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幸福村,现在已经有了幸福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了,人口早就过了千数。

    陈家庄也在不停的扩张,现在也有了一千多人。其中,约三百人是陈家的下人,其他的人是陈家的佃农。

    幸福村创造的税收相当可观。因为他们不仅仅只是种田,在大郎与辛湖的精心布置下来。

    幸福村,每个组都各有特色,比如最早的幸福村,也就是幸福一组,就专门种植草药,满村子的人除了种些口粮田之外,绝大多数的田地都用来种植那些贵重的草药了,特别是些用途大,而且多年生的草药,几年下来,大家都赚了不少银子。幸福一村成了整个安庆朝有名的草药种植基地。

    而幸福二村,则专门种竹子,搞竹器等竹特产。幸福村的竹器销往大江南北,与翠竹村比肩而立。

    幸福三村,则发展养殖业,他们养出来的猪牛羊,再加工成熏肉,火腿,腊肠,等干货,也由商队销往大江南北,很快就打出了名声。

    幸福四村与五村,则专门种植贵重的鲜花与观赏植物,同样也销往大江南北,很受大户人家的喜爱,甚至还衍生出了香料加工,不仅卖花花草草,还卖香料。

    而陈家庄每年产出的粮食,产量比别的地方高出三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户。陈家庄种的粮食,由大郎和辛湖制定的种什么,几时种,大家要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并且他们还会在水稻田中套养鱼虾,还在田头养鸭子,产的蛋,制成咸蛋与皮蛋,收入也非常可观,肉鸭制作成腊板鸭,以上几样收入也非常可观。

    陈家声名在外,很快就由官府推广到各地,大郎的这一成绩获得各阶官员包括皇帝的认可。于是,在大郎三十二岁之一年,他得到了皇帝的重任,出任了工部正五品的郎中一职,专门管理农田水利等与农事相关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很年老了,并且他当皇帝后生的几个儿子,也已经有成年和即将成年的了,十六岁的皇三子与十五岁的皇四子,十一岁的皇六子,皇帝都十分喜爱他们。其实应当说,皇帝对后头的子女都十分喜爱,并且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不少天伦之乐。

    毕竟,他的长子与次子,均已成年,他一当皇帝两个儿子就已经独立出去了。就是这两个儿子们小时候,他地位不稳,对儿子们也只有严厉教育,况且那时候他自己也年轻,不象后来生这些孩子时,他年纪大了,对孩子们多了些宠爱,也更加喜爱天伦之乐了。

    所以,皇宫中长大的几个皇子皇女,都受到了皇帝极大的优待。而他们的生母及其娘家,也相应的获得了很多恩宠和好处。这样就给太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他的外公家虽然还算给力,但是那都是建立在当年打江山时获得的官职,相对于这些后来起来的妃子娘家,人家本来就是正经官员出身,十几年下来,这些人的地位和官职与权势直逼先皇后的娘家。

    大家合力围攻之下,太子的舅舅已经快要被架空了,而他的表兄弟们,有能耐的却也不多。再加上,章氏一族历来有不喜皇后娘家位高权重,怕外戚干政,所以,皇帝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眼,慢慢的太子的势力竟然被蚕食了不少。

    特别是皇三子与皇四子早早就封了王,皇帝在为他们选妃时也十分给力,这两位风光的小王爷,可以说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完全就是在享受,但是人家偏偏很会搞政治斗争。

    两人的母亲,也是位居四妃,在后宫中权力很大。皇帝一直没有再立皇后,只有两任先皇后,后宫中权力最大的就是皇四子的母妃,德妃娘娘,其次就是皇三子的母妃,贤妃娘娘,两位娘娘都是厉害角色,后宫由她们共同把持与治理。

    但这个时候,就是太子的儿子都已经成年了。皇权争夺已经不可避免。偏偏皇帝已经年老,却又越发惜命重视权力,对太子越发有隔阂。太子在各方的压力下,处境十分艰难,这种情况下,太子想保持平稳的心态十分难了。

    压跨太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太子的长子的婚事。

    按理说,太子的长子,兴郡王的王妃人选,应当是挑选德才兼备之女,并且其家世背景还不能太低,要处在既然有权势,官职又不是第一等,第二等的人家。因为此女以后很可能就是下下任的皇后。兴郡王是作为太子的接班人在培养的。

