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怂男悦

干掉了两个哨兵,从西北方向涌出来无数黑影,一个个身手矫健,他们正是驻扎在西面悬崖顶上的隋军士兵,隋军探哨早就发现这支突厥军队,也猜到了他们的企图,就在这支突厥军队疲惫不堪休息之时,两千名隋军士兵从四面八方将他们包围,刚才将领们听到的异响正是隋军士兵部署包围时不小心发出的声响。

树林内,一千突厥士兵正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熟睡,包括主将阿史那素土也在焦虑和疲惫中睡着了,就在这时,一名哨兵忽然发现了悄然靠拢的隋军士兵,顿时大喊起来,“有敌人!”

隋军主将大吼一声,“杀!”

两千隋军士兵从四面八方同时向熟睡中的突厥士兵杀去,睡在外围的突厥士兵还没有醒来,便被长矛刺穿了心脏,不断发出的惨叫声惊醒了熟睡中的突厥士兵,他们拾起长矛,惊慌失措,不知该撤离还是抵抗。

几十名隋军士兵的目标便是突厥军主将,阿史那素土睡觉之地是在一棵大树下,不在外围但也不在中央,此时他已站起身,喝令士兵不要慌乱,列队抵抗。

阿史那素土的指挥暴露了他的身份,数十名隋军士兵一起举弩向他射箭,阿史那素土躲闪不及,被数十支箭射穿了身体,活活钉死在大树上。

主将阵亡,突厥士兵没有了主心骨,开始各自突围逃生,但隋军的包围异常严密,在外围还部署了数百名弓弩手,专门猎杀逃出来的突厥士兵,他们不能允许一名士兵逃去山崖处,如果真的在悬崖处点火烧山,会给下面的关城和大营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场绞杀战只进行了一刻钟,一千名突厥士兵全部被杀死,隋军搜索了三遍,确信没有士兵逃出的迹象,这才掩埋了尸体,军队撤回了位于悬崖附近的临时军营内。

943。第943章 血战善阳(上)

东线的突厥军队在虎谷关束手无策,但西线却战事激烈,突厥大军在攻陷了紫河长城后,便一路南下,第二天便杀到了善阳县。

善阳县是隋军严密防守的并北第一重镇,县城内储藏了大量的粮食兵甲等物资,并有三万大军驻防。

县城修建在一座高坡之上,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善阳县是隋军的第二道防线,之所以叫做防线,是因为善阳县正好位于南北通道的必经之路上,突厥骑兵可以不理睬这座城池继续南下,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却会被善阳县的守军截断。

突厥大军一路南下都没有发现普通居民,处罗可汗便意识到,隋军已经将所有民众都迁徙走,这便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劫掠获得粮食补给。

那么攻下善阳县,夺取城中粮食物资并保证补给线路的安全,便成为突厥大军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

天色渐渐亮了,当阳光透过重云,将万丈金光投射在善阳城头时,示警的钟声在善阳城头‘当!当!’的敲响了,三万隋军将士奔上城头,手执弓箭和硬弩,严阵以待。

城外,铺天盖地的突厥、铁勒联军已经浩浩荡荡开来了,他们分成四个大方阵,从四个方向向善阳城涌来,号角吹响,鼓声如雷,步兵、骑兵、骆驼兵,二十余万大军俨如波浪起伏,渐渐地停下了脚步,距离城池约有五里。

突厥士兵头上戴着双层皮盔,身着皮甲,脚上穿着一双结实的长皮靴,他们的武器是战刀和长矛,也有大量的弓箭。

尽管突厥人曾是柔然的锻奴,善于打造各种兵器,但自从突厥夺取草原后,生铁的严重缺乏,使他们不得不将各种废旧的兵器熔化后重新打造,这反而影响了兵器的质量,使突厥人的武器大大不如从前。

所以这次大军南下,夺取中原王朝的生铁和兵器也是处罗可汗的战争目的之一。

突厥大军显然对攻城战没有太多准备,

二十余万大军竟只有数百架攻城梯,没有云梯,没有投石机,没有巢车,也没有攻城槌,他们就仿佛是来自草原的蛮族,手中只有最原始的武器。

突厥军显然也意识到了急迫的攻城问题,数百架楼梯不足以攻下善阳城,处罗可汗立刻派出数百人去砍伐了一棵生长千年的大树,他们需要这棵粗壮的树干来撞开善阳城的城门。

处罗可汗冷冷地望着远处的城池,城头上旌旗密布,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隋军士兵,在他们身后,是近百架巨大的投石机,高高地矗立在城墙之上,处罗可汗曾参与过攻打雁门城的战役,深知投石机的威力。

