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似乎更适合去做祭师,每逢节日请出佛像,随后就大开寺门,引着信众前来摸佛脚,为信众累积佛缘,这难道就是佛要求和尚引领众生的本意么?”

照比前两个来说,这第二第三两问可是没那么震撼了,因为大众们早已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惊奇,只是听黄俊明如此说来觉得有些被欺骗了而已。不过对于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他们还是很乐意为佛教去传达这三个疑问的。

有一种人叫做人来疯,就是说四周的人越多越活跃。本来性子很低的黄俊明今天也不知是怎么的了,好似说上了瘾。原本问完三问后走到山门内的他又折返了回来。“诸位,此次佛道之争,仅仅是我道教徒与佛教徒的争论。与圣、神、仙、佛无关。”黄俊明说完,便头也不回的带着天仙宫的道士们奔着宫内而去。留下一帮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香客,互相呆滞的凝视。直到过了好一会,才鸟兽做散,各自忙各自的去了,而李世民父子却早早的上了天仙宫。

天仙宫内的事,稍后再说,不过这天仙宫外的消息可是传的飞快,无怪有人曾说过最谓的是人言,佛教几个有头有脸的和尚狼狈的下山自然被很多人看到,再过一会正赶上从天仙宫下来的香客,稍一打听整个事情的经过就出来了,自然竞相传诵。不久整个长安城都反复思索着黄俊明问佛教的几个问题。和黄俊明对道教的道字的解答。

说实在的黄俊明问的问题远没法琳和尚问的那么飘渺,反而很切实际。是每天都发生在人中间的实事,这种问题早就被众人看在眼里。今天黄俊明发问,也等于是问出了大众的心声。佛教一方也只能默默地吃下这个暗亏,无法作答。

反观天仙宫内,李世民父子坐在百年殿内的蒲团上,悠哉游哉的喝着天仙宫的茶水。很是惬意。黄俊明则一脸抽搐的看着已经空了一半的茶壶,内心一阵抽搐。太不把仙人当回事了!

“仙师,都是老熟人了。那么严肃干嘛?难道还让孤王向您行礼?孤王知道,仙师不是那种重礼的仙人。。。”李世民毫无即将当皇上的威严,反而显得有些嬉皮笑脸起来。按照黄俊明的心里话那就是我和你很熟么?

没等李世民说完,李承乾那柔弱的声音突兀的响起:“父王,仙师是心疼茶水呢!不过仙师您这天仙宫的茶水可比皇宫里的好多了。承乾可是非常喜欢呢。”

黄俊明内心一阵狂吼,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该当皇上的人嬉皮笑脸也就罢了,怎么连生的儿子也想连喝带拿?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嘴上还是说着:“小殿下喜欢临走的时候就拿去一些好了,虽然这茶在天仙宫内也不多。但还是可以匀出一份的。”

“仙师。”正当李承乾那边满心欢喜的时候,李世民又突兀的叫了一声。

“恩?”

“孤王来之前,父皇让我带来了密旨。”

“什么?”

“当时说若此次天仙宫与佛教的论战胜了才能给你。”

“拿给我吧”

“仙师钧鉴:今佛道之争,道教胜。朕甚感欣慰,自朕为天下玄门总领袖,鲜有作为。愧对始祖太上玄元皇帝。此日过后,我道势必然大涨,故朕将下令,从此天下道士录属于宗正寺,班列于诸王之次。”

黄俊明被这则密旨震了一下,宗正寺可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李渊将道士划归到宗正寺管理,显然是将道士当成了自己的本家。如此一来,这道教就成了大唐的国教,也成了皇室家族的宗教。彻底的将道教绑在了大唐朝的战车上。真是好算计。

——————————————————————————————————————————————————————————————————————

今日两更,第一更。求三江,求收藏。唐朝道士归宗正寺管理确有此事不过是在唐高宗时期。

另:感谢大成练气士、xiadayu100、南闲隐士、houguangye几位朋友的打赏。非常感谢。

75 佛道论争(完)

75佛道论争(完)

