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求生在西晋末-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浮长得一表人才,身穿一件崭新儒袍,细目长须,面庞清癯。脸上带着微笑,目光柔和,自有一派儒学宗师的气度。
卢家以诗书传家,非常重视礼教,讲究的是兄友弟恭。故卢昂看到卢浮后,忙起身相迎。搀着卢浮走进雅间。
“兄长有事只需让人吩咐小弟一声即可,何须兄长亲临呢?”
“近日外界局势动荡不安,为兄心中总是隐隐感到几分不安,而谌儿的来信更是让我心惊肉跳。”
“谌儿来信了?信中说了些什么?”
“唉!谌儿他太骄傲了,根本就没把蓟城卫朔放在眼里,竟妄想联合范阳世家将卫朔赶出蓟城。可……可卫朔岂是好惹的?谌儿分明是要让将我范阳卢氏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卢昂听完卢浮的诉说,亦是惊出一身冷汗,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颤声道:“兄长,谌儿离开范阳多年,对幽州局势必然不太了解,您可是我卢氏德高望重之辈,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谌儿毁了我范阳卢氏。”
卢浮、卢昂身在幽州自然比远在并州的卢谌更加了解卫朔,不管世家大族在公开场合如何对卫朔表示不屑,可私底下一些有见识之辈,无不对其手段、能力、胸襟表示钦佩。凡是仔细了解过卫朔的人,都清楚这是一个不下于魏武、晋宣一样的豪杰。
而这样的豪杰一般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枭雄,曹操诛伏家,司马懿杀曹爽,哪一个不是杀得血流成河?
卢氏自最杰出的子弟卢志被杀之后,其势已衰!本来以卢浮的想法,面对卫朔这样的枭雄,卢氏不该站在他的对立面,相反应该趁着人家还未发迹的时候投靠过去,以便借着人家的东风振兴家族。可是不知为什么,侄儿卢谌好像对卫朔缺乏好感,每次书信往来总是对其口诛笔伐。
“兄长,不能再任由谌儿胡闹下去了!如果他有其父一半的智慧,卢氏陪着他赌下去也没什么。可……可谌儿做学问还行,出谋划策的本事连当年堂兄卢志一般的本事都没有。”
“贤弟所言,我深表赞同。那个卫大人看似宽仁,实则心思歹毒。当年蓟城世家不过是稍稍扰乱了一下粮价,如果不是刘翰苦苦哀求,最终绝不会仅仅只是发配辽东了事。”
“再说卫朔行事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行事颇有章法,比徒有虚名的王彭祖强多了!趁着他还没完全发迹,我卢氏投到他麾下,将来未必不能像颍川荀氏之于曹魏!”
“兄长,需要知会其他几家一声?”卢浮兴奋地点点头,非常赞同兄长卢昂的见解。
“嘁?!还用得着知会吗?近年来战乱频频,范阳一带的世家豪族损失巨大,纷纷南迁。祖氏南迁之后,祖屋除了留几家老仆看守祖屋外,已无他人。其余苑氏、简氏等几家更是如此。我卢氏若不是与刘刺史有姻亲,怕是也南迁了吧?”
与堂弟卢昂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后,卢浮便迅速派儿子卢厚北上蓟城。卢氏之所以希望尽快与卫朔达成妥协,主要是因为范阳地域特殊,恰好位于幽冀之间,无论卫朔南下又或者石勒北上,都要经过此地。特殊的地理条件,逼得卢氏不得不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来依附。
卢氏选择依附卫朔,除了卫朔乃正宗晋室官员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看好胡虏石勒的前途。华夏还从未有胡虏入主的先例。更何况前几年还蒸蒸日上的匈奴汉国,如今已有了分崩离析之兆。
第225章 创立阐教
在各地局势风起云涌之际,经过数月苦心钻研当初卫朔提供的资料,再加上寇家本已有的典籍,寇遁之终于重新理清了一套宗教理论。
按照之前的约定,寇遁之将新教任命为阐教,阐者,明也,有阐发、阐明、开辟之意。阐教教众将尊奉一个主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盘古大帝,简称大天尊。
“主公请看,这是我整理出来的阐教创世理论。”
卫朔接过寇遁之手中的几沓纸张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混沌未开之际,元始天尊(盘古大帝)以无上法力开天辟地,并以肉身化为世间万物,人类也是其中之一。随后大天尊元神回归宇宙,居于混沌……”
“……人类诞生后,大天尊又屡屡下凡点化他的子民,引导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上古文明中的一切神迹都是大天尊临凡所为……”
在全新的阐教中,、将主导劝人为善,宣扬好人有好报;做好事者,活着得善终,死后位列仙班,直接进入天庭;而坏人或者为恶者,不但一生不得好死,死后更是要堕入十八层地狱,来世托生牲畜,更为严重者将永世不得超生。
除此之外,根据卫朔的嘱咐,阐教将向世人宣扬勤劳、节俭、勇敢、善良、谦让等可贵品质,鼓励世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生活,赞美一切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人。
卫朔边看边点头,对寇遁之整理出来的东西很满意,他笑着道:“遁之,既然做好了理论准备,那就开始传教吧!先在辽东、幽州两地试行,你看怎么样,我未来的大天师?”
