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衣卫-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不能说。”

“很简单,擅闯太子府就是死罪,现在只要林风喊一嗓子,就会有人把你抓起来送到官府,到了那里就容不得你。”

“你要把我送到官府,还不如杀了我,早听人说,林风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没有想到,会是如此卑鄙的阴险小人。”汤林身形站起,双掌错开,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

林风呵呵一乐,“做小人好过做英雄,告诉我实情,我会帮你。”

“凭什么要我相信你?”

“就凭它。”林风左手拿起弯刀,汤林再次警觉,身形随之退后,林风的事有所耳闻,早知此人刀法厉害。

林风手持弯刀接着道:“这把刀只杀奸邪恶贼,不动无辜百姓,只杀贪佞,不杀忠良。”

“好吧。”汤林长出一口气,身形缓缓坐下,此刻只能信任林风,希望自己以往听到的,还有着一刻看到的都是真的,同样是无奈之举,虽然可以进入京城,想要见到皇上难比登天,自己可以等,那些百姓等不了,晚上一天,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我本是太平府的捕头,人称‘疾如风’,原本只想守一地平安,做好本分,不想朝廷突然下令,增加秋粮税收,这也就认了,更让人发指的是,当地的官府想出各种法子克扣,一旦无法达到数量只能用钱来补充,否则就要抓人。”

“有这种事。”

汤林点头,“千真万确,当时恰好是在官府当差,一些亲戚走投无路于是来求我,看看是否能买通门路,或者缓缓等明天再交,这个时候才知道出了这档子事。”

于是就去找大人,当时走到一半,发现有漕帮还有盐运的人在,心里好奇,于是跟了上去,没有想到让我听到一个大秘密,原来是盐运和漕运的人勾结在一起,利用槽帮势力大肆压榨百姓。

当时已经气急,只想冲出去理论,后来冷静下来,若是这个时候出去,没有证据,只会被人加害,一人身死是小,不能揭发这些贪官,只会害更多的人,于是悄悄退出去,利用查案的机会去了水边查探。

水脚钱100文,就是用船来运;车脚钱300文,船运完了还得用车运,再加300文;口食钱100文,人吃马喂的,都得吃东西,再加100文;库子钱100文,掌管仓库,看仓库,再加100文;蒲篓钱100文,粮食得装成包,打包,蒲篓,加100文;竹篓钱100文,拿竹子编的筐子,再加100文;神佛钱100文,运输走到江上走到河上,怕遇见大风船翻了,要让它平平安安的,沿途要拜神拜佛。

百姓上交一石粮食,就要加上这么多的钱,就算是城里的大户同样吃不消,只能想着法子去通融,给足了好处,就能免去这些,穷苦百姓拗不过只能打碎了门牙往肚子里吞,为了凑过这些钱,只能变卖田地还有房屋。

“畜生,杀人不吐骨头的畜生。”林风听到这里,生平最恨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一个个就跟吸血鬼一般,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汤林叹口气,“交不上银子直接被抓走,男的充做劳役,女的卖入妓院,小的给人做了丫头,弄得百姓妻离子散怨声载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当地官府无人过问?”朱元璋担心官员贪腐,导致民不聊生,从而走大元朝的老路,所以对官员约束极为严格,各地设有专门负责监督官员的部门,一旦发现当官的不作为,或者私设名目捞取好处,立刻上报。

汤林摇头,“官官相护,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做,自然早已打通关系。”林风点头,这样解释不无道理,一旦有官员上奏折告状,这件事根本瞒不住,只有一种解释,当地所有官员都被买通,甚至直接参与到里面。

“当时气不过,于是找到我三位义兄,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暗中找了一些证据,上面有百姓告状的血书,准备偷偷进入京城告御状,没想到隔墙有耳被人发现,对方实力太大,马贼、山贼连同水路槽帮都是他的人,一路逃亡,三位义兄为了护我而惨死,如果不是遇到几位英雄,根本到不了京城。”

汤林说完拳头握紧,多半是想到惨死的结拜兄弟,当时追的急,那一刻只能有一个人留下来,用生命为别人争取逃走的机会。

“放心,林风答应你,一定会亲手为他们报仇。”

第0373回 威胁

就在林风从汤林口中得知事实真相同时,一顶轿子快速驶往晋王别馆,太子之位空缺,原本安静的京城瞬间活了,朝臣纷纷而出,凭着自己的关系网挖空心思想要成为呼声最高王爷门下,无非是要为自己找一个靠山。

轿子停下,前面人影晃动,想在这个时候去见晋王的人并非只有自己,帘子掀开一个缝,那人看上一眼,“绕过去,从后门进。”

轿中人吩咐一声,抬轿子的连忙转向后院,随行亲信前面开路,后院同样有晋王亲信把守,帘子再次掀开,那人低声道:“王爷可在别馆?”

