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求生在西晋末-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高瞻拱手答道。
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
孙纬是一位不可多得,又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的大将!其沙场经验丰富,且精通兵法谋略,又身具中等偏上武艺,只要经过一番打磨绝对有机会成长为不世名将!
而且孙纬抗胡之心异常坚决,让卫朔使用起来十分放心。
“仁纲,深明大义,孤身来投,朔不胜欣慰与感激。按说辽东新添仁纲这样一位可独当一面的大将,应该大肆欢庆一下,然考虑到范阳国的实情,只好暂时先委屈一下仁纲了。”
卫朔得知涿县孙纬来投,非常高兴,眼下他治下最缺的就是像孙纬这样可独当一面的将领,要不然之前他也不会一力坚持让刘邵氏出山了,其中固然有抬高女子地位的考虑,但更多还是因他麾下缺乏足够多的高级将领。
经此一事,让卫朔意识到营建军事学堂一事需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了!
“回主公,只要是为了主公,为了辽东,属下不觉得有任何委屈。主公的意思,卑职明白,您无非是担心范阳境内的世家们出现变故,才不让属下公开打出辽东的旗帜。”
“嗯,仁纲能这样想让我很欣慰,如今燕、上谷两郡国内正在推行释奴令和均田令,可这两项政策极大地损害了世家们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强烈抵制。而范阳境内又聚集了幽州一多半的世家大族,不但有卢氏、祖氏等顶级世家,又有邹氏、简氏、苑氏等中等世家。”
“如今辽东在幽州的根基还不稳,还没做好与范阳世家摊牌的准备,因此还需要暂时稳住他们。仁纲回到涿县后,一方面要积极整顿兵马,另一方面还要肩负起监视范阳世家的重任。”
“末将领命!”
卫朔悄悄地送走了踌躇满志的孙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一个好消息送到了他耳中,原来高瞻从并州回来了!而且还带着刘琨的使者温峤一同返回了蓟城。
阔别近半年之久再次见到卫朔,让高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单单是卫朔治下的地盘扩大了一倍。更重要的是他们本是弃民一样的辽东人终于在卫朔的领导下,从偏僻而酷寒的辽东走了出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辽东真正介入天下大势的开始。
“景前安全归来,总算让我放下心来。此次我辽东顺利进占幽州。景前功不可没!”
听到卫朔如此盛赞,高瞻忙深施一礼谦虚道:“主公过奖了,这都是主公与同僚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卑职不过是尽了些微薄之力罢了。”
“景前,在并州待了大半年。对刘并州及其麾下文武众人感触如何?”
“刘并州人如其名,其人品就像玉石一样美好,让人心生敬仰。其麾下人才济济,尤以温峤、莫含二人为最。只可惜刘并州不能让诸人尽展其才,否则匈奴刘聪何足道哉!”
高瞻是真的替刘琨感到可惜,其实刘琨手底下并不缺乏人才,只是由于其性格原因使得刘琨不能发挥出手下人才的全部能量罢了。就拿莫含、温峤二人来说,除了温峤靠着姻亲关系才得到刘琨的重用外,而莫含却始终无法进入刘琨的核心集团。
但是根据高瞻在并州的了解,莫含在某方面的才华甚至比温峤还要高。只是莫含出身商家。让世家名士出身的刘琨对其天然带着几分轻视和不屑,一直不肯重用他。
只是利用莫含与拓跋部落的特殊关系,让其充当游说拓跋部落的使者,然而这样一来,却让莫含身上所具备的出色的商业才华以及其他才能完全被埋没。
“如果不是在下一直没能见到莫含先生,真想将其挖到辽东来协助主公。”
“哦?这位莫含真有这么厉害吗?与先生比如何?”
卫朔对高瞻所推崇的莫含、温峤二人十分好奇,温峤且不说,此人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唯有莫含,卫朔却十分陌生。主要还是因为卫朔不熟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莫含是帮助拓跋部落完成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国家的重要功臣。奠定了日后北魏统一北方的基础,他的作用和历史上裴嶷对慕容部落的作用差不多。
“没有真正接触过,属下也不好妄下评论。但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可看出,那位莫含先生能文能武。对商业手段、政治权谋无一不精,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管仲式的治世人才。”
“真……真的,假的?”
