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汉笑道:“滚蛋,还敢威胁我?现在赚了多少钱?能支持得住盖武当派吗?”田承志笑道:“每月稳定在千两银子左右,如今规模扩大,应该能收到三千左右,盖武当派应该不是问题。”
慕容秋雨笑道:“我们真成财主了,我要一匹汗血宝马。”萧汉笑道:“你就要天上的星星我都给你摘下来,别说一匹马,我送你十匹。”田承志吐舌道:“听说一匹汗血宝马便要千两黄金,如果买了,我们便破产了。”
二人大笑,萧汉指着他道:“你个贫嘴家伙,快说,除了报告好消息,还有什么事要派你过来?”
田承志突然变了脸色,愁眉苦脸道:“静心小师太原本在东京静慈庵修行,郝部长每隔五日便前去探望她一番,上月十五月圆之夜,静心小师太收到一封书信,随信还有两个仆人,说是掌门派人来接她到武当山。静心师太便辞了静慈庵,本想与郝部长告别,两人却说时间紧急,掌门有急事等她,静心师太便跟他们坐了马车出了东京。
第二日郝部长得知此事,告诉楚长老,楚长老慌了神,说掌门正在江南办事,怎会有时间见静心师太?静心师太一定是被人拐了,武当派留守东京的四个分舵全体出动,找了整整三天都没消息,这才派我与叶青书分别到金陵与武当山寻找掌门报信。”
萧汉跳起来道:“你说什么?拐走她的是什么人?”田承志摇头道:“不知道,我们报了开封府,开封府晋王殿下派了上百捕快帮着寻找,却没有任何消息。”
萧汉颓然坐下道:“怎么会这样?静心一向与世无争,为什么会有人去劫持她?”慕容秋雨问道:“你们可曾收到绑匪的信件或者消息?”
田承志摇头道:“没有,楚长老马上召见大宋五派要他们帮着寻找,七星山庄负责南路,北斗馆负责北路,清风堂负责东路,赤阳殿负责西路,天罗谷负责中路,把整个大宋翻了一遍都没找到,而且奇怪的是连一丝痕迹都找不到,估计敌人早有预谋,做了精心布置。”
慕容秋雨皱眉沉思道:“静心原本是九华山百福庵修行小尼,一向与世无争,百福庵被毁后由司马安保护投奔武当派,其实并非武当派中人,敌人怎会绑架她?”
萧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沉吟道:“事情既已发生,急也无用,她只是一个弱女子,武功平平,突然被绑想来必有原由,你回去告诉楚长老,命他请五派留守弟子继续寻找,待我办完正事后再行处理。”
事情一件套着一件,萧汉本来稍微平静的心又被搅成一团乱麻。慕容秋雨带田承志下去吃过饭,开了间房让他休息一晚,第二天回去复命。田承志问起李月萤,慕容秋雨不愿意让东京人员知道她已经殡天,借口在为李景守孝吱唔过去,而且为了不让他与金陵百姓接触,她特意找来葛庆连负责派人护送田承志回到江北。
送走田承志,转眼便是十一月初五,萧汉与慕容秋雨换了衣服,二人一起骑了李从善送来的两匹枣红马,早早来到郑王府报到。李从善急忙有请,二人进了郑王府,看到数十名王府护卫全身盔甲护着李从善出来,二人上前行礼,李从善笑道:“你二人委屈一下,做我贴身护卫,只是进了校场,没有旨意万不可随意行动。”
二人自然遵从,按侍卫队长指示跟在李从善身后出门,李从善上了大轿,众侍卫骑马把他护在正中,浩浩荡荡向西南方校场行进。
金陵百姓自然早已得到消息,纷纷向西南方涌去,靠近校场的数座酒楼已被预定一空,富商巨贾纷纷包了房间,希望能远眺汇演盛景。李从善本来听了萧汉建议,希望开放校场给百姓观看,被韩熙载与严续断然否决。李煜本就没有主张,自然听从大臣们意见,此事不了了之。
一路南行二里多路,萧汉看到远远一座军营挺立在前面。这座军营方圆足有数百米,四周极为空旷,外面并排立着无数军兵,四角盖有碉楼,四周一道高墙遮挡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里面场景。
李从善人马还未到校场,远远便飞奔过来数匹骏马,一名青年军官看到郑王旗号,翻身下马抱拳道:“神卫军都头廖天宇参见郑王殿下。”
李从善打开轿帘温言道:“请廖都头前面带路。”廖天宇大声应是,跟着翻身上马,带着数匹军马在前引路。众人来到军营门前,所有护卫神卫军躬身下拜,李从善温言抚慰几句,众人同时下马,跟着廖天宇进入校场。
