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1909-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军班师,胜利凯旋,塞外草原上,计划中的硝烟被没有蔓延,这一地区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当然,有一个人是不可能了。
作为战争的罪魁祸首,哲布尊丹巴无疑是最大的战犯,到最后他还是被俄国人卖了,带上了手铐,送上了囚车,连通着128名喀尔喀战犯,一起押解回京。
在那里他将受到了世人的唾骂,虽然清廷已经废除了凌迟酷刑,但犯下这等大罪,想保一条命无异于痴人说梦。
死是注定的,就看以哪种方式了,不管怎么样,几百年来,他还是第一位被帝国处死的活佛,也足以“名留青史”了。
这个结果,叶开很满意。
战争总是要死人,弄不好还会深陷其中,并且签下一屁股战争债务,眼下的中国还付不起这样的代价,达成和解,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虽然不得不撤军,保持这一地区二十年的中立,但叶开十分清楚,在等几年,俄国就会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惊天内乱中,而签订好的《中俄密约》正好给了叶开一个“帮助”盟友的绝好机会。
乘人之危,永远是后发国崛起的最佳选择,被沙俄坑了近百年,这回也轮到中国人当一回黄雀了。
。。。。。
战争结束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大将军王”的声望瞬间达到了鼎盛,几十年来,国人对外屡战屡败,彷徨与屈辱感一日比一日盛,而这一次,“大将军王”亲征塞上,竟然逼的俄国毛子先退了兵,并且收复了外蒙古,俘获喀尔喀伪帝,真乃是百年来第一功勋。
班师的日期越来越近,各种传言开始在京内流转,有人说大将军王乃真龙转世,秉天命下凡,匡扶社稷,又有人说,大将军王也是天潢贵胄,正统宗室,祖上本也是正儿八经的黄带子,后来被人陷害才撤了带子,逐渐落没。还有人说,大将军王用兵如神,大军夜行百里不累,俄国毛子吓的大惊,这才匆忙退了兵,更有好事者,把一些风闻编成了一本叫《大将军王征北传》的小说,在市面上广为流传。
这些没影子的闲话,叶开自然听不到,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和他麾下这种军队,即将迎来国民最隆重的礼遇。
。。。。。
“战亦良弼,和亦良弼,这条约说签就签,真把内阁当成了一言堂,说到底,良弼只顾着自己,哪晓得摄政王你啊。”
崇德殿里,载泽声如泣血,跪在地上,一副忠臣良将的表情,言辞之内却对叶开极力诋毁。
“混账,载泽!本王警告过你,不准你说赉臣的坏话,而你执迷不悟,你给我滚出去!”载沣大怒,当下就要把载泽架出去。
“摄政王,良弼如今跋扈至此,文臣武将都听他吩咐,远胜那鳌拜年羹尧,摄政王断不可不防啊!”听到载沣的训斥,载泽开始大哭,脑袋磕的蹦蹦响。
“来人啊!把他给我轰出去!”载沣实在不愿意听他聒噪,当即命令左右。
侍卫把载泽架了起来,拖着往外走。
“摄政王,您不为自己考虑,也为皇帝想想啊,主少国疑,权臣跋扈,那良弼要是自立了怎么办!”
载泽一路走,一路挣扎,嘴里却一刻不停,说的都是掉脑袋的话。
载沣看也没看,直到彻底听不见后者的声音,他才低头捏了捏自己的眉梢,那里酸痛异常。
这几天来,十几人向他进言,说良弼如何如何,外面如何对其吹捧,载沣虽然不信,但也不能当做没发生。
特别是在半月前的资政院开幕式上,载沣作为国家元首发言,但在此之后,会议上谈的都是赉臣如何如何,这让他脸上仿佛被蚊子叮了一般,痒得很。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载沣明白这个道理,不由得叹了口气。
“哥”
一道声响自身后传出,是刚才躲在帷幔后回避的载涛。
“载泽走了?”载涛问。
“他最好别回来。”载沣不由得来气,“小人尔”
“哥,我倒觉得载泽说的有几分道理。”载涛悄悄走近载沣身旁,突然轻声道。
“怎么连你也。。。。”载沣猛然回头,面带惊讶。
“哥,你别误会,良弼虽然没那个心思,但他的部下却不一定对你忠心耿耿,黄袍加身的故事未尝不会发生在大清。”载涛接着道:“载泽说的没错,你不为自想想,总要为皇上谋划一下吧。”
载沣更加慌神了,就最亲近的人都来奉劝,这可如何是好?他相信良弼,但别人却一个个的质疑,载沣一下摇摆不定起来,想了想他还是道。
“赉臣不会这样,本王相信他。”
“人心隔肚皮,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载涛缓缓说道,“皇上总有一天要长大,要亲政,等到了那个时候,哥你这个摄政王就要退归藩邸,而皇帝还小,他能驾驭的了良弼?”
