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初唐-第7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这么顺利的解决咄摩支。”
郭业道:“那现在的情况是,薛延陀国内,以你薛部为尊。这可汗之位,岂不是非你莫属了?”
“还要靠秦国公的栽培!若是小人当上薛延陀的可汗,必定对大唐年年进贡岁岁称臣。不仅如此,秦国公这里,小人每年还有一份大礼相赠。”
郭业沉声道:“那我要是不答应你呢?”
“可汗之争有进无退!若是秦国公不愿意配合的话,我薛群也只能坚持到底。如果有一日薛某人败落身死,还望秦国公能够看在心莲对您一片痴心的份上,看顾一下她。”
说到最后,薛群已经是眼圈泛红。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哽咽道:“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就把她收入房中,为妾为婢都成。如果她实在入不得您的法眼,就帮她找个好人家……”
不得不说这家伙作为咄摩支的男宠,业务能力还是相当强的,郭业见了他这幅样子,都不由得心中一颤。
他把薛群扶了起来,道:“哈哈哈!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你哭什么呀?”
“这么说您是同意小人做薛延陀的可汗了?”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日既然答应了你,今朝郭某人当然要信守承诺。你放心,我会在铁勒九姓面前,宣布支持你登上国主之位的。”
“多谢秦国公!”
“对了……”郭业忽然间眉头一皱,道:“我那个小妾被咄摩支下了毒,你快去找些高明的大夫来,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把她治好。”
“秦国公但请放心,为夫人解毒一事,包在薛某人的身上。若是不能让妇人夫好如初,小人这可汗之位也不要了!”
“你这么有把握?”
“那是自然。这事儿在下已经打听清楚了,咄摩支之所以给夫人下毒,就是怕她真的是曲哲的化身。为此,他还用上了传说中专门毒杀神灵的毒药。”
“专门毒杀神灵的毒药?这么厉害?那岂不是很难医治?”
“呃……也不是很厉害,只是很古老。这种毒药对付神灵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对付凡人还不如砒霜呢。咄摩支这次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事实上,这种毒药不但药性不强,解药也很容易配置。”
“既然如此,就有劳薛……啊,不,就有劳可汗了!”
……
……
薛群配的解药很管用,一副药下去,没用多长时间,杨凤怡就悠悠醒转。到了晚上,就能下地。等到再过一天,杨凤怡就恢复如初了。
眼见佳人无恙,郭业心里边非常高兴,当即就信守承诺,在铁勒九姓的面前,承认了薛群的汗位。
不仅如此,杨凤怡还以曲哲化身的身份当众给薛群赐福,允许他世代统领草原。
郭业代表了当今最强的国家,杨凤怡代表了统治草原的神灵,有了这两方面的许诺和支持,薛群的汗位迅速稳固了起来。
然后,郭业又帮着郑元当上了薛延陀国的右相。
这件事很顺利地就完成了。与郑元竞争这个官职的,是薛群的一个亲戚,叫做薛二民。
也不用找他什么错处,郭业当即就对郑元表示,我们大唐天子叫“世民”,您这个右相叫“二民”,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他还想与天可汗称兄道弟的?
尽管这个说法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嫌疑,但是此时的薛群哪敢找惹郭业的不痛快?当天晚上,这位“二民”兄,就荣登极乐了。
没了竞争对手,郑元自然就顺利上位。
诸事底定,郭业就准备回转大唐。不过临行之前,发生了两件事,让他有些不大痛快。
头一件事,就是薛心莲自从薛群登上汗位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他面前出现过。
那日在凤嘴山上一场长谈,郭业对薛心莲已经再无恶感。尽管没有打算和她发生点什么,但是被一个大美女倒追,郭业还是心里边暗爽的。
现在人家对他敬而远之,要说郭业心里面没有淡淡的失落,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斑鸠了。
“什么?你不打算和我一起回大唐?”郭业惊讶地问道。
第1850章监国之争
“正是如此,属下想留在此地。”
“为什么?有道是叶落归根,人……那啥还乡。现在薛延陀太平无事,你留在这里干什么?”