这校场就如后世的体育场一般,却比普通体育场大了数倍。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布满了军马,处处刀枪林立,有身穿大红铠甲手持长刀与长枪的骑兵,有手持团牌的步军,各州军旗各有不同,二十一州军马精神抖擞,把个校场挤得满满当当。
校场正北是一座高台,正中摆着一张黄锻龙案,左右两侧各摆着数张长桌,此时还空着。李从善是演习总指挥,自然要早早来到。李煜与一众大臣还没到,李从善登上高台,各州带兵军官纷纷前来参拜。
李从善与这些军官大都相识,见礼后正色道:“诸位将军,今日一战不仅事关各州军马荣誉,更关乎我江南军事实力与抗击外虏能力,希望各位倾尽全力,拿出你们最高水平一战。”
众将同声答应,各自下去整队。此次汇演各州各出一千军马,此前已经抽签决出对阵次序,自有押阵神卫军派人前往更换诸州兵器。因为是汇演操兵,不便再用真刀真枪,南唐准备了上万把木刀木枪,又参照萧汉的意见,在木制刀枪上包了石灰包用来验证实战效果。
一切都有条不紊,李从善事先也做了诸多准备,手下将官各司其职,把所有赛前事宜准备得妥妥当当,只待李煜与一众文武大臣到来便宣告开始。
萧汉与慕容秋雨立在李从善身后,看到高台下数名全身铠甲的押阵官在阵中纵马来去,极为潇洒威武。各州军马军容严整,在各自军官指挥下肃立在寒风中一动不动。萧汉内心极为震撼,终于明白就算江湖门派再大,也永远不可能是正规军队的敌手,这也就是数千年来武林江湖成不得大器的原因之一。
军队训练有素,根本不是普通江湖人所能比的,论单打独斗军兵可能不行,论团队作战能力,放眼天下武林,三宗加在一起都不是个儿,随便派出几个营来便能把江湖各派团灭。
此时校场之中足有二三万人马,却是鸦雀无声,只听见押阵官奔来跑去传令的声音,还有各州军旗猎猎飘舞的声音。
李从善也是面色严肃,正襟危坐在高台左方,数百名军官列队站在台下,人人盔明甲亮,精神十足,让萧汉很是感慨,想着回去后也在武当派搞个军事化训练。
正在遐想之时,便听到校场门外一片人喊马嘶,数百军马护着一队人马走了进来。
………………………………
第三六五章 校场鏖兵
李从善急忙带着萧汉及一众护卫军官从台上下来迎上去,数百将官夹道两边,无数御林军士兵手持长枪护卫,李煜带着文武百官慢慢走进来。
李煜今天身穿一身淡紫色锦袍,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身边跟着孟柏行与数名太监宫女。身后自然是以严续、汤悦为首的一众官僚,总有上百人之多。天兴军指挥苗承训与控鹤军指挥归元贞紧紧跟在后面。
李从善躬身下拜,李煜急忙扶起他笑道:“七弟请起。”跟着缓步上台,李从善跟在身后,众人依次登台。
李煜坐在黄龙桌后,孟柏行与太监宫女站在他身后。左边坐了李从善及一众武将高官,右边坐了严续、汤悦、陈乔、徐铉、韩熙载等文官。
苗承训与归元贞率领品级较低的将军们护卫在高台之下,此时寒风稍烈,吹得上万面旗帜烈烈作响,整个校场突然山呼“万岁”,声威震天。李煜也有些激动,脸色微红,站起身向将士们挥手致意。
三军轰动,“万岁”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李煜向李从善点头示意道:“开始吧。”李从善急忙站起躬身道:“遵旨。”跟着向左边站着一名年青将官使个眼色,那名将官从腰间抽出一把黄色三角旗,走至高台正中,面向台下舞了三下。
三军呼喝声戛然而止,跟着高台之下左右两边同时金鼓齐鸣,足足敲了一分多钟才停止。那名将官面向高台下数百军官大声道:“大唐第一届军事汇演开始。”
三军齐声欢呼,声浪震得高台都微微颤抖。跟着一队身穿大红铠甲骑枣红马的骑兵队伍从南面冲过来,人人手持一把长柄马刀,在三名身穿银色铠甲的将官带领下铺天盖地而来,马蹄行处卷起漫天烟尘,直让人看得惊心动魄,热血贲张。
高台下除了数百官武将护卫下,早已清理出一大片空地做操兵之用。这队骑兵瞬间冲至高台之下,各举长刀向李煜行军礼致意,李煜微微点头,向三名将官挥了挥手。
高台上的传令官再次挥舞黄旗,骑兵队突然一分为二,各自后撤出数十米距离,突然一声锣响,骑兵们同声呼喝,各在一名将官带领下开始对冲。烟尘再次飞起,马蹄声踏得校场地面颤动,连李煜桌上放着的茶杯都跟着簌簌晃个不停。
校场数万军兵同声欢呼,高台上文武百官也是激动万分,严续与韩熙载等高官纷纷站起身来观看。李煜站在桌案后转头对旁边的李从善道:“这是哪支部队?”
