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出门时辛湖考虑的充分;让他们带了一大包盐;说是路上如果弄到的猎物多;吃不完可以腌制后带回来吃,天气渐热怕会变坏。所以他们才能吃上美味的烤兔肉。

    至于那两头肥野猪;这会儿早就被捆得严严实实的,连嘴都捆死了,扔在一边。江大山准备带这两野猪去换点东西。还是留着活口;更值钱些。而且他们也没带那么多盐;杀了吃不完;多放两天,这肉也坏掉了。

    四个伤员,每人吃了小半块饼,再吃了两块不大不小的兔子肉,江大山就不让他们再多吃了,怕他们饿的时间长了;一次吃太多东西会受不了。

    不过,四个伤员也很自觉,也不敢多要吃的,毕竟他们连命都是人家救的,哪里还敢要很多吃的啊。虽然,他们觉得自己还能再吃很多,但他们也明白他们吃下去的这些东西,完全能维持他们活着了。

    因为还要往前面走,江大山和谢公子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带四个伤员走,带上是个麻烦,并且还有两个断胳膊断腿的人,也需要就地休养。等他们返回时,再带上这四个,一去一回起码也有四五天时间,这四人的伤也养得好些了,有力气跟着他们回村。

    于是,第二天早上,江大山给他们留下了些食物,说:“我们要去办些事,过几天回来时,再来看你们。”

    “恩人,恩人,带我们走吧,我们什么活都能干,只求一口吃的。”四个人连忙苦苦哀求起来。恨不得抱住他们的腿,不让他们走。但却又不敢放肆。

    “我们去办事,你们现在伤成这样,连路都不能走,怎么带上你们?”江大山反问。虽然他们已经打算带这四人回芦苇村了,但表面上却是一副不想带他们走的模样。

    “那带他们俩个小的走吧。他们好手好脚的,不会给你们添大麻烦的。”胡传富连忙说。

    他的女人也一边猛推两个小的,现在能活一个就算一个了。能带走这两个小的,也算是他们这一大家子亲人还有两个活口了。

    可是两个小的,却不肯丢下他们,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一个劲的说:“不行。求求你们,把我们都带上吧,我们俩要是走了,表哥表嫂怎么办?”

    四个人恨不得抱团痛哭,看得谢公子不忍心了,说:“行了。都别哭了,我们过几天就回来。你们先在这里养着身子。养得差不多了,才有力气跟上我们。”

    “恩人们真的会回来?”女人充满希望的问。有个活头,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啊。

    “那是当然,我们得回家去啊。这里可是必经之路。”江大山笑道。

    “你们只管在这里养着身体,天天吃好睡好,我们过几天就回来了。”谢公子又劝道。

    这下四人不再吵闹了,不过却担心的说:“要是再遇上野猪可怎么办?”

    “哪里这么多野猪,这里很安全的。多捡些柴草,要是真遇上野猪就烧些火驱赶它们。另外,不要乱走,附近有水有野菜,不会饿到你们。”谢三伯说。

    他们选择的这个地方很空旷,四个较大的开阔地,周边都是石头,连野草都没长多少。没东西可以吃,野猪一般不会到这里来,当然了如果野猪真来,他也没办法了,只能算这四个人倒霉。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又给这四个人削了几根尖利的树枝当武器,其实他们自己也有菜刀砍刀类的利器,只是要真遇上野猪,四个人两个伤残人员,两个不过十二三岁的瘦不拉叽的少年人怕也不是野猪的对手。不过,这里有个天然的石洞,四人躲在里面,把洞口挡得严实一些,只要安全度过几天就行了。

    “喏,白天出去多挖些野菜回来,炖野兔子汤喝。其他时间就好好呆在洞里歇着,养好精神,把身体养好了,才有力气跟我们回去。”临走之前,江大山又交待道。

    “好的。”四个人齐齐应道。

    江大山留给他们四人的食物,有八个大饼,几只已经处理干净的野兔子,还有一小包盐。

    “这些东西,够你们吃个几天了,几天之后我们也应该回来了。”江大山说着,上马走了。

    胡家这四口人也还有些行李,其他人都死了,只剩下他们四人,行李自然全归他们了。虽然大都只是些衣服了,但也有些锅碗类,足够他们自己过日子。

    阿志和阿信目送着江大山他们走远了,才闷闷不乐的回到藏身的山洞。他们害怕恩人们一去不返,连日的东奔西逃,亲人们都死得差不多了,难得有人出手帮他们。他们心里是很希望能跟着恩人们离开这里,这个地方他们一点儿也不熟,而且还有可怕的野猪。

