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战图-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人一队,黑暗中要一次性射杀十名全部哨兵,只要有一人不死便会大声叫喊,从而触发警报,所以火攻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避开突厥巡哨。
而韩千回恰好知道突厥大营的防御漏洞,从山上进入羊马城,再穿过羊马城和紫河,便潜入了突厥大营之中,从而避开了外围密集的巡哨。
众人纷纷解开绑缚在身上的油布包裹,从里面取出包得层层叠叠的火镰、火布等引火之物。
韩千回轻轻挥了挥手,十六人动作异常迅速,每人扑向一座大帐,隐身在帐后,士兵们几乎是同时点燃了火布,火布迅速燃烧起来,士兵们将火布扔上大帐,又扑向另外一顶穹帐,他们身手矫健,动作熟练而迅速,只片刻功夫,他们便点燃了四十五顶穹帐。
作为首领,韩千回任务并不是去点火,他手执两支火把,将十几顶没有点燃的大帐补燃,同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这时,远处传来喊叫声,人影晃动,有骑兵正向这边奔来,韩千回毫不犹豫下令道:“撤退!”
士兵们转身便跑,纷纷跳入紫河,向对岸潜去,很快便上了岸,又翻进了羊马圈,消失在百万头牛羊之中。
这时,位于突厥大营东南角的火势开始迅猛蔓延起来,火焰冲天,在风力的强劲助攻之下,大火吞掉一顶又一顶大帐,毫无停滞的迹象,烈焰巨口越来越大,不断有熊熊燃烧的帐篷借风力腾空而起,向远处飘去,使得烈火呈现出一种跳跃式的蔓延。
突厥士兵们恐惧得大喊大叫,从大帐里狂奔出来,光着脚没命地奔逃。
这时,王苍海率领的百名士兵潜伏在马圈内,他们就在等候大营的信号,相对于他们的任务,火烧大营更重要,一旦他们提前下手,很可能会惊动突厥大营,使得火烧大营的任务失败,这一点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尽管他们心急如焚,但依旧耐心等待。
就在士兵们眼睛都快看酸之时,忽然,大营东南角出现了火光,十几名士兵激动地同时指着火光大喊:“将军,火起了!”
王苍海心中也激动,当即下令道:“放马!”
羊马城的马圈并不是用泥土夯成,而是用长木的围成,众人一起动手,只片刻便拆除了大段围栏,数十名士兵翻身上马,催促着马群向外奔涌,这时,从不远处的马房里奔出三十几名马夫,挥舞鞭子大喊大叫,王苍海一声令下,数十支箭射出,前面十几名马夫纷纷中箭摔倒,其余马夫吓得连滚带爬,调头向马房内逃去。
指挥这支突厥军队的将领叫做伏勒啜,是一名突厥阿史那部的万夫长,这支突厥军队也是阿史那部的核心军队之一,处罗可汗想尽一切办法保存自己部落的实力,放在北面负责接引要比别的地方安全得多,这种好事当然不会交给别的部落。
但处罗可汗还是没有想到,隋军率先拿这支军队开刀了。
伏勒啜见大营内火势太猛,根本就无法阻挡了,急得他大吼道:“向东撤离!”
他知道这必然是隋军火攻,那么隋军主力一定会等在北面和西面,只有向东撤离才有一线生机。
但没有士兵听从他的大喊,东面已经被火吞没,只有向北和向西逃亡才有生机。
这时,大火已经吞没了一半以上的大营,正迅猛向北向西蔓延,很多士兵跑不过烈火蔓延的速度,被大火吞没了,只听见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在大火中回响,很快便消失了。
“将军,快走!”
十几名亲兵奔来,拉着伏勒啜战马的缰绳便逃,普通士兵的战马都在马圈里,但他和亲兵的战马则养在专门的大帐之中,是为巡查大营方便。
伏勒啜见大火已经吞没了自己的大帐,他吓得心惊胆战,猛地一抽战马,战马向东北方向狂奔而去。
无数士兵逃离了大营,很多士兵跑去马圈,却发现他们的战马已经不在马圈之中,士兵们赤手空拳,大部分士兵还光着脚,只穿一件单薄的内衫,士兵们皆心头惶恐,纷纷向西逃命。
这时,五万隋军已经包围了西面和北面,就仿佛布下了一张大网。
李靖在马上冷冷注视着大群突厥士兵逃来,冷然喝令道:“给我杀,一个不留!”