道教成为了国教,自然是有好处的,起码信徒和香火与日俱增是肯定的。但是要知道捧得越高,摔的越惨。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对于当前的道教来说是很缺失的。比如香火钱的去处。比如道教的科仪,再比如缺少实际的统一目标。要知道越是基础的东西越为重要,道教的发展必须是要靠这些基础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这纵然直接将道教提升到高位,恐怕不是什么福事。

不过福祸相依也不用黄俊明去多想,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就好。在发展中找出漏洞,随后补上漏洞才是最好的办法。反而黄俊明觉得,这佛道论争虽然还未结束,但也用不上他和他这天仙宫什么事了。之后也无非是佛道两家的小辈们站出来,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所以也不再去关注,反而研究起李世民的登基大典来。

果不其然,几天之后,佛教大败的消息传到大唐四处。李渊也下令天下道士归宗正寺管辖。这可兴奋了一大批的修道之人。痛打落水狗这种事情谁都爱做。不过也有些道士偷鸡不成蚀把米。但这都不是黄俊明所关心的。可不知怎的,却将儒家也卷入到了这场佛道论争中,这就让黄俊明不得不去关注了。

这事还得根据法琳贴在傅奕家大门前的那张告示说起。告示中其实本来没有儒家半点关系,只是提了一下周武帝三教分次一事。按照周武帝当时为三教制定的顺序,应当是道、儒、佛。佛教是三教中最末的宗教。而法琳所说三教至尊也是佛教,巧的是傅奕的家周边本就有许多儒生,当其中一个儒生发现这点之后立即将这话传了出去,这样一来可就乱了套了。

自古以来炎黄大地上儒道二教本无太大的冲突,甚至有些兼容并蓄,互相纳补的意思。很多儒生都信奉道教,很多道士也对儒家典籍了解甚深。再说孔圣人还和老子请教过学问呢。所以儒道两家孰先孰后,众儒生们丝毫不去在意。全然等同于自家兄弟争大小。但是现在佛教反而口出狂言是三教中的至尊。这可让众儒生门大为恼火。

按照儒生的说法,其实也很简单。佛教来自于天竺,乃蛮夷之教。蛮夷文化不及华夏,蛮夷之教自然也就不及华夏,所以不能信奉佛教。佛教也必须排在儒道两教之后。再者孔丘,老子都出生在东方,为木,属阳才造成了儒道两教的建立。西为金,属阴,是佛教发源的地方,阳尊阴卑。所以儒道优于佛教。

这样一来佛教自然不愿意了。于是一场道、儒、佛的三家口水战缓缓地拉开。要知道儒生虽然对佛经道经的理解不是很深,但胜在会引经据典。道教的道士虽然不会辩论,但对经典研究的比较熟悉。于是儒道之间再度联合。反观佛教,人家早就有说佛经是越辩越明。所以自然来者不拒。

这样,这一场佛道论争就成了拉锯战,一边儒道两家准备不足,时常战败。另一边佛家僧众流失,缺少中流砥柱。自然就这样挂在了那里,在者儒释道三家各有特色,论战往往也成了不记后果的揭短扬长。

“师尊,外面都吵翻天了,为什么我们天仙宫不去制止他们呢?”天仙宫百年殿内,金蝉子像个问题宝宝似的问道。手中还摆弄着一个熟牛皮圈。

黄俊明身前又是乱乱糟糟的一圈图纸。手里还掐着几张。听到金蝉子的问话出声说道:“金蝉,你几天没读经书了?”

“这不帮师尊您咕哝这些东西呢么。嘿嘿,弟子今晨还读了呢!”金蝉子讨好似的说道。

“既然最近有读经书,你可知道,善者不辩,辨者不善的含义?”黄俊明佯作发怒,举起手中的几张纸向着金蝉子的脑袋打去。

“弟子当然知道,善者不辨,辨者不善出自《道德经》的第八十一章,原文说的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实的话不一定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一定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地聪明。我知道了,师尊难道要教导弟子,不能做像佛教徒那样的能言善辩的坏人?”

