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战图-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世恽后背出了一声冷汗,居然叫做战俘营,难道他们发生了激战吗?
他连忙向张铉拱拱手,跟随着陈旭飞奔而去,张铉望着他背影远去,不由冷哼了一声,催马先进城去了。
。。。。。。。。
所谓战俘营就位于隋军大营之内。
尉迟恭率领三千军队抵达临淄县不久便在县城外构筑了一座军营,其中军营西北角便划为临时战俘营,四周被巨大的栅栏包围,有专人看守,关押着五百余名王世充的淮南军士兵,一部分是袭击船队抓获,另一部分则是偏将郎凌率领的士兵。
王世恽被领进隋军大营,直接来到战俘营前。
陈旭嘱咐一名士兵几句,便对王世恽道:”王使君请吧!我就不进去了,自有人带使君前往。”
王世恽默默点头,跟随着看守士兵走进了战俘营,走进一顶大帐内等候。
只过了片刻,穿着一身白色中衣,脚系铁镣,手带枷锁的偏将郎凌被领了进来,他本来无精打采,可看见了王世恽,眼睛一亮,急冲上前跪在桌前,“长史,救救我们!”
王世恽也愣住了,他没想到郎凌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这和监狱中的重刑犯有什么区别?
“郎将军,你先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郎凌便将张铉亲率骑兵杀到临邑县,全歼三百士兵,又烧船和围歼他们之事说了一遍,最后叹了口气道:“我们先后被杀八百人,和卑职一起关押在军营内的弟兄大约有五百人左右,估计张铉就在等长史过来。”
王世恽的心情变成异常沉重,他也意识到张铉之所以不把郎凌的军队斩尽杀绝,就是要和自己讨价还价,可是,他能答应张铉什么呢?
332。第332章 首次交换
天已经黑尽了,张铉耐心地在县衙内堂里等待着,他也在考虑如何与王世充讨价还价,这五百多名士兵他当然不会留下,可以放回去,关键就是看王世充能拿出什么诚意。
“先生觉得我应该提什么条件才好?”张铉回头问一旁的韦云起道。
韦云起早已胸有成竹,他微微笑道:“我觉得关键是将军需要什么,无非是两类,一是物资上的补偿,比如粮食、军资等等,再一类就是将军能够通过这件事达成一个目的,比如有利于将军的名声等等。”
“其实我两样都需要,坦率地说我现在更需要船只。”
“这也是个好条件,但我估计他们手中的船不会多,我倒有个方案,将军可以参考一下。”
张铉精神一振,连忙道:“先生请说!”
“船可以要,至少要他们的一半,反正也是黎阳仓的船,问题应该不大,另外,将军不妨让他们把老人送回来。”
“老人?”
张铉愕然,“我要老人做什么?”
韦云起微微笑道:“老人可是一个宝,把老人送回来,对将军的名声会有巨大的影响,既不显出将军的野心,同时也会让青州上下对将军感激涕零,将军在青州的威望就彻底树立起来。”
“先生说得有理,但问题是王世充会答应吗?”
“他为什么不答应,老人不能干活,光耗费粮食,对他是累赘,再说将军手中可是有他的五百精锐,王世充会算清楚这笔帐。”
张铉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这时,堂外传来了陈旭的禀报声,“将军,王使君回来了。”
“请他进来!”张铉收回了思绪。
韦云起另外还有事,便行一礼,先从侧门离去了。
片刻,王世恽匆匆走进内堂,躬身施一礼,“让张将军久等了!”
“请坐吧!”
张铉笑着请王世恽坐下,又让亲兵上了茶,王世恽显得心神不宁,他半晌才低声道:“可能是发生了一些误会,希望将军能听我解释。”
“我想知道高唐县还有多少大船?”
