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敬唐自然识得郑王,闻言急忙擦一把头上的汗仔细观瞧,便看到一脸严肃凝重的李从善在数员唐将簇拥下缓步走出宫门,登时吓一跳,两腿一软便跪了下来,大声道:“步军第一军指挥使高敬唐拜见郑王殿下。”
他手下众将士跟着纷纷下跪,城外将士远远看到高敬唐率军下拜,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正在击鼓的郑彦华怒气冲冲带领亲兵冲上,一眼看到李从善在唐军护佑下出了宫门,一愣之下,立时躬身下拜。
此时高敬唐已带领手下众将站起,转头高呼道:“郑王殿下出来了。”三军齐声欢呼,孙震、杨收、朱令贇等将迅速过来拜见。
萧汉与慕容秋雨等留在后面,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不知道怎么会这样。李月萤喜出望外道:“我七哥无事。”孟宛汐跟着道:“他不是被捉了吗?怎么出来了?”
慕容秋雨轻声道:“必是宫内禁军投诚,护了郑王逃出,立下从龙之功。”萧汉也是这个意思,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前参见,便听到三军山呼万岁与李从善高声安抚将士之声。
眨眼之间江山易位,郑彦华已经带兵冲入宫内抓人,高敬唐立下第一大功,自然不甘落后,当即带兵把负隅顽抗的天兴军与控鹤军击溃缴械,成功俘虏苗承训与归元贞两员统军大将。
神武左右两军相继投降,其实刚才护送李从善出来的就是神武左军指挥使冯子材,不知何时李从善已经把他收买。变乱一起,冯子材利用防守宫城机会在潜龙潜伏于宫内人员的秘密配合下找到囚禁李从善之处,把他放出带了出来,立下从龙第一功。
识时务者为俊杰,神武右军统领陈友定见冯子材投降,知道大势已去,立即向郑彦华缴械投诚。
李从善在一众高官将领护送下浩浩荡荡回转府第,也许是众将兴奋太盛,俱是忘记了萧汉众人。萧汉与众人躲在一边,看到骑兵押了天兴、控鹤诸军俘虏,水军也在各将领带领下离去,只剩下郑彦华步军横扫整个皇宫,不由喟然长叹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
孟宛汐突然道:“人家自己走出来了,连个招呼都不打,我们还傻站在这里做什么?”萧汉笑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郑王现在还有好多事要办,自然顾不上我们,既然殿下无事,我们回去就是。”
李月萤摇头道:“不行,那些粗野兵将冲入皇宫,如果害了我皇兄与皇嫂怎么办?我要去看看。”说完便率先冲了出去,负责防守宫门的唐军当即拦下她厉声喝斥离开。
萧汉知道江山已经易位,李煜的命运如何就要看李从善心软心硬,自己再进去也是无用,当即使个眼色,慕容秋雨一把拉下李月萤,又有屠雨萱从旁劝说,极力陈说李煜一定无事,好不容易把她架了回来。
郑彦华与高敬唐冲入皇宫,虽有大小政委三令五申,仍是把一个皇宫闹得鸡飞狗跳。一众太监宫女四处乱窜,更有胆小之人吓得跳井自杀,李煜与大周后躲到后宫之中,被高敬唐手下发现押了出来。那老太监孟柏行却逃了个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整个皇宫被步军政委下令封闭,几名私拿皇宫珠宝的士兵立即被斩首示众,所有宫女太监一一清点造册,监押各处宫殿候命。李煜与大周后及一众后妃被郑彦华软禁于宫中清辉殿,这殿原本是先朝一位太妃修行之所,太妃薨后便闲置不用,正好用来软禁诸人。
萧汉有些意兴阑珊,带着众人回到酒店,天山派诸人听完事情经过,很是感慨,所幸京城百姓没有受到惊吓,还算平稳过渡,再说这此事与己无关,因此很快不再关心,转而问起寻找毕如霜与白妃之事。
萧汉心绪纷乱,正想要不要现在就离开,便听得酒店外一人高叫道:“殿下有旨,请武当派掌门萧汉及两位夫人到府第说话。”
………………………………
第五0二章 革故纳新
萧汉正在与诸人说话,便听到外面有人传旨,跟着一名全身盔甲的青年将军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四名亲兵,看到萧汉后躬身抱拳道:“王延安拜见萧掌门与两位夫人。”
萧汉与李月萤、慕容秋雨急忙还礼,萧汉自然认得他,微笑道:“郑王殿下登基没有?”