    为此,太子与太子妃也算是用心良苦,仔细的观察了很久,终于在挑定了二个人选。这二个人,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不错。

    但是,不等他们出手,皇帝居然把这二人指给了皇三子晋王,皇四子清王。这还不说,还把太子与太子妃给兴郡王看中的侧妃人选都给指给二位皇子,毕竟他俩是亲王,有两个侧妃的名额。皇帝这一做法,完全就是打太子的脸,并且还没做出补偿,兴郡王的婚事皇帝根本就提都没提。而实际上,兴郡王年纪还比皇三子略微大了一点。

    太子与太子妃大怒,兴郡王的婚事也因此搁了下来还不说。不等他俩反应过来,京里适合的女子,居然都很快就被人订下来了,很显然是有人动了手脚,根本就不想让兴郡王得到有力的妻族势力。

    近五年来,皇帝已经对太子有所防患了,随着皇三子与皇四子的长大,皇帝更是对后宫及这些小儿女们宠爱有加,平时里各种小事就算了。但这两个儿子刚刚成年,就都封了亲王之位。享受的待遇比燕王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他们虽然被封为亲王了,有了自己的封地,但却都没有离京,而是在京城开府过日子。

    皇帝一副舍不得儿子们离开的样子。打着儿子还没有成亲不能离京的说法,而实际上呢,就算他们成亲了,也不一定会离开京城。他们将会是太子上位的极大阻力,甚至有可能是他们会干掉太子这个储君自己上位。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与太妃再也不能隐忍了。

    所以,太子给燕王送了一道秘令,告诉他,为何燕王府的燕王妃与两位侧妃,都没能生子的原因,并且燕王被下了秘药,他只能生女儿不能生儿子。皇帝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让燕王有子嗣,这样的燕王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会上位了。没有儿子作继承者,燕王是不可能会当上皇帝的。

    燕王拿到这样的消息,从头到脚,凉了个透,整个人都象被扔在冰雪中一样了。他没想到皇帝会这么狠,狠到这样对他。虽然他并不想与太子争斗,也一直苦心为皇家办事。这些年来,大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的授意下完成的,不然就光凭大郎与辛湖,很多事情哪能办得这么顺利。而燕王又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的,所以大郎得到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相当强悍,不然大郎与辛湖,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年多的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成就。

    燕王对自己的身体其实早就有所怀疑,但是一直找不到什么线索,二来也他能生女儿,只是没生儿子。但是,他这些年也一直在暗中寻找神医。

    因为他年纪也不小了,他只有五个女儿,除了当年同时生下的三位郡主之外,他后来又纳了几个年青健壮的女子,却也依然只生了二个女儿。所以燕王总共有五个女儿了,却一个儿子也没有。为此,他找了不少名医,也曾经有人提出过,燕王是否中了毒,只能生女,不能生男的说法。

    当然了,太子除了告诉燕王此事之外,还告诉燕王,他有办法给燕王弄解药解毒。

    燕王知道这个秘密之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三天没有出来。然后,他招集了自己的几个心腹手下,让他们全力以赴去寻找神医。同时,他密令杀手上京,杀死了皇帝目前最心爱的儿子皇三子,并且重伤了皇四子,令得皇四子奄奄一息,永远不可能再站起来了。

    这是他与太子达成的协议,他帮太子解决对手,太子帮他弄到解药。同时太子还答应他,自己上位后,还会另外把凉平府附近的几个州府全部划给燕王当封地,他算是让燕王独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人呢,还有没有人在看啦。

 第226章 巨变

    皇三子的死与皇四子的重伤; 这两件事同时发生; 极其突然; 令到朝野震荡,皇帝恼怒伤心交加; 气得晕了过去。后宫一片混乱; 德妃与贤妃二人都昏死过去,被救醒后; 就开始疯狂的报复。

    但是此案在皇帝的亲自监管下; 居然完全找不到有太子出手的任何痕迹。查到的结果全部指向晋王与清王; 这场惨剧; 就是他俩互相争斗的结果。这两人向来不对服,私下暗较劲,皇帝自己都清楚。但他不相信; 因为这两个儿子; 没有那么蠢。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 互相动手搞个你死我活。

