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战图-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亮给陈海石斟满一杯酒,又笑道:“如果能跟随他,说不定我的武艺还能提高一步,不过张铉答应大哥继续镇守琅琊郡,我觉得他的心胸很宽,大哥应该感到庆幸才对。”
陈海石苦笑着摇摇头,“我担心的是主公的性命,就算我们投降隋军,他能不能保住性命还很难说,其他对于我都不重要。”
赵亮知道当年陈海石的父亲从齐郡返回琅琊郡时遇到乱匪,眼看性命不保,被正好路过的孙宣雅所救,所以陈海石对孙宣雅一直怀有感激之心,对他也十分忠心。
“我觉得大哥对孙宣雅已经仁至义尽了,当年大哥也是琅琊郡军府的郎将,身为隋将却跟着他造反,所以伯父一直对大哥不满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大哥记恩,可以替他抚养儿子,这也是一种报恩,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孙宣雅是死是活和大哥已经没关系了,大哥还是考虑一下自己吧!能重为隋将,至少与伯父的关系可以和解了。”
陈海石的父亲是琅琊郡有名的大儒,虽然孙宣雅救了他的性命,但儿子为了报恩却跟随孙宣雅造反,让老头子十分不满,一气之下搬去了鲁郡,并且放言,只要陈海石一天为匪,他就没有这个儿子。
陈海石喝了口酒,默默点了点头,他知道赵亮说得有道理,孙宣雅的命运不是他能决定,他知道孙宣雅藏了不少黄金,或许孙宣雅可以用这些黄金来赎命。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果断地说道:“你说得对,我保住他家人的性命就是报恩了,现在我们商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办?”
赵亮眼珠一转,嘿嘿笑道:“我倒有一个办法!”
。。。。。。。。
次日,临沂县城的军民依旧和前几天一样出城收麦,经过连续五天的抢收,临沂城外的小麦已经快收割完毕,孟让决定最后一天放军民出城收麦。
目前孟让依旧没有得到费县隋军出动的消息,他派在费县监视的探子一早传来消息,从昨天起,隋军也开始在费县收割小麦,暂时没有大规模出城南下的迹象,这便使孟让稍稍松一口气,他估计张铉是在等裴仁基回来后才会继续发动攻势,应该是张铉不放心王世充。
一连数日抢收小麦,临沂城外的大片麦田已被收割完毕,只剩下东南方向的两千顷麦田,这也是临沂城比较混乱的一面,土地没有归属,所有地契都被孙宣雅一把火烧掉,宣布土地公有,大家一起出城去种田,然后由军方统一收割,再实行粮食配给制,军队的家属会多给一点,几年后一直如此。
但今年情况特殊,由于隋军随时会攻来,孟让便同意民众也一起出城收麦,几乎全城有一点劳力的男子都出城了,很多女人也一起出城收粮,大家心里有数,说不定今年配给制要废除了,必须要多抢收一点粮食。
北面的上万顷麦田已被收割完毕,一望无际的麦田已是光秃秃一片,天气晴朗,站在城头视野可达十几里外,能清晰地看见十里外的大片土丘和茂密的数林。
但城头上的士兵却无法看见密林内的情形,此时就在十里外的密林内,五千隋军已经抵达了临沂县。
正如沈光对陈海石所言,尽管孟让派出了数百名探子在临沂县三十里外巡哨,但他们只是巡视官道,根本无法顾及密林和小道,而且就算巡哨士兵被隋军抓住,发送来假消息,孟让也难辨真假。
但有一点孟让却很重视,那就是费县隋军的动静,只要费县隋军大举出动,他就立刻会得到消息。
正因为这一点,这五千隋军却不是从费县过来,而是从正在东安县训练的五千战俘军中抽出三千人,转道沂水县,与罗士信率领的两千隋军合并,五千士兵由罗士信率领,绕小路赶到了临沂县,与此同时,张铉也率领数百人以收麦为掩护,秘密从费县赶来,昨晚在临沂县和罗士信汇合。
五千隋军藏身在树林内休息,耐心等待出击的命令,张铉则坐在一块大石上细看裴仁基从东郡给他写来的一封快信。
裴仁基是担心王世充率军南下,所以要提醒张铉注意防范,但张铉知道王世充无法渡过黄河,相比王世充,他更关心东郡的战事。
“东郡那边打得怎么样了?”一旁的罗士信低声问道,他很担心师父张须陀的情况。
“基本上快结束了,瓦岗军已经撤回老巢,尽管损失惨重,但守住老巢还是绰绰有余,只是大帅恐怕难以从东郡撤军了。”
“为什么?”
