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煜已被囚禁,所有朝臣俱被看管,金陵城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薛定方为人嫉恶如仇,趁着大乱名义,在金陵城到处派兵搜捕无赖恶少、登徒浪子,进行了一次“严打”,杀了一百多人,也算是为本次政变画了一个句号。
登基需要禅位诏书,陈乔早有准备,当即从袖中抽出一份拟定好的诏书,只要盖上国主大印便可生效。李从善大喜,当即把诏书交与肖延寿盖章。国主大印昨晚便由郑彦华搜出交与李从善,此时由王妃亲自保管。
众人又商量登基事宜,自有陈乔、徐铉一干文人出谋划策,很快敲定细节。李从善眼看东方将晓,立即命令众人回去整备军队,准备参加大典。
众人起身告辞,厅中只剩下李从善、陈乔、徐铉、萧汉四人。四人又商量一番,拟定各部部长名单及阁臣名单,眼看天将破晓,李从善抱歉道:“害得你们一夜未睡,小王实在过意不去,待得一切事定,本王必有厚报。”
三人连道“不敢”,正在说话,便见李延宁躬身过来道:“殿下,车马已备齐。”
………………………………
第五0四章 论功行赏
李从善听李延宁禀告车马备齐,当即伸个懒腰,自有侍女丫环端了四盆水过来侍候四人洗漱,三人振奋精神,各骑了一匹枣红马随着李从善上朝。
此时天色微明,空气清新,萧汉看一眼护卫车队,只见四大家将带着五百余军将前后护卫。前面打着大旗是两名副将,身后跟着二十余名小将,俱是金盔金甲,清一色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二十余人后面又是一队两百人的唐军,鲜衣怒马,手持长枪,风度气质非同一般。护着身后一辆四匹白马拉着的一辆红色大车,华盖精美,两边插了数杆龙旗。大车两边便是四大家将与萧汉、陈乔、徐铉亲自护卫。
后面又是一队金瓜金甲的护卫将士,身高体态大都相同,个个精壮非凡,俱是郑彦华亲自挑选送与李从善护驾的野战精英。
大街上空无一人,空气清冽,车辚辚马萧萧,马蹄声踏在空旷的街道上,犹如喜庆锣鼓一般令人振奋。
众军护着李从善来至宫前,皇宫血战痕迹早有郑彦华清扫干净,一切恍如没有发生。宫门前黑压压一片,却是满朝文武排列整齐等候李从善到来。周围站满了军兵,一个个凶神恶煞一般,刀枪出鞘,恶狠狠盯着圈内众臣。
皇宫前人数虽多,却是寂然无声,听到车马之声,俱是身子一震,一起抬头看向来处。
皇宫前早换了郑彦华部队驻防,看到郑王旗号,所有禁卫士兵同时下跪高声道:“拜见国主。”
宫门前所有文武大臣一起下跪行礼,口称“国主”,李从善由李延宁搀扶下车,满面笑容请众人起身,然后径直带着萧汉等人由军兵护着进入皇宫大殿。
片刻之后,李延宁由大殿走出,大声道:“国主请诸位文武上殿。”众臣高呼“遵命”,分文武依序进殿。
文班统领是原先的宰相严续与副相汤悦,二人全身发抖,脸色灰白,身后跟着韩熙载及六部部长、侍郎等人。
武班统领是三军元帅孙震,身后跟着杨收、朱令贇、郑彦华、薛定方等一众高级将领。
昨日政变突起,众臣本以为很快便会被平定,没想到李煜与李从善对阵以完败告终,众臣生在乱世,自然见惯改朝换代之事,眼看李从善人马精悍,立即各自誊写奏章拥立李从善为国主。
严续与汤悦身为大臣之首,二人被军兵严加看管,整整监管了一夜,二人通宵未睡,双目血红,此时率领众臣躬身下拜,面上却是一片绝望。
众武将却是一脸喜气,此次政变成功,升官发财就在眼前,连孙震脸上都笑开了花,看得一边的萧汉直感叹名利害人。
李从善端坐龙椅之中,左右站着四名家将,所有太监宫女仍被囚禁在宫中,还未及甄别,李从善自然也不放心用他们。
萧汉与陈乔、徐铉站在龙椅左下方,这也是李从善特意安排,为的是让群臣认识明白谁才是新国主亲信,也是抬高三人身份地位之意。
一众文武大臣山呼“万岁”同时下跪,萧汉入乡随俗,跟着陈乔、徐铉跪下。李从善朗声道:“众卿平身。”文武众臣相继起身。
