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备复汉-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等不了太长时间了!”

“啊!?”闻听此言,何进大惊,急忙打道回府。

回到府中,他便召集百官,商议对策,欲诛尽宦官。

他话音未落,便听到席间有人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从冲帝和质帝的时候,宦官的势力便已经形成;而现在朝廷中他们的势力更是极为深远,岂能够一举尽把他们诛杀干净的?若是不小心泄露了消息,就会像窦大将军那样引发灭族之祸呀!还请大将军谨慎而行!”

抬头观看,见是议郎曹操。

何进大怒,厉声斥责道:“黄齿小儿,岂能定夺国家大事?”

一旁大鸿胪郑泰劝慰道:“孟德此言也无偏差。大将军何故责难呢?我等只需小心谨慎便是。”

众人终归没有想出好办法,正在犹豫之中。

忽然司马潘隐匆匆赶来,见到何进便大声喊道:“大将军,大将军,大事不好了!天子驾崩了!”

什么?天子驾崩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在座的所有人。

然而后面一个消息更是惊人!

“大将军,宫中使者随后便到。褰硕与十常侍商议,密不发丧,矫诏大将军入宫,以绝后患,然后拥立皇子协登上大典!”潘隐急切的说道。

“岂有此理!”何进怒声骂道。

何进话音刚落,宫中使者便到,召何进入宫,以定后事。

曹操再次出头,向何进献计:“大将军,为今之计,还是先拥立太子登基就典,然后再想法图谋阉贼!”

听到曹操这次的建议,何进方才改变了对曹操的态度。

却不知,何进该如何面对这场争斗。

第102章 何进无断留祸害,常侍献媚再得宠

第102章何进无断留祸害,常侍献媚再得宠

汉灵帝驾崩,中绢欲谋杀何进。

何进恰与众臣共议大事,故此得以幸免。

曹操向他建议先拥立太子辩登基,然后在谋诛杀中绢之事。

何进便朝着众人问道:“你哪个敢与我一同入朝,拥立新君,诛杀逆贼?”

一大汉从众人之中挺身而出,抚剑挺胸,高声说道:“某愿借五千名精兵,随大将军入宫,斩杀守关黄门,拥立新君,尽诛中绢阉臣,肃清朝廷,以安天下!”

何进抬头观看,见是司徒袁逢之子,袁隗的侄子,司隶校尉袁绍袁本初是也!

此子可谓一时英雄,黄巾之时,引家兵千人,随皇甫嵩南征北战,以战功得以此职。

见他愿往,何进大喜,遂点起五千名御林军归袁绍统领。

袁绍周身上下披挂整齐,护送何进、何苗荀攸、郑泰等三十员朝廷大员入宫。

何进引众人相继入内,来到灵帝的灵枢前,拥立太子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百官高呼万岁,行礼完毕。

袁绍引御林军入内,直指后宫,追杀褰硕。

褰硕大急,慌忙逃入御花园,躲在花荫之下。奈何他是当时拥立皇子协最为明显的人,十常侍中的其他人相互合计一下,决定把他献出去,以保全大家。

十常侍之一的郭胜径直绕到他身后,挥剑斩杀了。

正所谓树倒弥狲散,大难临头各自飞。

郭胜等人将褰硕的首级献给了何进。

袁绍尽收褰硕麾下的禁军。

见到何进,袁绍劝说何进:“大将军,十常侍相互结党,不如今日趁此将之一网打尽!”郭胜在一旁听得真切,趁他们不注意,悄然跑去,找了张让、赵忠等人,将此事告知。

张让、赵忠慌忙带着他们,去见刚刚成为太后的何皇后。

“太后娘娘救命呀!太后娘娘救命呀!”

“你等这是为何?”何太后见他们哭的跟个什么似的,赶紧问道。

这张让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都怪这个褰硕呀!非要设计什么圈套,想要谋害大将军!他是上军校尉,手中有兵呀!我们怎么知道他要做这种事情呀?可是,大将军听信了袁绍的一面之言,便要将我们全部都捉去处死!我们真的不知道褰硕要做这种事呀,我们是冤枉的呀!太后娘娘,求求您,救救我们吧!”

