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司徒山空传-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阻拦攻击我,让我顺利地下到了井底,我甚至怀疑我那一脚踏空,都是因为她的刻意为之。所以当我找到尸骨的时候,她的心情。应当是感慨万千的。但是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凡间修行,红尘炼心,人鬼之间虽然同为六道众生,但终归各分其道。不可僭越。
  借由飘在水面的米粒,我温和地传递着我的信息。死后复仇积下杀业,以致自身无法超脱,被坠魂锁镇压数十年,怨愤难平,虽然大仇得报。但也因此在无尽的增加自己的罪业。命运既公平也不公平,而命运给我们的选择也似乎不多,无从选择的,就是生死。也许真的像佛学里讲的那样,往前一步便是天堂,退后一步就是地狱,而迟疑着的,恰恰才是人生吧。
  我告诉她,希望她能够安顺释怀,归于我麾下兵马,早成正果。现如今的世上已经没有任何让她继续留存的理由,与其在仇恨中不断困惑,不如朝前迈出一步,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吧。
  也许是我传递的信息起到了作用,七粒米竟然一粒都不曾沉下,这种情况简直太少见了。于是我摸出扶乩小木人,放在水碗边上问道,若你愿意放下,随我而去,请沉下三粒。话音落下之后,瞬间就沉下了三颗米。我又问道,即刻便走,永不回头,若你愿意,再沉下一粒,浮起两粒。
  这是一个让她在我这里选择的过程,如果第一次问话的选择是冲动,那么第二次还能够反悔。倘若连续两次都给了我肯定的答案,则说明她心意已决,不再更改。
  果然米粒再次沉下一粒后。又慢悠悠的浮起来两粒。于是我开始烧符念咒,招魂落幡,将红衣女鬼的鬼魂附在了扶乩小木人身上,接着我用手指沾了点烧尽的符灰,在木人身上画下封印的咒。
  站起身来,才发现我已经蹲了太久。脚也麻了,脑子也因为短暂缺氧而眩晕着。我用帆布包上的布把从泥沙里找到的剪刀简单擦拭了一下,然后放到了我的包里。这把剪刀虽然是凶器,但也非一无是处。它就好像日本鬼子杀人如麻的武士刀,人鬼都会害怕。这把剪刀经过净化加持,也许能够在将来作为我的一个武器。
  我让男青年将我拉上去,渐渐适应了井下的阴冷后我突然到了温暖的地面,温度的骤然变化让我一时无法适应,竟然打了个喷嚏,我的身上湿淋淋脏兮兮的,于是我让男青年给我找一身他的衣服让我暂时穿着。于是我们回到男青年的寝室后,就开始换干燥的衣服。我换衣服的时候。男青年一直在边上站着欲言又止的。我知道他有话想说,于是就问他,你想说什么就说吧,不用遮遮掩掩的。
  男青年才开口问你,刚才你蹲在井底那么长时间,又是烧符又是念咒的,是在给这个女鬼超度吗?我说对呀,这不就是你找我帮忙的主要原因吗?男青年又说,那现在这个女鬼被你超度走了,剩下那十多二十个鬼魂怎么办?一个都让你耽误了这么多时间,剩下的做起来,岂不是要耽误个十天半个月的?
  我笑了笑说不必担心了,那些人都是生而为人的时候被鬼害死的,所以死后就会一直被鬼魂压制奴役,就算这群人不是坏人,我想要救他们也必须先收拾了害死他们的鬼魂才行。而且当最大的鬼魂被我带走以后,剩下的自然会迅速地乖乖离去,不会留存的。男青年看上去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他问我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看着他的双眼,认真地回答他,因为帅。
  换好衣服之后,我又水桶边上用瓢淋水冲了下头发,把头发里的沙子也统统清理了出来。看了看天色。渐渐接近傍晚了,估计再过不了多久,那群知青就要陆续下工回来了。可是现场还没有清理,井边到处都是泥沙和碎石块,井底下还有个穿着红衣服的骷髅。于是我索性不走了,既然我没办法处理这个女人的尸骨,那就假借他人之手来处理吧。
  于是我和男青年先合力将井盖重新盖上,等到回来的人多了之后,我就拿着男青年吃饭的铁盅,一边在院子里吆喝着,一边用力用勺子敲打着铁盅。这种敲击的声音非常刺耳,声音也特别大,很快,这个知青宿舍里几乎所有人都被我吸引过来了。
  眼看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我一下子把铁盅和勺子扔到了地上,大声说道,战友们!毛主席是不是说过,要和一切无产阶级的人们团结靠拢,要打倒一切现存的封建官僚?
