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战图-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48。第848章 彭泽激战
隋军主力占领了鄱阳郡的同时,一支隋军战船正向蕲春郡的蕲口方向驶去,蕲口位于九江郡湓城县对岸,将是隋军水师的驻地。
虽然蕲口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隋军在灭了杜伏威后,林士弘却不敢派军队前去占领,唯恐被隋军找到出兵攻打他的借口。
此时驶向蕲口的船队是隋军水师主力的一支,由一百艘战船组成,船队将领正是水师主将来护儿。
这是隋军第一次驶入林士弘的核心地带,就像入侵者闯进了主人家的客堂,来护儿也知道敌军船队必然会有强烈反应,他们十分警惕注视着南面江面上的动静。
来护儿知道,在彭泽县有一支楚军水师主力,由楚军水师第二号人物蓝平望统帅,在某种程度上,来护儿就是特地率军前来挑衅这支水军,击败这支水军,占领彭泽县。
如果不打掉这支水师,隋军的船队无法向已杀到鄱阳郡的隋军主力提供后勤支援,在出征之前,张铉便已经将主力军队的后勤重地定在了彭泽县,这样,彭泽县和对岸的蕲口便形成了包围九江郡之势。
‘当啷啷!’
桅杆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表示眺望兵发现了情况,来护儿立刻凝神向南面望去,渐渐的,江面上出现了无数小黑点,楚军水师果然出现了。
来护儿当即下令,“迎战上去!”
。。。。。。。。
两支船队在江面缓缓靠近,相距数里,两支军队都是水上精锐之军,极善于水战,隋军船只高大坚固,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而林士弘的楚军虽然战船不如隋军,但数量众多,而且水上作战经验丰富,是一支不可忽略的水上劲旅。
楚军密集的战船已经出现,在迅速进行水上布阵,楚军战船有两百五十艘之多,但大多是五百石左右的中小型战船,他们将使用狼群战术,也就是集中船只围攻敌军战船,摧毁一艘战船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另一艘敌船。
在去年和梁军的水战中,楚军便是利用这种战术歼灭了楚军七成以上战船,从而大获全胜。
而隋军百艘战船都是千石以上战船,他们摆出了天蝎阵,周猛和齐亮各率三十艘战船为左右蝎钳,留二十艘蚰蜒快船为蝎尾,主将来护儿则率五十艘战船为蝎身。
这是水战中的经典战法,对配合和指挥的要求都极高,稍有缓慢就会被敌军断钳断尾,可一旦配合默契,却又威力十足。
楚军主将叫做蓝平望,年约五十余岁,早年和他林士弘的父亲一起都曾是西梁军中的水军校尉,西梁被杨素击灭后,他从此跟随林士弘的父亲在长江做水贼。
二十几年前,林士弘的父亲被隋军斩杀,他又跟随了林士弘,为林士弘成长为长江水霸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水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蓝平望目前是楚军的第一水战大将,声望很高,经验极其丰富,他一眼看出隋军摆出了天蝎阵,令他心中暗暗吃惊。
天蝎阵要么徒有其表,容易攻破,要么威力极大,如果是一般水贼摆出这种阵型则属于前者,可一击而破,但隋军显然不是这样,他们具有强大的水战实力,摆出天蝎阵必然是胸有成竹。
这时,林士弘年仅的侄子林雷高声道:“隋军阵型看似可怕,其实内部空虚,我率三十艘快船杀入腹部,一刀斩断心脏,敌军阵型自然瓦解。”
“你想得太简单了!”蓝平望不屑地哼了一声。
“哼!简不简单试试再说!”
林雷转身而去,他跳下一艘小船,向自己的座船驶去,蓝平望看着他远去,不由一阵头痛,此人就是军中的一个刺头,仗着他是大王之侄我行我素,作战倒是很勇猛,但现在面对的是隋军,鲁莽出击会坏大事。
话虽这样说,他也拦不住林雷,眼睁睁望着他远去。
部将李应在一旁低声道:“我们用狼群战术恐怕有点不妥,卑职建议改列蜂巢战术,集中兵力攻其一侧。”
蓝平望摇了摇头,“阵型不在于好坏,而在于熟练程度,蜂巢战术我们不熟,反而会被敌军所破,我已用狼群战术多次,配合默契,其实林雷说得没错,集中攻击蝎身,蝎身一破,钳尾皆毁。
“卑职明白了。”
蓝平望随即对他令道:“林雷年轻好勇,我担心他会贪功轻进,你可率二十艘船接应他,我率主力替你们撑住两边蝎钳。”
“遵命!”
