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初唐-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反,这些土城外的人,阵阵不停地叫嚷声更像是带着口音的汉语,近乎于西北方言。

莫非这些攻城袭扰之人,并非吐蕃骑兵?

霎时,郭业脑中又浮出一个问题来,莫非自己猜错了,他们这是汉人打汉人?

那么这些操着西北方言的汉人只有一个身份,那便是西北高原一带的盗匪,而且能够组织数百盗匪袭扰有驻军的土城,可见这股盗匪在吐蕃边境一带的实力不一般。

管他娘的是盗匪,还是吐蕃狗,只要敢攻打袭扰土城,抱着烧杀抢掠为目的,那就不是好人。

郭业打定了主意,干他娘的!

当即,郭业再次高举手中虎头湛金枪,高喝传令道:“传我令,吹牛角号……”

不一会儿,

嘟呜,嘟呜嘟呜……

苍凉远古的牛角号陡然从三千陇西军中响起,此起彼伏,响彻不停。

紧接着,郭业又对身后康宝等人喊道:“诸位,传令下去,喊口号,就喊‘大唐鹰扬’四个字。”

鹰扬,意指逞威,大展雄才之意,多数唐军出征出战都会以之为口号。

虎贲三军,鹰扬千里。

霎时间,三千士卒在声声不绝传百里的牛角号中,泼天口号响起,端的是鹰扬千里。

仅仅与土城相隔一里,郭业却在出击之前做了这么多工夫。

磨刀不误砍柴工,关鸠鸠和朱胖子等人立马瞅出了端倪,小哥这是在虚张声势,想让攻城袭扰土城之人知道,大唐军队前来救援,好让他们知难而退。

没错,假扮挟大唐天威而来的唐军前来增援。

郭业见着一切就绪,陡然再次晃枪,双腿猛然一夹马鞍,喝道:“出击!”

沙沙沙沙……

三千陇西军,在前进,火速前进。

……

……

果不其然,

漫天传来嘟呜嘟呜的牛角号,还有大唐鹰扬口号声,顿时让一里之外的土城内外骚动起来。

土城外,数百盏火把闪动地更加剧烈了,本来还有条不紊地朝着城楼之上投掷火把,还有射弩抛石,突闻一里外陇西军传来的动静之后,立马有些慌乱起来。

就连撞击土城城门的节奏都趋于缓慢下来,惶惶不安,躁动异常地叫嚷声骤然响起。

“唐,唐军来了?”

“见鬼,此地怎得会有戍边的唐军?”

“大哥,听着牛角声和军中振威声,绝对是唐军啊!”

“是啊是啊,大首领,我听得真真儿的,对方足足有十盏牛角号在奏起,人数至少三千人以上啊。”

“拼了?”

“大首领,你要三思啊,咱们才几百号人,怎会是三千戍边唐军的对手?”

“呃……干他娘的,倒霉,撤!”

“弟兄们,大首领有命,撤,撤,撤!”

“风紧,扯呼~~”

“风紧……”

“扯呼……”

……

……

沙沙沙沙,

聿……

一阵慌乱的脚步之声和马蹄嘶鸣声杂乱不堪地响起,不一会儿,数百盏火把朝着陇西军奔来的反方向陆续挪动,显然是在撤退。

随着这些人撤退离去,火把逐一盏盏熄灭,越遁越远。

待得郭业率众杀上前来,到了土城之外,这些攻城袭扰之人已然离去不远。

郭业见罢,心中庆幸道,假扮唐军,果然奏效。

穷寇莫追,逢林莫入,这个道理郭业还是懂得。

随即,他再次传令,停止追击,原地歇息。

待得三千陇西军在土城外的一处空地上停罢歇息下来之后,康宝跑上前来对郭业喊道:“兄弟,你刚才听见没?好像这帮人不是吐蕃骑兵啊。”

郭业点点头表示认同康宝的看法,因为他刚才也隐约听见“风紧扯呼”“大首领”的口号,纵然是西北方言,多少还是听明白了一些。

见着郭业点头,康宝脱口问道:“既然不是吐蕃骑兵,更像是盗匪,或者西北马贼,兄弟你刚才为啥不下令追击呢?啧啧,你没发现他们所骑的那些马都是上好战马么?啧啧,我是光听这马儿的嘶鸣声和马蹄落地声,就听出了名堂,的确是西北的上好战马啊。”

言罢,还极为惋惜地摇头叹气。

谁知郭业答道:“康大哥,你真以为我不眼馋那些战马啊?而且我更好奇的是,这似盗匪似马贼的几百人,怎得会有如此多的上等战马,你说奇怪不奇怪?”

