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羊及时移交官府。若有可能,询问突厥是否有买卖奴隶意向,前隋至今,每逢战乱突厥总会俘虏一批战俘充作奴隶,汉人在突厥地位低下,生活困苦,若有买卖奴隶之可能。不惜一切代价将以往被掳掠汉人尽数买回。免其再受突厥奴役之苦。突厥奴隶也可以买回。今大唐各处修筑城池,翻修道路。劳动力奇缺,突厥人任劳任怨,乃优秀力工。同时也可以通过在突厥的汉人以及被买来的突厥奴隶,绘制突厥地图留备反攻突厥所用。”

这些东西都是黄俊明临时想到的,虽然说言辞方面少显欠缺,但意思很是明了。在黄俊明的记忆中,无论是汉朝对匈奴。还是唐朝对突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被突厥人裹挟着前往北地突厥做奴隶,这些奴隶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突厥人养的牲畜的地位高,男的奴隶是突厥饲养牲畜的劳力,有技术的奴隶在突厥的弯刀下进行劳作,制造出兵器再由突厥手持前来中华大地打劫,如此反复。女奴的生活更是悲惨,女奴被掳掠之后完全成了突厥人的生子机器,生下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是拿起武器前来攻打唐朝。而遇到灾年,游牧部落为了节省粮食,对于老幼的奴隶就是一个杀字,那些体弱的也往往免不了被杀一途,可以说相当的残忍,黄俊明想到这一点虽然也算是偶然,但本着同一血脉的原因,还真的不忍心让这些同胞继续受苦。要知道去年突厥打来时在秦州就掳掠了五千人。也不知道这一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到大唐。

按照万冥子所说的,突厥现在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去年大雪牲畜和人口冻死不少,想必也是有很多的汉人被杀了吧?同时正因为突厥现在过得不好,让万冥子他们通过贸易换取在突厥的汉人,恐怕突厥人是会很乐意接受的。起码多换一匹布就可以在冬天抵御寒冷,多换取一些金银器物,想必在那些突厥贵族的心里。那些精美的器物的价值应该比一个奴隶的价值更高。

黄俊明又思量了一番之后提笔写道:“另,据说突厥之中有前隋义成公主,以及前隋萧皇后、及一位皇子存在。多多打探此事。传言华夏至宝‘传国玉玺’在其手中。若有机会能将义成公主、萧皇后、那位皇子或是传国玉玺带回我朝,必是大功一件。若不能带回则打探好所在位置。待反攻突厥再作打算。”

“关于何时反攻突厥一事,吾徒暂且不用关心,今年大唐不会发生任何对外战争,以内部发展为主。明年蝗灾,突厥必定受到严重损失,长时间的贸易又会使其缺少粮食,再加上民怨积压严重,定会发生变乱。此时才是我大唐反攻突厥之时。现在的目标就是笼络亲唐部族,以求分裂突厥。同时绘制地图,打探突厥王庭所在。以备战时所需。”

黄俊明写到这里,又停下了笔,拿起万冥子和沐轩子写的书信看了一遍,随后写到:“关于西秦耶教一事,暂且不用太过担心,此教正处于混乱之中,又离我朝太过偏远,不必多费心思,值得注意默罕默德此人。十年之内必定平定大食全境,发展其宣扬之思想宗教,实乃今后我道之大敌,唐大食之间今后必有一战,有机会搜集一下次教之战法。留作日后所用。至于你等所说之天竺佛教,为师已经悉知。并有所打算,你等暂时不用考虑。发展突厥人信奉道教为正途,大力促成两国边贸为基础。留意各方面情报为任务。望吾徒谨记。”

黄俊明取过这些了回信的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似乎又有些疏漏,在反攻突厥一事之后又用小字写到,“梁师都之情报尽早收集,待到明年灭之。”

写完这些,黄俊明检查之后觉得并无疏漏,随后写到:“为师身在长安,欲于道藏编纂完毕之后,周游神州大地,若有空闲定赴商城,与汝等一叙。商城地处偏远,情况复杂。望吾徒保重身体。多多留意身边动态。另有千言万语不便写于纸上,一切尽在不言中,望吾徒珍重。以上,贞观元年七月,百年子。”

