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初唐-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得对!”
慧娘微微小吸一口气,止住了啜泣,哽咽道:“我要好好抚养月儿长大,替我夫君将赵家这点骨血抚养成人才是。放心吧,我不会再寻短见了。”
“那就好。”郭业颇为欣慰地点点头,道,“等办完了赵飞轩的后事,我便派人送你去陇西吧。你妹妹贞娘也在那边,去了那边大家也有个照应。到了陇西,你不用去担心生活方面的问题,一切有我,知道了吗?”
“谢……谢谢你,郭业。”
……
……
七天后,草草的出殡了赵飞轩,赵府丧事才彻底告一段落。
摆灵祭奠的这些日子里,慧娘也终于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滋味儿,那些平日与赵飞轩素有往来的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登门祭奠过。
若非有郭业这边派过人来帮忙,赵府中当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兴许连赵飞轩出殡都成大问题了。
忙完了赵飞轩的丧事,郭业便让张九斤带着二十个亲兵,护送着慧娘与月儿离开了长安,前往蜀中陇西老家。
送走慧娘的当天,秀秀也从霍国公府回到了家中,小两口分别一段时日终归是团员了。
经历过此次冤狱的霍国公柴绍,突然对官场的阿谀我诈心生了厌倦,索性以养身体为由向李二陛下请奏告了长假,过起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至于便宜岳父吴茂才,现在也习惯了在长安的生活,在霍国公府呆的煞是滋润,更与柴绍两人意气相投,居然赖在霍国公府不肯走了。至于陇西那边的产业,吴茂才也乐得大方,一并送给了郭业的另外一个岳父,前益州折冲都尉康岳山。
在他眼里,跟女儿秀秀一起在长安才是抱着大金矿,在霍国公府颐养天年,那才是真正的攀上高枝儿了。
郭业听闻此事后也只有笑了笑,不作任何评论,因为吴茂才的脾性,他还能不清楚?现在进了霍国公府过得如鱼得水,纵是拿着鞭子赶他,他也不会走的。
郭业如今腰背上的伤虽然还未痊愈,但只要不做剧烈运动,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像闲游散步之类简单的事儿,勉强还是可以的。
这一日,他与秀秀在花园的一座亭子中歇憩着,小夫妻两人正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唏嘘感慨之时,留在侯府没有负责护送慧娘的王八斤突然闯了进来,大声嚷嚷道:“侯爷,那啥,宫里来人传旨了,说皇上让你进宫一趟。”
郭业哦了一声点点头表示知道。
反倒是秀秀,突然紧张地握着郭业的手,有些担心说道:“夫君,陛下这次召你进宫……”
“秀秀,别担心!”
郭业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小手,他知道秀秀担心的是什么,上次被人栽赃进了大理寺天牢,还硬生生扛了三十杀威棒,险些丢了小命,秀秀至今想起来还心惊肉跳一阵害怕。
这次李二陛下没头没尾地突然又召郭业进宫,秀秀有所紧张担心,那也理所当然。
郭业笑了笑,说道:“这次进宫并非是坏事,相反,应该是好事到了。”
秀秀将信将疑地说道:“你最近在府中养伤,陛下找你能有什么好事呀?”
“好啦,我的夫人,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郭业小声说道:“崔鹤年挂了,清河崔氏倒台了,我当记首功。陛下至今还欠着我的封赏呢,这次进宫就是论功行赏来了,不然以后谁给陛下卖命啊?”
说完,他捧起秀秀的小脸,吧唧一声,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笑道:“你等着吧,你相公这次进宫好歹也要再挣个一爵半官来。哈哈……”
“呀,你这死人,还有外人在哩!”
秀秀霎时双颊酡红,跟喝了烈酒醉迷了一般,嗔怒地瞪了郭业一眼,便羞赧地转身落荒而逃。
这时,郭业才意识到旁边还有王八斤这头憨货在。
王八斤傻愣愣地杵在那儿直发笑,吃吃笑道:“那啥,侯爷,俺啥也没看见,俺这就跟平阳郡主说一声哈,真的啥也没看见。”
“呸,少犯浑!”