  这一招果然奏效,这群小年轻,哪里是我这个神棍的对手。我话音刚落,立刻就从人群里响起一阵洪亮的齐声回答:是!我又大声问道,如果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人,迫害了一个无产阶级的人。那他,是不是该被无情地打倒呀!人群中再次响起一声“是!”声音比先前又洪亮了许多。
  我指了指墙壁上写着的“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九个字说道,这个地方,在解放前就是地主家的大宅子。这几个字,就是我们和封建地主阶级抗争到底的决心!是我们无产阶级的光荣胜利!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
  我突然压低了声音说,可是战友们,你们知道吗?就在这个宅子里,就在我们的脚下,曾经就发生了一起封建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迫害!至今沉冤未雪!说完我指着地上的那么多泥沙石块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从这口封掉的井下挖出来的,而这口井下,藏着一个杀人不偿命的血案!
  大家哗然,我就指了指两个男知青说,你们俩跟我一起把井盖掀开。掀开之后,大家围拢朝着井下张望,都看到了那具白骨。胆小的女知青纷纷尖叫起来,男知青也议论纷纷,我眼看大家的情绪已经被我点燃,于是我高声说道,这个骷髅。就是那个被封建阶级害死的人!几十年直到今天才重现天日,你们说,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接班人,我们该不该给无产阶级人民讨回一个公道?
  该!该!该!
  声音此起彼伏,我知道我的煽动已经全然奏效,于是我接着说,那我们就把她的尸身从深渊里拯救出来!给她应有的厚葬!团结一致,我们誓与封建阶级不共戴天!战斗到底!说完之后,我挽起袖子,高举着拳头。
  战斗到底!战斗到底!战斗到底!
  众人在我的煽动下响应着我的口号,纷纷高举着拳头,几个男知青争先恐后地聚拢到了井边,开始商议着怎么下井去把骸骨“救”出来。我却在众人此起彼伏的“战斗到底”声中偷偷离开了知青宿舍,趁着天还没黑,就赶回了徐大妈家。
  几天之后,男青年再度拜访,除了专程来向我致谢之外,顺便还把我换洗的衣服给我送了过来。当我问起他,那天我走了以后大家都做了什么的时候,男青年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大哥,你真是牛逼。那天你这么一说,当晚就把尸骨给带了出来,大家还专门钉好了一口木箱子。将骸骨装在里面,带去了后山埋葬。咱们生产队几十号知青,为此还都旷工了半天,集体在山上给她唱歌,替她默哀呢。
  我心里觉得有点好笑,但还是绷住了。于是我问他。那天我说的那些话,没说错什么吧?毕竟我宣称要坚决打倒的“封建阶级”,严格说来,我也是其中的一员。男青年说,你说的太棒了,要不是我知道事情,我都差点被你煽动了呢。之后这件事我谁也没说,你不但超度了鬼魂,还让大家厚葬了她,你真是做了件好事啊。
  我微笑着沉默不语,其实算不算好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做了一件我想去做的事。
  随着炎热的天气过去,又开始渐渐转凉。我一如既往地这么生活着。期间我收到师父的来信,得知师父已经暂时回到了自己家里,还住在以前那里。但是他告诉我城里最近戒严的情况又变得严重了起来,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让我没事别往城里钻,老老实实在乡下待着。
  我算是个听话的人,尤其是师父的话。可是就在秋天里的一天,我外出溜达后回到徐大妈家里,刚一进院子,就看到周大爷坐在门槛上一言不发,表情焦虑。徐大妈则坐在孟冬雪的身边,伸手扶着孟冬雪的肩膀,而孟冬雪的背影看上去,肩膀一抽一抽地,好像在哭泣。
  我楞了一下,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什么大家都这个样子?