黄俊明可被这金蝉子气得不轻,那能言善辩的佛教徒是坏人,你师尊我辩退了佛教徒,那我岂不是成了坏人中的坏人?黄俊明顺势将手中的纸卷好,在金蝉子的脑袋上重重的敲打着说道:“人的修行重在于行动,而不在于辩论,如果是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能辩论出来什么是真理。一切真理在于证道,只有修身修心,才能真正的领悟。想必天仙宫内想要出去参加争论的不少吧?你可以将我说的转述给他们。如果他们听了这话还要执意去参加辩论的话,那就去吧。”

金蝉子应声退下,不久整个天仙宫原本因为佛道论争而亢奋的道士们都渐渐的静下了心。不在吵嚷着去参加辩论。在加上天仙宫每日人来人往,自然又将黄俊明的这一番话带了出去,道教的道士们随即也就撤出了辩论。毕竟《道德经》可是道家圣经。肯定说的是对的,再者黄俊明此时在道教的声望可是一时无两。道教人士自当尊从。

不过这道教一撤,那些参加辩论的儒生可就苦了,没人为他们指引佛道典籍。自然是节节败退。不过还好,在说和做的方面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一样的。不久就有人翻出了《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下,连儒家也从这场大范围的论战中挣脱了出来。将还在莫名其妙的佛家留在了辩论场上,备受冷风吹。

若说佛家不想撤出那是假的,不过谁叫佛理是越辩越明呢,只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给天下人留下了个只说不做的印象,在这场争论中可是输了个彻底。

——————————————————————————————————————————————————————————————————————

第二更,求,求,求,求!还有非常感谢投三江票的几位朋友的抬爱。西南只是业余写手,催更的话字数多了实在是撑不住。每日两章差不多就已经是西南的极限了。毕竟西南还要做些其他的事情,不能长时间的在电脑前面码字

76 李世民登基

76李世民登基

若问黄俊明最为期待的事件是什么?告诉你!是亲眼看到被称作“天可汗”的李世民登基称帝,可是真正的到了李世民登基的这一天,黄俊明却有些退缩了。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天没亮就跑到这皇宫之中挨饿受冻,光是这点就让已经习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黄俊明有些疲惫。

等天地间第一缕阳光照到皇宫时,李世民的登基仪式总算开始了。人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这李世民一身滚龙皇袍,确实有那一代明君的样子。

按常理来说,新帝即位首先要颁布旧帝遗诏,可李渊还好好活着呢,颁布遗诏这一说自然不成。这可难为了大唐的精英们,最后一合计,这没有遗诏,那就直接受传国玉玺吧。这个更简单明了易操作。于是就造成了现在这样,太极殿内一个身着龙袍的老皇帝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太极殿外一个身穿龙袍的新皇帝呆呆的站在殿门口。

“吉时到,授受传国玉玺。”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划破清晨的寂静。

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冠,身后跟随者一众原秦王府属臣。大踏步的走进太极殿。而此时的黄俊明却早已在太极殿内和一些武德老臣一起站在李渊的龙椅下方,原本按照黄俊明的意思是和李世民一起进殿的,可礼部官员死活不同意,非说李渊是天下玄门总领袖,黄俊明是天下玄门领袖。自然应当和李渊一起等着新皇。

没办法,黄俊明也值得和一众老臣们看着李世民带着属下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祝父皇万寿无疆。”李世民带着部众们跪在龙椅的台阶下面,叩头说道。

李渊反复抚摸着手中拿一方用黄绸子包裹着的大印。似乎有很多不舍。“世民,今日朕就将这大唐的一切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你就是大唐的新皇帝,朕老了,没多少日子了。”李渊从龙椅上走下,手中紧紧的攥着那包裹住传国玉玺的黄绸,走到李世民身前。眼角间似乎还泛着泪花。突然神情一肃,朗声道:“世民,伸出手来。朕将朕一手创立的大唐赐予你!”

说罢,重重的将传国玉玺放在仍然跪在地上,低着头却高举着双手的李世民手里。玉玺本来不重,却代表着大唐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的一切,自然重若千钧。

传完玉玺的李渊在太监小耗子和几个老臣的陪同下走也不回的走了。此后几十年内,这太极殿就是李世民的了。除了黄俊明,没有人注意到李渊在给李世民玉玺的时候说的是“赐”。也没有人注意到李渊走时的那份没落与孤独。

不过从此,这大唐就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世民待李渊走后,轻轻的抬起头,稍微有些散乱的发髻挡住了他的眼,一手托着玉玺,另一手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着玉玺的绸子。当玉玺再次呈现于众人面前,李世民猛地从跪地而起,高高的将玉玺举过头顶。

众臣无论老幼,全都跪倒在地。“臣等参加陛下!”

