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书剑长安-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冥书血纪本就是邪典,其修炼带来的副作用加之那三万西凉军的杀意,混合在一起,若非他所修的乃是与众不同的仙道,恐怕早已被那杀意吞噬心智。
如今,经过三日的磨砺,虽然短时间内无恙,但若是西凉军继续动用这冥书血纪,而他为了不让西凉军被杀意所噬,继续吞噬他们的杀意的话。那最后,他能否再次压制这杀意便不好预料了。
不过好在短时间内,江东应当暂无战事,此事倒也不急,他可以慢慢思索解决之道。
这样想着,苏长安终于是收起了自己的灵力,站起了身子。
他整理了一番衣物,算了算时辰,想来也到了大典开始的日子。
逐蛮帝夏侯明来了江东,苏长安命人邀请来了江东各方豪杰,为逐蛮帝开了一次继位大典。
当然早在一年前,佑安帝死时,夏侯明其实已经继位,但是苏长安在这时举办这个大典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要告诉天下人,夏侯明在江东,在他的手上,朝廷在江东才是正统,而司马诩只是一个打着大魏幌子的乱臣贼子。
这样做,固然无法对蜀军或者蛮军造成任何困扰。
但天下的百姓却会以江东为正统,到时候无论是逃难的难民还是一心报国的能人志士,都会投奔到他的麾下,届时民心所向,他借着夏侯明这张大旗,行事自然也就方便得多。
大典的进行很顺利。
从祷告上天,祈福社稷,到加冕继位,并无半点纰漏。
只是这个过程的主角,逐蛮帝夏侯明却并不是特别开心,他就像是一个木偶,被人拉着提线,完成早已安排好的戏码。
这样的事情自然瞒不过那些满座的宾客,但没有人去点破,或者说除了生出些感慨之外,并没有太过在意此事。
而待到加冕继位的仪式完成之后,诸人便来到楚家的大殿。
这座大殿经过三日的赶工已经换了模样,虽然比不得长安城中的太和殿,但也有几分帝王行宫的模样。
当然这些都只是暂时,穆梁山以及抽调了工匠在楚家大院旁为这位皇帝陛下修建了新的行宫,只是无论规模还是模样比起楚家的院宅都要逊色几分。
这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太平盛世,皇权未衰之时,追究起来,足以让楚家人满门抄斩。
须知,对于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寻常百姓,府邸的大小都是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
楚家不过是江东的一个大族,院门大过帝王的行宫,这一点便算得上是僭越。
不过现在嘛,却被苏长安一句乱世之秋,一切从简给轻飘飘的带过了。
坐于大殿之上的夏侯明,低头俯视了一番台下的江东豪强,他的身旁立着的是他唯一的亲信,太白道人。
在微微迟疑,这位年轻的帝王最后还是说道:“朕不幸,先帝早逝,朕十五岁登基。”
“司马老贼欺我年幼,把持朝政,霍乱朝纲,勾结蛮夷,毁我大魏江山。”
“幸得苏将军带兵勤王,朕才得以逃脱魔掌,有了江东这一点安息之地。”
“但百姓仍受战乱荼毒,司马一日不死,蛮军一日不逐,蜀乱一日不平,朕便不得安宁。”
“今日朕欲册封诸位,愿诸位众志成城,助朕平定乱世,以复大魏盛世,以救百姓于水火。”
但凡新帝继位,免不了大封群臣,而这些江东豪强显然便是这第一批受益者,诸人对此早有预料,只是不知这样的册封会到何种地步。
须知,夏侯明虽然大家都知道只是苏长安手中傀儡,但其册封的官职却做不得假,那可是名正言顺而来的东西。在这乱世之中,能有那么一爵半候,于以后行事诸多方便,非言辞可表。
明白正戏终于来了的这些江东诸部都在那时打起了精神,纷纷跪拜口中高呼道。
“谢主隆恩,吾等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夏侯明坐于高台之上,看着这些满座的文武,虽然他们都朝着他跪拜,但他心底却只这些人根本未有将他当做真正的皇帝。
想着这些,他的心底难免有些悲戚,但还是不得不压下心中的不满,继续演完这场戏码。
“孟家家主,孟安亭上前听封。”他按照早已安排好的台词,朗声说道。
“孟安亭在。”当下便有一位中年男子排众而出。
此人便是孟家新任的家主,也是当时与沈家一般按照苏长安的话早早交出信物表示臣服的二族之一。
“朕封你为平南候,赏黄金千两,食三万户。”
那孟安亭闻言身子一震激动的颤抖,他在江东虽然号称七族之一,但毕竟没有朝廷的册封上不得台面,此刻被封了侯爷,整个家族地位与以往便截然不同。
“谢主隆恩。”他赶忙说道,目光却朝着苏长安递出一个感激的神色。显然,他心底也清楚,这一切都是苏长安的授意。
苏长安却只是淡淡的朝着他点了点头,并不言语。
高台之上的夏侯明将这些看在眼中,脸上闪过一丝怒意,却不敢发作。
接下来,他又册封了沈家家主为平西候。
其余四家都在那时激动了起来,他们的地位与这二族相当,那么想来册封也应当是一样的。
“毕家家主,毕古来上前听封。”
随着夏侯明的声音响起,激动的毕家家主,便赶忙上前。
“朕册封你为洪武伯,赏黄金八百两,食八千户!”
