鹤龄终于开口说话了,第一句话便是带着不可置信的口吻,冲崔义珪问了一句:“八……八百万两银子,全让你……你……弄没了?”
崔义珪早就料到家主会有此反应,自然装出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模样,抹这眼泪儿哀鸣道:“家主啊,都怪我猪油蒙了心,尽信了郭业那奸贼的连篇鬼话。枉他身为扬州刺史,朝廷命官,却干得尽是这些鸡鸣狗盗的龌蹉事。当日,他乔装打扮成蜀中客商,操着一口的蜀中方音……”
缓缓,崔义珪又将郭业是如何假扮蜀中客商吴茂才,如何凭着几桩小买卖骗取自己的信任,逐一翔实地道了出来。
崔鹤龄越是听着,脸色越是阴沉,眉头更是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心中恨恨想道,看来姓郭的真是冲着我们崔家来的。
崔义珪这边讲到尾声,不忘将郭业让他带回的那句话喊了出来,道:“家主,姓郭的让我问候您一声,并让我转告您,他郭业的东西不是那么好吃的,您吞下去多少,就要连本带利给他吐出多少来。呃……家主,我真是冤啊,冤啊,呜呜呜……”
崔鹤龄听完郭业让崔义珪带回来的话之后,瞳孔猛地一缩,脱口喃喃道:“原来姓郭的已经猜出是我们崔家劫走了盐税啊?他如此大费周章地挖坑设局,环环相扣,就为了从扬州银号这边找补回被劫走的盐税。呵呵,了不起,真是年少了得。长孙无忌一点都没说错,若干年后,这厮必将成为整个关陇世族的心腹大患,必先予欲除之而后快才是。”
说着,他脸上有些阴晴不定起来,看着跪在地上跟条死狗一样的崔义珪,暗暗叹道:“为什么我们崔家尽出这些没用的废物?为什么就不能出个与郭业一般的后起之秀呢?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现在看来,吾弟鹤年家的义真侄儿,也是死于郭业手中无疑了。”
心中惋叹一番后,崔鹤龄冲崔义珪招招手,示意道:“起来吧,这事儿并不能全怪你!”
崔义珪闻言如蒙大赦,自己犯下如此大错而家主竟然并不责怪惩罚自己,显然躲过了一劫。他差点喜极而泣,赶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来到崔鹤龄跟前,讪媚道:“家主,我再也不会犯这等错误了,下次一定不会再中郭业狗贼的奸计了。”
“你还想有下次?”
崔鹤龄听着崔义珪这话,没来由的心中一怒,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冲着门外喊道:“来人!”
话音落罢,客厅外头闯进来几个虎背狼腰的崔府护院,正当崔义珪怔怔发傻之余,崔鹤龄突然冲那几个护院一指,喝道:“将崔氏不肖子孙崔义珪给我拿下!”
轰~
几个护院一拥而上,虎扑飞奔,电光火石间便将崔义珪给牢牢制服住了。
崔义珪身子无法动弹,但嘴巴却未堵上,满脸惊骇慌乱地嚷嚷道:“家主,家主,你……你……这是要做什么?”
崔鹤龄不屑地瞥了一眼崔义珪,冷声道:“做什么?混账,你平白让清河崔氏亏损了八百万两纹银,直接让家族伤筋动骨几年之内无法恢复元气。哼,你还有脸问我做什么?你这种废物,留着又有何用?这么多人去死,你怎么还活着?废物,废物!!”
崔鹤龄越骂越来气,嗓音越发地高昂起来,狠狠甩了一下衣袖,冲着几个护院勒令道:“将这不中用的废物拖下去,执行家法,乱棍打死,以儆效尤!!!”
“喏!”
“不要,不要,家主饶我一命啊,饶我一命啊!”
崔义珪如死狗一般被强行拖了下去,身子不断挣扎扭打,声色俱厉地不断冲崔鹤龄求饶着。
“等等!”
就在崔义珪被拖到客厅门口之时,崔鹤龄突然又传来一声疾呼,阻道:“明天便是崔氏祭祖之日,不宜动刀,杀你不详。哼,算你运气,暂且留你一条狗命。”
崔义珪鬼门关前走一遭,已经吓得面色惨白,双腿发抖幸好有人拖着,不然的话肯定趴在地上无法爬起。
崔鹤龄走到他跟前,冷道:“明日的祭祖之日你便不要参加了,今天就给我启程出发前往辽东。我们崔氏在辽东与高句丽人互有买卖往来,我让你在那边戴罪立功。若是在那边你还办砸了差事,你也别再回崔家了,直接买把好刀将自己了结掉算了。”
崔义珪一听辽东,立马想起了天寒地冻,冰封千里,心中哀道,看来繁花似锦的扬州是回不去了,不过前往辽东这种极寒之地去受罪,总比被乱棍打死执行家法要强。
随即,他口中不断感恩戴德地泣泪道:“多谢家主,多谢家主,我一定戴罪立功,一定不让家主失望!”