张铉笑道:“原因很简单,大帅两次把瓦岗军打得屁滚尿流,天子当然会让大帅继续对付,直到彻底将它剿灭。”
张铉心中也很感叹,原以为张须陀离开了飞鹰军,就不会再去打瓦岗,但历史还是恢复了原有的轨迹,张须陀依旧要面临瓦岗,只是李密已经不存在,张须陀还会遭遇同样的结局吗?
张铉明显感觉到,没有了李密的瓦岗军始终无法从蛇进化为龙,以翟让的能力和魄力,他不可能再攻克兴洛仓,成不了大器。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道:“启禀将军,沈将军来了。”
张铉精神一振,他就在等沈光的消息,连忙道:“快带他过来!”
片刻,沈光匆匆走来,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将军!”
“你怎么出的城?”张铉笑问道。
“启禀将军,出城其实很容易,卑职利用收麦人的身份混出了城,等会儿再赶一辆麦车进城就行了。”
沈光将一面木牌递给张铉,“这是卑职的出城牌,很粗糙,可以轻而易举仿制,如果将军想进城,仿制几千块牌子,晚上便可以随便进城。”
张铉看了看木牌,确实做得很粗糙,上面只刻了一个号,其实要这面木牌又有什么用,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出击吧!”
旁边罗士信忍不住道:“趁收麦人回城时发动进攻,临沂县唾手可得。”
“那孟让怎么办?”
张铉摇摇道:“他会率军南逃,同样会涂炭彭城郡,夺取临沂县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干掉孟让,不准他东山再起,还有尽量不要伤害平民,琅琊郡就这点人口了,我不想它再变成清河郡第二。”
罗士信不敢吭声了,张铉又问道:“陈海石那边情况如何?”
“启禀将军,陈海石已经没有问题,他愿意归降,还有赵亮,他也愿意归降将军。”
“将军,卑职愿意率一千弟兄混入城内,等深夜夺取临沂县。”
张铉明白罗士信的意思,比如隋军出现在三十里外,城外抢收麦子的军民一定会仓促入城,罗士信的军队便可趁机混入城内。
但张铉并不想冒这个风险,一旦陈海石事败,罗士信的军队就会陷入全军覆灭的境地,再说,沈光已经率两百斥候入城,已经足够里应外合。
更重要是,如果他们此时现身,就会给陈海石的计划带去不利的影响,反而会得不偿失,既然张铉选择陈海石,他就不想再节外生枝。
张铉摇了摇头,“我们没必要再冒险,耐心等待他们发生内讧。”
。。。。。。。。。
370。第370章 火拼贼王(下)
入夜,位于城南的福庆酒肆内灯火通明,宾客满座,今天将军赵亮年幼儿子满三岁,赵亮特地包下了福庆酒肆,大摆宴席为儿子庆生。
孟让为了笼络赵亮,不仅送了厚礼,还亲自出席酒席捧场,除了孟让外,还有数十名中高级将领也一起出席,使酒肆内格外热闹。
今天孟让颇为兴奋,他担心了五天的麦收终于结束,隋军依旧没有出现,接下来他就要严格控制城池,有了粮食作保证,他便可以坚守几个月不战,直到隋军被迫撤退,他便再卷土北上,重新控制琅琊郡。
孟让心里如明镜一般,朝廷在梁郡重击瓦岗军后,他不可能再去梁郡发展,如果转而去投降瓦岗,他心中又有不甘,何况这次瓦岗军大败,在他心中已经大为掉价,他对瓦岗军有点失去了信心,那么最好的局面就是他继续控制琅琊郡。
要控制琅琊郡,首先就要控制军队,一个陈海石,一个赵亮,都需要他花点血本来笼络收买。
孟让坐到陈海石身旁,举起酒杯对他笑道:“这好像还是我第一次和将军喝酒,我敬将军一杯。”
四周没有了孟让亲兵护卫,陈海石有一种拔剑杀死孟让的冲动,但他还是克制住了,也举杯笑道:“多谢大王!”
两人喝了一杯酒,陈海石笑道:“收麦结束,大王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吧!”
孟让就是想和陈海石谈谈这件事,他心里明白,隋军斥候一定趁麦收的机会混入了城内,他下一步就要对城内进行大规模搜查,挖出隋军隐藏在隋军的斥候,并开始实施宵禁,他首先需要得到陈海石的支持才行。
“陈将军觉得隋军会派斥候趁收麦期间混入城内吗?”