王延安是郑五府四大家将之一,也是萧汉初出江湖时进到郑王府见到的四个青年护卫之一。四大家将分别是上次来武当送礼的李延宁,肖延寿、田延福与眼前的王延安,听闻俱是世家之子,武功深厚。
见萧汉发问,王延安笑道:“哪儿能这么快?一切有赖萧掌门策划,又有潜龙人员与神卫左军临阵倒戈,还好有惊无险,诸事顺利。如今殿下正在府中等候,说有要事要与萧掌门商量。”
萧汉点头道:“请王将军到门外等候片刻,我与诸位兄弟说几句话如何?”王延安点头躬身退出。
李月萤早由苏南杏揭去脸上面具,闻得七哥夺权成功,说不清是喜是忧,咬着嘴唇道:“我六哥现在哪里?郑彦华的手下不会伤害他吧?”
萧汉摇头道:“此事早有定议,李煜一定无事,只是免不得禁锢流放之罪,留得一条性命罢了。”
苏南杏道:“我们回原先客栈等你,估计今晚你们会留宿郑王府,明日回来我们再出发找寻白妃。”
她一发话,众人自然无有不从。萧汉请他们小心谨慎,防止杜苍黄卷土重来,敌在暗我在明,小心着了他的道。苏南杏满口答应,立即带了谷中鹤等人结了店钱向客栈而去。
萧汉带了李月萤与慕容秋雨随王延安来到郑王府,一路上到处俱是郑彦华手下步军,把个金陵城守得铁桶一般。又偶遇一身盔甲威风凛凛的小将军薛定方,这家伙再次立功,升职加薪指日可待,因此一脸的骄傲,连带手下都跟打了鸡血一般。
萧汉带二人来到郑王府,看到门前换了一支崭新部队,人数约在二十人上下,领头却是一名都虞侯,见萧汉到来,立即过来躬身抱拳道:“葛庆连见过萧掌门。”萧汉一愣,跟着哈哈笑道:“恭喜恭喜,升职了?”
葛庆连原是潜龙指挥使手下一名班头,传闻是指挥使葛少丰侄子,曾与萧汉见过几面,是以认识,没想到已经升至都虞侯之职,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二人寒暄几句,萧汉这才随着王延安进入府中。府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俱是郑彦华手下人马,有些值哨之人居然是指挥使和都虞侯,可见护卫级别之高。
萧汉由王延安引着来至前厅,只见院中灯光通明,数百盏灯笼把整个府中照得白日一般。四周站满军兵,厅中数员大将全副盔甲分立左右,当中一张椅子上端坐着一位满脸严肃的青年,身边左右各站着四五名身着官服的文臣。
王延安引着萧汉在厅前停下,与守在门口的肖延寿低语几句,肖延寿向萧汉抱拳行礼,跟着向厅内大声道:“武当派掌门萧汉与二位夫人驾到。”
坐在正中的自然是李从善,闻言当即站起,径直向门口走来,众文武一起向门口看去。
萧汉不知道现在自己是进门还是在门外等候,正在犹豫,便听李从善笑道:“我的大军师,你可算来了。”不待萧汉回话,李从善已经转头看向李月萤道:“数月不见,妹妹看上去气色不错,听得恢复如初,哥哥十分高兴。”又看向慕容秋雨道:“慕容姑娘辛苦,本王在此多谢姑娘照顾萧兄与妹妹之恩。”
说着便要下拜,萧汉不知道他这番用意何在,当即止住他手臂道:“郑王不必客气,李姑娘通情达理,与慕容妹子相处融洽,互帮互助也是应该,殿下不必多礼。”
李从善微微一愣,跟着笑道:“那是那是,还是我外道了。”跟着命田延福带二位夫人到后堂与夫人说话。田延福领命带了二人向后堂而去,李从善上前拉了萧汉右手向厅内走去。
众将俱认得萧汉,如今也得知一切计划俱是出自他手,自然是佩服有加,纷纷上前参见,几名文臣也是旧识,自然是陈乔、徐铉等人。池州知州张全约虽是郑王亲信,奈何路远一时不能到来,因此在此商量大事的俱是朝中重臣。
李从善一直拉着萧汉来到正堂前左边一张椅子上坐下,萧汉还是懂得礼仪制度的,自然不肯就坐,李从善执意不肯,众文武也跟着劝坐。萧汉无奈,也有些烦了,把椅子搬到左首站着的陈乔身边坐下道:“我还是坐在这里舒服,郑王殿下给在下个面子,不要再为难在下了好不好?”
