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伙夫-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在这等着,我去把那个头掳来。”杨南对天组三人道。
杨南几个纵身,消失在寺庙里,每过多久,杨南又回来了,身边提了那个官兵,这个官兵吓得瑟瑟发抖。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别管我们想干什么,我问你,你们这些兵不去对抗金兵,为何在这里扰乱佛祖清修?”杨南问道。
“小人不知道啊。”官兵说道。
“嗯?”一号拔剑架在了官兵脖子上。
“我说,我说。”官兵说道,“是王爷,王爷让我们来普光寺搜一本武林秘籍,叫什么《火焰掌》。”
“《火焰掌》?”一号问。
“嗯,听说是本掌法,小的也不懂。”官兵说道。
“我告诉你,赶紧带着你的人走,不然不要怪我心狠手辣!”说着一号拿剑在官兵的脖子上轻轻一划,血丝瞬间渗出。
“是是。小人赶紧带人走。”
杨南把他放了。
“撤!都别搜了!撤!”官兵收队赶紧退出普光寺。
……
“阿弥陀佛。”待宋兵走后,妙施方丈向杨南等人的藏身之处躬身道。
原来方丈一早就发现了我们。杨南心里想。,
ps: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祝所有读者朋友们国庆节快乐!阖家幸福!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十四章 师门认亲
话说妙施主持早已发现了杨南一行,杨南也不好隐藏,就从阴影地方站了出来。
“大师。”杨南行礼道。
“多谢施主出手相救。”妙施主持道。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我想换作另外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一定会出手相助的。”杨南道。
“施主随我厢房说话。”妙施主持道。
杨南回头对天组三人道,“你们去前面等着,我随方丈去一下。”
……
“施主,老衲感谢你为普光寺做出的这边功德。”妙施弯腰感谢道。
“方丈万万不可。”杨南托住妙施方丈的双手。
“施主,敢问你刚才擒拿那名官兵时所施展的轻功,是不是‘天门步’?”妙施问道。
“大师认得’天门步’?”杨南惊讶道。
“果然是‘天门步’。敢问施主与‘天门山人’邓宇甲是否相识?”妙施问道。
“那是家师。”杨南道。
“哦?这邓宇甲到底还是收徒了?”妙施惊讶道。
“方丈此话怎讲?”杨南恭敬得问道。
“不介意的话,老衲给施主你讲一个故事……”
“话说当年山人邓宇甲还是五六岁的时候,在天山学艺。可是他年纪太小,生活都尚且不能自理,所以在师门中,一直都不是很适应。后来有一个小师兄,叫胡一敏,看邓宇甲无依无靠,便悉心照顾他,他们一起生活,一起练武,一起切磋,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朋友。
这两个少年对武学都颇有天赋,等到邓宇甲十七岁的时候,胡一敏与邓宇甲已经是天山派里年青俊秀一辈中,武功数一数二的人。天山派有了他二人,名震江湖,不少江湖俊杰前来学武学艺。
随着年龄日益见长,胡邓二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他们有一个青梅竹马长大的小师妹,是他们陈帮主的独女,叫陈怡。而胡邓二人都喜欢上了陈怡,可陈怡却只喜欢邓宇甲,把胡一敏只是当成了哥哥一般。
在很长的一些时间,三人一起练功,一起玩耍,一起偷偷的下山,结果被陈怡父亲抓回山,一起受罚。
三人逐渐长大,当然,陈怡自己也知道,一女不能配二夫。陈怡必须在邓宇甲和胡一敏之中做出选择,但是她又不知道该如何和胡一敏说,但是不让胡一敏伤心,并且陈怡的父亲是想把女儿许配给邓宇甲的。
一次邓宇甲外出办事的时候,胡一敏喝了酒去找陈怡,结果胡一敏一时冲动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事。事发后,陈帮主大发雷霆,陈怡跳崖自尽,邓宇甲回门派找到胡一敏质问为什么要这么做,胡一敏非常后悔,绝对对不起兄弟和门派,要求邓宇甲杀了自己,但是邓宇甲没有下手。后来胡一敏被陈帮主赶出天山派,胡一敏出了山门削发为僧,遁入空门。而陈帮主为了弥补邓宇甲,私下把武林绝学《火焰掌》给了邓宇甲,对外却宣称秘籍《火焰掌》被胡一敏偷走,胡一敏自觉对不起天山派,自然不会多去解释。邓宇甲经此一事,伤心欲绝,也下了天山派,遁入山林。
