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求生在西晋末-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玩笑开大了!听了孙双所言,王敦是又惊又气又急又好笑,差点儿直接背过气去。

事已至此,王敦哪能半途而废,只能强忍内心愤怒对孙双道:“回去之后,请告诉甘使君,敦此去建邺旨在铲除朝中奸佞,绝不会对天子有任何不敬。事成之后,我愿意保举他为做三公。”

孙双快马回去转达王敦的意思,结果甘卓纠结来纠结去,依然是举棋不定。

有部下劝谏甘卓站在朝廷一边,先假装同意王敦要求,然后等王敦主力离开武昌后,再起兵讨伐对方。

然而甘卓却担心事后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进而拒绝了部下建议。

后来又有人建议甘卓试探一下坐镇襄阳的郗鉴是什么态度,于是他又派参军孙双将王敦意思一字不落传给郗鉴。

郗鉴自然毫不犹豫表示了对天子的支持,同时又果断地劝说甘卓不要助纣为虐。

得知郗鉴的态度后,甘卓这下彻底不打算跟王敦一起叛乱了,但他同样拒绝了郗鉴邀其出兵讨伐王敦的请求。

原本王敦的如意算盘是向西邀请甘卓一同起兵东进;向北派兵阻拦郗鉴南下;向南则骗取司马承到王敦军中任职;如此武昌再无后顾之忧。

不料,这事一开始就出现了纰漏,先是甘卓言而无信,接着司马承拒绝到王敦军中,不但让王敦所谋落空,反而还在湘州高举勤王大旗,打出了反抗王敦的旗号。

面对后方不稳,王敦并未慌张,在与沈充、钱凤、周抚、邓岳等商议过后,他采取了果断措施。

一方面王敦再次派遣自己的参军乐道融去见甘卓,为说服犹豫中的甘卓做最后的努力,并再三表示此次东进,只为了家族的生存而除掉刘隗,别无他意。

二是派遣心腹南蛮校尉魏乂,带着将军李恒、田嵩等,率军二万转兵南下,去进攻湘州,试图在司马承初起之时迅速将其扑灭。

三则王敦继续指挥主力加快行军步伐,试图赶在各方之前拿下建邺。

不得不说王敦的应对措施十分得力,只要他能迅速攻破建邺,并控制住司马睿,他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王敦此举带有很大的冒险性,成功与否就在于自己与郗鉴等人比拼速度。

就看王敦能否在郗鉴等人攻下自己的老巢武昌之前,攻下司马睿的老巢建邺。

与此同时,面对来势汹汹的王敦,天子司马睿正式下诏:“王敦依靠宠信,却胆敢发狂,把朕比作昏庸的太甲,想要幽禁。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要亲率六军,诛杀此大逆不道之人!特此正告天下:有杀王敦者,封五千户侯。”

同时,司马睿征召戴渊、刘隗率兵到建康会师;加封周处之孙、周札侄儿周筵为冠军将军、都督会稽吴兴义兴晋陵东阳军事,率水军三千人去三吴讨伐沈充。

天子试图通过这样的举措告诉周札,朝廷很看重周家,你不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时郗鉴密信抵达了建邺,让天子看出甘卓很犹豫。

大喜过望之余,司马睿立即下诏加封甘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荆州牧、都督荆州梁州诸军事。

而各地接到天子勤王诏书后,部分忠于朝廷的地方将领纷纷起兵响应,其中广州刺史陶侃派参军高宝领军北上。

建邺当地百姓得知大将军起兵而来,恐慌之下纷纷向乡下躲避。而城内大小官员亦是神情慌张,生怕被战火波及。

……

王敦举兵叛乱彻底将琅琊王氏推上风口浪尖之上,同时也造成了王氏内部分裂。除了部分野心勃勃之辈早见机不妙已投靠了王敦外,如今留在城内的基本上都是反对王敦的族人,众人均以王导为首。

当王敦叛乱的消息刚刚传至建邺时,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刁协在内纷纷劝说天子司马睿尽诛王氏以绝后患。

结果就在此时,王导亲自带着中领军王邃、左卫将军王廙、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氏家属二十多人,每天清晨跪在在皇宫门外等后朝廷处罚。

此时司马睿早已将王导引为心腹,怎么可能自断臂膀?