斑鸠摇了摇头头,道:“若是薛延陀真的太平无事,属下当然想和您一起回转大唐。不过,卑职以为,薛延陀远称不上太平无事,属下在此,大有用武之地。”
“不会吧?”郭业挠了挠脑袋,道:“现如今薛群为汗,全靠我大唐的支持才能坐稳汗位。难道他还敢生什么歪心思不成?”
“秦国公您小瞧薛群了,属下以为此人心思阴毒、善于隐忍,迟早会成为我大唐的心头大患。”
“薛群乃是一个男宠,全靠卖屁股上位。能够当上可汗,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怎么可能对我当造成什么威胁?斑鸠你这真是杞人忧天。”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退一万步说,就算薛群真的有能力对我大唐构成威胁。依照薛延陀现在的情况,等理顺好了内部,怎么也会得在几年以后了。到时候……我自有办法应付!”
郭业本来想说到时候你早就死了,就算现在留在这里也没啥用处。不过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换了一个说法。
斑鸠无奈地说道:“讲道理我讲不过您,不过我总觉得薛群这家伙很危险。还请秦国公应允,让我留在薛延陀,替您监视他。”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死心眼呢?”
斑鸠跪倒在地,道:“属下跟了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了,还望您成全!我求求您了,番主!”
“呃,好吧……”
斑鸠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郭业也只能点头允。
……
……
郭业的这场薛延陀之行,可以说是非常顺利,来得快,回得快。总共花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速度,还真是让习惯了他一出使就一两年的妻妾们有点不适应。
丝毫没有前几次那样的小别胜新婚之感,和他打过了招呼之后,就各忙各的去了,令郭业的心中倍感失落。
正在他心情郁闷之际,孙子善来报,有人求见。
郭业眼一瞪,道:“求见的那当然得是人了!难不成还是畜生?你就是这么当差的?怎么不问清楚到底是什么人,就来禀报?”
孙子善满脸委屈之色,道:“不是弟子不想问清楚了再回,问题是人家不肯说呀!”
“那此人是男是女,作何装扮你总看得出来吧?”
“不好意思,也看不出来。这个人穿了一个黑袍子,脸上还包了块黑布,只说有重要的事要求见您,其他的就什么都不肯说了。”
“还有这种事?”
郭业眉头一皱,心说这位的打扮也太怪了吧!就算他的身份真的见不得人,托人给我带话,跟我秘密相见不就完了吗?
这副穿着打扮出现在我的府门之外,是人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儿了。
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是此人的脑瓜真的缺根弦。还是说他的身份大有问题,有人借机陷害于我?
郭业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如此,你命人把中门打开,由我亲自把此人迎进府来!”
“大开……中门?老师,您认识此人?”
“此人是男是女长什么模样我都不知道,何谈认识二字?”
“您不认识他就大开中门?说句不那么谦虚的话,当今世上,值得您大开中门迎接的人,总共也不会超过十个。何必给一个藏头露尾之人这么大的面子?”
“哼!你懂什么?这个人如此装扮,肯定早就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咱们把他放进府来,外面指不定会传成什么样呢?还不如把他隆重的接进府内,表明咱们问心无愧!”
……
郭业打算的挺好,但是等这位神秘人进入府内,把包在脸上的黑布取下的时候,他顿时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长孙公公,怎么是你?”
长孙立言微微一笑,道:“正是老奴!不错,不错,秦国公真给老奴面子,在下真是受宠若惊!”
现在后悔也晚了,郭业强笑了一下,道:“是无垢派你来的?”
“正是。”
“那她派你来的意思是……”
“皇后娘娘盼您回国都盼疯了!还请秦国公速速入宫!”
“那怎么可能?”郭业脸色大变,道:“今天出了这档子事儿,你我的行踪难道还能保密?我就这么入宫了,谁不知道是受了无垢的授意?”
长孙立言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又如何?”
“还如何?陛下知道了,我和无垢都得死!”
“不会吧,怎么可能那么严重?”
“我说长孙公公,您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这可是给陛下带绿帽子的事儿。他就是再胸怀宽广,能忍得了这个?”