这个故事就是这样,而老衲就是当初那个犯下大错的人,所以我认得你师父的武功。他是我的师弟,我就是胡一敏。”
“啊,原来你是我的师叔。师叔在上,受师侄一拜!”杨南急于叩头。
妙施拦住了他,单手一抬,杨南怎么都跪拜不倒。杨南明白,他师叔的内力远远高于他。
“我已遁入空门,你已不必叫我师叔,”妙施沉声道,“只是我见到你施展了邓宇甲的独步轻功,才一时控制不了,回忆起之前的往事,多怪我犯了‘痴戒’。”
“师叔,宋兵今天围了普光寺一天,要找武林秘籍,是不是《火焰掌》?”杨南问。
“是的。”妙施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寺里并没有这本秘籍。”杨南说道。
“老衲已经解释过了,他们不信罢了。”妙施回答道。
“可是他们这样扰乱寺庙清修,也不好啊,师叔。”杨南急着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阿弥陀佛,老衲想佛祖也不会怪罪。”妙施答道。
“可现在我把官兵赶跑,官兵一定会去找救援再来冒犯师叔您的。”杨南反省道。
“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妙施答道。
“不行,这事由我而起,我一定会替师叔解决这事的。”杨南下定决心。
当晚,杨南四人在普光寺暂住了下来。
……
没过几天,果然一大队人马从山脚下杀了过来。只不过领头的是一女将。
是什么样的一个女子。一身银色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光,从十里开外就能见到一身亮甲,头上着银盔,红色的盔缨随着马的颠簸一上一下。头盔下是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大多数藏在头盔内,只有两颊边上,有两缕调皮的鬓发随风飘逸。一张精致的瓜子脸蛋,两道柳叶眉透着英气,挺直的俏鼻,招人喜爱,红红的小嘴,带着微笑微微上翘,让人不禁看了就有想要一亲芳泽的冲动。一具修长的身躯,********,这是长期锻炼身体才有的结果。胯下一匹枣红大马,四蹄雪白,被取名“踏雪”,正有道:日夜一去三千里,踏雪无痕只有它。这女将骑着高头大马,打老远一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唯一美中不足的只有一点,就是肤色有点偏黑,定是由于平日里带兵打仗,日晒雨淋的结果,虽然有点黑,但是显得整个人却很健康,很精神。
这一次的队伍,可不像之前那回,三三两两,毫无纪律性可言。这女子带队的宋军,从老远就是两列阵形,齐步向前,两两对齐,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
没多久,这支队伍就来到了普光寺前。
……
ps:今天是弟弟的大喜之日,在此机会借这个平台祝弟弟和弟媳新婚快乐,白头偕老!也祝此书的书友们国庆节假期,吃好喝好玩好,总之什么都好!
第十五章 玉清泉
“小师傅,可否进寺向方丈禀报一声,就说玉清泉拜访。”女子打马来到普光寺前。
片刻,小和尚回到寺门前,“女施主,方丈有请,请你下马进殿”
女将军闻声下马,把马缰交与身后随从,整了整衣袖,进入普光寺。
“小女玉清泉拜见方丈。”玉清泉在大殿中见到妙施方丈,抱拳行礼道。
“敢问,是不是前日里于北方领兵对抗金兵的玉清泉玉女侠?”妙施作揖道。
“区区不才,正是小女。”玉清泉答道。
“为江湖恩怨是小侠,为社稷百姓才是真正的大侠。妙施替天下苍生感谢玉女侠的侠之大义。”妙施说道,“敢问此次玉女侠前来我普光寺,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其实也没什么,前些日子,我府上一些不懂事的下人,扰乱了方丈大师的清修,我代表我爹爹来向普光寺赔个不是。”玉清泉说道。
“不敢不敢,”妙施问,“敢问玉女侠的令尊是……?”