众人相视而笑,李从善很满意萧汉的态度,微笑道:“既然如此,萧兄随意。”跟着慢慢收拢笑容,轻咳一声,厅门瞬间从外面关闭,众人脸色一紧,一起看向李从善。
李从善脸色微变道:“变生肘腋,猝起不意,小王今日之举实是无奈,众位陪我涉险,还好安然无恙,本王感念于心,在此谢过诸位。”跟着起身向四周做揖。
众人纷纷躬身回礼,口称“不敢”,萧汉跟着起身还礼,名义上说他参与了谋反,又参与南唐军事改革,隐然已是南唐军师,自然也是李从善手下。
李从善待众人行礼毕,坐回去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役功成,武当派萧掌门居功至伟,可为我大唐诸葛,江南子房。”
众人一头,纷纷夸赞萧汉人才难得,连一向脸皮特厚的萧汉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刚才李从善把他比做诸葛亮与张良,让他着实感觉到了羞愧。自己除了运气好点,其实就是个废柴,什么都不会,连阴谋诡计都是看电视学来的,一点原创成分都没有,全部都是剽窃。
听得众人夸赞,萧汉自然连连摆手自称惭愧,众人说笑一阵,看到李从善脸色渐变,众人再次恢复安静,一起看向中央。
李从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最后落到萧汉脸上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先皇留下如此家业,猝然传于小王手中,千头万绪难以理清,还请萧兄不吝指教。”
众人一起看向萧汉,陈乔笑道:“萧掌门,有没有兴趣入我江南为官?岂不胜过在江湖上风里来雨里去四处飘荡?打打杀杀也是凶险异常。”
萧汉知道他们君臣早有商量,自己在江湖上呆得久了,自有一番乐趣,当年赵匡胤兄弟也曾招揽他,他自然不会答应。如今往事重现,萧汉早有准备,更不会轻易入他们彀中。
听陈乔说完,萧汉呵呵笑道:“江南能得郑王殿下做主,中兴指日可待,诸位必会青史留名,流芳百代。”一句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微笑。
好话人人都喜欢听,概莫能外。萧汉跟着道:“如今百废待兴,我只是一介江湖草莽,在外野惯了,不习惯官场来往拘束,还是做个江湖散人为好。”众人一起摇头叹息,连李从善脸上都露出惋惜之色。
萧汉扫一眼众人,向李从善微微躬身道:“江南百姓有幸,得郑王殿下统治,国强民富有日,在下心内着实高兴。”李从善谦虚道:“小王一向少理朝政,诸事不明,还请萧掌门直言指教。”
萧汉呵呵笑道:“我在诸位面前班门弄斧,说得不对,诸位不要见笑。”众人连道“不敢”,陈乔笑道:“萧掌门,再这样客气下去,你武当派的封赏便要砍掉一半,如果说得不好,一丝赏赐都没有了。”
众人哈哈大笑,李从善指着陈乔道:“好一个中书舍人,哪能这样对萧掌门说话,应该掌嘴。”
厅中气氛融洽,萧汉也受了感染,呵呵乐道:“那我倒想斗胆问问,我武当派能得到什么赏赐?”
李从善微微一愣,显然还没顾得上想这个问题。不过他应变极快,立即道:“金银珠宝听说萧掌门自有制衣工厂,月入不菲,自然不稀罕。”萧汉内心暗骂,好一个狡猾的郑王,一句话便堵死了自己要钱的路。
李从善见他脸色微变,二人相处日久,自然知道他心中想法,登时嘿嘿一乐接着道:“本王准许武当派在金陵再开一家制衣厂,土地、资金、工人俱由本王负责筹备,江南十九州独家经营,不知萧掌门可愿意?”
萧汉登时跳起来道:“同意,同意。”众人哈哈大笑,眼里露出羡慕嫉妒之光。这条件太优厚了,江南富足,这样一来,铜钱银子还不如流水一般充到萧汉荷包里?