康宝听着郭业的话后,显然更加疑惑了,心想,你小子既然兴趣盎然,咋不下令追击上去,探个明白呢?

郭业一脸淡然,眼神睿智冷静,显然看出了康宝心中的揣测。

当即指了指空地上黑压压的三千陇西士卒,个个人仰马翻,困乏得不行。

然后说道:“你看看咱们的兄弟,赶了快一天一夜的路了,哪里还有与敌一战之力?不然刚才小弟也不会虚张声势,假扮唐军了。直接杀上去干他娘得了。”

“唔……”

康宝这才恍然大悟,疲劳之师果真不宜征伐啊。

随即点头说道:“兄弟顾虑的极是,而且咱们的当前任务是北上突厥,不能在这儿瞎耽误功夫,那啥,咱们是不是先进土城里歇息一晚上,明早再行出发?”

郭业笑着称是,说道:“咱们替这土城守军解了围城之急,想必让咱们进城歇息是免不了的,说不准还能大鱼大肉犒劳答谢咱们呢。”

“哈哈,这感情好,奶奶的,这几天累得跟狗似的,可是许久没尝过肉味儿了。”

康宝这边哈哈大笑,郭业那边已然安排关鸠鸠带着几个士卒前去土城叫门,好让他们进城歇息。

约莫了一小会儿,关鸠鸠就一脸愤愤不平之色去而复返,来到郭业跟前。

然后指着两百步之外的土城城头,怒骂道:“兵司大人,这土城守军当真忘恩负义,良心都被野狗叼走了。”

郭业见状,诧异地问道:“怎么回事?他们没有打开城门?”

关鸠鸠气得咬牙跺脚,恨恨点头。

一旁的康宝急问道:“奶奶的,你就没跟他们说,咱们陇西虽非戍边唐军,但也属地方军卒,份属军中一脉吗??”

关鸠鸠面对康宝的斥责,哇哇叫屈道:“说了,咋没说,你猜那土城守军咋说?他们说,多谢咱们的仗义解围,但是不能让咱们进城,让咱们在城外露宿一晚,明早即刻离去。”

“我草!”

康宝听罢淡定不住了,破口大骂道:“他们真这么说?老子非揍死这帮薄情寡义的狗东西。”

一时间,庞飞虎,程二牛,阮老三,甘竹寿等人也相继围了上来,纷纷摩拳擦掌忿忿不平,统统响应康宝的举动。

这也太他娘的憋屈了,救了他们,不仅不设宴款待,宰牛杀羊犒劳一番,还不让他们进城休整。

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忘恩负义之人?

就在众人气势汹汹,纷纷出谋献要给土城守军一个教训的时候,郭业突然喊道:“大家稍安勿躁,先冷静下来。”

而后指着两百步外的土城城头,脸色极为怪异地喊道:“诸位,你们看,你们没发现城头那杆大旗有些不同吗?”

嗯?

众人竞相哼出一个疑惑的鼻音,相继转头望着城头上那杆随风飘荡的镶黄龙旗,目不转睛地望着。

他们望过去的同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不解,有啥不同,不就是我大唐的龙旗吗?

这有啥好奇怪的,无论是行军大营,还是驻军之地,有代表大唐天子威仪的龙旗,这是很平常之事。

龙旗的存在,至少让军中儿郎们知道,你们是为谁而战;至少让敌军知道,你前方到底是何人大军。

郭业眼神犀利地望着那杆龙旗,

众人继续目不转睛地望着那杆龙旗,

突然,

关鸠鸠猛然跳脚起来,仿佛一朝得道,大彻大悟一般,口中拉起长长地调子怪叫道:“我—知—道—了!!!”

第220章郭业月下阵前骂

一杆镶黄龙旗,树立城头,虽形单影只,却甚为抢眼夺目。

星月交辉下,众人清晰可见龙旗上五爪金龙的片片龙鳞,泛着黄光,显然龙旗之上的龙鳞都是用纯金线手工绣成。

借此可判断出,这杆龙旗绝非普通军中的广泛使用的龙旗,如果各个行军大营和驻军之所都用镶金线的龙旗,那大唐国库得富裕到什么程度?

不过,郭业知道,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发现这杆龙旗并没有跟所有大唐的龙旗一般,都绣着一个“李”字。

相反,这杆龙旗除了红底镶黄边,上绣五爪金龙之外,啥也没有。

郭业心中莫名其妙地萌生一个想法,难道这些人不是戍边土城的唐军?

