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求生在西晋末-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怨道。

“就是,就是,我家还被人泼粪了呢!”

“杨兄、胡兄,你们得想个办法呀,再这么下去,我们可真要玩完了。”

“杨家主你给大伙儿表个态,若真不打算跟卫朔起冲突,那我等只好远走江东避祸去了,省的留下来,受贱民侮辱。”

胡昭一看屋内有些沸反盈天,忙站起来安抚道:“诸位,诸位,莫急,莫急啊!杨兄自会给大伙儿一个交代,但请诸位给杨兄一点儿时间。那个卫朔如此不按常理出牌,杨兄也很头疼啊!”

“还等?胡兄,再等下去,咱们的田产、奴仆可都全没了,还等什么等!”

“是呀,是呀,等不下去了,我等必须让姓卫的知道咱们世家的厉害!”

“必须给姓卫的一点颜色瞧瞧!”

“不如我等将此间事情告之琅琊王若何?”

一下子屋内骂声四起,变得喧嚣起来,不少家主面色潮红,双目圆睁,显然内心已气极。

嘭!忽然一声巨响,一下子打断了众人的抱怨声,大家循声望去,只见杨文干双拳捶在案几上,眼中凶光四起,恨声道:“尔等以为杨某不想找那姓卫的报仇么?可是如今我等部曲统统被其夺走,我们拿什么去跟那卫朔麾下虎贲拼命?”

“若惹得卫朔性起,一怒之下派兵前来围剿我等,到那时难道让全家老小陪着我等一同丧命吗?”

嘶!听了杨文干的话,众人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冷汗一下子浸湿了内衣。看着面无土色的各位家主,杨文干接着道:“那卫朔出身底层,靠着逃民起家。在彭城又跟数千胡人厮杀了数次,乃是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杀神。”

“关键时刻他绝不会心慈手软,而今他之所以没对咱们下狠手,不就是大家还没正面挑战他的耐心吗?若真按照大伙儿说得那样做,哼!杨某相信,那姓卫一定会毫不犹豫将咱们大伙儿连根拔起。完了,他还会抹抹带血的嘴唇对着咱们的尸体嘲讽一句:一群蠢货!”

杨文干这一番话顿时让在场众人面红耳赤,脸面皆无。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呀!杨文干表面上显得无动于衷,其实早就在谋划着反击,可他没想到其他豪强们竟然如此没有耐心。

胡昭一看气氛有些尴尬,忙站出来打圆场道:“不知杨兄有何打算?且说出来给大伙儿听听,如此也可让众人安心不是?”

杨文干长叹一声说:“如此却是杨某不是了,让诸位着急了。”

“不敢,不敢,实在是我等不识好歹,误会了杨家主的一番好意。”

“不是杨某信不过大伙儿,实在是之前在下也没什么好办法,好在近日总算有些头绪。刚刚有人提议将此间事告之江东琅琊王,杨某却以为此议虽好,恐远水不解近渴啊!如若天下太平,琅琊王大可上奏朝廷一纸诏书撤了姓卫的官职,给大伙儿出气。”

“可如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争鹿。朝廷、世家对各地的约束力已降到最低,无数叛将、盗匪纷纷占地称王。在这个武夫当道时代,你们真以为那个姓卫的会听从琅琊王的命令?”

“此人曾在留县大破三千胡骑,想必他麾下虎贲的威名已传到了江东,以琅琊王礼贤下士之胸怀,再加上徐州局势危矣,绝不会为了一个县城内的小事,去和一个手握精兵的大将翻脸。”

“嗯,杨兄言之有理,是我等考虑不周全了。”果然,众人听了杨文干之语,纷纷赞叹其思虑周全。

“以杨兄之见,接下来我等该如何做呢?”胡昭起身问道。

杨文干摸摸颌下胡须,沉吟片刻道:“暂时不要跟卫朔正面对抗,在他面前还是要装低做小,最好让卫朔觉得咱们已放弃了反抗,其他的一切都交给老夫与胡兄弟二人来办。”

胡昭朝四周拱拱手解释道:“不是杨兄看不起大家,实在是此事关系到我等身家性命,由不得不小心行事。万一人多嘴杂泄露了风声出去,岂不误了大事,害了在场诸位家主?”

