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辈子她也没想凑这个热闹。

    谢公子对她一向宽容,根本就没叫她回来。一来是因为她要干很多活没多少时间学习,二来也是因为她很聪明,一学就会,三来嘛,她完全可以跟着青儿学习。她们女人们在一起,时不时的也能讲点诗词经文,又或者对个对子,辛湖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还不需要他来特意教呢。

    她到张婶婶家里,小初八正在睡觉。大家伙坐在门口做针线活。

    “阿湖来了。你那鞋底子纳完了没有?”张婶婶问。

    辛湖立马苦了脸,好讨厌的鞋底子,她就没纳完过,天天都得纳几针,因为要纳的鞋底子实在太多了。

    她总共只有两双鞋在换,总得给自己多做两双吧,而且大家都在长个子,脚肯定也在长啊。大郎的鞋子能穿的也没两双了,也要给他做两双吧,平儿也好,大宝和阿毛也好,都需要新鞋子。还好江大山自己有先见之明,给他自己买了好几双鞋,不需要她做。要不然,她只有哭了。

    “好啦。别着急,我们帮你纳一点。”谢大嫂笑道。

    他们家人人都带了鞋,也没有人脚还在长,除了阿土之外。阿土的鞋子,谢姝儿都能做,做一双也要不了两天。所以,她有时间帮辛湖纳鞋底,其实辛湖也就会纳鞋底而已,这个不需要技术,纯靠手劲和熟练程度。做鞋面,上鞋子这些复杂的活儿,全是张婶婶,刘大娘又或者谢大嫂帮她。

    “这两块布还不错,比上次那花布好看多了。”谢姝儿拿过辛湖手中的布料,笑道。

    “就是,做夏衫很不错啊。”张婶婶说。

    几个嘀咕了几句,决定给她做两身夏天穿的衣服,现在她还没有夏衫。

    “两套不够,要做三套才行,要是逢上下雨天,不是连个换洗的都没有吗?”谢姝儿说。

    “也对,把那花布拿过来,我们弄个插色,再翻个花样给她多做一套。姝儿,你也别想着偷懒,这回你也得缝辛湖的衣服,要不然就给她纳鞋底。”谢大嫂给小姑子派了任务。

    “那我还是缝衣服好了。”谢姝儿连忙说。

    她才不乐意纳鞋底呢,纳一只手都得抽的发痛。不过做阿土穿的这种鞋,她还是没问题的。小孩子的鞋,鞋底做得薄些,而且也小,没多少针就纳完了,纳起来不需要那么费劲。

    几个说说笑笑的,做着女红,谢大嫂还时不时的给辛湖讲点课,她想到哪说讲到哪里,也没什么刻间的要求,有时还考校一下谢姝儿,她这样做,反而让辛湖的谢姝儿不知不觉就学了不少知识,就连张婶婶都跟着学习起来。

    “汪妹妹真是博学多才啊。”张婶婶感叹道。

    她不由的想起小石头的爹了。那个男人最喜欢有才气的女子,可惜的是,她虽然打小就读书,可是却也只学了些最基本的东西。再加上她家也并不重视这些,所以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不通。

    那男人每每看她,都好似隐隐有些轻视的味道。她后来也曾经刻苦过,可是没有名师指点,哪里能学会什么,反而落得个东施效颦的反效果,白白惹人笑话。等她后来明白时,他们夫妻俩也就真正开始相敬如宾了。

    “张大嫂,你现在学也来得及啊。我嫂子可是出名的才女呢,比我哥都厉害。要是她去考,指不定能考个状元回来当当。”谢姝儿自豪的夸奖道。

    “你少胡说。以后这话可不能在外面乱说了、我不过是涉猎的广泛了些,七七八八的都懂了些。也不过是大家闺阁女儿家在一起谈论时,有个话题而已。”汪氏正色的对谢姝儿说。

    现在这个地方,随便说说是没什么问题,如果回到京城,谢姝儿还这样口无遮挡,对她自己也好,对谢家也好,都没什么好处,还说不定祸从口中出,惹来大麻烦呢。

    谢姝儿讪讪笑着,不敢再乱说了。

 第90章 都要学

    大家一时间静了下来。直到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

    “怎么回事?”谢姝儿站起来,扔下手中的针线活拉上辛湖就跑。

    谢大嫂看着小姑如此行为,直摇头;把手头上的活放好后,才说:“我们过去看看。难不成还真给谢五弄回野猪了?”

