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龙王三太子-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百人瞬间气血翻涌,眼珠子变得通红,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因为这段时间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诚然,他们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钱财才参加到了这支军队之中,他们也曾因为众人的围观,而感觉到难看,可是渐渐地他们就发现,那些看似无用的简单口令,让他们脱胎换骨。

  他们感觉自己身上多了一种气质,他们说不出来那是什么样的力量,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变了,他们平时的走路都是一板一眼,只要教官的一个口令,他们就能立刻做出最准确的反应。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他们曾经认为那个很是无用的西伯侯大公子,他们的将军——伯邑考。

  伯邑考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视着这五百人的军队,他目光扫过,犀利的目光无人敢与之对视,他们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都他么的抬起头来,你们知道羞愧,那么说明你们还不至于无可救药,但是仅仅羞愧就够了吗?不够,远远不够,你们要做到最好,否则,你们永远就不要奢望那个‘镇封军’的番号了。”

  所有人的气息再度粗重了三分,他们感觉自己的胸中闷着一口气,让他们的胸膛几欲撑裂,伯邑考满意地看着他们,

  “好,今天就是你们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你们的时刻,所有人都有了——”伯邑考托着长长的声音,对着台下喊道,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五百人的声音齐声吼叫,惊飞了旁边林子之中的一群群鸟雀,整齐的步伐让人心神震撼。

  伯邑考对着身边的郑伦点了点头,郑伦胸膛一挺,对着伯邑考郑重地点了点头,慢跑两步跟上前面的队伍,然后郑伦代替伯邑考喊着号子。

  郑伦虽然被伯邑考发掘,郑伦对他很是感激,但这段时间内郑伦也是一直顶着很大的压力,他怕伯邑考此番练兵一事无成,这样的练兵之法,实在是闻所未闻。

  后来他察觉到了队伍的变化,可是他也一直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和白眼,现在就是一个机会,一个为自己、为自己的队伍,正名的机会。

  今天,按照伯邑考的计划,这支队伍会穿过城中的主要街道,然后围绕着内城跑步一圈,展现这两个月以来的成果。

  苏己己在伯邑考的身边,俏首微顿,声音之中有些异样地说道,“不错啊,不过比国庆阅兵的架势还差了不老少呢……”

  伯邑考翻了个白眼,自动忽略苏己己的话,那还用你说,每次的国庆阅兵不是倾一国之力?而眼前这些人顶多算是十里挑一,而且他们从零基础开始,仅仅训练了两个月而已。

  伯邑考骑上马,驱马前行,慢慢地跟在队伍的后面,苏己己不甘寂寞,也骑上一头小马,跟在了伯邑考的身后。

  这支队伍进城的时候,却是着实吓了守门的将领一大跳,这里可是西岐都城,怎么会出现一支军队?这样一小股军队若是进城,必然会引发十分可怕的而后果。

  郑伦让队伍原地踏步走,齐刷刷的步伐,丝毫不乱,而他却是走上前去,与守城将领交涉,这个时候守城众兵将也是认出了这支军队的来历,毕竟他们也曾经去看过热闹。

  守城将领听到他们要进城,顿时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五百人的军队入城,万一出了什么祸事,自己一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伯邑考也骑马上前,几乎是用大公子的身份压着守城的将领,让他开放城门,最终守城将领只能无奈答应,可是却提出要求派兵跟随。

  伯邑考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于是他点着头应允下来,然后伯邑考的五百军卒进了城,后面却是有一千兵卒‘保驾护航’,同时守将也将这里的事情飞报西伯侯府。

  姬昌得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和散宜生和南宫适商量事情,他大发雷霆,老大发什么疯,这简直是乱弹琴,他对着来报的兵卒吩咐说道,

  “你即刻去寻到大公子,让他带着兵卒出城返回驻地,然后让他亲自来见我……”兵卒应命而去不提。

  再说一说伯邑考带兵进城之后,立刻吸引了全城众人的目光,那方块似的队形,让他们感觉到新奇,每个人的步伐一致,动作一致,简直赏心悦目。

  很多小孩子跟在队伍的后面,嬉笑着学着他们的走路方式,很多人则是发出感叹,原来还有这样的军队,可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伯邑考以后自然会让他们知道,这样的军队能不能打仗,现在他的任务就是让所有人不再轻视自己的军队,不再轻视自己。