962。第962章 太原战役(一)
张铉在并州一线部署二十万大军,其中在马邑郡和雁门郡部署了十万军队,在太原郡部署了十万大军,而唐军则在太原城内屯集了八万重兵,一旦突厥大军南下,隋唐十八万联军将对这支突厥大军实施战略围剿。
目前南线隋军由齐王张铉亲自统帅,而太原城则由李建成坐镇,全权指挥八万唐军抗击突厥军,当突厥大军突破娄烦关南下后,如何协同两军共同作战便是他们紧迫面临的问题。
尽管他们未必能捐弃前嫌,但形势却逼迫他们不得不进行合作,尤其对于李建成的压力巨大,他不仅仅是要守住太原城,他还要负责整个并州的安全,突厥以战养战,如果不顾太原城,大军直接席卷南下,并州南部的百万民众怎么办?
迫不得已,李建成只得放下姿态,主动向张铉表示合作意向,就在突厥大军从娄烦关南下开始,太原郡的形势便骤然紧张起来。
这天下午,一支唐军骑兵护卫李建成的特使,军师兼行军司马魏征抵达了石艾县。
“司马,那里应该就是隋军军营了。”为首骑兵校尉指着十里外隐隐可见的一座大营低声道。
魏征点点头,“我想隋军的斥候巡哨就在附近吧!”
话音刚落,一支鸣镝便从他们头顶掠过,发出尖利的啸声,只见两边树林内各冲出百余骑兵,一起举弩指着他们,一名郎将高声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为首校尉连忙高声答道:“我们从太原过来,这位是行军魏司马,奉太子殿下之令前来求见齐王殿下!”
事实上,隋军斥候早在百里外便发现了他们,只是他们人数不多,所以隋军斥候没有惊动,而是派人回来送信,这两百名拦截就特地在这里等候他们到来。
郎将点点头,果然是太子李建成的使者,他便催马上前道:“你们请跟我来,我家大帅已在大营等候你们了。”
魏征不解,笑问道:“齐王殿下知道我要来吗?”
郎将淡淡道:“这里距离大营只有十里,如果现在才发现你们,斥候主将早该自杀谢罪了,我们斥候早在寿阳县就发现你们了,只是没有惊动罢了。”
魏征恍然,心中暗忖,‘看来张铉也是希望自己到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这是好兆头啊!’
想到这,他心中大慰,便抱拳笑道:“那就烦请这位将军带领我们去见齐王殿下。”
“你们这边请!”
斥候郎将一摆手,便带着魏征等人向大营方向走去。。。。。。。
隋军大营的中军大帐内,张铉正负手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盘前,这是一个月前才制作完成的并州沙盘,上面清晰的呈现出了并州的山脉、原野、河流、城池、道路、关隘、桥梁等等。
沙盘周围站着房玄龄、贾润甫、裴行俨和魏文通,他们也在注视沙盘上刚刚插上了一面红旗。
在太原郡交城县以北约三十里处的汾水东岸插着一面红旗,那里便是突厥军大营的驻扎之处,也正好是娄烦郡和太原郡的交界处。
“大家也看到了,突厥军始终不肯真正南下。”
张铉的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说得格外清晰,“他们驻军在太原城和娄烦关之间,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由此说明处罗可汗的谨慎,他并不像我们初想的那样盲目南下,从他坚持要攻打善阳县来看,他率军南下更多是一种被迫行为,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大家都说说吧!”
张铉的目光落在房玄龄的身上,作为军师,张铉更希望房玄龄能发表意见。
房玄龄笑了笑道:“从突厥驻军交城北来看,处罗可汗确实很谨慎,当然,我们也能理解,偌大的娄烦郡已空无一人,说明我们已经枕戈以待,作为突厥大军主帅,作为一国之君,处罗可汗的迟疑不决完全正常,或许他打算随时撤离,或许他确认了敌情后会继续南下,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堵住他后撤的退路,也就是夺取娄烦关,微臣认为这才是当务之急。”
魏文通也道:“军师说得对,截断突厥后路至关重要,卑职撤退时在娄烦关做了手脚,我们完全可以夺取娄烦关。”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他不是不知道攻打娄烦关的重要,但处罗可汗显然也知道娄烦关的重要,所以才在楼烦关屯集五万重兵,就是了确保北撤要塞的绝对安全,现在隋军最大的麻烦就是突厥在娄烦关屯兵太多,使他们难以攻打,如何将娄烦关的突厥主力调走,就成了他们殚精竭虑要考虑的问题。
张铉沉思良久又问道:“有娄烦关突厥军北上的消息吗?”
