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武日月-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能逼退倭寇,但巢湖水盗却一次都没有赢过!
看到丁村长陷入沉思的表情,其他四村的村长们开始不耐烦地催了起来。
“我说老丁啊,你要是不敢上,就带着你丁家村的人去避难。”
“没错,等我们杀光了倭寇再去叫你们回来。”
“安邦考虑的太过了,他又看不到最真的情况,探马不是说了倭寇没什么可怕的。”
丁村长犹豫了一阵,终于还是感觉磨不开那个面子独自带人避难。他为难地看着丁安邦说道:“安邦,不如你先带着咱们村的妇幼老弱去躲一躲。待我们先灭了这小股倭寇,咱们看情况再考虑是不是大撤退?”
丁小妹想要说些什么,因为她很不爽除了丁村长之外的那四个老头子瞧不起丁安邦,更不爽丁村长居然没顶住面子的问题妥协了。不过丁安邦自己倒是平静如初,听了丁村长的话也不过是无奈地笑了笑。他阻止了想要开口的丁小妹,然后拉起她的手冲丁村长点了点头就往回走。
丁小妹不明白为什么这时候丁安邦不再争辩,但她还可以看到那几个老头子轻蔑的眼神。于是一肚子不满的丁小妹急道:“安邦,那几个老头不相信你,咱们村长相信啊!你再跟村长说说,有村长开口的话,其他那几个村最后一定也会相信的!”
丁安邦笑着停步说道:“丁村长那是面子问题,我不在意这点小事。不过那另外四村的村长,我想就算丁村长再说下去他们也不会相信的,至少真正在看到我说得都是真话之前不会。人家不信说起来也不怪他们,谁叫我拿不出真凭实据呢?很多东西都是我脑海里的记忆而已。你去组织老弱妇孺先去避难,我要留下来。”
“不行!我要和你一起!我现在很厉害,你也看过了,我这些天从来没有偷过懒的!”丁小妹就像是被人踩了尾巴的小猫一样,揪住了丁安邦的袖子就叫出声来。
丁安邦早料到丁小妹会有这种反应,所以他很安静地等着丁小妹说完了话,然后用力将这个个子在南方人中明显要高挑一些的渔家美人紧紧抱在怀里。
“我想不起以前的家人,但至少可以努力不失去现在的。小妹,你要相信我,我只是要确保五村的人能够看到我所预见的事,然后让他们能够听众我的建议撤下来。不会有事的,请你相信我。”丁安邦温和淳厚的声音总能让丁小妹安心,无数次以来都是这样,更何况这一次是丁安邦主动抱紧了她丁小妹。
这是丁小妹梦寐以求的状态,与这个自己爱得越发深刻的男人相拥是丁小妹想了很久的事情。虽说眼下事态有些紧急,但能够实现愿望还是让丁小妹欣喜异常。她用力地把脑袋拱进丁安邦的怀中,然后使劲蹭啊蹭,完全忘记了她一直以来都告诉村人现在正抱着她的男人是她的堂兄。当然,实际上丁家村这些一直拿丁小妹当家人看待的村民们早就猜到了这二人的关系肯定不是丁小妹嘴里胡编的状态。
心情大好的丁小妹听话地往村里的方向奔去。丁安邦一回身就看到了已经跑到数丈之外的郑否他们。
“丁大哥,我们想请你带我们去打倭寇!”短短一个月之内气质大变的郑否不再是之前那个喜欢躲在背后阴别人的半吊子书生,强壮了不少的他不论是行走还是说话都比以前更多了三分男儿气概。
丁安邦笑道:“我会带你们去,不过不要太高兴。那三十来个倭寇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他们后面的大队人马才是我们要防范的对象。找出倭寇大队人马的来向,然后保护五村村民撤退避难才是真正的任务。”
郑三胖拍着自己结实了不少的胸口说道:“丁大哥,咱们还用怕那三十来个倭寇?管他有没有大队人马,先宰光了这小股的倭寇再说!护村队干什么的不敢说他们有多厉害,可咱们五村军可是丁大哥你一手调教出来的。”
跟着郑否和郑三胖同行而来的五村青年们大都一脸兴奋神态,并不知道倭寇真正实力和阴谋的他们很期待着能够在真正的对战中大显威力。
第224章 对阵倭寇
说起这支“五村军”,那是丁安邦原本带着那些愿意与他一道的年轻人一起做的一些锻炼和养生之法。偶然间因为有人提议不如学那军队演练一番,结果渐渐就变成了在丁安邦的指挥下模拟那沙场争战。越来越像军队的这群年轻人最后便给自己起了个“五村军”的名号,丁安邦初时还不过是当个外号来听,但后来考虑到这些年轻人将来很有可能就成为真正意义上能够保护五村的存在,也就认可了“五村军”的说法。
郑三胖和郑否二人算是丁安邦手下“五村军”中最为忠实的二人,而且二人在训练和演练之中向来最为用心,渐渐的也就成了丁安邦特手下“五村护”村之下那刚好一百人的领头者。此时屠夫的儿子郑三胖不满于丁安邦听起来有些退缩之意的战略安排,但脑子被丁安邦开了窍的郑否却要想得更多一些。
比如郑否这时就想起了几天前那次演武时,丁安邦手下只有三十人,却成功以游走之法引诱郑否出击,最终将郑否指挥的七十人全部“干掉”。那次丁安邦用的就是诱敌孤军深入,然后以局部优势进行“歼灭”的手段。那么这一次倭寇只出现了三十余人,难道说也是诱饵?