陈乔从袖中扯出一纸诏书,朗声诵读道:“朕在位二载,国危动荡,威武不彰,民心不扬。朕仰瞻天理,俯察民心,日夜拊心,自愧德浅福薄,难承先皇大业。今有郑王贤明,光昭日月,天民悦服,必能中兴大唐,承继伟业。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郑王。”
众臣听完禅位诏书,再次下拜高呼“万岁”,李从善从龙椅上站起,避让到一旁道:“臣弟才疏学浅,哪堪国主重任,请众位另选贤明。”
众臣再次下跪,严续与汤悦早已认清形势,知道立功机会来了,立即出班跪到正中劝进道:“李煜失德,天下归心于郑王久矣,请殿下勉力为之,救江南百姓于水火之中。”
众文武跟着劝进。李从善执意不肯,众臣苦苦相劝,来往三个回合后,李从善叹息道:“先兄失德,江南百万生灵何辜?小王不才,愿勉力为之。”
众臣大喜,山呼“万岁”。萧汉跪在一边冷冷看着,终于亲身经历了一次“禅让”。想来尧传于舜时想必也是如此,估计早被囚禁于某处谷仓之中哀伤怨叹。
禅位完成,自有专人服侍李从善到殿后更衣,众臣在前殿等着。片刻之后,李从善穿戴一新从后殿转出。众臣再次下拜,然后退往两边依序站定。
南唐自称大唐后裔,一切沿承唐制,所穿戴也于唐朝大体相同,一样的通天冠,衮冕,与后世电视剧上演得差不多。
只是李从善长相俊美,此时当了国主,脸上光彩流溢,别有一番风采,又多了一丝威严,让萧汉油然生出一股陌生感。
李从善扫一眼殿下诸臣,朗声道:“诸位爱卿俱是先皇挑选,公忠体国,希望与本王一起同心协力,重铸大唐往日辉煌。”
众臣一起高呼“遵命”,李从善勉励众人一番,不外乎告诉众臣前事不究,打消他们心中疑虑,以换得过渡平稳,这也是历朝历代通用做法,却也是安定人心的最好办法。
众文武松了口气,特别是严续与汤悦、韩熙载等人更是如此,他们俱是李煜亲信,本想着国主易位,自己最起码官位不保,没想到李从善比李煜还要心胸宽广,根本不提此事,让三人心中大为悦服。
闲话扯完,新朝初立第一件大事便是论功行赏,李从善早有准备,当即命陈乔取出诏书宣旨。
殿下诸臣腰杆挺得笔直,特别是参与政变的武将一个个双眼放光。陈乔扯开诏书,大声诵读。前面不过是一番套话,说什么大臣们公忠体国,为国立功,当行封赏之类的。后面的才是重点,却是废除六部,新立财政、教育、民政、公安、司法、人事、税务、监察、工商、水利、外交、国防诸部,比原先六部多了一倍,听得众臣一愣一愣的。
此等更换六部名称之事前唐武则天便干过,众臣自然知道,眼看李从善初即位便大刀阔斧更换诸部,简直是胡闹,俱在心中摇头暗叹。
殊不知李从善为人精明,萧汉一番游说并没完全说服他,不过感觉分权设部有利于加强皇权,自然要采用。
下面便是各部部长任命,国防部部长自然是孙震,副部长分别是杨收、朱令贇、郑彦华三人。郑彦华同时兼任禁军总指挥使,负责筹建新的左右神武军与天兴、控鹤两军。
财政部长潘佑,教育部长陈乔,民政部长为原礼部尚书暴敬之,公安部长为原战虎总指挥金秋平,司法部长为原池州刺史张全约,人事部长为原中书舍人李平,税务部长为原户部尚书马宁远,监察部长为原潜龙总指挥使葛少丰,工商部长为原工部尚书刘知洋,水利部长汤悦,外交部长为原礼部侍郎田延朗。
原先六部部长一体免职,六部原下属全部留用,分到诸部办公,群臣悦服,跪拜谢恩。
其余诸将与参战军士俱有封赏,郑彦华手下高敬唐以攻打宫门之功实授厢都指挥使。薛定方巡城有功实授步军都指挥使,与他我薛涣一个级别,把他乐得嘴巴都能扯到耳根上去。
各部职能与办公机构退朝之后自有陈乔、徐铉操办,李从善跟着宣布改组执政制度,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
严续与汤悦早知相位不保,心内自有准备。汤悦好歹还落了个水利部长,严续与韩熙载什么都没有,二人不免怨叹。
内阁制度也是李从善思考一夜结果,感觉这事还算靠谱,最起码比那什么议会制要好得多,能保证自己皇权独大,当即表态采用。正好趁着改朝换代之际提出,阻力便会小许多,这点也是让萧汉大为佩服之处。