此言一出,本来已经到了毕古来嘴边的恩谢之言,便在那时被他生生的咽了回去。
他愣愣的半晌说不出话来,本来六族平起平坐,但此刻夏侯明却封了罗沈二家为候,却封他为爵,这时有意要拉开六族的地位。
“怎么?宏武伯对于陛下的封赏有什么疑问?”就在这时,苏长安阴冷的声音蓦然响起。
整个大殿便在那时静谧了下来。
毕古来的身子一震哆嗦,赶忙说道:“谢主隆恩。”
然后灰溜溜的退了下去。
这时,其余的奉、顾、罗三族家主面面相觑,很快便领会到了苏长安的意思。
无非便是给六族敲个警钟,顺从他的他自然会好生犒赏,但不顺从,自然便会没有什么好下场。
想明白了这一点的三族家主自然对于封赏之事没有了半分异议,胆战心惊的接过了属于他们的封赏,心有余悸的退下。而心头对于苏长安的恐惧也因此更甚了一分。
之后自然是其余相对七族来说要小上几分的豪强们的封赏,虽然比不上这六族,但也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而苏长安借夏侯明之手拉拢人心的目的也已然达到。
待到这些豪强封赏完毕,便轮到了以苏长安为首的各个强者。
先是顾牙朗、苗永山、温子玉这三位西凉军统帅。
分别被赐予侯位,而后分封神将军,并分别赐予狼首、虎牙、穷奇的封号,位列第十、十五、八号三个序位。那是大魏的二品官职,论起来只居于三公九卿之下。
而后又是红玉被封为神将,按照她的意愿继承了当年北通玄的龙犼封号,位列三十六神将第二位。
之后又是侯如意、花非昨、司马长雪、穆归云、罗玉儿、古羡君六人同样分别赐予侯位,分封神将。
到了最后,也是诸人最期待的时候,便是苏长安、穆梁山以及太白道人的封赏。
穆梁山继续被授予了太尉之职,封为莽天王。
太白道人被授予太傅之职,封为忠烈王。
到了最后,夏侯明念到苏长安的名讳时,大家都已然猜到,这三公之首丞相之位显然是落入了苏长安的口袋。
这自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可同时诸人也暗觉荒谬,莫说大魏就是放眼前朝,如此年轻的丞相也是闻所未闻。
“苏长安上前听封!”
“臣在。”夏侯明此言一出,苏长安便已然跪下。
夏侯明有些生涩负责的看了看台下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岁数的男子,张开嘴,话到了嘴边,却觉得有些干涩,有些说不出口。
他自然记得自己该说什么,他自小聪慧,过目不忘的本领对他来说只是寻常。
但他,确实不愿说出那些即将说出的话。
大殿内的诸人自然也看出了此刻逐蛮帝的犹豫,但没有任何人敢在这时,出言说上些什么。
就是他身旁那位太白道人也在那时低下了头。
“臣苏长安在!”