郭业笑骂了王八斤一句,然后指了指身上的袍服,说道:“八斤,走,先替侯爷我更衣,换上官服咱再进宫。这次爷进宫领了功劳封了赏,自然短不了你们这群猴子的好处。”
“得嘞,得嘞。”
王八斤欢呼雀跃起来,赶忙上前搀扶住郭业,殷情道:“侯爷,您身上有伤,慢着点,悠着点,俺扶着您……”
第924章御花园李二一家
今日阳光正好,屡有阵阵清风拂面过,难得仲夏时节还有此赏花闲游的好春光。
郭业进来皇宫,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御花园,正瞅见李二陛下闲坐在一处石亭中,眼中含笑地看着一片柔软草地上。
草地上,长孙皇后正席地而坐,芳颜欢笑地抱着一个孩子,几名宫中嬷嬷也在芳草萋萋的草地上照看着一名小公主在姗姗学步。
这小公主步履蹒跚,朗朗跄跄走上三两步便会跌倒在柔软芳草地上,却也好强,竟然不哭不闹爬起来再走,再摔倒。
几名嬷嬷揪着心,而长孙皇后却是频频咯咯发笑,不时唤着“兜儿加油”之类的话。
这姗姗学步的小公主郭业有些印象,貌似就是去年尿过自己一身的兜儿公主,没成想长这么快,当初还未断奶,如今已经开始学走路了。
至于长孙皇后抱着的那位小皇子,毋庸置疑,便是在郭业间接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出生,如今也才几个月大的雉奴了。
郭业依稀记得,前段时间这位小皇子还被李二陛下册封为了晋王,成为大唐皇族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亲王,真是投了个好胎拼了一次爹啊。
按照历史轨迹,将来这位晋王殿下才是笑到最后,接掌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唐高宗李治。
郭业远远看着李二陛下一家几口的天伦之乐,突然心生向往起来,回头抽个时间该回蜀中老家看看自己的小郭襄了。
亭中的李二陛下已然发现了郭业,远远便在亭中招手喊道:“郭卿,来,过来,来朕这儿!”
郭业哦了一声,赶紧跑上前去,路过抱着孩子的长孙皇后身边时,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微微颔首致意了一下。
自打跟长孙无忌闹得越来越僵之后,郭业每次进宫都会有意地避着长孙皇后,虽然他知道长孙皇后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贤后,在长孙无忌这件事情上压根儿就怨不着她。但是郭业总觉得人家始终是兄妹,与她再见面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怪异。
长孙皇后好像也猜出了郭业的尴尬,很是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算作回应,然后便自顾逗弄起雉奴和兜儿公主来了。
待得郭业进来亭中谈起事来,长孙皇后才抱着晋王雉奴,让几个嬷嬷带着兜儿公主离开了御花园,返回了甘露殿。
亭中,郭业微微笑道:“陛下,臣来得不是时候,打扰了您一家的天伦之乐。”
李二陛下倒是大方,不以为意地挥挥手,笑道:“不怪不怪,是朕自己召郭卿进宫的。家事哪里有国事重要啊?郭卿莫要往心里去。来,郭卿请坐!”
郭业嗯了一声,献媚一句:“陛下乃一国之君,您的家事自然便是国事,都是一样的,嘿嘿。”
“哈哈……”
李二陛下抚掌一笑,乐道:“郭卿会说话,朕爱听。”
郭业看得出来,李二陛下今天心情非常不错,比当初逼迫清河崔氏妥协,削弱了关陇世族力量之事还要来得高兴。
郭业暗道,看这面红气色,莫非李二陛下这两天又撞见了什么大喜事?
正要开口,却听李二陛下指了指桌上的瓜果,说道:“郭卿,不着急,来,先吃点时令瓜果,这有高昌国那边派人进贡来的雪瓜,啧啧,味甘如蜜,奇香袭人,绝非我中原所能有的奇异瓜果啊。你且尝尝鲜儿。”
说着,他亲自从捧起一片递给了郭业,郭业受宠若惊的接下浅尝轻咬了起来。
郭业没吃之前便已经注意到了这亭中石桌上的雪瓜了,这不就是后世的新疆特产哈密瓜吗?
他一边吃着一边细细琢磨道,这长安距离高昌国那么远,交通运输又如此的不方便,居然还能吃到哈密瓜,也算是有口福了。
莫非今天李二陛下的好心情源于高昌国那边?
