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谋生手册-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对于张鲸,冯保却说已经上奏慈圣李太后和朱翊钧,打算把人发到昭陵司香——此昭陵不是彼昭陵,乃是穆宗隆庆帝陵寝——张诚则去南京担任守备太监。

毫无疑问,冯保之前说会对张鲸所谓宽容处置,完全是骗人的。

但张宏在意的是,冯保提到,张鲸勾结徐爵,可既然用了徐爵多年,从微末之中把人提拔上来,又是官职又是产业,赏赐无算,如今徐爵竟然背主,冯保虽不想手软,却也不希望如当初游七似的闹那般大,所以找他拿个主意。

张宏当然头疼冯保的这么一招,可从游七和徐爵,他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刚刚那个谈吐不俗,与他颇为投契的乐新炉身上。只不过,和只是家奴的游七,一介逃军的徐爵相比,那乐新炉号称山人,在京师各家公卿那边都当过门客,其中便有成国公朱家,身份就不尽相同了。如果没有游七和徐爵的事,他倒是不吝于收拢此人于门下,而后用来参谋参谋,可既然前车之鉴就这么清清楚楚地摆在了眼前,他就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而张宏的决断做出得非常快。就在这一日傍晚,在自己的小院中悠然看书的乐新炉便得到了张宏的一份荐书。那荐书上洋洋洒洒皆是溢美之词,赫然用的是张宏这个司礼监秉笔被翰林院名士们熏陶出来,足可媲美不少名士文采的笔法,但却难以掩盖一个事实。

说是将他举荐给武清伯李伟,但实则却是将他礼送出门!

武清伯李伟那个泥水匠,站在哪里都如同一介老农,他这名士跑到那不是对着猪羊谈玄?

当汪孚林得到张宏让都吏刘万锋捎来的铜丸密信,知道此事的最终结果时,已经是这天入夜的事情了。

已经好几天宿在都察院没回去的他深深舒了一口气,暗想可算是过了群魔乱舞的这一关。虽说信上从头到尾都没提到,究竟张四维那边该怎么善后,可他一想到冯保连张鲸都不是立刻赶尽杀绝(估计是风头过了再杀),对高拱都网开一面(不过故意炫耀大度),张诚赶去了南京,徐爵暂且以病了的借口软禁(两三个月后肯定会报个病故),心里大体就有了数。等回头冯保在对待张四维时,哪怕留下人在内阁,那也会相当有技巧地加以防范。

当摆脱了当年旧事的阴影之后,恢复了理智,又当了多年的司礼监掌印,冯保这个人阴起人来,比他汪孚林的段位肯定要高多了!

想到眼下平安无事过了这一关,何心隐又只是受请于徐阶,理应不至于受到追查,自己又和张宏搭上了线,汪孚林忍不住打了个呵欠,生出了几分困意。虽说这件事从头到尾就和他本人谈不上什么大关系,可连日来始终关注着却也挺累人。就在他打算提早弄点热水烫了脚准备上床就寝时,外间却传来了轻轻的敲窗声。面对这光景,思量这是都察院,决不至于有不轨者潜入商人,所以他不大理解为啥有人敲窗而不是敲门,当下便懒洋洋问了一声。

“窗外何人?”

他本以为是哪一道的值夜官员,又或者是什么小吏。可下一刻,开着一条缝的支摘窗缝中,却是一个纸团丢了进来。

第八五一章 再做一场

如果换成了别人,在愣了一愣之后,十有八九会去捡地上的纸团看个究竟,但对于汪孚林来说,他几乎想都不想,站起身一个箭步便往门外窜去,甚至连打门帘的功夫都顾不上,直接干脆利落地撞开了门帘。当他看到一条黑影往外窜去时,他立时喝道:“给我站住,否则我就要叫人了!”

那条黑影闻言稍稍一犹疑,回头一瞧,脚下就慢了两步,可当他看清楚汪孚林大喝的同时却已经疾步奔了过来,他登时亡魂大冒,拼了命往外冲去。紧随其后的汪孚林正考虑要不要大叫一声抓刺客,又有些顾虑这声音惊动了整个都察院的后果,可那人却已经眼看就到了广东道和福建道合起来办公的这院子门口,他就立刻下了决心。

可就当那黑影堪堪一步跨出院门的时候,却只听哎哟一声,下一刻,那黑影便直接跌回了门内,门外也传来了扑通倒地声。

发现竟是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和人撞在了一块,汪孚林心中大叫一声侥幸,脚下却越发飞快赶了上去。等到了那使劲挣扎却没爬起来的家伙身后,他直接揪着衣领把人拽起来时,他就着朦胧月色,隐约发现对方好似有些眼熟。而一手扶着月亮门,一手捂着鼻子,从外头跌跌撞撞进来的郑有贵,则是在看清对方头脸之后,失声叫道:“高前辈,怎么是你?”