就在他犹豫之时,跪在殿下的苏长安忽的抬起了头,阴冷的目光直直的射向夏侯明,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一股灵压在那时荡漾开来,笼罩了整个大殿。
几乎所有人都在那时微微色变。
夏侯明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听出了苏长安话里的威胁之意。
终于,他还是张开了嘴,说道:“爱卿乃是我大魏栋梁,虽然年幼,但胆识过人。”
“朕封你为丞相,兼职大魏神将,位列三十六神将之首,封号顾狼。”
“赐予楚王之位,食十万户。”
“赐九锡,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称警跸。”
这一席话夏侯明说得极快,就好像只要中途有那么半分停顿便会再也说不下去了一般。
诸人也终于在那时回过了神来。
他们也明白为何一个封赏会让这逐蛮帝说得如此迟疑。
这哪是什么封赏,这分明便是让苏长安彻底替代了他的位置。
当年汉帝便是与了夏侯昊玉这些赏赐,然后他便篡了大汉,立了魏朝。
此刻一切似乎又再次重演。
“臣苏长安谢主隆恩!”
苏长安在那时高声说道,他的身子蓦然站起,如今他受了敕封,已然不用再对天子行跪拜之礼。
“臣定万死不辞,驱逐蛮夷,还陛下一个朗朗乾坤。”
他这般说道,看向夏侯明的目光却让这位年幼的皇帝莫名一阵胆寒。
那时满朝文武忽的跪下,朝着苏长安高呼到:“臣等誓死追随楚王!”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第三十五章 待他渡江
夏侯明的继位大典进行的很顺利,最后诸人带着或兴奋或不满的心情纷纷离去。
但无论他们心底作何想法,苏长安在江东的霸主之位已然尘埃落定。
本身修为便可媲美星殒,加之穆梁山的加入,还有那尚未醒来的郭雀,三位星殒,放眼整个江东已无一人敢与之交锋。
第二日,苏长安早早的起身,与古羡君一同来到了军营。
一路上但凡认识他的人都得乖乖低头称上一声见过楚王。
苏长安想来也多少有些可笑,他这北门来的乡下少年,数年间摇身一变,做了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权臣。这世事无常,莫说旁人,就是他自己也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但他还是摆足了架子一一应对那些相见之人。
倒不是他真的如何享受这般受人膜拜之事,只是他需要保持这样的威严——这些年的际遇,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让人惧怕远远比与人讲道理来得轻松得多。
宁愿屈从权贵,也不愿屈从正义。
当他与古羡君来到军营之时,那些七族的弟子早已恭候多时,纷纷朝着他跪拜。
苏长安是楚王,大魏皇帝亲自册封的楚王。
这个王位与穆梁山所封的莽天王或太白道人所封的忠烈王不同。
苏长安的封号,是单字。
何为单字?
简单点说,这便是一字并肩王。
他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夏侯明不相上下,因此,诸人与他行跪拜之礼,也是说得通。
“参见楚王!”台下之人,朝着苏长安高呼道。
“军营之中,我便是你们的将军,这些褥节以后就免了吧。”苏长安慢悠悠地说道。
诸人闻言在那时纷纷站起身子。
“昨日大典,汝等未有到场,但陛下圣明,你们封赏我已带来。”苏长安瞟了一眼台下的诸人,说道。而后从怀里掏出一块黄色的锦缎,脸上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
七族弟子见状再次赶忙跪下。
“楚江南、顾侯明、毕楼城、奉天应、罗国宁、沈书林、孟长关七人接旨!”
“臣在!”这七人是苏长安提拔的七族年轻人,此刻听闻他们还有封赏,顿时激动不已,纷纷大声回应道。
“汝等年少有为,又是名门之后,朕敕封你们为卫将军,官至从二品,分管逐蛮军七营,望日后为朕好生效力,报效国家!”
这七人闻言,身子纷纷一震。
卫将军乃是神将之下的最大军部官职,以他们的年纪能得到如此重用,若是以后再能立下战功,封为神将也是未尝不可。这让这些年轻人如何不激动呢?
“臣等必效死以报陛下!”