再加上王导平时人缘不错,又有刘隗、周顗、庾亮、郗鉴等一大批朝廷重臣纷纷表示不赞同处罚王导。

而且众人非常清楚,处罚王导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激发朝廷内部矛盾。

江左之所以会爆发这场冲突,说白了是司马皇族与琅琊王氏之间争权夺利导致的。双方对于“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有了不同利益诉求,皇族不再满足由琅琊王氏主导双方合作,甚至有继续尊奉‘王与马共天下’的意图。

众所周知,永嘉年间,司马睿代表的皇室力量极为薄弱。

为此皇族不得不让出主导地位,让王敦代表的琅琊王氏成为双方政治合作的领袖。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今天司马睿代表的皇室实力有了长足进步,他们已不满足继续让王氏占据主导地位。

性格温和的王导面对皇室紧逼选择了急流勇退,即便多次受到天子猜忌,但王导依旧不曾有谋反之心。

但是王敦就不同了,面对皇室步步紧逼,王敦为了继续掌控主导地位,不得不选择武力捍卫自己的利益。

第536章 风云骤起

永昌元年,二月,大将军王敦举兵清君侧消息瞬间从江东传遍四方。

而石勒得知王敦叛乱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因为他终于可以不用担心南线安全,可以全身心对付辽东。

与此同时,当王敦叛乱的消息传至蓟城时,辽东上下则为此感到分外失望。

之前辽东一直在极力避免江东爆发内乱,却没想到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辽东制定的战略是先北后南,即先平定北方胡患然后再举兵南下统一天下。

原本辽东绝不会轻易改变既定策略,但眼前情况有点儿特殊,王敦叛乱让辽东看到了以最小代价平定江东的良机。

若是错过眼前机会,谁知将来得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拿下江东?

面对轻易夺取江东的诱惑,辽东上下很多人都心动了,连卫朔也不例外。

若非卫朔一直视胡虏为心腹大患,恐怕这会儿他已下令出兵江东。

过了许久,卫朔才算冷静下来,而且他也想清楚了,眼下绝不是辽东收复江东的时机。

因为在河北、中原还有数十万虎视眈眈的羯胡,卫朔宁愿将来在中原大战中与胡虏两败俱伤,给予江东入主中原的机会,也不愿在南下大战中被羯胡觅得翻盘良机。

“臣等参见主公。”在卫朔想着自己心事时,几位心腹重臣也来到议事厅内。

“几位先生不必多礼,这是刚刚传来的江东急报,王敦已正式起兵叛乱。”

“诸位,江东内乱必然会影响南征大计,石勒肯定会将南方兵力集中在河北一带,这对辽东而言十分不利。”

“因此,参军司建议暂时先放弃南征,在北方集中兵力固守,然后派出精锐剿灭王敦叛乱,进而拿下整个江东。”

“据参军司兵棋推演显示,别看辽东与江东之间隔着重重大海,但因辽东水师强大,又有夷洲、珠崖两岛为根基,只要一声下令,辽东军有八成把握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并顺利攻克建邺。”

听了卫朔所言,在场众人纷纷陷入沉思,都在思索参军司建议是否可行。参军司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不想与强大的石勒硬碰硬,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由于江东爆发内乱,石勒必然会集中全部兵力北上与辽东争锋。

裴嶷斟酌了一下问:“主公,参军司预计需要多久才能稳定江东?”

“不太好说,参军司预计至少得需要一、两年时间。尔等都清楚,江左世家林立,辽东若想立足,怕是得花大气力整顿不可。”

裴嶷一听立即摇摇头道:“一、两年?不行,不行,时间太长,中间变数又太多。因此臣还是坚持原计划不变,不管江东局势有何变化,辽东的首要目标还是以消灭胡虏为先。”

“主公,臣亦不赞同南下江东。以目前辽东水师之实力,再加上而今这天时地利人和,完全能一举突破长江防线,就是拿下建邺也不是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辽东就能顺利平定江东。”

这时温峤站出来支持裴嶷的建议,他接着道:“大家都知道自从汉末以来,江东一直都游离在中央朝廷之外,就算当初武帝俘虏的吴主孙皓,可也没有完全消化掉江东。”

“这就造成了江东世家格外排斥外来势力,因此若辽东借助王敦叛乱契机进入江东,必将引起江左世家极大反弹,甚至有可能连累未来辽东平定胡虏的计划。”

“主公,臣相信以辽东军之强悍,自然可轻易拿下建邺,可是辽东拿下建邺之后呢?”