这一声高前辈,汪孚林立刻想了起来。他一下子松开了手,等那人踉跄几步站稳了,他方才背着手冷冷问道:“高晓仁,你刚刚往我直房里丢了什么?”

隶属于广东道的另一个白衣书办高晓仁面色惨白,尤其是当看到福建道的直房那边帘子微动,仿佛有人在张头探脑,他忍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爷,掌道老爷,能不能进屋说?”

汪孚林只怕有人用这种投匿名信的方式耍什么阴招,可既然已经把投书者揪了出来,认出了对方真面目,他也不想在这种场合让人看热闹,当即点了点头。进入直房前,他就对不明所以的郑有贵吩咐道:“你守在外头,别让闲杂人等进来,也别让人出了咱们这院子,拦不住就尽管叫我,我来做这个恶人!”

见郑有贵连声应喏,汪孚林打起帘子进屋。他没有理会爬起身来紧随在身后的高晓仁,而是上前先把那支摘窗边那个醒目的纸团给捡了起来,却只捏在手中把玩,没有展开看详情。直到在主位上坐下,他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问道:“说吧,到底怎么一回事?”

高晓仁不由自主长跪在地,低垂着眼睛不敢抬头:“掌道老爷看过就知道了。”

“还和我卖关子,呵!”汪孚林没好气地挑了挑眉,等到将纸团一点一点展开,看清楚其中内容之后,他却有一种骂娘的冲动。

因为这匿名不成反被他抓了个正着的纸团上,寥寥几行字的大意是,湖广道掌道御史秦一鸣正在联合都察院中好几位掌道御史,弹劾他汪孚林因私怨陷害当朝三辅张四维!

他看了好几遍,这才忍不住弹了弹这张揉得满是褶皱的纸条说道:“这算什么?你是我广东道所用的书办,我记得也曾经让郑有贵给你们带过话,等到你们年纪到了离役的时候,虽说没有顶首银这种外快,可我也会给你们找个好活计。你有什么话不能当面对我说,要玩这种上不得台面的花样?而且,就算秦一鸣和我有什么新仇旧恨,他是想靠着这种毫无根据的弹劾死得更快?”

他早已不是当初刚刚三甲第一名传胪及第的那个新进士了,他靠游历蓟辽立功,回乡消弭了旷日持久的徽州丝绢案,积攒了名声,在广东巡按一年颇有建树,回朝之后出任掌道御史,也是实打实一路杀出了一条血路,可以说在他手中那把常人看不见的刀下,也不知道斩落了多少科道言官,就凭秦一鸣的段位,竟敢胆大包天地纠集人手和他斗?张居正不在又怎么样,小皇帝刚刚亲政还离不开张居正,而且冯保还稳稳当当坐在司礼监掌印的位子上!

高晓仁被汪孚林质问得冷不丁打了个寒颤,原本垂落身侧的双手不知不觉放低了下来,最后竟然得靠这双手支撑地面,这才能够稳住自己的身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去敲那窗子,却自认为丢了纸团后撒腿就跑,一定不会被抓住,结果居然会这么好死不死直接被进院门的郑有贵给撞了个跟斗,彻底丧失了逃跑的良机。足足天人交战了好一会儿,他才带着哭腔说道:“掌道老爷,是小的糊涂,小的被人吓破了胆子……”

“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给我好好说话!你应该知道,我广东道的人,我可以责备责罚,却还轮不到别人!你要是说清楚也就罢了,要是不说清楚,我明日就把你直接交给总宪大人!”

高晓仁被汪孚林这低喝吓得更加股栗,额头竟是干脆贴到了地面上:“小的不比郑有贵,白衣书办当了几十年,调到广东道来也只是这三年的事。湖广道掌道御史秦老爷查出了小的从前在湖广道那边有些纰漏,又抓住了小的嫡亲弟弟在外头欠人印子钱的把柄,这才让小的给老爷送匿名信,想要老爷先下手为强对付他……”

“想挤兑我先下手为强?”汪孚林狐疑地摩挲着下巴,突然冷笑了一声,“就凭他每次先发难都被我打得溃不成军,我先下手为强,他还有活路?”