“哎,我以为什么事情?你们放心好了,我自当向大将军讲清楚的。”何太后本来便对张让、赵忠二人不错,岂能够袖手旁观,便派人传了懿旨宣那何进入宫。

等到何进入宫后,何太后便对他说:“我们都出身贫寒百姓家,若不是得到张让等人的帮助,又怎能有今日的荣华富贵?今日褰硕做下不仁之事,既然已经被处死了,你有何必听信他人的谗言,想要将宦官诛杀遗净呢?”

何进本就是无谋之人,耳根子很短,被太后如此一说,心中便动摇了。

离开太后寝宫,他便对百官说道:“褰硕有意谋害我,你们把他九族诛灭就好了。对于其他宦官就不要妄加残害了。”

袁绍刚刚立了功,尽而直言:“大将军,若是不能够斩草除根的话,恐怕反遭其害呀!”

奈何何进一直都是听妹妹何太后的,却听他说的:“吾意已决,你就不要多说了!”

次日,何太后辅佐新帝临朝,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又将参与的诸官员一一加封官职。自此,何氏一族权势倾天。

董太后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是夜,她宣张让等人到自己的寝宫,向他们问计。

“何进的妹妹能够有今日的地位,都是因为我当初对她的抬举呀!可如今,她的儿子登基当了皇帝,内外大臣,都成了她的心腹。她的权利越来越大,到时候,还会将我放在眼中吗?”

张让赶紧献媚:“娘娘,此事好办。您也可以临朝,垂帘听政的。到时候封皇子协为王,加封国舅董重的官职,让他掌管军权;然后在重用臣等,这不就足以内控宫中,外辖宇内了?”

闻听此言,董太后顿时大喜。

果然,次日早朝的时候,董太后也随之临朝。

在朝堂上,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允许张让等人共同参与朝政。

何太后思虑董太后辈分在自己之上,不便在朝堂之上与她争辩。只是见她专权,她又不能不管。

思前想后,她便在宫中设下宴席,宴请董太后。

席间,她对董太后说道:“母后,你我都是妇人,贸然参预朝政,这是不合适的。昔日,吕后就因为权欲贪念太重,遭至宗族千余口人都被斩杀在刑场。如今,你我应该在九重深宫中安享富贵才是。那些朝廷大事,就让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才是国家的幸事呀!希望母后听后能够三思!”

董太后自从灵帝死后,日日害怕失去权势,今日见何太后以此说事,顿时大怒:“你用毒酒鸠杀王美人,设心嫉妒。而今,你倚重你的儿子当了皇帝,便与你的哥哥何进霸占朝政,朝廷之上都以你们的意愿行事。本宫敕封董重为骠骑将军,欲断你哥哥的首级,易如反掌尔!”

何太后也被气怒,大声指责道:“本宫好言相劝,你因何动怒?”

董太后鄙夷的说道:“汝家屠沽小辈,有何见识!”

两人又争吵一番,在张让等人的劝说下才各自回宫。

董太后走后,何太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将这件事向他细说一遍。

何进连忙召集三公,前来商议对策。

司徒袁逢向他建议:“先帝本是解渎亭侯之子,董太后因子贵而迁。大将军何不以藩妃不宜在宫中久住为由,使其迁出宫中?”

“妙计!妙计!”何进连连叫好。

果然。

一日早朝,有大臣上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

何进早向天子叮嘱明白。

懦弱的少帝刘辩,看着何进,喃喃的说道:“既然董太后不宜在宫中久居,便迁出宫去吧!大将军。”

“臣在。”

“你令人在河间地境为董太后安置一下吧!”

“臣领旨。”

就这样,董太后被遣送出京城。

何进一面派人遣送董太后,一面点起御林军包围了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追索将军印绥。骠骑将军董重得到消息,竟然吓得跑入后堂拔剑自刎。

董家举家上下莫不哀怨,家丁四散,落了一个家破人亡

张让、段珪等人见董太后被废,知道大势已去。

张让又以珠宝、好玩献媚何太后。

何太后恼其立场不坚定,怒斥他何不追随董太后前往河间。

见何太后生气,张让便用金银珠宝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他的母亲舞阳君,请他们帮忙向何太后美言。

那日,舞阳君来看望何太后。

“娘亲,看你满面愁容,可是有何事情苦恼不成?”何太后看到母亲愁容,便关切的问道。

“哎!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这些日子里,那张让和段鬼两人天天跑到我那里。他们说当初被那董太后召去,受她逼迫不得不受她摆布。现在知道后悔了,可是你却无论如何也不原谅他们。他们都想着去跳河不活了!”舞阳君说着又叹了口气,“哎!孩子,他们不过是走错了一步而已。当初你进宫的时候,不都是人家张让、赵忠两位公公的提点,才有你今日嘛?得且容人便容人吧!”