“谁能保证面对大举入侵的辽东军,原本不睦的王敦不会与江左世家合作?一旦世家团结起来,辽东在江左将会变得举步维艰,到时要平定江东的话恐怕不止两年,没有四五年时间,辽东别想将江东掌握在手中。”

“再加上南方多林地水泽,不利于骑军作战,万一对方跑到大山上与山越结盟,我们是不是又要长期陷入到平乱之战当中?大家不要忘记,在中原还有数十万胡人正不怀好意等机会图谋辽东。”

“届时面对数十万骁勇善战的胡族骑兵,在辽东精力被牵扯在江东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葬送辽东大好前途。因此臣建议辽东对江左局势作壁上观即可,绝对不能趁机南下。”

“温军师说的不错,臣也不赞同南下江东,眼下辽东与羯胡大战在即,哪里有时间与精力花费在江东身上?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江东打成一锅粥,只要辽东顺利灭掉胡虏,日后自有机会重整江东。”

莫含也明确表示不赞同调整战略,在他看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只要能顺利消灭胡虏就是值得的。石勒乃雄才,谁也不敢保证,四五年之后羯胡会不会在中原站稳脚跟。因此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解决胡虏的时间越早越好。

“太真、景前、世容说得很好,朔也是这么考虑的。对辽东而言,突破长江防线、拿下建邺容易,但并不意味着辽东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控辽东。因为江左世家一向敌视辽东,他们肯定不甘心臣服辽东。”

卫朔所言又不禁让大家想起,在太康元年,镇南大将军杜预领兵平吴之后,朝廷却没有成功将江东纳入到大晋体系中,当时整个江东一直维持着半独立状态。直到今天,那些江左世家依然与朝廷若即若离。

“唉,看来辽东此次只能放弃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了!”高瞻心有不甘道。

莫含脸上带着笑意道:“诸位莫要沮丧,虽然辽东不能南下江东,但却可以借此机会麻痹一下石勒。接下来辽东对外做出将南下江东的假象,吸引各方注意,借以掩饰辽东准备南征的真实意图。”

“嘶!似乎有点难度,石勒可不太好骗啊。”卫朔颇为心动道。

“嘿嘿!石勒不好骗,不代表张宾不好‘骗’,只要张宾在石勒面前替辽东‘美言’几句,还怕石勒不上当?”

“另外,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辽东只能将真实意图告诉军中昭武上校尉以上高级将领,然后将准备南下江东的消息散布给军中普通士卒,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以假乱真。”

“嗯,不错,世容这招厉害!行,将军府、参军司就按世容的意见去办。不过大家可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千万不要自乱阵脚。”

“请主公放心,臣等一定谨记教诲。”

果然在与众人商议过后不久,卫朔便公开对外宣称要南下江东勤王,并直斥王敦为乱臣贼子,要求对方立即解散士兵向朝廷投降,不然他将亲率辽东虎贲南下平叛。

就在卫朔表态后,辽东军开始了频频调动,刚开始石勒还担心辽东会打着南下江东的旗号进攻河北。谁知辽东军纷纷云集在旅顺等各大港口,然后在水师的帮助下,大批辽东军将士坐上战船离开了港口。

外界自然不会知道,这些离开港口的辽东军会在海上转一圈后,于夜间悄悄运抵冀州、青州一线,并秘密集结起来,等候攻击命令。

很快辽东军南下勤王的消息就传到了建邺,得知辽东军将南下勤王,朝廷一方士气大涨。

建邺城内不少人都在私底下交谈,认为辽东军到来意味着王敦叛乱不足为虑。

而王敦在接到辽东军即将南下的消息后,除了破口大骂辽东多管闲事外,还立即下令加快了大军行军速度,试图在辽东到来之前拿下建邺。

第537章 双方备战

在蓟城内,在政事堂旁边有一座其貌不扬的院子。》》》读》书,。。o◎然而在大院之外面,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巡逻守卫。

旁边门口还插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军事禁区”几个字。任何试图靠近院子的人,都会被劝离,如果硬闯的话,则将会被侍卫们毫不留情地斩杀。