张铉并不想听他解释,他对这种临时编出来的理由没有兴趣,他实际直接进入了主题。
王世恽胖圆脸微微一红,犹豫一下,还是说出了实话,“大约还有十条大船。”
“你们是怎么弄到的大船?”张铉又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原本是黎阳仓的运粮船,来了两百多艘,我家大帅以需要运粮为理由,强行扣下了二十艘,被将军。。。。。烧掉了一半。”
张铉点点头,不慌不忙道:“人我可以全部放回去,但我有两个条件。”
王世恽没想到这么痛快,他精神一振,连忙道:“将军请说!”他当然知道张铉会有条件,只要不过分,他也希望这件事早点了结。
“我的条件很简单,有两点,首先你们的十艘大船分给我一半,我们一家五艘船,其次是被你们强行抓去的民众,如果我让你们把人放回来,估计你们也不会答应,这样吧!把老人放回来,他们已年迈,对你们无用,交给我来安置,就这两个条件。”
王世恽心中很惊讶,他不知道张铉为什么会提出放回老人这个条件,他沉吟片刻道:“十艘大船反正是黎阳仓的船只,分给将军一半没有问题,我可以答应,不过放人之事,我需要回去和大帅商量一下,这个我不能做主。”
张铉点点头,“我知道你不能做主,好好休息一夜,明天再回去吧!”
。。。。。。。。。
“混蛋!”王世充听说张铉已杀了自己七百多名手下,不由勃然大怒,抽出剑狠狠向衣柱劈去。
‘咔嚓!’衣柱被劈成两段,王世充恨得眼睛喷火,又转身挥剑向桌案劈去。
王世恽吓得脸上肥肉一阵乱颤,他没想到兄弟居然如此盛怒。
王世充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他稳住身体才没有晕过去,用剑指着南方大喊:“张铉,我若不杀你,誓不为人!”
直到这时,旁边的崔洪丹才缓缓劝道:“大帅,杀张铉是以后之事,但眼前的问题得解决,还有五百多弟兄在他手上。”
王世充心中怒火终于平息了,颓然坐下,半晌他冷冷问道:“我不明白,他要老人做什么?”
崔洪丹阴阴一笑,“如果卑职没有猜错,张铉是为了收买齐郡人心,这些老人会把他的恩德传遍青州。”
王世充重重哼了一声,“此人的野心也如此之大吗?”
“张须陀在时还好一点,现在变成裴仁基,他的野心也自然膨胀起来,卑职估计他是想成为青州之主。”
王世充沉默半晌问道:“那我该不该答应他?”
崔洪丹想了片刻,问道:“大帅很在意那五百士兵吗?”
“当然很在意!”
“如果是这样,那就可以答应,不过在人数上可以做点文章。”
旁边王世恽慌忙道:“张铉心里有数,如果我们做手脚,一定瞒不过他!”
崔洪丹没有说话,向王世充望去,这件事应由主公来决定。
王世充当然想为难张铉,但他有五百多士兵在张铉手中,以张铉的精明,恐怕确实很难瞒过他,而且他抢人在先,这件事他也不想闹大。
王世充毕竟是枭雄人物,拿得起也放得下,这件事他以后再和张铉算帐,这次他认栽了。
“也罢!五十几岁还可以种田,暂时留下,把六十岁以上的人送回去,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
........
数天后,一艘艘大船开始缓缓在北海郡新修的码头上靠岸,码头上至少布满了两千士兵,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张铉立刻率领大群官员迎了上去。
第一艘大船靠岸,一队颤颤巍巍的老人互相搀扶着沿着船板走下来,当他们踏上北海郡土地时,不少人都老泪纵横,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张铉和官员们连忙上前将他们扶起,安慰他们,让士兵扶着他们向不远处的帐篷群走去。
随着第二艘、第三艘大船靠岸,越来越多的老人从船上下来,使河岸上变成热闹起来,但很多老人因为长途跋涉而异常疲惫,甚至还有人病倒,士兵们十分忙碌,将千余名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扶去大帐休息。
这时,王世恽来到张铉身边,躬身行一礼,陪笑道:“张将军,我们没有失信,把人都带来了。”
张铉淡淡一笑,“王使君辛苦了,不过看起来人数并不多,不可能才一千余人吧!”
王世恽略有些尴尬,苦笑了一声道:“张将军也知道,并不是每户人家都同意老人回来,大部分人家都不答应,我不妨实话实说,这一千人中其实七成以上都是孤寡老人,其余老人我们也是费了很大的口舌才说服他们家人同意,但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表达了最大的诚意,希望张将军不要失信。”
张铉点了点头,“我也只是想做点好事,并不为了让他们家人分离,好吧!既然很多老人不肯回来,我也不勉强,不过希望你们能在另外方面给予补偿。”
王世恽吓了一跳,脸都变白了,他颤声问道:“将军还想要什么?”
