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1909-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副忠臣的嘴脸。。。
“涛贝勒,禁军首脑岂可做中枢大臣,摄政王他。。。”
毓朗后面的话虽然打住了,但载涛很清楚他想表达什么。
“涛贝勒,咱们在海外的时候,洋人的报纸上讲的可都是良弼如何如何,现在朝野上下,都是“良家军”,而黎民百姓,也只知大清国有良赉臣,哪有摄政王的位置?”
毓朗痛心疾首的说道,载涛则皱着眉头,不言不语。
“朗贝勒,你说的我都清楚。”他回了一句,然后拿捏了片刻,旋即说道:“我再劝劝大哥。”
。。。。。
面前是一望无际的莽莽草原,头顶上,一两只海东青飞过,尖锐的鸣声,传至老远,尽显的天地辽阔。
两天前,大军就已经进入了内蒙古境内,四方八方,荒草荦荦,道路几乎都是用脚开辟的。
营帐内,叶开正和禁卫军的高级军官们,商量着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大帅,后方情报厅来报,俄国人出兵了,正向库伦增援。”张啸光来报。
对于这个消息,叶开并不意外,吞并蒙古的想法,俄国人图谋了近百年,不会轻易放弃。
“他们有铁路,比咱们到的早,恐怕会有一场恶仗。”叶开沉声说道,也是让所有人有个心理准备,战争真的不远了,这一次,他们要和贪婪成性的欧亚邻居来一次硬碰硬。
“大帅,情报厅还说,英国方面似乎有调停战争的打算,已经派朱尔典密会朝中大员。”
“哦?英国人?”
叶开还真有些意外,不过稍一想就清楚了,中英刚刚缔结盟约,而俄国人也和英国人早早签署了同盟,而如今欧陆战云密布,英国可不希望这两位准盟友掐起架来。
“调停?英国人想简单了,这场战争,我们不是被卷入其中的,而是主动要打的,我粗略的计算过,两个月内,俄国人在远东蒙古一带投入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七万四千人,而我方有十万大军,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再加上边疆的旧军,加起来总计有二十万人,就算来打成了持久战,我们的补给线短得多,耗起来也不怕。”叶开分析道。
“要调停,除非那什么鸟什子的共戴皇帝给我滚到北京去!”
第三百三十一章战云密布
(第一更)
面对中国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俄国内阁宣布,将会依据蒙俄之前签署的约定,对后者提供必要的军事保护,其中就包括不受第三国的非法侵害。
这样以来,等于说俄国人承认了********的事实,这是叶开决不能忍受的,他一面加紧前线备战,一边督促外务部照会俄国公使,军事外交两条途径共同施压,不过,大军刚刚抵达外蒙古边境时,又传出了俄国人督促哲布尊巴丹取消帝制的呼声,这一变数似乎跟英法两国有关,或许,俄皇尼古拉二世也处在左右摇摆的地步。
紧接着,英国单方面宣布,不支持********,并希望保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和平,但表示尊重蒙古人民自由选择政体的权力,以及俄国在此地的固有利益。
英国人外交表态各打五十大板,实际的意思则希望两方互退一步,以大局为重,共同对付极力膨胀的德意志,不过算来算去,俄国人的损失还是更大一些,因为直到现在,所谓的“大蒙古国”仍然没有得到出了俄国以外任何国家的承认,“称帝”行为实实在在成为一场闹剧。
然而,考虑到西方人一贯的外交两面作风,叶开还是慎重考虑,谁知道那个强盗又背着中国做什么交易,没准是一出栩栩如生的双簧戏,叶开可不希望被他们耍了,下令两路大军正常行军,原有的作战计划不做变更。
与此同时,俄国人不甘示弱,从东北和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调兵增援,人数一度超过四万,一旦中国人进入外蒙古境内,俄国人也同一时间进入,靠着地理优势,他们可以抢先占领库伦周边的有利地带,以逸待劳。
围绕着这块三百平方公里的硕大草原,两个大国即将大打出手,而千里之外的英国人,火又大了。
。。。。。
京城,东交民巷。
朱尔典火急火燎的跑到俄国大使馆,亲自面见驻华公使廓索维慈,并当面转达了英国内阁的意见。
“英方希望俄皇陛下不要轻易和中国动武,这将对我们的战略格格不入,公使阁下,我们的重心在欧洲,在西欧,在德意志,而不是千里之外的东方。”朱尔典声嘶力竭的劝道,此前两人已经就这个问题交谈好几次,结果总是不欢而散,而这一次,他是真的动了火,如果中俄两国真的打起来,对协约国的削弱可不是一星半点,要知道,俄国军队的人数比英法两国加起来还要多,专门负责在北线牵制德意志,一旦失败,德国铁蹄南下,那后果将不可想象。
“深陷中国泥潭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蒙古对我们来说,还不如德意志的一个省重要,即便占领了蒙古,漫长的边界线几乎无险可守,而且付出永远惹怒一个邻居的代价,公使阁下,你亲爱的祖国真的愿意这么做?”朱尔典的脸色一直不好,说话也咄咄逼人。
“除非俄国真的心甘情愿做一个亚洲国家!”