“在,郭大人请。”为首之人认得,能知道这条路必然都是晋王别馆的熟人,那些守在前门的,至少要登上几天才能见上王爷一面,这里不同。

守在门前侍卫快速退到一旁,中间闪出一条路,一人上前,手指敲在上面,里面有人开门,都是提前约定好的暗号,为了谨慎起见,只认暗号不认人。

轿子进入,有人在前面带路,一直来到晋王住处停下,那人快步从轿子上下来,三步并两步跑入,一人背对而站,似乎是在写东西,再看身后之人,圆鼓鼓身子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王爷,救我。”

晋王手持笔墨正在写字,这种东西最是考验人的耐性,听见声音,身子侧过看了一眼跪在地上之人,目光落在桌案上,手臂向下完成最后一笔,“起来说话。”

“谢王爷。”

那人起身,恭恭敬敬站在一旁,晋王放下手中笔,“郭大人,先来看看本王的字写的如何?”

那人只得上前,整张纸上只有一个‘天’字,比划简单,同样最是考究下笔的实力,从上而下,笔锋有力,气势不俗,那人竖起大拇指赞道:“王爷好字。”

晋王呵呵一乐,猛的掀起,上面墨迹未干,整张纸瞬间碎开,一张好字瞬间毁了,“王爷,这是为何?”

晋王道:“本王今日写字时心有杂念,所以这个字略带瑕疵,若是就这样将就倒也无妨,可惜,本王偏偏不喜欢将就,弃之又有何妨。”

身后之人眼珠一转忙道:“王爷精益求精,此举让人敬佩。”不愧是官场老手,懂得察言观色,说话同样圆滑。

连夜坐轿子来见晋王之人为何何人!户部侍郎郭桓,正三品的官,官职不小,就算京城里正三品的官随便那么一抓也能抓出来几个,不要忘了户部是干什么的!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税收、俸禄、田地、只要是跟钱靠的上边的都归户部来管,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所以在户部当差绝对是美差。

“深夜来见本王,总该不是只为了说这些!”

郭桓再次跪倒在地,磕头道:“王爷,救我,不然卑职这条小命怕是要没了。”

“发生何事?”晋王面色一沉,能让三品大员这样来求自己,绝对不是小事,弄不好是株连九族杀头的大事。

郭桓道:“只因没有约束下属,太平府有我的一个侄儿,私下里多收了人家钱财,都怪卑职糊涂,以为是侄儿孝敬的,也就拿了一些,没有想到,有人知道以后,跑到京城告状,王爷清楚,皇上最恨的就是这种事,一旦知道了,还不杀了卑职,卑职身死是小,只是不想连累了王爷。”

“关本王何事?”晋王神色一变,没有先到郭桓话锋一转弄到自己头上,就算这郭桓替自己做过一些事,总不能赖上。

“当年王爷想要扩大封地,卑职拨了几百亩田地过去,其中就是侄儿暗中动的手脚,卑职担心,一旦皇上查起来会影响到王爷声誉。”郭桓声音放低,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盯住晋王,有了这档子事,两个人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出了事,谁也别想跑。

“你是在威胁本王。”晋王面带怒色,郭桓当初赠自己田地时只说那是无人认领,所以才会欣然收下,没有想到,这是早就给自己下好的套。

“卑职不敢,卑职一心为王爷办事,最近更是联络户部、兵部、工部、刑部官员一同上奏折举荐王爷为太子。”

晋王冷哼一声,“你的事可大可小,立刻想办法弥补,还有,这段时间让你手下的人都收敛点,前往不能出岔子,否则本王也保不了你。”