但是如果不是唐军的话,这些土城守军刚才与敌城上对骂又明显是中原口音啊。

太矛盾了!

一时间,郭业尽管瞅出端倪,却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时,康宝突然拍了一下脑袋,惊呼一声道:“兄弟,不对劲啊!按常理来说,这土城应该有两杆旗才对哩。一大一小,大的是咱大唐的龙旗,小的是土城守将战旗。你看,这土城城头只有龙旗,而且还不知是不是咱大唐的龙旗。太诡异了!”

康宝这么一点醒,众人顿时反应了过来,原来怪就怪在这儿。

郭业也猛然醒悟,对啊,古代军旅中,凡是军队,都有龙旗与守将旗并存。龙旗为大,代表的是国家;而守将旗为小,往往代表的是一军统帅或主将,如果边军的话,更是代表着番号。如果是三军主帅的话,稍稍比这守将旗要大些,也称帅旗,帅旗插在何处就代表着帅帐在何处。而这土城城头上,唯独缺了守将旗。

在看影视剧的时候,经常看见两件对垒,双方都有扛旗兵,上写着主将的姓氏,周吴郑王等等。主将在何处,扛旗兵就策马跟在何处,往往起着稳定军心振奋军心的作用。

同理,只要帅气或将旗一倒,军心将会顿时涣散不堪,意味着这支部队离败退甚至灭亡已然不远。

怪哉!

就在这时,郭业好像想到了什么,康宝这个众人中军旅资格最老的人也想到了什么,两人纷纷对望了一眼,眼中透着诧异和古怪。

康宝先一口喊道:“不会这么巧吧?”

郭业嘴角微翘,划出一个狡猾的弧度,笑道:“试试便知!”

关鸠鸠,朱胖子,庞飞虎等人被两人弄得神神叨叨,全然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郭业突然提枪上马,对着众人喊道:“你们权且在这儿呆着,我亲自上前叫阵,探个究竟!”

康宝从旁边夺过一匹驽马,也翻身上去将横刀抽出鞘中,对着郭业喊道:“兄弟,算我一份,咱们哥俩并肩子上,如果真是如此,咱们可就发达了!”

郭业点头称好,双腿一夹马鞍高喝一声:“驾!”

康宝左手刀鞘一甩,啪的一声狠狠抽一下驽马屁股,马儿吃疼,嘶聿一声撒腿就往前追去。

两人,一前一后;

两马,一白一黑。

如月下狐影,你追我逐,不一会儿,就到了土城门下二十步之外。

聿~~

马儿驻足,郭业上前叫阵道:“喂,快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休整。”

康宝尾随而到,一拉缰绳横刀怒指城头叫骂道:“奶奶的,忘恩负义的狗东西,老子帮你们解了围,你们竟如此天性凉薄?赶紧,速速开城门!”

郭业猫了一眼凶神恶煞的康宝,心中窃笑,好一个影帝级别的人物,跟朱胖子不相上下。

不过,城头之上除了人影晃动之外,竟然没有回声。

尴尬,

过了许久,仍旧没有人回复与他们二人。

郭业与康宝对视了一眼,越发肯定了心中的猜测,继续冲着城头试探道:“喂,这土城守将乃是何人?同属大唐军中一脉,为何不肯开城门让我等进去?”

还是人头攒动,没有回声儿。

郭业继续思索如何让城中守兵露出狐狸尾巴,康宝已经气得不行,哇哇大叫道:“直娘贼,你娃生儿没屁眼,若非老子们拼死增援,替你们解了围,你们怎能苟延残喘?我呸,还军中儿郎,区区数百乌合之众就能将你们土城差点攻下,还守你娘的城,赶紧回家喂孩子热炕头吧!”

扑哧~~

郭业忍俊不禁一乐,康宝这厮别看平日里大大咧咧跟程二牛似的,没想到骂起阵来嘴巴还挺毒的。

他刚想着也凑凑热闹骂上两句,好激怒城楼上的那些守军。

谁知一记冷笑从城头响起,突然回道:“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若非我们将军率着兄弟们去了马场,兵力都不在土城中,那帮马贼怎能得逞?还需要你们救援?些许马贼,即便没有你们唐军解围,我们也能撑到将军率军回援。滚吧,阿里土城不欢迎唐军。”

嗯?

郭业听罢,脑子立马不停运转,分析着城楼传下来的这句话所蕴含的诸多信息。

首先,这座土城叫阿里土城,的确存在驻军镇守,而且兵力不少,只是暂时大股兵力不在城中,而是去了马场。

马场,这个阿里土城的守军竟然有自己的马场!!