自己灌输他思想久了,李从善又擅长学习,好多事做得都出乎他的意料。改组内阁自然由萧汉来解释,待得众臣听懂,徐铉便站起宣旨。
严续如今已近七十,听完各部名单,知道自己被新国主嫌弃,已做好准备告老还乡。韩熙载也是如此,他一向得李景与李煜父子喜欢,在江南权势倾天,从没过去巴结李从善,却不意天地反覆,自己也有此报。
二人一脸颓丧,互视苦笑。徐铉看了二人一眼,大声道:“废除宰相,设立内阁,阁员概称阁臣,除各部事务外,国家大事概由阁臣讨论形成统一意见,报由国主批准执行。”
这话刚才萧汉解释得已很详细,众臣自然无有异议。徐铉跟着宣布阁臣组成,头一位便是严续。老头子眼前一花,登时坐倒在地。李延宁与肖延寿急忙上前把他扶起,李从善微笑道:“严老夫子是国之重臣,可不敢轻易倒下。”众臣一起微笑。
严续没想到自己会入内阁,血压上升,脸色通红,颤颤巍巍下跪道:“老臣惶恐,多谢国主厚恩。”李从善微笑道:“严阁老公忠体国,是江南重臣,国之瑰宝,自当重用。”
两名家将把他扶起,严续退回朝班。徐铉继续宣布阁员名单,分别是汤悦、韩熙载、陈乔、徐铉、田延朗、张全约,一共七人。其中严续、汤悦、韩熙载俱是李煜心腹旧臣,陈乔、徐铉、田延朗、张全约俱是李从善亲个,数量上已占了优势。
李从善心满意足,听众臣分列出班奏事,不外乎钱粮征调之事,正在一一处置,便见一名站殿将军匆匆进入大殿,跪下禀道:“宋使求见。”
………………………………
第五0五章 新政新貌
李从善正在处理政事,便听得手下站殿将军禀告宋使求见,这才想起数日之前江北宋使前来,通告灭蜀贺典之事。以往大宋有事,江南必会送上重礼,此次自然也不例外,这使者便是因此而来,自也带着敲诈发财之意。
只是没想到江南突发政变,李煜倒台,李从善新任国主。这使者挟大宋之威,相信江南不敢违背大宋之意,不论谁做国主,一定会像从前一般认大宋为宗,当即盛气凌人过来询问贺仪之事。
这就有点欺人太甚,李从善第一天即位,这使者便迫不及待追过来,摆明不把江南放在眼里。众臣脸上俱露出愤怒神色,孙震当即便出班上奏把宋使杀了,兵发淮南,夺回失去国土。
众武将跟着一齐出班请求开战,一时群情激愤,连边上的陈乔与徐铉都跟着上奏开战。这些国家大事与萧汉无关,他也想看看李从善是否真正成熟,能否当一个合格的国主。
李从善面色阴得能滴出水来,大宋摆明目中无人,能在他登基之日悍然前来要钱,真是欺人太甚。眼看群臣一致请战,心内也有意为之,转眼看到萧汉一脸宁静,东张西望,嘴角挂着一丝讥诮笑容,顿时脑中清醒下来。
李从善直接或间接多次与萧汉交流,虽不太明白他的一些超前思想,却深受熏陶,要不然也不会全盘接受他的改革措施。眼看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李从善深吸一口气,摆手制止群臣道:“凡做大事者必三思而后行,本王新立,哪能妄开战端?众臣不必再言,请宋使上殿,孤自有主张。”
众臣重新退回班列,自有值殿将军引着宋使上殿。萧汉看了一眼,只见来人穿一身宝蓝色直缀,头戴方巾,风姿非凡,年龄约在四十岁上下,双目精光迸射,倒似身有武功。
看到御座上的李从善,来使躬身下拜道:“大宋使臣陶清臣见过江南国主。”李从善满面笑容道:“宋使请起,赐座。”
田延福搬过一张椅子放到边上,陶清臣昂然入座,朝李从善虚抬双手道:“江南政局变动,请国主及时禀告我大宋皇帝知道,并派遣使团朝贺我灭蜀之功。”
朝臣俱感不平,孙震、杨收等一干武将个个面带不愤。要不是李从善使眼色拦着,薛定方早冲上来把这厮揍了。
李从善看一眼萧汉,微笑道:“皇兄禅位于孤王,诸事新立,迁延有日,待诸事办妥,孤自会派人通告大宋,同时派出使团朝贺不迟。”
陶清臣听他说话软中带钢,当即面色沉下道:“我大宋不日便要开庆典大会,国主此话何意?是否有意拖延?本使负皇命而来,还望国主以两国大局为重,速派特使与使团随本使回国复命。”
陈乔性急,终于忍不住出班道:“我国主已经答应派出使团,贵使咄咄逼人,是否有些欺人太甚?”