朱尔典最后的话明显带有一丝威胁了,但这话也戳到了廓索维慈的心坎里,实际上,他一直在和俄国中央唱反调,曾数次上言,“得到蒙古对我们毫无益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冬天没有冰的出海口,而不是那片种不出来粮食的蒙古草原”,对廓索维慈来说,占领东北,获得旅顺才是帝国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且还应该遵守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亚洲问题不能逾越欧洲问题,虽然几百年来沙俄帝国从未停下东扩的脚步,但始终把自己当成欧洲国家。
朱尔典总结中的利害,廓索维慈心知肚明,但这个场合,他却不能盲目赞同,毕竟这关乎到脸面问题。
“您认为我们没办法战胜满清中国?”
朱尔典似乎找出了再次反击的机会,他低声说道:“恐怕是这样?”
“哦,你这个玩笑可开的太大了!”廓索维慈不以为然,反而讥讽,“只要四千人的哥萨克骑兵,就可以踏平中国人的大门。”
“你说的那是上个世纪的中国吧。”朱尔典轻笑道,“那也叫军队?”
廓索维慈的脸有些挂不住。
还好,朱尔典的玩笑适可而止,“好吧,即便你们都打败中国军队,但是你们打算用多长时间能拿下蒙古,三个月?还是八个月?按照我们的计算,至少需要四年到六年,这还不包括中国进一步的兵力增援。”
朱尔典的话虽不耐听,但确实是实话,中国人召集了超过二十万人,而廓索维慈清楚远东的兵力不可能比这数字更大,即便从欧洲调兵,也很难来得及,再说这样一来,欧洲方面必然防备空虚,对德意志人来说不易于莫大欢喜,这有违法了先欧洲后亚洲的选择,沙俄帝国,还没有强到可以在世界的两端,同时打两场战争。
朱尔典站了起来,拍了拍廓索维慈的肩膀,最后说道:“廓索维慈,我知道你的立场,你也讨厌这场战争吧,它不该出现,那么就让我们两个联手把这个错误消灭掉吧,都是为了国家。”
毫无以为,廓索维慈被说服了,他要用最大权限向沙皇直接进言,这场战争,不该发生。
“廓索维慈,吞并你们谋划了几百年,所以,不在乎这几年吧?”朱尔典半笑半正经的说道。
“当然,俄国的荣耀还要持续数百年,当然等得起。”
廓索维慈笑了笑,两人总算找到了共同点。
。。。。。。
俄国远东兵团,中国九省联军,正当两路大军杀气腾腾的进入外蒙古时,蒙古方面却突然掉了链子。
哲布尊巴丹宣布取消帝号,废除帝制,喀尔喀仍为中国的一部分,但要求清廷给予自治权,说到底他这个共戴皇帝只做了十八天。
叶开根本不搭理,大军继续北上,很快就到了库伦城三百里外的色楞格河畔。
同一天,第二届中央资政院常会正式召开,话题的焦点,毫无疑问是蒙古问题。
开院仪式上,“大将军王”的美誉,再次传遍神州大地。
(因为要期中考核的缘故,昨今明三天,更新可能会极不稳定,另外,滑沥沥的新书,会在下周末之前正式上传,请大家赏评!)