“起来吧。封赏是小,修行是大,莫要辜负了我的一番苦心。”苏长安看着诸人那脸上掩不住的激动神色,却极为平静地说道。
而后也不去管诸人心底不平静,而是再一次如以往一般张开了自己的领域,开始为诸人掩饰天岚道蕴。
之前便对苏长安敬畏有加的诸人,现在愈发不敢有半分忤逆,纷纷收起了自己的心思,开始投入修行之中。
只是相比于以往的认真,这些七族弟子此刻倒是有些松散。
想必也是击败了西凉军之后,心中有所得意,故而懈怠。
这也是当时古羡君心中的担忧。
但苏长安对此却并不点破,而是视若未见一般地掩饰着天岚道蕴与诸人。
很快一天的光景便这么过去。
吃过晚饭之后,苏长安又与西凉军的三位已经被册封为神将的统帅见上了一面,而后便与古羡君携手离去。
在路上,沉默的古羡君忽地说道。
“长安……”她似乎有些犹豫,话说了一半,便又止住。
“怎么了?”苏长安转头看向古羡君,紧绷了一天的脸上忽的挂出一抹笑意。
这笑意对于以前的苏长安来说是极为寻常的事情,但现在,古羡君却很少能在他的脸上看见。
“你觉得那七族弟子真的能够担起对抗拓跋元武的重任吗?”古羡君微微迟疑,但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心底疑问。
拓跋元武的大军足足百万之众,且现在还在不断的从蛮地调集,一日多过一日。
而七族弟子不过四万余人,作战经验远不足蛮军,她不免有些担忧。
“当然不能。”苏长安摇了摇头,极为干脆的给出了古羡君他的答案。
这自然又免不了让古羡君一愣。
这些日子,苏长安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泡在军营之中,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想要磨砺七族集结的四万弟子,应当是要将之打造成以后参与中原乱战的精锐之师。
可是此刻,他自己却否认了这一点,那这些日子他的付出又是为何?
古羡君不免有些看不明白。
当然,如今的苏长安她早已看不明白,但至少在这一点上,她本以为自己未有看错,此刻听苏长安之言,却又似乎是自己领会错了些什么,因此心头不由漫上了疑惑。
“七族弟子,论起修为天赋自然不弱,但若说出类拔萃,也就其中寥寥数人,其余人也就比起西凉军要强上几分罢了,加之从小便受熏陶,可塑性亦要强上几分。”
“可是数年光景,他们能达到何种地步?地灵?天听?这些都远远不足以与司马诩拓跋元武等人抗衡。”
苏长安继续说道,对于古羡君他从来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当然,她若是不问,他也不会说出,毕竟这些事情,在他看来,由他一人承受便可,何须再拉他人一起。
“那你的意思是?”古羡君心头的疑惑在那时更甚。
“我自然是要磨砺军队,但却并不是七族组成的逐蛮军。”苏长安说道,嘴角勾起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
“那你?”古羡君一愣,但很快便回过了神来。
“嗯。”苏长安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此刻古羡君心头的猜测。
“我要精锐之师,是西凉军。而七族弟子,不过是西凉军的第一块磨刀石。”
古羡君闻言又是一愣,她怔怔的看着眼前这个嘴角带着笑意的少年。
她觉得他似乎有些陌生。
陌生得好似他们从未相识一般。
他终于长大,长成了密林中的恶狼。
他蛰伏于黑暗中。
若是他不想现身,没有人能看清他的模样。
而待到他渡江北上那一天,或许整个世界都会因他而颤抖。
第三十六章 苏醒的郭雀
二月的江东,春光明媚。
楚家的演武场上,正有两道身影在飞快的交错。
而台下,稀稀疏疏也站立了几道身影,默默的看着台上的二人。
其中一位女子眉目如画,一袭青衫,手持一把长剑,剑身之上九道剑芒虚影转动。
她周身剑意弥漫,出手便是精妙绝伦的剑招呼啸而来。
而她的对手同样是一位女子,年纪稍大,但模样亦是极为俏丽,身着一袭蓝衣,气息凝实,面对她的剑招身子游刃有余,任凭剑意呼啸,却鲜有触及到她的衣衫。