徐铉冷笑道:“桀犬吠尧,倒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贵使选择在我国主登基之是发难,可见大宋嚣张到何种地步,难不成还以为我江南如往日一般可欺不成?”
这话说得相当难听,陶清臣登时勃然大怒,站起身阴森森看着两人道:“陈大人与徐大人说得好,既然如此,本使这就告辞,还望诸位好自珍重,他日东京再会。”
这话更是赤裸裸的威胁,摆明了要以兵锋相胁,孙震厉声喝道:“宋使无礼,我江南精兵数十万,难道怕你不成?”
郑彦华冷冷道:“砍了这厮狗头再理会此事。”薛定方一个箭步便冲了出来,吓得陶清臣连退两步厉声道:“你要做什么?”
李从善急忙喝止薛定方退下,又摆手示意诸臣安静,再看一眼默然不语的萧汉,轻哼一声道:“贵使请先往驿馆休息,本王这就责成外交部派出使团随贵使出行。”
陶清臣刚才吓一跳,眼看李从善与从前李煜没什么区别,登时放下心来,哼道:“本使就在驿馆等候,希望明日便能出行。”李从善面色微变,点头道:“孤王不会误了贵使归期,请回。”自有值殿将军把他带出。
李从善右手轻击龙椅扶手,微笑道:“国势衰微,连一个小小使者都如此嚣张跋扈,可见我江南在北虏眼中是何地位?”众臣脸上俱显惭愧与不愤,李从善跟着话锋一转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百废待兴,诸事繁杂,出使之事不必再议。派个使团朝贺,不过费得我江南数万金银珠宝。姑欲取之,必先予之,他日众位将军必能一逞所欲,帮孤王取回失去的所有东西。”
群臣大喜,山呼万岁,特别是诸位将军听他话中有征伐江北之意,俱是两眼放光,兴奋不已。
李从善转而谈起朝班规矩,自有陈乔与徐铉代言解释,不过是说些保守秘密、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无故拖延之类。
新朝第一次朝会迅速结束,陈乔、徐铉负责改组各部,忙得晕头转向。郑彦华负责改组禁军与甄别太监宫女,同样忙了个昏天黑地,其余众文武倒是难得清闲,三五成群聚到一起悄声议论。
李从善带着萧汉退回后殿换下便装,笑道:“这衣服穿着太过拘束。”萧汉微笑道:“朝班威仪不可废,国主还是勉为其难继续穿下去。”二人相视大笑,李从善慢慢变了脸色,指着重重宫殿西北角道:“皇兄数次请求见我,你说我见还是不见?”
