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封武日月-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手是单体作战能力很强的倭国浪人和武士,一定不要自以为是与他们硬碰硬做一对一的战斗!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二的就是完全分配给你们的任务,而排第三才是最终我们能在安全撤退进山谷的前提下杀了多少倭寇。一定要记住我平时对你说过的每一句关于作战的要求,那是你们的保命符,严格执行它们比任何别的人别的物件都要管用。”

  丁安邦很严肃地下达着最后的指示,最后却忽然放松了表情真诚地说道:“你们不是军人,所以战死永远不会是最优先的选项,活下去才有希望,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活着。”

  细分之后刚好每村二十人为一队的五队人马成型了一个如同口袋的队形,在五村撤退人马的最尾端紧随而动。丁安邦与本就擅骑的丁小妹一人一骑在“口袋”的底部位置,丁安邦已经可以远远看到那些离船上岸的倭寇,那些甲字下等的战马奔行的速度远远快过了五村撤退时人步行的速度。

  追上是必然,余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丁安邦不会关心必然的结果,他想要的是从那些瞧上去至少已经超过了三百人的倭寇身上找出一些必然存在的偶然性。

  比如那几匹夹杂在甲字下等马之中的甲字上等战马;比如那几个衣着明显光鲜,却只有腰上挎刀的倭寇;比如那些夹杂在倭寇之中的鞑子。

  丁安邦突然有些想笑,因为他想不通面貌差距如此之巨大,这些想要隐于倭寇之中探查消息的鞑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若不是战事一触即发,他可真想问上一问。

  


第227章 不平衡的战斗(1)

分析着可能的机会,丁安邦对丁小妹说道:“小妹,立刻去通知丁村长,拉成一字长蛇阵,排头迅速入谷。护村队列倒飞燕收拢,打足精神,准备应战。”

  以三百对一千一百,综合实力的差距已经让胜负变成了定论。但这场必然惨烈的战斗最终到底会死多少人,关于这一点丁安邦却很想好好跟这些倭寇算上一算。

  第一波试探冲锋的倭寇很快接近到一箭之地外围,但五村军并没有因此而做出任何攻击的动作。这些面容上的兴奋渐渐被紧张所取代的来自五个不同村落的年轻人手心开始出汗,腿肚子也有点发紧,咚咚的心跳声开始变得清晰可闻。

  这些年轻或者已经不能说年轻的男人们,在这时候才开始明白丁安邦之前一直就在沙场游戏中不断提醒他们的话都是真的。

  不是没有人能够面对生死而面不改色,但那终究只是极少数的人。

  丁安邦大概刚好就是那“极少数的人”之一。他完全不同于那些越发紧张的五村军成员,原本还有一丝紧张的心情随着倭寇的冲锋和接近变得越来越平静。这种场面似乎是他习以为常的,而且这种几十人还没什么高手存在的冲锋甚至可以说在丁安邦看来并不能算是什么大场面。

  握紧手中的唐刀,丁安邦将执刀的右手高高举起。刀很重,尤其是在丁安邦的要求下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这把唐刀,超出寻常唐制长刀大约三成的重量对于现在的丁安邦而言岂止是不太方便?不过他依然握得紧稳。нéiУāпGê最新章节已更新

  倭寇近在眼前,五村军中的紧张气氛已经上升到了顶点。这些年轻人握着兵器的手开始暴起青筋,丁安邦之前所有的话对他们的约束力已经快要达到极限。因为不论来自哪一村的男人都明白,再过很短的时间,那些倭寇手上的短弩就可以进入射程,可以开始对他们造成伤害。

  “放箭!”丁安邦挥下手中唐刀前指,那句被五村军期待了许久的命令终于脱口而出。

  绷到极限的“弓弦”骤然被丁安邦松开,那些已经濒临忍耐极限的五村军成员忽然之间发觉自己居然好像有用不远的力气和勇气,终于可以向那些依然没有冲进短弩射程的倭寇们进行射击。于是那些已经按着之前的演练开弓搭箭的五村军成员立刻松开了青筋暴突的手,松弦放箭,然后开始快速重复刚刚的动作。

  五村军中的数十柄弓开始产生一波波并没有多少准头的箭雨。这些冬雨射出的时机并不够整齐,也谈不上织出一张绵密的具有足够杀伤力的“箭毯”。但是这些箭雨中射程最短的一箭也要远过了倭寇手中短弩的最大射程,对于丁安邦而言,仅仅这一点就足够了。