    “怎么啦?”胡大嫂问。胡大哥也担心的看着他俩,现在他们夫妻二人都不能动,还得靠两个小的照顾呢。因为四家互相之间都是亲戚,他们四个人的关系还不错。现在又只剩下四人了,更有相依为命的感觉。

    “表嫂,他们还会真的回来带我们走吗?”阿志和阿信不约而同的问。

    “会的,他们说会,就一定会的。我们现在只要养好身体,不给恩人添加太多麻烦就好。”胡大哥劝告两个表弟。

    要不是遇上江大山他们,自己四个人能不能活下来都难说呢。现在人家不仅帮自己们处理了伤处,还给了粮食,又找了安身的地方。他们一定要快点好起来,才能跟着恩人们回去,重新过日子。就算人家真的不回来了,他们养好了身体,也可以慢慢再寻活路。

    毕竟现在有了粮食,可以过一段日子了。前面,他们光靠吃野菜都没有饿死,这几只野兔子和八个大饼了了,他们省着点吃,过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其实,他们过去的一个月,吃得还没有这点食物多呢。十天半月之后,断骨头虽然不会完全好,但其他的伤口,应该基本养好了,身体好了,他们能活下去的机会就更大了。这样一想,他就越发有了希望,劝说起表弟们就更有力气了。

    “是的,你们不要想太多。我们难得遇上好人,以后得好好报答他们。”胡大嫂说。

    “知道了。你们好好歇着吧。”阿志说着带上阿信出去找柴草的挖野菜。阿志比阿信大一岁,很有哥哥的模样呢。

    现在的夜晚还很冷,而且怕野猪来,他们得多准备些柴草,其实如果不干活,他们心里也会不由自主的乱想。还不如寻点事情干,心里好受一些。

    “唉,以后我们就只能和表哥表嫂在一起过活了。我好想我爹我娘啊。”阿信说着,又流泪了。他的爹娘兄妹叔伯全死光了。

    “别怕,我们会好好的。”阿志安慰道。

    现在不是痛苦伤心的时候,他已经从不断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变得坚强起来了。因为这个时候,你自己不坚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其实他对恩人们会不会回来,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但是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很清楚,江大山他们都很厉害。就连那个比他们还要小的孩子,都明显比他俩厉害。只是,他总会次由自主的想,如果能早几天遇上他们,爹娘们,叔伯们就不用死了。

    洞中的胡家夫妻俩,相对无言,胡大哥满身伤痛,渐渐睡着了。胡大嫂虽然睡不着,但她身体太虚弱了,也闭着眼养神。年前她千辛万苦的生下头胎子,孩子落地就不太好,勉强养了两个月。她就不得不抱着虚弱的小婴儿跟着一大家子人逃出来了。

    路上那个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两个月大的婴儿哪里养得活,不出几天,孩子就去了。她咬着牙勉强跟着大家,一路逃。她的命还算大,最后能活下来的女人,就剩她一个人了。可是,一想到那个短命的儿子,她的心又空荡荡的,痛得不行。

    走远了些,江大山和谢公子两人又商量着说:“把他们四人带回去,先住在湖边的屋子里吧。幸好当时把那屋子盖得好,住人没问题。”

    “现在住是没问题,但冬天就不行了。湖边冷,那屋里又没有火炕,如何过冬?”谢三伯问。

    “难不成还得我们自己弄个火炕?”江大山发愁了。

    “我不会。”谢公子连忙说。

    “咱们都不会,只能问问他们自己了。实在不行,我们在村子里再盖间屋,起码比在湖边要暖和些吧。再说了,大家住在一起,也好些。”大郎说。既然已经要带他们回去了,自然也要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