“众爱卿平身”李世民将手中的玉玺放在案前。沉声说道。

待大臣们全都起立按照次位排列好,又是一声太监嗓子喊道:“请陛下出城祭天。”

自秦始皇以来,但凡新帝登基都要祭拜天地,告知上天自己是新一任的天子。不过这可繁琐的要死,黄俊明早就知道祭天的程序,也懒得去,反正祭天这事和他无关,好戏还在后头呢。所以黄俊明悄悄地溜出了人群。自己决定找个地方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

反正祭天要小半天时间,祭告宗庙、社稷、万民又要小半天时间。这加起来就是一个上午。下午还要觐见百官,四方朝贺。要轮到黄俊明出场那肯定就是到了晚上了。所以黄俊明丝毫不着急。悠哉游哉的在皇宫内走着,当然这皇宫的内宫黄俊明去不得。其他地方倒也是畅通无阻。

走着走着,黄俊明发现自己貌似走错了位置,黄俊明只想着内宫去不得却忘了这太极宫还连着东宫。从太极宫走过来的人,东宫的侍卫自然不会阻拦,任由黄俊明走了进来。黄俊明也是发现前方一个似曾相识的幼小身影才发觉不对的。

“仙师,您来了。青雀快来见过仙师,仙师可是下凡的天仙呢。”李承乾的童音在黄俊明耳边响起,惊得黄俊明打了一个寒战。不过看到年仅7岁的李承乾从身后拽出来一个小胖墩,黄俊明不禁觉得好笑。看样子李承乾和李泰起码小时候关系还是很好的嘛。要不是知道这两个孩子,长大后为了皇位挣得你死我活的,黄俊明也得为现在这哥俩的感情表示羡慕。不过黄俊明知道历史,只能看向李承乾和李泰的眼里满是怜悯和悲哀。

“两位殿下。。。”一个轻柔的女声从拐角处传来,不一会转过来一个宫装侍女,陡然间到黄俊明不由得失声尖叫“啊!”

这不淡淡是吓了她自己一跳,也吓了正在沉思的黄俊明和正在打量着黄俊明的李泰一大跳。没等黄俊明缓过神来,那个女声又开口说道:“百年仙师,您怎么在这里!”黄俊明一瞧,不是千金公主的侍女小雪又事谁?

“原来是百年仙师来访,快快请进。”又一个二十多岁模样的美妇从拐角转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侍卫和侍女。想来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黄俊明看着李承乾,李泰两个小家伙不做声的跑到美妇身后,甚至李承乾还对着黄俊明做了个鬼脸。一道灵光在黄俊明脑海中闪过---长孙皇后!

77 两龙相争

77两龙相争

对于长孙皇后,黄俊明可是异常了解,史载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名不见载,就这阳一个名不见载的女人。却为一代明主李世民掌管好了**的一应事务。让李世民安心处理朝政。往进了说,在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交恶时又竭力争取李渊**对李世民的支持,甚至在玄武门事变当天亲自带着李承乾慰勉将士,往远了说,在即为皇后之后,常常借古讽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病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虽然早崩,却是古今中外的奇女子之一。

对于长孙皇后此人,黄俊明可是非常敬佩的,但听到长孙皇后的邀请,黄俊明可不敢真的跟随她进去,只得推辞到。

“贫道谢过长孙皇后好意,不过贫道一会还有要事,是在不敢叨扰皇后。”黄俊明语气诚恳而低沉的说着。

长孙皇后听到黄俊明如此说,不经意间却皱了皱眉头,弄得黄俊明有些发懵,没等黄俊明猜测她皱眉的原因。长孙皇后轻咬贝齿出声说道:“仙师妄言了,小女现在只是太子妃而已,可称不得皇后。”显然长孙皇后将黄俊明划归到了吹嘘拍马的阿谀奉承之人。

黄俊明这事也发觉到刚才说话只见的事务,不由的有些尴尬。只得将刚才的话推脱到是卜算而来。

“呵呵,太子妃殿下贫道可不是妄言,贫道略懂观人之术,半月之内贫道所言就会成真。”