“王爷放心,里面的账目已经弄好,就算是皇上亲自核算,同样看不出任何破绽,该封口的地方已经交代下面的人办了,保证不会出问题。”

“去吧,别耽误了本王写字。”

“卑职告退。”

郭桓一脸堆笑,躬身从里面退出,轿子一直在外面等着,转身来到轿子前,脸上笑意随之笑意,有人掀起帘子快步走上,“回去。”

郭桓轿子消失,晋王冷哼一声将手中竹笔丢在地上,这个时候哪还有写字的雅兴,没有想到自己自认聪明过人,偏偏让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给摆了一道,正是因为当年的事,此刻晋王必须费劲心思去保这个人。

“王爷,为何不杀了这个人,一了白了。”暗处闪出一人,黑夜中有如幽灵一般,移动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正是晋王身边亲信,黑魔。

“杀他容易,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能动这个人,暗中派人过去,好好查一查郭桓,这些年背着本王都做了什么。”

“王爷放心,卑职亲自去办。”

晋王点头,“如果发现对本王有威胁,不必上报,自行解决。”

“遵命。”

面对郭桓的威胁,晋王一反常态选择退一步,其中自有道理,留下这个人还有用,尤其是眼前面临立储之争,六部官员,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是极为看重,只要能够争取加入自己这方阵营,绝对不会傻到逼着对方投奔秦王或者燕王。

太子府,林风命人通传请来一个人,虽然年纪不足二十,俨然成为太子府的当家人,正是朱允炆。

“见过小王爷。”

“林都尉,要见本王的就是这个人?”朱允炆看着眼前汉子,并不认得,同样不清楚林风背地里搞什么把戏。

朱标病亡,太子府死气沉沉,所有人清楚,一旦出现新的太子,这里将不会存在,所有人都要被赶出太子府,身为男儿的朱允炆倍感压力,而此时身边除了兵部侍郎齐泰之外,能够信任的只有父王身前最信任的人,林风。

当然还有林风的预言,朱标病重之时,林风曾当着朱允炆的面说出父王不久于人世,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后面那番话,皇上会立自己为皇太孙。

皇太孙是什么?皇上的儿子立为太子是皇太子,成为皇位继承人选,皇太子和皇子的差别就在于那个太字,一旦自己立为皇太孙,是否意味着同样拥有继位的资格。

朱元璋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一是看群臣的反应,二是想趁机看看一众皇子的表现,只有经过权衡之后才会做出最后的选择。

林风将汤林所说之事简单说了一遍,朱允炆听罢蹭的一下站起,“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允炆若是不管,如何对得起父王教导,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为那些受苦的百姓给小王爷磕头。”汤林心中感激,终于看到希望,有小王爷出面,这件事也就成了一半,只要皇上下旨彻查,那些克扣百姓的贪官污吏,必然遭到应有的惩罚。

“是本王应该好好谢谢义士才对,若不弃,可留在本王身边,为天下百姓做一点事。”

第0374回 愤怒

太子府的变故让这位一直生活在安乐窝内的小王爷快速长大,不仅有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面对哭哭啼啼的两个母妃,朱允炆清楚,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恰如林风所说的那句,太子府缺的不是太子而是希望。

“王爷大恩,卑职无以为报,定当肝脑涂地为王爷效命。”那人咣咣咣磕了三个响头,朱允炆连忙弯身将对方扶起,一看就是忠义之士,这种人留在身边日后大有用处。

“这位是林都尉,本事了得,日后便听其调遣。”

“是。”

朱允炆安排妥当,心里想着奏折的事,毕竟是第一次写,思来想去始终拿不定主意,索性去请教自己的老师,正是当日识破林风身份那名老者,留在太子府几十年,深藏不露,手中戒尺应该就是善用的兵器。

“小王爷为民请命,只需用心就好。”

“用心?”朱允炆面露疑惑之色,老者点头,“不错,想一想,当时听到这件事时心里是如何想的,然后写出来,这就是最好的奏折。”

“学生懂了。”

老者连连点头,“小王爷天资聪慧,又有仁爱之心,日后当大有作为。”朱允炆拿起一旁笔墨,刷刷刷快速写完,长出一口气,虽无华丽之词,却是出自内心,一旁老者手捋胡须站在一旁,面带笑意连连点头,从小传授朱允炆学业,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奏折合上,朱允炆起身,“明日天一亮,允炆立刻上朝面见皇上。”

老者摇头,“既然是为民请命,为何要有所拖延,民意大于天。”朱允炆毕竟年轻,老者不忘一旁点拨。

“老师的意思是指连夜送上去?”