  对于突然而来的箭袭很是意外的倭寇开始舞动手中的兵器抵挡那些落下的箭羽。他们明显有些慌乱,但并没有被扰动冲锋的势头。落下的箭还是太少,而且力道比起丁安邦印象里见识过或者自己用出过的要小了太多太多倍,所以即使有数名倭寇中箭也不过是制造了几个轻伤员。

  丁安邦眯起眼睛看着那些虽然仍在冲锋,却已经产生了混乱的倭寇队伍。当那些倭寇即将冲到阵前时,丁安邦沉声吼道:“下马钩准备!换弩上箭!从前向后钉杀。盾刀队跟紧下马钩!”

  第一波冲锋的倭寇中并没有鞑子,而且这些倭寇没能用短弩为他们的冲锋制造足够稳定的环境。丁安邦的眼中没有看到任何的高手存在,所以他决意完全歼灭这些送死的炮灰。总是要面对大量倭寇的冲锋,要面对那些高手浪人武士的进攻,那么在自己实力极为有限,在能够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时,丁安邦一定不会去做什么遮掩自己实力的蠢事,而是要出尽全力去抹除任何一名可以击杀的倭寇。

  不得不说倭寇那可怜的身高使得他们的骑术受到了天然的限制,尤其还是用上了这种高度连元军都不怎么适应的甲字下等战马,对于马匹操控的不利尤为凸显。

  如同口袋一样兜上去的五村军八十骑中,有四十人手中持长杆钩镰,另四十人则持刀盾紧紧相随。

  四十杆一丈长短的钩镰全部伸出,时间捏得不算精准,却也足够抢在了那些大呼小叫的倭寇发觉不妙进而挥刀来砍钩镰杆之前。

  冲锋的锥子和防御的袋子撞了个正着,马匹痛苦的嘶鸣和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混在一起。

  七名五村军成员被倭寇冲锋的力量带落马下,另有三人不巧被斩断了手中钩镰,持刀盾的五村军成员都是各村中善骑之辈,这些得了丁安邦授意的支援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些落马的同袍重新扯上他们的马匹。

  至于冲锋而来的倭寇,这些一头扎进了五村军布成的口袋的倭寇三十人尽数落地。有两人直接因为不慎被栽倒的马匹砸中要害直接成了死鬼,剩下的二十八人则不得不面对紧跟着那只“口袋”冲上来的二十支由丁安邦亲自做成的连弩组成的屠杀队。

  倭寇的大部队中发出了带着相当程度怒火的吼叫,丁安邦可以清晰听到对方的倭国言语,甚至能够明白那些话是在说些什么。

  没时间去想自己怎么连倭国言语都能听懂,丁安邦迅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因为仅仅吃掉了对方试探用的三十人就已经激怒了对方的主帅,丁安邦必须做好应对对方大规模冲击的准备,同时他也要分析清楚敌人的最高统帅到底是真怒还是伪装的阴谋。

  果不其然,倭寇迅速开始了大规模的冲锋,那是一个简单的楔形阵型,随军冲锋的那几名穿着华丽的倭人拖在冲锋的队尾,之前怒吼着发号施令的人就在其中。

  原本丁安邦还在推测对手到底是真怒还是另有阴谋,此刻他却知道自己不用再费脑子去想。既然对手能够抛下那些掳去的奴隶和人质,而且指挥核心尽数缩在了冲锋阵形的尾部并未留下,那么这群倭寇就确确实实是被刚刚在他们看来完全是“意外”的损失彻底激怒了。

  


第228章 不平衡的战斗(2)

“放箭!全阵后撤!通知护村队准备战斗!告诉所有还在行进中的五村村民,想活想下去就准备好豁出自己的性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丁安邦将唐刀重新插回鞘中,一勒马缰,居然掉头将方向指向了原本在他身后行进着的转移村民的方向。

  “五村军随我后撤,不论战事如何皆不可擅自相助于护村队!围点杀倭寇之首脑人物才是我们的任务!”

