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7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眼见大唐对辽东城无可奈何,会不会生了不臣之心?

光是动动心眼还没什么,关键是这些人手里还有兵!

契丹和奚族有兵八万,扶余璋据说是带了两万水军,但是实际上到底有多少?

自己这边颓势一显,万一高句丽秘密联系他们怎么办?

蛮夷一向是畏威而不怀德,万一他们起了怀心思,叛唐投高句丽,趁着自己退兵之时,衔尾追杀……

万一上天不佑,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京城之内又有齐王李佑这个小兔崽子捣乱……

恐怕大唐得落得大隋一样的下场——二世而亡!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不由得出了一声冷汗。

不行!太危险了!

现在自己绝对不能承担东征不利的后果。就算万不得已一定要承认东征失败,也必须等到辽东城破,把契丹和奚族的大军打发走之后。

如此看来,郭业进城劝降,简直是势在必行之举。

但是,之前话说得太满了,该如何改口呢?

正在这时,张亮眼珠一转道:“陛下,微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秦国公乃国之栋梁,您对他爱护也是理所应当。不过今日执意不准他入城劝降,恐怕就有些不大妥当了。”

见李二陛下面色不愉,张亮赶紧解释道:“外面有传言秦国公乃是陛下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您对他过分爱护,小民无知,恐怕会胡思乱想。这不但对您,就是对秦国公也不是什么好事。”

郭业跪倒在地,道:“为了证明陛下的清白,微臣愿入辽东城!”

“这……好吧。”李二陛下道:“既然秦国公执意要去,朕也就不阻拦了。不过入城之后,你可要多加小心。若事有不谐,朕许准你与贼虚与委蛇,以保有用之身。”

“遵旨。”

“若是你你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朕必灭渊氏与孙氏全族祭你的在天之灵!”

郭业苦笑道:“陛下多心了,事情应该没那么严重。”

“不,凡事有备无患。朕这就下一道圣旨,把这个条件写明。有了这道圣旨,想必孙代音对你会多几分顾及。”

摩会道:“秦国公与我契丹有大恩。今日您冒险入城。我契丹的兵威虽然远不如大唐,但也愿意为您的安全出一分力。在下代表契丹给孙代音修书一封,敢伤秦国公者,即是我契丹不共戴天的敌人。”

苏支道:“本王子也愿意给孙代音修书一封。伤秦国公一根汗毛,如伤我苏支一臂。伤了秦国公一臂,如伤我苏支一命。伤了秦国公的性命,如灭我奚族之国。”

眼见二人都表态了,李二陛下心中大喜,斜眼撇向扶余璋,道:“带方郡王,你又怎么说?”

第1942章劝降

事到如今,扶余璋能怎么办?即便是心有不甘,也得说说场面话。他一咬牙,道:“小王也愿意写信,力保秦国公。”

“好!带方郡王有心了,取纸笔来。”

不一会儿功夫,董顺取来了文房四宝。

李二陛下、苏支、摩会以及扶余璋,刷刷点点笔走龙蛇,一会功夫信就写好了。

郭业把四封信往怀疑一揣,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入城劝降。”

众人齐声道:“祝秦国公马到成功!”

……

郭业来到辽东城外一箭之地站定,高声道:“城上的人听真,我乃大唐秦国公郭业郭子仪,请你们孙城主当面说话。”

人的名树的影,不客气地说,什么军神李靖,哪个算无遗策李茂公,哪怕是大唐天子李二陛下,在高句丽也没有郭业的名头大。

是骡子是马,那得牵出来遛遛。

平壤城两百破五千,汉城五万破二十万,汉城两千破二十万!三场干净利落的胜利,成就了郭业在高句丽的不败战神之名。

守城的兵丁不敢怠慢,赶紧回去通报。功夫不大,孙代音就出现在了城墙上。

他手扶垛口,道:“对面可是秦国公郭业?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赐教?”

郭业道:“不是郭某人要找你,而是我大唐天子要找你。郭某人奉了大唐天子的旨意,有些话要对孙将军说。”

“秦国公有话请讲。”

郭业往四下里一笔划,道:“就在这里说?难道这就是你们高句丽人的待客之道?”