崔鹤龄冲那几个护院摆摆手,示意他们将崔义珪松开。
然后又看了一眼崔义珪,只是厌恶地挥了一下手,便转身返回了客厅当中,不愿再与他多说一句话。
崔义珪自然见好就收,不敢多做停留,万一家主突然又变了主意要将自己开刀问罪,那就哭都没地方哭了。
随即,他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忍着双腿微微颤抖,连滚带爬地朝着大门外方向落荒跑去。
崔鹤龄坐回堂首的太师椅上,看着崔义珪的狼狈身影,不由一阵黯然伤神,叹道:“这种废物杀之又有何用?难不成还能挽回八百万两纹银的损失?唉,一代不如一代,百年之后又有谁人能保我崔氏繁荣昌盛?”
叹息一声过后,突然客厅外头匆忙走来一名中年文士,长得与崔鹤龄有几分相似。
此人一进客厅,就一脸怒气地冲崔鹤龄嚷嚷道:“兄长,我听说郭业在扬州骗了我们崔氏八百万两纹银?好,好好好,杀子之仇不共戴天,骗财之恨不可消弭,正好新仇旧恨一起了结。兄长,请让我带人跑一趟扬州吧!”
来人正是丧命扬州的崔义真之父,清河崔氏的二老爷崔鹤年。
崔鹤龄看着弟弟怒气冲冲而来,不由哑然苦笑一声,道:“老二,原来你一直都在外头偷听啊?”
崔鹤年拱手一礼,道:“兄长莫怪,鹤年没有别的心思。请兄长让我带人跑一趟扬州吧。”
“老二啊老二,义真之死我也感到惋惜!”
崔鹤龄摇了摇头,叹道:“但是没有真凭实据,你能拿郭业如何?就好比他这次设局骗取我们八百万两银子,都是他精心设置的骗局,岂会那么容易授人以柄?你跑一趟扬州又能怎么样?又能拿他如何?蛮干莽撞可不是我们崔氏的行事作风啊。再说了,前些日子长孙大人传来口信,如今礼部尚书李纲年事已高,圣上已经恩准他乞骸骨致仕了。只要他一退,礼部尚书的位置就空悬出来。长孙大人、房中书他们一致推荐你出任此职。这个时候,你若是在扬州闹出一点动静出来,岂不是让虞世南、孔颖达等人抓住了话柄?”
崔鹤年一听兄长说起这个事情,暴躁的心情顿时冷却了下来,恨声骂道:“先是吾儿丧命,再是崔氏损银八百万贯,难道就这么白白便宜了此獠?”
“不会的,关陇世族,同气连枝。崔氏受辱,其他门阀岂能坐视不理?”
崔鹤龄冷笑一声,说道:“老二,明日的祭祖之礼由你替我主持,为兄可能今天就要启程出发了。”
崔鹤年一怔,问道:“兄长意欲何往?”
崔鹤龄道:“长安!”
第837章长安来信
风平浪静了将近半个月过后,郭业携吴秀秀返回了扬州府衙。
这半个月里小两口玩遍了扬州附近的名胜古迹,逛遍了扬州下辖各县,玩得好不痛快。
郭业返回府衙之后的第一件事情,自然便是将陈集涛找来,问询了一番他不在刺史府坐镇之时的情况。
当陈集涛告诉郭业一切风平浪静相安无事之时,他不由一阵纳闷,嘀咕道:“还真是奇了怪了哈?都说打了小的,必会出来老的。咱们这次坑了崔家这么惨,崔鹤龄竟然不为所动?”
突然,他猛地想起崔义珪这个倒霉蛋来,便又开口询问道:“对了,崔义珪如今怎么样了?”
陈集涛一听崔义珪三个字,不由哈哈乐道:“大人可别提他了,听说这厮虽然躲过了一劫,却被崔鹤龄发配前往了辽东,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崔义珪去那儿可就遭老罪了。不过算他运气好,至少没让崔鹤龄一怒之下将其执行家法处死。”
郭业本身并不待见崔义珪,相反很是反感这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家伙,一听他落得这般下场也懒得再去理会。
随后,他又问道:“那扬州银号呢?崔家又派了谁来主事?”
陈集涛摇了摇头,道:“关了,彻底关张了,就连银号的那些伙计都被召到杭州府那边去了,听说是要在那边重新折腾银号的事情了。”
郭业哦了一声,也就不再追问。毕竟杭州不是扬州,崔家爱怎么折腾那是崔家的事儿,他这个扬州刺史就是想搀和也是鞭长莫及。
“对了,大人,你不在的这些日子,仲达兄从长安那边派人送来口信。”
陈集涛见着郭业有些神游外物,不由出口提醒了一声。
“哪个仲达兄?”