李从善躬身道:“这是饶州厢都指挥使薛涣手下骑兵。”李煜点头赞道:“兵强马壮,可为表率。”李从善笑道:“现在还没开始,他们只是热身操练,让皇上您与大臣们开开眼界。”
李煜点头道:“着实精彩,有如此精兵强将,我江南无忧矣。”李从善刚要说话,便听台下马刀相击铿锵有声,伴着校场数万人的欢呼声,饶州骑兵发了狂,双方各五百人在各自将领带领下拼命对冲,明晃晃的马刀互相碰撞,夹杂着骑兵们狂热的喊杀声,汇演还未开始便达到了一个小高氵朝。
李煜边点头边担心道:“如此对战,不要伤了士兵性命。”李从善笑道:“皇上放心,这些马刀都是去了锋刃的,只做表演之用,不会伤到人命。”李煜这才放心,转头看向台下。
两边马队眨眼之间对冲了三个来回,骑兵们挥舞着长刀呵呵怪叫着冲向对方,因为是表演,各自只来个刀枪相交,并不是生死相搏,饶是如此,也是看得数万人瞠目结舌。
打到后来,三名银盔小将飞身从马上跃起,各持一把长刀在半空中交锋,众军士看得热血沸腾,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李煜也忍不住赞道:“好英武的小将。”李从善躬身笑道:“这三名小将一个是薛涣长子薛定方,另两名小将一唤周桐,一名仇正,俱是饶州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李煜点头道:“他们可曾识得兵法?”李从善微微一愣,跟着道:“薛涣是将军世家出身,自幼家中便有良好的教导,薛定方兵法韬略样样精通。另两位小将出身平民,却在我军政治委员教导下精心钻研兵法,只是时日稍短,略通罢了。”
李煜点头沉思,突然道:“那些书生进入军中可习惯?”李从善道:“他们俱是臣弟一一挑选出来的博学之人,只是时运不济,多数屡试不中,如今初入军中便升为委员之职,大部都很满意,而且臣弟许诺只要有战事,他们与将士们一起上前线,军功另行核算。”
李煜默然不语,李从善急忙闭嘴,二人看着台下漫天烟尘,听着冲天的喊杀声,面色各有不同。李煜慢慢皱眉,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看得李从善捉摸不住他心思,脸色跟着变了。
此时台下骑兵表演结束开始收队,三名小将整束队伍来到高台下向李煜行礼。李煜微笑点头,台上传令官再次挥动黄旗,饶州骑兵掉转马头向后撤退,眨眼让出校场空地。
开场表演的主意自然出自萧汉,甚至全部军事汇演的流程都是萧汉所制,李从善只是具体操作而已。果然一开始便成功抓住了李煜的眼球,就看后面各州表现如何了。
骑兵表演完,信州步军又表演了一套长枪阵法,同样精彩无比,连李煜都忍不住鼓掌喝彩。跟着面色复杂对李从善道:“看着倒是不错,如果用来实战如何?”李从善心里一块大石瞬间落地,笑道:“表演大多花架子居多,一会儿对阵起来更精彩,皇上看后自有定论。”
李煜皱眉道:“双方对阵可不许出现死伤。”李从善愣道:“对阵所用俱是木刀木枪,死人不可能,不过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可能会有士兵受伤。”
李煜不悦道:“伤了人也不好,还是太平为好。”李从善为难道:“臣弟尽量。”跟着叫了那传令官过来,吩咐了几句,那传令官挥舞令旗把各州将官召集过来,说了国主要求,各将自然答应,纷纷下去整队。
表演完毕,第二个环节是李煜阅兵,这是李煜当上南唐国君后第一次阅兵,所有程序早有礼部代李从善呈上,李煜看了一遍便熟记于心。听到传令官大声呼喝,李煜登时起身走到台前,文武百官跟着起身按班序立在他左右。
下面二十一州军队早已准备完毕,便听得金鼓齐鸣,鼓声中一支铠甲鲜明的骑兵队并成八排缓缓行来,当先八面红色大旗在风中猎猎飞舞,上面镶着两个“歙州”两个金黄大字。
为首一员金甲大将,生得面如满月,一脸英武,手握一杆亮银枪,胯下一匹白龙马,随着鼓点慢慢行来,真个是威风凛凛,器宇不凡。
萧汉与慕容秋雨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神里看到了震撼与羡慕。李煜自不必说,轻声问身边的李从善道:“这位将军如此英武,却是哪州将官?”