“有何不可?”

朱允炆叹口气道:“近日皇祖父为了父王的事心力交瘁,身为孙儿不想这么晚还去打扰。”

“那是小王爷不懂皇上,如果这一点困难就能击倒,试问如何能从布衣之身从大元朝手中夺得天下。”

朱允炆点头,对这位学识渊博的老者极为敬重,以往发生的事都是和此人商量,“老师所言极是,允炆立刻进宫。”

朱允炆拿好奏折,老者在耳边小声交代几句,命人准备轿子,当然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汤林、林风一同入宫面见皇帝。

听说要入宫见皇帝,汤林不免有些紧张,不过是一个捕头而已,做梦都想不到有朝一日可以见到真龙天子。

”没事,见了皇上之后,只需将你知道的事和盘说出,皇上必然会为受苦的百姓讨个说法。”

“好,一切全听小王爷安排。”

一行几人出发,一路无话,内城的街道极为安静,自从朱标死了之后,平日太子府周围的人影同样消失,不管平日抱着怎样的目的,此时完全失去意义。

“小王爷,到了。”

远远看到皇城大门,灯火通明,前面数十皇城侍卫把守,一个个手持利剑格外精神,汤林跟在林风身后,余光偷偷看去,不愧是皇城,真够气派,一旁的侧门就要比普通富贵人家的大门大上几倍。

轿子停下,侍卫随之上前,帘子掀起,朱允炆从上面走下,伸手从怀里掏出太子府腰牌,朱标虽死,太子府的名号还在,在新太子册立之前,依然可以使用。

“卑职见过小王爷。”

“有礼,本王有事要入宫面见皇上,还望行个方便。”朱允炆声音温和,丝毫没有王爷的架子,让人不仅听着舒服,同样感到亲近。

负责守卫侍卫面露难色,皇城的规矩更严,到了禁夜以后,没有皇上召见,任何男子不得私自入内,就算是皇室之后同样不成。

“小王爷,不如等到天亮之后再入宫,以免卑职难做。”

朱允炆点头,“宫里的规矩允炆懂,若非十万火急,必然不会深夜来此惊扰皇上,若皇上怪罪,允炆一力承担。”

“好吧。”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再不让进去,未免太不给情面,其中一点,朱标为人和善,对这些皇城侍卫同样不错,也算是沾了老子的光。

“他们是太子府的人,需要一同入宫。”朱允炆过去,侍卫将林风两人拦住,无奈只得转身说道。

其中一人认得林风,曾经两次入宫,最开始只是一个锦衣卫千户,死里逃生得到皇上召见,第二次是护送太子有功,一下子升任同知,步步高升,可惜锦衣卫就这么散了,没想到又成了太子府的红人,可惜太子也没了,真搞不懂是林风的命硬克主,还是命好。

“二位,低头不语,闻声不言,切不可犯了宫里的规矩。”那人不忘提醒一句,到了宫里只要低头走路就行,不能乱看,就算是听到什么也要装作听不见。

林风点头,随身兵器交给侍卫,双手举起,侍卫上前一一搜过,皇城守卫森严,没有皇上特许,绝对不允许带兵器进入,否则就是逆反的大罪。

汤林学着林风样子,搜查完毕,侧门打开,朱允炆在前,小时候经常陪着父王去宫里玩,入宫的路极为熟悉,不时有巡视侍卫经过,一双眼睛盯住三人。

侧殿的灯火还亮着,朱元璋身上披了一件衣服,仔细参阅奏折,这些日子为了太子的事耽搁了不少,各地的事宜没有皇上批复无法执行,只能下了朝之后熬夜补回来。

“这些都是明天要发出去,告诉下面办事的,一定不能再耽搁。”

“是皇上,奴才记下了。”执事太监上前,小心从一旁拿过玉玺,奏折一一翻开,玉玺盖在上面,这些都是朱元璋看过没有异议的折子,盖了玉玺等于生效,送到各部,该拨款的拨款,该动工的动工,折子弄好,小心放到一旁,上面压了一块黄布,算是做一个记号,然后将玉玺放回盒子里。