李从善得意笑道:“第二,把小妹许配与你为妻,食邑五百户,用度仍照宫中旧例,另外月赐白银百两,萧兄可愿意?”
萧汉心跳加速,风度大失,连声道:“愿意,愿意。”众人狂笑,徐铉笑着打趣道:“萧掌门,我们都加入你武当派好不好?”众人笑得打跌,孙震、杨收、郑彦华、朱令贇、薛定方、冯子材诸将跟着起哄,李从善得意洋洋看着众人,屋中一时春意融融,倒如过年一般。
闹了一阵,众人再次安静下来,李从善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道理本王还懂,封赏已毕,萧兄能指教本王了吧?”
萧汉站直身子,朝向李从善躬身道:“为今之计,不外乎革故纳新四个字。”
………………………………
第五0三章 不破不立
李从善双眼一亮,探身过来道:“具体如何,请一一点明,本王不才,愿意尽力一试。”他与萧汉结识太久,二人又多番交流,对他的本事与才能早已是钦敬有加,只把他看做天人一般。
此次政变成功,虽说有运气成分,也是萧汉早先策划周全。计划泄漏之后,又得萧汉及时补救,才有今日。李从善心中对待萧汉已不是一个妹夫那般简单,真真正正把他看做诸葛武侯、留侯张子房一般。
萧汉因了李月萤的关系也对他亲近有加,二人倒更像是一对挚友。萧汉看他一脸迫切,微笑道:“我接下来说得一些话有些可能诸位一时接受不了,能用的就听听,不能用的就当我一时失言。”
陈乔笑道:“别卖关子,再拖下去天就亮了。”萧汉慢慢变了脸色,站起身子正色道:“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首先是要从制度层面上设计。”李从善使个眼色过去,徐铉立时拿出纸笔坐到边上一张桌后记录。
萧汉扫一眼众人,继续道:“江南百万百姓,不外乎工、农、兵、士、商,制度建设搞得好,百姓安康宁和,国家自然太平。而管理国家靠的又是各级官吏,自古至今,为何那些大一统王朝相继覆灭?那就是各级官吏层层盘剥百姓所致,说得直白一点,先王创业艰难,后两代子弟还能勉力守住,如果后世稍有不贤,各级官吏缺乏约束,便会大肆贪污腐败,好比一棵大树,众官便如驻虫,不论它盘根错节,仍会被众多驻虫啃倒。”
众人相继变了脸色,陈乔却是一脸不以为然,数次欲言又止,被李从善眼色止住。萧汉自然看在眼里,接着陈述自己的观点。
萧汉讲道一个王朝前三代勉强守成,过后往往便会后继乏人,这样造成的结果不是外戚专权便是宦官专政,百官尸位素餐,得过且过,贪污横行,正义不伸,勉强挣扎数年,跟着便是水旱蝗灾四起。
百姓衣食无着,又被征收重赋,走投无路便会造反,整个国家便会陷入动荡,处敌趁机入侵,国破家亡的命运便会一次又一次上演。
这些东西李从善自然知道,萧汉也曾多次给他讲过,因此听得有些沉闷。萧汉一直看着他脸色,知道他心中所想,跟着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自己的施政方法。
李从善现在对他深信不疑,萧汉便想冒险试上一试,虽然心内担心有些东西太过超前,一旦施行有误,后果难料。可是有机会不冒险一试,萧汉又感觉实在可惜。车到山前必有路,思前想后,萧汉仍是决定说服李从善大胆一试。
他的想法其实也简单,一切都是依照后世各项制度照搬改变而来,分制度建设、土地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科举改革、科技创新六个大方面。
制度层面,实行议会制,最不济也得实行内阁制,建立上下院议院或者成立内阁,所有事情一律经过表决通过。具体措施基本跟后世西方制度差不多。这一点极大限制了皇权,却保证了政策的正确性。
地方上跟着建立代表选举制,把一些名望大、声誉高、为人正直的乡老耆宿选为代表,负责监督当地官府执政。每年做一次表决,由朝廷派人监督,县令、太守、知州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者罢官流放。
完善各部门编制,实行诸权分立,州府县只负责统管百姓与当地所有政务,中央与地方建立工商、税务、教育、水利、民政、财政、公安、司法、人事、监察各个部门,分化当地州府县长职权,各司其职。
土地改革仍是沿袭了在南平与武平的做法,只是比先前更为细致深入。说得直白一点,基本跟后世做法差不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取消大地主,一体缴税纳粮。