  总体来说,西岐人对于这支队伍还是褒大于贬的,同时他们对于伯邑考的感官也是为之改变。

  当军队走过两条街道之后,那传姬发之令的兵卒终于追了上来,向一直跟在伯邑考后面的守将禀告了姬昌的命令,守将立刻追上前去,对着伯邑考拱手说道,

  “大公子,对不住了,主公有令,让您带着军队出城,然后让您单独去见他……”

  伯邑考在马上的动作一顿,然后立刻就恢复了正常,他淡淡地说道,“将军客气了,既然是父亲的命令,邑考自然遵从,传令,转道岐山街,穿街而出城……”

  “大公子,这恐怕有些不妥吧?毕竟……”那守将为难地说道,毕竟岐山街是西岐城的中心,西伯侯府就在岐山街上。

  “恩?怎么?有问题吗?”伯邑考眼神睥睨,眼中寒星点点。

  守将低下头去不敢直视,虽然有小道消息说西伯宠爱二公子,欲立二公子姬发为世子,可毕竟是空穴来风,毫无凭据。

  而且即便伯邑考当不上西伯世子,那么想要跟自己小鞋儿穿,自己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伯邑考带着带着自己的五百军卒,绕了个大弯,想要从西伯侯府门前路过,然后再出城。可是等到西伯侯府门前,却是有一大群人在那里。

  远远地伯邑考就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下官这次是带着陛下的旨意而来,所以宴会的额事情还是等一会儿……”声音忽然顿住了,然后所有人都向着伯邑考一行人看过来。

  姬昌脸色铁青,可是却不敢当面发作,脸上挤出一点笑容,“天使大人,这位是犬子伯邑考,让您见笑了……”

  那个声音没有在意,“哦,原来是大公子,那就一块来接旨吧……”

  伯邑考让军队停下,自己则是走上前去,他搞不清楚情况,于是只能默默地站在了散宜生的身边,散宜生给他一个苦笑,表示爱莫能助。

  只看那个人忽然拿出了一卷黄布,姬昌等人立刻低下头去,作恭听状,

  “北海袁福通谋逆造反,十分猖獗,凶顽成性,致使百姓生灵涂炭,闻太师以前去平反诛除叛逆。今朝中内无辅弼,外欠协和,特诏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

  诏书到日,西伯侯姬昌速速奔赴朝歌,不得延误,待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分疆裂土。孤王绝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伯邑考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北海袁福通反了,这次姬昌前往朝歌,就是七年被囚羑里吧?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为传令官排摆宴宴自是不说,宴会过后,姬昌却是在自己的书房召见了散宜生和南宫适。

  “前段时间我就算到我命有一劫,此去虽不至身殒,但也有七年之困,今后内事托放散大夫,外事托于南宫将军,政事于长子伯邑考,今日起伯邑考即为世子。”


第247章 杀狼剿匪

  话说,姬昌算到自己会有七年之厄,他将内事托付给了散宜生,外事托付给了南宫适,并且正式让伯邑考成为世子。

  当晚,姬昌的命令便传遍了整个西岐,其中很多人都感觉到意外,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姬昌喜爱的是二公子姬发,而且再加上最近伯邑考练兵之事可谓是昏招跌出,因此让他成为世子,很多人都看不透。

  最意外的却是姬发了,当晚姬发得到消息之后,几欲发狂,凭什么?自己明明各方面都比他做的要好,为什么世子会是他?就因为他比自己早生了两年?这不公平,不公平?

  没有人知道姬昌的想法,即便是伯邑考也摸不清他在想些什么。

  自己今天向外宣扬自己的军队,不过是想向他们证明自己,同时巩固自己在姬昌离去之后的主导地位,可是今天的事情让伯邑考措手不及。

  自己还没有向姬昌证明自己,可是他就要走了,这西岐的大权会不会落在姬发的手中,伯邑考也是有些心中没底。

  但是晚上他就听到自己被立为世子的消息,心中窃喜的同时,也在暗自吃惊,姬昌在打什么主意?