而待到那青衫女子剑招用尽,她眉头一凝,手中长剑瞬息飞上头顶,只见她双手合十,一道灵力涌现,那悬于半空的长剑便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呼啸而去。
青衫女子见状,顿时脸色一白,赶忙将手中的神将横于胸前,那神将如有灵性,九道虚影顿时张开,将青衫女子包裹其中。
转眼,蓝衣女子唤出的千百飞剑呼啸而至青衫女子的胸前,她的身子一震,纵使有神剑护体却依旧免不了气息混乱,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下去。
蓝衣女子见状,也未有为难之意,她的手忽的张开,方才还汹涌异常的飞剑们便在那时生生停住。
而后千化百,百化十,十合一,最后飞回了女子的手中。
这时那青衫女子脸色已然有了几分苍白,台下一道背负长枪的男子见状也顾不得其他,飞一般的蹿上了演武台,试图想要扶住那女子的身子。
可是那女子在看清来者的模样之时,脸色微微一变,咬了咬牙,还是挣脱了男子的怀抱。
“长雪的天赋虽好,但终究少了临阵对敌狠厉,空有一身修为,却发挥不出十之一二。”
台下一位周身包裹着红衣之人,开口说道。
他的声线有些阴柔,但却并不让人反感,反而是觉得极为好听。
苏长安闻言,这才收回了放在司马长雪与穆归云身上的目光,转头看向一旁的花非昨,他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花非昨的话。
“长雪姐姐的性子太过柔弱了一些……”他皱着眉头说道。
司马长雪的修为进步几乎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这才不过一年的光景,便已然抵达了魂守境,当然这似乎还有北通玄的功劳在里面——十方神剑之中包裹着一股北通玄留下的强大的力量,那力量不断的催发着司马长雪的潜能,让她的修为飞快增长。
只是,即使是到了现在,司马长雪却依然无法发挥出魂守境应有的力量。
这时,罗玉儿已然收剑归鞘,她的身子轻轻一跃,落在了花非昨的身旁。
“是啊,若是我有十方剑在手,寻常问道根本不可能是我的对手。”她这般说道,显然对于司马长雪的表现也并不满意。
“你好意思说人家长雪,你看看你修行多少载了,还被困在魂守。”谁知花非昨闻言却没好气地说道。
罗玉儿闻言,却不敢反驳花非昨,只能吐了吐舌头,朝着花非昨嘟了嘟嘴,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花师叔说,天权师叔祖临走时曾言道,七星需得凑齐,他说这很重要,却又未有言极,究竟为何重要。”花非昨的声线有些低沉,显然对于此事也是有所疑惑。
苏长安闻言,眉头再次皱起,他想了想,方才说道:“明日将玉儿师叔与长雪姐姐一同送往军营吧,她们确实也需要好生磨砺一番了。”
“啊!为什么!?”罗玉儿闻言顿时脸色一变,她生性跳脱,哪受得了军营那般枯燥的生活。
“好。”但这时,已经走到诸人身旁的司马长雪却点了点头,极为干脆的答应了下来。
“咦。长雪?!”罗玉儿脸色又是一变,她试图说些什么,向司马长雪陈明这军营的枯燥无味,但话还未出口,司马长雪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我的修为太低,总是帮不了大家,所以我想好生历练一番,长安说得很对,我的性子终究太柔弱了一些,我想我需要一些改变。”说这话时,这位温婉的女子眸子之中少见的闪过一丝坚毅。
她经历过西凉之难,也看过六族逼宫楚家之事,这让她深刻的明白,力量在这乱世的重要性。
没有力量,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你在乎的人一个又一个的倒在你的面前,而你能做的除了掉下几滴眼泪,便别无他物。
司马长雪并不喜欢这样的事情,所以,她想要变强!
听闻此言之后,罗玉儿脸上的神色一滞,低下了头。
她沉默了一小会,终于说道:“好吧,去便去,等我成了星殒,非打烂你这欺师灭祖的小混蛋的脑袋。”说着,他还朝着苏长安示威似的挥了挥手中的拳头。
她曾一度生活在花非昨的保护之下,以至于她对于修行并没有太过急促的渴望。
但在上一次花非昨身受重伤之后,她才明白,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