载沣虽然不想做这个假设,但却不得不承认,皇帝将来亲政,未见得就会信任良弼,而且,一位年轻鼎盛的少年天子,势必会和前朝老臣自然发生政见分歧,到时候会和平解决吗?别的不清楚,但载沣知道,那位立下赫赫战功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不就是和新皇威廉二世意见相左而被赶回家吗?这一幕会提前上演吗?
载沣的头又开始疼了。
“哥,咱们不如试探试探良弼?要是他的确忠贞不二,继续让他掌权也未尝不可?”载涛在一旁劝道。
“这。。。”载沣有些犹豫,但最后他还是同意了,这既是对自己儿子溥仪的保障,也是对自己爱将的保护。
“载涛,你说说看。”
“等他回来,您就提议解了他的兵权,把禁卫军交到我和朗贝勒的手中,当初,我们也是禁卫军的练兵大臣,或许可以驾驭得了,如果他同意,从此之后哥就可以高枕无忧,他良弼还是陆军大臣,内阁副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他不同意,哥。。。”最后的话,载涛没有说出口,其实他也不想有这样的结果。
“怎么样?”深吸一口气,载涛问道。
载沣面色僵硬,眉角爱的皱纹越来越深。
在反复拿捏了进十分钟后,他还是点下了头。
第三百三十五章只识良公不识君
1911年5月17日,大军胜利凯旋,在热河停顿修整一天后,与第二日来到了京郊。
大清国皇帝溥仪,监国摄政王载沣,内阁总理大臣载泽,资政院总裁梁启超,以及一百多位清廷高级官员在城外五里设亭迎接,一同前往的还有帝都五万多名百姓,都是自发而来。
为了庆祝这次特殊的盛典,载沣亲拨内帑银四十五万两,在大军驻扎处垒土设庙,犒赏三军,他甚至还宣布全国放假三天,与国同欢,在震耳欲聋的喝彩声中,叶开率大军到达北京城外,现场云集的一百多位中外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乃至于主权沦丧,国人莫不痛心疾首,呜呼哀哉,而这一次,他们结结实实打了一场漂亮仗,而自此之后,叶开的声望无疑将达到顶峰。
在杨度亲自主笔的报纸上,大篇幅的记述叶开的生平大事,末了,他毫不吝惜地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自道光末,咸丰初,中极沦丧,国运暗淡,国人痛定思痛,负重求变,七十年来,可谓豪杰者,唯良赉臣一人而已。”类同的溢满之词,同样充盈着京城乃至神州的大街小巷,甚至在上海的剧场内,已经开始表演新的话剧,演的便是大将军王治两江的故事,而既《定军山》后,中国人第二步电影已经开始投拍,名字就叫《大将军王平边记》。
放眼望去,叶开就放佛步入神坛一般,高高在上,而偶有的一两句杂音,也早就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赞颂声潮中。
对于这样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叶开究竟该笑呢?还是该低声长叹?