黄俊明抓着硬笔,似乎还像多写两三句,可是却又不知写些什么。只好无奈的放在一旁,待信上的墨迹干了。找来个信封小心翼翼的将信纸折好,放在信封当中。又提起笔在信封上一笔一划的写到:“吾徒万冥子、沐轩子亲启。”落款又用一行小字写到“长安天仙宫百年子。”

写完了这个,火漆也不封,转手将信放到了一旁,现在封这火漆是没用处的。这两封信之间有些信息是要告诉给李世民的,方才李元亨走的时候,黄俊明正沉浸在万冥子的书信当中一时间忘了这一点,现在想起来又有些懊悔。

黄俊明给万冥子和沐轩子的回信并不多,但也对这二人透露了足够多的信息,像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一点黄俊明和袁天罡说过,和李淳风说过,和孙思邈说过,就是没有和这些人之外的人说过,既然这两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两个宗教,那就先透露一些信息给他们吧,没准在他们了解之后,会有一些想法呢。毕竟他们远在边疆,这些讯息接触起来比较容易,更能及时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处理。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黄俊明现在真的像是他在信中所说的一样,对这两人在边疆的所作所为很是欣慰,没有别的,单单为了这中华道教几千年没有走出国门的这一步在这两个人的手底下终于迈出去了。这一点就足矣让黄俊明高兴一阵子了。

道教并不是不适合对外传输,但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前提,就是说道教和整个中华文化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想要了解道教,就必须要了解中华文化。而纵观古代历史,但凡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无一不被中华文化所同化,成为了中华的一份子。所以黄俊明便将这道教强盛的方法依托给大唐这个伟大的朝代。

唐朝时注定不会安分的,注定会向外扩张,也正是因为唐朝会扩张,因为他的强盛,才会让蛮夷来朝,万国臣服,也正因为这一点,才会让周边的属国和大唐打下来的地盘接触到中华文化,并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同化,道教才有向着外界更进一步的可能。而自古以来,每一个帝王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开疆扩土的期望,每一个将军都会有裂土封侯的愿望。而这种期望和愿望,正是道教所需的一股子东风,带着道教乘风破浪,走出国界,走向更远的地方。

而现在突厥还是唐朝的大敌,也没有灭亡,但突厥却通过和唐朝的通商,提前了解到了道教,而万冥子和沐轩子也不负众望的将道教扩展了出去。这无异于给道教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依托大唐是一,通过商业贸易是二,相信就这两点,在一段时间之后,道教遍布整个亚洲那都不会是一句空口之言。

———————————————————————————————————————————————————————

今日第二更,接下来还有,加油加油,目标一万一千字,啊疯了!!!!!!!!!!!!!!!!!!

252 天之道与自然之道

黄俊明的信最终被驿卒取走寄送了出去,承载着黄俊明的期望和嘱咐,奔向了远方的边疆,而黄俊明又要开始日复一日的道藏编纂生活。

当然黄俊明注定是不能安生的,虽然身在长安,所遇到的事情和任务无非就是那么几件没那么几个。可是还是让黄俊明有些厌烦。比如说现在。

李承乾在听了黄俊明让他观察什么东西吃蝗虫之后,便时常出没于林间地头,看着一只只蝗虫的最终结局。而现在他认为对于蝗虫相当的了解了,立即一蹦三条的找到了黄俊明。

“仙师,承乾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消灭蝗虫了!”李承乾稚嫩的声音对着黄俊明一板一眼的说道。

“哦?说来听听?”黄俊明对于李承乾所能观察到的东西不用想都知道。自然并不是很感兴趣,很是随意的回答道。

虽然黄俊明不感兴趣,可是对于李承乾来说,这可是相当有乐趣的事情。听到黄俊明让他说,立马神色一正,开口说道:“仙师,承乾发现,青蛙、蟾蜍这两个长的差不多的东西对于吃蝗虫可是相当的快的。而且我还发现青蛙不能离开水源太远,但是蟾蜍却能在比较干旱的地方捕杀蝗虫,除了这两样之外,承乾还看到一些小蛇是吃蝗虫的,还有刺猬,家禽,飞鸟等等等等”李承乾掰着手指头说着,虽然他知道很多鸟都吃蝗虫可是由于认知度有限只好用等等等等做了代替。