李从善微微躬身道:“这是宣州厢都指挥使罗子真罗将军,传言他操练士兵极为用心,五更便起床跑步十里,早饭后练刺杀与阵法,午饭后在政委指导下读书一个时辰,然后对阵练习。晚饭后比试夜战与箭法。”
李煜瞠目结舌道:“如此练兵,可不是天下无敌?”李从善笑道:“练兵最有效果的还得是实战,宣州城外百里有座双子山,上面盘踞着一伙悍匪,当地官府数次围剿都是损兵折将无果而终。先皇曾经动用神卫军前往剿杀,也是刹羽而归。罗将军练兵功成后派出一营士兵便大获全胜,双子山土匪七百余人无一落网。”
百官听得目瞪口呆,韩熙载皱眉道:“真有这么厉害?”汤悦笑道:“臣听说罗将军麾下有善射军卒五千人,武艺超群者一千余人,阵法精通者百余人,可为我江南第一悍将。”
众人齐声称赞,啧啧不已。李煜叹道:“有此武力,可为我江南雪耻一战否?”众人自然知道他话中之意,同时沉默,再无一人说话。
严续转头看了众人一眼,沉声道:“兵凶战危,如今我江南太平,与北国关系既定,不可妄生事端,挑起边衅,非我江南之福,百姓所期。”
汤悦跟着小心道:“北兵强悍,我江南练兵不足一年,淮南之战已逾数年,战局已定,如果再挑兵端,胜则可喜,如果战局不利,势必会给我江南带来灭顶之灾。”
两位宰相定了调,百官纷纷附和,总之就是一个意思,绝不可私自向诸国开战。往深了说,江南还是被后周打怕了,宁愿做驼鸟把头埋进土里也不肯试上一试。
李从善见百官反对,脸色很是尴尬,跟着道:“练兵日短,淮南雪耻还需时日,今日操兵之后,臣弟必会加强练兵,终有一日实现皇兄心中之愿。”中书舍人凑近李煜耳边轻声道:“众目睽睽,国主不可轻言兵事,以免江北赵氏得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李煜登时警觉,点头道:“今日操兵汇演,不言他事。”百官纷纷点头称是,各自转头向台下看去。
宣州军兵过后,又是一队相当强悍的步军士兵,排成十列同头并进,前排十面红旗迎风招展,上书两个大字“剑州”。士兵们全部身穿橙色板甲,左手持刀,右手持盾,腰间挂着长弓,背后背着箭壶。这一千人个个人高马大,彪悍非常,踏着整齐的步伐呼着“剑州威武,剑州必胜”的口号通过高台。
为首一员四十多岁的大将,身穿一身大红战铠,手持长枪,迈着大步走在正前。李从善突然倒吸了一口凉气,李煜奇怪道:“剑州这员战将七弟可认识?”