“吾功吾过,后人评说。”进京前,在接受外国人的采访时,叶开只简短说了八个字,就匆匆离开。
典礼仪式无疑是空前的,载沣亲自为叶开治下76位将领授予勋章,封官加爵者另有143人,并赏忠敏郡王紫禁城乘撵殊荣,赐亲王朝服,五品以下,见忠敏郡王皆跪拜,另赏孙传芳紫禁城骑马,配东珠红石玛瑙双眼花翎。
官方的仪式过后,接下来就是庶民的狂欢,京城内,各大酒楼摆流水席清客的数不胜数,戏园子免票进入,名角通宵达旦的义演,就连八大胡同的妓女也赶上了形势,通通半价接客。
这种场景,是叶开始料未及的,或许就如老话说的那样,久旱逢甘雨,中国确实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国民士气了。
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叶开不清楚,事实上,他也没功夫考虑那么多了,可喜的是他终于有时间陪陪家人了,陪陪兰娘,陪陪韩翠儿,还有自己那三只越来越俊俏的小麻雀,当然叶开也尽可能不去想朝中的事,内阁挂了很长时间的缺,小戎胜百日礼,叶开同样没有大张旗鼓,只有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送上门的礼物堆得有小山一般高。
这样的平静生活持续了月余。
当再一次登临内阁朝堂的时候,日子已经是盛夏了,窗外的蝉白天黑夜的叫着。
凭着积攒的声望,叶开的步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此前搁置依旧的体制改革大旗,也悄然拉开序幕,这一次,他要对各省督抚下手。
当然,一步到位,废除总督,还是不大现实,毕竟这一制度已经持续近四百年之久,而叶开本人也是受益人之一。
所以,只能大而化小,循序渐进。
首先就是剥离总督的司法权,实现地区司法独立,第一步,改臬司按察使为提法使,单独编制,隶属内阁的中央法部,负责本省的行政司法,而督抚大员不得干预,第二步的改革幅度同样不小,全面革新地方司法程序,普及省级审判所,省级检察厅,这些部门直接隶属于中央大理院,中央检察院,同时,叶开也在中央拔高了两院的地位,两院院判秩比内阁总理大臣,名义上也做到了和内阁平起平坐。
其次,在立法权的问题上,叶开接着和梁启超合作,除了提高咨议局在各省之内的地位,督抚需要向其提交行政报告,按季度审查,重大事项,非批准不得实施,还适度降低咨议员入选人员的门槛,强化选举程序,严格选举规章,由原来的士绅阶层逐步向平民精英过渡。
以上两条,叶开都补充进了九年立宪大纲里,详细地列好了时间表。
当然,这两件事做起来难度小,要真正实现却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是这些理念深入老百姓的心中,期间注定会发生各种意外事情,这也是转型路上必须要交的学费,叶开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正所谓“开启民智”,少则半个世纪,多则百年不晚,在如今这个农业人口近八成,文盲率居高不下的清末中国,叶开也不知道这个期限究竟有多长?
所以普及教育,就成了叶开一手抓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叶开非得让蔡元培入主学部的原因,世人皆知蔡元培大学办得好,却不知他是办基础学堂出身的,属于教育事业领域的全才,眼下中国更需要的是基础学堂,消灭多达数亿人之多的文盲。
“村村有学堂,家家有书童”,这一景象,叶开不知何年能看见?
教育虽然不等于一定改变命运,但知识却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特别是教育制度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急不得也缓不得,经蔡元培推荐,叶开任命一百多位“巡学使”,专门负责各地小学堂的创办和督导,这却不可避免的引入了革命党的势力和某些理念,对此,有些人就不满意了。
。。。。。
紫禁城,崇德殿。
“进来,良弼任命一百多位学官,摄政王可知道?”
载沣皱着眉头在听载泽说话,要不是内阁大臣每月必须向他汇报一次,他真不愿意瞧见载泽那张脸。
“赉臣给我说了。”载沣一脸嫌恶,不以为意。
“摄政王可准了?”
“赉臣说的句句在理,本王为何不准?”
“摄政王,万万不可,那些人俱是革命党!”载泽突然提高了分贝。
“革命党?”载沣冷笑一声,“镇国公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摄政王,臣说的句句属实,不信,您可以去查,现在的学部大臣蔡元培,就是一个革命党啊,他在上海宣扬革命邪说,被下令通缉,蔡本人也流亡海外,这些。。都备案在册,臣万万不敢欺瞒摄政王!”载泽说的椎心泣血。
“如果让那些人去办学堂,不知要蛊惑多少人,如此一来,少则三五年,必然动摇大清国根基啊!”
“行了!”载沣猛地站起来,“从今以后,不准你踏入崇德殿半步。”
一甩大袖,载沣转身离去,临走前,还不忘甩给载泽一个鄙夷至极的眼神,愤怒难抑地道。
“革命党?哼!这等鬼话也能编造出来!”