听了高瞻的评论,卫朔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如果那个莫含真有高瞻说得那么好,那他无论如何也得从刘琨手中弄到手上,卫朔最看重的就是莫含身上所擅长的商业才华。
“据属下打听来的消息可知。莫含,生得矮小精干,能言善辩,又商又官,多年来奔走在拓跋部落与晋阳之间,为刘琨争取到拓跋部落为外援做出了巨大贡献。”
“莫含家,世代经商,从小就具有异于常人的经商意识。起初,他利用繁畤县宜耕宜牧的有利条件,全力发展畜牧业,几年时间,桑干河两岸牛羊满川,一派繁荣景象。”
“后来他寻到了商机,把拓跋部落的马匹、毛皮贩卖到中原,返程时又把中原的布匹、绸缎、钢铁器具等贩卖到拓跋部落,几年间他就拥有数百万钱资产。”
“在来往经商过程中,莫含与并州刺史刘琨和鲜卑首领拓跋猗卢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尤其是那个拓跋猗卢非常仰慕他的才学,几次想把他留在鲜卑部,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如果主公真想将他弄到辽东来的话,最好是早点儿下手,不然怕是要被拓跋猗卢给抢先了。”
闻言卫朔若有所思道:“如此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收复代郡了。”
在卫朔与麾下制定的征服幽州的计划中,代郡和范阳、辽西三地都是要放在最后来解决的。这三个地方,一个牵扯到强大的拓跋、段氏部落;另一个则牵扯到幽州大部分的世家大族,由不得不谨慎从事。
“对了,那个温峤此次跟您来幽州是怎么一回事?”
“刘并州听说您占据了蓟城,就打算重新确立幽并之间的盟友关系。”
“与并州结盟自然可以,就是尊奉刘琨为盟主也行。”
卫朔很清楚眼下他还没资格与闻名天下的刘琨争夺北方抗胡联盟的盟主之位,倒不如直接大方的将盟主之位让出来。就像汉末诸侯讨董时,曹操将盟主之位让给袁绍一样。也可借机与刘琨拉近关系,以便日后讨要莫含时方便开口。
“主公,能有此见识,臣下也就放心了。盟主之位不过是个虚名罢了,让给好名的刘越石,对我们而言有莫大的好处。”
见卫朔丝毫不贪恋盟主之位,高瞻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为自家主公见识分明感到自豪。他是真怕因一个盟主位子的归属,从而导致幽并之间嫌隙丛生,不能结盟抗胡。
“怎么?景前还担心我贪恋盟主之位?”卫朔轻笑道。
见卫朔动问,高瞻立即大义凛然的矢口否认道:“呵呵,我怎么可能会有此想法?以主公之英明怎会将一个小小的盟主之位放在眼里?”
看着高瞻的一本正经的样子,卫朔摇摇头失笑几声道:“呵呵,算了,你们都是才智高绝之辈,跟你们斗心眼实在是太伤脑细胞。对了,景前一会儿别忘了知会温峤一声,告诉他晚上我在府上为他接风洗尘,请他准时赴宴。”
“另外,高先生一路走来,想必也有些乏了,就早些回去休息一下,晚上还要陪并州来的客人喝酒呢。”
“诺!”高瞻拱手答道。
第211章 西征广宁
“出动大军?暂时大军怕是动不了!校尉府刚刚完成对幽州兵的遴选,除了骑兵外,虽然厢军步兵数量大幅增多,可大多是原幽州兵,不熟悉我辽东战法,上战场前必须接受各项军事训练。”
“另外,随着均田制的推行,幽州都督府正在筹建当中,我们需要在上谷北部长城一线重新建立起防线。在各地府兵形成战斗力之前,即使厢军完成了训练也不可能全部将他们拉出去作战。”
卫朔当然希望尽快将幽州纳入治下,然现实却不允许他大规模出兵横扫四方,除了兵力薄弱外,他在蓟城的根基尚未扎实,不得不靠武力威慑各方。
鲁昌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道:“主公,幽州下辖七郡国,可属于辽东治下的却只有两郡之地,其余大多处于半独立状态,其背后各有势力雄厚者支持,不过紧邻上谷的广宁郡却是眼下最有可能被我们拿下的地方。”
“广宁郡?”
“不错,正是广宁郡!泰始十年,武帝下诏分幽州上谷郡之属地置广宁郡,郡治下洛县城,辖下洛、涿鹿、潘县三县,有民一万八千余户,共八万余人。此地胡汉杂居,乌丸大王库傉官昌野心勃勃,妄想窃据广宁自立。”
“自石勒灭王浚以来,代、广宁两地乌丸人纷纷群起响应,夺城池、杀官吏,掳掠当地,声势浩大。但据在下所知,自魏武曹操破三郡乌丸以来,乌丸人元气大伤,从此四分五裂相继臣服于中原和鲜卑人。”
“去年冀州乞活军大帅之一薄盛更是率乌丸五千户投降了石勒,被石勒将其部众迁徙到了襄国。薄盛去襄国带走了乌丸人最后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剩余分布在上谷、广宁、代三地乌丸人早已是外强中干,不过是借助了石勒的威名,才侥幸成事。”
“如此只需主公遣一偏师——精骑数千,再派一大将统之,不出旬月就可略定广宁!”