寇遁之见自己整理出来的理论通过了卫朔的验证,终于把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他思索了一下回道:“主公,要想在两地快速传播阐教,得先将各地的道观给建起来。一个县至少得有一座容纳数千人同时做祷告的道观。”
“而在郡治所或者州治所所在地的道观,其可容纳祷告的人得有上万人才行。如此一来光是修建县一级的道观所需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可……可这钱从哪儿来?”
卫朔略一沉吟道:“如今郡守府治下共有六个郡,起码得建六所大型道观才可以。一座容纳两万人道观预算起码在三万贯。这样算下来郡守府至少得拨款二十万贯钱才行。”
寇遁之在一旁听着卫朔自言自语,不禁暗自咋舌不已,没想到推广一个宗教花费如此大。不过再想想日后阐教的发展前景,他又不禁兴奋不已。
“幸亏前段时间从海贸上捞了一笔横财,不然郡守府就是砸锅卖铁也拿不出这笔钱。”
卫朔忍痛从刚刚获得的巨款中拨出一笔预算交给寇遁之去修建道观。二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差不多是郡守府一年官吏的俸禄总和。况且眼下郡守府的财政并不宽松,各处都急需用钱,他能给寇遁之批这笔钱,可见卫朔对阐教的重视。
在每个郡至少建一座道观,不但可以让信徒获得精神上的指导,同时还可依托道观推行其他的活动。比如利用道教擅长医术的传统,在道观内为信徒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医疗服务,以此来增加信徒对阐教的归属感。
在道观里提供医疗服务,对于广大普通信徒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如今这个年代没钱看病的穷人太多了,甚至卫朔、寇遁之二人相信只要能顺利推行医疗计划,阐教一定能被底层百姓迅速接受。
在新的阐教教义中,每一次华夏臣民面临生死攸关之际,大天尊都会林凡降世去拯救他的子民。在寇遁之有意无意影响下,新的教义将卫朔宣扬为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希望。
阐教创出来后,最先接受其教诲的则是辽东上层阶级。在卫朔半强制、半劝解下,辽东文武上下、豪强世家纷纷皈依阐教。而那些归属乌丸人、鲜卑人则全部被强行该信了阐教,以此来加强他们对华夏大家庭的认同感。
其实卫朔在民族融合方面一直做得都不错,如今再去辽东民间的话。你会发现那里基本上已看不到当初随处可见的胡汉杂居的情景,入眼之处皆是汉人形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所有跟鲜卑人、乌丸人相关的民族特种都被摧毁殆尽,这也为日后史学家研究其他鲜卑、乌丸历史带来很大苦难。
后世史学家一致认为。曾经活跃在北方的乌丸人、鲜卑人、匈奴人等草原民族之所以逐渐消失并融合到华夏大家庭中,其初始则开始于眼下辽东推行的一系列民族融合政策。正是得益于这一政策的推行,才让后世华夏成为一个单一民族。
阐教的出现必然要大大增强治下百姓对卫朔的认同感,对他稳定两地秩序,树立个人威望起到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同时阐教的出现,必然要降低世家对各地庶民的舆论影响。
为了防止阐教反噬害己。卫朔有设立了数条规矩以此在某些地方限制阐教。首先,在阐教典籍内明文规定,神职人员不得参与政治、经济等俗世活动,违者轻则剥夺其神职,重则要为此丢掉性命。
其次,关于阐教的资金来源,除了公开接受信徒捐赠的香火钱外,只能向官府申请拨款。而且阐教一切开支,必须接受官府审计部门的督查。
卫朔不断地翻阅手上的纸张,很快就到了寇遁之为阐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方面。按照寇遁之的设计,神职从上到下分为:掌教、天师、真人、道长。
掌教为最高领袖,目前由寇遁之担任。掌教之下设天师驻守在各个州治所,负责一州教务的处理;而真人一般是有威信的信徒担任,负责一个郡内的教务;道长则是每个道观的最高负责人,也是阐教最基层的神职人员。
至于最高教务并不是由掌教负责,而是由掌教与诸位天师、真人组成的教会解决。阐教一切大事必须由教会通过,然后再由掌教宣布执行。
卫朔对寇遁之整理出来的东西十分满意,他不怎么担心阐教会威胁到他。其实就算卫朔不打算再扶持另外一个宗教,阐教也不是一家独大。真正影响到华夏方方面面的则是儒教,孔圣人宣扬的儒教,经过董仲舒的努力后,已彻底成了华夏的主流思想。
在卫朔看来,阐教尽管有着巨大发展前景,可仍然无法跟儒教相提并论。儒学、算学可是辽东两大必修的基础学科,任何一个打算进入郡守府做官的读书人,都必须掌握这两门知识。
以华夏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儒教根本无需宣传,自然而然地会成为第一大教!