“那是肯定的,张铉善于里应外合夺城,费县就是这样被攻破,我记忆尤新。”
“我也是这样认为,我打算从明天开始大规模搜城,抓出隋军斥候,希望能得到陈将军的支持。”
“呵呵!这种好事情恐怕还用不着我出面吧!”
孟让当然知道搜城有油水可捞,但他只是想借搜城这件事来促使陈海石与自己合作,这件事和以后的宵禁他都必须让陈海石参与。
“我打算让每个将军各自负责一片,陈将军和赵将军负责搜查城南,我想陈将军也不希望别的军队进入城南搜查吧!”
孟让在提醒陈海石,城南可是你的地盘,你愿意让别的军队进来,那我也不会反对。
此时陈海石已经不想再和孟让费心神了,他随口敷衍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听大王的安排!”
孟让大喜,急忙道:“明天一早,请陈将军来王府商议搜城之事。”
“可以!”
孟让心中舒畅之极,他终于把陈海石这块冷冰冰的石头说动了,今天收获颇大。
这时,大堂内一阵孩子啼哭,赵亮的儿子终于被粗鲁的军官们吓哭了,赵亮连忙让奶娘抱孩子回府。
等儿子走远了,赵亮又端起酒杯对众人笑道:“感谢各位弟兄来捧场,大家知道我有几坛上好的高昌葡萄酒,我今天特地拿出来给品一品,各位可以喝个痛快!”
大堂内响起一片叫好声,将领们纷纷倒酒痛饮,这时,陈海石对孟让笑道:“我去趟茅房,回来再敬大王一杯,先失礼!”
孟让还想再和赵亮谈一谈搜城之事,便没有在意陈海石的离去,这时,赵亮给孟让斟满一碗酒,笑道:“多谢大王来给犬子捧场,这碗酒我敬大王,请!”
虽然孟让不擅于大碗喝酒,他更喜欢小杯品尝,但眼前这碗酒他如果不喝下,不给赵亮面子,恐怕他很难再拉拢赵亮了,他也欣然道:“好!我就喝了赵将军这碗酒。”
他端起酒碗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大堂内响起一片掌声,这时,一名丫鬟慌慌张张跑来,给赵亮低语几句,赵亮脸色一变,对众人笑道:“犬子身体有点不适,我去看看,马上就回来陪各位喝酒,各位继续,我随后就来!”
他向众人拱拱手,立刻转身下楼去了。
孟让本来正要和赵亮谈谈搜城之事,没想到还没有开口,他便下楼了,他只得郁闷地坐下。
这时,孟让忽然发现陈海石和赵亮都不见了,他心中一动,忽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难道只是巧合吗?
“大王!”
一名孟让的亲兵跌跌撞撞跑上楼,大喊道:“外面有无数军队把酒楼包围了!”
孟让腾地站起身,却只觉眼前一阵天昏地转,眼前一黑,扑通摔倒在地,其余将领也纷纷摔倒,赵亮拿来的酒中有强烈的迷药,众人都顶不住,接二连三地被迷药麻翻。
此时,守在酒楼外的百名孟让亲兵挡不住数千军队的进攻,被乱箭射杀大半,剩下亲兵纷纷跪地投降。
赵亮手执大刀率先冲上二楼,望着躺在地上的孟让,他冷笑一声,手起刀落,剁掉了孟让的人头,可怜孟让还在等着和他谈明天搜城之事,却糊里糊涂被一刀砍了脑袋。
赵亮举起孟让人头,站在窗户上大喊:“孟让已被诛杀,其他人无罪,我们开城迎接隋军入城!”
酒楼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
此时张铉和罗士信分兵两路,罗士信继续率两千军守在北城门外,张铉则率三千军埋伏在南城门外,他担心一旦计划有变,孟让会从南城门逃去彭城郡,他必须要在南城外拦截。
“将军快看!”
一名士兵指着南城头上大喊:“有火光!”
只见南城头上出现了一个火点,很快,火势越来愈大,终于形成了熊熊烈火,这是他和沈光的约定,事成后,在南城头上点火为信,与此同时,南城门也缓缓开启。
但张铉依然按兵不动,他必须得到沈光的确切消息,才能决定是否入城,这时,沈光奔出城门挥手大喊:“将军,事成了!”
张铉看见了沈光,立刻下令道:“全军入城!”