第三百三十二章中俄密约
(第一更)
草原,喀尔喀。
叶开正拿着望远镜眺望着前线,视线的尽头,是俄军的远东第二特别先遣军,人数大概两万四千人,相距二十公里,目前,两国军队呈现对峙的局面,争夺的核心自然是喀尔喀的心脏——库伦城。
三天前,禁卫军一个协3000人突袭了北方的土谢图汗部,战斗仅仅持续了42个小时,中间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两军的装备实在差的离谱,这支杂牌蒙军一触即溃,当晚,土谢图汗部大汉秘密送来了书信,愿意投降,重回中国。
翻阅着这封书信,叶开差点没笑出来,上面写的实在“可歌可泣”,土谢图汗部大汉称自己受了哲布尊巴丹的诓骗而误入歧途,中间又被俄国人前后要挟,这才险些铸成大错,还好天兵一至,民心归附,土谢图汗部又可以为皇帝陛下效劳,这是他部下族人无上的荣耀,特请忠敏郡王代为美言,让大皇帝宽恕他的罪过。
为了表示诚意,这位别出心裁的大汉还送来了大量金银饰品,以及几个姿色不错的蒙古女人。
这点“贿赂”,叶开当然不会笑纳,不过为了做做样子,他暂时没有把“礼品”送回去。
按照叶开的推算,喀尔喀方面已经坚持不住了,就如同历史上发生的那样,看似杀气腾腾的“独立运动”实则外强中干,喀尔喀虽然蓄意独立,但却不愿意介入中俄两国的战争,最好谁也不惹,安安分分当他的土大王,要不是三多非要在蒙地实施新政,削弱传统贵族王权,称帝闹剧或许不会来的这么“气势汹汹”。
最关键的一点,是俄国人出兵却按兵不动,转而让喀尔喀人先去当炮灰,结果也看见了,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受骗上当的四部大汉自然不肯继续为其卖命,再加上哲布尊巴丹突然“退位”,人心动摇,这才使喀尔喀人彻底倒向了中国宗主国。
维持原状,重回以前的王权统治,岂不比现在骑虎难下更好?
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清楚,再说,********之后,清廷内部哪里“空虚”了?简直比原来还要强,丧失了这一最有利的条件,失败是注定的。
随着土谢图汗部暗自投诚,几部大汉也相继离心离德,禁卫军有如此强悍的战力,让那些骑着马拿着土枪的喀尔喀人吓破了胆,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少数分裂顽固派只得把唯一的指望放在俄国人身上,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当前线闹得一触即发的时候,在北京,中俄谈判已经悄悄展开。
“大帅”
张啸光推门进来,送来了最新的情报。
“外务部消息,昨夜,在东交民巷的秘密谈判,俄国人最后让步了,答应撤军,承认中国对喀尔喀的宗主权,不过要保持五十年的中立。”
五十年的中立,这应该是俄国人的底线了,然而叶开有些不满意。
“廓索维慈说的?”
“此人一再坚持,说这一地区不能允许清朝军队存在,如果违反,俄国人也会驻军。”张啸光说道。
“哼,这条老狐狸,摆明了是以退为进啊。”叶开冷笑,一眼就看穿了廓索维慈的企图,如果叶开撤军,这一地区没有中国军力存在,等于说丢掉了此前的一切成果,而且,这场独立闹剧本就是喀尔喀方面先挑起的,叶开更不可能不会追究责任,俄国人此举是要保哲布尊巴丹一条命,继续利用他当分裂的虎皮大旗使。
“告诉外务部,如果要保持五十年中立,我们就在加上一条,交出哲布尊巴丹,或者,永废喀尔喀活佛转世制度。”叶开的意思很清楚,彻底灭绝喀尔喀分裂的土壤,俄国人,你们来个二选一。
“是!”张啸光点头。
片刻后,他接着道:“大帅,还有,载涛,毓朗回到了京城。”
“哦?”