这才是卫朔的底气所在,在他看来阐教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第二大宗教罢了,更可况日后还得面临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竞争。
除此之外,卫朔、寇遁之二人致力于将阐教打造成一个极具包容性且平和、非攻击性的宗教,经过多重限制,卫朔相信足以将阐教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郡守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底层百姓以及归化胡族迅速接受了阐教,在短短数月之内,阐教就成为卫朔治下影响力极大的宗教。
当阐教走上正轨后,范阳卢氏终于派人来到了蓟城,卫朔得知卢氏来人,不禁喜出望外,在他看来范阳国怕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
第226章 谁赞成?谁反对?
当卢厚抵达蓟城时,卫朔并未与其见面,而是让人转告卢氏,五日后让卢氏家主到蓟城参加范阳世家聚会。
此次聚会旨在解决范阳世家与蓟城之间的分歧,随着北平郡被卫朔纳入治下,他对依旧游离在外的范阳国愈来愈缺乏耐心。
和平解决范阳国的条件已然成熟,如今幽州七郡之地,其中四郡已入辽东囊中。除了代郡、辽西情况有些复杂外,就只剩下个范阳国尚未解决,更别说范阳国守将孙纬已暗中投靠了卫朔。
与辽西郡被鲜卑人霸占不同,卫朔决定趁着卢氏北上和解之际,打算将苑氏、简氏、董氏等范阳世家全部请到蓟城,然后通过协商和平解决范阳国。
建兴二年,七月,范阳几大世家接到卫朔的邀请纷纷齐聚蓟城。
同时,卢氏接到卢厚的报信后,卢昂就代替身体不便的兄长亲赴蓟城。
在前往蓟城的路上,范阳世家充分感受到了卫朔的强大,但依然有部分家主自持世家骄傲,仍不将卫朔放在眼里。
“诶,苑家主,你说卫朔怎么会突然邀请将我齐聚蓟城?”
“我上哪儿知道去?不过以在下看来,左右不过还是为了范阳那一亩三分地!我等世家与鲜卑胡虏不同,那姓卫的敢大肆屠戮胡人,却不敢拿我等怎么样!想必他已有了与我等范阳世家妥协的打算,故才大费周章邀请我等北上。”
“嗯,言之有理啊!”
“哼!再说自魏晋以来我等世家就是世间的主宰,连皇帝都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那卫朔不过是个小小的东夷校尉罢了,如何敢与全天下世家作对?”
“有理有理,兄长说得有理啊,听说卢氏正通过司空刘大人向蓟城施压呢!我看蓟城八成是顶不住来自并州的压力,从而向我等做出妥协。”
“噗嗤!”
正闭目养神的卢厚听到这儿,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暗自腹议道:“也不知是哪个王八蛋在散播流言,我卢氏何时请刘琨向蓟城施压了?这不是要把卢氏往火坑里推吗?”
“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守卫大人到!”
刚刚还窃窃私语的范阳世家家主顿时安静下来,纷纷打量着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卫朔。在众人的注视下,卫朔龙行虎步缓缓踏入大厅。走到主位上站定。
“诸位家主远道而来,皆是我辽东贵客,大家不要客气,请坐!”