  第二天的时候,姬昌点齐了五十随从,就要赶赴朝歌,而满朝文武,还有他的公子们都来送他,伯邑考的身边就站着姬发,可此时的姬发却是看不出任何的颓唐,反而是满脸的微笑。

  但伯邑考却是越发的小心,自己这二弟可真是越发的厉害了,明明心中有气,还能装的没事人一样,不可小觑啊。

  伯邑考看着姬昌,脸上有些伤感,“父亲此去听闻有凶险?孩儿愿意代替父亲前往朝歌,请父亲成全~”

  伯邑考的举动倒是让周围众人不住地点头,大公子真是孝顺啊,姬昌也是眼中泛着奇光,他看着伯邑考的眼睛,那眼中似乎只有真诚,沉吟了许久之后,

  “这是为父命中之劫,别人不可替代,你有此心就好,你代为父掌管西岐,只要西岐无恙,为父就甚为欣慰了。”

  伯邑考眼中垂泪,哽咽着应了一声,然后姬昌向众人拱了拱手,就欲离开,而伯邑考却是忽然对着姬昌说道,

  “父亲,您此去朝歌,就没有什么要交代孩儿的吗?”

  姬昌看着满脸期盼的伯邑考,脸上有些复杂,最终他沉吟着说道,“好好代为父掌管西岐,政事多听听散大夫的,军事多听听南宫将军的,就这些吧……”

  伯邑考的脸上不漏声色,顿时知道了姬昌的打算,他躬身行了一礼,“恭送父亲大人,邑考在此静待父亲回归西岐……”

  其他的官员也都是躬身行礼,姬昌微微顿首,然后走进马车,离去了。

  回去的路上,苏己己在一边调笑伯邑考,“还说我,你的演技也不错嘛!那眼泪说掉就掉,真是厉害啊……”

  伯邑考翻了个白眼,那眼泪倒是有几分真心,那是先前伯邑考记忆的影响,可是听到姬昌的话之后,他却是一点都不伤心了,而是有点痛心。

  伯邑考就不相信,姬昌算不出伯邑考的命运,他一定早就算出了,可是他偏偏没有告诉伯邑考,伯邑考还专门问了一句,可姬昌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姬昌将这世子的位置给了伯邑考一定是没安好心,伯邑考甚至怀疑,姬昌恐怕是故意为之,自己被做成肉丸子,姬昌吃了洗脱了纣王的对他的猜忌,若是没有自己,姬昌恐怕不止被困七年。

  而且自己死了,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为姬发上位扫除了障碍,可能是伯邑考的心里太阴暗了,但是这不是没有可能。

  生于帝王家,谈亲情就有些奢侈。

  不过伯邑考倒是也了断了一个心结,既然是你放弃了我,那么就不要怪我了,西岐我就勉为其难,收入囊中了。

  伯邑考将西岐的政事交于散宜生,只要他每三天向自己汇报一次,而伯邑考的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了练兵之上。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有掌握了军队,才有了争锋的资格。

  伯邑考的军队在完成了基本队列的练习之后,伯邑考后面的事情就不管了,因为他管不了,练兵的事情他终究只是门外汉。

  不过他倒是向郑伦传递了一些先进的军事思想,这个时代的军队还是太落后了,基本没有什么兵法可言,一般打仗,就是两队人马列在一起,然后正面冲杀,基本不存在以少胜多的情况。

  既然姬昌已经走了,伯邑考自然就按照自己的心思来,他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了一千人,虽然有人劝阻,但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伯邑考的新式练兵之术,倒是吸引了大将军南宫适,因为身为一个老将,他看到了这种练兵之术的优点,这种练兵之术若是总结一下,就是令行禁止。

  这看似很简单,但是无数的战斗经历,却是让他知道,若是在战场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军队被将领如臂指挥,那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效果。

  于是南宫适派了他帐下的一员小将前来偷师,伯邑考看着这个名叫辛甲的小将,微微一愣之后便收了下来,因为他隐约对这个人有印象,他好像是未来的西岐大将。

  再度由郑伦进行了半年的正规训练之后,这支军队已经初步成军,于是这天伯邑考再次登上了高台,看着台下的五百人,

  “好了,今天将要下达你们的第一次的作战任务,传言在西山有一只五百头规模的狼群,经常会有商队被狼群袭击,你们的目标就是那支狼群……”