当年正是十几架投石机给突厥大军带来了重大损失,攻城一个月也没有俘虏隋朝皇帝杨广,一直打到大量杨广的援军出现,突厥大军才最终被迫撤回了草原。

可惜他没有料到隋军会进行了近半年的战争准备,更没有想到隋军会把并北三郡的民众全部迁走,打乱了他的计划,使突厥军队不得不放弃优势骑兵,进行自己薄弱的攻城战。

而且从草原南下,他们无法携带大量攻城武器,更没有怪兽般的攻城槌,诸多不利因素使处罗可汗心中充满了忧虑。

“可汗,撞城木已经准备好了!”一名万夫长飞奔来报道。

处罗可汗回头望去,只见数百匹战马拖来了一根庞大的树干,长足有七丈,直径六尺,需要数百人才能抱动这根巨型撞城木。

尽管处罗可汗心中尚对隋军的投石机心存疑虑,但他也想看一看,隋军的投石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他更想知道隋军的防御有多强大。

“命第三军发动进攻!”

第三军也就是思结部落的军队,处罗可汗既想看投石机威力,但又不想让自己的突厥直属军队遭受惨重损失,这场打头阵的任务铁勒军队就义不容辞了。

“咚!咚!”进攻的鼓声敲响了,位于北城外的思结军队发动了第一轮攻势,一万思结军队如潮水般地拥来,他们抬着上百架攻城梯,挥舞着战刀和长矛,呐喊着向城门飞奔而至,箭如密雨,几百步外便向城头射击了,却没有任何效果,倒是误伤了不少自己人。

在潮水般的军队后面,一根硕大无比的撞城木,在千余大汉的搬运下缓缓向城门运来。

对于隋军而言,他们分不清突厥人和铁勒人的区别,在他们眼中都是突厥军,确实也是如此,虽然攻城者是铁勒思结族人,但他们依旧打着突厥军的旗号,本质上他们依旧是突厥军。

城头上,隋军十架投石机开始吱吱嘎嘎地拉开了,由于是从上向下攻击,隋军工匠便调整的臂距,又设置了一根巧妙的借力杠杆,使这种巨投石机不再需要二百人挽动,只须五十人便可发动。

磨盘大的石块放进了投掷兜袋中,大将尉迟恭一声令下,五十部投石机同时发射,五十块巨石被高高抛起,在空中翻滚,划出一条弧线,猛地向密集的人群中砸去。

“轰!”地一声巨响,惨叫声四起,几名突厥士兵避之不及,被一块巨石砸成肉饼,巨大的惯性使石块在人群中翻滚,迅猛异常,一连滚出二十几步,突厥士兵拼命向两边躲闪,但还是五六十人死在巨石的冲撞下,更有上百人受伤,骨断筋折,哀嚎声响成一片。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投石机射出,伴随着隋军弓弩,城头上箭如密雨,城下死伤惨重,每一块巨石砸下,都会带来上百人的死伤,它简直就是一部屠杀人的机器,给思结军队带来了灭顶之灾。

张铉将并北三郡划分为三个战区,雁门战区、马邑战区和娄烦战区,分别由大将尉迟恭、李靖、裴行俨率领,由他本人总管协调。

善阳战区原本是李靖负责,但考虑到李靖更擅长奇兵作战,而尉迟恭擅长守城,张铉考虑再三,最终在一个月前将他们二人负责的战区互换,马邑战区便改由尉迟恭负责。

由于有了充分的战备,隋军在善阳县城上安装了天下最先进投石机,给进攻的突厥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战场上已是尸横累累,到处是被砸扁的身躯,被砸碎的人头,血流成河,将砸下的大石都染成了红色。

这时,撞城木已经上了山坡,一步一步向城门而去。

由于韩千回等人及时点燃了烽火,使尉迟恭提前得到了紫河长城失守的消息,在防御部署上掌握了先机。

在马邑郡出产一种黑色石脂,也就是后世的石油,不过马邑郡出产的石脂杂质太多,也太过于粘稠,不适合军用,而是用作膏车,也就是车轴润滑剂,同时也能用来制作火把。

但通过从各地搜集的石脂对比,隋军发现在延安郡肤施县出产石脂杂质较少,油质清亮,燃烧性较强,当地叫做‘高奴油’。

隋军便用五百套兵甲从宋金刚手中换取了五千桶高奴油,储藏在善阳县中。

就在今天凌晨,尉迟恭派人在土坡上挖了十条浅沟,灌了五百桶高奴油,用一层薄土掩盖。

这时,尉迟恭见敌军的撞城木已经上了斜坡,当即令道:“准备火攻!”