范阳世家见卫朔竟如此平易近人,一下子心思活跃起来。顿时觉得之前的判断很有道理。
“今日请诸位家主前来,主要是为了解决你我之间的分歧。在座诸位皆是炎黄一脉,朔不忍刀兵相加。只好冒昧将诸位请到蓟城一叙。诸位有什么想法不妨当面讲出来,若是有益于幽州的稳定与发展,在下一定广纳良言。”
范阳世家们见卫朔和蔼可亲,又频频向他们‘示好’,不禁有些得意忘形起来。
唯有卢昂心中阴云密布,从卫朔和善的笑容中,察觉到一股浓烈的杀机。
什么叫有益于幽州的稳定和发展?这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世家与卫朔代表的利益阶层不同。自然不会站在相同的角度看问题。
然卫朔掌握着幽州的刀把子,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向世家妥协?这分明是卫朔在变相的告诉在场的世家们,让他们乖乖按照辽东的规矩办事。可范阳世家们早被卫朔之前一系列的举动迷惑了,以为这是卫朔在向他们示好,却不知大祸临头就在眼前。
“哈哈哈,卫大人您这话说得不错,要说稳定幽州、发展幽州还得靠我们世家。自汉以来,范阳世家已在幽燕之地生活了数百年,只要我们稳定了、发展了,幽州自然也就稳定了、发展了。”
“就是。就是,只要卫大人大胆放心的启用我等世家人才,不出旬月定可让您看到一个和谐稳定的幽州。”
“还有,卫大人也不用您搞什么均田制、释奴令。那样太麻烦了!只要我们世家出手,您每日只需安坐在府内,我们自会将幽州的一切事务打理妥当。”
在座世家越说越不像话,而卫朔脸上的笑容却愈发显得和蔼可亲。但卢昂却感觉到四周的杀气越来越重,让他紧张地汗如浆下。
自宴席开始就一直沉默不语的卫朔,突然出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他举着酒樽若有所思地盯着满脸汗水的卢昂。假装关心道:“卢家主,你是不是不舒服?”
见卫朔动问,卢昂忙站起来,冲着卫朔毕恭毕敬道:“不不不,在下只是觉得有些燥热而已,谢卫大人关心。”
热吗?!其他世家不明所以,环顾四周散发着寒气的大冰块并未感到一丝热气,反而舒爽不已
卫朔会心一笑,并未拆穿卢昂的谎话,至于刚才世家们自以为是的疯话他更没放在心上。
等众人饭饱酒足后,卫朔才放下手中酒樽,目无表情的看着在场众人。
“好了,诸位既已吃饱喝足,那我们接下来就该谈正事了!刚刚诸位所言我只当你们喝多了说些疯话,就不与尔等计较了!”
说到这儿,卫朔话音一转,语气转冷道:“诸位皆是我幽州著名的世家名流,家中有良田万顷、奴仆数千,每天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却从不关心外面庶民百姓的死活,真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竟敢在我面前大言不惭提什么造福幽州?!”
卫朔负手而立望着堂下的众家主冷冷笑道:“诸位是不是很委屈啊?”
鸦雀无声。
突然卫朔手指众人声嘶力竭地尖声叫了起来:“盗贼,你们世家都是盗贼!你们是天底下最大的盗贼!你们盗窃江山社稷,盗窃的庶民财富!你们罪恶滔天,十恶不赦!该杀!统统的该杀……”
众家主大恐,惊悚不安跪伏于地。
过了一会儿,等情绪稳定之后,卫朔轻声道:“尔等国之蛀虫死不足惜!然考虑到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再给诸位一个机会:交出土地、部曲,支持在范阳国推行均田制、释奴令。好,我话讲完了,尔等谁赞成?谁反对?”
看着四周一脸呆滞的世家家主,再听着卫朔那不容置疑的口气,卢昂之觉得心中哇凉哇凉的。以他对卫朔的了解,既已决心对范阳世家下手,想来早做好了完全准备。
果然,只见屏风一动,一魁梧大汉走了进来。卢昂抬头一瞧,只觉得那人十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那里见过此人。
卫朔冲着刚进来的大汉喊道:“这位是涿县孙都护,你们互相打个招呼,日后将由孙都护负责监视尔等。”
原来是他!卢昂总算想起来了,这不是占据涿县的孙纬吗?!只见孙纬恭恭敬敬站在卫朔身后,怕是早就暗中投靠了蓟城。孙纬出现的那一瞬间,让在场世家们意识到武力对抗卫朔绝无一丝胜算。
卫朔见世家们如丧考妣的样子,知道对其不能一味的打压,适当的得给些好处才能将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请各位家主放心,只要一心一意为在下做事者,卫某一定不会亏待他。对于诸位遭受的损失,会在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即日起各家可以派代表前往辽东视察,看看辽东的大农场以及海贸发展!但不管怎么说土地和部曲是必须要交出来的,要么尔等主动交出来,要么等着我派大军亲自去取。”
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报应,一切都是报应!今日当浮一大白!”