“不过仙师,承乾却也同样发现,那些蛇、刺猬、家禽、飞鸟等等的除了吃蝗虫也吃青蛙。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不能和平相处么?这样的话他们都去吃蝗虫,那明年的蝗灾岂不是可以安稳的度过了?”李承乾似乎对这些动物为什么互相吃来吃去表示很强烈的不解,而且出于小孩子的天真,更是想让这些动物和平相处去共同吃蝗虫,这孩子。哪懂得什么是食物链的道理。

黄俊明想了想,随后达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恩?”对于这老子的话,李承乾这个小孩子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连忙问道。“仙师您是何意?”

“呵呵。”黄俊明就知道这小孩子未必能听懂这话,或许懂了字面上的意思,但是稍微深刻些的,那对于他来说就是相当困难的了。“这句话是老子说的。也是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总结而出的。承乾。你可以这么理解。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比如说青蛙吃蝗虫,蛇也吃蝗虫,但是蛇在吃蝗虫的时候又吃青蛙,偶尔也吃鸟。”

看着李承乾似懂非懂的样子,黄俊明又说道:“不懂吧?在老子看来天之道的缺陷正是物竞天择。而他们的同一性又是生生不息,比如说,土地之中一种极为微小的细菌,养活了植物。而植物又养活了蝗虫一类的虫子,虫子又养活了青蛙,青蛙又养活着蛇类,鸟类,老鼠之类的。蛇类鸟类老鼠又养活着黄鼠狼狐狸等小型肉食动物,而黄鼠狼,狐狸这些小型的肉食动物又是被狼。虎等大型动物吃掉。而最后呢,人又是狼虎的天敌,把狼虎杀掉。最后人死了,埋进地底又被徒弟中那种极为微小的细菌所吞噬掉,化为泥土。供给给植物。但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些共同点,比如说有些蛇类不但吃蝗虫,也吃青蛙。有些鸟类不但吃青蛙蝗虫还吃蛇,甚至是老鼠。老鹰的话也会吃狐狸黄鼠狼和其他鸟类。这样一来又有一些食物上的共通性。这样就是一套完整的生物链系统。缺少了其中一环都会造成灾难。比如说食草的兔子没有了天敌的捕捉,那他们就会越繁殖越快。到时候满世界都是兔子,岂不是很恐怖?所以说这一点上又能看出天道至公。不单单为了某一种族,某一生物。一切都是一种平衡,你要是让蛇不吃青蛙那就是打破了这种平衡。当然蝗灾就是一种不平衡的体现,不过这蝗灾不可使可以消灭的么?”

黄俊明这一番话说的相当的简单,几乎是照着中学时学生物的时候的那些记忆照搬照抄而来,顺手又贴合了道教的教义,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而李承乾也是一副我懂了的样子。让黄俊明颇为受益。

“仙师,我明白了,可是这天道又和蝗灾又什么关系呢?”李承乾似乎觉得黄俊明说的话有点脱离了蝗灾的话题,出声对着黄俊明说道。

“当然有关系,这天道又叫做自然之道,自然之道要的就是一个平衡,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蝗灾则是打破了这场平衡的存在,承乾,你想啊,蝗灾一来,这植物被蝗虫吃掉了,那食草动物和人类吃什么呢?人类要吃掉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必定会让这个平衡的环节中有一环衰弱下去,一环的衰弱就代表着另一环的崛起,影响相当的大。所以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的灭蝗。”黄俊明也知道自己跑题了,思想中似乎有好几条车在拽着想让他尽量将这天之道和蝗虫扯上关系:“所以说蝗灾一来,就必须要引进可以灭蝗的生物,让青蛙,鸟类,蛇类等等的吃掉蝗虫,这样的话青蛙、鸟类、蛇类吃完蝗虫之后生长迅速,再让他们的天敌吃掉他们,一环一环的吃下去,沉重的使命到了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我们人类的身上了。我们人类必须等到这一环又一环的任务结束后,再杀掉下一层的食物链上的生物,当然不是赶尽杀绝,只是让这些生物保持一个稳定有序平衡的结构就可以了。所以说作为人,咱们是伟大的,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咱们都可以去插手,但不能去随意的灭杀某一物种,因为咱们人类肩负着维护天道正常发展的使命,就像是蝗灾来袭,咱们应该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坚强的勇敢地去面对!”