“啊!母亲说的极是!他们若是再去,您便告诉他们,我已经原谅他们了!”何太后说道。

见到何太后原谅了张让等人,舞阳君这才愁眉舒展。

得知何太后又接纳了自己,张让、段珪等人再次频繁出入何太后的慈宁宫,整日整日的围拢在何太后身边。从此,中绢再次受宠。

六月,董太后到达了河间驿站。

此时的董太后更显老太龙钟的模样,脸上皱纹颇显,背驼腰弯。身边服侍的宫女,只剩下当初跟随她一同入宫的婆子两三人了。

这也真是可怜!

话说,她要是安分的在宫中生活,怕是也不会有这份苦难。这也正应了那句话:人为财权争,尸骨也无存。

驿站里的官员似乎不知道这是老太后,压根就没有人出来迎接。反倒是对那个护送太后的侍卫长鞍前马后的孝敬着,让人看了心中不由得有些莫名的酸楚

在三个婆子的搀扶下,老太后住进了驿站后面一个十分阴暗的房舍。

那婆子中有一个火性大的便欲出去找那侍卫长评理,被老太后拦住了。

“翠兰,不要再争了!我们败了,就要接受失败者的待遇!”老太太这个时候看得到比较清楚,“这也许就是我们最后的归宿了吧!”

不错,老太太经历了这件事,似乎明白了很多。

“王侯之中是非多,争强夺势终有落;胜者为王败者寇,几欲存活有几多?”老太太喃喃的念叨着,“真不知道,这一夜到会不会平静?”

果然,那一夜注定了这个驿站不会平静

谁都不知道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谁也不知道老太后到底有没有醒来?

谁也不知道这个驿站会忽然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第103章 谋中绢何苗坏事,引外兵何进乱国

第103章谋中绢何苗坏事,引外兵何进乱国

话说河间馆驿的官员将董太后的灵柩运送回京,朝野震惊,天子刘辩使葬于文陵。

出殡之时,何进推脱有病,深居府中不肯参加。

次日,司隶校尉袁绍入府来见何进。

“大将军,大事不好了!”

看到袁绍急匆匆的样子,何进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袁绍急切的说道:“大将军,张让、段鬼等人散布流言,说大将军鸠杀董太后,预谋造反。现在大街小巷,百姓人尽皆知。”

“竟有此事?!”何进本是无断之人,向袁绍问计,“本初,现在怎么办?”

袁绍本是诛杀十常侍的坚定分子,现在有此机会,岂会轻易放过?

却听他说道:“大将军何不趁此机会,将阉党一网打尽?如若不然,日后必然会酿成大祸。想前朝窦武大将军决定诛杀朝中为祸的宦官,因为没有做好保密,反倒遭受了宦官的杀害。现在,大将军兄弟二人,统辖的部曲将吏,都是一些英豪、勇武、能征善战的豪杰之辈。如果大将军引领大家一同来做这件事,必然能够把宦官奸党一网打尽。现在正是上天赐予的做好时机,万万不可错失良机呀!”

何进思虑何太后对张让等人的宠溺,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推脱说道:“这件事需要与太后商议!”

袁绍见他推脱,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暗自惋惜。

不巧,他们的谈话被张让的眼线听到。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到了张让的耳朵里。

张让召集段珪等人商议。

段珪遂准备了不少宫中珍奇,到何苗府中。

何苗乃是一个贪财的货色,早就被十常侍帮到了船上。

得知这个消息,何苗看了看段珪送来的珍奇,安慰了一下段珪,便急匆匆赶到宫中,赶在何进前面来见何太后。

见到何太后,他说道:“太后,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我又听说,他今天又没有什么缘故而欲意要斩杀十常侍。这样下去,恐怕要自取灭亡之道了!”