当卫朔屠戮胡虏的消息传到并州时,一胡子拉碴壮汉闻之面容一阵抽搐,嘴中喃喃自语,他只恨自己无缘得遇卫将军。如果不是熟人,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一邋遢汉子,会是当年鼎鼎大名的西凉猛将——北宫纯。
永嘉之乱爆发时,作为亲历者北宫纯亲眼目睹了数万汉人百姓惨死在胡虏屠刀下,只恨当时势单力薄不能亲手为百姓报仇。后来孤立无援的北宫纯被匈奴俘虏,与大批晋室降臣一起来到平阳。
刘聪忌惮北宫纯骁勇善战,不让其掌军只安排他做文官。而洛阳一战后,跟随北宫纯的五千凉州铁骑最终只剩余不到五百人。北宫纯认为是自己害了众人,来到平阳后便整日里萎靡不振只饮酒消愁。
北宫纯本是因袍泽之死深感歉疚,又加上国事艰难,才沉迷于酒肆之间,不料却在无意中避免了杀身之祸。
原来刘聪一直都没放松对晋室降臣们的监视,尤其是骁勇善战的北宫纯更是其重点监视对象。当初借刘聪让晋怀帝穿青衣伺酒就是为了试探心怀晋室的臣子,只因北宫纯夜夜饮酒才躲过了刘聪的猜疑。
洛阳大战时,亲眼目睹百姓惨死,袍泽死于非命,北宫纯早已心若死灰,只没想到幽燕卫朔如一缕清风拂过,渐渐吹醒了北宫纯已沉寂下去的雄心。
“恨不能与君早识!”
北宫纯凝望着幽州方向,慨然长叹一声。过去的国仇家恨如毒蛇一样,天天吞噬着北宫纯的心灵,让他夜不能寐。以前他以为今生报仇无望,却不想远在幽燕大地有人做到了他想做却没做到的事。
在这一刻,北宫纯仰望星空。似乎又想起当初向敌人投降的一幕。三年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带领仅存的五百凉州骑兵,在下郅,向曾经的死敌——匈奴人,投降。
当时。北宫纯及其麾下弹尽粮绝,各个衣衫褴褛,筋疲力尽,士卒的脸上皆是尘土。可即便如此,追来的匈奴骑兵仍不敢大意,反而紧紧的握住了手里的弓矢,因为,这是北宫纯带领的凉州骑兵。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这是北宫纯以及凉州铁骑用铁与血铸就的赫赫威名!
当初。凉州铁骑绝尘东进,在匈奴人把洛阳合围猛攻,京城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及时赶到了洛阳城外。
面对数倍于己的匈奴骑兵,五千凉州铁骑在北宫纯的带领下,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杀得匈奴人魂飞魄散。打马就逃,数万骑兵纷纷逃避。
向胡虏投降或许是北宫纯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然而北宫纯心中的无奈又有谁知道。
当初,北宫纯奉凉州刺史张轨之命赶赴中原,援救帝都,带领凉州子弟与匈奴骑兵血战多年,让凉州大马的威名传遍天下,双方手上都有着血海深仇。而偏偏在朝廷倾覆的时候,北宫纯选择了投降。
千古艰难唯一死,北宫纯与袍泽为晋室奋斗过,流过血,到了最后他只想带着剩余的袍泽回到家乡。告诉家乡人他们没有辱没凉州铁骑的称号。
只是走到了长安的北宫纯,再也走不动了,他们筋疲力尽,家乡无望,而叛将赵染所引来的匈奴骑兵蜂拥而至,南阳王已经无力回天。
不久,长安陷落,南阳王被杀,关中白骨千里,几成一片荒原。
这时,北宫纯的凉州子弟再也打不动了,而最让人伤心的,还在于归乡无望。最终,为了让袍泽活下去,北宫纯带着伤痕累累的残部投降了敌人。
投降之后的北宫纯,被授予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