鲁昌的建议。让卫朔有些心动,他暂时固然不敢去代郡招惹强大的拓跋鲜卑,可广宁境内的乌丸人却还没被他放在眼里。正如鲁昌所言,乌丸早就今非昔比。根本不堪一击。
“嗯,不错,朔这就调兵遣将去取广宁!”
……
提到派大将取广宁,卫朔就想到了刚刚投到其麾下的段文鸯。段文鸯性格直爽,是个热血汉子。有什么话总是当面提出。刚到蓟城时,段文鸯就曾向卫朔提出以后不希望直接与段氏鲜卑为敌。
卫朔当着众文武的面答应了段文鸯这个十分无礼的要求,随后晋升其为昭武左校尉衔领军司马之职。要说起来以段文鸯之前的地位,不该被如此薄待。可卫朔却不想再像从前那样惯着胡人,一开始就以严格要求压制胡人桀骜的本性。
段文鸯了解过辽东,知道军司马已经是地位较高的将领,仅次于指挥使一职,故他心中并没有过多的怨恨卫朔。相反对于卫朔能当众答应他的要求,他心中隐隐带着几分感激。让段文鸯领兵出征广宁,既可满足其不与段氏为敌的愿望。又能让其发挥自己的本事。
“昭武左校尉段文鸯,参见主公!”
“文鸯来了,快快请起!”
卫朔上前搀起单膝跪倒在地的段文鸯,上下打量了几眼,最后满意地点点头道:“嗯,不错!看来文鸯没有因一时之挫折而颓废,见你如此上进,在下也就放心了。”
“有劳主公挂念,不知主公召在下前来有何事吩咐?”
“文鸯乃幽州著名将领,你的威名曾在幽燕大地上广为流传。而今校尉府打算袭取广宁郡,需要借助文鸯的名号,不知文鸯可愿担此重任?”
闻言段文鸯拜倒在地,发自肺腑地说:“之前文鸯冒死来投。自以为罪无可恕,不成想主公不但赦免了我的罪行,如今还赋予我重任。多谢主公厚爱,文鸯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哈哈哈,我得文鸯相助何愁乌丸不灭?无需文鸯肝脑涂地,只需将广宁郡拿下献于卫某座前。我就心满意足了。”
“请主公放心,只需拨给文鸯数千精骑,也不用带什么粮草,末将就可将广宁叛逆斩杀殆尽。”
“文鸯骁勇,某已深知。然此去广宁文鸯须谨记,除叛逆胡虏外不可放纵大军掳掠地方!此乃军法,不得违抗,不然军法署的军曹可饶不了你!”
“末将领命!”
建兴二年,五月中,段文鸯以代指挥使的名义,出任西征主帅统三厢骑兵而入广宁郡。与大军同行的还有完成了出使任务而返回并州的温峤,本来卫朔是不同意温峤跟随大军一起行动的。可在温峤的一再坚持下,最后只得妥协。
广宁郡因其悬于西北且紧邻代郡,再加上境内胡虏横行,在王浚统治幽州期间,一直是幽州与拓跋鲜卑之间的缓冲地。拓跋鲜卑几乎每年都会入寇广宁,历经多年战乱,使得原本就不繁华的广宁郡,眼下显得更加破败不堪。
下洛城,直线距蓟城的大概有一百二十公里,考虑到古代糟糕的路况,大军至少要行一百五十公里才可抵达下洛。为了保持骑兵的战斗力,大军中途须在上谷沮阳停歇一日,然后再沿永定河以奇兵直袭下洛。
古代骑兵一日顶多行四五十里,好在这一路全是在卫朔的势力范围内,只需小心避开敌人耳目,却不用担心遭遇敌人伏击。
大军足足行了六日才抵达了沮阳城,随后段文鸯率部在当地驻留一日,让士兵养足了精神,又补充了粮草。
翌日半夜,大军悄悄拔营起寨,趁夜沿着永定河折向西北小路,直插广宁治所下洛城。
而为了掩饰行踪,出了沮阳之后,大军一律人衔枚,马衔嚼,夜行晓宿。如此,段文鸯一行很快就消失在外界的视线里,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位置。
大军一路疾行,沿途春意正浓,万物生机勃勃,到处是一望无际草原和牧场。
段文鸯十分谨慎,侦骑、斥候撒出了十几里以外,偶尔遇到几个乌丸人的小部落,也都被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灭掉,故大军不曾走漏一丝消息!