    等她俩跑着小初八过来时,谢姝儿已经开始上窜下跳了。地上扔着两头绑得着的野猪;还没有断气,但已经快不行了;只能发出低低的哼叫声。谢五正在给阿信阿志两兄弟吹嘘自己如何勇猛,是怎样独自一人打到野猪的英雄事迹。

    阿信和阿志连声惊叹,看向谢五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除了崇拜,他们还极度羡慕;想象着要是他们自己能打猎就好了,也不愁没肉吃了。而且野兔子的毛皮还可以拿来做衣服被褥。

    没一会儿;谢公子和江大山也过来了。

    两人看着地上的两头野猪,再看看意气风发的谢五;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谢公子说:“你在哪里打到野猪的?”

    谢五这也是运气好,根本就没跑多远,就发现了一窝野兔子,他毫不手软的刷刷几箭,地上立刻倒下四只肥兔子,也不知道是这些兔子吓呆了,还是太笨了。其他的居然还不知道四下分散来逃,等他把四只死掉的兔子捡起来,那些剩下的兔子竟然一窝蜂似的全挤成一堆,活活给他端了窝。

    他数了数,竟有九只。乐得他也懒得再去远处找野猪了,毕竟想要打到野猪,可要下些本钱,要跑到远处的小山头多的地方去寻,一天一个来回根本就不行。

    结果等他回来时,因为看到一群白色的大鸟往芦苇林中飞去,那片芦苇林是他们平时没去过的地方,所以鸟儿特别多。他就想跟着去捡些蛋,哪里料到,他还没到,芦苇林里突然乱了起来。成群的各种鸟类嘎嘎的惊叫着,从芦苇林中飞起来,有的潜入水中,有的飞上半空。紧接着,他看到那成片的枯芦苇林也被什么大型野兽碾过似的,东倒西歪了一大片。

    他吓了一大跳,只见两头一大一小的野猪往外冲了出来。其中那头大的,跑着跑着突然停下来,大力嚎叫挣扎起来,也不知道脚下踩着了什么,被缠住跑不动了。他抽出箭,连射几箭,先解决了小的,再解决了大的。顿时,野猪的嚎叫声响彻天空,更是连远处芦苇林中的野鸟和小动物都惊动了,一瞬间,鸟鸣猪叫,乱成一片。

    这边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一路寻过来的谢三伯。谢三伯生怕谢五有危险,打马狂奔过来。却见到谢五已经把那头小野猪弄上来了,正头疼该如何把那头大的弄上来呢。凭他一个人,想弄上百多斤的还在动的野猪有些难。

    “这里怎么会有野猪?”谢三伯惊讶的大叫。

    “我也不知道啊。”谢五答。

    “平时我们也没发现芦苇林中有野猪,这要是真的野猪,还得让大家注意了。”谢三伯有些担心的说。野猪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芦苇林里真藏着野猪群,对芦苇村还是有威胁的。

    可是两人在附近查看过,也没现还有其他野猪的痕迹。

    “可能是因为前些天,天天下雨,它们误打误撞的跑到这边来了吧。”谢五说。

    谢三伯点点头,现在也只能是这个解释了,如果芦苇林里真的生活着野猪群,是绝对不可能只有两头。两人合力把野猪弄上来,扔在马上,开开心心的回来了。

    谢公子和江大山简直不敢相信,谢五居然能走这狗屎运,不到山那边去,也能找到两头野猪。

    “这两天,我们分头到附近的芦苇林去查探一下,看还有没有大型的野兽。”江大山说。

    “恩,是要去看看,要是野猪跑到我们田里来,或者村里来,就麻烦了。”谢公子说。

    村子附近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林,这边一大片,那边一大片,要是真有大型野兽出没,大家还是要小心才行。

    “这两头野猪是留下来自己吃,还是拿出去换东西?”谢三伯问。

    “杀了分肉吃吧。”谢公子说。

    “好咧。”谢五兴奋的跑去拿刀。

    然后,所有的人围在湖边,开始收拾野猪。两头野猪,收拾干净后,净肉也有一百好几十斤。

    每家都分了不少野猪肉。谢五最爱吃肉,谢家人口也最多,谢家就分的最多。其余两家也分得不少,剩下的还有约二十斤肉就分给胡家了。那九只野兔子,谢家分了三只,剩下的六只,三家平分,每家两只。