尽管汪孚林是在笑,可高晓仁想到这位掌道老爷的光辉战绩,只觉得杀气腾腾,脑门干脆在结实的地面碰了一下:“小的不知道,秦老爷只是让小的干这个,其他的没有说。小的犹豫了老半天才不得不答应。明明应该是入夜之后再丢进来,如此更隐秘,可小的刚刚不知怎的就鬼迷心窍去敲了窗户……”

汪孚林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高晓仁突然脑残了一记,等他入睡之后纸团丢进来,他确实很可能不会发现这是高晓仁干的,匿名的字条就更加没法查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高晓仁在说完这话后,脑袋竟是不要命似的在地上又狠狠碰了几下。

“一定是老天爷也觉得小的实在是忘恩负义不要脸,所以才活该小的暴露直接撞在老爷手里……小的该死,小的不该吃里扒外……呜呜,掌道老爷,小的当年那纰漏也不是成心的,是被几个积年的书吏和典吏逼着,又不敢违逆上头的大人物,这才不得不做了手脚,如果不是有人卖了小的,怎么可能被秦老爷揪出来。小的那弟弟也只是为了救小的亲娘,这才去借的印子钱……”

看到一个大老爷们在地上呜呜直哭,汪孚林却没有一味滥好心。他自忖对本道那些御史也好,吏员也好,全都颇为周顾,又放话下去只要有难处尽管来说,能解决的他自会出手,所以,如果只是平常事,只要看到他连王继光这么个家伙都能捏着鼻子容忍了,那应该不会做出蠢事来。由此看来,高晓仁落在秦一鸣手上的把柄,应该非常不小。

于是,他没有威吓,也没有劝慰,直到高晓仁哭得嗓子都哑了,他这才不无冷淡地说:“你应该知道我的性子,文过饰非是没用的。你当年在湖广道捅的篓子有多大,你弟弟欠的印子钱又究竟有多少,你要是不肯说,我不介意让郑有贵去叫人来,直接把你叉出去!”

高晓仁原想着当初王继光都能得到宽宥,自己也没做出什么太大害处的事情,死命哭一哭,求一求,汪孚林说不定就抬抬手放过自己了,说不定还能帮自己过了这一关。可是,汪孚林眼下摆出来的这态度让他心凉了半截。而他更害怕这件事闹大的后果,挣扎着直起腰后,就用如同蚊子叫的声音说道:“小的当初在湖广道时,当时的书吏和典吏让小的笔录了一份理刑文卷,将其中十个本该充军的犯人改成了杖责……”

这话还没说完,他就只听砰地一声,意识到是汪孚林一拳砸在扶手上,他登时面色苍白,慌忙解释道:“不是小的胆大包天,那件事大理寺和刑部那边都已经疏通好了,小的只是个经手的人,最终拿到手的就只有二十两银子……”

“那你弟弟欠的债呢?”

“利滚利,总共欠了八百多两……”高晓仁有些绝望地再次瘫软了下来,再也不敢拿着母亲的病说事。这年头的穷人生病,他弟弟就是肯花这么多钱,母亲也绝对不肯医的,因此,他的喉咙口艰难地动了动,到最后方才颓然说道,“我幼弟比我小十多岁,却一直没成亲。这次不合中了人扎火囤的圈套,如果拿不出钱来,人家就要斩掉他一只手一只脚……”

扎火囤?不就是仙人跳吗?

汪孚林当初可是三言二拍的忠实粉丝,对这名词熟稔得很,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看着底下那个可悲可怜可恨的家伙,沉吟了片刻。

“秦一鸣那边,我自然要会一会他。至于你弟弟的事情,我也会吩咐人去查证,要是你有半点虚言,呵……但不论结果如何,都察院已经容不得你!”

高晓仁只觉得整个人晃了一晃,脑袋毫无生气地垂落了下来。他知道自己不该奢望,可终究存着万分之一的侥幸。

“当年之事,你是当事者,也是证人,秦一鸣既然敢把案子翻出来要挟你,那么就很可能存着和我做过一场后,再掀开这案子求名的打算,所以,你想靠着帮他做这件事就息事宁人,本来就是痴心妄想!你当初既然敢收那二十两银子做下那种事情,就该承担后果。如果你弟弟只是陷入了扎火囤的陷阱,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他也好,你家里的老子娘也好,你的妻儿家眷也好,我都替你养着,但你要配合我,把当年那场旧案给我掀出来!”