“临安玉飞扬。”玉清泉说道。
“可否就是临安府的玉王爷?”妙施求证道。
“正是家父。”玉清泉道。
“那此次玉女侠前来普光寺,也是为了《火焰掌》?”妙施方丈沉声问道。
“家父之命,不敢不从。”玉清泉抱拳道。
“老衲早已告诉令尊,普光寺里并没有《火焰掌》,也没有其它功夫秘籍,请令尊不要再派人来打扰佛祖清修了,阿弥陀佛。如果没有其他事,女施主请回吧。”妙施下起了逐客令。
“没有《火焰掌》,那就罢了,可是听我下人说,寺庙内窝藏有官府缉拿的叛党,我做为宋朝的将军可还是要问一问方丈,可有此事?”玉清泉问方丈。
“窝藏叛党的罪名,小僧可不担不起,无非是来进香的几名游客,见不惯官兵欺压百姓,仗义出手相救了一下。”妙施答道。
“哦?原来是行侠仗义这人,那可否请方丈唤这几位侠士出来,让小女当面感谢一下呢?”玉清泉笑盈盈道。
“他们当日便已经下山了。”妙施说道。
“可我驻在在山脚下的人说,近几日并为发现有人下山啊。”玉清泉看着妙施方丈。
“这……”妙施不知该如何回答。
“几位好汉!小女是代表家父玉王爷来邀请各位,共襄大义的,请各位不必躲藏!”玉清泉突然高声喊道。
可是没有反应,大殿中仍旧是静悄悄的。
“我知道你们在,我没有别的恶意,只想见见各位,小女子对各位可是仰慕的很。”玉清泉又换了种方式说道。
可大殿中仍是悄无声息。妙施方丈笑着说道,“玉施主,你看,确实没有其他人了。”可玉清泉毫不理睬。
“你们不出来,不要怪我放火烧寺了!”玉清泉厉声道。
“你!”妙施方丈惊道。
“来人!”玉清泉下了命令。
“报!”这时候有下人来报。
“禀报将军,有人发现在普光寺的后山,几个身影在向远处逃去。”下人说道。
玉清泉看了眼妙施方丈,转头说道,“追。”说着,率先出了大殿。
后山几人正是杨南他们。本来是藏在普光寺内的,后来听到玉清泉和妙施方丈的对话,知道玉清泉是想引他们出来,为了不拖累妙施方丈,便往后山奔跑,在奔跑时故意让宋兵看见。果然引开了玉清泉的注意力。
来到林中一个空旷之地,杨南他们停了下来,等着玉清泉带人追来。
……
“怎么不跑了?”玉清泉带人追了上来。
“我们为什么要跑?”杨南反问道。
玉清泉被杨南一文,突然愣住,是啊,他们为什么要跑,“就凭你们袭击朝廷官兵。“玉清泉牵强的说。
“我们什么时候袭击朝廷官兵了?”杨南问。
“就三日前,在普光寺内。”玉清泉一本正经的说。
“哦,那是朝廷官兵啊,我还以为是哪儿冒出来的绿林强盗,在普光寺烧杀掳掠。”杨南说道。
“这么说你们是行侠仗义咯,”玉清泉掩嘴一笑。
好美,英姿飒爽犹酣战。天组三人情不自禁得盯着玉清泉看着。杨南见过了更美的孙琳令,对玉清泉倒并不感冒。
“那小女子倒是想请教请教几位侠士的功夫了,”玉清泉道,“拿我的剑来!”
手下随从递上一把宝剑。
此剑长三尺六寸,宽一寸,玄铁铸就,剑长尖细,剑身两面各纹有一飞天凤凰。“此剑名为‘凤鸣’,请几位哥哥给掌掌眼。”说完,挺剑向杨南刺来,话说得很快,而剑刺得更快,剑刺来的同时,似乎有一只凤凰在朝天鸣叫,发出的声音,悦耳、纤细。
“我来,”天组一号闪身挡在杨南身前,拔出配剑,迎了上去。
一号拔剑使的是一招“东来东往”,缠着玉清泉刺来的这招“仙人指路”,剑尖画了一个圈,化解了杨南的危机。紧跟着一号又使出一招“装疯卖傻”,反守为攻,继续缠着玉清泉。
几招下来,玉清泉有点不耐烦,使出“风声鹤唳”的招式,剑影重重,实招里面有虚招,虚招里面藏实招,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宋兵们在后面看着玉将军与敌人交战在一起,纷纷大声“好!好!”的助威着。
而杨南这边,杨南到没什么,可二号和三号看着一号吃力得对阵玉清泉,不禁为他捏一把汗。
“呛!呛!呛!”剑与剑交碰在一起又分开。双方你来我往了好几个回合。
久攻不下,玉清泉有点心急,招式一转,“化剑式”。“哗——”一下子,一号的剑就飞了出去,一号愣愣得看着自己握剑的右手,怎么捏得紧紧的剑会脱手?