“不在这里说,难不成我还把你请到城主府里来?我敢请,你敢来吗?”

“有何不敢?”

“你再说一遍!”

“郭某愿意孤身入城,向你宣召大唐天子的旨意。”

“你真的敢来?不怕某家对你不利?”

“我倒是不怕,就是不知道孙将军有没有那个胆子,让我入城?”

“辽东城内有我高句丽十万大军,你秦国公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我会怕你?简直是来笑话!”

“那咱们就入城详谈。”

“好胆!来人,放一个吊篮下去,把秦国公接上来。”

“是!”

……

时隔六年,再入辽东城,还真是让郭业有了一股物是人非之感。以前的辽东城虽然算是一座军事重镇,但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不少,城内各种买卖铺户也算兴旺。

但是现在,入目所及,却全是高句丽的官兵,一个百姓也没有。至于所有买卖铺户,则全部关门歇业。

郭业道:“孙城主,恕我直言,您这辽东城可是治理的不咋样呀。城内的百姓都去哪了?”

“哼,还不全是拜你们大唐所赐!”孙代音沉声道:“辽东城内能驻上十万大军就算顶天了。为了安置这些兵马,那些百姓也只能赶出城去。”

“呵呵,赶人的可是你们高句丽人,与我们大唐无关。”

“秦国公你这就是强词夺理了,要不是你们大唐天子无故兴兵犯我疆土,我辽东城又何必把百姓都赶出城去?”

郭业微微一笑,道:“此城原来名叫襄平城,乃是我汉家故土。东晋六年才被你们高句丽侵占,改名辽东城。我来问你,想当初你们高句丽人攻占襄平城的时候,城主可尽迁城中百姓?”

“那当然没有。不过那是因为你们中国强而我们高句丽弱。中国失了此城无关大局,我高句丽失了此城,恐怕鸭绿江以北,就会尽皆不保。所以,我高句丽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郭业听完了也不争辩,躬身一礼,道:“百姓受苦是因为大唐强而高句丽弱。原来如此,郭某人受教了。”

“你……”同样的话,从自己嘴里边说出来,和从敌人最里边说出来,那意义可是大不相同。

孙代音深吸了一口气,道:“秦国公此来,不是为了羞辱我高句丽的吧?”

“哪里,哪里,孙城主误会了。郭某人奉命宣旨,只针对孙城主一人,与高句丽毫不相干。”

“莫非秦国公此来,为的是劝降孙城主?”一个声音阴阴地说道。

郭业扭头一看,说话之人乃是孙代音身后的一员老将。他问道:“你是何人?”

“不才温沙门,忝为辽东城长史。”

“哼,我和孙城主说话,哪有你一个小小的长史说话的余地?”

温沙门把嘴一撇,道:“我有没有说话的资格,你说了不算,得孙城主说了才算数。孙代音,你说老夫有没有资格说话?”

孙代音苦笑道:“好叫秦国公得知,温老将军不仅是辽东城丈史,还是在下的岳父大人。”

“这……”郭业躬身一礼,道:“看来是郭某人有眼不识泰山了。想当初我与孙城主一直以兄弟相称,这么说来,您还是我的长辈。温老伯,小子方才出言无状,在这里给您赔罪了。”

“我可受不起你秦国公的大礼!”温沙门冷哼一声,道:“少给老夫套近乎,我告诉你,想让我们辽东城不战而降,没门!”

郭业还要再说,此时已经到了城主府门外。孙代音道:“此处并非讲话之所。秦国公有什么话,咱们进了府内再谈。”

“如此也好。”

入得城主府内,分宾主落座。

郭业道:“孙城主,现在离咱们上次见面,已经有六年了吧?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彷如昨日。”

孙代音还没说话呢,温沙门高声道:“别整那些没用的,你就说你是干什么来得吧,是不是想劝降我家姑爷?”

“这……”郭业道:“孙将军,在下有几句话,要单独和您谈谈。”

“不必了,对于岳父大人,孙某人绝对信得过。”

“那好吧。”郭业道:“实不相瞒,郭某人还真是来劝降您的。刚才您也说了,我大唐强而高句丽弱。您背弃高句丽,归降我大唐才是明智之举!”