黄俊明说的可是斩钉截铁,凿之确确,不过显然未来的长孙皇后不愿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见黄俊明提及他的卜算相面之术。对着黄俊明说到。

“陛下当初也和小女提及过仙师卜筮无双,所言无一不准,小女先谢过仙师吉言了。”一低头又看见,李承乾对着黄俊明做着鬼脸,不由得轻笑道:“程乾,既然认识仙师,为何仙师来了不去告诉娘亲?”语气中充满着母爱,丝毫不见一丝责怪。

不过李承乾听后竟然又往长孙皇后的身后缩了缩,长孙皇后见此,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你这孩子,仙师既然卜筮无双,可否为这两个孩子算算?”显然长孙皇后只是怕冷落了黄俊明随口一说。

不过就是这随口一说,让黄俊明内心一禁,怎么办?难道要告诉长孙皇后这两个孩子日后会为了皇位争斗不休,最后弄出了个一死一囚禁的结局?

看到黄俊明面色犹豫,长孙皇后也是内心一惊,对于黄俊明的卜筮之道。她可是多次听李世民说起过,无论是预言李元吉的死,还是预言这武德九年发生的几次叛乱。乃至预言出李世民登基称帝。无一不准,在这个封建迷信的世代。长孙皇后可是对李世民的卜算异常的相信。看到黄俊明的犹豫,长孙皇后已经知道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雪儿,带两位殿下先回去。”长孙皇后扭头对着千金公主的侍女雪儿说道,又挥手让身后的侍卫和侍女站的远些。才对着黄俊明说到:“仙师可有为难?难道这两个孩子。。。。”

黄俊明有些无奈,开始悔恨自己没有跟着李世民前去祭天起来。只是长孙皇后发问又不得不答,也不能信口雌黄。实在是为难。

“不知太子妃殿下所问是何方面?两位皇子的姻缘?成就?还是福禄?寿命?”黄俊明咬着牙说道。

“仙师学问果然广博,仅仅是这么一会功夫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程乾和青雀的姻缘肯定差不了。小女就先问问成就吧。”长孙皇后对黄俊明的卜算这时可是深深地佩服。

听到长孙皇后问的是成就,黄俊明一下子舒了一口气:“那贫道就先说大殿下吧,贫道观大殿下,敏慧,大体自是为政典范。”黄俊明也是聪明只捡着李承乾腿瘸前好的方面说。

那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听到黄俊明如此说,长孙皇后心中自是喜气洋洋,不过常年的秦王妃,太子妃生涯让他学会了波澜不惊,不过见李泰的成就黄俊明还没说,不禁出声问道:“那青雀。。。”

“贫道观四殿下,应当雅好文学,才华横溢。”黄俊明又是只捡好的说。

“这么说来,青雀日后会是一代文豪?”长孙皇后一听这两个孩子的将来都是十分的出色。喜色浮上了面颊。“那不知他们的福禄方面又是如何?”

黄俊明听了这个,不禁暗笑,李世民这一登基,他的孩子不都直接从王子升级到皇子?身为皇子福禄能缺少么?

“大富大贵。”黄俊明这次可是惜字如金。

长孙皇后听了这话,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知道自己问了个傻问题,不由得噗嗤一乐。随即继续问道:“那他们俩定然是相亲相爱互相辅佐了?”

这下可让黄俊明的面色大变,按照顺序长孙皇后应该问的是两个孩子的寿命啊,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黄俊明实迟疑着实在不好回答。长孙皇后见此,脸上也阴郁了下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颤抖着说道:“仙师,还请告知,这连个孩子。。。难道?”

黄俊明是在忍受不住,只得将牙齿咬得生生作响,费力的从嘴中突出几个字:“两龙相争!”

长孙皇后听此,似乎觉得世界都变得昏暗起来,嘴里不住喃喃道:“冤孽,冤孽,我就知道。。。世民杀了大哥四弟。也难怪连自己的儿子也会不其后尘。仙师,可有解救的办法?”似乎长孙皇后认定黄俊明就有解救的办法,用哀求额目光看着黄俊明。

黄俊明也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气氛,可怜天下父母心。思索了片刻,只得说:“太子妃殿下若是信得过贫道,三年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