感觉到丁安邦鼓励的目光,郑否当即说道:“三胖别急。我觉得丁大哥是认为倭寇这支小股人马不过是诱饵,肯定还有大队人马在后面等着。要知道倭寇单人实力不弱,就算他们总人数仍不如我们的护村队,但要是被他们诱入陷阱,被切割成一块一块分散的小群体,远远比不上那些倭寇单体武力的咱们还是会输的。你想想前几天咱们刚刚玩过的那次演武。”
丁安邦点头道:“不错,我们要兵分两路。郑否,你带郑村和刘村四十人去长江口观望,五人为一小队分散布哨,有任何敌情都不要打草惊蛇,一定要带情报回来。三胖,你去叫齐剩下的六十人,我们去帮护村队,如果有机会就干掉那些倭寇的诱饵,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确保尽量不要死人!这是命令,如果有任何人在过程中不再听命于我,那么我丁安邦并不在乎只将丁家村一村之人带走。”
几十天的相处和十八场演武,让这些越发对丁安邦敬畏有佳的五村年轻人比较直观地了解了这个平常总是温淳微笑的男人一旦开始演武,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极为强势的一军统帅,那是男人也难以抵抗的强大人格魅力。所以当丁安邦气势一变,这些心中原本还有些疑惑的年轻人立刻一改之前的犹豫,立刻听众指挥分散行事。
安排了任务,郑三胖临走时忽然又折了回来。他挠着头笑道:“刚才差点忘了,上次说送丁大哥的东西做好了,是我舅舅亲自动手打造的,他说他敢拿全部身家打赌,这把刀肯定比现今朝廷用的要好十倍以上。”郑三胖说首从后腰拿出一把带鞘的长刀,样式仿了唐制,水牛皮包鞘,刀柄乌黑,光看外观倒未见华丽。
丁安邦一见立刻欣喜地接过本以为至少还要再过几天才能拿到的长刀,呛啷声中将长刀拔出鞘来。
“好刀!”丁安邦眼前刀光一闪,他确实没想过在这等相对安宁之地居然还有铁匠能锻出如此锋芒毕露的上佳刀器。
郑三胖得意地抹了抹鼻头,嘿嘿笑着留下一句“丁大哥满意就好,回头记得教我拳法!”就一路小跑着追郑否他们去了。
丁安邦大概没想过自己这么快就会重新握起那熟悉至极的兵刃,然后站到即将成为战场的地方,看着那远远驻步不前的三十三骑倭寇。
马是鞑子军中的甲下品种,刀甲完备,并不是真的老弱之卒。相比之前的情报,丁安邦觉得也许叫这些倭寇为日本的浪人武士更为精准。他们不同于简单的倭寇,每一个人的作战实力都不容小觑,而且更加精明和怕死。
足足一千人组成的护村队全部集中在这里,而丁安邦和他手下的六十人则隐在千人队之中。丁安邦不会傻到让自己手下这六十人突出去成为对方注意的目标。对方既然对五村有所图,那么就一定会有下一步行动。以静制动,这是丁安邦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
倭寇果然如丁安邦所想,三十三骑看到这千人护村队之后很快停步列阵,然后在那倭国的怪叫声中全体前冲,同时还抬起了元廷制式的短弩。看架式,这些倭寇似乎并不是单纯的诱饵,他们更是试探对手实力的先锋。
丁安邦一把扯住了就要喊出“冲锋”二字的丁村长,抢声叫道:“五村军列一字横阵,起藤甲盾!后阵人员蹲下,举兵刃过头顶!”