张铉在今天凌晨接到了雁门县发来的鹰信,李靖在紫河全歼了一万后援突厥军,相信这个情报娄烦关的突厥主将不久就会知道了,这个信号就是告诉突厥军,隋军将北攻突厥王廷,逼迫突厥军队分兵回援王廷,一旦突厥援军北上,那么就给了隋军攻打娄烦关的机会。
房玄龄摇摇头,“目前娄烦关突厥军没有动静,不过恐怕让他们北上救援王廷不是康鞘利能决定,必须要处罗可汗同意才行,只是这样一来,我担心处罗可汗恐怕也要撤军了。”
这确实是他们这个计策中的一个漏洞,如果处罗已经有撤军的想法了,那么王廷被袭便正好成了他撤军的借口。
张铉不由一阵心烦意乱,当初策划李靖北上策略之时,他认为突厥南下的决心很大,一旦突厥主力从娄烦关南下,一定会快速向南进军,却没有想到处罗可汗竟然一直驻军在交城北,迟迟不肯南下,这就导致李靖北上的计策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倒反而促成了处罗可汗率军北撤。
房玄龄一时也无计可施,只得沉吟不语,旁边魏文通刚要开口,帐外便传来士兵的禀报,“启禀大帅,太原使者魏征到了。”
张铉连忙令道:“请魏先生到客帐稍坐。”
这时,房玄龄笑道:“不如让微臣先和他谈一谈。”
张铉摇了摇头,“大敌当前,我们应该表现出诚意,对付突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不要再彼此试探了。”
“殿下说得对,卑职失计较了。”
张铉笑道:“军师不妨和我一起去见魏征。”
魏文通犹豫了片刻,最终将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魏征被领进客帐稍坐了片刻,外面有士兵高呼,“大帅驾到!”
魏征连忙起身,只见帐帘一掀,张铉和房玄龄先后走了进来,魏征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礼道:“参见齐王殿下!”
“先生免礼,请坐!”
三人分宾主落座,张铉还死第一次见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臣,见他长得十分黑瘦,其貌不扬,倒是一双眼睛十分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张铉笑了笑问道:“建成太子身体可好?”
“多谢殿下关心,太子殿下身体尚好,只是他全力部署防御,十分忙碌,我感觉他太疲惫了。”
“大敌当前,他的压力很大,我完全可以理解,其实太原城的防御问题倒不大,关键是并州南部,一旦突厥大军绕过太原,杀向并州南部各郡,那将是生灵涂炭。”
“殿下说得对,太子殿下也正是为此事焦虑,我这次前来见殿下,就是代表太子和殿下商议怎么共同应对突厥大军,如果我们双方缺乏配合,很可能会被突厥大军各个击破。”
张铉点点头,“建成太子说得不错,我也是有同感,我们两家加起来有十八万大军,几乎两倍于突厥军,只要配合得当,我们确实能将突厥军全歼在并州。”
魏征眼皮猛地一跳,他连忙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想把突厥军队全歼在并州吗?”
张铉点点头,“我正是此意!”
魏征一时沉吟不语,长安的想法是把突厥军赶出并州,倒没有和突厥大军决战的意图,但张铉却是想把突厥大军全歼在并州,双方的根本意图就有所差异了。
不过长安还有更深一层的企图,据说是天子的意图,魏征却不敢深思。
963。第963章 太原战役(二)
张铉和房玄龄迅速对望一眼,房玄龄不慌不忙笑道:“突厥军孤军南下,补给不足,只要我们夺取娄烦关,切断他们的退路,另外屯重兵于鼠雀谷,使得突厥大军无法南下并州南部,等他们耗尽了军粮,又得不到供给,必将不战自乱,那时就是我们全歼突厥军的时候了,如果不将突厥军彻底打残,他们下次还会再来,我们岂不是永无安宁了。”
魏征默默点头,半晌道:“殿下说得有道理,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我会回去把殿下的想法转告我家主公。”
张铉又道:“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方面的磋商,将由房军师具体和先生商谈,我就不参与了,有什么疑问先生尽管直言,事关两国的共同利益,相信我们双方都有诚意。”
魏征连忙起身感谢,张铉又说了两句,这才转身离去了。
房玄龄又请魏征坐下,笑道:“我们就从双方的兵力部署说起吧!”