“绿……绿帽子?”长孙立一拍脑袋,道:“秦国公您瞎想什么呢?莫非皇后娘娘就那么迫不及待?您把她当成什么人了!”
“啊?不是为那事儿?”郭业直羞了个满面通红,死鸭子嘴硬道:“即便不是为了那事儿,秦立的案子过去没多久,这瓜田李下的,我和无垢也是不见面的好。”
“唉呀,秦国公,您误会了!皇后娘娘的意思,不是叫您去见她,是叫您去见陛下!”
“陛下?见陛下干什么?”
“当然是为了那件大事了!”
郭业大惑不解,道:“大事?什么大事?”
“您真的不知道?老奴说的这件大事,就是监国之争。现在朝廷的官员们,为了这个事儿,都吵成一团了。”
郭业道:“我从薛延陀回来,这屁股还没坐热乎呢,您就来了。现如今朝廷之内的事儿,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到底怎么回事?您给我说道说道。”
长孙立言道:“所谓监国之争,就是陛下亲征高句丽之后,朝廷之内,应该何人监国。”
“陛下成年的皇子,不过是李佑一人。难道不该是齐王监国?”
“那怎么能成?”闻听此言,长孙立言如同被踩住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道:“怎么能让齐王监国,分明应该让晋王监国!”
“可是晋王现在还没有成年……”
“就算没成年,虚岁十二,已经很不小了!晋王乃是陛下的嫡子,论身份,比齐王高多了。他不监国谁监国?”
郭业这才明白,所谓的监国之争,就是齐王李佑和晋王李治之争。
他说道:“晋王也好,齐王也好,到底何人监国,不过是一件小事,怎么能引起朝廷之内吵成一团?这只是监国之位,又不是封太子,难不成让晋王监一次国,他就能威胁到身为嫡子的晋王?”
“秦国公您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事实上,这件事还真有可能影响谁来继承大统。”
见郭业满脸的怀疑之色,长孙立言继续解释道:“其一,监国之位非同小可,一般太子在时,就是太子监国。齐王坐上了这个位置,难免会给一些糊涂之人,不好的联想。”
郭业摆了摆手,道:“这些糊涂蛋影响不了谁能继位,不足为虑。”
“其二,皇后娘娘这个身子,恐怕真的命不久矣。她故去之后,万一陛下立阴贵妃为皇后。那晋王对比齐王的优势可就近乎没有了,再有了此次监国的故事,您说他们二人到底何人能被立为太子?”
“这……”
“还有最关键的第三条,兵凶战危,万一陛下真有不测之灾,那监国的齐王,岂不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这三条理由,秦国公,您说这监国之位能不争吗?”
“我明白了,皇后娘娘的意思是,让我进宫劝服陛下,让晋王监国。”
“正是如此。老奴穿这一身打扮,本来就没打算隐瞒身份,无非是不给人以皇后娘娘干政的口实罢了。既然您已明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这就随我入宫面圣吧!”
“慢!”郭业一摆手,道:“我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第1851章略施小计
听长孙立言把三个理由这么一讲,郭业忽然意识到,自己还真的不能对监国之争掉以轻心。
第一个理由,可以不用理会。第三个理由,也不过是小概率事件。
关键是第二个理由。
长孙皇后一死,阴妃会不会被李二陛下扶上皇后之位?
这可太说不准了!
尽管历史上,长孙无垢死后,李二陛下并没有再立过皇后。但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这件事还真不一定。
万一阴贵妃真的上位,那齐王李佑就可以算是李二陛下的嫡子了。
虽然按照封建礼法来说,那时候的李治还是比李佑要尊贵一些,但是也尊贵不了多少,双方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差距。
再过几年,长孙皇后尸骨已寒,阴贵妃的枕头风一吹,再加上这次的监国故事,那谁当太子,可就真的不一定了。
如果齐王李佑真的登上皇位的话,那显而易见的,自己这个给他找了很多次不痛快的人,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不被抄家灭族,也得被勒令致仕!
所以,就算不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仅仅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也必须支持李治监国。
但是,具体该如何说服李二陛下呢?