经济改革说白了最简单,政府鼓励经商,除了正常税收外一律不得骚扰刁难商人,鼓励海外贸易与商人流动,提倡多劳多得,提高商人政治地位。
军事改革参照后世解放军制度进行,这点萧汉说得最多,李从善等人也听得最认真。乱世之中只有强有力的军队才能保护自己,这一点是个人都清楚。萧汉举了好多例子来讲牢牢把军队控制在手中的道理,要把“国主指挥枪,一切听国主指挥”的思想贯彻深入下去,政治委员配备至班一级,每月要进行思想汇报,牢固控制兵士思想,强化战斗立功意识。
全面实行募兵制,以商税及一切税收做保障,保证军兵月饷发放。强化立功意识,加强练兵力度,必要时可与周边国家制造摩擦操练军队。加大研发武器与训练力度,精研做战阵法,建立特种部队。一年进行一次大规模军事汇演,重奖胜者,严惩败者。
科举改革方面全面推行萧汉所编新型教材,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外加试算术、策论,考上进士者一律要经过朝廷培训半年再次考核后方可做官。江南州、府、县、乡建立学宫,全国实行免费教育,朝廷负责出资印刷所有课本,全国六岁以上男女幼童一律免费入学就读,贫困生由国家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生活用品。
科技方面,鼓励民间技术创新,只有与国有利的新型科技,百姓可以申报专利,一旦证明于国有利,便可获得重奖,并且参与分红。
萧汉说得要详细得多,每点都分开了条分缕析,厅中寂然无声,只听到徐铉刷刷写字的声音。诸位武将俱是大老粗,好多都听不懂,只是互视不语。陈乔却是听得连连点头,只是脸上充满疑问。
萧汉一连说了两个时辰,这才感到有些乏累,田延福端上茶来,萧汉一口饮尽,接着又说了半个小时才告一段落。
李从善双目灼灼,脸上极为兴奋,右手一直轻轻在桌上敲击。听萧汉说完,李从善击掌道:“说得好。”众将如梦初醒,跟着大声叫好。
李从善摆手止住众人,转头问道:“萧兄说得虽细,本王仍有好多听不懂,不知萧兄能否再行解释一番。”
萧汉自然无有不从,上面说得那些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范围,如果不是有多次与李从善交往洗脑的前提,现在突兀说出不把他们吓呆才怪。
李从善先问起政治改革之事,萧汉说得更细,一问一答之间,已近丑时,李延宁带人送来饭菜,众人草草用过,接着听萧汉演讲。
李从善对议会制明显不感兴趣,自己好不容易政变成功,却要手下官员分化自己权力,任谁都不干。萧汉也知道要他那样做是强人所难,只得转而向他推荐内阁制,勉强说得李从善点头同意一试。
土地改革、经济改革、科举改革、军事改革方面诸人都有好多问题,萧汉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直到众人皆呼明白才算告一段落。
陈乔重点问了教育改革,明显对此很有兴趣,当即请求李从善要当教育部长,李从善还没想明白,推说一切安定后再行商量,令陈乔很是失望。
徐铉很关心科举改革与经济改革,问了好多问题,特别是关于土地改革,怎样保证既让百姓得利又不激起地主反抗。李从善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更关心的是税收增减,萧汉说得更为详细,一番狂侃下来,李从善大喜过望,当即决定先在全国搞个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不破不立,萧汉今晚所说的方法俱是后世所来,远远超出众人认知,要不是他口吐莲花侃得众人脑子短路,肯定会怀疑他从哪儿得知这些东西。
李从善对他是完全信服,当即决定改组各部,推行内阁制,具体人稍后再议。
大事谈完,众人心满意足,眼看今晚是睡不成了,众人却一个个精神抖擞,睡意皆无,接着谈起登基之事。昨晚成功已近酉时,登基已来不及,一切只能推到明日,这也是李从善能请萧汉来彻夜长谈的原因。
李煜已被囚禁,所有朝臣俱被看管,金陵城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薛定方为人嫉恶如仇,趁着大乱名义,在金陵城到处派兵搜捕无赖恶少、登徒浪子,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