就在这时,亭外御花园中传来顺公公的声音:“陛下,尚书左仆射虞世南、江夏王李道宗奉旨进宫,都在御花园外候着呢。”
李二陛下轻笑一声,乐道:“来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这两人居然凑巧走到一块儿了,董顺,宣他们二人来这儿见朕吧。”
顺公公应了一声之后,李二陛下还不忘冲郭业打趣了一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再晚来一会儿,这雪瓜可就要被郭卿给吃干抹净了。”
郭业讪讪一笑,这才发现自己居然不经意间吃了一大盘的哈密瓜。
他想着刚才顺公公的话,回过味儿来,原来李二陛下不单单只召见了自己,同时还宣了虞老师和李道宗两人。
这下,他更加笃定,李二陛下今天肯定是要为上次崔鹤年及清河崔氏倒台之事,论功行赏了。
霎时,他掏出秀秀给他的手绢,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和手心,满怀期待地正襟危坐了起来。
不一会儿,虞世南和李道宗两人纷纷进了御花园,来到了亭中,先后向李二陛下行礼请安,方才坐下。
李二陛下没有厚此薄彼,照样请两人尝了鲜,吃了几块哈密瓜。
待得将一盘哈密瓜分赃完之后,虞世南才小心问道:“陛下,不知今日召老臣等人进宫所为何事啊?”
“好事!”
李二陛下轻轻吐出两个字,便齐唰唰地将李道宗和郭业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听李二陛下缓缓说道:“正所谓有功不赏,枉为明君。前些日子皇陵倒塌一案,如今已经水落石出终于告一段落,在座三位功不可没,特别是郭卿,更是为此遭了冤狱受了酷刑。若是朕不好好封赏你们三人一番,当真是过意不去,寝食难安啊。”
说得格外动情,听得虞世南连连唏嘘感慨,而李道宗更是拱手推辞道:“臣弟只是奉旨旁听而已,算不上甚功劳。陛下若是要封赏臣弟,那倒真要让臣弟汗颜了。”
郭业见着两人一个感慨万千,一个婉拒推辞,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宛若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得慌,心里暗暗骂道,你俩算怎么档子事儿?感情你俩这次没遭过罪,觉得领功受赏,心里有愧啊?我草,你俩这么故作大方,那我呢?
倏地,他急急起身抱拳启奏道:“陛下,其实虞老大人和江夏王的意思是说,陛下您太客气了,您是君我们是臣,臣为君主而分忧那是应当应分之事。当然,微臣也懂陛下的心意,您是觉得有功不赏的话,怕惹人非议,今后没人再为陛下分忧解劳,是吧?其实陛下,您真的想多了。您是历朝历代少有的明君圣主,能为您效劳,能做您的臣子,那是我们为人臣子者无上的荣耀啊。当然,陛下如果执意要封赏,我们也不好拒绝啊。正所谓君主赐,不敢辞。这也是忠君爱国的表现嘛,对不?”
“哈哈哈……”
郭业这番火急火燎言不由衷的话顿时惹来了李二陛下的大笑,他指着郭业冲李道宗两人打趣道:“你俩瞧瞧,郭卿都已经等不急朕的封赏了。如果朕真的不封赏他,他非得跟朕急眼,少不得还要暗里背着人臭骂你俩一顿呢。”
“哦?哈哈……陛下,郭业是少年情怀,赤子之心嘛!”
虞世南也被李二陛下的话给逗乐,有些没好气地瞪了郭业一眼,嘴上替郭业遮掩了一下,心中却道,你小子矜持一下会死啊?
李道宗更是连看一眼郭业的心思都没有,暗暗啐道,这小子真是猴急猴急,狗肉上不了席面。
李二陛下冲郭业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郭卿先坐下,君无戏言,朕说过要封赏,自然少不了你的那一份。不过今天召你们三人进宫还为了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喜事。”
郭业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太过激动了,不由尴尬一笑,老老实实地坐下来,附和一句:“陛下,还有什么天大的喜事啊?”
李二陛下没有明说,而是突然指了指桌上的哈密瓜皮,说道:“高昌国自打朕登基之后,就一直未曾进过贡。不过几天前却突然派人进贡,还送来高昌特产雪瓜,而且高昌使节同时带来了高昌国王麴文泰的一封亲笔国书。你们猜高昌国王麴文泰在信中跟朕说了什么吗?”
李道宗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虞世南倒是看着哈密瓜皮,有些明白过来,嘀咕道:“这高昌国一直都跟吐蕃坑瀣一气,蛇鼠一窝,怎么突然会转了性子?莫非高昌国和吐蕃国生了龌蹉?”
吐蕃?
郭业一听这两字心里就特别敏感,没来由地想起了宇文倩这个娘们,她如今不就在吐蕃国内搞政变夺权吗?
这时,李二陛下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龌蹉暂时倒还没有,不过麴文泰却给朕带来了一个关于吐蕃的消息。”
李道宗问道:“陛下,是什么消息?”