“陈康陈仲达啊。”陈集涛哑然失笑,打趣道,“大人,我看你这些日子真是将心思玩野了,居然连仲达兄是谁忘记了。”
郭业立马尴尬地拍了拍额头,汗颜道:“嗨,是他啊?自打我赴任扬州,而他接任了国子监司业之后,大家都是各忙各的,鲜有书信往来啊。惭愧惭愧,哈哈……”
大笑一番后,郭业顿时来了精神,不过有一点他很奇怪,不由问道:“陈康干嘛放着好好的信不写,却派人送来口信?这可不像是他的行事风格啊?”
陈集涛低声道:“前来扬州送口信之人的确是仲达兄的人,这点毋庸置疑,下官能够肯定。前年我在长安的时候曾在仲达兄府上盘桓数日,而送口信之人正是他府上的管家。他此番之所以让人传口信,而不是给大人写书信,那是因为事出有因。”
郭业轻哦一声,暗暗揣测道,莫非还是什么不宜落入他人手中的消息不成?
随即,他追问道:“陈康让他的管家来扬州找我有什么事?”
陈集涛压低了嗓音,说道:“仲达兄让人传来口信,前些日子礼部尚书李纲上书请奏圣上,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奏请乞骸骨致仕,而且圣上也已同意。”
礼部尚书李纲要退休?
郭业猛然想起李纲这人的过往,因为曾任隋唐两朝三任太子的老师而扬名,也正是因为他教授过学问的太子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而博了一个“太子杀手”的称好。
今年已是贞观五年,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李纲这个年纪的确没有几年活头了。
不过好在他退休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没有赶上太子李承乾谋反这桩大案,不然的话他这个太子老师肯定晚节不保。
但是郭业纳闷了,他跟李纲没什么交情,也不是同一个阵营,严格说起来李纲的儿子,当年同为国子监书学班的李家三胖子,还跟自己不对付。李纲退休关自己鸟事?陈康还特意派人来送口信,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陈集涛见着郭业一脸狐疑,俨然猜到了郭业的心思,立马提醒道:“大人,仲达兄让人送口信之意当然不会那么肤浅,他是在知会大人您,李纲如今致仕,那么礼部尚书之位就空置了下来。礼部尚书虽然手中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也是六部尚书啊,大人。难道您就不想争取一下?”
郭业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缘故啊。
不过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儿,凭他的资历和出身,想要现在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无异于痴人说梦,首先李二陛下就过不了关。
礼部,有着替朝廷,替皇帝,替圣人教化天下之责,光他郭业“不学无术”这四个字的金字招牌,就甭想去争取礼部尚书这个位置。
不然的话,陈康都派人送来口信提醒自己了,而虞世南和孔颖达那边怎么迟迟没有动静?
显然这两位老大人比陈康考虑得要周全。
礼部尚书!
郭业摇了摇头,苦笑道:“听着是挺诱人,不过我嘛,呵呵,还是算了吧。我想虞世南和孔颖达两位老大人在长安那边自有筹谋。”
陈集涛听着郭业不愿意去争取,脸上多少有些可惜,暗自摇了摇头,叹息道,看来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可惜了郭刺史这般好前程了。
这时,郭业突然惊呼一声,问道:“跟你聊着聊着,差点忘了另外一件事儿,刘振轩刘都尉押运银子回来否?”
陈集涛道:“回来了,比大人您早回了三天。大人且放心,刘都尉已经将银子顺利押解进长安,交付给了长乐坊大钱庄。”
郭业点头赞道:“好,那叫好。明仁,你去将振轩给我找来。”
陈集涛哦了一声,返身就出了花厅去寻刘振轩。
刘振轩这个时候应该在离刺史府相隔不远的都尉府坐班,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陈集涛领着刘振轩重新进了花厅。
进来花厅,刘振轩就笑着冲郭业拱手道:“见过侯爷,卑职不辱使命,成功将银子交付给了鱼暖暖小姐。”
郭业念了一声好,自然不吝溢美之词地对他夸赞了一番,然后问道:“对了,此番你回扬州,可曾将关鸠鸠那老酸秀才带回来?”
刘振轩笑道:“侯爷交代的事情,卑职岂敢忘怀?回来的路上,我便将关鸠鸠一并带了回来。”
郭业看了看花厅外头,皱着眉头问道:“那他人呢?”
刘振轩看了一眼陈集涛,然后又看着郭业,苦笑连连道:“侯爷,关秀才说他替您办砸了差事,没脸见您。他让卑职替他转告一声,他要在盐运衙门做些漂亮事情出来扬眉吐气一番,好让侯爷您刮目相看!”
草,就这点出息!
