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1909-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梁启超的本意,并不是很喜这份热闹,他找这些人来是商讨大事,但事与愿违,大厅里洋溢着轻松的氛围,毕竟他们马上就要弹劾中国第一位总理大臣,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都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梁启超真不知道该如何张口。

先前联络的是他,如今又要停止,鼠首两端,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梁启超苦笑了一声,随即按实说道:“昨晚赉臣来电了,请宪友会暂停对奕劻之弹劾,”

声音立下,全场甫静,梁启超有些苦涩的看了看全场八十多号人,片刻也没有人发言。

“卓如,这是怎么回事?”

梁启超身旁传来了林长民的小声问询,他是福建省咨议局秘书长,亦是中央资政院议员,同时,身兼宪友会福建支部干事长的职务,和梁启超私交甚密,这次正是响应后者的号召,从福建匆匆赶来,参加这次紧急会议,听闻这个消息,最先反应过来。

“宗孟,情况有变,原计划恐怕。。要暂时变更了。”梁启超说道。

“什么情况?”林长民皱这眉头。

“情况是。。嗳。。。我亦不知。。。”

梁启超心中苦涩更甚,情况?什么情况?说到底,他也不知道啊,不光他不知道,就连强烈要求他停止弹劾的良弼,恐怕也不知道啊。。这真是。。。。

林长民一愣,半天没说话。

“宗孟,咱们在等等看,今天先不进行了,明天再动议也不迟。”梁启超无奈的道。

人群议论纷纷。

“卓如!卓如!出大事了!”

门外,突然传来了杨度的声音。

“哦?是皙子!”

梁启超一警,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不待他细细思索,杨度已经从门外跑了进来。

“出什么事了?”林长民问。

杨度喘了一口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中英盟约》,《中英盟约》。。。洋人罢兵了。。”

(昨天的第二更跳票了,抱歉抱歉,有空再补上。)

第二百七十七章弥天大谎

(第一更)

1911年9月16日上午九点三十许,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引爆了整个京城城:中英结盟。

这是一条前有未有的大新闻,消息一出,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然而,比这条消息本身更为石破天惊是其来源方式,而整个过程堪称匪夷所思,首先,结盟的消息并非官方宣布,而是《新京报》的爆料,在早上的紧急刊文中,它首先报道了中英结盟的消息,上面用几个大版面,详细公布了《中英密约》的所有内容,紧接着就有四家报纸同时转载,三万多份的印发量,几乎被一扫而空。

之后,仅仅过了半个小时不到,该报馆即被警察查封,印刷原版也被没收,散发出的报纸在陆续追缴中,十分钟后,其余的四家报馆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警察出动了上千人,进行全国封锁,甚至扬言要将涉案人逮捕归案,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次查封报刊的理由是泄露国家机密。

这一前一后的两出双簧,几乎让所有人都认定,不管《新京报》的消息真实与否,“中英结盟”的传闻都绝非空穴来风,而这,恰恰中了某人的下怀。

八个小时前,奕劻最后一次派遣梁敦彦和朱尔典进行会谈,会议一直进行到了凌晨一点,在最后关头双方达成了协议,朱尔典同意对条款进行部分修改,主要是第一点:不再坚持中国军队优先撤兵的要求,而是选择乘船北上,到威海卫驻扎,之后会和清朝巡洋军队(北洋舰队)进行联合演习,三个月后撤出中国,在此期间,中方必须保证租界内的军队立即撤出,英**根据中方的行动而保留更改权,这样以来,既保存了大英帝国的面子,有让本次争端和平解决,双方最后各得所需。

奕劻的心思不言而喻,甚至堪称老谋深算。

既然在针对谁先撤兵的问题上,良弼那边已经谈不动,而英国人只想要个保留面子,那倒不如从后者下手,只要英国人撤离上海,一切就好办了,所以他才想出让英国人北上的计划,毕竟那里可没有第二个“良弼”,至于怎么撤,以什么名义?那就好好办不过了,正好可以利用这次的《中英密约》,达到这个理所当然的目的。

奕劻的考量还远远不止这些。

撤军只是一个开始,他要做的是打消资政院对他的所有弹劾,而《中英密约》的出现,恰好可以转移全国人民对他的围追堵截,既然中英是盟友,也就不存在什么“入侵”不“入侵”的问题了,这只是一次友好的妥善的真诚的军事交流,只不过涉及到了国家机密,没有第一时间向外界传达罢了,所以,资政院的大张旗鼓完全没必要,误解,纯属是误解,而之前的紧张对峙,也可以理解成军事盟友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摆平好了良弼和洋人,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把这份《密约》公布出去,或者说,怎么把密约改成明约?