第一百二十章 。一封家书
  我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不妙,于是走到大家身边,小心翼翼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徐大妈抬头看了我一眼,愁眉苦脸地摇摇头。而孟冬雪在听到我的声音之后,并未抬头,而是一直弯着身子,伏在自己的膝盖上哭着,她的手里,还攥着一张纸。
  我蹲下身子,问孟冬雪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然后我瞥了一眼他攥在手里的那张纸,那是一封信。
  以我对孟冬雪的了解,她虽然是宣传队的活跃分子,但平时都是比较安分的姑娘,性格有些内敛,除了正式的唱歌跳舞之外,她是很少会出去和别人一块儿扎堆儿玩的。平日里偶尔会和别人有书信往来,但就我知道的,除了她家里人,就是一个她从未谋面,远在他乡的笔友了。
  如果说是笔友,就算出了什么大事,也不至于哭得如此伤心,甚至惊动了全家人。于是我断定,这封信大概是家里寄来的,而且说了一件不怎么好的事,这件事就是让孟冬雪哭的主要原因。
  我拍了拍孟冬雪的脑袋说,你怎么了,跟我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孟冬雪没有抬头,而是对着我一伸手,将那封信递给了我。我拿起信有些不知所措,望了一眼徐大妈。徐大妈也表情焦虑地微微点头,大概是说你看看信就知道了。
  从抬头“亲爱的女儿”,我得以知道,那就是一封家书。难道说是孟冬雪的哪位亲人去世了吗?我怀着有些不安的心情读完了整封信,信是孟冬雪的母亲寄来的,内容大概是在说孟冬雪的父亲似乎遇到了很严重的问题。前段日子因为一些事情,于是就没继续留在单位工作,后来抑郁成疾,现在已经病得有些严重了。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病,只能通过开导的方式来缓解,于是孟冬雪的妈妈觉得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让女儿回来探望一下父亲的话,也许会让他高兴高兴,也许病情就会有好转,可是也知道孟冬雪回一次家也并不容易,小妹的岁数还小,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就自然无法照顾父亲了。但是在信的末尾,却又要求孟冬雪要努力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做社会主义大厦上的一颗螺丝钉。
  看完整封信后,我就对孟冬雪说,既然家里都来信了,你就回家去照顾一段日子吧。好在父亲只是情绪糟糕,别的没什么大碍,你回去陪他一段日子,说不定真是有好转。可我话刚说完,孟冬雪却一个劲的埋着脑袋摇头,哭得更厉害了。我心里就不懂了,因为在我看来这封家书除了她父亲的病情之外。也没说什么呀,为什么会哭得这么厉害?于是我转头看着徐大妈,以表达我的不懂。徐大妈说,傻孩子,你不知道他们这些知青,需要呆满两年。挣够了工分,还要通过政审才能够回家里。哪能说回去就回去。
  徐大妈叹息一口说,冬雪就是因为这件事,才急哭了,担心家里,却又回不去。
  徐大妈说的大概就是实情,我并不是知青,于是我并不太懂得他们有这么严格的制度,还以为他们就是我平日里看到的,活波阳光,疯疯癫癫的样子呢。于是我说道,这种时候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你只需要请个病假,偷偷溜走了就是,到时候悄无声息的回来,谁能知道你回了次家啊?徐大妈说道,傻孩子,你说得容易,他们这些年轻人是响应了国家才到咱们村子里来的,国家的命令,是你说不听就不听的吗?要是到时候这件事被人知道举报了,孟冬雪可就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了,起码都得再多呆两年。让这么好一个姑娘在村子里耽误青春,你不觉得有些残忍吗?
  我当然觉得残忍,打从他们到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种畸形的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残忍,放着好好的学不继续上,相对优越的条件不享用,偏要跑到这穷乡僻壤里来粗茶淡饭,每天累得跟狗似的,这难道不残忍吗?