三千隋军从一里外的田野里冲出,如潮水一般向城门奔去,片刻奔至城门前,沈光上前向张铉施礼道:“孟让已被杀,其余贼将都被陈、赵两位将军抓捕,各处军营也已被控制,请将军入城!”
张铉大喜,回头挥手令道:“大军入城!”
三千隋军开始列队入城,紧接着北城门也开启了,罗士信率领两千士兵从北城门入城,至此,琅琊郡孙宣雅的势力最终被张铉彻底拔除,琅琊郡只剩下王薄率一万弱旅困守在歂臾县。
。。。。。。。。
“卑职陈海石、赵亮拜见将军,愿为将军效力!”
张铉刚来到军营前,陈海石和赵亮便赶来拜见,张铉下马将两人扶起,笑道:“这次杀死孟让,使隋军兵不血刃夺取临沂县,两位将军立下大功,我会如实禀报朝廷,表彰两位将军的功绩。”
陈海石连忙道:“卑职只是立功赎罪,不敢受朝廷恩赏。”
张铉明白他的担心,陈海石原本是隋将,怕朝廷追究他的罪责,张铉拍拍他肩膀笑道:“放心吧!我会为你争取应有的赏赐,请陈将军率本部暂时镇守临沂,等剿灭完王薄,我会一并上报朝廷。”
“卑职遵令!”
张铉目光又转向赵亮连忙道:“卑职愿跟随将军攻打王薄,再立新功。”
张铉从沈光那里知道,赵亮是想跟随自己,此人有勇有谋,倒是一个不错的人才,张铉便欣然笑道:“那你就暂为偏将,跟随我左右!”
赵亮大喜,躬身行礼,“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这时,陈海石一挥手,手下将十几名贼将押了上来,“将军,这些都是孟让心腹,请问该如何处置?”
众贼将一起大喊:“饶命啊!饶命!”
张铉却冷笑一声,喝令道:“推下去斩首,用他们人头来威慑临沂,胆敢再跟随乱匪造反,以此为儆!”
士兵将一片哀求的贼将推了下去,这时,张铉又对陈海石道:“临沂只留三千守军,其余士兵按照隋军规矩,每人发五斗米,全部遣返为民。”
陈海石见张铉眼不眨便处斩了十几名大将,心中凛然,连忙抱拳道:“卑职遵令!”
371。第371章 鲁郡追击
张铉兵不血刃连夺费县和临沂,彻底剿灭了孙宣雅和孟让,消息在数天后传到了颛臾县,王薄顿时大为恐慌。
从他们发现隋军在颛臾县是假驻营,王薄便意识到张铉很可能是声东击西,虚攻颛臾,实攻临沂,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出乎他所料。
原来张铉是用蒙阴堡为诱饵,再虚攻颛臾县,诱引孙宣雅攻打蒙阴堡,隋军则迅速杀回,里应外合夺取费县,继而又策反陈海石和赵亮,夺取临沂县,手段之巧妙,行动之果断,令王薄瞠目结舌。
大堂上,王薄忧心忡忡地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原以为张铉在鲁郡重创自己后,会继续攻打颛臾县,却没想到,张铉虚晃一枪,调头把孙宣雅给灭了。
王薄不由长长叹口气,对妻弟徐顺明道:“上一次我们击败裴仁基南征,就是因为两军互为犄角,使裴仁基顾此失彼,最终惨败,而这一次张铉却声东击西,虚虚实实,使我们双方都不敢轻易互救,唯恐落入他的埋伏,却被他集中兵力一一吃掉,他破坏了我们两军的配合,此人带兵打仗或许不如张须陀经验丰富,但谋略却远在张须陀之上,恐怕颛臾县也要守不住了。”
徐顺明看出了姐夫内心的畏惧,估计他是想放弃颛臾县西撤,便劝道:“既然我们大部分物资都转移去了鲁郡,连家眷也走了,颛臾就成了鸡肋,我的意思是说,既然颛臾县已不是主要根基,那姊夫也不用留在这里,派一个普通将领守卫,然后转去鲁郡经营,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王薄默默点头,徐顺明说中了他的心思,颛臾县虽然不会立刻放弃,还需要它牵制张铉的军队,但自己没必要再守在这里了,他应该转去防山新寨。
“好吧!今晚我们押运最后一批物资,连夜离开颛臾县。”
当天晚上,西城门前点满了火把,将夜晚照如白昼,近千辆牛车和骡车停在城门前,满载着布匹铜钱等财物,粮食已经送走,将这一批财物送完,颛臾的仓库便空空荡荡了。
当然,仓库大门上了铁锁,还贴了封条,感觉里面似乎还有不少财物。
王薄披甲戴盔,骑在一匹雄骏的战马上,他不耐烦地问道:“刘将军怎么还没有来?”