高晓仁一下子吓呆在了那儿,不但是他,郑有贵按照吩咐一直守在汪孚林的掌道御史直房门口,以防有人偷听,但同时也防着对面值夜的福建道御史因为之前听到动静,出去给人通风报信,这时候隐隐约约听到里头传来的话时,他也惊呆了。

他还不大明白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可高晓仁一哭一闹,他已经大略猜到了,鄙薄这位同僚的同时,却也不免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恐怕会直接去找汪孚林求救,可那是因为他已经伺候了这位掌道御史快一年,比较有底气。可是,他以为汪孚林肯定会去找秦一鸣算账,也许会出手帮高晓仁把陷入绝境的弟弟捞出来,但无论如何没想到汪孚林会直接去翻当年那桩旧案!

只听个大概就知道,那该是牵连到多少人的旧案,秦一鸣这人他算了解一点,邀名的同时却也很会盘算,十有八九只是想要挟高晓仁而已,未必会真的冒风险去翻案子的!他这位掌道老爷又是何苦,出手教训秦一鸣,顺带帮一把高晓仁,就能慑服一个掌道御史,完全收服高晓仁本人,为什么要这样顶真,为什么要这样冒险?

“老爷……”高晓仁蠕动着嘴唇,一张脸已经变得毫无血色,“小的会没命的,一定会没命的……”

“你今天丢出那纸团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后果。现在有我在,你至少还能得个戴罪立功,但如果被别人举告揭发出来,你就连一线生机都没了!那时候,谁会管你的家人是死是活?”

“小的……小的……”高晓仁死死用手抠着地上的砖缝,手指甲都快抠断了,终于豁出去做了决断,“小的全都听掌道老爷的吩咐!”

“很好,你现在把当年情形给我原原本本如实写出来,然后画押。”

看着高晓仁摇摇晃晃站起身,继而过来接了纸笔,到往日郑有贵那张书桌上去写了,汪孚林这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单单一个秦一鸣,不会这么大胆子,说不定后头还有其他科道言官,还有更高层次的人物。冯保那边突然把矛头对准张诚和张鲸,外臣中间除却他这个和张宏结成同盟的,别人都不会理解,更难以知道内情,所以张四维那边的人为了自救,以及某些人为了名声地位以及其他,突然卯上他,那也并不奇怪。可既然挑起战端,就得做好小火星变成燎原大火的准备!

第八五二章 跪得爽快

一大清早,整晚上睡眠不足的秦一鸣便坐轿子来到了都察院门口。

京师居大不易,他当了整整五年的御史,任掌道两年,但要不是家境殷实,也养不起两人抬轿子的花费——无论轿子的修缮还是轿夫都要钱。

低头下轿子的时候,他的步履甚至有些踉跄,直到跨过轿杆出来站稳,他才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揉了揉太阳穴,随即有些困倦地进了门。一晚上都在想自己支使高晓仁去给汪孚林下的套子能否成功,他直到快天亮时方才勉强合了眼。

作为年资很深的湖广道掌道御史,秦一鸣在都察院中自然颇有名气,一路走来,不管是本道所辖监察御史,还是别道的那些御史,都有人和他客客气气打招呼,有熟悉的还会多寒暄两句。平日一贯和气相待的他今天却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答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有些敷衍。大多都是人精的御史们哪里会没有察觉,他一过去,就有人三三两两在背后议论秦一鸣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沟坎。到最后,却有人幸灾乐祸啧了一声。

“只怕这位掌道老爷到了他的直房,脸色会更难看。”

秦一鸣自然不知道别人背后的议论,当他跨进本道和江西道合用的那个院子时,就只见自己的掌道御史直房门口,几个吏员正在窃窃私语。

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如今再看到这一幕,他忍不住沉下脸来,走上前去就喝道:“大清早的聚集在这说什么闲话,没事情做了不成?”

为首的书吏正要说话,可吃秦一鸣拿眼睛一瞪,登时噤若寒蝉,竟是眼睁睁看着秦一鸣径直打起门帘进了直房,这才慌忙招呼了其他几人回吏舍办事,却是留下了郑有贵独自一人在这——刚刚他们团团一围,恰是把这位并不隶属于湖广道的白衣书办给挡住了,秦一鸣根本就没瞧见人。他们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当秦一鸣看到早就在直房中恭候的那位时,一定会火冒三丈,说不得到时候还要迁怒于他们。

直房之中,秦一鸣盯着那位自己丝毫没有意想到的不速之客,确实又惊又怒。他几乎想都不想便出口喝道:“汪孚林,你怎么会在这?”