  可我没有说出来,孟冬雪哭得这么伤心让我心里也跟着不好受。于是我对孟冬雪说,那要不然这样吧,你写一封回信的家书,我亲自给你送信去。顺便帮你照顾下叔叔。你在信里就告诉你母亲,自己因故暂时不能回家,就托我去帮忙照顾好了。
  孟冬雪这时候才抬起头,好像在考虑我的提议。不过很快又开始摇头,她抽噎着对我说,从小自己就跟父亲很亲近,如果自己回去的话,父亲心情还会变好一些,你去了虽然能够帮忙照顾,但父亲的心情还是好不起来。我心想也对,于是对孟冬雪说,你们宣传队里不是有那种相机吗?你去拍几张照片。我给你带过去,让你爸妈看看你最近的样子,这样也好呀。
  这时候徐大妈也跟着附和我说,我觉得山娃这孩子说的没错,远水解不了近渴,你在这儿干着急也没用,还不如就按他说的做,山娃都这把岁数的人了,他肯定能够把这件事做好的。
  我心想什么叫我这把岁数的人,我才25岁好吗,虽然我相对于同龄人来说,的确更加稳重成熟了一些。孟冬雪听见我和徐大妈都在这么说。也许是因为刚才一直在哭,脑袋里比较混乱,现在一想,似乎这的确是现下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一个办法,于是就擦了擦眼泪,点头答应了我。
  第二天一早孟冬雪就穿得漂漂亮亮地带着我一起去拍照了。说是穿得漂亮。其实就是一身褶皱没那么多的绿军装罢了,在拍照之前,她还刻意地把胸前的领袖像章摆弄了几下。不但拍了几张单人照,还拉着我跟她一起合照了一张。她告诉我,这样父母看见这张照片的时候,就知道你真的是我拜托过去照顾父亲的人了。
  在那个年代,使用的都是黑白的胶片机,冲洗照片需要花不少时间,最快也要在多等一天才可以。于是那一日时间,孟冬雪也非常焦急,焦急得连去宣传队都无精打采的,我则提前一天收拾好了行李,因为估计这一去,可能需要好多天才能够回来。
  除了一点粮票和干粮之外,我不离身的那些工具是一定要带的。我还装上了几本书,打算如果闲来无事的时候,自己可以读读书。孟冬雪的家乡,和我从小长大的城市相邻,是一座县城,两地之间有公路,但是车次很少。所以两地往返的人,大多会选择坐船,一般来说,当天晚上在其中一个城里上船,那么第二天上午就能够到另外一个城里。
  第二天一早,孟冬雪就匆匆跑去了宣传队取来了照片,装进了信封当中。那信封里还有昨晚她躲在自己屋里边哭边写的一封回给母亲的家书。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她在哭,我难道会告诉你们我扒在门口偷听到的吗?孟冬雪将信交给我,信封上写了自己家的地址,于是我就带着东西上路了。临走之前。徐大妈还抓了一只大公鸡给我,说这是农村的跑山鸡,营养足,肉质好,带去给孟冬雪的父亲补补身子。
  我赶到城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这个时候去码头的话距离登船还有好几个小时。但我如果坐着干等的话就有些浪费时间。既然我得知了师父又住回了老房子。而距离我先前被抓捕的这件事也过去了两年多,只要我不招摇过市,想必是没什么问题。于是我借着这个时间,就去了师父家。他看见我回来了,先是骂了我一顿,说现在城里戒严这么严重你还回来干嘛。不要小命了吗?我简单跟他说了下,我马上要去另一个县城,帮忙照顾下孟冬雪的父亲。师父听后,夸赞我重情重义,然后就下厨给我做晚饭去了。
  吃饭的时候我问师父,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城里来,师父说再忍忍吧,这世道乱不了几年了,最近听说部队已经准备接管这乱局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罢了。我点头,其实我真正的用意,是当孟冬雪结束知青生活。回到城市的时候,我也想要跟她一起回来。但我也知道我和孟冬雪不同,她的回城是光荣而风光的,我却只能偷偷地回来。
  当晚师父送我去了码头,他告诉我,出门在外。只身一人,最重要的就是保全自身,无论如何不要展露锋芒,这世道,容不下锋芒毕露的人。既然上边的人希望我们当傻子,我们就傻吧。心里明白就行。我点点头,师父一直看着我登船后才离开。而因为一个晚上就到了,我也没有买什么床位的票,打算就找个能挡风的甲板坐一夜就可以了。
  船上的风很大,在水里行驶,也常常让我有晕浪的感觉。所以那一夜我睡一会儿醒一会儿,第二天上午大约10点,我才下船,踏上了我从未来过却是孟冬雪从小长大的这片土地。


第一百二十一章 。冬雪家人
  这是一座并不大的小县城,相传历史上曾经是巴国的古都之一,和我长大的城市一样,也是两江相汇,依山而建的城市。这个地方盛产一种叫做榨菜的腌制食品,将普通油菜头经过盐水和香料的腌制,就成了佐饭的美味菜肴。
