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战图-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处罗可汗便决定用一场大规模的南征来巩固自己的可汗地位,事实上,他早就想动手了,只是隋军在并州北部的军事行动打乱了他原有的秘密计划。
这天上午,一支来自北隋的使者队伍抵达了突厥王廷,在距离突厥王帐还有百里,队伍便遇到了外围的突厥巡哨,一千名突厥骑兵将这支三十余人使者队伍押送到了突厥王帐。
北隋使者是鸿胪寺卿崔君肃,崔君肃是继长孙晟、裴矩之后的第三代隋朝突厥使,在北隋建立后,崔君肃被升为鸿胪寺卿,继续主管突厥事务,这一次他并不是来见处罗可汗,而是奉命来拜见义成公主。
黄昏时分,崔君肃一行抵达了突厥王帐,这是由一片十几万顶突厥穹帐组成的帐城,方圆近百里,目光望去,皆是一望无际的帐篷,异常壮观,这里生活着数十万军民以及突厥可汗等贵族。
突厥是部落聚居,最大的部落便是突厥王族所在的阿史那部落,这是突厥最强大也是最富裕的部落,他们拥有最丰美广袤的草场,拥有数量众多的奴隶和牛羊,这些都是他们财富的体现。
帐城分为三层,最外层居住着普通的突厥子民和他们抢掠的奴隶,由于阿史那部落男子一向是突厥军队的中坚,所以他们每次抢掠南方,得到的战利品也是最多。
战利品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奴隶,有汉人也有其他游牧民族,人数众多,这些奴隶地位卑微,且干着最繁重的活,几乎每家突厥人都会有几名奴隶。
突厥男人喝酒赌博,输掉奴隶是最常有之事,奴隶经常变更主人是家常便饭,很多女奴隶在承担繁重活计的同时,身心也会遭到极大的摧残。
帐城的中间一层便是突厥可汗的五万近卫军驻地,这些近卫军是突厥大军精锐中的精锐,都是草原各个部落的勇士,战马强健,装备精良,战斗力十分强悍。
而最核心一层便是突厥王帐,由数千顶大帐组成,生活着突厥可汗和贵族,还有铁勒各部落酋长作为人质生活在这里的子女。
卢涵也跟随崔君肃出使突厥,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突厥王帐,既好奇,但也有点紧张,崔君肃在路上便告诉过他,并州之战已经触怒了突厥人,让他做好最坏的打算,也就是性命可能会丢在突厥。
使者队伍在突厥骑兵的严密护卫下在豁道上缓缓而行,这里通往突厥王帐的主道,两边有粗大的木栅栏相隔,不时可以看见躲在木栅栏背后一些衣衫褴褛的妇孺奴隶,她们胆怯地这支来自故乡的使者队伍,瘦弱的脸庞上分明流着和他们同样的血脉。
忽然有个年轻女人抓住栅栏哭着大喊起来,“我家在马邑郡善阳县,我爹爹叫杨正,在城北开杂货铺,求求他赎我回家!”
卢涵热血涌上头顶,他催马要上前,却被崔君肃抓住了胳膊,严厉地注视着他,向他摇了摇头。
这时一名突厥大汉走上前一把抓住女人的头发,像抓住牲畜一样拖着她走远了,隐隐听见女子嚎啕大哭和突厥大汉的怒骂,卢涵猛地仰头向天空望去,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由于发生了刘武周事件,崔君肃一行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他们被带着两间空帐内,突厥士兵便扬长而去,没有水和食物,也没有人招呼他们。
众人各自寻找一个地方坐下休息,卢涵坐在一个角落内,双手抱膝,将脸深深埋进了膝盖内。
这时,崔君肃走上前拍了拍卢涵的肩膀,将一个水壶递给他,在他身旁坐了下来,柔声对他道:“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受,看到这一幕谁的心情都不会好受,大隋强盛之时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自从天下大乱后,突厥军队时常南下抢掠,被抢走的妇孺数以万计,很多人在路上就被糟蹋而死,就算到了草原,大部分人第一个冬天就熬不过去,对她们而言,能活下来就已是幸运了,朝廷弱了就会遭到异族的欺凌,受苦的都是最底层的子民,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永嘉之乱后汉人几乎要被赶尽杀绝,这些你应该知道。”
卢涵喝了口水,长长叹了口气,“这些我都知道,但书卷上看到的和自己亲眼目睹完全是两回事,那个女子的哭喊令我心痛如刀剜,那是我们的姐妹啊!”