  五百人的目光中忽然充满了火热,他们盼望已久的作战任务终于来了,他们终于可以一展拳脚了,伯邑考没有跟去,带队的是郑伦。

  伯邑考吩咐郑伦,可以伤,可以残,但是不允许死,这是第一次的作战,而且还是与畜生作战,若是出现死亡,那么将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

  天仙境的郑伦,要保护这群人根本不是问题。

  五百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出了营地,只为大显身手,他们可是还记得,伯邑考口中的封镇军番号一直都还不是他们的。

  而另有五百人,满是羡慕地看着出征的五百人,他们是后期征招的,待遇稍微落后于前五百人,但是依然远远高于其他的军队,他们刚刚完成队列演练不久,还不能外出作战。

  晚上的时候,五百人的军队回归,他们有的人身上背着死狼,而有的人则是空手而归,甚至还有人身上挂了彩,缺胳膊少腿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的确他们胜利了,可是胜的有点惨,伯邑考再次登上了高台,扫视着面前这群几乎洋洋得意的军卒,

  “你们很得意吗?杀了五百头畜生很骄傲吗?五百个持刀带剑的人,与五百头畜生交战,竟然还有人负伤,我对你们很失望,而你们竟然还洋洋得意……”

  五百军卒都低下头,显然是被伯邑考说的有些羞愧,伯邑考接着说道,

  “三天之后,你们将要面对一支五百人的山匪,若是你们在不能给你让我满意,那么我不介意换一群有用的人培养……”

  五百人顿时紧张起来,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甚至爱上了这种严肃而又充满铁血的生活,他们不愿离开,不愿再回归平庸的行列。

  三天之后,军队再次出征,这次的他们多了一抹肃杀,较上次进步的不是一点半点,不过指挥者却是变成了辛甲,郑伦变成了暗中的守护者。


第248章 妲己称后

  话说,伯邑考让自己的军队去剿匪,这次实际出征四百九十七人,有三人伤势太重致残,无法参加这次的战斗。

  三天之后,这群人浑身浴血而归,他们没有任何的骄横,沉稳而又干练,完全不同于上次的轻佻,不过成长同样也是需要代价。

  他们参战四百九十七人,折损二十四人,重伤十三人,轻伤五十六人,不过他们却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五百山匪全部授首。

  一年之后,伯邑考正式授予这支军队‘镇封军’番号,辛甲为统领,并且军队人数提升到三千人,还有两千人的预备役,使得镇封军一直能够保持在三千人。

  镇封军,军如其名,镇压、封锁,每个兵卒都是刀盾兵,他们就好像重型坦克,碾压一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时代没有金属盔甲,否则伯邑考一定把他们训练成第一支重骑兵。

  镇封军在伯邑考的命令下,在西岐境内四处出战,他们打过虎,杀过狼,剿过匪,凡是西岐境内会危及到人们安全的存在,都被伯邑考血洗了一遍。

  而伯邑考的举动,也让他彻底甩掉了平庸的帽子,现在西岐境内,无一人不知镇封军之名,无一人不知伯邑考之名,伯邑考的威望直追姬昌,甚至犹有过之。

  而伯邑考的成就,也让他获得了大将军南宫适的青睐,原本南宫适有些偏向于二公子姬发,可是现在已经毫无犹豫地倒向了伯邑考。

  于是伯邑考趁热打铁,凭借着南宫适的赏识,从西岐军中抽调部分兵卒,新组成了一军,他们个个精善骑射,再两年之后,伯邑考授予这支两千人的轻骑兵‘血羽军’番号。

  并且镇封军、血羽军开始向着西部的蛮夷之地进军,练兵。

  再说一说姬昌远赴朝歌之事,这件事情果然就如诏书上所说,朝内空虚,要让四大诸侯前往朝歌城充实朝廷吗?实则不然。

  说起来,这件事情还是妲己搞出来的,不,确切地说,现在她已经是皇后娘娘了。

  妲己入主寿仙宫,纣王从此不早朝,各种文书挤压如山,可是纣王不管不问,依旧在寿仙宫中逍遥快活,夜夜笙歌。

  一开始的时候,太师闻仲和首相商容还去劝诫纣王,可是后来北海袁福通谋反,四方皆不能平,闻太师无奈只能亲自前去平乱。

  而商容身体有恙,在家修养,于是没有人约束纣王,纣王是越发的肆无忌惮,每天纸醉金迷,在寿仙宫中醉生梦死,不理国家事。

  而纣王的原配,也就是大商的姜皇后却是看不下去了,她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女儿,素有贤名,她怎么能够看着大商如此消亡下去?