李应下了主船,上了自己的战船,他一挥绿色战旗,率领二十艘战船紧紧跟随着林雷的战船。
这时,蓝平望大喝一声:“擂鼓出击!”
.........
一场激烈的水战在江面上爆发,三百五十艘战船犬牙交错,逐队厮杀,大江上箭如飞蝗,石砲攻击,击中敌军船队,发出巨大的撞击声,十几艘战船的船帆被火箭射中,在江面上迅猛燃烧起来,惊恐万分的士兵纷纷跳江求生。
隋军和楚军的战术大不相同,隋军偏向于远程作战,用弓箭和石砲摧毁对方船只,即使双方靠近,隋军也是用猛烈撞击的方式,利用坚船撞毁对方船只,远近结合,十分有章法。
这次出战,隋军也携带了大量火箭,他们使用火箭和投石机抛掷,燃烧的战船使整个江面上变成了一片火海,异常惨烈壮观。
而楚军的战术却完全不同,他们最拿手就是狼群战术,实际上就是多艘船围住一艘敌船,所有人冲上船去将敌船士兵杀死。
这是水贼的战术,一直是林士弘军队的传统。
这时,一支楚军船队从侧面杀出,疾速向隋军阵型的中部驶去,这二十艘战船组成的船队正是林雷所率领。
他不仅好勇斗狠,而且十分固执,他的战术很明显,擒贼先擒王,杀入敌军腹地,斩断隋军的心脏,也就是那艘三千石的主船,只要主船被击毁,那隋军水军也就随之溃败。
林雷率领二十艘战船冲进了隋水军腹地,他不断将战船释放,去抵挡从两边杀来的隋战船,而他则率领五艘核心战船直扑那艘体型最大的隋军主船。
林雷看得很清楚,那艘三千石的大船桅杆上,有令旗兵在举旗发号施令,这必然是敌军主船,主要占领了这艘主船,他们就将大获全胜。
“挂尾帆,加快船队,冲上去!”
林雷象一头捕杀猎物的豹子,兴奋得大声命令,他的战船是一艘五百石战船,连同四艘副船,五艘战船呈棱型行队列,他们冲破了第一道封锁,冲向数里外的敌军主船。
老将来护儿发站在船头上,冷冷望着迎面冲来的五艘楚军战船,他仿佛嗅到了敌军急不可耐的气息,想击毁自己,来护儿冷笑一声,当即下令道:“摧毁这五艘船!”
桅杆上的令旗兵挥动旗帜,下达了包围命令,二十余艘战船从三个方向朝林雷的五艘战船包围过来,林雷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他还有一线机会,在敌军包围完成之前,从一处空档冲出。
十几艘大船就像慢慢合拢的大门,而林雷的战船则企图在大门合拢前冲出去,眼看着林雷的战船即将抢到先机,就在这时,一艘两千石大船忽然从斜刺里驶来,大船前端包着巨大的生铁撞角,在一片惊呼声中,两艘船轰然相撞,木屑四溅,水花喷起,两艘船剧烈震荡。
林雷战船被拦腰撞裂成两段,大量江水涌入船舱,船只开始迅速下沉,林雷和数十名士兵在仓皇中跳水逃生,与此同时,另一艘五百石的战船迅速将林雷救起,其余几艘船被迫停了下来。
这个意外事件使林雷率领的其他四艘战船都失去了先机,近二十艘隋战船将四艘战船团团包围,密集的火箭从四面八方射出,一只只重达二十余斤的石弹被投石机抛出,砸向四艘楚军战船,船体碎裂,江水涌入,还有两艘被火箭点燃了,战船很快被大火吞没。
“将军,弃船逃生吧!”
一名士兵急得大声叫喊,林雷望着四面烈火焚船,俨如恶魔般的烈火向他张开了血盆大口,也激起了林雷骨子里的野性,他反手一枪刺死了劝他跳船的士兵,对百名士兵大吼道:“谁敢跳水弃船,杀无赦!”
五十余名楚军士兵被镇住了,林雷目光四下扫望,他看见了左侧面一艘隋军战船,离他们不到五十步,他一指隋战船喝令船工,“转向,靠近那艘战船!”