“王使君不用担心,我不会提过分的要求,我只要这十艘大船,别的就不要求了。”
王世恽稍稍松了口气,这个要求不算过分,他想了想道:“好吧!我可以答应将军。”
“那就要委屈王使君了,等十艘大船都停靠在码头上,我再派人送王使君回去。”
王世恽知道张铉并不信任自己的兄弟,扣住大船也是为了防止清河郡的军队再次南下,他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张铉让士兵带王世恽下去休息,这时,北海郡太守王运谦上前对张铉请示道:“张将军,这些老人是放在临淄县,还是放在益都县?”
“看他们自己的意愿,如果他们愿意去齐郡,我们就送他们回历城,这些都是老人,要好好善待他们。”
“卑职明白,请将军放心!”王运谦恭敬行一礼,连忙率领官员去安排了。
333。第333章 意外来客
从琅琊郡回来,张铉没有来得及返回益都县,便直接去了临淄县,当他解决了王世充南侵带来的危机后,时间已经过了近十天。
这天上午,张铉率领五百骑兵及一千士兵护卫着百余辆骡车返回益都县,骡车里坐满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足有七百余人,大部分最终选择留在益都县,不肯返回齐郡,考虑到益都县原本就有几座义庄,张铉决定将这些老人安置在益都县,由官府来赡养他们。
当队伍抵达益都县,张铉让尉迟恭率领士兵配合官府安置这些老人,他先一步返回了县城。
和出征琅琊郡前相比,益都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大街小巷多了不少从齐郡迁移来的民众,牛车、骡车挤满了县城,很多原本因民众回乡而空关的房屋都住满了人,刚刚疏松一点的城池再度拥挤起来。
张铉刚到郡衙,还没有来得及下马,房玄龄便从郡衙内飞奔出来,低声对张铉说了几句,张铉愣住了,急忙问道:“他来了多久?”
“昨天就到了,卑职陪他去官学走了一圈,今天他说有一点私事。”
让张铉感到吃惊的来客自然就是卢倬了,作为大隋王朝主管教育事务的国子监祭酒,他已经完成了对曲阜孔庙的祭祀,转而北上,顺便‘视察’北海郡。
张铉当然也知道卢倬的私事是什么?只是他没有想到卢倬来得如此之快,但无论如何,他无法再逃避,只能去面对未来的泰山大人。
张铉没有先去找卢清,而是转道来到了官学,卢倬暂时就住在官学内。
官学离郡衙不远,原本因时局混乱已经停办了三年,得力于韦云起努力,官学又重新恢复了运转。
目前有一百余名北海郡的生徒在官学内读书,张铉来到官学客舍的院门前,却意外听见里面传来卢清的声音,情绪十分激动,似乎正在和父亲争吵。
张铉迟疑一下,停住了脚步,凝神细听院子里传来的争吵声。
“女儿绝不会跟随父亲回去,我宁可一死也绝不嫁给崔家!”
“我没说要把你嫁给崔家,事实上崔家已经取消了求婚,你离家逃婚,你以为崔家能接受吗?为父只是不放心你的安全,所以我才不远千里赶来,希望你能随我回家。”
。。。。。。。。
卢清的语气激动,但卢倬却始终很温和,并没有对女儿发火,这倒出乎张铉的意外。
张铉敲了敲院门,门没有关闭,留了一条缝,他直接推门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父女两人各站在一棵树下,相隔两丈,仿佛一个无形的物体将他们隔开了。
张铉的进来让父女同时吃了一惊,卢清激动地上前道:“张大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刚刚到。”
张铉笑了笑,对她道:“让我和伯父谈一谈吧!”
卢清默默点头,又回头看了一眼父亲,转身走出了院子。
院子里只剩下张铉和卢倬两人,卢倬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张铉,点点头道:“进屋去谈吧!”
两人走进大堂坐下,卢倬给张铉倒了一杯茶,“我这次是借口来孔庙祭祀,路过北海郡,但贤侄应该知道我的来意。”
张铉歉然道:“令爱之事,晚辈实在很抱歉!”