    阿信和阿志第一次见到家里有这么多肉,简直乐得眼都睁不开了。

    “哎,现在肉够多了吧。今天好好炖一锅吃吃,别省着了啊。往后会有吃不完的肉。”谢五得意之极,回家之前还叮嘱阿志。好象他天天都能一出门,就有收获一样。

    “好,今天晚上咱们也炖一锅肉吃。”阿信和阿志流着口水,直点头。

    “要是我们也会打猎就好了。”阿信盯着谢五背着的弓箭,喃喃自语道。

    江大山和谢公子一听,不由的打量了阿信和阿志几眼,两个人都身形端正,虽然还小,但隐隐也能看出,他们长大后也是个壮汉。反正一个也是教,一群也是教。

    江大山干脆说:“明天开始,你俩也来跟着我们学习射箭。有空也教你们认几个字。”

    虽然说辛湖力气够大,大郎也能象个大人似的做事,但等他们走了,阿志和阿信就成了很重要的劳动力,他俩比大郎大了几岁,明显的不象大郎还长得一团孩子气,已经是少年人的形象了。

    如果能把他俩教出来,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出门打猎,又或者是保护村子和家园,都能减轻大郎和辛湖的负担。况且他们带胡家人回来,也是希望村子里人口多些,劳动力多些,也该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他们相信,就凭大郎和辛湖的能力,也管得住阿志和阿信。再说了,村子里还有其他成年人啊,虽然剩下的女眷多,但却也是个个有功夫傍身的,对付两个乡下小子,绰绰有余。再让辛湖和大郎,在他们面前露几手功夫,也能让阿信和阿志更加明白,这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很厉害,让他们除了崇拜还会明白自己的弱小,也算是恩威并施吧。

    “真的吗?也能教我们。还可以读书认字?”阿信和阿志惊讶万分,声音都在发抖,这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还能有这种好事。

    以前他们村,举全村之力也不过是供了一个秀才出来。本来他们家是不应该这么穷的,毕竟干活的人多,但所有的钱都省下来让那个族兄进学了。虽然自己穷,但在族兄中了秀才之后,全村人都开心,觉得多年的付出是值得的。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居然也能读书认字。

    “当然是真的。我们芦苇村的所有人,都会功夫,也识字。你们既然到了我们芦苇村,自然也要跟着学啦。可不能丢我们芦苇村的脸啊。”谢公子说。

    “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不会让你们失望的。”阿信和阿志简直激动的快哭起来了。

    大家离开后,阿信用力揪了阿志一把,阿志疼的跳了起来,骂:“你揪我干什么?”

    “我这不是在做梦吧,我们又能学射箭,又能读书了?”阿信象个白痴似的,问道。

    阿志不理他,也跟着揪了他一把,见他疼的直叫唤,才说:“现在明白,不是在做梦了吧?”两人喜极而泣,又很快冲进屋里,叫道:“表哥,表嫂。江大哥他们要教我们射箭和读书了呢。”

    胡大哥和胡大嫂不敢相信的看着他们,两人连忙又说:“谢大哥说了,整个芦苇村的人都会射箭,也识字。我们进了芦苇村,也一样要跟着学。”

    胡大哥勉强撑起身子,惊喜的问:“太好了。他们这是把咱们当他们村的人了呢。这可好了,我们终于能安定下来了。”

    他一直在担心,他们伤好之后的生活,如果不能呆在这里,他们就只能继续去逃难,过着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的日子。可现在不同了,芦苇村的人真正接纳他们了,以后芦苇村就是他们的根了。

    “你们可得好好学啊。”胡大嫂兴奋的脸都发红了。如果两个小表弟能武又识字,以后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起来。

    “恩。今天他们还分了肉给我们。”阿信说着把肉和野兔子拿进来让胡氏夫妻看。

    “这么多肉,就是今天那小五哥打到的野物?”胡大嫂惊喜的问。刚才大家在外面杀猪,动静可不小,虽然离他们住的屋子远,但她也隐约听到了一些。

    “是的。小五哥还让我们今天晚上就好好煮一顿肉吃呢。说以后会有吃不完的肉。”