    皇帝心中是怀疑燕王的,但是他也一样找不到燕王的把柄。也曾怀疑太子与燕王联手; 但一样也找不到一点儿蛛丝马迹。所以; 皇帝看谁都是凶手。京城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搞得人人惶恐不安。

    而死掉了两个有可能当继承者的儿子之后,太子的储君地位更加坚固了; 所以皇帝即使怀疑太子,但为了国之根本,也不可能就这样干掉自己的储君。因此; 皇帝不得不表面上保持着相信太子的样子。同时,他还害怕太子会把他都干掉,又时刻与太子保持着距离。

    为此,皇十一子的处境就非常不妙了。贤德二妃看他最不顺眼,因为他虽然年纪还小,但为人处事非常成稳,还与半夏交好,半夏是他的伴读。她们觉得自己的儿子一死,皇十一子,就很可能趁机而起。所以,她们时时刻刻的打击皇十一子,就连陈府也跟着受到了牵连。

    大郎与辛湖这简直是坐家里,祸从天降,皇帝虽然明白,他们俩人不可能去动晋王与清王,但是大郎与燕王的关系那么亲近,他自己看大郎都有些疑心疑鬼的,更何况德妃与贤妃已经失去了理智。他心疼自己的女人,并且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伤心,又多少有些对大郎起疑心,所以就放任了两个女人疯狂的发泄。

    为此,半夏在宫中受到了杖责,被德妃与贤妃狠打了一顿,鲜血淋淋的送回了陈府,辛湖恼怒交加,只恨不得打进宫去,她十分明白自己的儿子受到了无枉之灾。陈家不可能对付皇帝的儿子,不管是哪一个,以陈家现在的权势,还轮不到他们站队,况且太子身为储君,虽然这几年有些被打压,但实际上,皇帝并没有明言过太子的不是。别说陈家了,那些大官重臣们可没有一个人敢表现出亲近皇三子与皇四子来。更不可能去对付他们。

    “皇帝这是老糊涂了,居然把气撒到我儿子身上了。”辛湖恨恨的低声咒骂皇帝。

    “你小声点吧,皇帝这是在气头上,指不定还有多少人倒霉呢。咱们趁这个机会,干脆安排半夏离京,去幸福村养伤吧。半夏远离了皇六子,也就不会再受到伤害了。”大郎说。

    他很明白自己是不可能与皇帝斗的,何况半夏只不过是皮肉伤,如果真的伤了根本,他也不会还能保持理智了。但是,他心里对皇帝,对德妃与贤妃也是非常不满的。

    “哼,拿我儿子出气,可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辛湖看着儿子的伤,又是痛又恨。她记下了这笔帐,德妃与贤妃的事,她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

    “暂且不要理会她们,我就不相信了,皇帝还能护得住她们多久?”大郎咬牙切齿的说。

    皇帝年纪大了,两个儿子出事后,更显老态了。只要皇帝一死,无论是谁继位,他都有办法去找回场子,那时候,他倒要看看,有谁还会护着德妃与贤妃。皇帝一死,这两位就是太妃了,太妃如果有儿子当王爷,现任皇帝又与这位王爷交好,太妃还能出宫去儿子府中当太妃,过好日子去。

    可是,如果没有儿子,太妃又受到新皇帝的仇恨,那日子可就惨了,死都死不了,只会活着受罪。

    十一岁的皇六子看着半夏,都被德妃与贤妃处置了,而皇帝居然没说什么话,就知道自己在宫里呆不下去了,否则搞不好就会丢了小命。大郎与辛湖都是有功之臣,半夏又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居然因一点点被强安上去的小罪,就差点被打死了。这令他很是心寒与胆战。他知道德妃与贤妃已经疯了,而皇帝居然还任凭她们疯。

    于是,他与生母敬嫔商量过后,去找皇帝请辞离宫,去了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地方当王爷。意思是说,他把自己放逐了,远离了京城这个权力斗争的中心。从此去过与世无争的富贵闲人日子。

    实际上他可能连富贵闲人也算不上,因为他才十一岁,再怎么成熟稳重,也不可能象燕王那样能顺利在凉平府站稳脚跟。所以皇六子只能关府闭户,窝在自己的王爷府中不出来。以期待皇帝又朝一日能想起自己,又或者新皇帝能多少照顾一下自己。不然,他这苦日子就有得捱了。