“卑职来了!”
大将刘浩春快步跑来,对王薄行一礼道:“卑职去巡视军营,来晚一步,请大王恕罪!”
王薄冷冷哼了一声,对他道:“我走后,你给我死守颛臾县,尽量拖住张铉,至少要拖住张铉两个月,我会给你重赏,但如果城池丢了,你就提头来见我吗?”
“卑职记住了!”
王薄不再多言,厉喝道:“大军出发!”
六千大军护卫着千辆大车缓缓启动,向城门驶去,王薄在数百名亲兵的严密护卫下出了城,向沉沉的黑夜走去,半个时辰后,大军终于消失在夜色之中。
“关闭城门!”
刘浩春一声高喊,城门轰然关闭,吊桥拉起,刘浩春转身便向仓库走去,这时一名参军跑来低声道:“将军,卑职已经清点完毕,粮食确实只有一千石。”
刘浩春低低骂了一声,大部分粮食都被转移走了,而他们有两千士兵,却只留给一千石粮食,还要让他坚守两个月,明显是要让他们去城内掠夺粮食。
数百士兵簇拥着主将刘春浩来到仓库大门前,仓库大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上面还贴着封条,“砸开大门!”刘浩春低声令道。
几十名士兵用巨木轰然撞开了仓库大门,众人一拥而入,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呆住了,仓库内空空荡荡,只剩下几百个装钱的大木斗,地上零零星星只有一点腐烂的钱和布匹。
刘春浩本以为王薄会留一点钱财给他用来激励士兵,但没想到全部给王薄搬走了。
刘春浩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天后,张铉率领九千军队抵达了颛臾县,县城大门开启,刘春浩并没有抵抗,他率领两千士兵打着白旗出城投降。
王薄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他寄托希望的两千士兵连一个时辰的抵抗都没有,直接向隋军投降,而导致士兵投降的导火索就是那座空空荡荡的仓库,这也是王薄做梦也想不到的后果。
张铉并没有在颛臾县停留,他留下偏将杜云思率一千人镇守颛臾县,安抚民众,解散降军。
张铉自己则在刘春浩的带领下,疾速行军向鲁郡杀去。
。。。。。。。
从颛臾县向西不过三十里便进入鲁郡山区,陪尾山、尼丘山、防山。。。。一座座起伏绵延的大山足有数百里,森林茂盛,人口稀少。
王薄新根基便在距离曲阜县不远的防山,这一带人口稍多,而且防山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是落草为寇的好地方。
早在两年前王薄刚到颛臾县之时,便开始在鲁郡寻找退路,他收编了徐圆朗在防山落草的一支残部,便选择防山为他的退路,两年来王薄不断派人过来经营,使他的山寨已渐渐颇具规模。
在几个月前第一次击败裴仁基军队后,王薄便意识到隋军会再次南征琅琊郡,他便从那时便开始大规模转移粮食物资,并把他的家人也转移到了防山新大寨内。
直到张铉彻底剿灭了孙宣雅,王薄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他不得不放弃了老巢颛臾县,撤退去他的第三巢穴。
防山相距颛臾县约有二百五十里,主要以山路为主,崎岖南行,大量的辎重大车行军十分缓慢。
兵法有云:‘三十为一舍’。
意思就是说,军队行军应该一天走三十里,夜晚停下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并等待后面的粮草辎重,行军太快则容易和辎重脱节,导致辎重粮草被埋伏的敌军俘获。
王薄虽然不至于一天只走三十里,但他撤退得确实不快,辎重行军缓慢,一天只走了不到五十里。
行军三天后,王薄率领大军抵达了尼丘山附近,距离防山还有百里,天色已晚,大军便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山谷内驻营休息。
“姐夫还在担心颛臾县吗?”徐顺明走到王薄身边坐下笑问道。
王薄摇了摇头,“我不是为颛臾县担忧,我是为从前的妇人之仁而懊悔,我有几次机会直接吃掉孙宣雅,我都没有能下手,假如我拥有全部琅琊郡,也不至于今天这样狼狈了。”
“其实我觉得鲁郡也很不错,北面是岱山、东面是陪尾山、龟山,南面是舟山,西面却是巨野泽,环山面水,物产富饶,而且没有隋军驻扎,是一个割据的好地方,当年徐圆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