温峤一路随大军走来算是开了眼界,不但为辽东军内异常严谨的军制感到钦佩,而且又对辽东士兵素质之高感到惊讶。他也算是历经军旅多年,知道当今天下军中多流行部曲制。可在卫朔军中,他却没发现一丝部曲制的迹象。
部曲制,实际上是魏晋门阀政治在军事上的体现,是世家将领掌握军事大权的主要手段。在部曲制下,士兵就是将领的私产,一般情况下朝廷无权对直属于将领的部曲指手画脚。而且往往还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军主之位世代相传。
可在辽东军中,一切士兵均属于校尉府管理,各级将领都无权私自征召士兵或者提拔将领,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士兵的训练以及军官的考核、审查以及提拔。
除此之外,在辽东军中还十分盛行读书识字,几乎每个士兵都能书写自己的名字或者简单的书信。
可不要小瞧这一点,在九成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的古代,辽东军能做到这一点太可怕了。
见识了辽东军军制,再想想如今幽州正在推行的均田制,温峤一下子就明白了世家为何那么愤恨卫朔了。
卫朔推行的几乎所有政策,都是用来削弱或者限制世家势力的扩张。可温峤又看得分明,辽东新政虽不利于世家,却对江山社稷大大有利。
第212章 大破乌丸
看着夜幕下苍茫的草原,段文鸯心中感慨不已,作为鲜卑人他自小就喜欢统帅骑兵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只是没想到二十几年后,他竟然离开了挚爱的鲜卑部落,投身到一向仰慕的晋室旗下,而今更是作为晋军将领领兵出征。
在他统领的骑兵中,既有跟随他一同投诚过来的鲜卑人,又有来自辽东、幽州的晋人,不管以前他们都是什么身份,眼下却只有晋军厢军骑兵一个身份。
身边正随着他一起控弦纵马的骑兵,将是他段文鸯手中的铁拳,足以击败任何挡在他前面的敌人。
一路行来,大军潜行藏踪,小心翼翼,三日后,终于将顺利将抵达目的地,下洛城遥遥在望。
下洛城,位于今天的逐鹿县西北不远,隶属大晋广宁郡管辖,而今正被乌丸人窃据。
下洛城里的乌丸人压根儿没想到会遇到晋军袭击,直到段文鸯带着大部队来到城下,乌丸人才如梦方醒般察觉到不妙,仓促之下集结起万余骑兵出城迎敌。
在永定河上游附近,两支军队相遇了,一支对胜利充满了渴望,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来;而另一支则是曾经横行天下的乌丸铁骑,而今却只能带着祖上的荣耀苟延残喘。
这一战,如果段文鸯战败,势必影响其以后在辽东军中的地位,对于志比天高的段文鸯来说绝对是件难以忍受的事;相反假如乌丸人战败,则下洛势必失守,而乌丸人在广宁的统治也将土崩瓦解。
不得不说,尽管乌丸人已经没落了,可乌丸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依旧很强,只是他们极度缺乏战术、战略配合,每临战事乌丸骑兵总是无法发挥出其全部战力。
段文鸯是勇冠三军的猛将,统帅的又是由鲜卑人、幽燕男儿组成的精锐骑兵。虽然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体力上有些吃亏,可他依旧有信心赢得这场战斗!
段文鸯面对久负盛名的乌丸铁骑。没有一丝慌张,反而从容不迫的骑在马上观望敌阵。猛然间他发现乌丸骑兵队伍不整,阵形松散,他当机立断决定率部分精骑做前锋冲击敌阵。
战前在晋军营内。段文鸯望着麾下的骑兵,开始鼓舞己方士气,“诸位兄弟,乌丸猖狂,作乱广宁。校尉大人志存高远,派我等远涉数百里剿灭乌丸叛乱!兄弟们,我等既为军士,就该奋勇杀敌,报效朝廷!
“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冲上去杀光乌丸人!”
“诸位请随与我一起冲出去,杀一个痛快!杀啊!”
九千晋军骑兵皆是精锐,面对赫赫有名的乌丸铁骑亦是不惧!看到段文鸯面对乌丸人的千军万马,豪勇不改,无不被感染的热血沸腾。不由得齐齐喝道:“我等愿随将军杀敌!”