“怎么,身为广东道掌道御史,我早早等在这里和秦掌道商量公务,难不成这还犯忌?”

意识到自己一个言语失当,给汪孚林钻了空子,秦一鸣立刻按捺下了怒气,但仍旧硬梆梆地说道:“主人未到便擅自闯了进来,我是不知道都察院还有这样的规矩,汪掌道莫非是想要雀占鸠巢不成?”

“我对湖广道掌道御史的位子可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秦掌道的手是不是伸得长了点儿?”汪孚林眉头一挑,不等秦一鸣变色,他便抢先说道,“我今天来找秦掌道,是为了广东道所属书办高晓仁首告,五年前湖广道的一桩理刑弊案。我已经连夜写好了奏疏预备递上去,所以顺便来问问,秦掌道你是不是要署个名?如果不想,那也没关系,反正我在奏疏中写得清清楚楚,很多证据都是秦掌道帮忙收集的。”

“汪孚林,你……”

秦一鸣简直都快气炸了肺,眼见得汪孚林将一本奏疏随手丢在了他的桌子上,他一把抓起来劈手就想丢,却看到了对方眼神中那嘲弄之意,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翻开奏疏一目十行扫到底,他就只见汪孚林详述的竟然和自己查到的八九不离十,这心里的憋屈就更别提了。

那个该死的高晓仁,事情败露了也就罢了,竟然连当初犯下那么大罪行的事情也坦白给了汪孚林,难道这狗东西就不怕死不成?

他秦一鸣是好名,是想往上爬,可他却不是不考虑风险的人,所以他预备的是等高晓仁把汪孚林给挤兑得先下手为强后,就立刻展开凌厉反击,其中高晓仁牵涉到的这桩案子便是最好的武器,如此他不但能够报一箭之仇,还能借着揭开旧弊而名声大噪。可现在一切全都完了!

一旦被汪孚林捷足先登,他是肉没吃着还得惹上一身骚!

“汪孚林,你究竟想怎样!”

面对这么一句色厉内荏的质问,下手第一张椅子上的汪孚林跷足而坐,若无其事地说道:“我刚刚不是说了,秦掌道如果愿意,可以和我联名上奏。”

见秦一鸣没有说话,汪孚林便弹弹衣角站起身来,似笑非笑地说:“秦掌道是觉得很委屈?凭什么你千辛万苦发现的事情,到头来却要被我摘了桃子?可是,你怎么不想想我更觉得冤枉,我又没招你惹你,你却把手伸到了我广东道的地盘上,挑唆我用的书办在我身上耍心眼!还是说,你打算和我一道去总宪大人面前,请他给我们评一评道理?你要知道,不是我一个人忍你很久了,你湖广道之中,可是还有一个很会拍元辅马屁的曾士楚!”

官场交锋,素来是面上温情脉脉,背地里暗露杀机,所以,秦一鸣对汪孚林这么个常常是面对面硬来的家伙非常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是切齿痛恨。可是,眼下面对这迫在眉睫的威胁,尤其是最后那句话,他登时没办法在保持挺得笔直的脊背。

张居正能用那种办法把汪孚林放在广东道掌道御史的位子上,那么就能用同样的办法让曾士楚取他而代之!

汪孚林见自己的步步紧逼显然已经奏效,这才抛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事到如今,秦掌道能不能说说,这事情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呢,还是别人的建议呢?”

“是我又怎样,是别人又怎样?”

“如果是你,那么便是你一个人承担责任。可如果是别人,那么便是秦掌道你受人蒙蔽,不但情有可原,而且只要你说出来,我不但可以保密,此事也可以一笔勾销,这奏疏你是否愿意署名联名上奏,也无所谓,我这点责任还是承担得起的!而且,你应该知道,元辅对科道素来重视。”

张居正能不重视吗?前前后后清洗了科道两次,这才会在夺情之际,科道一片万马齐喑的势头。

别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汪孚林却是动之以威,晓之以利,秦一鸣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虽说极其不甘心,但也同样非常惶恐。要知道,他并不是那种累世书香门第出身,也不是什么享誉一地的名士,不过是一介运气很好的寒门书生,平平淡淡地考了个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