“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没有把女儿看好,另外,我要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清儿的照顾。”
卢倬原本是怒气冲冲而来,但一路的所见所闻,使他渐渐改变了对张铉的态度,更重要女儿意志坚定,坚决不肯跟他回去,如果他想成功把女儿带回去,只能靠张铉来劝说,所以卢倬最终决定面对现实,放弃准备对张铉的发难。
卢倬的态度有点出乎张铉的意料,他已准备面对卢倬的诘问,但卢倬却丝毫问罪的意思都没有,让张铉暗暗松了口气。
“照顾卢姑娘,这是晚辈应尽之责,伯父不必客气。”
随即两人都沉默了,谁也不知该怎么开口,卢倬沉吟半晌,又道:“这次我打算把清儿带回京城,但她怎么也不肯跟我回去,我希望贤侄能劝劝她。”
“令爱不肯回去,恐怕是因为崔家,她就是因为不愿嫁给崔家才离家出走,希望伯父能明白这一点。”
卢倬苦笑一声,“就算我去求崔家,崔家也不会接受这门婚姻了,求婚已经取消,崔家不再是问题,我给她反复解释,但她依旧不肯跟我回去,清儿的脾气简直比牛还要倔强。”
“那伯父觉得令爱为何还不肯回去呢?”
卢倬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铉一眼,言外之意就是说,‘那还不是因为你吗?’
但这话卢倬却没有当面挑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该不该择张铉为婿一事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女儿已经跟张铉跑了,虽然不是天下皆知,但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他女儿还能再嫁给谁?除了嫁给张铉外,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遮住家族羞耻的伞。
但就算要嫁给张铉,也必须按照规则来办,不能就这样草草了事。
卢倬沉思片刻,又问道:“张将军在北海郡可有长辈吗?”
张铉明白了卢倬的意思,欠身笑道:“我虽然没有什么长辈,不过伯父有什么话可以和韦长史谈。”
“韦云起吗?呵呵!我和他快十五年未见了,不知道他现在境况可好,倒真要见见这位故人。”
。。。。。。。。
一个时辰后,卢倬见到了韦云起,韦云起也是出身名门,十五年前他奉命去辽东时,曾经在涿郡住了几个月,和卢倬有一点交情。
卢倬在官学里呆得烦闷,索性和韦云起走上城墙,两人在城墙上边走边聊,吹着温暖的春风,兴致倒也十分盎然。
“当年我们在涿郡城墙上散步,韦贤弟正当盛年,意气风发,一转眼已经十五年过去了,我们都老了。”卢倬颇为感慨道。
韦云起扶着城墙,凝视着远方的天际,目光深沉地说道:“我虽然已年近五旬,但我并不服老,岁月只会让酒更加醇厚,卢兄不也一样吗?卢兄也是去年才出任国子监祭酒,这其实是我们仕途的刚刚开始。”
卢倬不解韦云起这句话的深意,他卢倬被封为国子监祭酒,仕途刚刚开始不假,而韦云起可是连县尉一职都辞掉了,虽然出任张铉的长史,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幕僚,朝廷并没有任命,可以说他只是一介白身,年近五十了,朝廷还会用他不成?他又有什么资格说这番话?
卢倬疑惑地向韦云起望去。
韦云起仿佛明白卢倬目光中的疑惑,他淡淡一笑道:“卢兄来北海郡,感觉这里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确实有些地方和别处不同!”
卢倬也承认北海郡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治安非常好,可以说路不拾遗,而且人民安居乐业,这两天好像有大量的人在向北海郡迁徙,听说是为了躲避战乱,给我总的感觉,北海郡就像盛世一般。”
“这就是张铉的过人之处,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谋远虑,目光远大,如果卢兄以为他一介武夫而轻视他,甚至放弃他,总有一天卢兄会后悔莫及,”
韦云起的话深深触动了卢倬,半晌,卢倬无奈地苦笑一声道:“韦贤弟应该知道我什么来北海郡吧!”
“我知道,卢兄打算怎么办?”
“事到如今,还能怎么办?”
卢倬叹了口气,“我可以答应他们的婚事,不过我有几个条件,希望贤弟能转告张铉。”
“卢兄请说!”