隋军随即调来了五架中型投石机,安上了五个火布干球,五名士兵用把火点燃了油浸布球,随着投手一声大喊,五团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向二百步外的撞城木投去。

火团砸进了人群中,点燃了地上的石脂,顿时形成一片火海,无数人被大火点燃,成为火人,他们张开臂膀,哀嚎着四处奔逃,没跑出几步,一头栽倒在地上,大火将他们烧得蜷缩了起来。

隋军的火攻给撞城木造成了致命的打击,随着大火燃烧扩散,巨大的撞城木也被点燃了,大量抬运的士兵逃跑,撞城木轰然落地,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

944。第944章 血战善阳(下)

思结军队的主将便是酋长丹廷之子阿采,他率领本部三万军队被编为突厥第三军,之前在紫河口他们没有参加战斗,却没有想到善阳县的第一战便是由他们思结负责,这着实令阿采不满,攻打紫河关阵亡一万余人也主要是铁勒人,现在攻打善阳县还是交给铁勒人,分明是让他们铁勒人当踏脚石。

不过阿采虽然不满,但他还是下令大军攻城,但他们族人死伤着实惨重,投石机抛出的巨石砸得他的士兵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但杀伤力最强的还是弩箭铺天盖地的射击,无论是数百步远的强弩,还是一百五十步远的军弩,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他的士兵,使他的一片片倒下,才短短奔跑了数百步便死伤了近两成,至少超过六千人丧命了。

“少酋长!”

一名千夫长飞奔而来,大喊道:“我们顶不住了,死伤太惨重!”

“传令立刻撤退!”

“不可!”

副将乔波次急忙制止他,“没有可汗的命令,我们不能撤退,少酋长忘了吗?”

阿采当然知道他们不能擅自发出撤军的命令,必须经过可汗同意才行,这是昨天可汗在王帐内的严令,任何军队后撤都必须由他同意才能执行,这是为了杜绝各部落只考虑自己本部利益而擅自撤退,在大战之时会引发全军溃败。

他恨得狠狠一抽战马,向后方奔去,远远听见他大喊道:“再坚持片刻,我去找可汗!”

此时,处罗可汗也在后面观战,他怔怔地望着城下战场,尽管他知道投石机的厉害,但却没有想到竟会犀利至斯,还有那令人恐惧的烈火,粗大的撞城木也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被大火烧毁。

这时,一名侍卫禀报道:“可汗,阿采将军紧急求见!”

“不见!”

处罗可汗断然拒绝了阿采的求见,他知道阿采为什么想见自己,刚刚开始战争就想撤退,这是哪家的攻城?

“我要见可汗!”

阿采冲开了拦截他的突厥侍卫,纵马冲到了处罗可汗面前,厉声道:“可汗,思结军队伤亡惨重,我要求立刻撤下来!”

处罗可汗冷冷道:“攻城梯还没有搭上城墙就要撤退,这就是所谓的思结勇士吗?”

阿采的热血涌上头顶,狠狠回敬一句,“如果思结人不是勇士,那比起连战场都不敢上的突厥人又如何?”

处罗可汗大怒,“你敢对我无礼!”

阿采大喊道:“你是突厥可汗,谁敢对你无礼,但思结人的命运由思结人自己决定!”

他调转马头便向战场奔去,处罗可汗气得脸色铁青,望着阿采的背影咬牙切齿道:“小羊羔子,总有一天非宰了你不可!”

不多时,有士兵来报,“启禀可汗,思结军队后撤了!”