  连续两次重挫倭寇的五村军此刻对于丁安邦的忠诚度上升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的人在听到丁安邦的命令之后根本没有犹豫,立刻开始向丁安邦所在的位置集结,然后随着他直向撤退队伍的内部方向疾驰而去。

  眼看着五村军立下大功重创倭寇的千人护村队此刻同样气势高昂。这些质朴的对于倭寇有着深仇大恨的渔民们在让五村军的成员全部通过之后立刻合拢了缺口,然后形成了一个如同锯齿般的阵形,分为三层隔在了冲上来的倭寇和撤退中的五村村民之间。

  第一名倭寇冲到了护村队的最前方,他手中的长刀被位于这处锯齿外凸尖端的一名渔民一锄头砸脱了手,随即又被边上抛来的渔网直接兜倒在地。虽然他与他的坐骑依然撞开了数名村民,但这名被渔网所困的倭寇也未能逃脱被硬生生砸死的命运。

  厮杀迅速开始,冲锋很快被锯齿状的阵形和那些锄头耙子改造的兵器彻底拦下。倭寇的冲锋甚至没能打破这第二层阵形。一冲一防的场面很快变成了人与人的较量。柏渡亿下潶演歌馆砍嘴新章l节

  单兵能力上占着相当优势的倭寇并不慌张,他们依然确信自己可以轻易地砍杀这些实际上并不如之前那批对手的普通村民。勇气并不能让一个人变成武林高手,而这些浪人却都是刀头舔血多年的“杀人熟练者”,尤其是那几个一直拖慢在最后打扮出众的倭人更是眼中透出戏谑之意。

  护村队的村民基本上在以五换一甚至是五七换一的代价边退边与倭寇拼命,而他们的主动退却因为本身三层的奇特阵形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劣势,反而让后面那些不得不下马步行的倭寇无法立刻冲上来作战,为减少护村队的大面积伤亡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一直在后面观察着形势变化的那名下令的倭人忽然大叫数声,随即便见他身边那七名华丽装扮的倭人立刻腾身而起,一手扶在腰间倭刀上却并不拔出,就那么直扑向对面的护村队村民。

  一名护村队的村民刚刚用手里的门闩一棍子下去砸开了一名倭寇的脑袋,此刻看到那纵身而来的华服倭寇人还在半空,立时挥棍便上,想着要是能再砸死一个,回头跟自家婆娘孩子还不得有一辈子吹不完的英雄事迹?

  可这名村民却没等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他甚至只觉得眼前亮光一闪,然后就发觉自己挥出去的只有两根大臂,小臂以下连带着那根自家的门闩却都还在刚才位置,然后开始下落。

  断臂上的鲜血骤然从静止的瞬间恢复涌动,惨叫声中这名可怜的村民倒在地上剧烈地扭动着身子。只是不论如何叫唤,如何扭动,喷涌的鲜血不会停止,而死亡的到来更不会停下。

  挥刀斩人的倭寇依然面无表情,仿佛他刚刚砍的不过是一具稻草人。身子下落之后这名倭寇身前又是刀光一闪,另一名横着手中钢叉想要阻拦他的护村队成员被拦腰斩成了两截,这一次甚至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

  护村队村民心中已经开始退却的勇气被这些华服倭寇进一步灌入了浓重的死亡的恐惧。没有人敢在这时候第一个选择逃跑,因为他们至少还能想明白自己的身后就是家人,是自己一旦退了逃了就一定会在倭寇手中受尽各种屈辱然后死去,甚至是生不如死的家人。

  所以这些村民此刻还能硬咬着牙,即使发出的吼声都已开始颤抖,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扑向那些杀起人来比砍瓜切菜看来还要轻松的倭寇。

  蹄音忽然又起,在这已经无人骑马的战阵之中显得异常突兀。

  那名始终未曾出手的倭寇这时忽然拍拍身侧那几名一直没有具体动作的鞑子安插的探子,笑着说了几句半清不楚的蒙古话,然后一指侧面的林地。

  丁安邦带领着已然红了双眼的五村军正从那里冲出来。每一名五村军的成员都高举着手里的兵器,发出他们也许是最后的吼声,包括那名女儿身的丁小妹亦然。

  他们不能让这些倭寇得逞,他们要保卫他们的家人,保卫他们的家园,甚至是保卫他们脚下这片现在不会,将来也永远不会属于那些丑陋邪恶的倭寇的土地!哪怕鲜血因此撒满大地,哪怕就此长眠于此,也不能做这些倭寇的奴隶!

  护村队的惨烈疯狂刺激着五村军每一名成员的神经。死去的人里也许就有他们的亲人,朋友,有他们关心的人,爱的人。那些该死的倭寇必须为他们的侵略付出代价,死的代价!