    “说到再建房子,其实我也得建,我现在和大郎他们住在一起,暂时没问题,再过一两年,阿湖再长大些,就得让她单独住一间了。”江大山猛然起一个重要问题来了。总不能让个大姑娘家还一直和家里的小子们一起住吧。

    “就是。是该分开。”谢三伯和谢公子都说。

    其实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象阿湖这么大的女孩子是不能和男孩子一起睡了,条件差的也是只能和女性亲人一起睡,条件好的就自己单独睡个小间了。

    “那我们回去后,再盖房子吧。这回要多砍些树回来,把房子建得更结实些,以后还得想办法盘上火炕。”江大山又说。

    “行吧。左不过十天半月就盖好了。”谢公子笑道。反正这次回去,他们也得留在村子里先观察胡家人一段时间。所以,他们有时间再建房子。

 第78章 生意

    大郎他们出门已经五天了,这一路不停歇的;山是越来越大,路却是越来越荒凉。因为还在初春树木花草还没来得及疯长;要不然他们只怕连小路都摸不到了。只能在大山群里瞎穿行。

    离开胡家四人;他们又走了二天一夜;第三天都快下午了;江大山和谢公子已经快要失望了。终于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农田。

    谢三伯松了口气,高兴的说:“有人种田,附近肯定有人家。”

    “恩。总算有希望。”江大山说。

    四个人又继续前行;经过了一个个长长的大下坡路;再转过一个大弯;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大郎兴奋的指着前方不远处的炊烟说:“哎,那边好象有人家了。”

    “不错,有烟,就算没有人家,也能遇上人了。我们小心点,先找过去看看。”江大山兴奋的说。

    他很怕出来这么多天;什么收获也没有,还得带回四个人,芦苇村的三家人能顾得了自己就不错了,再多四口人,别的不说,光是口粮就是个大问题。

    四人兴冲冲的继续前行,终于发现了一个村庄。一排排低矮破旧的茅草黄泥屋子,掩藏在大树与翠竹之间,一看就知道这个村子不太富裕。

    四个人骑着高头大马,一到村口就引起了全村人的注意。正好又快到做晚饭的时间了,村子里的人基本都在家。小孩子们在门口打闹嬉笑,整个村子鸡犬相闻,人来人往还蛮热闹的。

    谢三伯带着大郎往村子里来,留着谢公子与江大山守着四匹马。

    小孩子们好奇的看着他们,谢三伯问了几个玩闹的孩子,“你们村的村长是哪户?他在家吗?”

    “村长来了。”一个拖着鼻涕的男娃娃,指着不远处的正快步往这边走来的中老年男人,说。

    “路过贵村,打扰了。”谢三伯连忙过去和那村长攀谈起来。

    “难得有外人到我们这穷村子里来。客人们打哪边来?是来干啥的?”村长年约五十多岁,看上去很和气,但也很精明,甚至隐隐很忌惮他们,毕竟他们骑着马,一看就不是普通乡民。

    “我们从南边来,路上走了几天几夜了,在山里还弄到了两头野猪与一些野兔子。不知道贵村有没有多余的粮食,能换些给我们。”谢三伯说。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拢过来了,有刚从田里回来的找着锄头提着篮子的老农,也有大媳妇小姑娘的,男男女女还不少呢。大郎刚才粗略的数了一眼,这个村子有约二十户人家呢,看来人口还不少。一户人家只算五口,就有百来口人。想来这个村子算得上是个大村子。

    “我们村穷,种的粮自己都不够吃,没有多余的。”村长直言,没有粮食。

    “就是,这时节家家户户都靠野菜充饥,哪有多余的粮啊。”几个面有菜色的年青人说。

    “那你们村应该有不少竹器吧?”大郎问。这里到处是粗壮的楠竹,想来也是有人会制竹器才对。

    “我们村人人都会编些竹椅,竹筐子竹篮子,你们要吗?”村长问。

    众人也眼巴巴的看着他俩,希望他们要。这些竹器并不值钱,他们这里虽然胜产竹子,但却因为出入不方便,根本就无法卖出去,每年也只是有商队过来收购一些,但价格都极便宜,大人也不过是赚个手工钱而已。不过,也正因为有这些竹子,他们村的生活却要比其他村稍微好一点儿。