“嗯,胡兄言之有理,这事就全拜托给二位了,我等只管静候佳音了。”说着众人纷纷起身离去,不一会儿书房内就只剩下胡昭、杨文干二人。

“这一次多亏了胡兄弟帮忙,要不然在下真不知该如何安抚众人。”杨文干喝了一口茶水,朝胡昭谢道。

“咱们两个还说这些干甚?不知杨兄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杨文干可以瞒着其他人,但却不能瞒着胡昭,胡杨两家乃多少年的世交,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见杨文干将茶盏放下,微微侧着脑袋,凑到胡昭身前小声道:“前段时间司马奥曾派人过来,当时因卫朔势大,我并没有理会他的招揽。可如今既然卫朔不给咱们世家豪强一条活路,那就别怪杨某心狠手辣。”

“什么?杨兄难道要学王浚引胡乱华吗?”胡昭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却见杨文干一脸狠毒之色道:“哼!引胡乱华又如何?如今这世道谁有实力,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那王浚虽然犯下滔天大祸,可朝廷不也没拿他如何?还不是因他手下有鲜卑铁骑吗?”

“再看看那司马奥能重返徐州,还不是靠那些胡骑?若你我联合司马奥,便可一举将卫朔赶出祝其县。到那时我们就能拿回今天失去的一切了!”

“可,可,可……可那些胡人可不好惹啊!万一他们翻脸不认怎么办?”胡昭对胡人还是不敢太相信,在他看来,胡人还没卫朔的信誉好使,杨文干提出的办法完全是驱虎吞狼,可他就怕狼被驱走了,老虎却又翻脸了。

“此举的确有些风险,可总比远在江东琅琊王靠谱些。那司马长史派来的人说,这卫朔曾三番五次袭击胡人,早成了赵固、王桑二人心中欲除之而后快的人。再说胡人麾下文官极少,他们若要掌握地方,必得依靠我等地方豪强。”

“你没看到临近的青州吗?曹嶷也只是在各地派了些兵马,而当地政务基本上还是由原来的官吏处理。他们跟卫朔完全不一样,卫朔是要打破世家大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而胡人却不会。”

“再说了,不是还有司马长史吗?我看这司马奥也不是简单之辈,他若不想成为胡人手中的傀儡,必须争取本地豪强的支持。有了司马长史从中周旋,想必风险会降到最低。”

胡昭闻言点点头道:“嗯,言之有理,一切皆听杨兄的吩咐,只是这事还得从长计议才可。”

“放心吧,没有完全把握,在下绝不出手。”杨文干洒然笑道,显得胸有成竹,仿佛一切都在其掌握之中。

一时之间,祝其县内的局势显得格外诡异,那些世家豪强被夺了田产、奴仆后,竟然没闹腾,反而各个大门紧闭,似乎已认命了一般。可卫朔却不敢大意,仍然让人小心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第77章 石勒崛起

卫朔的到来固然改变了一些人原有命运,但于大势却无大影响。北方形势依旧沿着固有道路演变,当初苟晞因晋怀帝拒绝迁都仓垣而离开洛阳之后,即引兵退保谯国山桑县城。

不久匈奴大军攻破了洛阳,俘掳晋怀帝,豫章王司马端与和郁等部分逃出洛阳投奔苟晞。苟晞原本出身寒微,而今却突然得到了当初魏武曹操那样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机会。骤然得志,苟晞不免有些骄傲自满。

苟晞不但效仿王浚私自立司马端为皇太子,还胁迫司马端任命他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等官职,在山桑县建立了行台与关中、幽州三处小朝廷争权夺利。再加上苟晞自败于曹嶷后渐渐耽于享乐,而今倒行逆施更是激起了不少世家官员的反对。

在此关键时刻,石勒突然发兵攻取了陈留灭了王赞,王赞乃晋陈留内史,是苟晞最重要的一个盟友,不料竟被石勒所灭。石勒消灭了王赞后,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他在张宾的建议下,奔袭百里一举攻破了蒙城,将苟晞也擒于马下。

石勒一战消灭了两个晋地方割据势力,声威顿时大震,也将自身的势力扩张到兖州大部分地区,进而威胁到西面屯居在司州汲郡的王弥。

苟晞被石勒所捕获后,并没有杀掉对方,反而任命其为左司马。只是石勒没有料到,一个多月后,苟晞竟然野心勃勃与王赞合谋,妄想杀掉石勒进而吞并其部族,结果事泄反被石勒杀死。

自此横行中原多年,曾杀得汲桑、石勒等鬼哭狼嚎的晋名将苟晞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灭了苟晞之后,兖豫两州再无任何可抵抗石勒的势力,石勒终于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得对付司州的王弥。而且这个时候,石勒在张宾的辅佐下,已经脱离了一般盗匪行径,开始懂得安抚流民,恢复生产。