(快完本了,更新又不给力,大家忍忍,O(∩_∩)O~)
第三百三十六章组建军部
(第一更)
“大帅,近来的改革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各地督抚都4颇有微辞,明面上不敢说,但暗地里都打着自己的算盘,有的还告到了摄政王那里。。。。”
听着蒋志清的报告,叶开并不感到意外。
他这次的改革运动,针对的就是各地督抚,可想而知,过程并不轻松,指望那些既得利益派乖乖把权力交出来,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重压之下,他们纷纷抱团抵抗,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这才致使市面上谣言散布,有的指责叶开“权倾朝野”,有的指责他“目中无主”,甚至还有预谋“自立”的传闻,叶开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风声。
“要是容着他们这样胡说八道下去,恐怕对大帅极为不利。。。。”
蒋志清接着说道,作为这次改革的负责人之一,他最能感到这股阻力的强大,特别是在收归军权的时候,督抚们不是借口生病,就是躲着不见,总之,变着法的拖延。
对此,叶开的做法也很明确,一句话:铁腕执行。
“晓谕全国:本王奉皇帝之命筹组内阁,充任副相,并为陆军部大臣,权限皆有法宪明定,无可置疑,自今日起,凡阻碍改革者,无论往日功绩多寡,一律革职查办,十年内不得录用。”
“大帅,这是不是严厉了点?”蒋志清说道。
“介石,恩威并行才能服人用人,咱们既然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不识好歹,那就别指望再有好果子吃。”叶开接着道,“你往后接着看吧,只要办了一两个人,其他的就不敢拖延了。”
“学生受教了。”
蒋志清点头。
。。。。。。
紫禁城,崇德殿。
载沣高坐其上,皱着眉头,在他的面前,跪着十几位大臣,而排在最前面的,是毓朗,载涛,载泽三人。
若不是其中有他的胞弟,载沣又要大骂了。
这十几个人来没有别的事,就是为了改革的事,而矛头直指叶开,言语中,他们同样把“跋扈”二字按到了叶开的头上。
“良弼党同伐异,近来,要夺督抚的权,各省传来消息,都对此其所谓改革运动深为不妥,哼!‘权归中央’,他说得好听,‘中央’‘中央’,不都是他良某人的吗!”载泽咬着牙说道,“摄政王若不站出来说句话,迟早有一天,他良弼要翻了这天!”
这一次,载沣并没有责骂,只是捏着眉梢,闷闷的说:“赉臣这次是做的急了点,但也是为了咱们大清。”
“恐怕他是私心自用,各省新任的官员,多是良弼任免,摄政王不可不察!”载泽伏地大泣,头磕在地上。
载泽觉得自己头疼难忍,到此刻为止,先后已有数十人向他进言,说良弼“任人唯亲”“权倾朝野”,不过,再次期间,赉臣也来向自己解释过,说他推荐之人多是真才实学在身,绝非沽名钓誉,这点有据可查,还说当下是用人之际,“举贤不应避亲”。
基于以往的信任,载沣只得一一应允,虽然这些人他听都没听说过。
看载沣一直没说话,毓朗,载涛二人对视了一眼,后由前者道:“摄政王,臣和涛贝勒密查了一番,发现学部大臣蔡元培甚为可疑。”
“哪里可疑了?”载沣抬起头来。
“蔡元培为同盟会会员,曾在学堂内宣扬革命思潮,被上海警厅通缉,其仓皇之下逃亡海外,这一点铁证无疑。”
“同盟会?革命党?”
载沣惊讶的道,就在几天前载泽也说过同样的话,一次他可以忽视不见,但哪这次他却不得不听。
赉臣怎会与革命党掺和在一块?
“还有,良弼主政上海时,曾下令关闭报管局,包庇革命党人,致使革命报纸泛滥,百姓深为其蛊惑,而今,上海更是邪说横行,简直要成为同盟会的大本营了。”
“有这样的事?!”载沣觉得不可思议。
“千真万确,不信您问涛贝勒。”毓朗坚定地说道。
载沣把头朝向了一侧,道:“载涛,你说。”
载涛闻声道:“臣弟和朗贝勒回国的时候,从上海转运,期间停靠了一两天,臣发现就连那运货物的扛包工,都懂一两句革命妖语,而满大街上,剪辫者十之六七,说起话来更是毫无忌惮,哪有人知道‘忠君奉主’的道理?”