萧汉心中一动,想起当日李煜毒害李月萤之事,刚想劝说李从善除恶务尽,把李煜干掉,跟着想到二人大历史上一向是兄友弟恭,如果不是自己从中挑拨,也不会有今日之事。
其实当年便有朝臣提议立李从善为太子,被李景驳回,还把那朝臣一贬再贬。内心深处来讲,李从善也早有争位之心,如果不是这样,自己无论怎么怂恿劝说也没用。
听得李从善发问,萧汉叹气道:“李煜不仁,故有此报。你兄弟二人一向亲近,探问一番也在情理之中。”李从善点头道:“那就请萧兄与我一起前去如何?”萧汉躬身道:“敢不遵命?”二人相视而笑,一起向后殿走去。
下午郑王府全员搬迁,自有四大家将负责。郑王妃带了李月萤与慕容秋雨入住宫中,萧汉陪着李从善在偏殿讨论治国事宜,如果不是萧汉执意不肯,李从善肯定会封他为世袭国公。
萧汉跟他着重谈了控制群臣之法,建议成立国安部,对所有朝臣进行秘密监督,防止通敌。实行高薪养廉与审计核查制度,杜绝腐败贪污。自下一届新进进士始推行财产公示制度,诏告全国,一经查证不实,重则砍头示众,轻则发配流放。
李从善身边已有史官与书吏跟随,自然一一记下存档。萧汉讲得太多,李从善一时消化不了,不过却表态愿意尽力一试。萧汉不忘给他开创美好前景,表示只要他能尽力推行下去,便能实现天下一统,建立如大唐一样的伟业,只把个李从善激得热血沸腾,脸红得跟打了鸡血一般。
《史记货殖列传》开篇便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至今又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如果强力推行土地改革,势必损害地主利益,撼动统治根基。
萧汉再三强调一定要稳步推进,绝不可冒进推行。李从善一一答应,二人一直谈到掌灯时分,皇后派人前来请二人回宫用饭才算告一段落。
回到后宫,原郑王妃现新任皇后带了一身珠光宝气打扮的李月萤与慕容秋雨过来见驾,萧汉看到二人如此打扮,仿佛是天上仙子下凡一般,魏紫姚黄各有韵味,口水差点流下来。
五人一起用过饭,萧汉便要告辞回去,李月萤已经得知自己被李煜从宗室中除名,不过又被李从善恢复,本想前去探望李煜的心也淡了,当即与慕容秋雨换了衣服要回客栈。
李从善自然答应,萧汉教了他太多,他还需要时间慢慢消化,更兼国事繁杂,还得召见陈乔、徐铉等人商议,便不再强留,只是派了李延宁送三人出宫。
至于萧汉的一应赏赐,从此便有财政部负责,只是令萧汉没想到的是财政部长潘佑果然名不虚传,是个有名的硬骨头,借口国主命令未经阁臣讨论同意,自行消减了一半,差点令李月萤暴走。
潘佑与李平真实历史上俱是南唐忠臣,却被李煜冤杀。此时新朝得立,二人一授财政部长,一授人事部长,一管钱一管人,可谓权势倾天,也算是李从善得人善任。
真实历史上的李从善只活了四十八岁,此时他新立国主,只有二十四岁,萧汉不知道自己能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能否延长人的寿命。自己费了那么大劲,可不希望落个一场空,因此又教了李从善一套陈氏二十四式太极拳,请他每天早晚一定要练上一遍,并骗他说这是仙人所授,如果坚持不懈,便能活过百岁。
这二十四式萧汉俱是画了图形,自有皇后保管,保证每日监督他习会练熟。李从善对他雷劈不死之事好奇万分,自然不会怀疑,当即表态绝不懈怠。
金陵城一如往日宁静,百姓们都知道换了国主,金陵城除了杀了一些流氓地痞外秋毫无犯,一切都很平稳。
三人回到客栈,众人一起过来。萧汉与众人寒暄一阵,便聚在一起商量寻找白妃之事。众人正在说话,便听到客栈外一人高叫道:“敢问萧掌门在吗?”
………………………………
第五0六章 方山野炊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众人正在说话,便听门外一人高叫道:“萧掌门在吗?”跟着便见一名武当弟子引着一名黑衣汉子进来道:“他说是毕女侠门下,来送信的。”那弟子见过萧汉,拿出一封信道:“我家主人有事不能在秣陵等候公子,特派小的前来送信。”跟着递过一封书信。
萧汉谢过来人,自有专人送他出去。众人一起看他抽出来信,读了后微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白娘娘果然无事,大家明日便一起前去秣陵清心庵见见天下第二大美女。”
众人相视而笑,苏南杏微有不悦道:“一个出家僧尼倒劳烦我们大动干戈。”众人会意而笑,萧汉笑道:“就是,现在天下第一大美女便是我苏师姐,那些老美女不谈也罢。”
众人大笑,李月萤噘嘴道:“不许再说什么美女不美女,我不爱听。”萧汉忙道:“对对对,我们以后只谈丑女,不谈美女。”众人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