一号虽然愣住了,可是玉清泉可没有发愣,她挺着剑往一号的胸口刺去。
“尔敢!”杨南出声,拔出菜刀砍向玉清泉右肩。
若是刺到了一号,那自己的右肩就会被这人砍伤,玉清泉只得回剑自保。
“谁教你的‘化剑式’?”杨南厉声道。
“关你什么事!”玉清泉娇嗔道。
“这不是你该学的招式!”杨南说。
“那也轮不到你管,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玉清泉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化剑式’?”
“这也不关你的事!”杨南说道。
“你……”玉清泉从小到大还没被人这样说话呛过。
“姑娘,这剑法真的不能学,对你身体有伤害。”杨南诚恳的说道。
“本姑娘乐意,我爹爹都不管我,你没资格管我!”玉清泉说道。
“你……不知好歹。”杨南看了看玉清泉,转身对着天组三人说道,“算了,我们走吧。”
话说完,也不等着玉清泉的回应,几个纵身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二号、三号等一号取回了剑,朝着杨南消失的方向,一起追去。
“别以为可以这样一走了之,本小姐不会善罢甘休的!”玉清泉嘴上喊道,心里却在想着,此人怎么知道“化剑式”这个招式的,练这个招式,真的会对身体有伤害吗?
……
ps:今天开了四个小时的高速,开完到家有点累,强打起精神写下这章,喜欢读者大大们能喜欢。
第十六章 灭魂九式
百年之前,有一武学奇侠诞生于江湖,他的武术派别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所有的武功招式都是为了进攻,而他的武学招式都是为了防守。他认为,得防守者,得天下。一开始,他总是去找别人,让别人用各种招式打他,他都不反击,他只是从别人的招式中学会如何防守。慢慢身边的人都不愿意打他,因为慢慢发现都打不到他,可是他还是整天缠着别人,让别人打他。
后来别人后来觉得烦了,就都不去理他。他环顾四周没人愿意理他,他就出了家门,走遍天南地北,四处找门派讨教,要求赐招,他都不会还手。遇到一些好的门派,抱着相互尊重,切磋武艺的态度会和他过招。遇到一些态度恶劣,不愿意理他的,他就骂对方,硬逼着别人揍他。
一开始他整天受伤,有时严重的还会骨折,但是他养好伤,又会找别人。
过了很久很久,发现江湖中已经没有人可以伤的了他,他觉得自己功夫已经练成,天下无敌了。所以他把自己这么多年的挨打经验而领悟出来的对应方法,整理汇总写了一本武林秘籍,就叫《灭魂九式》。
《灭魂九式》分别是:“化剑式”、“化刀式”、“化棍式”、“化斧式”、“化枪式”、“化锤式”、“化戟式”、“化钩式”、“化鞭式”共九式,可以化解九种兵器,让敌人瞬间失去手上武器的功法。
可谓人挡灭人,佛挡灭佛。
没过多久,他发现一个问题,他的记忆力变差了,渐渐地他不记得自己是谁,早上醒来不知道在哪,到过的地方都不记得,遇见的人都不记得,脑子里,只记得《灭魂九式》。
原来这个《灭魂九式》有一个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研习之后会让人丧失记忆。九式共九层,多学一层,记忆就更差一分。最后变得一个六亲不认的病魔。
后来有人练习了这个功法,但是别人也知道这个副作用。师徒分散、家人拆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功法的弊大于利,所以慢慢的,这本功法也就失传了。
山人邓宇甲喜好擅长搜集各类功法,虽然自己练不了,但是知道,总长个见识。所以他的徒弟杨南听师父说起过,这个功法很厉害,但是千万不能学。
所以杨南很好奇怎么玉清泉也知道,并且还会使。所以他劝阻她,千万不要再多学,因为这本功法很危险,对别人不好,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可玉清泉怎么会的呢?玉清泉没说,他也没办法,毕竟大家是对立关系。