被大火焚烧的楚军战船缓缓掉头,顺着水流向左前方划行,慢慢向隋战船靠近,林雷右手执枪,左手持盾,率领士兵伏在船舷边,密集的火箭从他们头顶略过,桅杆烧得吱嘎嘎作响,眼看要翻沉。
就在距离敌船即将相碰时,林雷一跃而起,跳上了隋战船,长枪横扫,将数名隋士兵打翻在地,“跟我杀!”林雷大吼一声,数十名楚军士兵跟着他冲上了隋战船,双方在甲板上展开了血腥的生死争夺战。
849。第849章 手足相残
江面上的激战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时辰,双方皆损失惨重,隋军有超过二十艘战船被烧毁击沉,而楚军战船的损失也近半,双方最初的阵型已渐渐散乱,变成了江面上的混战,整个江面已成为一片火海,到处漂浮着破碎的船板和断裂的桅杆。
大船靠近,士兵们冲上敌船血腥厮杀,船身被强劲的石砲砸开大洞,江水灌入,使船只迅速下沉,但战船搏斗中用得最多的还是弓箭,大江之上箭如疾雨,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坠入长江。
夹杂在箭雨之中的是火箭,已经有数十艘战船被大火点燃,江面上烟雾弥漫,火光冲天,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无数小船在大船中间穿梭,搜救落水的士兵,这种小船是专门的搜救船,它们冒着被撞沉和被射杀的危险,将受伤的落水将士抢救上小船。
一艘搜救小船脱离了战场,迅速驶向南岸,小船上躺着浑身是血的林雷,他最终没有能夺下了隋军的战船,身中三箭坠入大将,他的战船被大火烧毁,所有士兵都被隋军射死或者杀死。
林雷已处于昏迷状态,他的伤势十分严重,尤其流血过多,已经奄奄一息,很难再救活了.
在混战之中,李应的战船终于缓缓靠近了隋军的主船,那是一艘三千石的巨船,李应已经看出了战局的不利,楚军败象已现,如果再不用奇兵击败隋军,那他们必将全军覆没。
而这支奇兵就是击毁隋军的主船,只要主船沉没或者败退,那隋军也将全军溃退,当然,这是水贼一贯的作战理念,抓住运载商人的那艘主船,其他货船就会乖乖地停下,所以李应有这样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
李应的战船从侧面渐渐靠近了隋军主船,此时隋军主船正和另外三艘楚军五百石的战船激战,李应的战船也是楚军的十艘主力战船之一,原是隋军水师的五牙战船,载重两千石,船上有兵力两百余人。
江面上箭矢如雨,巨石飞击,双方士兵在相隔数十步的江面上激战,以弓弩箭为主,这时双方的火箭似乎都已耗尽,只能依靠传统的水战方式搏击。
李应也看出了对方主船没有了火箭,心中暗喜,命令他的战船以一种偷袭的方式,急速向对方主船的另一面靠拢,只要他的军队杀上敌船,那么两艘战船夹击,必能击败隋军的主船。
“老将军,一艘敌船准备从另一面偷袭!”一名士兵飞奔到来护儿面前禀报道。
来护儿看见了企图偷袭的敌船,相距不到百步了,他冷笑一声道:“准备拍杆!”
拍杆是隋水军独有的水战武器,一般五牙战船都有,当年杨素率领隋军水师在长江上击败了强大的西梁水军,用的秘密武器就是拍杆,只是因为这一次出战船只主要是大业年后建造的战船,并没有装备拍杆,唯独来护儿的主船装有这种秘密武器。
二十几名士兵拉起了放置在船舷边的拍杆,拍杆高达八丈,粗壮而坚韧,当李应战船距离主船还五步时,二十几名士兵一声呐喊,拍杆猛地拍打下去,只听‘嘭!’一声巨响,拍杆如巨鞭一般狠狠抽打在甲板上,船身剧烈摇晃,数名楚军士兵被砸成肉饼,甲板上木屑横飞,砸开了一条长长的裂隙,连桅杆也摇摇欲坠。
在剧烈的摇晃中,李应立足不稳,被摔出去一丈多远,他一把抓住了缆绳,才免于落水,李应望着这根如‘长鞭’一般的木杆,心中惊惧万分,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武器,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威力竟如此强大,使他一时忘记了眼前的危机。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惊恐大喊:“李将军,它又要来了!”