郭业一阵摇头,有些赌气地啐道:“你告诉他,有能耐你就一辈子都躲着别见我,草,瞧他那个揍性!”
陈集涛也是皱着眉头暗暗呸了一嘴关鸠鸠,刺史大人给他脸,他竟然不兜着,还敢不来见上一面,真是恃宠而骄,惯的臭毛病。
刘振轩见着郭业有些嗔怒,也收起了笑意,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封火漆完好未拆封的书信,递到了郭业跟前,恭声道:“侯爷,这是卑职离开长安前,鱼暖暖小姐让我转交给您的,请过目!”
鱼暖暖给我写信?所为何事?
郭业狐疑地接过书信,抠掉信封上的火漆,掏出里头的信笺,细细阅览了起来。
看罢过后,郭业不由砸吧了一下嘴,感叹道:“唉,明仁啊,我说别人的银子不是那么好借的吧?你看,刚还完长乐坊拆借来的银子,鱼暖暖就跟我讨要起人情债来了。”
陈集涛不由一愣,问道:“大人,信里说得啥啊?”
刘振轩也是问道:“侯爷,鱼小姐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郭业摇了摇头,苦笑道:“不可说不可说……不过嘛,既然欠了人情,就要还上,不然翻脸无情就不厚道了。明仁,振轩,看来扬州这边的大小军政事务,我又要托付你们二人了。”
“啊?”
两人相继错愕地发出惊呼,不解地望着郭业。
郭业扬了扬手中的鱼暖暖亲笔书信,有些苦恼又有些可乐地笑道:“看来,我也要亲自前往长安一趟了!”
第838章鱼暖暖求助
郭业交代了陈集涛和刘振轩一番过后,便打发了两人退去。
然后在府衙与吴秀秀温存了一晚,并跟老婆大人请了假,翌日便早早启程动身,前往了长安。
此番他没有多带随从,仅仅带了张九斤和王八斤二人。尽管这两个货武力值不高,而且时常犯二,十足的孬货,但是郭业却使唤得格外顺手。
三人轻装上路,一早便从东门渡口码头乘船,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
约莫走了七天左右的水路进入了河北道的沧州府,然后换乘马匹走陆路直奔长安方向。
两天后,抵达长安城。
进了长安城,张九斤和王八斤这两个孬瓜是第一次来到
帝都,相比于繁花似锦的扬州城,帝都长安又多了几分大气与厚重。
两人一进来长安城中,就跟土包子进城,刘姥姥游赏大观园般,自然是惊叫连连,什么都感到十足的新鲜。
郭业暂时无暇带二人逛长安,而是直奔太平坊的府邸,先回府落下脚再说。
回到太平坊的益州侯府,将两人好生安顿了下来。
郭业一路风尘仆仆,先去洗漱一番,然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然后才到客厅饮茶小歇一会儿。
可茶还没喝上一口,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府外的下人回报,说是鱼暖暖小姐登门来访。
郭业闻言顿感一阵诧异,暗暗嘀咕道,我前脚刚进长安,她后脚便知道了我回来,呵呵,消息倒是灵通的紧。
不过,他从中也看出,鱼暖暖这次当真是着急上火了,不然不会这么关注自己的行踪。
随即,他便让下人快快有请鱼小姐客厅相见。
很快,鱼暖暖便拖着一袭莲白宫裙,步履翩翩地在丫鬟绿荷的陪伴下,走进了客厅。
郭业起身相迎,微微拱手笑道:“暖暖小姐,有日子没见了,风采依旧,光艳照人啊!”
鱼暖暖面色凝重,貌似没心思跟郭业打趣,而是冲身边的丫鬟绿荷挥挥手,示意她到客厅外头等候。
待得丫鬟出了客厅,鱼暖暖才轻启朱唇,有些惆怅地叹道:“益州侯,此番这么着急将你找来长安,实在是有事相求。不然的话,我也不会这般愁云惨淡了。”
郭业从怀里掏出鱼暖暖让刘振轩带回扬州的书信,捏在手中扬了一扬,点头道:“暖暖小姐,你在信中也大概说了一些,但始终不及你当面叙说来得详尽。不如你从头到尾再说一遍事情的始末,这样的话,郭某也能想到办法帮衬你,是吧?”
鱼暖暖的神情本来还有些惆怅,听郭业这么一说,脸上不由掠上几抹红晕,羞臊了起来。
这还是郭业第一次见到鱼暖暖害羞的模样,往日,这个女人一直都是以女强人的姿态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在郭业眼中,鱼暖暖也一直都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存在。
雪莲含羞待放,万壑雪山也竞相失了颜色。
郭业尘封的那颗心也不禁为其倾动,不过转瞬消逝,因为他很清楚,鱼暖暖的身份和出身,跟自己这个有妇之夫是不可能扯上干系的,除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