……
……
“从长计……议?”长孙立言的脸色阴沉似水,道:“秦国公,老奴是否可以理解为,您现在不想入宫面圣?”
郭业微微一笑,道:“长孙公公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假如说……我是说假如……假如,郭某人今日入宫面圣,您觉得,能促成晋王监国吗?”
“秦国公乃是国之重臣,深受陛下宠信,即便不能促成陛下立刻下旨,想必也能让他慎重考虑此事。”
“我却不这么认为。”郭业摇了摇头,道:“咱们再打个比方。假如说不光是我,朝中所有重臣,一致要求晋王监国,您以为,陛下会同意此事吗?”
“那当然……不能了。”长孙立言如梦初醒,一拍脑袋,道:“假如那样的话,恐怕晋王不但不能监国,相反还会有性命之忧。”
“还是的呀……所以说,此事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多少人支持此事,而在于陛下的想法!甚至可以说,哪个皇子支持的人越多,就越不可能监国!我今天入宫去劝说陛下,很大的可能是适得其反!”
“那秦国公的意思是……咱们就什么都不做?”
“那也不成。什么都不做,那做监国的可能是齐王,也可能是晋王。这可与咱们的初衷不符。”
长孙立言一翻白眼,道:“这正话反话都让您说了,入宫面圣不成,什么都不做也不成,您到底准备怎么办呀?”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从长计议!此事可急不得。首先,咱们要做的,是先宣布皇后娘娘的病情……”
接下来的几天,朝堂之上,风云突转。
长孙皇后病重,恐怕命不久矣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
阴贵妃即将登上皇后之位,齐王李佑子凭母贵,马上要获得李二陛下嫡子身份的消息,也被有心人暗暗散布。
这两个消息一出,顿时令齐王李佑的声势大涨!
诸位皇子之中,年龄最长的是谁?李佑!
现在成年的皇子有谁?李佑!
陛下的嫡子又是谁?原来只有李治一人,现在还要加上一个齐王李佑!
三个条件集于一身,他不当太子,谁当太子?他不继承皇位,谁继承皇位?
既然李佑继承皇位已经近乎板上钉钉了,那这从场监国之争,自己不支持他支持谁?
不但要支持,而且还要大张旗鼓的支持!不如此,怎能获得从龙之功?不如此,怎能显出自己对未来天子的忠诚?
哪怕是那些对齐王李佑不怎么感冒,甚至心向李治之人,听到了这些消息,都有些犯嘀咕。自己就算不上表支持李佑监国,也不至于要和未来的天子唱反调吧?
万一遭了李佑的嫉恨,有朝一日被他报复了咋办?左右不过是帝王家事,为了这种事情被抄家灭族,值得吗?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吧!大不了,咱两不相帮。
当然,长孙无垢多年为后,朝中总是有些实力的。很有一些人誓死效忠李治。这些人如果集体上表,倒是的确可以稍微挽回一下李治的颓势。
结果,却遭到了皇后的暗示,按兵不动。
如此一来,二人的声势更是天差地别。朝堂之上绝大部分官员支持齐王李佑,一小部分保持中立,另外,仅有大猫小猫三两只,支持晋王李治。
这些大猫小猫,有些是真心效忠晋王,还有一些,却是烧冷灶,赌一把,看看能否压中一个冷门,好让自己咸鱼翻身。
不管他们怎么想吧,其实真的是无足轻重——他们的品级实在是太低了!,除了郭业的好朋友马周马元举之外,其他人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身为晋王府长史的马周,维护李治的利益当然是责无旁贷,眼见着李治越来越式微,他再也忍不住了。
早朝之上。
马周跪倒在地,道:“陛下既然决定远征高句丽,那监国一事,还请早作决断。晋王已经年满十二,德才兼备,稳重可靠,可当此大任!”
李二陛下看了他一眼,道:“晋王的确是不错,但是十二岁的确是小了些。其他人怎么看?”
有一人高声道:“启奏陛下,万万不可让晋王监国!要说适合监国的,唯有一人!那就是齐王千岁。”
李二陛下定睛看去,原来说话的乃是齐王府的长史薛大鼎,道:“薛爱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薛大鼎道:“启奏陛下,微臣原来听到一个消息,皇后娘娘病体沉重,不知可有此事?”