太后点点头说道:“你所虑甚是!等他来后,我自己会劝导他的!”

何苗遂退出宫去。

果然,何进入宫来见何太后。

“太后,十常侍在民间诽谤为臣,臣欲将他们缉拿归案!”何进说着,将市井传言向太后一一诉说。

何太后已经答应了何苗,又怎么听得进何进所言?

“十常侍统领禁宫诸省,乃是皇家后宫的基础。现在先帝新弃天下,你就打算诛杀旧臣,这可不是重视宗庙的作为呀!”何太后指责他说道。

何进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决断的人,听了太后的话,唯唯诺诺的退了出来。

刚刚出宫,他便碰上了等在宫门外的诸官。

司隶校尉袁绍迎上问道:“大将军,事情进展如何?”

何进叹了口气,说道:“太后不答应呀,这可怎么办呢?”

袁绍献计道:“某有一计,可献给大将军。”

听到他有计谋,何进顿时喜上眉梢,问道:“本初有何计谋?快快讲来。”

袁绍附身倚在何进耳畔,低声说道:“大将军,我们可以召集天下四方的英雄之士,让他们统领大军进入洛阳城,高举诛杀宦官的旗帜。这个时候事情紧急,已经容不得太后不从了!”

何进仔细捉摸,甚感不错,急忙说道:“妙计!此计大妙!”

一拍即合,两人急匆匆赶回大将军府。

回到府中,何进召集百官,宣布召集外兵入京的打算,又命令主簿陈琳撰写檄文。

这个任务,陈琳可没有立刻接下来,反而劝说道:“大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呀!俗话说: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更何况这么大的国家大事呢?如今大将军上承天子威仪,手中执掌朝中兵马;行于朝上威摄诸人,行事莫用斟酌再三。不过是打算诛杀几个宦官,就如同用大火炉燎烤毛发一样简单。”

“要做的就是当机立断,速速派发雷霆之兵去将他们斩杀,这才是顺应天意、合乎人情的做法。如今却偏偏想要外檄边臣,引兵进犯京城。到时候天下英雄齐聚,人人胸怀异心;正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面对陈琳如此数落,何进并没有发怒反而笑着指责陈琳:“你这么说,不过是懦夫之见而已!”

一旁有人鼓掌大笑一声,插言说道:“这件事情简直易如反掌,又何必频频议论呢?”

众人赏目观瞧,见是曹操。

正所谓: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

只听那曹操说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是天子行之不当,授之宠权,才使他们发展至此。若是想要置他们的罪,只要安排一名狱卒,便足以除去那罪魁祸首,平息此事,又何必大动干戈召集外兵入京呢?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恐怕事情一定会暴露。我想此事可能会失败的!”

本来曹操便在何进跟前不吃香,又说出这么一番惹人厌烦的话来。

何进顿时大怒,指责曹操:“曹孟德,莫不是你心怀异志?想要破坏我的计划吧!?”

见何进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曹操拂袖离席而起,言道:“既然大将军如此认为,操也无话可说!告辞了。”

言毕,他转身离去。

走出大将军府,曹操对左右说道:“搅乱天下的人一定是这个屠夫何进!”

再说何进见众臣中多有人反对,只好作罢。

当晚,他与袁绍商议对策。

袁绍建议暗中派遣使者前往各镇,等外兵到时,诸大臣便不得不从了。

何进暗讨别无他法,便同意了袁绍的建议。

他让袁绍草拟了檄文,连夜派遣使者送往凉州、幽州、并州、冀州、徐州、扬州等诸镇牧守一方的州牧手中。

何进此举加剧了汉王朝坠落的速度,正是开启了汉王朝末年最昏暗的时期。

此时,下邳城中,刘备已经从不时派出去的信报探马手中得知朝中的诸多变化。面对董太后的死亡,他十分清楚,这便是当权者对那些失势者们的赶尽杀绝。

当得知为了诛杀内宦,何进和袁绍准备邀请各镇兵马入京朝圣的消息时,刘备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等诸将到齐,刘备将情况向诸将讲述一遍,接着说道:“外兵入朝,朝廷定然大乱。到时候,诸镇兵马又岂肯受他何进辖制?”