因为攻打兖州各地过于容易,使得诸将包括石勒本人都对张宾之前提到的立足北方的战略产生了怀疑。夔安、刁膺等心腹,反而纷纷劝他放弃襄国,立足与兖豫两州,等打败了王弥、李矩等司州割据势力,就可尽得中原兖豫司三州之地,不比河北冀州差多少。

石勒也因此犹豫起来,关键时刻还是张宾指出了南下战略的弱点,“将军攻陷帝都,囚执天子,杀害王侯,妻略妃主,实乃晋之大仇,不杀不足以赎将军之罪!兖豫近江汉、江淮,司州西邻关中,四周皆晋之藩王!”

“若将军据此地,彼岂不复大军伐之乎!再者,江汉水道密布,不利骑兵纵横,且气候炎热多雨,对我北方士卒多有侵害,故不宜于此营建根基。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伐叛怀服,河朔既定,莫有处将军之右者。”

石勒闻言称善,更加坚定了立足襄国、邺城的决心。话说自石勒擒获了苟晞后,王弥日益惊惧,生怕石勒将兵锋对准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先下手为强。可王弥有没有正面击败石勒的信心,因此决定先写信恭贺石勒,以麻痹对方。

王弥写信给石勒,说:“明公擒获苟晞却赦免他,真是太神奇了!让苟晞和我在明公左右效力,天下不足为虑。”

石勒多聪明他一眼就看出王弥的用意是麻痹自己,于是将信件交给张宾看。张宾看后轻蔑一笑道:“王公位重而言卑,其意欲图将军也!”

“孟孙何以教我?”自任命张宾为自己的谋主后,石勒对他是日益倚重,任何大事必先与张宾商议之后才施行,这次也不例外。

“观王公有青州之心,桑梓本邦,固人情之所乐,明公独无并州之思乎?王公迟回未发者,惧明公踵其后,已有规明公之志,但未获便尔。今不图之,恐曹嶷复至,共为羽翼,后虽欲悔,何所及邪!徐邈既去,军势稍弱,观其控御之怀犹盛,可诱而灭之!”

张宾劝石勒必须迅速铲除王弥,可以先引诱他,然后再加以消灭。石勒接受了他的建议。

当时,王弥军与司州乞活军首领刘瑞相持,形势相当危急。不过,此时石勒也不轻松,正全力清剿陈留乞活军大帅陈午。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弥竟然写信向石勒求援,石勒本不想答应。

但张宾却眼珠子一转劝道:“明公常担心没有机会算计王弥,如今是天赐良机啊!这是王弥亲自把机会交到我们手中。陈午乃小贼,有什么威胁?王弥可是人杰,一定会成为我们的祸害!”

石勒欣然听从了张宾的建议,亲自率军支援王弥,击败司州乞活军并斩杀了刘瑞。王弥得知石勒来援,很是高兴,竟然认为石勒是可靠的盟友,不再怀疑他。

过了数日,石勒以庆功名义请王弥赴宴,王弥不顾部属劝阻,贸然前往。席间,石勒突然发伏兵击杀王弥,随后又兼并其部众。

事后石勒表奏汉国皇帝刘聪,称王弥系因叛逆被杀。刘聪虽然生气,但也拿羽翼丰满的石勒无可奈何,只得下诏书斥责几句而已,然后又不得不加封石勒为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

石勒见诏,心下稍安,其实他也不愿现在就与刘聪闹翻,好在一切都如张宾所料。接到诏书后,立即派人上表称谢,还将之前王弥约曹嶷之书与图己之情,具表刘聪,这下刘聪更加无话可说了。

扫灭了王弥后,石勒彻底开始大肆攻掠豫州诸近县,向南甚至威胁到荆州、扬州两地。迫于石勒的兵威,两地晋军竟然不敢与之对敌,江东司马睿也是一日三惊。

自扫灭了王弥后,在名义上石勒虽为匈奴汉国之臣,实际上他已在独立行动了,并在中原彻底站稳了脚跟。

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石勒相继消灭了西晋在中原最后的一支力量苟晞部,旋又铲除汉军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对手王弥部,遂乘胜南下,于十月率兵攻掠晋豫州诸郡,兵临长江而还,屯于葛陂,威震江南。