梁敦彦的建议是,意外泄露,然后在大张旗鼓的封锁消息,如此,这份密约便更具真实性,而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也让外界摸不清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公众心里多半会相信,至少会很留意,毕竟,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感开政府的玩笑。

到了这一步,一个弥天大谎就此成形。

主意打定后,奕劻当即授意载振将此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主要是报纸业,载振对此驾轻就熟,做起来也不难。

最后,为了让这份《密约》看起来不像城下之盟,在秘密交给报社密约的内容上,奕劻略微动了动手脚,附加条款自然全部删掉,在日期上,他也进行了必要的删改,这也造成了公众的模糊,分不清这封密约是由来已久还是被迫签订,奕劻很清楚,这个时候,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小问题。

如此,一个逻辑链条便形成了,这场所谓的“冲突”,前前后后,原原本本,就是一场误会,公众误会了内阁的部署,地方督抚误会了中央的计划,中国百姓误会洋人的意图,既然是误会,那就没必要闹下去了,当然,如果非要有人担一点错的话,奕劻完全可以用“国家机密”四个字来搪塞。

作为报业的老资历人,杨度当然清楚这里面的利害,所以得到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来向梁启超汇报。

“卓如,就是这么回事,我猜要么是奕劻釜底抽薪,生造出这么一份密约来,要么就是真的,这时候被人捅漏了出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我们大大不利。。。”

杨度如实讲完后,全场俱惊。

“皙子,你讲的是真的?!”

作为学术大家,梁启超合格的很,但论阴谋手段,他就远远不及那些肮脏的政客,剧情发生了神逆转,他到现在都不敢相信。

“这。。。。”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了叶开的话。

“诸位,不管怎么样,咱们先静观其变,下午,咱们照常去资政院开会,至于弹劾不弹劾,看情况到时候在说,奕劻为人钻营,这份密约未必就是真的。”

众相互对视了一眼人,为今之计,也只有这么做了。

“听理事长的,下午看看再说,哈哈,要我说,这是奕劻狗急跳墙弄出的障眼法,他这么做,越说明已经山穷水尽。”

林长民急忙出来打圆场,众人才勉强有了点活气。

“大家先后去把,下午资政院见。”

变主动为被动,似乎只在一瞬之间,不知为何,梁启超突然有种感觉,他脚下的路难走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八章结束还是开始?

(第二更)

事情一****着一波,远远没有结束。

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下午一点钟,宪友会籍的资议员进入了议事厅,新一轮的会议即将开始。

而一上来发生的事,就让梁启超等人大吃一惊,经历了上午发生的事,密约事件已经弄得众人皆闻,几乎代替了弹劾成为了全场的关注焦点,现场议论纷纷,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提议要资政院质询总理大臣,询问密约的事宜,而让梁启超始料未及的是,提出这个建议居然是宗社党的议员,宗社党虽然人数少,但经这么一闹腾,六十多位中间派纷纷表示,赞同这个提议,他们对密约的事似乎更感兴趣。

无可奈何之下,梁启超只好派人给内阁打电话。

按他的考虑,内阁多半不会理会,因为《院章》上规定,总理是政府首要,受到质询时,可以由特派专员到场,本人可以不必亲自来。

让众人始料未及的事再次发生了,内阁回复说,下午两点,总理亲自到场。

而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梁启超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一连串的组合拳,都是计划好的。