“秦国公说这话我不爱听。你们大唐有句话,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我孙家世受国恩,又怎么可能叛国投敌?”

郭业面含讥讽之色,道:“世受国恩?但不知你们孙家受的是高家之恩,还是渊家之恩?”

“这……好吧。即便不谈忠义,孙某人乃是辽东城主,有守土之责。有道是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我总不能连狗都不如,不战而降吧?”

“您这话就更没道理了。辽东城内的百姓都被你们赶走了,城内驻的都是军队,但不知孙将军所守护的又是何人?恐怕仅仅是渊男建的江山社稷吧?”

“就算我是守的渊氏江山,那又如何?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吃了渊男建几年俸禄。就算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总可以了吧?”

“可以,当然可以。但问题是,您守得住吗?两三年的俸禄,就值得您以命相报?”

孙代音道:“秦国公这话就没道理了。想当初隋炀帝百万大军都打不下辽东城,你们大唐天子这不到二十万大军就能攻破?孙某人守辽东城,恐怕算不得冒着生命的危险。”

“隋炀帝不能攻破辽东城,是因为你们诈降!”

“但与此同时,那时候辽东城也没有十万人马防守呀。想当我们辽东城内仅有一万守军,四万百姓。就硬抗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个多月。如此手段,可不是用诈降二字就能概括的。”

孙代音对答如流,郭业知道不知道不出杀手锏是不行了。

他说道:“孙城主,你有没有想过,假如你真的守住了辽东城,渊男建会给你什么嘉奖?”

“什么嘉奖?”

“三样东西。”

“哪三洋?”

“白绫三尺,鸩酒一杯,匕首一把!”

第1943章出于预料

“莫非你以为孙某人守的住辽东城,就是功高震主了?简直是笑话!”

“守辽东城倒也谈不上功高震主。”郭业道:“不过,我实在想不明白,渊男建有什么理由不杀你。”

“此言怎讲?”

“原来的高句丽实际是五部联盟。最近几年这么一折腾,高氏和乙支氏已经被杀的查不多了,杨氏已经在汉城自立。现如今高句丽所谓的五大部族只剩下了你们孙氏和渊氏。”

说到这里,郭业忽然闭口不言。

孙代音沉声道:“那又如何?”

“还如何?我说孙代音,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郭业道:“只要除去了你们孙氏,渊氏就能独霸高句丽,说一不二了。如此大好的机会,渊男建岂能错过?”

“哼,危言耸听!渊男建又不是第一天就登上王位,怎么早不杀我晚不杀我,偏偏在我立下大功之后杀我?”

“这就更容易解释了。以前不杀你,是因为渊男建刚刚登上王位,人心不附,他不想节外生枝。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想当初婴阳王为什么能够压服五部说一不二?还不是因为他打退了大隋的进攻?”

他顿了一下,继续道:“现在渊男建打退唐军,岂不是向高句丽人证明,自己就是婴阳王第二?到了那时候,他的声势一时无两,不灭孙氏,难道还给留着你们给他掣肘吗?”

孙代音道:“秦国公为了挑拨我和国主的关系,真是花了不少心思。不过……”

“怎样?”

“恐怕要让您失望了。事实上,孙氏和渊氏现在非常和睦。我孙代音绝不会受您挑拨。”

“和睦?这种表象能够相信?孙城主不会那么幼稚吧?”

“可不仅仅是表象。渊国主无后,人所共知。但是您知不知道,以后高句丽的王位要传给谁?”

“总不会传给你孙代音吧?”

“那当然不可能。不过,他收了一个义子名叫渊令诚,此人已经被立为世子。而这个渊令诚的母亲,就是我孙代音的妹妹。换言之,我孙代音再过上几年就是高句丽的国舅爷了。”

郭业冷笑道:“渊男建这点伎俩就把你稳住了?难道孙城主看不出来这是渊男建的缓兵之计?”

孙代音摆了摆手,道:“秦国公不必多费唇舌。某家和渊国主之间的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更不是您三言两语能够动摇的。”

“可是……”

温沙门道:“没啥可是的。我高句丽立国七百余年,早已非一家一姓之国,而是高句丽人共同的国家。国内朝代更替,大家还可以置身事外。但若是有外敌入侵,我等必然拼死一搏。”

他冷笑了一声继续道:“你们大唐若有实力,尽管派兵来攻。若是没有实力,就请马上退兵。秦国公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恐怕是错打了算盘。咱们高句丽的好男儿宁折不弯!”