平定了豫州后,石勒依张宾计策,立即勒兵北返,只留下侄儿石虎率少数兵力威慑江东。当时中原各地连造胡祸天灾,早就变得赤地千里,人烟荒芜。为了踌躇大军粮食,张宾建议石勒剿灭沿途遇到的豪强坞堡,收编各地坞主的人马以及粮草。

石勒率大军北返途中,沿路攻破了大量坞堡,果然如张宾所言得到了急需的粮草。如今石勒可谓是志得意满,不但剿灭了心腹之患,还得到了大批粮饷,唯有可惜的是邺城却被刘琨派遣的侄儿刘演所占。

于是石勒率大军长驱至邺,攻北中郎将刘演于三台。刘演首战失利,部将临深、牟穆等率众数万人降于勒。幸好邺城守卫犹固,刘演退守及时。石勒见大军一时难于攻下邺城,只能徒耗兵力,不得不听从张宾的建议北上襄国。

石勒进据襄国,以为据点。张宾又说:“今我都此,刘越石、王彭祖深所忌也,恐及吾城池未固,资储未广,送死于我。闻广平诸县秋稼大成,可分遣诸将收掠野谷。遣使平阳,陈宜镇此之意。”

石勒闻言大喜,命麾下诸将攻掠附近冀州郡县壁垒,征集粮食物资送于襄国。并上表于汉帝刘聪,刘聪得报后加封石勒都督冀、幽、并、营四州诸军事、冀州牧、上党郡公。

从此,石勒称雄襄国,改变以往流动作战方式,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为争霸天下、建立后赵政权奠定了基石。

第78章 前往江东买船

在石勒崛起于北方,与王浚、刘琨等争夺冀州时,卫朔则蜗居祝其县推行均田令、释奴令,两大善政推行后,虽为他募集到了大量人口和土地资源,但也因缺乏牛马等牲畜,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很好的被利用。

为了弥补这一点,卫朔下令开拓至辽东的贸易航线,若要去辽东贩卖马匹牛羊等牲畜,必须得有适合远航的大型船只。如今崂山商社只有三艘小型船只,一艘船不过运得八十匹马,完全不能满足眼前的需求。

“看来得前往江东一趟了。”卫朔喃喃自语,古人有南船北马之说,要想买大船还得去江东。徐州本地的造船业远不及江东兴盛,至于崂山自己的造船作坊,更是没影儿的事。眼下缺船之事,还得从外面购买才行。

“二郎,济夫,过两日趁着赵固、王桑二人暂时还无法顾及我祝其县,本官决定前往江东一趟。”

“江东?卫大哥去江东干嘛?”张二郎一听急了,忙问道。

只是曹宏却若有所思道:“大人是不是想去江东买船?”

卫朔欣慰道:“嗯,还是济夫深知我意,如今随着均田令推行,祝其县内急缺牛马等牲畜,可辽东鲜卑人部落中却有大量牛马。因此,本官打算开通本地至辽东的贸易航线,从辽东贩马到我徐州。”

“商路好打通,可船只就不好找了。徐州本地没有大型船只,都只是可载不到百匹马小型运输船。我已打听过了,若要得大船,还得去江东。”

“大人所言甚是,据说吴主孙权曾派遣大型舰队前往辽东贸易,只是中途遇到了魏国汝南太守田豫正督青州诸军从海道讨伐公孙渊,才导致第一次辽东之行失败而归。但辽东与江东之间的贸易并未就此断绝。”

“江东本地船坞颇多,既有官府督办的,又有民间经营者。每年可产大小船只数以千计,据万震《南洲异物志》记载:‘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出水二三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

卫朔闻言微微颔首,对曹宏的表现非常满意,这就是曹宏与张二郎的不同,他对这种朝廷典故十分熟悉,几乎用到了就可张口就来。

“卫大哥,你要去江东,把我也带上吧,反正我还没去过江东呢,正好去见识一番。”

“不行,二郎你得留下帮我守着这里,虽说本地世家已暂时屈服,但谁知他们是否还暗怀鬼胎?若我们都离开,恐有人生事,坏了我们的大计。所以这次江东之行,我只带着济夫一人即可。”

“可我若不去,谁来保护卫大哥的安全?”

“呵呵,我此去自会带护卫百人,足以应付一般蟊贼。再说江东地界还算太平,我们是去买船,又不是打仗,带那么多人干嘛?”