唰唰唰~
虞世南与郭业的目光再次定格在李二陛下脸上。
只听李二陛下莞尔一笑,眼中猛地闪烁着熠熠之色,整个人的脸上放出兴奋的神采,缓缓说道:
“麴文泰在信中告诉朕,半个月前,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吐蕃国赞普松赞干布——英年病逝归天了!”
第925章高昌国王麴文泰的来信
松赞干布,真的挂了?
相比于李道宗和虞世南的惊喜,郭业的脸上多了几许淡定,因为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尽管如此,他的心中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点小小激动,毕竟这个历史是因他而改变。若非自己一手打造了东厂,一手挖掘了宇文倩,松赞干布势必还会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继续将吐蕃国带向更加富足与强大。到了中唐时期,这个吐蕃国数度威胁着大唐,几次险些打进中原,摧毁了华夏文明。
不过,如今这一切因他而改变。
这一点,他足以自傲。
可惜啊,一想到脱离了自己掌控的宇文倩,郭业就恨得牙根痒痒,暗暗骂道,这个臭娘们居然将这么大的消息瞒而不报,真是翅膀长硬了。哼,老子早晚收拾她!看来是时候启动东厂那几枚暗棋了。
“郭卿?郭卿?”
李二陛下几声呼唤,将郭业惊醒过来,他才发现李道宗和虞世南,还有李二陛下三人都用怪怪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只听李二陛下透着疑惑问道:“郭卿这是怎么了?又是咬牙切齿,又是一脸戾气的?”
郭业赶忙歉意地笑了笑,及时遮掩道:“陛下恕罪,臣是听到松赞干布这个贼酋死了,心里太过高兴了。陛下您是知道的,臣当初率着三千儿郎挺进吐蕃腹地,在格尔木城死了好多兄弟。今日欣闻贼酋死,总算可以告慰那些死难弟兄的英灵了。”
这一通解释倒也合情合理说得过去,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松赞干布突然病薨,吐蕃国再也难出第二个松赞干布了。对朕而言,少了一个对手;对大唐而言,则是少了一个心腹之患啊。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时,老成持重的虞世南从欣喜的心情中走出,有些好奇地问道:“陛下,高昌国王麴文泰又是派使节进贡,又是派人送来亲笔国书,恐怕不单单就是告诉您松赞干布的死讯吧?”
“虞卿厉害,果真不愧为朕的股肱之臣啊!”
李二陛下竖起拇指赞道:“麴文泰在信中不仅告诉了朕关于松赞干布的死讯,他还跟朕提议,如今吐蕃国新君未立,国内局势一片乱象,正是蚕食吐蕃的最佳时机。”
郭业闻言虽默不作声,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浮想翩翩了起来。
而虞世南则是惊呼一声:“喔?”
然后与李道宗二人彼此对视一眼,相继点了一下头,显然也对高昌国王麴文泰的提议心动了。
李道宗拱手奏道:“陛下,麴文泰的提议倒是可以考虑,俗话说得好,趁他病要他命。眼下吐蕃国内既然新君未立,那么可以肯定各方势力都在角逐这新任赞普的位置。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群龙无首。我李唐若是突然发兵,几十万大军压境,一鼓作气的话,肯定能将吐蕃国夷为平地。若能成功,自此世上再无吐蕃国了。”
李道宗越说越是兴奋,脸色红润至极,他本是带兵行军打仗出身,现在能碰到如此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还是建下天下奇功的机会,哪里还能淡定的住?
现在李道宗激动得就差单腿跪下,主动请缨率军出战,征服吐蕃了。
虞世南现在却没了李道宗的那股兴奋劲儿,略微皱起眉头,有些忧虑地说道:“陛下,莫怪老臣煞风景扫了您的兴子,恐怕征服吐蕃也非易事。因为吐蕃、高昌、薛延陀、西突厥都是西域联盟诸国,唇亡齿寒之下,他们岂会轻易让我大唐吞食吐蕃国?”
李二陛下没有表态,一向不爱在皇帝面前跟人起争执的李道宗却突然急红了眼,嚷嚷道:“虞老大人,如此机会千载难逢,岂能因为这些番邦小国而心生怯意呢?若这些番邦小国更螳臂挡车,我大唐几十万大军岂是纸糊的玩意?大可一个个碾压过去,彻底平定西域诸国。”
“好笑!”