卢倬无奈地苦笑一声道:“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我只希望张铉能明媒正娶我的女儿,希望贤弟给他们做个证婚人,另外,为了证明婚姻的正式,我希望他能上书朝廷,请圣上册封诰命,韦贤弟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情。”
韦云起也是出身世家,他当然理解卢倬的心情,卢倬是怕被人嘲笑,尤其他身为卢氏家主,压力更大,韦云起笑了笑道:“我相信整个益都县的民众都愿意给张将军当证婚人。”
“卢兄打算几时给他们完婚?”韦云起又笑问道。
卢倬心中有些犹豫,其实按照他的想法,最好这次来北海郡,一并把婚事办了,也就不惹人闲话了。
可这件事如果不和妻子商量,仓促成婚,一则对妻子不尊重,二则显得太寒酸,不符合卢家的家世和地位。
犹豫良久,卢倬缓缓道:“我可以答应这门婚事,但我希望在京城成婚,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要把女儿先带回去,需要张将军去说服小女。”
韦云起微微一笑,“如果这门婚事能定下来,我去给张将军谈,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
334。第334章 充分理由
张铉位于益都的官宅早已经修葺一新,在张铉出征琅琊郡之前,便已交代过韦云起,房宅修葺完成后务必让卢清搬过去。
卢清在张铉出兵后不久便已经从尉迟恭的家中搬到了这座新府宅内,也主要是尉迟恭的宅子稍小,卢清和阿圆住在那里不太方便。
为了让卢清住得更舒适一点,韦云起不仅置办了所有的家居用品,甚至还找了几名仆妇,同时派出一队士兵驻扎在府宅旁边,严密保护卢清的安全。
此时在后院的凉亭内,韦云起的妻子颜氏正在劝说卢清返回洛阳。
“张将军也觉得这件事不能过于仓促,不仅要照顾到卢家的面子,也要从长远考虑,而且他也希望清姑娘能够风风光光出嫁,我们都是过来人,如果这门婚姻请姑娘不能和母亲达成共识,将来会一直影响你们母亲的关系,必须要妥善处理好才行。”
卢清叹了口气,“多谢阿婶关心,只是我不太相信我父亲的承诺,当初他也承诺过我,不会接受崔家的求婚,但最后他却失信了,我很担心他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把我带回京城。”
“这个你放心,这件事你韦叔父为中间人,当时王太守也在场,你父亲亲口向你韦叔父和王太守做出承诺,他不会反悔。”
“张将军在吗?”
“张将军当然也在,所以这是一个很郑重的承诺,张将军也让你放心回去,最早两三个月,最晚半年,他就会进京迎亲,至于纳采、问名这些事可以先做起来,由张大将军,或者你韦叔父的兄长,他们会上门提亲。”
颜氏的一番话最终说服了卢清,卢清点了点头,“既然阿婶这样劝我,我就听阿婶的话,跟随父亲回去。”
颜氏大喜,笑着拍拍她手道:“这可不光是我的意思,所有人都希望你能跟随父亲回去,包括张将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婚姻,你将来也不会遗憾。”
“那我父亲什么时候回去?”
“我听说你父亲打算明天一早就出发。”
。。。。。。。。。
颜氏告辞而去了,卢清心中却多少有点惆怅,她原以为会是张郎亲自来劝自己,没想到他却委托颜婶上门,当然,卢清也明白张郎的难处,既然父亲已正式答应了这门婚事,那么按照礼制,张郎就不能再和自己单独见面了,否则,自己会被人非议不说,父亲也会对张郎不满。
“姑娘,你真决定和父亲回去吗?”阿圆在一旁低声问道。
卢清点点头,语气中有些无奈道:“既然大家都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我反对又有什么意义?也罢,就再相信他们一回,如果父亲再出尔反尔,那我永远也不会再相信他。”
。。。。。。。。
次日一早,百余名骑兵护卫两辆马车离开了历城县北上,卢倬父女将乘船返回洛阳,届时将有三十名张铉的亲兵同船护卫,相比陆路的盗匪横行,黄河水道要安全得多。
张铉站在城头上默默目送卢清所乘坐的马车离去,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时间已到了三月下旬的暮春时节,天气渐渐有点热了起来,妇女们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轻薄的长裙,洛阳街头开始裙裾飞扬,色调五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仿佛夏日提前到来。
尽管暮春的和风吹得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暖洋洋的,但裴仁基的心中却冰冷异常,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