段文鸯冷然一笑,手中长枪一指远处正喧闹布阵的乌丸人,大喝一声“杀敌!”
吼完段文鸯一马当先,带领九千骑兵以矢锋阵型冲出本阵,直奔乌丸人的中军。
对面乌丸人大军看数量在一五千左右,而统帅这支大军的是乌丸首领库傉官昌。自乌丸内迁之后,逐渐演变成库傉官氏、薄氏、郝氏、审氏、鲁氏、桓氏、王氏等几姓。库傉官氏正是乌丸部落中的大姓,其势力昌盛,与另一大姓薄氏不相上下。
中原之乱发生后,薄氏等几部乌丸人纷纷响应晋室号召南下中原。参与了一场场大战。最后除了薄氏跟着薄盛投降了石勒外,其他几部乌丸人无不损失惨重。唯有一直躲在上谷、代、广宁一带的库傉官氏的实力没遭到什么损失。
之前库傉官昌见王浚灭亡,在羯人的挑拨下打算借机占领代、广宁二郡自立,只是让他没想到是乌丸人在代郡的扩张遭到拓跋鲜卑的顽强狙击。损失惨重。
如今库傉官昌手下有一万五千骑兵,本来按照他的想法,自己这边人多,而前来袭击的晋军兵力薄弱必不敢冒然进攻。
因此库傉官昌才不紧不慢的布阵,准备布好阵后再行冲击晋军营地。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段文鸯竟然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刚一见面就带着骑兵冲了上来。
猝不及防下,库傉官昌麾下兵马来不及布好阵型抵抗,而乌丸骑兵本来就是善于进攻而不擅长防守,一时间被晋军骑兵冲杀的一阵大乱,甚至被段文鸯将他们冲了个对穿。
阵中的库傉官昌见此情景气得大喊大叫,对手下吼道:“你们这些笨蛋,快给我拦住那些晋军!”
这边,段文鸯一见阵中乌丸首领的大旗,立即纵马直奔而来。勇猛无敌的段文鸯在乌丸人阵中左冲右突,长枪突刺,一些试图拦住他去路的乌丸骑兵,纷纷被他刺于马下。
库傉官昌见状更是气得双眼通红,大吼一声道:“都闪开,让本单于亲自收拾这条段氏走狗!”
说完大刀一舞竟迎着段文鸯而去。
段文鸯见库傉官昌竟敢当面向自己挑战,不由得冷哼一声道:“不知死活的东西,杀!”
只见段文鸯长枪一挥,直刺库傉官昌胸口要害。
库傉官昌心头怒火正盛,同样不甘示弱舞动长刀狠狠向外砍去。
段文鸯见库傉官昌刀势凶狠,立即挺身抽回长枪,顺势变刺为抽,眨眼间刀枪相交,激起一阵火花。库傉官昌只感到手中长刀一震,手臂一麻,整个手掌内鲜血淋漓,原来他的虎口被震裂了。
二人只交手了一招,如同一盆冷水一样直接将库傉官昌心中的满腔怒火给浇灭了。库傉官昌一直认为段文鸯的悍勇之名都是靠段氏鲜卑得来的,交过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蠢。
果然是盛名之下并无虚士啊!
段文鸯也没想到看上去有几分勇力的乌丸首领,竟如此不堪一击,连他一招都接不了。摸清了对手虚实之后,段文鸯根本就不给库傉官昌任何逃走的机会。
只见段文鸯接下来一招磕飞了库傉官昌的大刀,然后长枪如出水蛟龙一般直奔对方的咽喉要害,大喝一声:“杀!”
这一下顿时将库傉官昌惊得是魂飞魄散,还没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长枪就像闪电一般直接刺穿了他的咽喉。
“呃……”库傉官昌嘴中喃喃自语,双手紧紧捂着咽喉,企图阻止鲜血外流,可惜无论他如何努力,只是徒劳而已,最终一头栽倒在战场上。
段文鸯用长枪挑起库傉官昌尸首,纵马高呼道:“乌丸大王已死!儿郎们,杀敌!”
正在厮杀的晋军将士,见主将骁勇,不由得士气大震,仿佛平添了几分气力,喊杀声震天动地。而乌丸人恰恰相反,库傉官昌一死,导致乌丸人群龙无首,士气狂泻,战斗力急剧下降,结果被士气高涨的晋军杀了个七零八落,死尸铺满一地,曾经纵横中原的乌丸铁骑终于全面崩溃。
段文鸯率军追杀出去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