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一说完,孔颖达捧着茗茶的双手猛地一抖,茶水溅落了出来,险些烫到了手上。

孔颖达赶忙将茶盏放到桌上,然后神色凝重地问道:“你小子又想玩什么幺蛾子?干嘛好端端地要此去礼部尚书一职?咦……郭小子,莫非你一回长安,又捅了什么大娄子?”

郭业暂时不想将昨日和李渊见面并谈话的事情告诉孔颖达,不然以对方的脾气,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搞不好还会传到李二陛下的耳中。

到时候,也许没把李渊和鲁王等人怎么样,反倒逼得对方狗急跳墙,白白断送了关鸠鸠和王伯当两人的性命。

随即,他笑道:“哪里有那么多篓子能捅?只是这次在吐蕃和天竺遇到了好多事情,人有些疲累了,所以暂时想在家里歇一歇,陪陪家人。你看我,长时间不在礼部坐镇,实在是太耽误事了。所以,就想着将这礼部尚书的位置腾出来,让有能者居之呗。总不能因为我郭业一人,而让礼部一直这么群龙无首吧?”

孔颖达知道郭业这次在吐蕃和天竺当真是险象环生,而且也知道郭业已经好久没有去署理礼部衙门了,如今礼部衙门的确是乱糟糟的局面。

于是,又反复问了一句:“你小子真不是捅了篓子?”

“嗤……”

郭业摇头笑道:“老大人,我说你咋就那么不信任我呢?如果真捅了篓子,我肯定第一时间找你商量,不是?只是精力不济真的有些疲累了,想暂时歇息歇息罢了!”

“唔……这样。”孔颖达沉吟一番,出主意道,“你写个折子递进宫里去,然后我找个由头跟皇上说说,我想皇上会出于对礼部的考虑,应允下来的。不过这继任之人选,你想好没?”

郭业昨天已经考虑清楚,提议道:“国子监祭酒褚遂良,此人德才兼备,又是仅次于虞老大人的当世书法名家,在士林中口碑甚佳。最为关键的是,他是咱们士林清流系的骨干力量。这个时候不提名他,更待何时?”

“国子监祭酒褚遂良?”

孔颖达微微颔首,道:“此人也是虞世南这老家伙一直欣赏看重的,可以重用。那这样,索性将国子监司业陈康作为国子监祭酒的人选,一并推荐了,怎么样?”

郭业嗯了一声,心道,国子监祭酒虽然品衔不算高,但一直都是含金量十足的职位,好歹也是为皇帝培育英才的校长,怎么着也算是同后世中央党校一样的含金量。

如果将陈康推荐到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将来此人就前途远大,无可限量了。

而且,陈康还是与自己一样,都是士林清流系的青壮力量。将来肯定对自己裨益甚大。

随即,他应道:“好,就按着老大的安排来吧。”

“好!”

孔颖达又捧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两口,笑道:“请辞的折子你赶紧递进去,老夫随时配合你。”

“唔。”郭业缓缓起身,拱手道,“那没别的事儿,我就先回了。有劳老大人!”

孔颖达起身目送,看着郭业走出花厅,轻摇着头笑道:“这小子,也有疲累的时候,虞世南不是说这家伙精力旺盛异于常人吗?嘿,当爹了,终于学会内敛了!”

……

……

七天后,孔颖达传来佳音,李二陛下终于同意了郭业的请辞,让他保留品衔,休养一段时日,到时候再起复征用。

而郭业,也的确如请辞折子所说一样,略感疲累,在家静静调养一段时日。果真是足不出户,就在家里陪陪老娘,陪陪几个妻妾,还有逗弄逗弄小郭襄,享受着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

某一日午后时分,郭业如往常一般在府中的花园里教女儿小郭襄学走步,步履蹒跚不时跌倒,小郭襄却也不哭,爬起来再走再跌,颇有几分犟性。

突然,张九斤神色匆匆地从府外跑了进来,嗷嗷一亮嗓,竟然将小郭襄吓哭了。

郭业见状,赶忙让贞娘抱走孩子人,然后上前就要踢张九斤一脚,骂道:“你这混账跟个鬼一样都蹦达出来鬼哭狼嚎个球啊?居然把我女儿吓哭了,老子踹死你!!”

张九斤屁股一撅,硬生生主动让郭业踢了一脚以泄愤,随后正经危色地喊道:“郡公爷,可不得了,你猜我在咱家府外门口看那耍把式的在吆喝,你猜属下听到啥了?”

郭业问道:“听到什么了?”