这里就是参军司所在地,是战时辽东军总指挥部。

一旦战争开启,参军司附近道路将全部被戒严,除了持有将军府颁发的特有通行证外,任何人不得接近这里,否则会被以间谍罪论处。

在参军司内,有一座巨大沙盘,上面涵盖了大晋全部地理、地貌,是辽东花费数年精心而成。如今沙盘中原、河北一带插满了红和蓝两色小旗,代表着辽东军和羯胡军队对峙的具体情况。

四周有不少忙碌的参军、文书,他们会随时根据局势变化更换标注,表明最新进展。

如今卫朔正心情澎湃地站在沙盘面前,辽东上下已做好了对胡虏最后一战,近五十万辽东军正悄悄往各地集结,而大战所需的各种物资早已被囤积在前线。

由于这将是决定民族命运的一战,让辽东大部分人为此紧张不已。生怕大战失败,断送当今大好局面。其实在卫朔、高瞻、裴嶷等人眼中,此战虽然有些凶险,但起码辽东占据了七成左右胜算。

“主公,此战共分三大战区,即河北、中原、淮南。由于胡虏主力集中在河北,故在幽冀一线辽东将集中三十万大军,由大司马亲自指挥,将督将卫雄、陈安、段文鸯、姬澹、姚弋仲、谢艾、贾坚、薛涛等人,争取将胡虏主力聚歼在河北大地上。”

“至于中原战场将由毛宝将军指挥,其作战任务是在大战开始后,以最快速度切断兖豫驻军与襄国之间的,为主力在河北聚歼胡虏创造机会。”

“除此之外,毛宝部还将配合青州都督孙纬完成对淮南占领。”

听完鲁昌汇报,卫朔微微颔首,问道:“什么时候发起攻击?”

“具体攻击时间定在三月三,三大战场将同时发动攻击。”

“胡人那边呢?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吗?”由于面对的是石勒,让卫朔不得不小心谨慎。

“回禀主公,眼下羯胡正在不断往冀州调集兵力,沿着章武、高阳、中山、常山等北部郡县,羯胡一共驻守了近三十万大军,在后方襄国一带还有近四十万大军严阵以待。到目前为止,胡虏似乎尚未发现辽东真实意图,但也并未降低警备等级,看样子我们只能强攻了。”

“嗯,都在预料之中。”

对于没能调动胡虏,卫朔并未感到太大失望。毕竟石勒不傻,即便辽东军南下江东,他仍然会担心受到辽东攻击,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以不变应万变。

为了确保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在军事会议结束之后,毛宝、孙纬、卫雄等将纷纷前往司州、冀州、青州前线坐镇,以便能及时了解前线动态,做出相应反应。

对于辽东军而言,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胡汉大战的主战场,自然是冀州战场,在大战开始之后,三十万辽东军将越过幽冀边境,对盘踞在河北大地上的胡虏发起进攻。

而司青两州驻军的主要任务是阻拦淮南、中原胡虏北上支援河北战场,并伺机收复淮南、中原各地。羯胡在淮南的驻军并不多,可以预见,他们根本抵挡不住辽东军的进攻。

自永昌元年二月份开始,辽东军不断进行调兵遣将,为大战做最后准备。

北方战争的阴云越来越厚,胡汉双方在边境上,部署了大量的军队,战事一触即发。

胡人方面,赵王石勒在河北聚集了七十万大军,准备与即将南下的辽东军一决雌雄。

为了对抗辽东,石勒命程遐、徐光、麻秋等人坐镇襄国,而他则亲率石虎、支雄、桃豹、孔苌等羯胡大将,狙击辽东军南下。

至于淮南一线则全权交付给夔安负责,虽然夔安足智多谋,但因手中可战之兵不多,面对司青两州来势汹汹的敌人,他只能以守为要。

……

最近几天石勒心情就没有好受过,原本以为江东大乱会拖延辽东南下脚步,但现实却让石勒很受伤,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辽东军首要目标依然是襄国。

别看最近辽东上下十分高调的表示要出兵江东,但石勒却从中嗅到强烈的阴谋味道,因此他不但没有放松警惕,反而让各地守将提高警惕,谨防辽东暗度陈仓。

虽然不少羯胡对此想不通,纷纷对此认为石勒紧张过头,但张宾、程遐、徐光等心腹幕僚倒是很理解石勒。看看烟消云散的匈奴汉国、连根拔除的鲜卑人,这都是血淋淋的例子。面对强大的辽东军,谁敢拍着胸脯说,可以击败对方。

“辽东军越是大张旗鼓,反倒说明其中有诈。如果某所料不错,辽东军一定在施瞒天过海之计。只要我们有一丝放松,辽东军就会像猛虎一样扑上来,以辽东军的战斗力,若被对方抓住机会,我们将很难翻盘。”

“季武,你的意思是说,辽东军喊着要南下江东,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我们?”