    皇帝其实还是蛮喜欢皇十六子的,况且这个孩子也十分聪明伶俐,看着这个小儿子,他内心的亲情又回来了。可是,一想到皇三子与皇四子,他又明白皇六子真的只能离开了。所以皇帝大手一挥,封了才十一岁的皇六子为静郡王,即刻去封地泊州。

    泊洲这个地方,比起凉平要强上一些,但也一样地广人少,一样是山区,经济也不算多富庶。好在皇帝怕这个小儿子也丧命,同时还安排了重兵护送静郡王去封地,还给了他二千亲军护卫兵,及一些有能力的帮手,包括不少的钱财。

    皇帝真心希望这个小儿子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已经是他唯一的一个还有可能当富贵闲人的儿子了。泊洲不算多好,但也不算太差。朝中诸大人与后宫对此事,都没有多大的反响。

    与此同时,皇帝升了敬嫔的份位,敬嫔一跃成了淑妃,与德妃,贤妃比肩。

    “母妃,儿马上就要走了,以后在宫中您只能自己多保重了。”静郡王扶着淑妃,带着哭腔,十分不忍离去。

    他们母子在宫中的生活,一向安稳,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皇三子与皇四子头上。淑妃又一向低调,他们母子二人,都以为自己会平平安安的当个富贵闲人。哪里想到,皇权的争斗如此惨烈。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差点变了天。

    “我儿才十一岁,连皇宫都没出去过几次,连京城都没有离开过,就得独自去千里之外,况且路上也不会太平。你一定要小心,可不能着了道。一定要好好的活着,长命百岁的活下去。”淑妃抚摸着儿子还稚嫩的眉眼,忍着眼泪不停的交待着。

    “儿子知道。”静郡王点头,心里也一阵阵害怕与迷茫。对前途的迷茫,及命运的害怕,令这个原来俊秀的小公子,变得憔悴不已,双眼越发显得大了。

    淑妃心里恨得在滴血,但却要在儿子面前保持着安静,她不能给儿子再添加害怕了,她怕儿子会支撑不下去。她只能鼓励他,安抚他,给他信心。

    静郡王离京,除了带了皇帝的人,还带了自己的心腹及淑妃给的几个心腹宫人及外公家暗中派出的人手。大家团团围住静郡王,就怕有个什么闪失。实在是大家都知道,一路上极有可能有杀手来刺杀静郡王。

    静郡王一走,太子与兴郡王就成了德妃与贤妃打击的目标,不过此时的太子和兴郡王可不比以前了。太子是储君,兴郡王又是他的嫡子,下一任的储君,在皇帝没有表态要废除太子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敢动太子了。况且大家都明白,皇帝眼下就剩下太子与燕王两个儿子了,太子上位的可能性极高。谁活得不耐烦了,敢得罪下一任的皇帝。

    所以,德妃与贤妃折腾了一阵子,也就消停了。而这时太子和太子妃开始收拾当初坏了兴郡王婚事的一些人。

    而那几个已经订给了皇三子与皇四子的姑娘家,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还没有出嫁,男人就死了,皇四子虽然没死,但也活不过多久了,况且他已经是个废人,娶不娶妻又有什么干系。但是这些姑娘,却不可能再嫁他人了。她们无论有没有嫁出来,都只孤独终老了。谁还敢娶她们啊。而另外几家匆匆订亲的人家,也没讨到好,都或大或小的出了事。

    这些人家知道是太子和太子在报复,但却也没办法,谁让自己当初没长眼呢,这会儿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落肚了。

    此事牵涉甚广,有近三十户人家的适婚男女无法成亲了。这对这些家族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打击。所以,私下底有人求到辛湖头上来,想让她去和太子妃说个情。

    辛湖哪里肯,为了避免麻烦,直接说:“我在太子妃面前可说不上话,再说了,我儿子上次在宫中被打得半死了。我还没处伸冤呢。”

    半夏在宫中挨打的事情,这些人哪能不知道,听得辛湖直说伸冤,就知道辛湖心里也是记下了一笔,只得讪讪而归。说实话,半夏的事情虽然与他们无关,但是却与贤妃和德妃有关,他们这些人如果不是为了巴结贤妃与德妃,又哪能落得今天这个下场呢。当然了也不排除有受德妃与贤妃暗算的人。可是这又怪能呢,只能怪自己蠢。