………………………………
第三六六章 南唐虎将
见李煜发问,李从善倒抽一口凉气道:“这员大将是剑州厢都指挥使郭然郭子鸳,臣弟掌管军事,自然认识。”
李煜笑道:“刚才见你倒抽凉气,想必对这员战将印象深刻?”李从善摇头道:“郭然可谓我江南军中武力第一,只是为人太过残苛,当地百姓颇有微辞,臣弟本想把他调入禁军任职,奈何吏部与兵部皆通晓他的为人,极力反对,因此作罢。”
李煜看郭然一眼,皱眉道:“郭将军如此英武,怎会是残苛之人?”李从善犹豫半晌方道:“淮南之战时郭然就在前线作战,江南兵败后郭然以五百人马对抗大周五千军马,力战一天斩杀一千余人,本营人马死伤殆尽,自己更是受伤三十余处,这才护得齐王逃回金陵。”
李煜大惊道:“如此功高之人为何不重赏,反而压在剑州?”严续看一眼满脸尴尬的李从善,叹气道:“郭然立有大功不假,可是他在金陵养伤期间,因为脾气暴躁,先后打伤礼部左侍郎、户部考功司郎中、将作少匠、右监门卫中郎将等十多人,被御史参劾,本拟流放汀州,齐王殿下多方奔走求情,才把他放到剑州做了指挥使。”
李煜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样一员虎将,又曾为国立下大功,万万不可亏待。至于脾气不好么。”李煜把脸转向李从善道:“七弟不是有好多政委么,派上十个八个给他,时日一长应该有所改变。”
大臣们同时笑起来,想到十多个文弱书生做郭然的政委与参谋,而且还是皇上下旨颁给他的,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不知会把个无敌大将军憋成什么样子。
李从善笑道:“郭然军中已有政委,刚才皇上所言倒是改掉他脾气的一个好办法,臣弟明日就办。”众人齐声欢笑,笑声中剑州步军已经通过高台之下,之后走来的是池州厢都指挥使郑仁则。
池州守军大都被抽调到处州做教官,这次带来的大多是新兵,骑的俱是清一色黄骠马,手持长枪,同样威风凛凛。郑仁则多次求张全约向萧汉寻求新法,绝对不能输与诸州兵马。萧汉想到后世看到的电视里训练骑兵的方法,当即写了信交给张全约带回去,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池州之后分别是汀州、虔州、洪州、信州、建州、抚州、筠州、袁州、吉州、歙州、宣州、常州、润州等诸州军马,每队俱是盔明甲亮,精神抖擞,杀气腾腾。看得高台上一众文武点头赞叹不已。
诸州军马之后便是左右神武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六军,此皆是中央直属禁军,天下最精悍的军马。盔甲、刀枪、军马俱与地州诸州不同,人人脸上带着一层傲气,杀气腾腾从高台下一一通过。
此时太阳高起,寒风渐烈,各队依次从高台前通过后回到原地站立。李煜在孟柏行引导下慢慢从高台上下来,登上一匹白马,李从善在前面牵缰拉着,后面跟着天兴军、控鹤军苗承训与归元贞护卫,开始一一检视部队。
二十一州部队一一接受李煜检阅,李煜为人谦和,每到一州都要与指挥使说上几句,让这些带兵大将很是感动。士兵们同样振奋,“万岁”之声响彻天际。
绕了一圈走到剑州步军之处,李煜停下来仔细打量郭然。郭然吓得脸色都变了,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大声道:“剑州厢厢都指挥使郭然参见皇上。”
李煜微微点头道:“郭将军请起。”郭然从地上爬起来,李煜看他是个红脸汉子,浓眉大眼,相貌憨厚朴实,不由脱口赞道:“郭将军战力强悍,又曾为我大唐立下大功,可为我军难得之虎将。”
郭然一怔,跟着再次下拜道:“多谢国主夸奖,郭某实不敢当。”李煜微笑道:“脾气倒是要好好改改,以后可堪大用。”郭然双眼一亮,跟着黯然道:“末将脾气天生,改不了。”
李从善斥道:“国主下旨让你改改,如若不听,以抗旨论处。”郭然吓了一跳,立刻躬身下拜道:“末将遵旨。”
李煜又温言抚慰他几句,这才在李从善引导下重新回至高台。郭然经此一回,立刻成为南唐军中羡慕妒忌恨的对象。宣州都指挥使罗子真很是不服,第二天便向郭然下了战书,要不是李从善及时得知调停,二人铁定打起来。
检阅完毕,汇演正式开始。程序早已由萧汉参照后世电视剧编写制定,遵照先简后难的原则,先由诸州步军决战,然后是骑兵对决。
参战部队纷纷开始进行战前动员,此时原本站在校场四周观看的政委们纷纷进场,在自己部队前大声呼喊口号,萧汉认真听了一下,感觉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