崔君肃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聪明能干,正直善良,崔卢两家又是百年世交,他希望能把卢涵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他并不认为卢涵鲁莽,但他要教育他,让他明白道理。
“我听说你在军队里呆过,你应该知道,一队斥候去打探重要情报,却遇到敌军杀人放火,这种情况他们该管还是不该管?”
卢涵立刻明白了崔君肃的意思,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崔君肃笑道:“路见不平,想拔刀相助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若你真想帮助那个可怜的女子,你回去后可以找到她父亲,让她父亲通过突厥商人把她赎回来。”
“可以赎回来吗?”
“当然可以,奴隶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可以买卖,一般是通过突厥商人做中间人,只要价格合适,突厥人大都会卖掉,反正他们还会去抓新的奴隶,不过这个女人如果在突厥生了孩子,孩子就带不走了。”
卢涵默默记了一遍,善阳县城北杂货铺,父亲叫杨正,他下定决定,他一定要帮助这个女人,就算自己出钱也要把她赎回来,否则他良心难安。
这时,有下属喊了崔君肃一声,“使君,有人来了!”
崔君肃回头,只见帐外来了一队突厥士兵,他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崔君肃能说一口流利的突厥语,和为首将领交谈几句,他便回头对众人道:“大家收拾一下,公主殿下要给我们换个地方。”
众人连忙收起了物品,便跟着突厥军队向王帐的东北角走去。
909。第909章 公主条件
这一次换的住宿条件还不错,有四五顶大帐,帐内有羊皮毯,有简单的家具摆设,关键是有粮食和饮水了,还有几名侍女服侍他们,使他们可以安心住下来。
不过义成公主并没有立刻召见他们,直到三天后,大帐外才来了一名头戴脱浑帽、身穿突厥大袍的年轻男子,虽然是一身突厥人打扮,但他眉眼之间分明是一个汉人。
崔君肃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和这名男子见了礼,请他到隔壁的客帐中就坐。
卢涵不解地问旁边一名老资格的同僚道:“这是何人?”
同僚捋须笑道:“此人是义成公主的胞弟,名叫杨善经,也是隋朝宗室,他应该是代表义成公主来见崔使君。”
“公主不见我们吗?”
同僚淡淡一笑,“义成公主是隋朝的公主,你觉得我们真是隋朝吗?”
卢涵默然,大家都是明白人,恐怕这就是最关键之处了,义成公主并不承认他们。
。。。。。。。。。。
客帐内,杨善经和崔君肃分宾主落座,能在异乡看见故乡之人,看得出杨善经还是很高兴,他当年在洛阳时就常和崔君肃一起喝酒,两人私交不错。
杨善经笑道:“把你们安排来这里其实我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崔使君是我们的故人,我阿姊虽然不愿见你们,但也没有反对我的安排。”
“多谢公子关照,但为什么公主不肯见我们?”崔君肃不解地问道。
杨善经笑容有些尴尬,半晌道:“虽然你们国号中有个‘隋’字,但我阿姊认为你们并不是隋朝,和她无关。”
“为什么要这样认为,我们太后是先帝皇帝,天子虽然年幼,但毕竟也是杨隋宗室,哪里不是隋朝了?”
杨善经苦笑一声,“我阿姊十分固执,她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也从不听我的劝告。”
崔君肃沉默片刻道:“那好吧!杨公子能否告诉我,突厥真要进攻中原吗?”
杨善经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点头,“可汗已经向长生天发誓了,聚兵的命令也已提前分发各部落,明年春天,金狼头令下达,最少也是十万大军进攻并州,希望你们能早做准备。”
.......
可敦是突厥皇后的意思,目前突厥可敦依然是义成公主,按照突厥的风俗,只要没有血缘关系,父兄死后,他们的妻子将由儿子或者兄弟继承,所以义成公主已经是第三任突厥可敦了。
义成公主在突厥的地位十分崇高,她可以在可汗死后决定由谁来继承可汗之位,所以她在突厥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国师。
义成公主并不和处罗可汗住在一起,她有自己的大帐和护卫,她只是政治上的处罗可汗之妻,由于她在突厥地位崇高,连处罗可汗有时也不得不看她的脸色。
大帐内,杨善经苦苦劝说义成公主,“中原毕竟是我们的故国,我们的父母皆埋葬在那里,阿姊为什么不能劝说可汗休兵罢战,不要再涂炭中原,如果他需要财富,可以派使者去中原商量,相信张铉为避免战争,他会考虑给予一定的布帛绸缎,双方也皆大欢喜,有何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战争?”