————————————————————————————————————————————————————

不是主角说跑题了,是西南我写着写着写跑题了。还有两千字。

253 天道又很多让咱们借鉴的东西的

253天道又很多让咱们借鉴的东西的

李承乾就算在聪慧,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哪经得起黄俊明的这种忽悠,只是一会就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人,重任扛在肩。不过这正是一个小孩子内心中最愿意做的事情,就像是古代的孩子们一直幻想着谋取仕途,然后报效国家,投身军旅,御敌与国门之外。现代的孩子总是幻想自己是整个世界的救世主一样,当然在古代还没有救世主的称呼,但是经由黄俊明这么一点拨。李承乾顿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救世主,天道在世间的管理者,自己也是有必要有信心恢复天道的平衡!

黄俊明看着李承乾的小脸变得异常的严肃,整个脸和身上的肌肉似乎也绷紧了,蓄势待发。不由得就是一阵暗笑。黄俊明这么说可是有种可持续发展的小小苗头,也不知道这一溜的胡诌八扯能不能在李承乾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作用。不过看着李承乾现在的样子,黄俊明的玩心大起。又是一阵严肃的说道。

“其实这维护天道一事很多人正在做,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罢了。承乾你有没有见过打渔的渔人?据说打渔的渔人在打渔的时候就是只打大鱼,小鱼要放生让他们自由成长,打猎的猎人也是如此,带着孩子的正在发情期的雌性猎物是不打的,因为他们还要繁衍下一代。虽然打渔的和打猎的并不知道他们在维护天道,只是为了让他们自己一直有鱼打有猎打。但是他们的行动的的确确是一种维护天道的表现。”

李承乾轻轻地点点头,对于这个话题,李承乾竟然是相当的感兴趣,一脸希冀的等着黄俊明继续说下去。李承乾的这个表情看在黄俊明眼里,心底又是一阵暗笑,没准今天的这番谈话造就了以后这里成千会成为一个秉承可持续发展观的皇子。当然黄俊明的这翻猜想不幸言中,李承乾不但成为了一个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皇子。还成为了这样一个帝王,并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用到了朝政上,很好的稳固了李世民打下来的江山。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黄俊明看着李承乾那希冀的眼神,思考了一下随后又说道:“承乾啊,其实天道还有很多可以让咱们人类借鉴的。你想听听么?”

“恩!”李承乾的回答很简短又很有力度。

“既然你想听,那贫道就给你说说。当然这些东西你可能不能理解,但是贫道希望你既然听了,就要记住”黄俊明找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随手将李承乾抱起放在了自己的腿上:“首先,这第一点。伪装是很重要的,因为不会伪装的动物更容易成为天敌腹中之食。第二点呢,则是安静一点好要知道长寿的动物大多是喜静不常动的,比如说乌龟,活得长寿吧?短命的一般运动量相对较大。比如说每天飞来飞去的蜜蜂。第三点呢,就是相时而动,大多动物在成功捕食前都要进行长时间的“致命的等待”比如说蜘蛛。第四点,环境很重要,选择一个好的生存环境比辛勤努力更重要。在环境优越、气候适宜地区生活的动物面对的危机更少。”

黄俊明微微一顿。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说下去,因为下面的话可能涉及到政0治,不过思想一番之后,还是决定说出来吧,毕竟这大唐的小权贵们可以说深受天仙宫思想的熏陶,以后恐怕是做不出来像是历史中那样的事情了。“承乾。贫道刚刚说的那四点总结一下,这人不需要学会伪装,只有伪装了内心才不会被别人发现你的内心想法,你才更安全。伪装了外表,才不会让别人发现你的位置,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的发生。要安静一点,不要张扬,张扬的一般都比较短命,安静可以听到很多不同的话,可以自己作分析做理解,张狂的人把时间都用在了张狂上,自然会遭人算计。要懂得把握住机会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就像现在突厥虽然已经很乱了,为什么我门大唐还不去发兵征讨?因为这时候还不是突厥最弱的时候,我们要等到突厥最弱的那时候一下子,给他打掉!而最后一点呢,就是找好环境,比如说天仙宫,你想想啊,你和那些权臣的子弟都在这天仙宫里学习,每个人的关系都是相当好的。等你们长大之后他们自然也是支持你的。而你们不在天仙宫学习的话,就会分帮结伙,到时候少不了你会有麻烦事。懂了么?”黄俊明把最后一条说的有些言语不详,不过他却没注意到这李承乾的早熟,黄俊明说的这些东西他都听懂了,在心底也暗自全都记住。