一名太监快步从外面跑进来,“皇上,太子府的小王爷来了,说是有要事要见皇上。”

“是允炆,让他进来。”

太监转身出去,朱允炆点头,林风二人在外面等候皇上传召,朱允炆身子挺直,随着太监进入侧殿,“孙儿允炆给皇祖父磕头。”

“快起来。”

朱允炆起身,朱元璋咳嗽一声,目光落向一旁,实在太像,只要见到这个孙子就会想到死去的儿子,心底的内疚感随之升起。

“为何深夜来见皇祖父?”

“孙儿有事上奏。”

朱允炆说完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奏折,一旁太监连忙过来,朱元璋站在上面,同样觉得奇怪,终究是一家人,有什么事直说也就行了,何必写了折子这么麻烦。

太监拿着奏折来到近前,朱元璋心中好奇,同样想看看里面写了什么,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是气炸心肝肺,啪的一声,“枉费朕一番苦心,居然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不管是谁,决不轻饶。”

朱元璋从小受过地主富豪欺负,同样见惯了那些当官的鱼肉百姓,做了皇帝之后,对官员约束极为严格,一旦有人敢贪张王法,整个家族都要受到牵连,就算是这样,在利益面前还是有人不惜铤而走险。

朱元璋气归气,始终要弄清楚才行,一个身在太子府的小王爷是如何知道,发生这样大的事,各地的监察官都在做些什么,一个瞎了,聋了,难道几个地方的多看不见听不到。

“此事从何得知,可有证据?”

“回皇祖父,太平府捕快为了揭发罪行,一路惨遭截杀,幸好途中遇到太子府侍卫才幸免于难,此人就在门外。”

“让他进来。”

第0375回 血书

朱元璋想要知道事实真相,如果真的有官员在里面中饱私囊捞取好处决不轻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事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能按罪论处,否则难以服众。

朱允炆退到一旁,朱元璋目光再一次落在手中奏折上面,言词简练,让人为之动情,必然是出自真心,所以才能写出这样的奏折,身处高位能够想着百姓疾苦,能够拥有这样的胸怀绝非易事。

“二位,随老奴去见皇上。”

太监从里面出来冲着林风二人说道,说完转身回去,林风点头,汤林深吸一口气跟在身后,这一刻步伐显得无比沉重,毕竟是要见皇上。

汤林低着头跟在身后,大气不敢长出,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听到林风声音连忙跪倒在地,口呼万岁。

“你是林风。”

朱元璋日理万机,多少当朝重臣的名字都无法记住,此时看到林风一下子说出对方的名字,已经是一件让人觉得荣耀的事。

林风拱手道:“得圣上惦念,林风感激不尽。”

朱元璋点头,解散锦衣卫情非得已,严进的死同样是在预料之外,对于帝王而言必须冷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向那些有功之臣挥舞屠刀,“有你在允炆身边,朕可以放心。”

“谢皇上。”

林风起身退到一侧,汤林依然跪在那,低着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等着皇上问话,一旁朱允炆道:“皇祖父,就是这位汤义士冒死入京为百姓请命。”

“义士,请起。”

汤林起身站在一侧,朱元璋上下打量,身为帝王最是懂得看人,连连点头,“别怕,把你知道的事实真相告诉朕,朕会为你做主。”

“皇上,几十万百姓性命,草民这里有百姓所写血书一份。”直到这一刻,汤林才从怀里掏出那块带血白布,进入皇城,见到皇帝,这是唯一的机会,绝对不能失去。

带血布卷,承载几十万人的希望,就是为了这个东西,三个义兄惨死,汤林掏出时用力攥紧,上面同样带着死去的三位结拜兄弟的命。

“拿上来。”

太监快步过去,多半是有些胆小,看到红色血痕愣了一下,右手捏住,小心翼翼拿到朱元璋面前,布卷打开,上面歪歪扭扭写满字迹,都是痛诉贪官恶行,下面写有村庄的名字,密密麻麻,不下十几个村镇。

“该杀。”

朱元璋拳头握紧,那一刻,仿佛回到六十年前,面对地主的逼迫,父亲只能跪在那苦苦哀求,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