  丁安邦已经选择了能够选择的最佳时机,他知道那名倭寇已经想到了这次并不算隐密的伏击出现,甚至于已经有了什么特殊的对策。但此刻的丁安邦能做的不多,他能选择的更少,这一次冲锋,可以说是现在这个情况之下最好的选择。

  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不需要下令,不需要提示,甚至连他丁安邦都已握紧了刀柄。

  巢湖畔五村的人啊,为了你们能够继续世代生存在这里努力吧,直到死亡来临,也不要放弃!

  默默地与丁小妹对视一眼。丁安邦在“说”抱歉,因为他可能会食言。而丁小妹却笑得倾国倾城,她根本就没有怪过丁安邦,何须原谅?

  “杀!”丁安邦从嗓子的最深处,甚至可能是他灵动的深处吼出这个字。

  “杀!”五村军所有的成员同时吼出这个字,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神,赌上一切。

  那些滞后未能直接冲入护村队之中大杀特杀的倭寇随着那名头领的命令调整了方向,开始冲向突袭而来的五村军。这些倭寇并没有再去上马,一是来不及,二则是他们其实没有瞧得起这些骨子里仍然是些无用之辈的渔民。

  


第229章 五村军有一人安邦

当先一名故意拖后了数步的华服倭寇冷笑着握紧手中依然在鞘的倭刀大步冲向了五村军最前端的丁安邦。这名倭寇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杀了这个一直在给头领制造麻烦的元朝猪。

  在自认聪慧远超中土之人的倭寇首领看来,杀死这个烦人的元朝猪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如他们曾经杀死过的列数头元朝猪一样。冲步出刀的倭寇也是这般想,他望向丁安邦的目光是那样的不屑和轻蔑,如同在看一个死人。

  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了所有倭寇的预料之外。

  前一刻还在马背上的丁安邦在那名倭寇开始握紧那柄倭刀的时候就已经从马鞍上抬起了身子。他轻轻一推马颈,那匹坐骑的路线立时斜向偏出,丁安邦则整个人借着刚刚的惯性纵身而起。他的身子在空中微微一拧,擦着衣服避开了那名倭寇势在必得的一记所谓拔刀术。

  看似侥幸避过一击的丁安邦身子依然在向前,但因为并没有内力相随,更没有足够发达的身体筋肉可以在开始时产生足够的力量,于是丁安邦开始迅速下坠。突然改变的运行轨迹则让丁安邦与那名倭寇差点直接撞在一起。

  被对手突然之间的“本能”反应避过了自己一刀还差点被砸中,这名拔刀未能建功的倭寇觉得自己今天真是丢了极大的脸面。正想着赶紧补一刀宰了这个元猪,这名倭寇却发现自己似乎不能再扭头,而且喉头间好像有空气和液体流动的声音。树如網址:关看嘴心章节

  流满了胸口的炙热液体是什么?空气里那些喷溅的血液又是谁的?他为什么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丁安邦没有理会那名已然死掉的倭寇,在地上翻滚而起的他一提气挺起上身,趁着对面那名倭寇还在发愣,手中那柄唐刀一撩一推,在面前倭寇的喉咙侧面开了个绝对无法治疗的血槽。

  五村军于此时冲到,其中两骑精确冲到了丁安邦的身侧。肥肉大减的郑三胖一把捞起丁安邦,口中吼出一个“杀”字,仗着越发强大的蛮力把丁安邦跟个炮弹一样笔直砸向那名始终未曾出手的倭寇首领所在。

  喊杀之声再起,倭寇不得不收起了轻视之心。尤其是看到丁安邦居然敢一人飞来的倭寇首领,更是不再像之前那般镇定甚至是悠闲。他怪叫一声拉开弓步,含胸拔背,右手紧握腰间刀柄,死死盯着直飞而至的丁安邦。

  那三名本还想看好戏的鞑子探子在看清丁安邦样貌的瞬间突然好像中了邪一样扭头开跑。他们这一瞬间的默契完全达到了极致,三人分向三个方向逃命,皆尽用上了所有的本事和能耐,互不关心互不知会,除了开始逃的一瞬默契,剩下的各安天命。

  三名元廷探子的突然逃窜显然让倭寇头领有些意外。同样有些许吃惊的丁安邦比倭寇头领更有准备,失忆的他不会太过意外会被人认出了身份,甚至在刚刚开始看到那些鞑子时丁安邦就在盘算着自己能不能成为一步乱敌的棋。所以这看似一瞬间双方皆有的惊讶,其实应该算是倭寇首领失了先机的开始。

  丁安邦执刀如抱,整个人直接砸向倭寇首领的身上。

  当然,纵使失了先机倭寇首领也并不会认为自己将要落败。他有着引以为傲的拔刀术,并且曾用这一招收割了上百条人命,那么就算慢了一瞬又如何?