下午两点钟,奕劻到了资政院大厅,当着近两百位资政院的面,他拖了花白的胡须,近乎谦卑的鞠了三大躬,然后一脸的诚恳说,国务繁忙,老朽昏聩,让诸位久等,于心难安,资院质询,内阁必定开诚布公,知无不言。

之后,双方絮叨了半天,奕劻就坐,质询正式开始。

在被问到中英密约的问题时,奕劻一脸艰难的向所有咨议员道歉,然后缓缓解释说,此事乃中英两国的密约,对两国都有好处,然因涉及第三国的缘故,英方特意嘱咐不能大张旗鼓,所有没有向外声张,老朽一向谨慎,视之为最高机密,故未及时向资政院公布,实在抱歉,愿诸位今日释惑之后,共同保密,勿要让国家大计毁于一旦。

奕劻的托词几乎是滴水不漏,在接下来的质询中,他对答如流,称派兵一事两国早有约定,英法到上海是去租界补给燃料物资,未放一枪一炮,因为国家机密缘故,无法向公众通知,由此造成的市民恐慌,他本人愿一人承担。

然后接着说,两江总督不知道中央《密约》的内容,所有才贸然派兵“抵抗”,不过,这也正彰显了我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两江总督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此前内阁已经明令嘉奖,到目前为止,双方已经各自清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误判事件。

总之,所有的不利质询,都因为一纸密约而烟消云散。

奕劻对答如流,几乎说一句歉三声,姿态之低,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让坐在议长席上的梁启超眉头越来越紧。

最后,奕劻深鞠一躬,说道:“今下,两国密盟酿成举国动荡,奕劻深感有负国恩,听闻资政院此前有弹劾一说,我年老昏聩,的确难当此任,若资院书面告知,奕劻愿自行解职。”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

奕劻近乎完美的“谢幕演出”,征服了所有人,到了份上,梁启超清楚,弹劾要流产了。

看似退,实则进,这一招使下来,奕劻的位置已经稳如泰山,要想弹劾几乎是不可能。

就算梁启超硬要坚持,但凭宪友会的力量,无法单独罢免,而且,也会有此失去了中间派的支持。

“这就是赉臣说的激变?”

梁启超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

“大帅,梁启超来信了,说。。大帅你还是自己看吧。”

张啸光犹豫了一下,走到了叶开办公桌前,把电文静静放在了上面。

“我都知道了。”叶开没有转身,“不是什么好消息。”

昨天夜里他收到了舒清阿的密报,上面说这段时间,中英接触频繁,据内部人透露,可能有一份密约有关,但具体内容不清楚。

他清楚奕劻的为人,昨天的条件,奕劻这么痛快的答应,可能就和这份密约有关。

“大帅,怎么回复梁启超?他在电报里说此事紧急,要大帅。。。”

梁启超确实急坏了,他从来没有这么尴尬过,弹劾会议开成了同情会议,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四个字,静观其变。”

叶开伸出了四个指头,再加四个字,“缓缓图之”

“是”张啸光点了下头。

相比于梁启超,叶开要镇定的多,甚至大获成功,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万的救济银一个月内到达上海,至于弹劾不弹劾,本来就不在他计划当中。

而且,以现在的形势看来,弹劾已经不可能了。

之所以能挑起这次事件,依靠的是民族情绪,而现在,这种土壤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中英密约的缘故,中国一下子成了英国人的“盟友”,在列强面前,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是受气挨打的角色,而和洋人联盟,国人想都不敢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身格,要知道,此时的中国百姓,还以为大英帝国是地球上最强的国家,做他的“朋友”,可是某种不得了的“荣誉”,起码证明自家的国家强大了。

仅凭这一点,足以挽回奕劻血崩式的民意。

不过,对叶开来说,这一切都无所谓了,他接下要做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一千六百万,这可是一笔足以“逆天改命”的银子,手掌东南五省的外务大权,叶开的拳脚可以张得更开。

奕劻紧紧张张拜托了跌落的危险,而他,可以更加从容的伸出拳脚。

当然还有一点不能忽略。

革命党。

“啸光,晚上换上便装,咱们去拜会一个人。”

叶开起身说道。

(本卷完)