张二郎闻言嘟着嘴颇为不满,但他也知道祝其县还有些不稳,需他统领大军坐镇于此才可。两日后,卫朔在梁丘、张二郎的相送下,带着曹宏登上了前往江东的船只。为了不引起其他麻烦,卫朔一行全都扮作一般的商贾,从祝其沿海出发,一直向南方航行。

没有身临其境,是不可能体会到古代海上行船所吃的苦头的。高达数丈的巨浪一次次地击打着船队,而水手们只能用绳索将身体困住,一步步在甲板上艰难地前进,一起控制海船不要偏离航线,至少不要被巨浪打翻。

最可怕的是黑夜,好在此时的造船技术还算可以,再加上有罗盘可定位,卫朔倒也不怕迷失了航向。不过,他总算明白了古代船只为何总是在近海航行了,原来是为了方便辨别方向。

随着在海上待得时间越来越长,卫朔内心却越来越烦躁不已,他两辈子都没有吃过这样的苦。而且又遭遇了风暴,连续几天,吃了吐,吐了吃,有时还根本吃不下。不光是他,除了那些经常出海的水手外,连曹宏同样也犯了晕船症。

之前雄姿英发的卫朔,气器宇轩昂的曹宏,最后都是一脸的灰白,软弱无力地卷着身子坐在船舱内。只能坐,不能躺,还得捆上绳索,固定身体,不然船一抖动,那就得像皮球一样四处滚动了。之前他们两个已经吃了一次亏,脑袋上不知道被撞了多少个包了。

“大……大人,没……没想……想到,坐船如此难……难受。”曹宏一脸苦色。

“呵呵,我也没想到会遇到一场风暴,看来咱俩还是缺乏训练啊,你看那些水手们怎么一点事都没有。如今我才知道海军建设不易,百年海军真不是说说而已!”卫朔蜷缩成一团,无力地指指甲板上的水手道。

“大人,六月将至,天气要热起来了,海上经常产生这样的飓风。大海上的,这样的小飓风说有就有,根本没法推算。幸好不是大飓风,否则咱们这一行人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曹宏现在想起前几天遇到风暴时的情形还心有余悸,那场面实在是太骇人了,十几米的海浪像山一样压来。

好在接下来的航程很顺利,又过了几日,卫朔一行总算安全抵达了晋安郡侯官县,三国时,吴主孙权曾在此地设典船校尉,强迫刑徒造船。闻名天下的温麻船屯就位于侯官县下属的温麻镇境内。

后来晋统一天下后,太康年间,晋析建安郡置晋安郡,侯官县属晋安郡,但为了进一步管理该地的造船业,晋武帝下旨析温麻镇为温麻县属晋安郡。

如今侯官、温麻两地成了江东最大的造船基地,每年可造船只近千艘,但其中的海船却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都是适宜内河航行的楼船。而且随着北方局势日益紧张,司马睿急需大量水军看守长江防线,故再次缩减了海船的产量。

一进侯官县城,卫朔就带着曹宏雇了个本地人做向导。

“卫东家,今天你们想要去哪里?”向导弓着身子跟在卫朔、曹宏后面问道。

“嗯,知道本地的船坊在哪儿吗?我们想去船坊看看,你这里的船坊不是号称天下之最吗?若不亲眼看上一看,在下是不相信的。”再次站到了陆地上后,卫朔一下子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他甚至有心情跟向导开个玩笑。

“那卫东家可得好好看看,咱们这里虽然比不上前朝时鼎盛,但比起其他地方还绰绰有余。侯官县内一共有近五十家船坊,其中光是官府经营的大型船坊就有超过十家,另外还有大量中小型私家船坞,卫东家都要去看看吗?”

向导显然非常熟悉本地,热情地为卫朔介绍着,但他显然不想陪着卫朔去太多地方。这么多船坊,若要一家一家的参观,每个十天八天根本看不完。

卫朔似乎看出了向导的心思,故笑道:“放心吧,只要你用心为我们办事,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走吧,咱们先去那家看看。”

说着卫朔向着不远处的一家小船坊。

“侯官何家船坊。”卫朔来到门口,看了看门前的招牌,轻轻念道,随后便走了进去。

“快,去通知你家东主,说有大主顾来了。”向导急忙招呼一个何家船坊的船工说道。

何家船坊的船工看到有卫朔一行衣着不凡,不敢怠慢,急忙遣一人朝后面跑去。其他人则带着讨好的神色看着卫朔一行,希望这位大主顾能多购买些他们船坊的船只。像他们这样的小船坊,平日里维持不易,很少遇到什么像卫朔这样的大主顾。

第79章 参观船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