处罗可汗气得胸膛都要炸开了,这时,康鞘利低声劝道:“可汗补一个命令吧!否则会动摇军心。”

处罗可汗无奈,只得令道:“传我的命令,暂时停止进攻,大军包围善阳城。”

虽然思结军队在其少酋长阿采‘擅自’做主后撤的情况下得以幸免,但三万思结士兵还是死伤了近七千人,其中阵亡了五千余人,给思结部落带来了五十年来最惨重的一次伤亡。

下午时分,突厥大军在距离善阳县十里外安扎下了大营,思结的军队驻扎在西北角,军营内点燃了几堆冲天篝火,这是在为死去的士兵火葬,连同他们的物品一起烧化,几名萨满巫师手执法杖,戴着面具在火边跳跃,口中念念有词,四周围满了死去士兵的亲人,每个人都面带悲伤。

军队中很多都是父子、兄弟或者亲戚,不少人跪下捂面失声痛哭,阿采在远处默默地望着大火,半晌,他低低叹息一声,心中的憋屈和悲伤将令他今晚彻夜难眠。

“少酋长,回去休息吧!”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是副将乔波次在劝他。

乔波次约三十余岁,是思结酋长丹廷最信赖的万夫长,由于他为人稳重,考虑问题周全,丹廷就让他出任儿子副将,阿采太过于年轻气盛,着实令人不放心。

阿采默默点了点头,转身走回了大帐,乔波次犹豫了一下,也跟随他走进大帐。

“将军,陪我喝一碗酒吧!”阿采心中烦闷,想找人说说话。

乔波次在他对面坐下,给两人各倒了一碗马奶酒,阿采端起碗一饮而尽,恨恨道:“明明知道隋军武器犀利,还命令我们没有任何防备就去攻城,分明就是想让我们去试探隋军的防御,在他眼里,我们思结人和蹚蒺藜阵的牛群有什么区别?”

乔波次又给他将酒碗倒满,缓缓道:“我完全能理解少酋长的心情,说实话,我也认为处罗可汗从未把铁勒人的死活放在心上,不过草原的规则是弱肉强食,突厥是草原之主,如果我们不能取代它。那就只能俯首听命,这也是你父亲现在做的事情,他也不愿出兵,但没有办法,我们距离突厥太近,如果不出兵,我们的牧场就会被他夺走。”

阿采沉默片刻道:“可同样是铁勒人,拔野古、仆骨和回纥只肯出兵五千人,那个草原之主不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吗?”

乔波次摇摇头,“他们三个部落来得太晚,如果要追究他们,南征就得取消了。”

“将军的意思是说,以后会追究他们?”

“这是肯定的,如果可汗不追究,这个草原他就管不住了。”

“那我们呢?”

阿采追问道:“他也会追究吗?”

“我们和拔野古他们不一样,我们出兵三万,已经是最大的诚意,只是说可汗对少酋长的态度或许有点不满,但他不能动思结,否则突厥内部也不会容他。”

阿采点了点头,乔波次又笑道:“不过少酋长还是要尽量给他面子,他虽然表面上不好动少酋长,但一定会为难我们思结军队,会派我们到最危险的战场去,处罗可汗心胸狭窄在草原上可是出了名。”

“我知道了,只要他不要再为难我们,我不会再自寻没趣。”

说完,阿采将手中一碗酒一饮而尽。

。。。。。。。。。

突厥王帐内,处罗可汗也独自一人喝着闷酒,这次南征着实令他窝火,一路上都是险关要隘,偏偏隋军准备充满,每一次攻打都令他死伤惨重,而就在刚才,他接到了兄弟步利设派人送来的快报,东线战役也遭遇不顺,隋军早有准备,竟然在北虎谷内修建了一座高达五丈的关隘,令他们难以攻打。

这个报告着实令处罗可汗深感郁闷,东西两线都开局不顺,当然,今天思结主将公开顶撞自己,使自己难堪,这也让处罗可汗一直怒气难平,但为了大局着想,他只得将这口恶气强忍在心中。

这时,一名侍卫在帐门口禀报,“可汗,康鞘利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康鞘利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可汗!”

“有什么事?”

“卑职有一个建议。”

处罗可汗想到正是康鞘利的建议使自己夺下了紫河关,他便点点头,“你坐下说吧!”

康鞘利盘腿坐下,不慌不忙道:“善阳县本来就难以攻打,现在加高加固,隋军又有了充分准备,就算围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我建议可汗转而去打娄烦关。”

“难道楼烦关就容易攻打?”