张九斤看着贞娘夫人抱着小郭襄走远,这才低声说道:“听他们在传言,说昨天夜里,殷府满门遭人灭杀,啧啧,全家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坊间纷纷传言说是殷府遭了天谴。就连殷府主人都没有幸免,而且也属他死得最惨!好家伙,整个长安城都在传着这事儿!”

“殷府?”

郭业下意识地问道:“这长安城姓殷的人多了,你说哪个殷府?”

张九斤径直答道:“就是领军卫府大将军殷天宗的府上,殷府啊!”

“什么?”

郭业暴喝一声,一副难以置信地喃喃道:“殷天宗死了?难道这就是他跟我说的——等待机会???”

第991章殷府巨变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九斤挠了挠腮帮子,咧嘴问道:“郡公爷,啥意思?什么机会?”

“哈,没,没什么。”

郭业不愿对张九斤透露太多,立马岔开话题,摆手问道:“九斤,你刚才说殷府一夜之间被人灭了满门,连殷天宗都没有幸免。那可有没有查出来是谁干得?”

“没有。”张九斤摇摇头,道,“这事儿听说都惊动了皇上,今早便下旨让长安府尹马元举彻查此案。这不,连刑部尚书韦大人都一早去了殷府命案现场,听说殷府附近都被戒严了。”

“哦?”

郭业眼咕噜一转,突然冲张九斤招呼道:“走,九斤,你跟我跑一趟殷府那边,咱们去看看热闹。”

“得嘞!”

张九斤兴奋地应了一声:“俺也想去看看哩,属下这就去备马!”

说罢,便跃跃欲试地跑了下去。

顷刻,马匹备齐,郭业与张九斤各乘一马,一前一后地策出了太平坊,飞奔赶往了殷府所在的崇仁坊。

此时,崇仁坊中到处都是长安府的衙役和领军卫府的军士在游弋巡查,尤其是殷府,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被戒严起来,保护着现场。

郭业和张九斤一入崇仁坊被勒令下马步行,到了殷府门口外,有马元举的手下认识郭业,却还是将其拦在了外面,不让他们进去,声称如今刑部韦尚书和长安府尹马大人联袂在府中查案,无关人员一律不准入内。

任凭张九斤如何咋咋呼呼,把守府门的军士愣是不放行,死活不让进。

最后惊动了府内的衙差,将此事报知了马元举,这厮才匆匆赶来放行。

不过,也只允许郭业一人进去,至于张九斤,还是老实在外头呆着。

郭业随马元举进了殷府,看着这高规格的戒严,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声,堂堂领军卫府大将军,掌管长安城治安的一哥就这么不声不响一夜之间被人灭门惨杀,看来这事儿小不了。八成李二陛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然的话,也不会这番阵仗。

越想,郭业越感到害怕,奶奶的,李渊和鲁王他们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自己所不知道的。

马元举看着郭业一路无话,一边继续走着,一边说了一句:“在帝都长安城发生这等惨案,殷府满门无一幸免,而殷天宗更是死得惨烈,唉,此乃我大唐立国以来第一大案啊。今日早朝,圣上震怒,限我一个月内我彻查此案,而且让韦尚书督办此案。如果一月期限无法水落石出,找到凶手,不单单是我马某人,就连韦尚书都要跟着吃瓜烙哟。”

郭业沉默了一下,然后站住脚步,沉声问道:“殷府死了多少人?”

“呃……”

马元举先是迟疑一下,不过很快便如实回道:“上上下下,连打更的更夫算进去,共计一百八十九口人。”

一百八十九口人?

草!!李渊你们还真做的出来。

随即,他又问道:“一百八十九口人统统毙命,昨天夜里竟然没有发出一点动静吗?”

马元举摇摇头,叹气道:“所有人的致命伤都在咽喉位置,统统都是一刀毙命。据我府衙的仵作查验,半数以上的死者全都是在睡梦中被人收割了性命。由此可见,凶手肯定都是手法老练和经验丰富的杀手,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子人。当真是鬼神莫测,端得厉害啊,这种情形下哪里会有目击者?而且还是深更半夜,天黑无人的时候。”

“这么说,你们目前也是毫无头绪咯?”

郭业心虚地观察了一眼马元举,试探道:“目前只能将嫌疑人锁定在一群极具老道经验的杀手组织,是吧?”

马元举嗯了一声,道:“没错!不过从殷天宗的死,倒也能追查一点线索出来。”

咯噔~

郭业心里一沉,问道:“难道殷天宗不是被一刀毙命的?他的死另有蹊跷?”