  于是这天姜皇后摆驾寿仙宫,纣王醉眼朦胧让姜皇后进来,姜皇后进来之后,纣王拉着她一起看了一曲妲己的歌舞。

  纣王在一旁抚掌大笑,而姜皇后却是在一边冷眼而观,曲罢,姜皇后却是起身跪倒在纣王的跟前,声色俱厉地说道,

  “陛下,沉迷酒色,非是明君所为,陛下终日在这寿仙宫中可知天下百姓疾苦?您不为天下百姓想,也该为四百年成汤基业想一想,臣妾身体不适,实在看不的歌舞,臣妾告退了……”

  纣王听完之后气得脸色铁青,等到姜皇后走出了寿仙宫,纣王一把推翻了面前的几案,玉盘杯盏散落一地,纣王气得破口大骂,

  “若非你是皇后,今日孤王定教你葬身此处……”

  妲己在一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眼中一转,忽地掩面垂泪抽泣,纣王注意到了妲己的异样,立刻问道,“苏美人为何哭泣?可有什么委屈,可向孤王道来……”

  妲己脸上一苦,凄苦地说道,“臣妾今后不敢再歌舞了,姜皇后责怪臣妾,此歌舞乃是倾家丧国之物,若是传扬出去,都道臣妾蛊惑陛下,引诱天子不行仁政,臣妾万死难辞其咎……”说吧垂泪不已。

  纣王听了之后,一把将妲己拉过来搂在怀里,“不要害怕,孤王会保护你的,明日孤王就废了那贱人,立你为后……”

  第二天的时候,妲己突然接到皇后懿旨,让她前往正宫。

  正宫之中,姜皇后端坐正中,杨贵妃在右,黄贵妃在左。

  妲己进宫参拜,姜皇后对她说道,“陛下在寿仙宫,不分昼夜,夜夜笙歌,不理朝政,法纪混乱,你却无一言规劝,迷惑陛下,沉迷酒色,坏成汤基业,误国家社稷,都是你的过错,今后若是不知悔改,一如之前肆无忌惮,定以公众之法处之。你可告退!!”

  妲己什么时候受过这气,忍着一口怨气,回到自己的寿仙宫,苦思对策,怎么才能解决姜皇后,她身边的宫女说道,“陛下不是许诺让您为正宫娘娘吗,您还发愁什么?”

  “陛下虽然许诺我,可姜皇后德行无亏,怎能随意废除,须有一奇计,害了姜皇后,我才能做上这正宫之位……”

  那宫女却是说道,“奴婢对此不甚了解,不过明日陛下摆驾御花园,宣中谏大夫费仲作陪,娘娘可私下一懿旨,许他高官厚禄,让费大夫完成此事……”

  “若是他不肯,如何?”

  “此人素得陛下宠信,而且娘娘进宫还是他举荐,他一定会同意的……”那宫女接着说道。

  妲己眼中闪着幽幽的光,若是此计不成,那么自己就要动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了。

  第二天,那小宫女将妲己的密旨交给费仲,而三天之后,在纣王车驾在宫中行进途中,忽有一人,从墙后跳过来,手持宝剑,头扎方巾,大喊道,

  “昏君无道,荒淫酒色,今日吾奉主母之命,刺杀昏君,成汤四百年基业,当尽归吾主……”两边自有人马拦住此人用绳索捆绑,押解至纣王跟前。

  朝上,纣王将此事诉说于众卿,而费仲主动请命审问此獠,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一天之后便出了结果。

  此人名为姜环,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家将,奉中宫姜皇后之命刺杀纣王,欲将成汤社稷让与东伯侯姜桓楚。

  纣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