虞世南一改之前的主站初衷,摇头斥道:“江夏王爷太想当然了,现如今大唐正是休养生息轻徭赋役,积攒国力的时候,拿什么去供给几十万大军在西域作战?这可不是攻一城掠一地啊,若要与西域四国宣战,先不说胜算,光是时间至少都要拖上个一年两年的。大唐如今的国库虽然不空虚,但也完全支撑不起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事。至于你说得番邦小国,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抱成团的话,你还会觉得他们是番邦小国吗?江夏王爷,自信是好事,但盲目自信那便是夜郎自大啊!”
李道宗一听之下脸上挂不住了,吹起胡子瞪起眼来,气呼呼怒道:“虞世南,你这是怯战,畏战!”
虞世南也不甘示弱,拍案而起还击道:“老臣这是全盘考虑,不像王爷您那般莽撞好战!”
两人言辞争锋相对,你瞪我,我瞪你,就差撸起袖子来干一架了。
御花园这座小小石亭中的气氛,因为两人的争执而一时紧张起来
“停停停……打住!”
出声劝架的并非是李二陛下,而是一直默不作声的郭业。
只听郭业微微起身,冲两人相继一拱手,笑道:“两位,这陛下话还未说完,你们就差打起来了。你们也不好好想一想,高昌国王麴文泰为何会主动派出使节来进贡,还捎来亲笔国书。这里头肯定还有个中猫腻,只是陛下没有跟我们说罢了。皇上,您说我猜得对吗?”
最后一句,郭业是冲李二陛下而发。
李二陛下抚掌笑道:“郭卿,还是你贼啊!”
郭业一阵无语,怎么说话呢?感情儿哥们还成了贼兮兮的油老鼠了?
这边李二陛下赞完郭业之后,便有些愠怒不满地看了李道宗和虞世南一眼,说道:“你们两个啊,一个是宦海沉浮的几朝元老,一个是纵横沙场军旅十数载的名将,怎得还不上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子呢?沉不住气是一点,患得患失更是要命!”
李道宗虞世南两人一听李二陛下这么说,立马尴尬地低下了头,暗暗惭愧道,又被郭业这小子给揣摩中了圣意。
倒是郭业却是心里很是不爽,奶奶的,李二陛下这是夸人呢?还是损人呢?有这么赞赏臣属的吗?怎么话里带着刺啊?
不过他也没吱声儿,反正他郭业从上到下给人的感觉,的确就是不学无术的无赖,这个印象已经根深蒂固,他也懒得去刻意纠正和改变。
李二陛下见自己连番奚落郭业,对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跳脚,不由高看了郭业两眼,随后脸上浮现一抹满意欣慰之色。
随后,他才缓缓说道:“高昌国王麴文泰在信中提及,他愿意与朕联手吞并瓜分吐蕃国。由大唐这边负责出兵征服吐蕃,而他高昌国则是负责游说和拖延薛延陀、西突厥两国。事成之后,他要与朕平分吐蕃国。”
“我靠,原来最坏的还是这个高昌国王麴文泰啊!”
郭业率先惊叫一声,颇为意外地乐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敢情儿这西域诸国联盟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虞世南捋须点头道:“若真能如麴文泰说得如此,那真可以出兵吐蕃国,凭我几十万李唐大军长驱直入的话,不出两个月,定能拿下吐蕃。”
李道宗俨然迫不及待,大声叫道:“哈哈,这才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啊,天灭吐蕃,兴我李唐。陛下,战吧!”
虞世南这回也赞同了李道宗的提议,拱手附和道:“皇上,战吧!老臣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吐蕃归入我大唐版图,亦是死而无憾了!”
这时李二陛下又不表态了,而是意味深长地看着郭业,问道:“郭卿,朕看你欲言又止,莫非你还有其他想法?说来让朕听听……”
第926章不厚道太猥琐
郭业嘴角一扬微微翘起,轻笑道:“若有高昌国在后方替我们拖延和游说薛延陀与西突厥的援兵,这吐蕃国肯定能拿下。但是作为回报,势必要割让出去半个吐蕃国,恐怕这不是陛下所愿意看到的吧?”
“哈哈哈哈……”
李二陛下猛地放声大笑,不顾君王仪态跟个江湖汉子似的,倏地伸出手去,重重地拍了一下郭业的肩膀,朗笑道:“知我者,郭卿也!好你个郭业,居然一语便说中了朕的心思。哼,麴文泰这个小小高昌国王,居然妄想跟朕平起平坐一起分食吐蕃国,嘿嘿,真是不自量力,太能自己当回事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