“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儿?”马元举惊奇地看着郭业,道,“你小子衙役出身,在陇西干过捕头,查案不就是你的强项吗?走走走,我带你殷天宗的丧命现场,就在他的卧房,兴许你能给我一点帮助也不一定。”

“啊?”

郭业当场愕然,马元举居然让自己帮忙?

虽然这事儿他知道肯定是李渊他们幕后捣的鬼,但是让他来帮忙查案追查凶手,总有点贼喊捉贼的错觉。

怪怪的,有些别扭。

随即,他摆摆手推辞道:“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马,你看我今天就是过来看热闹来的,而且我已经卸任了礼部尚书一位,暂时在家歇息将养身子。这种事情,我就不掺合了吧?”

“别啊,没事没事,能者多劳,来……”

马元举一把拽起郭业的胳膊,说道:“韦尚书现在也在殷天宗的卧房,走吧走吧,来,跟我去卧房一趟。”

也不管郭业同不同意,不由分说,马元举已经拉着郭业直奔卧房方向。

须臾,在马元举的生拉硬拽下,郭业刚一脚踏进卧房,迎面就扑来一阵浓浓的血腥味,令人闻之欲要作呕。

“呕~什么味儿啊?”

郭业赶忙掩鼻忍住不适进了房间,随意打量了起来——

房间摆设整齐,没有打斗的痕迹,不过床上却横陈着两具尸体,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男一女两具尸体。

两人都是赤条条一缕不遮的横陈于床上,尸体看似僵硬,床上的血渍已经干涸,显然两人已经死了有些时辰了。

郭业继续掩着鼻子走近来一看,其中男死者的尸体无疑便是殷天宗。

照尸体表面症状来看,殷天宗是被利刃割断喉咙致死,五官没有扭曲,四肢没有挣扎的痕迹,应该是在睡梦中不知不觉一命呜呼。

而这女的,死相甚为恐怖,面容上略微泛起黑色,鼻孔,双眼,还有嘴角都淌着已成凝固状的黑色血渍,九成九是中毒致死。

很快,郭业便发现了端倪,这女死者手中竟然握着一把沾满血迹的锋利匕首。

郭业暗自猜度,两人赤条条地睡在一起,显然这女的跟殷天宗关系密切。再看这女人手中的匕首,他不禁脱口喊道:“莫非是这女人趁殷天宗睡觉的时候,一刀取了他的性命?”

“按照表面证据来看,确实如此。”

回答他的并非是马元举,而是一脸凝重站在房中听仵作汇报的刑部尚书韦挺。

韦挺对于郭业出现在这儿并无意外,相反继续说道:“这女人的身份也查明了,乃是殷天宗前些日子刚纳的第九房妾侍刘月娥。如果推断没错的话,应该是她和殷天宗欢愉之后,趁对方睡觉之时一刀结果了他。至于她又因何而死,仵作刚刚验完,正是中毒致死。至于中了什么毒,那就要将尸体带回去之后仔细辨别了。”

郭业好奇心一上来,不由推测道:“这么说,她杀了殷天宗之后,畏罪服毒自尽?”

“逻辑上来说,大抵如此!”

韦挺看了眼郭业,继续说道:“不过这一切都是表面证据而已。也许是那群刺客悄无声息地刺杀了殷天宗之后,然后再强行给这女人喂毒,故布疑云制造一个假的现场。但更有可能是殷天宗这个新纳的第九房妾侍是凶手一早安排进殷府,故意接近殷天宗的。凶手为了免除后患,留下让人追查的痕迹,所以斩草除根,一劳永逸。还有第三个可能,那便是这个刘月娥的妾侍,她与那伙刺客一样都是出自某一个神秘组织,她的身份就是一名死士。只要殷天宗一死,她的任务也将结束,必须服毒自尽。”

“哦……”

郭业暗中再次对李渊他们的手段高看了几眼,难道李渊真的有自己的杀手组织?这个组织里面都是李渊一手培植的死士,有男有女?

就在这时,马元举轻声问道:“郭业,你是不是有其他发现和建议?”

韦挺听罢也是一愣,突然反应过来,惊喜道:“对啊,韦某差点忘了平阳郡公当年可是捕头出身,查案正是你的强项啊。”

郭业这个时候哪里还敢发表自己的意见?难道跟他们说,这事儿其实就是太上皇李渊在幕后一手操控的?