义成公主身材高挑,也因为饮食关系而长得十分健壮,不过她容貌依旧美艳,只是草原的恶劣环境过早侵袭了她的容貌,使她眼角已经略略生出了几道鱼尾纹,令她一直郁郁不乐。
她冷笑一声道:“你少说这种幼稚的话,俟利弗设决定攻打并州可不是为了什么钱财,他的汗位不稳,他要借这场战争来巩固他的汗位,他已经向长生天发誓了,你觉得我还能劝服他吗?”
杨善经半晌低声道:“如果阿姊真想劝,他还是会听从,你我心里都很清楚。”
义成公主脸色一变,半晌重重哼了一声,“看来你并不傻,确实,可汗会听从我的劝告,停止南征并州,但我为什么要劝他?不要给我提什么故国,皇兄死在江都后,隋朝就已经灭了。”
“可是皇后还在。”
“哼!萧后从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她什么时候考虑过大隋,大隋存亡与她何干?”
说到这,义成公主冷冷道:“好吧!你去告诉崔君肃,我可以劝说可汗罢兵休战,但我有条件,张铉必须辞去摄政王之位,不准干涉北隋朝政。”
杨善经愣住了,摇摇头道:“这怎么可能!”
“你也知道不可能,什么北隋,分明是张铉自己的王朝,借我大隋之名来收揽天下之心,这比李渊更可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帮他吗?突厥灭了他,会重新立隋朝宗室为帝,真正的大隋,连你也有机会,你明白吗?”义成公主目光锐利盯着兄弟,美眸中闪烁着异彩。
杨善经并没有狂喜之色,他对当皇帝没有兴趣,何况还是突厥人扶持的傀儡皇帝,他更没有兴趣,杨善经摇了摇头,“阿姊想得太多了。”
“哼!没用的窝囊废!”
义成对自己的兄弟十分不满,别人都野心勃勃,唯独自己的兄弟喜欢这里的风景那里的山湖,整天醉心于游山玩水,没有一点上进之心,着实令她失望。
“你去告诉崔君肃,我的条件就那一个,他们愿意接受就可以停止战争,如果他们不愿接受,我也没有办法!”义成公主语气决断,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
崔君肃等人在突厥王廷只呆了三天就要回去了,由于他们是可敦的客人,如果可敦不留客,处罗可汗一般不会为难他们,但也不会接见他们,突厥目前只承认唐朝,并不承认北隋,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突厥还看不起北隋。
杨善经念及私交,将崔君肃等人送出王廷,走出二十里外,杨善经将一支令箭递给他,“这是可敦令箭,你们拿着它,沿途巡哨就不会为难你们了。”
崔君肃接过令箭,拱手道:“多谢贤弟这几天的关照!”
“你不用谢我,只可惜我不能帮你们说服阿姊。”
杨善经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突厥出兵之前一定会拜祭长生天,我听说拜祭时间定在明年二月底,那么出兵并州也就是那个时候了,处罗可汗至少可以动员二十万控甲士和五万近卫军,实力强大,你们可千万要做好防御准备。”
崔君肃心中感动,“杨公子之恩,我们会铭记于心,告辞了!”
崔君肃调转马头便率领手下向南方奔去,渐渐消失了,杨善经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由长长叹了口气,明年中原又要生灵涂炭了。
。。。。。。。。
崔君肃一行在半个月后抵达了善阳县,此时北面紫河口的长城已经修好,在那里驻扎了三千士兵,张铉已经返回中都,崔君肃他们一路劳累,没有休息的时间,风尘仆仆赶到了善阳县,崔君肃决定让大家休息三天,三天后再出发前往中都。
卢涵在客栈里放好行李后便来到了善阳县北门,他忘不了那个女奴隶对他的哀求,他一定要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他的家人。
善阳县原是著名的商业大县,这里常年聚集着准备去突厥的商人和从突厥过来的商队,最繁盛之时连客栈的马厩都住了人,但经过刘武周的残酷统治,善阳县的繁盛早已烟消云散,大街上冷冷清清,偶然才有行人走过,不过由于刘武周灭亡,已经开始有商队出现了,卢涵就看见一支骡马队满载着货物进了城。
北门附近倒是有几家店,卢涵看了片刻,发现只有一家杂货店,他走进殿中,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连忙迎了上来,“公子要买什么?”