徐光直视着石勒,语气诚恳地说道:“主公,事实上在下也不敢确定,按说江东失去了牵用,而我襄国就可将淮南一线兵力全都集中在中原、河北。在这种情况下,辽东南下会有所顾忌。”

“但是大司马卫朔可不是一般人,听说早年便发誓要尽灭所有胡虏,我认为其一定会不计一切代价消灭襄国,根本不会在乎损失大小。”

闻言石勒没有做声,对于徐光的判断基本上认同。他实在是太了解卫朔了,知道对方已对胡虏恨之入骨,想想之前数百万的鲜卑、匈奴人,如今哪里还看得见踪迹?每次一想到日后战败的下场,石勒就感到不寒而栗。

“主公,既如此那我们不如直接放弃淮南,将兵力尽快撤回冀州。”程遐趁机建议道。

“不行,此策不妥!如此我军不但战略回旋余地小,将完全被辽东包围在冀州,而且还让辽东青州驻军少了牵制。”

程遐的建议遭到郭殷、徐光等人的激烈反对,连石勒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程遐此举看似集中了兵力,其实等于放弃了主动权。

“孟孙对此有什么看法?”石勒看着比往日有些沉默的张宾问道。

“唉,请主公做好大战准备吧,以臣之见,开春辽东军定会南下。”张宾斩钉截铁道。

石勒闻言面色一沉,呆呆地望着地图,过了好半天才问张宾道:“孟孙你认为辽东军攻击方向会是哪里?”

张宾沉吟片刻回答:“不好说,并州、司州、冀州、青州任何一州都会成为辽东军攻击方向,甚至同时从四州发起攻击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总体来说冀州的可能性最大,毕竟辽东军主力几乎都集中在幽州。”

“传我将令,即日起襄国将全面进入战备状态,程遐负责留守襄国。某将亲率主力与辽东军决战,孟孙、季武随我身边参赞军机。”

“诺!”襄国众人齐声应是。

见石勒要带自己出征,张宾有些失望,其实他非常希望留守襄国。但他也很清楚,这事不太可能。大战在即,石勒肯定需要他在身边出谋划策,怎么可能将其留在后方。只是这样以来,想要完成辽东重托却要有些困难。

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

三月的北地,春寒料峭,各地寒风凛冽,放眼望去原野上依旧是白雪皑皑。只要不经意间冒出来的几点绿色,才让人意识到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北方局势并未有任何缓和的迹象,反而愈加凝重起来。满天下人全都注视着北方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战,连王敦清君侧都因此而少了几分关注。

石勒、卫朔,两位北地强者,即将为争夺北方霸权而大打出手。刚开始双方均没有冒然出手,似乎都在等对方露出破绽。

永昌元年,三月初,平静了两年的辽东再次因战争而变得人马喧嚣。

在烈烈雄风中,数十万辽东军在卫朔亲自指挥下,自幽州而出,拉开了南征序幕。

随后幽州辽东军兵分数路,气势汹汹直扑渤海、彰武、河间等几个郡国,妄图一口吞下整个冀州东北部。

……

相比于北地局势正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江左形势却渐渐呈雪崩之势。自郗鉴、司马承、陶侃、戴渊、刘隗、苏峻、祖约等将领宣布起兵勤王,王敦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这几个人单独面对哪一个,王敦都有信心拿下,可眼下面对众人群起而攻,即便强如王敦也有些头疼。而众人中最让王敦忌惮者非广州刺史陶侃莫属,如若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一脚将陶侃踢到偏远的广州任刺史。

在王敦眼中,陶侃这个出身‘蛮夷’之辈的‘野人’虽自身能力不错,但缺乏野心,还天真地妄想做个匡扶晋室的英雄,简直是迂腐透顶。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陶侃的军事才能,王敦还是颇为忌惮的。原本王敦以为陶侃到了鸟不拉屎的广州将无所作为,不成想这个曾经被他随意打压陶侃,如今却成为了他的心头之患。

不过陶侃终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