他正要搪塞不知,突然门外跑进来一名中年人,一身皂服腰佩横刀,气喘吁吁地叫道:“府尹大人,嗬嗬~~有……有发现!!!”

这人他见过,正是马元举的得力属下,掌管着长安府数百衙差的总捕头——卫军。

第992章祸水东引,一石二鸟

“有发现??”

情急之下,马元举夺步越过郭业,来到长安府总捕头卫军跟前,急急问道:“卫捕头,快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卫军一手按在刀柄上,抿了抿干燥的嘴唇,直起腰板朗声道:“府尹大人,按照您之前的嘱咐,我们向殷府的周围邻里打听过,并询问他们昨夜是否听到殷府内的动静。”

马元举催问道:“那他们怎么说?可是找到了昨夜殷府遭人屠戮残杀的目击人证?”

卫军摇了摇头,吞吞吐吐道:“没……没有!”

“你……”

马元举脸色一变,有些气急骂道:“那你还大言不惭地跟本官说有发现?”

“元举,别急!”

一旁的韦挺发现卫捕头脸色不对,立马安抚住了马元举,然后抢先问道:“卫捕头,是不是有其他发现?”

卫军嗯了一声,冲韦挺微微颔首,不过仍旧不忘自己顶头上司是谁,该向谁汇报,继续向马元举说道:“回禀马大人,将作监的监丞蒋泗山蒋大人与殷天宗大将军素有私下往来,他的府邸就同住在崇仁坊中,离殷府不算远。刚才属下去他府上按例询问昨夜是否有听到殷府的异状,他说没有。不过他却跟属下说了另外一件事儿。”

马元举顿觉眼前一亮,追问道:“什么事儿?可对本案有关?”

卫军回道:“是的,不然属下也不会匆匆赶回了。”

“哈哈,元举真是被气糊涂了。”韦挺不禁打趣了一下马元举,乐道,“这个节骨眼儿上,卫捕头若还说写跟本案无关的事情,你还不拔了他的这身皮?哈哈,卫捕头,说吧,将作监的监丞蒋泗山到底跟你说了什么事儿?”

卫军点了点头,回道:“他跟提起了不久前殷府的一桩喜事。两个月前,殷天宗纳得第九房妾侍,在府中摆了喜宴邀请了不少官场同僚。而这位蒋泗山蒋大人正是当晚的赴宴宾客。属下猛然一想,这房中与殷将军一同殒命的女人不就是他的第九房妾侍吗?于是便问了一些关于这位九姨娘的事情。”

“哦?”

马元举又是惊呼一声,喜上眉梢,催促道:“对于这位第九房妾侍刘月娥,那蒋泗山又知道些什么?”

卫捕头说道:“他说,当晚无论是殷天宗还是在场同僚都喝得很尽兴,殷天宗还让他这位就姨娘当场献舞一支助兴来着。醉酒之余,他亲耳听见殷将军提及,这位九姨娘原来出自长孙府的舞姬,是当朝尚书右仆射,赵国公长孙无忌大人赠送于他的。也就是说……”

马元举眉头立马皱起,接过卫捕头的话,说道:“也就是说,这位殷府九姨娘是长孙无忌赠予殷天宗,刘月娥来自长孙府。”

韦挺更是面容惊变,骇然道:“什么?难道殷天宗及殷府灭门之祸,幕后主使之人乃是长孙无忌???”

“这不可能!!!”

郭业下意识地脱口喊了一声,推翻了马元举和韦挺两人的推断。

“唔?”

“咦?”

两人竞相惊疑一声,将目光齐齐落在了郭业身上。

郭业猛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情不自禁说错了话,赶忙又连连摆手解释道:“两位,郭某的意思是说,长孙无忌和殷天宗大将军私交甚笃,他怎么会暗中谋害殷天宗呢?再说了,两位莫要忘了殷天宗和长孙无忌在朝堂上是什么关系?”

这番话一说,两人的注意力才从郭业的身上转移开来。他们知道郭业的话不无道理,长孙无忌和殷天宗素来都是交情深厚,而且两人都是天策府系的人,尤其是殷天宗,是长孙无忌掌控长安城坊的倚仗。要说长孙无忌谋害殷天宗,除非脑子有坑,或者中了魔障。

不然的话,说一千道一万,长孙无忌也没有暗中加害殷天宗的理由。换而言之,他更巴不得殷天宗活蹦乱跳,替他好好坐镇着领军卫府衙门。

在长安城,说殷天宗便是长孙无忌甚至天策府一系的左膀右臂,都不为过。

不过,韦挺还是摇了摇头,选择了将疑点落在长孙无忌身上,轻轻说道:“无论如何,既然这九姨娘刘月娥是出自长孙府的舞姬,那么长孙无忌身上的嫌疑就是最大。马大人,你意下如何?”