叶开还真有些意外,不过想想也是,如今载沣重归摄政王宝座,这两位前禁卫军大臣怎能不回来?提到二人的名字,叶开还真有些感慨,当年三人一同共事,选练禁卫军,当时叶开还排在二人的后头,这才短短几年啊,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叶开悄然爬上了所有人的头上,口含天宪,一言九鼎,位列枢臣之最。
“等到了北京,我定要好好宴请宴请他们。”这么多年的紧张战备,叶开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
张啸光接着说道:“还有,胡汉民自日本发来了消息,改组情况一切顺利。”
“说说”这是叶开另一件很关心的事。
“孙文用总理职权,宣布改组新同盟会,尊奉三名主义党纲,所有会员都要重新审核入会,并向领袖宣誓,同一时间,光复会退出同盟会,另组新党,新组的同盟会中就剩下华兴会和兴中会两家了。”张啸光道。
听到这叶开点点头,他对改组一事向来关心,孙文总算提前迈出了毁党造党的步伐,而一向反对孙文的光复会自然会退出,其中少不了一阵口水战,事实上,这种帮会式管理会极大提升全党的凝聚力,把一个十分松散的会党变成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也是原来的同盟会比不了的,当然,孙文一定会被批判为“独裁****”,特殊时期,也是无可厚非。
按照孙中山和叶开达成的约定之一,新组的同盟会会搬到上海,在那里成立中华党部,在两江的地盘上,叶开会提供必要的保护。
“我知道了,你立马通知韩尚,清理光复会。”
到了这一步,叶开可以对光复会下手了,由韩尚秘密逮捕光复会成员,并借陈其美青帮之手,清算一切在沪的光复会党人,事情务必干干净净。
“是!”张啸光应道,转身离去。
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叶开不会替他人做嫁衣裳,作为交换,未来,叶开会得到他想要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敌人随时可以变成朋友
(第一更)
“廓索维慈阁下,你看到了,中国人这次来势汹汹,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我恐怕他们不会轻易屈服。”朱尔典面色沉郁,面前坐的是俄国公使廓索维慈,谈话期间,两人是神情都有些不大轻松。
“圣彼得堡还在讨论,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沙皇陛下的态度模棱两可,那帮大臣还在做最后权衡。。。。”
廓索维慈的面色有些疲惫,和中国人的秘密谈判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天,离和解之日仍遥遥无期,虽然廓索维慈对远东问题有极大地权限,可以越级向沙皇谏言,但这并不意味他可以一锤定音,特别是圣彼得堡还有其他的声音,那里的争论同样激烈异常,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兵,这关乎脸面问题,要知道一个人若是俯视久了,要想把脖子扭正过来,平视对手,这的确不容易。
但在廓索维慈看来,这都是华而不实的狗屁问题,他才是全权驻华公使,中国人的虚实,他要比圣彼得堡那群公卿大臣看得更清。
廓索维慈心中一直有个声音,就是对俄国内政深以不满,除了腐朽的上层贵族一手遮天,还有就是外务大臣的软弱无能,特别是他主导的外交政策,简直没有丝毫弹性。
从1905年被日本打败后,廓索维慈就希望俄国实施真正的君主立宪制,成立全权内阁,强化首相大臣的权力,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继续实行延续了几百年的君主混合制,简直落后的要命。
沙俄帝国外强中干,从国内越来越激化的工人起义运动就能看到一二,如果立刻不转型,帝国总有一天会轰然倒塌,廓索维慈对此深以担忧。
“如果这样的话,英国内阁会考虑派遣外交大臣,亲自去圣彼得堡,面见你们的沙皇陛下,对此问题进行必要的斡旋。”
朱尔典进一步说道,但廓索维慈却好像没听到一般,低着头不知想着什么。
“廓索维慈?你在听我说话吗?”朱尔典小声的提醒,那样子对方似乎走神了。
“哦,抱歉。。”廓索维慈反应过来,尴尬了几秒钟,随后接着道:“昨天的谈判,中国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让蒙古保持中立可以,但他们要俄方转交喀尔喀的大活佛,不然的话,驻军是不可避免。”
围绕着《中俄密约》的内容,中俄双方已经打了几天的口水仗,最后焦点落在了一个问题上:哲布尊巴丹的去留问题。
“那您们的意思是?”朱尔典问道。
“圣彼得堡说决不能交给中国人”廓索维慈声音冷淡的说道。
哲布尊巴丹是俄国人苦心经营竖起的分裂大旗,是插在喀尔喀内部的钉子,绝不轻易放弃,其中的利害朱尔典很清楚,沉思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末了,他只能叹气说道。