李应蓦然醒悟,连声令道:“快调头离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拍杆第二次猛烈砸下,这一次的力量更胜上一回,虽然士兵们都躲开了,但甲板却无法躲开,只听一声剧烈重击声,很多士兵都痛苦地捂住耳朵,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甲板上的裂缝变成一尺宽,裂缝迅速蔓延到船体,整个船身传来恐惧的开裂声,连桅杆也支持不住,在晃了两下后,轰然倒下,船体裂成了两半,甲板上士兵哭喊着纷纷跳水逃命。
李应也跳进江中,拼命向南岸游水,只片刻时间,断裂的船只沉入江中,卷起的水涡将几十名逃走不及的士兵吸入了江底。
蓝平望已杀红了眼,纠集最后七十余艘战船和隋军决一死战,就在这时,有士兵指着远处喊道:“快看,是隋军战船!”
蓝平望一回头,只见远处江面上出现了上百艘战船,都插着青龙赤旗,这是隋军的援军到了。
蓝平望心中叹息一声,只得令道:“全军向西撤退!”
。。。。。。。。
黄昏来临,惨烈的战斗结束了,血红的夕阳照在大江上,仿佛战船还在熊熊燃烧,将整条大江都点燃了。
这场战斗双方都遭受了重创,楚军战船被击沉两百余艘,只有不到五十艘战船仓皇逃窜,而隋军也被重创或者击沉了近四十艘战船,伤亡三千余人,这也是隋军水师成立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这时,一百余艘隋军战船拖着十几艘被重创的战船停泊在了彭泽县码头前,彭泽县是九江郡最西面的一座县城,也是楚国东面防御重镇,彭泽县因为背靠波光浩淼的彭泽湖而得名,三国时代,周瑜曾经在这里训练水军。
只是沧海桑田,彭泽湖已经渐渐消失,变成了一处长江上的水荡,占地数千亩,虽然面积不到原来的一成,但它却是一个天然军港,之前林士弘的战船便是停泊在水荡之中。
彭泽县不大,只是一座中县,人口只有两万余人,但因为是防御重镇的缘故,林士弘又将城池重新修建,城池变得高大坚固,隋军要的就是这座城池,有了这座城池,隋军步兵就有了和林士弘大战的后勤重地。
虽然鄱阳县也不错,但水军去鄱阳县不便,很难水陆配合,还是彭泽县紧靠长江,更方便于和水军配合,来护儿立刻派两名骑兵赶去鄱阳县通知主帅。
从次日开始,数百艘隋军运输船只抵达了彭泽县,它们带来了大量的帐篷和粮食物资,来护儿率领军队在彭泽县城外开始修筑一座板式军营。
。。。。。。。。
林士弘的三万步兵离开鄱阳县后,走陆路前往九江郡的湓城县,由于林士弘不在军中,三万军队没有最高主帅,基本上是由林氏兄弟做主。
这天晚上,大军在官道边驻营休息,他们没有帐篷,每个士兵各有一张毯子,铺在草地上,士兵便和甲而睡,在但在一片树林内却有几座大帐,这是林氏兄弟和赵方的营帐,一座大帐内灯光明亮,林氏兄弟和赵方正聚在一起喝酒。
林正彪注视着手中酒杯道:“三哥,姊夫,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难得看到老四这么认真,什么事说来听听?”林正雄笑道。
“就是关于父亲继承人之事,父亲已经放弃了大哥,但似乎又不想二哥继承,那么就是我们兄弟二人了,三哥有想法吗?”
林正雄愣了一下,半晌道:“这个应该是父亲指定吗?莫非四弟有想法?”
林正彪点点头,“这个继承人之位非我莫属,我希望三哥姊夫能全力支持我。”
林正雄和赵方对望一眼,脸色都有点变了,看不出四弟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赵方试探着问道:“四弟需要我们怎么支持呢?”
“很简单,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这三万军的统帅,你们二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
“这怎么行!”
林正雄立刻跳了起来,他满脸愤然道:“这是父亲的军队,父亲才是统帅,没有父亲的同意,谁也无权自封统帅!”
“那姊夫呢?”
林正彪冷冷问道:“姊夫也是要听父亲的决定吗?”
赵方感觉有点不对劲,他为人奸猾,不敢明确表态,踌躇着说道:“这件事来得太突然,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这时,林正雄怒道:“希望明天不要再提这件事,否则连兄弟都做不成了。”
他转身便怒气冲冲而去,可刚走到帐门口,只见从夹帐冲出一人,捂住林正雄的嘴,一刀便割断了林正雄的脖子,赵方大吃一惊,转身要逃,一支冷箭射来,正中他的背心,赵方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
林正彪随即拔出刀,狠狠一刀刺死了赵方。
吕氏兄弟走进了大帐内,他们二人各干掉一人,吕飞杀掉了林正雄,而吕平一箭射中了赵方。
林正彪已经下了狠心,他反手一刀刺伤自己,便对吕氏兄弟道:“立刻搜查全军,抓捕刺客!”