“嗯,确有此事。不过,那又如何?难道因为观音婢病重,你们就要欺负他她儿子吗!?”
“微臣不敢!”薛大鼎连连顿首,道:“陛下误会了,微臣的意思是,假若皇后娘娘万一在您远征高句丽的期间,突然发生不忍言之事……”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道:“那时候,以晋王小小的年纪,如何能镇得住朝堂?前方大战,后方生变,稍一不甚,恐怕我大唐就有灭国之危!还望陛下三思啊!”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道:“薛爱卿此言有理!其他人还有没有意见?”
“微臣以为,齐王监国非常合适!”
“陛下唯一成年的皇子就是齐王,不选他选谁?”
“齐王德行深重,深孚众望,实乃监国的最好人选!”
“吾等誓死效忠齐王,为陛下守好大唐江山!”
……
一时间,朝堂之上群情涌动,仿佛李佑监国已经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李二陛下微笑着扫视了一眼,双手下压,道“看来众位爱卿是支持齐王了,朕知道了。不过,朕的尚书和宰相们怎么都没说话?魏爱卿你说!”
魏征道:“监国之人,关系重大,晋王年幼,恐怕难当此重任!微臣推荐齐王。”
“孔尚书你呢?”
“单单说监国一事,就事论事的话,当然是齐王比较合适。”
“段爱卿,你呢?”
“微臣以为,魏大人和孔大人所言极是!”
“尉迟爱卿,你又怎么看?”
“陛下让谁监国谁就监国,您选谁。俺就支持谁!”
李二陛下把其他人问了一个遍,最后,他的目光才落在了郭业的身上,道:“现在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貌似除了马周之外,都不反对齐王监国。秦国公,你以为呢?”
第1852章一起装傻
郭业道:“刚才几位尚书所言,的确是有些道理。年龄上齐王有优势,陛下远征,理应由他监国。不过……微臣还是以为,还是让晋王监国比较好!”
“哦?那是为何?”
“微臣选晋王不选齐王,有公私两个方面理由。”
“公私两方面?那你先说说公的方面吧!”
“晋王年纪虽小,但是秦甘罗十二岁被拜为丞相,三国周瑜十三岁为水军大都督。这二人小小年纪都能做出偌大的事业,晋王为陛下之嫡子,天资聪颖,凭什么说他就不如两位古人?”
“秦国公此言,简直是强词夺理!”薛大鼎怒道:“不错,周瑜和甘罗的确是确有其人,但是一千多年来,才出现了两个!你凭什么认为晋王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郭业冷笑道:“凭什么?就凭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不让尧舜,远超秦皇汉武!他的儿子,那能耐能小得小吗?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晋王会不如周甘二人?”
“陛下是千古一帝?谁封的?哪个承认了?简直是无稽之谈!”
“哦?那薛大人的意思是……陛下称不上千古一帝?”
“陛下当然不算……”
话到嘴边,薛大鼎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落入郭业挖好的坑里。偷眼望去,见李二陛下果然面色不善。
他连忙改口道:“就算陛下是千古一帝,那尧舜的儿子,也没听说过他们有什么早慧呀?不仅没有早慧,就算长大了,也不成才!要不然尧舜为何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要禅让?”
“哦!我明白了!”郭业道:“薛大人的意思是,陛下就算称得上是千古一帝,那他的儿子也必然不争气,陛下必须行那禅让之事,才可以与尧舜比肩?”
“我哪有那个意思呀?你这是血口喷人!”
薛大鼎跪倒在地,道:“陛下,方才秦国公所言,您都听清楚了吧?他这简直是在胡搅蛮缠。朝廷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还望陛下治他一个信口雌黄之罪!”
李二陛下没理薛大鼎,又对郭业道:“秦国公,你先说了公的这一方面。那私的方面呢?”
“私的方面,乃是微臣与晋王有些不睦之事。他当监国,微臣心里面不痛快,当然要出言反对!”
这下薛大鼎可算是逮着理了,道:“陛下,您听明白了吧?他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