马元举也是微微叹息一声,摇头道:“没想到这事儿还牵扯到了长孙大人,呵呵,本官也不敢相信殷府惨案与他有关。但是,韦尚书,恐怕你我还是要亲自跑一趟长孙府,寻长孙大人问个明白才是。不然的话,此案真的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韦挺道:“没错,韦某正有此意。既然如此,留下一些人保护好殷府,不要让别人破坏了案发现场之外。马大人,咱们便趁早跑一趟长孙府会会长孙无忌吧?”

“好!”

马元举冲卫军挥挥手,示意道:“卫捕头,由你率众在此继续勘察。我和韦尚书带人跑一趟长孙府。”

“得令!”

“走吧。马大人!”

“韦尚书先请……”

话音落毕,马元举和韦挺前后脚地离开了卧房,在房外院落中召集部分衙差,齐齐开出了殷府,直奔长孙无忌的府邸。

硬生生,将郭业晾在了卧房中。

郭业看着两人风风火火地离去,心中亦是惊起了千层浪,俨然被李渊的手段给折服了。

他很清楚这次幕后元凶肯定与李渊,甚至是鲁王道孝王等人脱不了干系,可是他们却能利用一个毒发身亡的殷府妾侍刘月娥,将疑点转向长孙无忌。

无论这刘月娥是不是李渊暗中培植的死士,还是一个冤死鬼,还是说刘月娥进长孙府当舞姬也是李渊他们一手安排进去。

反正,这招祸水东引已经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先是殷天宗一命呜呼,腾出了领军卫府衙门大将军的位置,再是让长孙无忌跳进黄河也洗不起谋害殷天宗的嫌疑,这完全就是一石二鸟之计。

厉害!

无论是手段狠辣,还是布局之深,都完全是大手笔,绝非是凡夫俗子所能办到的。

此时,郭业对李渊和鲁王等人所筹谋的计划,那个所谓改天换地的计划,已经生出了忌惮之心,不敢再小觑了这父子几人。

也许,李二陛下还真会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让他们得逞了。

带着心中的惊惧,郭业缓缓离开了卧房,也不再殷府继续逗留,起步走出了殷府大门。

这时,张九斤牵来马匹,来到郭业跟前,低声说道:“郡公爷,咱们先借一步说话。”

神秘兮兮,古怪的紧。

郭业狐疑地看了眼张九斤,然后跟他牵着马离开了尽是军士和衙差的殷府大门外,来到一处没有人迹格外僻静的岔路拐口。

“什么事儿?”

郭业见四下无人,牵住了马匹,问了自顾在前头走路的张九斤。

张九斤闻言停住脚步,然后将握紧的拳头伸到了郭业跟前,紧接着,五指张开,手心处有一个皱巴巴的纸团呈现于跟前,随后说道:“这是俺刚才在外头看热闹的时候,有个军士冷不丁塞到我手里的,还在俺耳边嘀咕了一声,说让俺小心收着转交给郡公爷您。俺见他神神叨叨,也不敢冒然打开这纸团。”

郭业满腹狐疑地将纸团取过来,示意张九斤替他牵过马去,然后将这纸团缓缓打开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两行苍蝇大小的楷书小字:

“崇仁坊外向东一百步,还请郭郡公移步云来客栈天字甲号房。您的机会来了……”

落款之处,赫然写着三个字——

李元芳!!!

第993章够狠够绝情

崇仁坊坊口,向东一百步。

郭业这次没有让张九斤跟随,而是借了个由头,将这厮打发回了太平坊。随后独自一人牵马来到云来客栈前,将马交给客栈伙计好料照应后,便进店上楼寻到了天字甲号房门外。

笃笃笃~

轻叩房门,里头传来道孝王李元芳轻松欢悦的声音:“敢情儿是贵客来了,请进!”

听着对方那种一切尽在预料中的腔调,郭业没来由一阵厌恶,麻痹,权且让你先得意。

而后,他推门而入。

只见房中除了一身士子袍衫的李元芳之外,再无第二人。

李元芳坐于窗边的桌前,一盅小酒,独自斟饮,见着郭业推门而入后,正一脸盈盈笑意地朝他打量过来。

郭业也不多做闲言客套,稍稍拱手后反手将门关上,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