店主非常热情,看得出店里很少有客人上门,很多货物都陈旧不堪,长着霉斑,估计是好几年前货物,一直藏在某个地方,刚刚才拿出来。
“我想问一下,店主可是姓杨?”
店主见他不是来买东西,顿时没有了热情,没好气道:“我是姓杨,怎么了?”
“是叫杨正吗?”
“是!没错,公子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男子上下打量一下卢涵问道。
“我刚从突厥过来,在突厥那边我见到你女儿了。”
店主呆住了,好一会儿他抱住卢涵,呜咽着哭出声来,“你看见我的三娘了?她还没有死吗?”
“大叔,她没有死,被掳去突厥当奴隶了,她求你把她赎回去!”
“赎?”
卢涵点点头,“大叔应该知道怎么赎吧!”
店主抱住头蹲了下来,半晌,他伤心地说道:“我拿什么赎她?我哪里有钱赎她,店铺也不是我的,我连房租也交不起,下个月就要关门了。”
店主忽然抱着头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女儿啊!”
卢涵半晌说不出话,只得看着他嚎哭,过了好一会儿,等店主慢慢平静下来,卢涵蹲下来问道:“你知道怎么赎吗?”
店主点点头,哽咽着说道:“托北上的商队去打听,如果找到人了,他们就会带回来,一般是三十只羊的价钱,也就是百贯钱左右,包括商队的佣金,但很少有人能赎回来,不是死了就是拿不出钱,我们在马邑郡的人还知道点路子,如果是内地被掳走就是生死两别了。”
卢涵一咬牙,从怀中取出一锭黄金,大约五两重,这是他的全部积蓄,他将黄金塞到店主手中,“大叔,你把她赎回来,她在突厥王廷,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奴隶。”
说完他转身便走,店主大惊,“公子,我不能要!”
他追了上去,却没有卢涵走得快,跑出一百多步,眼睁睁地望着卢涵身影消失了,店主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大喊道:“公子的大恩大德,容我和小女来世相报!”
910。第910章 隋使裴矩
中都,紫微阁,从突厥出使归来的崔君肃正在向摄政王张铉以及七名紫微阁成员汇报他这次突厥之行。
“突厥可汗知道我们到来,但他没有任何接见我们的表示,也没有阻拦我们离去,就像我们只是过客一样,我只能理解突厥人决心已下,不愿和我们沟通,也不愿和我们往来。”
“为什么义成公主也不肯见使者?”苏威问道。
“她对我们怀有怨恨,只是派她兄弟杨善经和我们联系,她认为。。。。。我们并不是真正的隋朝。”
崔君肃看了一眼张铉,但张铉却面无表情,崔君肃叹口气又道:“我们在突厥王廷只住了三天,第四天一早,杨善经就送我们离去,这当然是义成公主的意思,催促我们离去。”
“那义成公主有没有表示会劝说处罗可汗停止南征?”这是相国萧瑀在提问。
“她提出了条件。”
“什么条件?”萧瑀追问道。
“微臣。。。。。。”
义成公主提出的条件着实让崔君肃难以开口,但这是紫微阁询问,是极为严肃之地,他不能有任何隐瞒,他只得含糊地说道:“义成公主提出还政于天子。”
众人对望一眼,这个条件大家都猜得到,大家也能理解,义成公主是隋朝的公主,当然要维护隋朝的利益,只是北隋绝对不可能接受。
这时,一直沉默中的张铉缓缓起身对众人道:“和平不是祈求得来,就算突厥人肯罢战,但提出的条件也必然是异常苛刻,那是我们承受不起的物资损失,我也不愿承担,这次崔使君北上突厥,他的任务只是确定突厥是否决定南侵,以及我们还有多少备战时间,从这一点上,崔使君已经完成了任务,崔使君,你给大家说说吧!”