黄俊明将李承乾放到地上,随后又说道:“贫道再给你讲个故事吧。咱们大唐的最西方有个地方叫做西秦,西秦之下是一个叫做非洲的大陆,那个大陆很炎热,连人都晒得比锅底还黑。不过咱们不说人,咱们说说非洲的大草原。非洲大草原漫长的旱季,在一个即将干涸的水塘周围,动物们为了生存而顽强地斗争着,大量的动物被淘汰了有的喝水时被鳄鱼、狮子吃掉了有的自相残杀死掉,有的缺少食物饿死,受伤死掉的。这个旱季实在太长了,最后水塘干了,里面的鳄鱼、河马也死掉了,鸟不是死了就是飞走了,狮子、野狗饿死了。可是当雨季的第一丝雨水淋到这片干渴的土地上时,到处都是干枯的尸骨,一片肃杀之气。但当大地重新变绿后,这里却又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各种动物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所有的痛苦都被忘记。承乾,记好贫道的最后这个故事,回去好好想想,其实这些动物和人一样。去吧,去找寻你的绿地。”

黄俊明挥着手示意李承乾离开,今天黄俊明说的就够多的了,至于李承乾最终能理解到几分,那也和黄俊明无关。不过黄俊明相信,就算是李承乾现在无法理解,在他完全记住之后,总有一天会理解黄俊明所说的话的。

254 金蝉出关讲所悟

254金蝉出关讲所悟

李世民向来都是关注自己这两个儿子在天仙宫的学习情况的。在李世民现在的几个儿子当中,大皇子李承乾因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本例就有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再者承乾秉性聪明,所以在李世民即位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立李承乾为太子,而现在,李承乾九岁。

二皇子李宽,因是庶出,又因李世民叔父楚哀王李志云无后,早早的过继了出去。当然也不用李世民操心。

三皇子李恪,虽说年岁和李承乾相差不大,但却因为是杨妃所生,身份的问题,让李世民不得不去限制他的发展,当然李恪现在还小,看不出长大后的文武才华。

四皇子李泰,现在六岁。平日里又是李承乾的跟班,不过显然有些喜文厌武的苗头。但现在李泰早就将自己的身份定位到了做李承乾的左膀右臂,日后的两龙相争或许是不会发生了。

五皇子李祐,这小屁孩才三岁,还在母亲的身边嬉戏着,自然也并不在李世民关注的眼中。

目前来说,李世民只有这五个儿子,李宽被过继出去不用管,李祐年岁太小不用管。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所以也不用管。这样一来长孙皇后的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就成了李世民所关注的对象。几次和李承乾李泰也谈过,这两个孩子在李世民眼里可是被黄俊明调教的相当的不错。所以每次两个孩子从天仙宫回来都是要经过李世民的考核的。

黄俊明对李承乾说的这些话虽然李承乾在有些方面似懂非懂,可是李承乾聪明啊,就黄俊明这么说了一遍,就一个字不差的记住了。回去之后还卸载了纸上。周末回家的时候直接递送到了李世民眼前。

李承乾虽然不全懂,但李世民看得懂啊,李承乾的这些笔记李世民只是看了一遍就没收了。只是在李承乾的生物灭蝗法上稍微勉励奖赏了一番,便独自一人拿着李承乾的笔记找长孙皇后去了。

当然这找了长孙皇后的效果就是李承乾和李泰的笔记又要经过长孙皇后的阅读。这是后话。

转眼间,贞观元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金蝉子也终于结束了一年的面壁生活,走下了藏经阁,当然据说藏经阁上的那位慧原和尚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将自己的所想写成书册,不过起码金蝉子终于可以得见天日了。

一年来的紧闭生活让金蝉子的肤色变得相当的白皙,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