载涛言辞凿凿的话语,让载沣又拿捏不准了。
“摄政王若不信,可以派人去上海,只要待上一两天,立马知晓。”载涛又道。
载沣为难的叹气,要是真派人去了,岂不是说明他不怀疑赉臣了?前面还说‘君臣共治’,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启禀摄政王,忠敏郡王来了!”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了求见声。
“你们三个留下,其他的都跪安吧!”载沣摆摆手,让余下三人到帷幔后面去,然后叫人进门。
“臣参加摄政王!”
叶开进门,却没有跪,只是拱了拱手,以示尊卑,当然,这是载沣此前给予他的殊荣。
“赉臣,你来了。”载沣笑了笑,马上道:“给郡王看座。”
“不了,摄政王,国务甚繁,臣还是站着言事吧。”叶开道。
载沣一怔,然后好奇地问道:“赉臣有什么急事吗?”
“各省改革,正如火如荼,眼下,臣案头积攒的公文已经高过臣的脑袋了。”叶开说道。
“哦?那。。。赉臣辛苦了。”载沣忙道。
叶开只是笑笑,没说话。
“臣这次来,有要事找摄政王商量。”
“赉臣直说,只要合理的,本王一概应允。”
叶开道:“臣出征在外时,发现军队里有不少纰漏的地方,主要是军令不统一,指挥不协调,所以,臣提请摄政王将陆军部,海军部,军资府合为一体,兵在此之上筹建军部,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主席设置一人,副主席一至二人,便于统一指挥,全面作战。”
叶开把自己酝酿多时的计划道了出来,着眼世界,军队统一是局势,他自然不可能让陆海军参谋部门各自为政。
“赉臣戎马多年,肯定比本王更懂得行伍之事,本王没有拒绝的理由。”想了想,载沣点头道。
“谢摄政王恩准!”
叶开说完,便要告辞,“没别的事,那臣先行告。。。。”
“赉臣!”载沣忽然叫住。
载沣下意识的看了看帷幔后面,然后转头对叶开说道。
“赉臣,你先别急着退,本王也有一件事问问你。”
第三百三十八章交权
(第二更)
不知怎么,叶开觉得载沣今天很是奇怪的?至于哪里4,他又说不清楚,嗐,准时自己最近忙坏了,打住胡思乱想后,叶开恭声说道:“摄政王请讲!”
“赉臣,你为天家东征西讨,这几年来,更是鞠躬尽瘁,喀尔喀一战,一来一回,又是几千里的路程,本王真是怕你身体。。吃不消啊?”载沣缓缓说道。
闻言,叶开松了口气,微微摇摇头,看来自己是多虑了。
他刚要还口,载沣马上又道:“内阁里事情多,军队你也要管,本王实在不忍你这么辛劳,听说你每天都要坐至卯时,方可入睡,长久下去,身子骨肯定吃不消啊,你掌禁卫军这么多年,本王很满意,巴不得大清国的臣子都是赉臣你这样的,但赉臣终究只有一人呐,本王要爱惜着用,决不能让赉臣有半点闪失,眼下,载涛毓朗也回来了,原先的时候就是你们三人掌兵,现在他们二人左右也没事,就让他们为你分忧吧,禁卫三镇你们三人各掌一镇,事情少了,你也好歇一歇。”
载沣的话,叶开之前完全没想到。
摄政王竟然要夺他的军权,尽管只是禁卫军三分之一,但它太特殊了,特殊到和叶开有根深蒂固的联系,不仅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更是他立身的根本所在。
盯着一丈之外的载沣,叶开一个劲的犯难,不知道这是假意试探,还是真的发自肺腑?
“赉臣,你觉得怎么样?”载沣道。
“臣不敢有异议,但听摄政王吩咐!”叶开只得这么说道。
“好”
看得出载沣很高兴,他笑着说道:“果然赉臣最懂本王的心思啊!”
这“心思”实在让叶开摸不清了。
“赉臣,你说,是日本国的立宪好,还是英国的立宪好,又或者美洲国的立宪好?”忽然的,载沣又问道,这次,叶开闻出了不一样的意思。
日本,英国,美国,当世典型的三个立宪国家,而区别也显而易见。
日本有君,君有君权,英国也有君,但权在内阁,而美国,则干脆连君主都没有。。。
这个问题,实在是问的尖锐而且突兀,虽然没有明说,等于在问君权到底置于何种地步,不知怎么的,叶开后背突然冒起了一层细汗。
想了想,叶开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