第二百七十九章胡汉民

(第一更)

傍晚,八点时许,叶开和张啸光秘密出门,两人皆身着便装,在门口坐上一辆黄包车后,直奔华界一角。

十分钟后,他们于茶庵弄18号咖啡厅停下,按照他和对方的约定,二楼左拐的第五个包厢是接头地点,那里坐着一位叶开的老朋友。

“大帅,要不要派人先查查?”张啸光左右张望了一下,满眼都是陌生感,这地方他们之前没来过,不由得担忧其的叶开的安全。

叶开轻笑一声,“不去,咱们是去谈生意,用不着大张旗鼓,顶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出来了。”

“沪上光复会员,甚众。。。”

“走吧,放宽心。”

见张啸光还有些犹豫,叶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示意无妨,后者这才沉下心去,两人结伴上楼去。

其实这地方,叶开早就查过了,情报显示没有问题,光复会的手暂时还不敢伸到华界来。

推开房门,屋内的摆设尽数浮现于眼前,一位等候已久的“老朋友”,也一并映入眼中。

叶开不感到意外,这张脸他两个月前刚见过。

正是经他手释放的清廷要犯,汪精卫。

“良公!”见叶开如约到来,汪兆铭立马起身。

“让汪先生久等了”叶开笑了笑,坐下身去,同时示意张啸光关上房门。

“两个月不见,没想到上海竟然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股票风潮,英法入侵,中英对峙,眼下良公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海外去,我在新加坡逗留时,那里的华人一听洋人入侵上海,无不愤慨,都说要捐钱捐物,资助良公的大义之举,真是可歌可泣!”

汪兆铭情绪略微激动,他说自然是英法联军抵沪前后的种种消息,当然,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中英密约》的传闻。

“嗐,不值一提。”

叶开摆了摆手,没有多作解释,偏头道:“这是我的心腹秘书,张啸光。”

听到“心腹”二字,汪兆铭点了下头。

“久闻汪先生大名,大帅时常念叨起。”张啸光道。

“不敢当,不敢当。”汪兆铭谦虚的笑了笑,没说别的,这也意味本次会谈,可以允许他的存在。

介绍完双方人后,叶开开门见山的说道:“孙先生在南洋怎么样?”

“总理事务繁忙,旁人难得一见,总的来说,一切都好。”

汪兆铭缓缓说道,虽然话很简短,但叶开却能听出来一分苦滋味来,孙文前几年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不得不把总部迁到南洋去,而眼下同盟会又内讧不断,光复会吵着闹着要分家,甚至不惜和孙文撕破脸皮,就在前年九月份,陶成章在报纸上大肆“谩骂”孙文,列举了七大项罪状,给当时的同盟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即便是在南洋,孙文也不得安宁,除了要和康有为争夺民心民意,还要到处筹集革命经费,日子过得山穷水尽,这他段时间,的确是繁忙。

见叶开提到了孙中山,汪兆铭也回归正题,合作的事他当然放在心上,两人的会谈原本就为了这个。

“良公的提议我跟总理谈了几次,总理没有表态,毕竟。。哈,良公也知道,革命党与清廷一向水火不容,我虽然相信良公,但总理远在千里之外,未见能得信于良公啊。”汪兆铭简明扼要的把结果说道,其中自然要略去很多过程上的细节。

“情理之中”叶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良公不必气馁,万事只要实诚一些都会有好结果,信任亦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总理的意思是,咱们要慢慢谈。”

“当然”叶开接着点头,谈合作就是谈买卖,一上来双方都不会露出自家的底牌。

“既然是这样,那就要麻烦汪先生给孙先生传话了。”叶开接着道,“不知道汪先生能做几份主?”

汪兆铭却道:“良公错了,和你谈判的不是在下,而另有其人。”

“哦?”这点,叶开倒是很意外,“是哪位党人?”

“此人的名字良公或许不太陌生,同盟会南洋支部长,胡衍鸿。”

叶开思虑片刻,即道:“胡汉民?”