郭业脸色微微一变,道:“孙城主,这也是您的意思?”

“不错,岳父大人的话,就代表了孙某人的话。秦国公,咱们之前有交情,今天您孤身入城劝降,想必也是一番好意。我姓孙的足感盛情。但我绝不会背叛国主,背叛高句丽。”

说着话,他站起身来,道:“今日天色已晚,您也不必急于回去,还请在城内歇息一晚。待到明日一早,某家再送您出城。秦国公,请吧。”

郭业还没说话呢,温沙门道:“天色晚了?这日头还老高着呢!女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孙代音微微一笑,道:“岳父大人,现在咱们辽东城兵精粮足,守住城池毫无问题。所以,完全没必要把秦国公怎么样。真的把他扣住了,反而显得咱们心虚,难免令城中军心不稳。”

“老夫英雄一世,自然不屑用那些下作手段。不过现在你既然不想把他留下,把他送回去不就行了,又何必多留一晚?”

“咱们辽东城岂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就这么让他安然无恙地回去,小婿还真是心有不甘。”

孙代音轻笑一声,继续道:“秦国公可是大唐天子的心腹爱将,更有传言,他乃是大唐天子的私生子。如果咱们把他留上一晚,让大唐天子着着急,也算稍出心中一口恶气了。”

“你呀你……”温沙门道:“老夫就是看不上你这股小家子气!两国相争,耍这种小手段有什么用?”

“嘻嘻,此事虽然没什么大的好处,总没什么坏处吧?岳父大人,您说是不是?”

“好吧,你是城主,老夫只是一个小小的长史。这事当然是你说了算。老头子我也就不讨人嫌了。”

“多谢岳父大人的体谅。”

事已至此,郭业能有什么办法?他也只能冷笑一声,道:“那郭某人倒要感谢孙城主的不杀之恩了?”

“好说,好说。来人,快带秦国公下去休息。”

……

馆驿之内。

没有点烛,月色清冷,郭业独坐窗前,默默无语。

虽然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今天这场劝降,貌似是失败了。孙代音意志坚定,似乎完全不为自己的言辞所动。

自己到底是哪里算错了呢?

今日所见的那个孙代音,还是六年前的哪个墙头草吗?抛开对国家忠诚不谈,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他也应该弃高句丽选大唐呀?

一个未来国舅的身份就能把他收买?他这脑袋是被驴踢了吧!别说高句丽的国舅了,就是大唐的正派国舅爷,一个长孙无忌,现在已经靠边站了。一个长孙安业,还在边疆吃苦呢。

这里面的门道他还能看不清?

或者说……他真的如温沙门所言,不忠于渊氏,却支持高句丽?

这还真说不定啊。

就像是南明的著名大奸臣马士英,贪污腐化,弄权渎职,陷害忠良,什么坏事没干过?等到清兵到来的时候,还不是不屈不挠奋起抗争,最后被剥皮实草?

而与此同时,被成为“君子”的钱谦益呢?却是以“水太凉”之言闻名于后世。

莫非这个孙代音就是高句丽版的“钱谦益”?虽然私德不佳,却是大节无亏。

如果是那样的话,李二陛下这次征东,恐怕就真的要无功而返了。而自己这个劝降之人,也会脸上无光。

唉,自己还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

笃笃笃~

正在郭业胡思乱想之际,忽然,传来了阵阵的敲门声。

“谁?”

“秦国公可在屋内吗?”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传来,道:“奴家奉了孙城主之命,特来给您送一桌酒菜。”

“酒菜?算了,我不饿。多谢孙城主的美意,你请回吧。”

“那……我们这晚上寒冷,奴家去给您取床被子来。”

“那也不必。”

“呃……秦国公晚上可寂寞?要不要奴家侍寝?”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郭业怒道:“孙代音是什么意思?莫非是想借着这种小手段羞辱于我?”