全军开始骚动起来,一个消息迅速在军队中传播,三名隋军刺客刺杀了三公子和赵大将军,刺伤了四公子,要求全军搜查,不得放过隋军刺客。
军队上下开始了大搜查,但折腾到天亮也没有抓到隋军刺客,这时,林正彪令所有大将在大帐内集中。
林正彪额头上和左肩上都有包扎,似乎伤势很重,他对众人道:“我兄长和姊夫不幸被隋军刺杀,我已派人去禀报父亲,但军队不能乱,从现在开始,兄长和姊夫的军队由我暂时统领,等待父亲的最后决定,希望大家严守我的军令,不得违抗!”
众将虽然感到有些蹊跷,但林正彪毕竟是主公之子,他一起跪下高声道:“愿听大将军之令!”
“好!传我的命令,大军转道建昌县。”
众将领令纷纷下去了,这时,林正彪对吕氏兄弟冷冷道:“看来我的最后一步还得必须走出去,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们去办了。”
850。第850章 紧急撤退
秭归城,六百隋军已经坚守到第十九天,自从上一次攻城后,唐军便再没有攻城,而是耐心等待援兵,既然唐军不进攻,隋军自然也求之不得,他们也开始了正常的作息,在城头上三班轮换站岗。
东城一角,刘兰成正望着唐军考虑着什么,副将张厉慢慢走到了他的身边,如果说之前张厉多少对他的能力还有点怀疑的话,那这一次行动,他就不得不佩服刘兰成的胆识了,不仅突袭夷陵县得手,还竟然占据了秭归县,拦截唐军主力达十九天之久,很可能唐军这次东征就毁在他们手上。
“将军在想什么呢?”张厉笑问道。
刘兰成若有所思道:“我在想,他们的粮食居然也坚持了十九天,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张厉也觉得有点奇怪起来,对方明明是轻兵行军,没有带辎重粮食,应该只带一些干粮,那他们军队消耗的粮食哪里来?
他想了片刻,想不透其中的缘故,刘兰成笑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他们应该是在巴东县得到一点粮食补充,有趣的是,如果他们杀到夷陵县,发现粮食和船只都被烧毁了,他们又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那就退兵回去呗!”
刘兰成摇摇头,“退兵是不可能,他只能从襄阳那边得到粮食,但襄阳的粮食也不多,如果萧铣能把南郡粮食全部运走,不给唐军在沿途任何补充,这次东征我估计唐军就进行不下去了。”
张厉觉得他说得有理,连忙道:“那我们立刻去通知萧铣。”
“再等一等,明天我们就撤离!”
刘兰成话音刚落,一名士兵疾奔而来,禀报道:“李将军来了!”
刘兰成一惊,如果这时候李客师放弃夷陵县赶来,那就说明襄阳的唐军杀到了,他连忙下了城,正好遇到李客师,李客师急道:“我们必须立刻撤离,屈突通亲自率领一万军队杀到夷陵县了。”
“他们已经来了吗?”
李客师点点头,“我们是骑马赶来,他们是步行,秭归距离夷陵不远,最多相差两三个时辰。”
刘兰成暗暗叹息一声,看来他守不到二十天了,他随即又问道:“那船只呢?”
“船只已经到了,但只有两艘千石货船,恐怕载不了我们那么多人马。”
刘兰成当即立断道:“我们撤去对岸便可!”
。。。。。。。。
秭归县的码头在县城东面,是一座很简陋的小码头,由于秭归县位于三峡道上,很多日用品都是通过长江运来,在这座小码头上卸货,此时码头上停泊了两艘千石货船,几乎跟随李客师的骑兵同步到达。
秭归县一段的长江宽约百丈,水流平缓,对岸是一片丘陵缓坡,绕过缓坡后也是一条艰险难走的三峡崖道,刘兰成之前就有过备选方案,如果能乘船离去最好,如果船坐不了,他们就走对岸蜀道,尽快离开三峡道。
刘兰成知道时间不等他们,他立刻命令军队开始上船渡江。
此时,唐军并不知道城内已发生了变故,他们还在等待援军杀到,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刘兰成带着最后一百名士兵乘船渡过了长江,他们牵马越过山丘,向远处的南岸蜀道走去。
一个时辰后,屈突通率领一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