郭业心中百转千结,一个小小的土城竟然拥有自己的马场,盛产战马的马场。

不过最后一句话,连康宝都听出了端倪,阿里土城不欢迎唐军。

言下之意,土城的驻军并非唐军,但是操着中原口音,又悬挂镶黄龙旗,却又不是大唐的边军。

康宝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兴奋劲儿,对郭业悄声嚷嚷道:“兄弟,看来咱们真猜对了,他们真是……”

“嘘,噤声!我最后试探一次!”

郭业打断了康宝的咋呼,冲着城头继续喊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不多做打扰,敢问阿里土城的守将乃是何人?”

城楼上再次响起一道响声,不过貌似有些许傲娇,回道:“我们将军姓杨,至于叫什么,呵呵,将军身份尊贵,岂是你们能问的?走吧,离阿里土城越远越好。”

姓杨!果然如此。

郭业故意调转马头,又对康宝使了使眼色,催促他调转马头,做出一副即将离去的样子,然后转头冲城楼上问道:“对了,敢问城楼上这位说话的将军,如何称呼你?”

突然,城楼上又陷入了小小的沉默,没有答话。

不过很快,那人就回答道:“告诉你又有何妨?在下华明,忝为阿里土城副将。哈哈……”

言罢,还颇为自己副将的身份一阵得意。

郭业趁着他大笑之际,顺嘴问道:“对了,你们应该是隋朝余孽吧?”

“嗯?你怎么知道?混账,竟敢诓我话来,来人……”

“放箭,放箭,放箭!!!!”

“射死他们,给本将射死他们……”

城楼上那位叫华明的副将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竟然被郭业试探出身份来,恼羞成怒之下哇哇大叫。

霎时,

嗖嗖嗖……

漫天箭雨,如黑云蔽日一般将星月之光徐徐遮住,朝着二十步之外的郭业和康宝铺天盖地而来。

郭业和康宝早有准备,见机得快,箭雨还未扑来,二人早已策马狂奔,如狡兔四散,跑出了射程之外。

堪堪避过了城楼上的箭雨突袭,郭业和康宝继续策马飞奔回陇西军的驻地。

不消一会儿,两人就返回了驻地,关鸠鸠,朱胖子等人见他们回来,纷纷上前围拢了上去,问个究竟。

康宝一下马,冲着众人哈哈大笑道:“果真没有猜错啊,阿里土城竟然是隋朝余孽的藏身之地。”

“什么???”

“怎么可能?”

“隋朝余孽?”

……

……

郭业也翻身下马,将手中虎头湛金枪砰的一声插在地上,入土三分。

然后一脸谨慎地看着众人,说道:“康宝并未胡诌,本官刚才试探了一番,这守城副将也是个人头猪脑的货色,三两下就被诓出了底子。此城名为阿里土城,驻扎得就是传说中早已亡国灭种的隋朝余孽。”

“而且。”郭业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太肯定地说道,“据说这阿里土城的守将姓杨,应该就是隋朝被灭之后,苟延残喘至今的杨氏皇族一脉。”

话语一落,众人脸色更是震惊,朱胖子已经淡定不住了,肉乎乎的身体跟皮球似的,一蹦一蹦跳着着急问道:“啥?小小土城,竟然藏着这么一条大鱼?小哥,你说咋办吧?”

第221章抉择,是打还是走

“咋办?”

郭业托着下巴远远瞅着两百步开外的阿里古城,一时间难以取舍,难下判断。

阿里古城的出现,绝对出乎他的意料,是一个极大极大的变数。

而且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这个阿里古城竟然是隋朝余孽的藏身之地。

隋朝余孽,无论是郭业这个后世穿越而来之人,还是康宝,庞飞虎,朱胖子,关鸠鸠等活在当下之人,都是一点都不会陌生。

隋朝灭亡离如今贞观四年才多久?