  倭寇首领推刀既而拔刀,空气中响起了尖锐的刀锋破空声,这是足以让他骄傲的近乎完美的一次拔刀。但这一刀的结果却不太合倭寇首领的心意,因为刚好砸到的丁安邦安然无恙,再一次利用自己无法完美控制的筋肉群做出了出人意料的突然下落之举。这一次丁安邦躲得更加漂亮,对方出鞘的倭刀连他的衣角都没削到。

  抱刀落地的丁安邦冷笑着双手握紧手中唐刀中宫直进,借着前冲之势身子随之前探压上。拔刀未能奏功的倭寇首领怪叫一声翻腕横削,腰腿之力灌诸手臂发于刀上,他瞄准了丁安邦的腰要将他一刀两断。

  丁安邦手中刀横过,和以身子的重量斜压在削来的刀锋之上。他的身子随着对手这势大力沉的一记平削重新立起,一阵火星从疯狂摩擦的唐刀和倭刀之间产生,丁安邦却已再度变招,他已经将对手拖进了自己的局。

  明明一个是失了武功而且握刀都嫌太重的普通人,一个是杀人如麻刀法在倭国都有些名气的落魄武士,可偏偏就是这应该占尽上风的倭寇首领被应该已经败了甚至是死了的丁安邦强行拖进了武者尤其是高手最为不屑的近身肉搏之中。

  密集的金属摩擦声开始连绵响起,始终双手抱刀的丁安邦看上去就好像一个打不过就耍赖的泼皮,不要命地往那倭寇首领身上贴。而有苦自知的倭寇首领已经发觉对手用的其实是一路非常高明的粘连刀法,只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这丁安邦身法很是滞涩,而且总要以双手发力才能产生有效的进攻。

  搏命的二人并没有多少时间去试探对方,因为不论是丁安邦还是倭寇首领都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战斗提振士气。所以当二人简单交换了几招,尤其是当倭寇首领自认为摸清了对手的底细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冒险。

  倭寇首领决定拼着左肋上挨一刀,想要直接齐根斩了对手的右臂。丁安邦冒的险更大,直接横过唐刀在右臂腋下架住了呼啸而来的倭刀,然后他整个人被挑向了空中。

  唐刀并没有像倭寇首领想象的那样断裂,丁安邦更没有像他想得那样兵器脱手然后右臂直飞出去。但是颈间的炙热与冷风似曾相识,倭寇首领松开了手中那柄追随他多年的倭刀,在自己的脖子上摸到了一个巨大的开口。

  “我没那个力气一刀砍断,割脖子的力气都是借你的。”丁安邦的声音从倭寇首领的身后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弩机击发的响动。

  三名远远称不上轻功绝顶的鞑子此时并没有逃出太远,于是有两人被丁安邦手里的特制短弩即刻杀死。但那第三人显然武功不错,他不仅避开了弩箭,还一脸疑惑地停下回身看向了丁安邦。

  


第230章 充满恶意的叫喊

丁安邦右手提着唐刀张开双臂,一边发出粗重的呼吸声一边断断续续地笑道:“欢迎来砍。”

  什么叫欢迎来砍?他怎么不飞剑杀人?这三百多倭寇按理说根本不够他塞牙缝的,为什么要那些怎么看都还是渔民的普通人自己动手?难道消息里说的是真的,他真的已经废了!?

  “我没力气了,要功劳自己过来拿。这年头哪有不动手不冒风险就能得利的好事?”丁安邦一脸的“怒其不争”,那语气活脱脱就是教训晚辈的老人家。

  拿还是不拿?这名鞑子有些犹豫,但犹豫的时间非常之短。

  这种天大的功劳,只要能活着办成,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鞑子最终还是难抵诱惑,选择了快步往回奔来。

  仿佛抬手太累,丁安邦干脆拄着手中唐刀中蹲在地上,低着头大口喘气,还没忘了腾出一只手来比划着赶紧过来的意思。

  鞑子跑得越来越快,因为他看到了死伤无数的普通渔民,看到了气喘如牛蹲在地上的那个人!如果他真的没有失去本事,又怎么会坐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