“呦,瞧您这话说的,真是把孙将军的一片好心当了驴肝肺。孙将军这是怕您心事重重孤枕难眠,才派出奴家前来伺候,哪有您想的那么不堪?”

“呃……不必了。郭某人没哪个心思。”

“别呀,古人云,食色性也。秦国公正当壮年,岂会不好女色?哦,我明白了,您是怕奴家的蒲柳之姿,不堪入目吧!没关系,您瞧瞧就知道了,包您满意。”

“不用……”

他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得一阵房门一声轻响。有一个白衣女子左手踢着食盒,右手举着一盏灯,步入了屋内。

那女子把食盒和灯放下,对着郭业嫣然一笑,道:“秦国公,我美吗?”

郭业忍不住惊呼道:“啊……原来是你!”

第1944章前倨后恭

来人是谁?非是旁人,正是白天见过的辽东城主孙代音。

现在的孙代音,哪还是一副年少有为的将军形象?只见他穿着一身女装,面上敷粉,腮边填红,眼角眉梢用画笔细细勾勒,胸前鼓鼓囊囊颇具规模,俨然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

“你……你到底是男是女?”

孙代音的声音恢复正常,道:“我当然是男的了,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了,您还不清楚?”

“是男的,怎么作如此装扮?”郭业跳开一步,道:“想不到你还有这种爱好?噫,真是太恶心了!不对……你喜欢作女人装扮也就罢了,为何跑到我面前炫耀?”

“秦国公理解某家的苦心就好!”

“我明白了!”郭业道:“你就是个小受!快走开,老子可不好那一口。”

“小……小兽,什么意思?”

“就是男的和男的里面,那个……太恶心了,我说不出口!总而言之,咱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您还是快走吧。”

孙代音苦笑道:“哪呀?秦国公您误会了,孙某人绝对不好男风,更没有什么古怪的爱好。”

“那你为何如此装扮?”

“避人耳目而已!”

“不会吧,以您城主的身份,在辽东城内,还需要避人耳目?”

“唉,秦国公有所不知,在这辽东城内,我孙代音的心腹只有五千,根本就不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那您今日要见我到底所为何事?”

孙代音往四下里看了看,压低了声音道:“当然是为了投诚而来!”

“啥?你要投降?”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

“不是,前白天不是还对答如流,不肯投降吗?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

“嗨!那都是些场面话,当着温沙门的面不得不说而已,做不得数!做不得数!”

“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我敢拿孙某人全家老小的性命发誓。”

“这……”

幸福来得太快,郭业简直都相信是真的,他问道:“那你原来还说要报答渊男建给你的俸禄?”

“这话您也信?我孙代音是什么人,您能不知道吗?渊海子霸对我怎么样?那是言听计从。我还不是转身就把他给卖了?渊男建这点小恩小惠就能让我死心塌地?那怎么可能!”

“还有,你说辽东城固若金汤,我们唐军不能攻克?”

“我那纯属自吹自擂!别的不说,就说你们唐军的那个宝物吧?岂是辽东城墙能够抵挡?”

“宝物?”

“就是昨天,你们不知用了什么法宝,一下子就令四五丈长的城墙崩塌。您要是再多用几回?辽东城还能保得住吗?”

郭业小心翼翼地说道:“您有没有想过,万一这个法宝,只能用一次怎么办?还有,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那个法宝的厉害,想必会有所准备。我们再在城下耍什么花活,你们岂能没什么准备?”

“那又如何?”孙代音叹了口气,道:“即便这次攻不下辽东城,那不是还有下次吗?”

“下次?”

“正是。你们大唐天子聪明啊,这次只动用了十万大军。即便打败了,也不会大伤元气。明年再卷土重来就行了。”

“辽东城城防坚固,您要是一心死守,即便有下次,乃至下下次,也未必攻克啊!”

“就算你们攻克不了辽东城,高句丽也受不了。”

“此言怎讲?”

“粮食!我高句丽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原来的常备军只有二十万。这次为了迎战唐军,竟然把大军扩充到了五十万以上,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没人种地?”

“正是。你们没有把握攻下辽东城,难道我们就一定有把握能守住此城?要保住国土安全,必须保持住几十万大军。两三年下来,我高句丽就要闹饥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