杨南和天组三人,逃离了玉清泉的包围圈,找回了自己掩藏的马匹,就往江陵继续行去。
……
话说绍兴府中孙琳令这边,当杨南走后,孙琳令每日里,茶也不思,饭也不香,对杨南甚是想念。每日来,只要静下来,杨南数次救孙琳令的画面就会自动在脑子里浮现。为了不让自己静下来,孙琳令就整天整天的缠着师兄弟切磋武艺,或者缠着叔叔伯伯讨教功夫。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而孙琳令整日里无所事事,就到处找人玩,找人比武。
后来堡里的人见着孙大小姐就躲着走,或者借故出堡,孙堡主看了也摇摇头,拿孙琳令没有办法,谁让孙琳令不爱女红爱武功,关键还是学不好的武功。
日子久了,堡里没人陪孙琳令练武了,孙琳令就琢磨着新花样。昨日里听丫鬟们说好像云门禅寺的菩萨很灵,要不今日里,我去云门禅寺上香,保佑杨大哥一路平安,还有天组三位哥哥他们。嗯,说走就走。
“爹爹,爹爹!”孙琳令跑着去找孙堡主去了。
“爹爹!”孙琳令开心的叫道。
“令儿,不要急,一点都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孙堡主笑呵呵的道,“找爹爹什么事啊?”
“爹爹,我要去云门禅寺上香!”孙琳令挽着孙堡主的手腕道。
“怎么突然要去上香啦?”孙堡主道,“莫不是打着上香的幌子出去玩吧?”
“哪有,令儿是真的要去上香,令儿要求菩萨保佑天组哥哥他们。”孙琳令说道。
“我看是为了求菩萨保佑杨南那小子吧?”孙堡主笑着打趣道。
“爹爹!”孙琳令脸红的低着头。
“好好好,爹爹让马飞叔叔陪着你去。”孙堡主安排道。
“嗯,谢谢爹爹。”孙琳令很开心。
马飞是孙堡主的管家,是与孙鸣捷当初一起打江山的人物,与孙鸣捷是多年的朋友。当初孙鸣捷是要马飞做付堡主的,可是马飞不同意,说不愿意再打打杀杀,只是想待在孙鸣捷身边,帮衬帮衬。
孙琳令是马飞看着从小长大,对孙琳令甚是疼爱。但是马飞没有教过孙琳令武功,因此孙琳令都不知道马飞叔叔会武功。只知道马飞叔叔是管家,只知道爹爹很敬重马飞叔叔。
等马飞让下人准备齐了香烛等供奉用品,便让孙琳令上了软轿,另安排一家丁提着香火,而马飞自己跟在轿子边上,向云门禅寺行去。
据史书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曾于此隐居,云门寺本为中书令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的旧宅,传说王献之曾舍宅为寺。安帝义熙三年某夜王献之在秦望山麓之宅处其屋顶忽然出现五彩祥云,王献之将此事上表奏帝,晋安帝得知下诏赐号将王献之的旧宅改建为“云门寺”,门前石桥改名“五云桥”,高僧帛道猷居之,竺法旷、竺道壹先后招之。《嘉泰会稽志》中记载“王献之云门山旧居,诏建云门寺。”
陆游也曾在《云门寿圣院记》中写到:“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溪,楼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虽寺中人或旬月不得觌也。
……
ps:求推荐票,求推荐票!谢谢读者大大们打赏!
第十七章 星辰公子
十峰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声犹入若耶溪。
不消半日,孙琳令一行来到了云门禅寺前,孙琳令下轿,马飞安排家丁准备好香烛。迎客僧在山门前早等候着,因为孙家堡是每年寺庙的捐赠大户,理应会多给一些关照。
“孙施主,马管家,里边请。”一般捐赠供佛事宜都是马飞在打理,所以大部分的僧人都认识马管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