隋炀帝这个史上最败家玩意的混蛋,在二十六年前(即公元604年)杀兄弑父淫嫂,发动宫廷政变夺得帝位。

这番作为在历朝历代的皇位更迭之中,倒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生在帝王家,血腥手段不乏有之。就连当今大唐皇帝李二陛下不也是玄武门宰了自己的太子哥哥和齐王弟弟,威逼自己的父亲退位让贤的,没啥大不了的。

但是他跟人李二陛下就是不能比,人家李二陛下子承父业后还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

而隋炀帝杨广这个暴君呢?前期还能似模似样,到来后期就完犊子了,又是大兴土木造宫殿,又是花费民脂民膏人力物力开凿运河,这也就罢了,至少还能有些用处。

关键这位败家皇帝不惜福啊,不止为了满足自己的骄逸淫奢,而提高全国各地的赋税,搞得各地民怨沸腾,网罗天下美女,搞得各地有女之家人心惶惶。而且,登基数年之后就开始大肆排除异己,迫害良臣忠义之士,逼得到处朝臣人人自危,暗中联盟准备揭竿而起。

特别是国内都乱成这个尿性了,他还不消停,不励精图治,相反好大喜功的性子也越发明显了。

最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国内不稳的情况下,还大肆兴兵三征高丽而未成功,搞得国库空虚,大隋多少好儿郎葬身高丽棒子的土地之上。

连蒋委员长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败家败到这个程度,真是史上罕见。

别说大隋到他手中仅仅二十年来年,任凭他爹隋文帝杨坚留下的开皇之治有多牛掰,也禁不住他这么造啊。

这不,好端端的一个大隋王朝,到了他手仅仅维持了十几年就分崩离析,全国各地烽烟四起,最终被李唐王朝取而代之。

他自己也没捞到好下场,被他最信任的佞臣宇文述之子,隋唐第二好汉宇文化及硬是逼着上吊自杀。

落得个身死他乡的下场,连口棺材都没有。

据说还是如今身在东突厥的萧皇后和一些太监宫女拆下了床板,给他做了个小棺材,勉强凑合才能入土。

一代帝王,落得这般下场,可悲可叹。

他死之后,李渊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唐王朝。

而他的杨氏子孙,大隋皇族自然也是狡兔死,走狗烹,运气好的,还能成为树倒之前散掉的猢狲。

他的皇后萧氏和孙子杨政道则被东突厥的处罗可汗(当今东突厥颉利可汗他爹)迎到东突厥,将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这祖孙俩管治,建立了最后的大隋王朝,史称后隋,杨政道被封为隋王。实则就是突厥人的傀儡罢了。

郭业撅撅嘴,心道,再过些时日,这萧皇后和隋王杨政道估计也要随着东突厥的灭亡,而被押解进长安了。

如今贞观四年,离隋亡仅仅十来年,在场诸人自然都多少不会感到陌生。

现在听着有现成的隋朝余孽占着阿里土城苟延残喘,自然是兴奋得不行。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天大的功劳。

这不,康宝已经急不可耐地喊道:“还考虑个球啊,兄弟。你要知道,如今占着阿里土城的竟然是隋朝余孽,姓杨的话,更应该是隋朝余孽杨氏皇族后裔,咋能就这么放过这天大的功劳而白白错过呢?”

为了引起郭业的重视,康宝将郭业身边的关鸠鸠推搡开来,自己凑上前去,掰着手指算道:“哥哥替你掰扯一下哈,如今阿里土城在大唐和吐蕃边境,既然被隋朝余孽占着,说明是个三不管地带。只要攻下了阿里土城,敬献长安皇帝陛下,哈哈,开疆的功劳少不了吧?”

说到这儿,吞了下口水,继续掰扯手指说道:“第二,你抓了杨氏皇族后裔,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皇帝陛下如今除了忌惮环伺我大唐边疆的邻国之外,就应该是剿灭国内潜在的动乱了吧?这国内的隐忧有两个,一个是前太子李建成残留在各地,蠢蠢欲动的余党,一个便是前隋残存势力。这,这,阿里土城的杨氏皇族后裔这个现成的大功劳放在眼前,咋能不去挣?”

郭业懂康宝之意,也明白他焦急的原因,无论是替大唐辟土开疆,还是成功擒拿前隋皇族后裔,都是了不起的大功劳。

别说康宝,就连他自己听着分析,都已然动心了。

这时,朱胖子也将跟前的关鸠鸠一把推开,蹦达上来喊道:“小哥唉,你要知道,阿里土城的杨氏后裔,可是有他们自己的马场哩。这年头,战马都比黄金贵,如果咱能将这个马场占为己有,嘿嘿,发了,真是发了,发大发了。”

马场!

郭业对于这事儿记忆犹新,大唐军队如今对外作战,缺的就是战马。

一匹西北战马在中原的市场,那是有价无市,别说是中原各个世家争相抢购之物,就连大唐朝廷都会不惜一切高价来购买战马。

战争年代,战马可比黄金,这话丝毫不掺假。

如果有了自己的马场,等同于坐拥一只,不,十只,百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