此时所有护村队的成员精力都集中在那些倭寇身上,突然听到有人大吼下令,本就没经历过任何有效的专业军事训练的护村队成员下意识地执行了并不来自于丁村长这个全军统帅的命令。
六十名来自五村的年轻人冲到了最前排。这些明显更加具备军事素质的年轻人最小的不过十二岁,最大的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算是“年轻人”,他们之中一半人整齐划一地举起了手中的藤盾,然后做出前弓步的防冲撞姿势,另一半人则举起手中由各种农具改成的“长矛”从藤盾的缝隙中伸出去。
后排的护村队成员很快有样学样,甚至有不少人特地把自己手中的长把“兵器”伸到前面。
这些举动让冲上来的倭寇非常意外,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普通的元朝子民能够做出如此专业的步对骑的阵势。不过惊奇归惊奇,他们除了收起威力不大的短弩换上了惯用的长刀,冲锋的势头反而更快了一步。
丁安邦冷静地看着那些面目狰狞的倭寇,袖子接连被丁村长拽了两次却都没给出任何反应。知道倭寇已奔近至五十丈内,一直反手扣着丁村长腕上穴道不让他说话的丁安邦终于在那些护村队的成员的勇气开始消失时再一次下达了命令。
“中路左右散开!五村军收尾数之十人,六对其一,必杀之!”丁安邦说完拔出了手中唐刀,拽着一脸不解的丁村长退到一边。
第225章 加速撤退
倭寇的马很是不错,可甲字下等的战马总还比不了那些甲上的好马能够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这种未达到甲字上等的军马一旦全速冲锋就很难立刻减速或者急转,所以只要被冲锋的队伍向两侧散开足够的距离,留出足够的通道,那些倭寇就一定不敢冒着下马被人用锄头砸死的风险转向。他们一定会像真正的骑兵那样冲过去拉开距离,然后再谋求掉头。
不得不直冲而过,丁安邦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于是因为马力和骑术双重原因而落在后面的十名倭寇就被演练过上百次的六十名五村军用土制钩镰枪强行给拦了下来。马栽人翻,这十人倒有大半并未直接摔在地上,不过他们就算平安落地,当发觉自己面对的居然不是近身刀剑而是长近一丈的长杆大矛,想必这些倭寇很想自己能说些对方听得懂的求饶话语。
十名落地的倭寇结局倒是简单。对他们一直就有深仇大恨的五村村民那下手根本就不见半点滞涩,尤其是那些家中曾有人在倭寇手中遭难的村民出手尤为凶狠,直砸的那十人血肉横飞直接跟泥土混在一处省去了挖坟的麻烦。
冲过去的二十三名倭寇这回可是真傻了眼,他们哪里想过这些本应愚昧的无知的胆小的村民竟然可以像真正的军队一样作战,而且从他们杀死自己同伴的手段就可以看出,这些原本平日最多杀过鱼鸭鸡猪的村民杀起他们这些被称作倭寇的人来根本不见手软,而且只要下手那是绝对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生还的机会。跪求百独一下潶*眼*歌
不能再与这些训练有素的元人作战,这些并非正规军的村民看起来比那些许己方以重利的朝廷军队更难对付。原本预计的诱饵战必须提前进行!
倭寇这支诱饵部队的首领脑子转得飞快,得到的结论就是他绝不能再让自己本就有限的手下死在这种地方。在倭寇队伍之中一旦失去了手下的数量和质量,那么原本可以有一席之地的他很快就不得不成为别人手下随时可以拿出去送死的炮灰。
倭寇开始绕出一道弧线往他们的来路奔去。这些倭寇绕弯时的去势比刚才冲锋时看着似乎还要快了一些。丁安邦当然知道这些倭寇是被刚刚护村队的彪悍吓到所以才会如此行动。他没有立刻下令去追击逃走的倭寇,只是安静地看着他们绕过护村队,然后让丁村长安抚护村队不要冲动,自己则带着五村军做足了样子追出一里多地然后悄然回转。
丁安邦需要的结果都已经达到,至于那种明显的诱饵意思意思就得了,怎么可能真的用两条腿去追那四条腿?