“回禀可汗,楼烦关主要是防御南方,地势北高南低,从南面进攻十分困难,而从北面进攻却十分平坦,虽然隋军对娄烦关也加高加固,但相对于攻打善阳城,还是要容易一点。”

其实处罗可汗也想打娄烦关,攻破娄烦关,骑兵便可以席卷并州了,只是不拔掉善阳县,自己的后勤补给怎么办?他一时沉吟不语。

康鞘利明白处罗可汗的担忧,笑道:“我们现在还有二十万大军,可汗可以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善阳县,另一路则南下攻打娄烦关,横扫并州,卑职觉得十万铁骑就足够了。”

康鞘利的建议令处罗可汗怦然心动,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行军速度快,一旦隋军想进攻北路大军,南下的大军便可以立刻杀回来,和隋军决战的机会就来了。

想到这,处罗可汗缓缓点头道:“这个建议值得一试,不管要不要南下,但先攻下娄烦关有利于振奋士气,我给你五万军队,务必给我攻下楼烦关!”

945。第945章 第三防御(上)

次日天不亮,康鞘利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转道攻打娄烦关,通过白天的试探性进攻,处罗可汗也发现了凭他们现在的攻城能力,善阳县确实难以攻下,与其毫无意义地围困善阳县,还不如另辟捷径,攻打娄烦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楼烦关是隋军的第三道防御线,之所以把它和善阳县分开,是因为善阳县是被娄烦关的北大门,如果不拿下善阳县就直接来攻打娄烦关,很容易被善阳县隋军断了后路,断了突厥大军的后勤补给。

不过处罗可汗最终用了权益之计,分兵两路攻打善阳县和娄烦关,分兵也就意味着会被各个击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不是善阳县难以攻下,处罗可汗绝不会用此下策。

娄烦关距离善阳县约八十里,突厥大军的杀到早已惊动娄烦关的守军,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突厥大军的到来。

经过扩建过后的楼烦关可以一次性容纳士兵五千人,但仅仅靠五千人是无法守住这座关隘,因为守城士兵在不断减员,城上守军就得不断增加,要保证娄烦关不失守,至少要有三万军队和充足的物资作为后备,但实际上,娄烦关只有一万守军,五千驻城军和五千驻扎在城外的后备军。

娄烦关的主将原本是樊文超,但在几天前的守城演练中不幸坠城受重伤,已经送回善阳县疗伤,新任主将魏文通前天才赶到娄烦关。

目前娄烦关的副将是鹰扬郎将王玄敬,王玄敬是尉迟恭的部将,以守城著称,张铉之所以没有直接提拔王玄敬为主将,主要是守城士兵都是裴行俨的第三卫,而王玄敬属于第二卫,加上他本人资历不够,他未必能指挥得动一万将士。

魏文通是第八卫主将,他也是擅长于守城,张铉本来就想任命他来守娄烦关,只是碍不过裴行俨的一再推荐,所以还是让裴行俨推荐的部将樊文超来守城,既然在关键时刻樊文超出事,张铉便毫不犹豫任命魏文通为娄烦关主将。

而且他和裴行俨的交情极好,派他来替代樊文超,虽然裴行俨心中会不太舒服,但至少不会抵触,不会互相拆台而误了大事。

北隋军已有四十万大军,各种关系也日趋复杂,派系众多,作为主帅,他需要协调平衡各个大将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良好合作。

城头上,魏文通在副将王玄敬的陪同下正在部署一些细节处的防御,魏文通为人谨慎、严肃,考虑问题周全,和王玄敬属于同一类型,两人倒也谈得来,不过王玄敬资历很浅,远不能和名震天下的‘花刀将’魏文通相比。

也是这个缘故,王玄敬在魏文通面前表现得十分低调,很少发挥自己的想法,只有魏文通问到他,他才会说了几句。

两人来到城下的一架巨型投石机前,原主将樊文超本不想安装投石机,他偏向于用大黄弩,但也因此引发了张铉的不满,最后经过协商,樊文超决定在娄烦关安装十架巨型投石机。

投石机根据射程和体积大小分为五种,一种是小型投石机,又叫便携式投石机,大多用在战船上和斥候军中,第二种叫做中型投石机,这种投石机用得比较广泛,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移动,第三种叫大型投石机,第四种叫重型投石机,这两种投石机是守城必备,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

最后一种投石机便是巨型投石机,它的体积庞大,高达三丈,抛杆为六丈,可以将百斤重的巨石投出去三四百步远,是攻城和守城的利器,这种巨型投石机由于占地面积大,需要百人才能挽动,就算经过改良,也需要五十人拉拽,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