“但愿外交大臣能说服沙皇。”
廓索维慈摇了摇头,同样叹了口气。
。。。。。
“大帅”张啸光进门。
“俄国人说可以把中立期限减少到二十年,但哲布尊巴丹不能交出来。”
听到这个消息,叶开立马啐了一口气,这位北方邻居还真是贪婪成性,至死也不肯放下分裂中国的野心,到此他也丧失了所有耐心。
“电令全国,剥夺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称号,废除喀尔喀转世活佛制度,再告诉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章嘉活佛),于今日兼任喀尔喀格鲁派黄教法王,两王合一,喀尔喀再没有什么佛爷了。”
叶开这么做,和废除达赖,迎立****的套路如出一辙,既然俄国人揣着这块垃圾不肯放手,那就永远把他丢入历史垃圾桶,对喀尔喀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地震。
“通知孙传芳的西线军,全员进入战备状态,随时拿下库伦城。”
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开会的资政院顿时沸腾了,梁启超当即宣布暂停议题,以中央资政院的名义,发表紧急咨文,全力支持叶开的废教运动。
俄国人,英国人,这下一起坐不住了。
。。。。。
五天后,中俄英法四方联合会议,在紫禁城武英殿秘密举行,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外蒙古及哲布尊丹巴去留。
外务部副大臣陆征祥出席,会议上他直接转达了“忠敏郡王”的原话。
“三国公使先生,你们也看到了,哲布尊丹巴已经不再是蒙古活佛,他的去留中国毫不关心,”
会议自开始就陷入了僵局,俄国批评中方擅自破坏宗教传统,中方则反击这是内政旁人无权干涉,英法在一旁劝也不是,和也不能,总之,口水战从早打到了晚,也没有出结果。
四国代表不欢而散。
两天后,第二次会议与同一地点展开,四个小时的唇枪舌剑,会议再度谈崩。
这一次,中国人的态度空前强硬,撤军,不然就开打。
。。。。
廓索维慈捏着眉头,还在为刚刚谈崩的会议而伤神。
“咚咚咚”
外面有人敲门。
“进来”廓索维慈闷闷的说了一句。
来人是俄国使馆的首席参赞,久沃洛夫,高加索人,也是一位中国通。
“先生,这是圣彼得堡的紧急电报。”久沃洛夫拿着电报,他可没有权限翻阅。
“放在那里吧”廓索维慈仍旧愁眉不展,电报?呵呵,不会是什么好消息。
一想到圣彼得堡的那群官僚,廓索维慈就痛疼,一幅幅盛气凌人的画面立马钻进了他的脑袋,让他这位职业外交家说不出话来,外交政策可不是镇压农奴那么简单,抖一抖鼻子就能吓唬人,非得靠气势取胜!
“糟糕透了,难怪那帮布尔什维克。。。”
廓索维慈小声嘟囔了一下,低头沉思,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英国外交大臣已经被批准面见陛下,或许能为先生带来好消息。”旁边响起了久沃洛夫的声音。
好消息?哼?不屑一顾的笑了笑,廓索维慈说道:“久沃洛夫,你是没在圣彼得堡待过,那庞大到冗杂的官僚系统,是个人都会发疯。”
久沃洛夫脸色尴尬,他没说话,也知道公使阁下郁闷的原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半天后,久沃洛夫还是安慰了一句。
廓索维慈没有回应,抬抬手说道:“我累了,久沃洛夫,你先下去吧。”
“是”
久沃洛夫点头,在离开前说道:“公使先生,记得看那份电报,沙皇陛下嘱咐,明早前要看您的回复。”
“知道了”
廓索维慈摆摆手,身子没动,也没有看的意思,这种官僚性质的回复,他恨不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啪”
门被关上。
廓索维慈趴在桌上,一脸疲惫,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三个小时,他就因为电报里的内容而勃然大笑。
沙皇陛下同意撤兵,并且交出喀尔喀活佛,与此同时,中俄正式签订《秘密条约》,全文仿照《中英密约》的内容,到此,三国协约,要变成四国协约了。
敌人可以随时变成朋友,为了对付更强大的敌人,相比于清帝国,沙皇更不愿意看见德意志的崛起。
第三百三十四章周公恐惧流言日
(第二更)
在春天即将结束的这一晚,战争戛然而止,中国人不胜而胜,并且得到了一切想要的。
大军班师,胜利凯旋,塞外草原上,计划中的硝烟被没有蔓延,这一地区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当然,有一个人是不可能了。
作为战争的罪魁祸首,哲布尊丹巴无疑是最大的战犯,到最后他还是被俄国人卖了,带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