  由于从未到过这个地方,一切都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这里的政治斗争似乎还比较和缓,虽然街上偶尔也能够看见拉帮结派的年轻人,也偶尔能够看到设下的障碍物和关卡,但是总的来说,这里的人还是不那么激进。人们行走在街上,也没有那种畏首畏尾,迅速通过的迹象。
  我还没有吃早饭,于是打听到一家供销食堂,买了点油条豆浆吃,吃饭的时候,我摸出孟冬雪给我的信,问了邻桌的人,这个地方怎么去。那位老乡也很是热心,告诉了我怎么走,但是因为我是外地人的关系,他怕我找不到,于是还特别拿纸笔给我画了个简单的地图。
  那个地方就是孟冬雪的家。虽然我和孟冬雪是两小无猜的关系,但我想这些事孟冬雪应该不曾跟家里人说过。所以我等下见到她家里人,也不能表态让他们知道,因为那样会很尴尬。不过这对于我来说,到是一个不错的向孟冬雪家里长辈示好的机会。也许我这次悉心照料她的父亲,给她的父母留下一个好印象之后,将来我和她如果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的话,会容易得多。
  孟冬雪的家在位于城西靠近郊区的地方,边上就是火车站。但是这个火车站却跟我长大的地方互相不通火车,这里的火车,都是用来拉煤拉货的货运车辆,而且是个小站。线路据说也并不长。从先前从孟冬雪的嘴里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铁路工人,母亲是做文职工作的,父亲则是铁道检修的技术工。家里还有个小妹妹,也正因为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孟冬雪才会被要求去上山下乡。
  孟冬雪信封上的地址是家里的。是那种厂里分配的职工宿舍,一个楼道里有大概七八户人家的那种。孟冬雪告诉我父亲自从生病后,就一直待在家里静养。小妹妹还在上小学,母亲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才特别需要有人去照顾。而我赶到的时间其实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孟冬雪的母亲跟妹妹现在应该都不在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孟冬雪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下半身穿着秋裤,上半身在秋衣外面还披着一件深蓝色劳保服,手却没穿到袖子里的中年男人。头发有些乱,脸上全是胡渣子,看上去愁眉苦脸,没有精神的人。
  我知道这就是孟冬雪的父亲,于是非常礼貌地打招呼道,叔叔您好,我是您女儿的朋友,给您送信过来了。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是站在门口说的,孟冬雪的爸爸刚打开门,还没放我进去呢。他的眼神有些怀疑,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说,你说你是我们家小雪的朋友,可你看上去怎么岁数比她大了这么多呀?
  我尴尬地笑笑,说其实是孟冬雪插队住到我们家了,她前几天收到您爱人的来信,知道您身体最近不太好。心里着急,哭了好几天。想要回来照顾您,但政策上这是违反纪律的,所以也没办法亲自来,正好我最近到你们这县城有点事要办,这刚忙完。就来看看您,带来了您的家书,还有我们家老大妈的一点心意。
  说完我就提起了手里的鸡,我说这可是农村的跑山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呐,哈哈哈哈!说完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笑了起来,但我其实并非想笑,而是气氛有些尴尬,我试图用我爽朗的笑声,来化解孟冬雪爸爸的戒心罢了。
  接着我就把孟冬雪的信递给了孟叔叔,请他先拆开看看。孟叔叔看到女儿的照片后。脸上出现了会心一笑,可是当看到我和她的合照的时候,却又抽搐了几下嘴角。我见状不妙,于是赶紧对孟叔叔说道,孟冬雪这小姑娘真是挺不错的,能歌善舞,又懂得关心别人,私底下和我关系也挺好的,她害怕您不相信我是她朋友,就特地拍了这么一张照片给您看呢。
  孟叔叔的表情才总算是松弛了下来,于是脸上带着笑容说,既然是小雪的朋友,就快请进来吧,我们家里窄,有点乱,小伙子你可别见怪啊。我心里长舒一口气,看来这进门的第一关我算是过了。从孟叔叔的语气和神态来看,他很明显装着心事,但是在例如我这样的外人面前,他的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