。。。。。。。。
张铉回到中军大帐,依然站在沙盘前沉思,他虽然对魏征的表态很明确,但他心里也明白,如果他们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他们很可能会失去全歼突厥军队的机会,处罗可汗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撤退,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紫河驻军全军覆灭的消息,自己是得到飞鹰传信,而突厥靠战马奔驰,消息不会有这么快。
张铉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突厥主力没有得到消息之前,主动出击,再让唐军配合作战,付出代价剿灭十万突厥大军,但张铉又担心李建成的心机,李建成很有可能等隋军和突厥军打得两败俱伤,他再出来捡渔翁之利,利用突厥来削弱北隋军,再利用北隋军来重创突厥,两全其美之事,李建成会放过吗?
张铉一时沉吟不语,这时,一名亲兵低声道:“殿下,魏将军求见,他说有重要之事。”
张铉点点头,“让他进来!”
不多时,魏文通匆匆走进大帐,躬身行礼道:“卑职有一策要献给大帅。”
“什么策略?”
“关于夺取娄烦关!”
张铉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最为苦恼之处,难道魏文通真有办法?
“继续说下去!”张铉连忙道。
魏文通走到沙盘前,拾起木杆一指娄烦关两侧,“大帅,娄烦关其实是长城的支线,两边山脉都是巍巍群山和连绵不断的长城,卑职完全可以率一支三千人的斥军队上山,就像突厥军队攻破紫河关一样,沿着长城杀入娄烦关。”
张铉沉吟一下道:“这个办法其实我也考虑过,但娄烦关和紫河关不一样,娄烦关两侧都是悬崖,刀削一样的峭壁高达十几丈,你怎么下得去?”
“卑职可以借助软梯,速度也一样快,卑职做过试验,用三条软梯,三千士兵只需一炷香时间便可以全部攀下去,在夜间行动,完全可以做到雷霆出击。”
“可是下面有巡哨,你怎么解决?突厥军反击可要比一炷香快得多。”
“这就是关键了,卑职在撤离娄烦关时已做了手脚,我会事先派一支斥候队潜入娄烦关,干掉城西的哨兵和巡哨,同时控制住南北城门的开关。”
张铉负手在大营内来回踱步,他还是觉得这其中风险太大,突厥军队出兵五万管控娄烦关,哪里是那么容易得手,就算侥幸得手,又怎么守住它?
魏文通见主帅沉吟不语,便知道主帅不太相信自己的方案,他有点急了。
“启禀大帅,卑职非常清楚突厥军在娄烦关的防御,关城南面驻兵一万人,关城北面驻军三万人,但这两支军队都不是驻扎在关城下,而是距离娄烦关十几里,只要卑职及时破坏报警烽燧,他们甚至不会知道娄烦关已经被攻占。”
说到这,魏文通从怀中取出一卷厚厚的作战计划,呈给张铉道:“卑职已经策划了很久,各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恳请殿下同意!”
张铉接过厚厚一卷计划书,心中有点惊讶,原来魏文通已经准备了很久,看来娄烦关失守令魏文通憋足了一口气。
张铉便笑道:“让我看看吧!行或不行,中午之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多谢殿下!”
魏文通行一礼便慢慢退下去了,张铉打开计划书,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半个时辰,张铉还在沙盘前推敲魏文通计划的可行性,这时,房玄龄掀开帐帘走了进来,张铉便暂时放下报告书笑问道:“魏征走了吗?”
房玄龄点点头,“我们详细交流过了,他要立刻赶回去向李建成汇报。”
“你觉得李建成有配合的诚意吗?”
房玄龄叹口气道:“魏征也明确告诉我,李建成更倾向于突厥军不战自退,但微臣感觉。。。。。。长安那边没有诚意。”
“你是说李渊?”