看着那六十名五村中近日来改变最大的年轻人随着丁安邦回转,丁村长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骄傲的神情。要知道丁村长如果之前还有哪里能稍稍把丁安邦看做常人,那么现在就不得不把这个被丁小妹慧眼识珠捡回了村里的丁安邦看成是半个神仙。自己的村里有个半仙,而且十有八九这位丁安邦就会变成自己村里的女婿,丁村长有什么理由不去高兴?
赢得了更多的威信,丁安邦再一次提出要求五村同时做出大撤退时,这条原本只有一票通过的提议变成了全票通过。命令的下行变得十分顺畅,而有护村队的配合,实际执行起来也变得相当顺利。即使还会有极少数人成为阻力,也都在五位村长和这些护村队成员的说服下被轻松克服。
这五个依巢湖而建,相邻共生了至少十代人的村落开始了他们从存在到现在的最大一次避难行动。
丁小妹先一步安排好了丁家村的老弱妇孺,所以当有来自丁家村的护村队成员赶来帮忙之后她便立刻交接了所有的事情往回赶来。而当丁小妹偷偷回来想要帮一帮自己的情郎时便惊奇地发现倭寇的先锋居然逃了,然后就发现了在她看来早就理所当然的一幕。
丁村长在听丁安邦的安排,丁安邦提到过的全员大撤退的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满心欢喜的丁小妹本想上前去跟丁安邦说说话,走近几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情郎竟是愁眉紧锁的样子。
丁小妹看到了郑否和郑三胖面色沉重地站在丁安邦的身前说些什么,那些话应该就是导致丁安邦愁眉紧锁的直接原因。心头一紧,关心着丁安邦一切的丁小妹急忙快走几步来到近前,去听这几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事情。
“倭寇倭寇有两艘大船!?”丁安邦用手比划着船上的建筑层数说道,“船上面有几层?有多宽?船腹大否?船上有没有人走动?”
郑否仔细地回忆着自己看到的情景说道:“船板以上只有一层,没有跑马。不过可以看到船体很大,而且船上有很多穿的花花绿绿的倭寇举着刀耀武扬威,看着还有不少被他们抓了的女子。”
丁安邦眼珠微动,目光渐渐冷厉下来。他转头向丁村长说道:“五村撤退的速度必须加快,断后的护村队不要再作松散拖后的状态,所有人必须跟紧大队人马。这些倭寇是鞑子自己养起来的官倭,实力暂且不论,光是人数和装备就足以与鞑子精兵相较。这附近义军较多,这些倭寇很可能是鞑子故意放进来给义军添乱的。但那些愚蠢的鞑子却不知道这些嗜杀成瘾根本谈不上人性的混帐东西只会欺负弱小,倒霉的只能是没有多少反抗之力的普通百姓!别人咱们帮不了,但五村至少要保住自己。包括五村军在内,所有人都要加快速度撤退。总之在退入谷中之前必须牢记一点,就是如果有倭寇尾随而至,一定要边打边退切忌缠斗或者追击诈退的对手,不论发生多大的牺牲,一切的一切皆以走为上策!人命关天,丁村长,这事一定要落在实处!”