    不过,这些事情,也令到大家对皇帝很不满,都在私下底谈论,皇帝老糊涂了。

    结果,更令辛湖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没几日,重伤不起,命在旦夕间的皇四子清王大办婚礼,正妃与两位侧妃同时嫁进来了。虽然婚礼办得很大,但气氛却一点儿也不见喜意,三位娘娘的娘家是忍着眼泪把姑娘嫁出门的。大家都知道,她们三人,就是去送死的。清王一死,她们只怕连守寡都守不成,只能陪葬。

    而皇三子晋王的一正二侧妃,在抱着晋王的牌位,办了简单的婚礼后,全部入了皇陵,去为晋王守陵。

    说来这些姑娘青春美貌,品性端庄,原本有大好人生,现在却只能当个活死人。

    “这也太过份了。就算不让她们再嫁,也可以让她们出家当个姑子,又或者在娘家里守望门寡啊。”辛湖直摇头,对此事非常反感。

    本来安庆朝,对寡妇改嫁的事情都不在意了,更别提有守望门寡的事情。当年皇帝还下令不到四十的寡妇不必守节,可现在却这样对待这些花季女子。实在是太令人测目了。

    “你也别同情她们,谁让她们的爹娘这么早站队,还蠢呢。你等着看,等太子继位了,这些人家还会遭到致命打击呢。”大郎冷笑道。

    如果不是因为太多的巴结德妃与贤妃,她们的野心也不会暴涨,以至于闹出这些事情来,最终只不过是连累了他人。他也为这些姑娘可惜,但那又怎样。谁让他们的家人没眼光见识短还蠢呢。

    “哎,这太子继位的事情,怕也不能这么顺利吧。”辛湖压着嗓子,在大郎耳边小声的说。

    “恩。最近也不知道燕王在干什么?”大郎也咬着她的耳朵,两人小声的谈论着这些国事,心里都十分担心。

    他俩心里也在怀疑,是燕王动的手,其实好多人都怀疑是燕王动的手,可是连皇帝都查不出来,大家也不敢说出来啊。

    “算了。我们也不用想太多,反正我们四兄弟,也没有一个四品以上,都是些小官。有什么事,也闹不到我们头上来。大不了,咱们不做官了,回去种田。”大郎安慰似的拍拍辛湖的肩膀,结束了谈话。

    作者有话要说:  快完结了。感谢大家的陪伴,我准备要开新文,希望大家继续来支持我哦。

 第227章 压抑

    京里的暗涌与铺天盖地的悲惨; 都与辛湖和大郎没多大关系; 两人安安静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们十分低调; 基本不出门。其实京里也没什么可应酬的,所有的喜事都停下来了; 皇帝连死两个心爱的儿子; 谁会在这个时候触皇帝的霉头啊。就是有出了丧事的人家,连丧事都办得十分低调; 就怕一个不小心; 又招了麻烦事。

    在这种沉重压抑; 而不安的氛围中; 大家都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被揪到什么小把柄,闹出大事情来。就连太子与太子妃也十分低调; 安安份份的不再动什么手脚了。

    日子一晃就过去了三个多月。京城里一片寂静; 原本热闹的街道铺子; 再也找不出一丝繁华了。受到影响的老百姓真不少,大家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乡君; 这些日子点心铺子的生意差了好多; 不到平时的六成了。”点心铺子的掌柜过来报告。

    辛湖叹了口气; 说:“没事,差就差吧; 这段日子有多少人能有心情好吃好喝啊。这事不怪你们。暂时先把产出减少到与目前相当的程度。以后看情况再慢慢加吧,正好也让大家轮着歇几天。每天的工钱照算。”

    掌柜的心里大安,高兴的说:“好; 小人这就回去安排。”

    晚上大郎回来,辛湖和他谈起这件事,大郎也有所感触的说:“别说咱们家的生意差,那些专门寻欢作乐的地方才叫生意差呢,人家都快要直接关门了。”

    “那不是应该的吗?只是苦了那些卖肉类的小摊贩。”辛湖叹道。杀猪的,卖肉鱼类的,不能做生意,当然也没有人敢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