房玄龄点点头,“魏征当然不会告诉我,但他无意中说漏了一句话,李建成和长安的意见不统一,那我就在想,李建成倾向于突厥主动撤军,难道李渊希望李建成和我们积极配合,将突厥大军全歼在太原郡吗?绝对不可能,那么自有一个可能,李建成只想如何保住并州,但李渊却在考虑趁我们和突厥军队打得两败俱伤之时,出动大军将我们两支军队一起歼灭,这应该就是李建成和李渊的意见不统一。”
“军师说得对,当初我们远征高句丽之时,李渊就在考虑从背后捅我们一刀了,我们在拦截宇文化及之时,他也这样干,在此人心中,我们对他的威胁要比任何人都大,利用我们和突厥作战之时从背后给我们一刀,他完全做得出来,大不了他最后向突厥求和。”
“殿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张铉负手走了几步,与其让突厥军队就这样北撤回草原,还不如冒险一试,从魏文通的详细计划书来看,他至少有三成成功的可能。
想到这,张铉又令道:“速让魏将军来见我!”
。。。。。。。。。。
娄烦关西面属于吕梁山脉北线,而东面则属于太行山余脉,两大山系在此交汇,到处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而娄烦关正好是一处谷道缺口,也是山脉断层的边缘,所以从娄烦关向南地势陡然降低,从南面向北走,娄烦关位于高处,从南面攻打它十分艰难。
而楼烦关两边也是大山,而且是悬崖绝壁,长城在此突然断裂,事实上楼烦关以东就没有长城了,它其实是西面长城支线的最末端。
魏文通提出的方案是从西面长城垂下关隘,这也是因为西面的断崖教矮,只有十一丈高,而东面断崖却有三十余丈高,完全不现实。
当然,突厥军也防备了隋军从西面长城杀入关隘的可能,所以在西面山崖下修建了一座哨塔,专门有几名士兵昼夜盯着西面的悬崖,一旦有异常就立刻敲响警钟,同时还有十几名士兵在夜里专门巡逻这一段,确保万无一失。
所以没有内部接应,隋军基本上不可能从西面断崖突入关城。
不过突厥军在娄烦关南北都屯了重兵,将娄烦关打造成一个大关,从北面杀来的军队要击败三万人的防守,南面也一样,南面杀来的军队要突破一万人的防守,所以关隘本身驻军倒不多,只有两三千人。
这天晚上,一支百余人的精锐斥候军在王玄敬的率领下翻越过了西面大山,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抵达了楼烦关的北面,这就是步兵可以办到而骑兵办不到的事情。
王玄敬是尉迟恭的爱将,暂时借调给了魏文通,他和魏文通一样,因为失守娄烦关而憋足了一口气,一心想夺回娄烦关,他便和魏文通默契配合,一个率军下悬崖,一个潜入关城为内应。
隋军士兵在山坡上的树林中迅速穿行,前面是一块白色巨石,长约十余长,颇像一条一半埋在土里的石鱼。
士兵们都认识这块巨石,纷纷停住了脚步,前面就出树林了,王玄敬爬上大石向前方查看,前面五十步外便是娄烦关的西北角了。
964。第964章 太原战役(三)
隋军在撤离娄烦关之前便做了手脚,他们设置了一条秘密通道,就是了重夺娄烦关的那一天。
王玄敬凝视城墙片刻,轻轻一摆手,十几名士兵跟随着他向城墙弯腰疾奔而去,不多时,他们奔到城墙下,距离城墙一丈有一块重约千斤的大石。
士兵们一起用力,将大石缓缓搬开了,紧接着又刨去上面的浮土,露出了埋藏在下面的一块石板,石板上有铜环,士兵握住铜环拉开了石板,下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穴。
空气流通了片刻,王玄敬第一个跳进了地道,地道长约两丈,高只有四尺,他们只能匍匐着身体向城内艰难地爬去。
地道的出口位于娄烦关内仓库和城墙之间的一处过道,这里前后都被堵死,就是一条死巷子,而上方是女墙,除非正好有士兵站在墙边,否则不会发现有人出来。
巷子里地上一块石板松动了,石板先移开一条缝,确定头顶城上无人,这才完全移开了石板,露出了地道出口,王玄敬一跃跳了出来,他身后的手下一个一个跟着钻了出来。
但巷子最多只能容纳十几人,王玄敬和手下从地道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辟新的容身空间,不过他们之前已经安排好,王玄敬在角落的仓库墙上摸索了片刻,低声道:“就是这里!”
两名士兵上前,他们手中拿着铁撬棒,在墙上轻轻一撬,一块砖便松动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