“突厥确实决定南征,处罗可汗已向长生天发誓,这是义成公主借杨善经之口告诉我们,理由是突厥可汗想利用这次南征来巩固他的汗位,他还告诉我,处罗可汗的调兵令箭已颁发给突厥各部,他说至少有十万以上的军队南下,但我认为至少三十万人,时间在二月底,那是他们出征祭祀长生天的时间,祭祀完成,大军即刻出发。”
大堂内一片安静,这时,张铉向崔君肃使个眼色,崔君肃行一礼便退下去了。
良久,韦云起道:“想必殿下已经有所准备了,请殿下谈一谈吧!”
张铉走上前道:“既然已经明确突厥大军将南侵,那我们接下来需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是备战,这是军方已经在做的事情,但粮食物资还远远不够,我决定将幽州潞水仓库的粮食物资全部用来备战,我们可以利用桑干水将粮食物资直接运到善阳县。。。。。”
这时,卢楚举手道:“殿下,请容微臣打断一下,桑干水需要耗用大量民力进行大规模疏通后才能行船,恐怕时间上来不及了。”
张铉点点头道:“这就是我要和大家商议之处,我们要做两手准备,首先请朝廷拿出五十万贯钱,募集幽州各郡的十万民夫疏通河道,如果能半个月内疏通河道,那么便可以行船运输到善阳县,如果在结冰前实在完成不了疏通工程,那我们只能用雪橇在冰面上运输粮食物资,那就需要朝廷再出面征用一万副马拉雪橇。”
苏威笑了起来:“不是老臣打击殿下,今天已经是十月十四,最多再过半个月就开始结冰了,那样运粮船会冻在半路上,确实来不及了,用雪橇在冰面上拉粮食确实是个好办法,一般十一月上旬就会下第一场雪,我们索性就直接用这个办法。”
众人纷纷赞成用拉雪橇的方式运输粮食货物,张铉便答应了大家的方案,暂时不考虑招募民夫疏通河道。
张铉又继续道:“第二件事便是将马邑郡、雁门郡和娄烦郡的人民全部迁移到河北,一旦和突厥大战,我不希望三郡再遭生灵涂炭,安置移民之事我就交给各位了。”
这件事也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大家安置灾民经验丰富,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支持。
这时,张铉又说出了第三件事,“第三件事是我想和唐朝谈判,双方罢兵一年,防止我们在抗击突厥之时,唐军从后面捅我们一刀子,至于怎么妥协,就看双方谈判的情况了。”
。。。。。。。。
崔君肃的出使确定了突厥将在明年开春大举南侵,北隋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备战,首先是上千艘五百石货船开始从涿郡的潞水仓将粮食兵甲等战略物资运送到涿郡西北部的怀戎县,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官厅水库一带。
这一段距离长达三百里左右,还可以行船,再向西走就需要进行疏通河道了,这样一来,怀戎小县便成了物资转运的中转站,大量的战略物资便暂时囤积在这里。
与此同时,北隋朝廷和地方官府开始在幽州和辽东各地招募大型雪橇,这是幽州辽东一带冬天运货的运输工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非常普遍,募集一万副畜力雪橇基本上没有问题。
另外,朝廷又从各地调拨三百名精干官员以及两千名太学士子赶赴太谷郡,涿郡驻军已经在易县开始搭建帐篷营,准备接收并北三郡的移民。
就在北隋朝廷进行大规模备战的同时,太尉裴矩作为张铉派出的特使,前往长安和唐朝进行停战谈判。
......
裴矩虽然不再担任相国,失去了议政的权力,但他的政治地位却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北隋唯一的三公,地位仅次于摄政王张铉之下,这便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妥协,交出权力,获得地位。
虽然裴矩失去了权力,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在,一些朝廷政务如果他坚决反对,朝廷决策时还是要考虑他的意见。
不过领教了张铉的手腕后,裴矩变得沉默了,不会轻易实施他对政局的影响力,更重要一个原因是张铉承诺了他,十年之内,会提拔他孙子裴弘入相,虽然君无戏言,但也要看他自己是否明白事理,不该说的话整天到处宣扬,换哪个皇帝都不会记得什么承诺。
“裴公,我们这次谈判唐廷事先知道吗?”
说话的是副使温彦博,温彦博现任礼部侍郎,这次出使,张铉考虑到裴矩年事已高,长时间的谈判恐怕体力承受不住,然思维敏锐,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