    起码一年到头,不是全靠那几亩山田。所以,大家对这些竹子也非常爱惜,对编织竹器的手艺也非常保密。

    “我们拿野猪肉和你们换,行不?”谢三伯问。

    众人面露喜色,村长沉吟片刻,同意了。村民们欢呼起来,村长让几个孩子过去让江大山他们进村来。

    江大山和谢公子牵着四匹马慢慢进了村,其中两匹马背上绑着一头捆得严严实实的野猪,一匹马挂着两只筐子,筐子里拴着一串野兔子。兔子和野猪都是活的,只是嘴被绑住了。

    看到野猪野兔子,很多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他们这个村很穷,大家靠种田为生,但这里的良田少,还东一小块西一小块的,大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产出的粮食除了交田税,自己家都不够吃。一年里有大半的日子,还得靠找野菜来充饥。

    虽然有些竹器贴补下生活,但却因为价格贱,并且难得卖出去,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也不过是比最穷的强上了那么一两分而已,现在家家户户都堆积了些竹器,就等着人来收呢。

    因为穷,家家户户都难得见到荤腥,一听到可以拿东西换肉吃,大家七嘴八舌的聚到一边去商量价钱了。

    就凭刚才的观察,大郎就知道这个村子很穷。虽然离山不算远,但村民毕竟出生普通农户家,有能力打猎的人并不多。实际上他们不仅不敢往深山里去,而且附近山坡上种的庄稼还偶尔受到野猪的祸害,甚至还有野猪伤人的事情发生。但他们却不敢随便对付野猪,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战斗力太差了。所以,就算附近都是大山,山里有不少的野物,他们也没办法去弄回来吃。

    村民们象看稀奇似的围着他们,有的小孩子,更是眼巴巴的,恨不得拿刀来割块肉回去吃。

    两头野猪虽然受了伤,但一路上,江大山他们也给野猪吃了食,反正路上到处是野草野菜,野猪又不挑食,随便喂几捆野菜,养着不让它们死了。活着的野猪更好买一些。野兔子也一样。

    村长和几个能做主的人商量了一下,让人取了一把竹椅子,一张长板凳,一对竹筐子,几只大小不一的竹篮子,竹簸箕等物,对谢三伯说:“这些东西,你们看一下,要哪几种,我们好谈价格。”

    大郎看了下这些东西,除了竹椅子和竹簸箕他都感兴趣之外,竹筐子竹篮子只是粗粗的扫了几眼,这些东西真不值什么。

    “你们有小竹床吗,就是天热时在外乘凉睡的。”

    “有啊,大小都有,家家户户都用着呢。”村长一听乐了,连忙又叫人去拿了三张大小不一的竹床过来。这才是最贵的东西,也是他们卖的大头,其他的竹篮子什么的,一般都是添头送给商队的。

    大郎看了看,表示满意,假装和江大山商量似的说:“舅舅,我们要几张中等大小的竹床吧。”

    “行啊。四张够不够?”江大山问谢公子。

    谢公子说:“够了,再多我们也带不走。”

    于是村长让人另去拿了三张他们说的中等竹床过来。

    “问他们吃不吃竹笋子”大郎在江大山耳边低语道。

    江大山连忙问了这个问题,村长笑道:“自然是吃的,家家户户还晒了笋干呢,小光去拿点笋干过来。”

    很快的,笋干就拿过来了,谢三伯假装仔细的看了看,然后看着大郎的眼色,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好坏,但却也吃过笋干,比如腊肉炖笋干就是一道很美味的菜。

    “这是旧年的笋干吧?”大郎问。

    “是的,今年的笋干还没有开始晒呢。”村长惊讶的看着大郎,说。

    他没想到,这四个人当中,居然是这个孩子最识货。想来,这孩子才是其他三人的主子。他心里以为大郎他们也是行商的,大郎这个小主子是出来历练的。因此对大郎就更加另眼相看了。