“正是”

得到确认,叶开心中稍微波动一下,胡汉民和陈其美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派他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孙文的意思,看来他的真的有心谈这次合作。

“胡先生在哪里?”房间里显然没有胡汉民的身影。

“良公莫急,胡部长出门办差,马上就到,马上就到。”汪兆铭忙道。

叶开知道这是托词,胡汉民没到的原因是为了谨慎起见,革命党是朝廷通缉的逆党,他们的行踪一向小心隐蔽,或许这个时候胡汉民等人正是暗中观察叶开,这也是为什么叶开仅和张啸光两人前来的原因。

“外面风大,良公,我把窗子关上。”

汪兆铭起身关窗,在窗边停顿了一下,随即回到了叶开面前。

不一会儿,门外就想起了敲门声。

来人长袍长褂,戴眼镜,三十多岁,一脸的书生气,进门时手中提这个公文包。

不用问即知,此人就是胡汉民。

“展堂,你到了。”

“嗯,季新,这位是?”

“良公”

胡汉民肃然起敬,“良公勇毅,世人称之,海内概莫能外。”

“谬赞,谬赞,坐。”

胡汉民和汪精卫对视了一眼,落座,道:“多谢良公。”

“胡先生不远千里来,想必是秉了孙先生的意思。”

“总理和良公都是当世的豪杰,合作的事,总理大体上应允的。”胡汉民比汪精卫直接的多,对于合作,他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其实革命党和清廷官员合作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不少清廷高官都加入了同盟会,并非只有叶开一个。

“不过,总理提了三点要求。”胡汉民接着道。

“请讲”

“一,颠覆满洲,恢复汉统,这是合作之根本,二,官民平等,各行其职,这是合作之基础,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这是合作之必要,除这三点之外,其余一切都可以谈。”

哈,三民主义?

叶开对这三个要求无比熟悉。

第二百八十章毁党造党

(第二更)

“良公觉得如何?”

胡汉民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等叶开的意思,如果对方不接受,那合作就没必要进行下去了,这是最起码的互信基础,如果这都谈不拢,那还要什么合作,从根上就开叉了。

“胡先生说的可是同盟会的纲领?”

“嗯,差不多。”胡汉民点头。

“哈哈,胡先生还不如直接说让我加入同盟会。”叶开大笑一声。

胡汉民有些脸红,不过,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总理的意思。

“是孙先生的意思?”

“是孙先生的,也是整个同盟会的。”胡汉民点头道。

叶开捏着下巴,半天后才说道:“据我所知,同盟会似乎有不少人对三民主义嗤之以鼻,就拿这平均地权来说吧,称。。它是革自己的命,胡先生你也明白,资助革命的大多是富商豪主,那地产可是颇丰哦。”

胡汉民有些惊讶,不过随即便道:“无献身之精神,革命断不可成功,良公应该看到多少人毁家纾难投身革命,孙先生的兄长亦变卖家产,资助总理的革命大业,为的就是中国之独立富强,良公不这么认为吗?”

“胡先生说的固然好,但是,如果同盟会里有太多噪音,怕你们的孙先生第一个就受不了吧?”话说不多,叶开直接开出了他的筹码,“我愿资助二十万两白银,作为革命经费,只要答应合作,后续还有一百万两,另外,我也保证凡同盟会党人,只要在我的治下,皆畅通自由,”

整整一百二十万两,这可是笔惊天巨款啊,有了这一笔银子同盟会足以化解眼前的经费危机,但胡汉民并没有急着表态。

“那良公想要什么?”胡汉民盯着叶开,问。

“消灭同盟会里的噪音,让同盟会用一个声音说话。”

此话一出,胡汉民跃然而起。

“良公这是何用意!”

“光复会与孙文分歧甚大,屡屡从中作梗,致使同盟会形如分裂,不把他们清除出去,你们的革命必然付之东流。”叶开不急不缓道。

“那就是说,用良公给的银子买屠刀,然后伸向自己人!”

胡汉民大声说道,就算光复会在不怎么不好,那也是同盟会三大会党之一,立志于推翻满清朝廷的“同志”,而良弼终究不过一名清廷要员,相比之下,他们还算自己人。

若这是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