“主公,莫非也想驱兵入朝?”乐隐问道。

刘备摇摇头,说道:“何进宣召,又非天子圣旨?!我等暂且静观其变就是!吾所料不出意外的话,乱天下者定然就是他大将军何进了!”

“何进派遣诸多信使前往各镇,怕是陶使君也会收到。只是不知道陶使君是否会引兵朝圣?”关羽沉声说道。

陈珪捏着山羊胡说道:“依老夫看来,天下诸镇肯出兵朝圣的人不外乎两个半人!”

“哪两个半人?”刘备好奇的问道。

“河南尹丁原,西凉刺史董卓,再就是幽州牧刘虞!只不过,刘虞深受乌桓所困,怕是拍不出兵,也许会派兵,也许不会派兵。所以算半个!”

“这是为何?”刘备不解的问道。

“丁原出兵,是因为他距离洛阳最近。而董卓出兵却是另外一番打算了!”陈珪神秘的说道。

乐隐接言说道:“董卓此人,我倒听说过。此人狼子野心,先前破黄巾并无功劳。朝廷之上,百官意欲治他的罪过。奈何这厮善于钻营,竟然买通了十常侍,不但没有获罪,天子还加了他的官职。后来,他与左将军皇甫嵩平定西凉韩遂叛乱,阴差阳错的获了几场胜利,竟然击败了韩遂。”

关羽、张飞对董卓十分反感,齐声说道:“这厮饶是可恶的很!当初,我们与大哥南征北战,跟随子干将军在广宗破黄巾。便是这厮抢了子干将军的兵马,逼得大哥和我们不得不奔南线,找皇甫将军。”

提起这件事,关张二人便对董卓恨的咬牙切齿的。

陈珪微微一笑,说道:“看来,这次入京朝圣之时,怕是要成为董卓与丁原之争了!董卓有西凉二十万大军在握,丁原麾下不过带去了并州三千铁骑和八万河南兵,相对比来说丁原倒是弱了一些。不过丁原麾下有大将吕布和张辽,倒也为他讨回一些优势!只可惜了何进,好端端做的局,竟然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刘备向陈珪问计:“老先生,面对这个局面,备当如何应对?”

“正如主公刚刚所言,如今之计,只有等了!等他们分出一个结果!”陈珪说道。

接到何进檄文,天下诸镇各有应对。

单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统领西凉大军二十余万,在西凉可谓是权势熏天,早有不臣之心。

接到檄文之后,他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且说他当如何入京朝圣,途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儿?故事又将向哪里发展,请诸位继续收看下一章

第104章 短谋何进终丧命,野心董卓入京都

第104章短谋何进终丧命,野心董卓入京都

上文书中讲到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占据西凉之地,麾下有大军二十余万,早对朝廷暗弱多有不满,常常与其女婿李儒商议谋篡之事。

故,其不臣之心早显。

当接到何进宣召入京的檄文之时,他果然喜出望外,匆匆召集诸将,使女婿牛辅引兵万人守住陇西,遂即引郭汜、张济、樊稠等大将,点起大军二十万,便向洛阳进发。

这董卓身前又两个女儿,招致一文一武两个女婿,人称文武二婿。这牛辅就是那一武女婿;而文女婿,姓李,名儒,字文优,颇具文采,智谋深远,乃是董卓身前的第一谋士。

行伍之中,李儒在董卓面前建议道:“岳丈大人,我们这次出兵虽然是依照檄文奉命出兵,但是这中间也是多了一种暗遣之意,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为何您不派人承表上奏,以正名分呢?到时候,大事可图也!”

闻听此言,董卓大喜:“文优所言即是!你马上拟写奏章,差人即刻送往洛阳!”

李儒领命而去。

那奏章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上承吾皇万岁万万岁亲启:臣董卓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信使持此奏章星夜兼程,送到了何进的手中。

读罢,何进喜形于色,满脸笑容的说道:“哈哈,董卓奏章已到,不日便举兵来朝!”言毕,将奏章传示于诸位大臣。

接过奏折细看,侍御史郑泰脸色大变,急忙进谏,劝说何进:“大将军,祸事呀!那董卓狼子野心早已天下共知,本就是一豺狼之辈呀!您召他引大军进入京城,怕是不受您的控制,到时候不只要有多少人会死在他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