    “成货,价格就便宜些了。”大郎说。

    他自然知道新笋干没出来,这才刚出了笋呢。其实他也认不出这是成笋干,只是看着季节猜测而已。

    “那是当然。”村长点头。越发对大郎恭敬起来。

    “我们要十把中等椅子,十条长板凳。四张竹床,十个簸箕,一对大竹筐子。十斤笋干。拿一头野猪和你们换,行不行?”大郎问。

    这是他和江大山谢三伯他们商量好的,其实这不是他们的底价,如果对方会还价,两头野猪也给他们也行。反正他们并不太在意野猪能换多少东西。

    “一头太少了吧。再加点。”村长说。

    “行吧,再加两只野兔子。”江大山随口说。

    经过一翻讨价还价,最终江大山同意把野兔子给全村长了。不过大郎却找他们又要了几只大大小小的竹篮子。

    村长脸上露出了笑意。这可比他们平时卖的价格好的多。虽然商队给的是银子,但价格却极贱,再说了,这还是商队收购后,留下来的次品货色。商队是做生意的,非常挑剔。稍微有点瑕疵的东西,都不肯要,要不就把价格压得老低,低到大家根本就不想卖。

    生意达成后,大郎又找他们要了几捆干枯的老笋叶,这玩意当绳子用很好,村长见他要绳子,从家里拿了一捆草绳过来说:“拿这个去绑,更好使些。”

    “多谢。”大郎接过道了谢。其实从村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今天这生意,他们亏了。不过,他们本也没想拿这些野物赚多少银子,只不是拿它们当个由头罢了。

 第79章 吃惊

    谈妥了生意,大郎就不管事了。任凭江大山他们忙活;做交割。村里热闹的很,因为有肉吃了;而且这次的生意;他们是赚到了;大人们心情很好;家家户户象过年似的。

    大郎拿出一块饼来,揪成几小块;分给几个小孩子,顺便和他们套了套话,知道明天居然是他们赶大集的日子。

    “很热闹的呢;好多人。”有小孩子怀念的说。只要去大集;家里总能买点吃的给他们打打牙祭。

    “远吗?”大郎问。

    “不远吧。”其中一个大点的孩子不太确定的说。

    见再也问不出其他的话了,大郎找到村长说:“明天带我们去赶集,我们把剩下的野猪卖掉,在集市上换些粮食。”

    “好啊。”村长满口答应了。

    “今天晚上能不能在村里找个地方给我们住。”谢三伯问。

    “就在我家吧。不过,我家也穷,没什么好招待的;你们别嫌弃就好。”村长热情的邀请道。

    “那就叨扰了。”江大山掏出一两银子递过去;说是今天晚上的饭钱与住宿费用。

    村长也没推辞,接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家里穷,没什么好招待的。不知道客人们吃不吃得下?”

    “我们只要喝些热汤水就行了。我们自带有干粮。就是我们的马,也是放在你家院子里吗?我们那头野猪要怎么办?”谢三伯说。马可是他们宝贝,得好好照看着。

    他们还剩下几个饼子,随便吃吃就行了。反正一路上,他们可没饿过肚子,况且明天去赶集,还怕买不到吃食吗?所以对这一餐本也没抱多大希望。

    “你们放心,马自然要帮你们照顾好的。那野猪也会看着的。”村长说。野猪虽然很凶,但受了伤,又被绑了几天了,早就没多大生气了,仔细捆绑着,根本就不用怕。

    几个人在村长家门口,坐着说了会儿闲话,村长的儿媳妇过来喊吃饭。

    这会儿,大郎他们才知道,村长家人口还不少呢,不过女人们不能上桌,都躲在厨房里吃饭。堂屋的大桌上,还摆着四盘菜,一大钵子汤,外加一叠粗面菜饼子。

    看来村长家还是很尽力的弄了些饭菜出来,菜汤里放了点油,还加了鸡蛋,弄了一大钵子。另还炒了大盘的腊肉笋干,其他的三道菜他们也没细看。因为江大山他们没有要其他的饭菜,直接把大饼泡在菜汤里,再夹了几筷子腊肉炖笋干,每人吃了一碗就算完事了。

    村长家本来就留有招呼商队的房子,在他们家的院子里,有一排小房子,总共有四间房,里面除了竹床与竹椅子之外,居然还配了一张小竹几。就是床上只铺了些干草,没什么铺盖。

    “家里没有多余的铺盖,这房间也是供商队来住的,他们都自带了铺盖,房间很干净,我们天天都收拾。”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