丁村长看着丁安邦凝重的表情,听着他的分析,越发觉得这次的倭寇入侵事件其严重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像。他郑重地应下了丁安邦的要求,开始招呼护村队的成员快速向五村中所有正在撤退的人告知眼下事态的严重性,同时传达所有人必须全力全速撤退的命令,要求所有人向之前告知的避难地点全速前进。
第226章 一触即发
送走了丁村长,丁安邦这才有空转过头来望着那个一直就躲在边上光明正大地盯着自己看,然后在那里明目张胆地发花痴的女人。
丁小妹倒没有在丁安邦已然转过头来之后还在那花痴不停,毕竟她也听到了刚才丁安邦的话,对于眼下的形势,腹中饱读的她想来比丁村长理解得还要深刻不少。
丁安邦没有去责备丁小妹为什么会回来,因为那原因他明白,她更清楚。丁安邦招手叫过丁小妹,拉住她柔声说道:“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我有郑否他们一起,你不在这里我反而会更放心更安全一些。”
“但我不放心呀,而且我早就打算如果不能同生一辈子,那么不如捞个死能同时。能那样的话,也算是我赚了呀。”丁小妹自然而然却又坚定异常的话轻轻触动着丁安邦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表面温淳如玉的丁安邦,实际上只有丁小妹知道这个脸上始终温淳甚至可以说有些憨厚模样的俊人儿有一颗坚强甚至可以说是坚硬到难以想象的心。
也正是因为丁安邦是一个如此之坚强甚至是坚硬的人,丁小妹才会如此担心极少在人前露出内心的他的安危。她害怕自己陪着丁家村的老弱妇嬬去避难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见到丁安邦。所以丁小妹选择了回来,她宁可自己这一次返回变成她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在这世上活下去。輸入字幕網址:нeìУаПgе·Сом觀看新章
心底一阵柔软的丁安邦微笑着摸了摸丁小妹的头,他知道自己的心又一次被这个渔家的美人无意之意触动了。丁安邦柔声笑道:“我只是说很严重,但远远没到轻易就去拿生死论之的地步。我之命受之父母,却是在你的手中再次重生。丁安邦不是知恩不图报之辈,又怎会不去珍惜?放心吧小妹,你且跟紧了我便是,咱们给五村的父老乡亲们断后。”
丁安邦说着转回头来,向那始终直站在一旁待命的郑否安排任务。这位因为被派去探查敌情而只能从同伴口中听说了丁大哥的神奇手段,听说丁安邦是如何神奇地指挥实际上绝大多数并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护村队成员最终成功击杀了十名倭寇。对于郑否来说,那种未能亲身参与的遗憾感觉到现在还充斥着这位改头换面之后一心要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书生的心房。
所以已然对丁安邦彻底服气的郑否非但没觉得丁安邦与丁小妹那种温情有什么不好,反而因为丁小妹的坚定替丁安邦感到欣慰。
从郑否那里要了把短刀交给丁小妹佩在腰间,丁安邦领着丁小妹穿行于护村队尾部的由他那一百名追随者组成的五村军中间。他快速而准确地下达着一个个调整五个村落撤退步骤的命令,同时调集了五村之中所有可用的马匹,连续六轮用“留人替换”方法去探查水路而至的倭寇行踪。
倭寇的行进速度很快,甚至比丁安邦的预料还要快许多。很明显这些被鞑子一手养起来的“官倭”很热衷于此次在他们看来必将异常“顺畅”的劫掠行动。当这些怀揣着兴奋和欲望而来的倭寇听了那诱饵的汇报,发现在他们看来最为“贵重”的奴隶和女人这两大资源居然能够发起抵抗并且没有真正追击,大概猜到了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就一定会失去巨大收获的倭寇势必已经红了眼睛用上了全速。
听着一次次探马的汇报,分析着一点点接近的倭寇的状态。丁安邦的心渐渐收紧,这种紧张并不是单纯畏惧。丁安邦的不畏惧,是因为他知道即使五村村民将真正面对那些嗜血的疯狂的倭寇,这些对于倭寇抱有着极大仇恨的护村队成员也不会有半分后退。而丁安邦的紧张,则是因为他知道那即将到来的战斗必将是完全不同于之前“占便宜”一样的小小胜利能够比拟。在那种纯粹的血腥的厮杀之下,这些终究还是村民的普通人能支撑多久?仇恨生成的勇气又能消耗多久?能不能让所有的村民安然退进易守难攻的山谷之间然后筑起有效的防御?
丁安邦挥去脑海之中的那些疑问,再一次开始调整行动策略。更能够听从他指挥并且在这一个多月的“沙场游戏”之中得到了很好锻炼的五村军成为了断后的真正主力。调集筛选过的马匹一人一匹,训练中制成的各式兵刃人手一套,猎弓五十五把,各类箭羽超过两千支,临时由家中厚皮衣物拼凑出的甲胄和一张张坚毅中透着些许兴奋之意的脸。这就是丁安邦无心插柳之下种成的成果,一支自号“五村军”的队伍。
“记住你们的任务,且战且退,把零散的敌人引向护村队的内部,而大拨的对手则一定要尽可能用弓箭阻隔在外。对手是单体作战能力很强的倭国浪人和武士,一定不要自以为是与他们硬碰硬做一对一的战斗!生命安全才是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