    “好,今天我们也开开荤,过个瘾。煮一锅肉汤吃。”胡大哥笑道。

    吃得好,他的身体就能更快的好起来。这两天,喝的糊糊稠了些,里面只是加了一点点儿肉,但就格外不同了,今天他就能自己撑起身来了。

    “哎,阿志啊,这么多肉,切成小块拿点盐腌起来装在坛子,可千万别让它变坏了。”胡大嫂又交待道。阿信和阿志早就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拿给他们夫妻看过了。这些东西,都是芦苇村的人分给他们的,当然也不缺盐。

    “好咧。”

    阿信和阿志切了一块约两斤重的肉,其他的肉也按照胡大嫂的指点,腌制好存放在坛子里了。

    两斤肉被切成大块,烧了一锅水,直接把肉块丢进去煮着,快熟时又加了一碗调好的面桨进去,直接用肉汤煮糊糊,面糊糊熟了,又加了一大把早上采好的野菜。这一锅有大块肉的糊糊,虽然只放了点盐入味,但味道却不错。每人分了约十块足足有指头大的肉块。

    “啊,真是太好吃了。”阿志咬一口肉,叹一声。

    胡大哥和阿信只顾着大口吃肉,哪里还象他有这么多感叹,只知道好吃,要快点吃。胡大嫂笑了笑,拿调羹舀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细细嚼着。她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碗里有这么多肉。

    就是前些天在山里,煮的野兔子肉汤,汤里面的肉也没几块。毕竟一只野兔子就那么大,一只他们还得分两顿吃,虽然也是煮了一锅汤,但野菜却加了一大半。不象今天这样,碗里能有这么多肉。

    “我吃了十二块呢。”胡大哥笑道。阿信和阿志都是好孩子,他们每人只吃了八块肉。

    “你说,我们是不是在做梦?天天不干活,还有吃有喝的,还有大块的肉吃。”胡大嫂又说。

    她坐月子都没过过这么美的日子,可以说有生之年,这段时间是她过得最好的日子。

    知道妻子又想起了那些不好的事,胡大哥笨拙的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别想那么多了。往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以后再生两个娃儿,我们这日子也就圆满了。”

    “好不容易才得了个小子……”胡大嫂说不下去,眼泪又哗哗的掉下来了。

    一晃,她都二十五了,这次还更加伤了身体,谁知道以后还怀不怀得上啊。要是早点过上现在的生活,她的孩子就不会去了。

    “别哭,就算生不了,也是我们命中注定的。以后我们找阿志和阿信过继个孩子。”胡大哥安慰妻子。

    “要是我们能早点到芦苇村,我们那孩儿就能养活了。”胡大嫂说。

    “这是芦苇村给我们的恩赐。能让我们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好日子。我们要惜福,以后多帮大家伙干些活,别的我们也帮不上什么。”胡大哥说。

    胡大嫂点点头,两夫妻都对整个芦苇村非常感激。

 第91章 都是奇人

    接下来的几天,江大山他们几个大男人忙着四处查巡;果真没有再发现野猪;那两头野猪还真如谢五猜测的那样;估计是从远处跑过来的流窜野猪。没有野猪,他们也没发现其他大型野兽;倒是野兔子,野鸭子弄了不少。他们顺带还砍了些树回来;留着盖房子用。

    “把这些兔子皮毛都留好,冬天也可以做张小褥子了。”张婶婶看着又分给她家的野兔子,高兴的说。兔子毛虽然不算多好;但也比普通棉被保暖的多。她们带来的被褥也没有多的,小初八一天一天长大;需要的东西也多起来了。

    这三天,芦苇村的四户人家,每家都有十多只野兔子,还有几只野鸭子;肉多的吃不完。

    “恩;大家都把皮毛留好,凑一起是能缝张小褥子。”刘大娘也说。

    辛湖是不懂如何处理皮毛的,每次都是江大山和大郎弄。但说到缝褥子,她却很有兴奋,其实不止可以缝褥子,也可以缝一件冬天穿的大袄子啊,或者做几双冬靴子也好啊。冬天那么冷,谁不乐意冬衣和被褥多一些啊。

    “大郎,你会弄吗?”辛湖问。

    “勉强会吧。”大郎说。处理野兔子皮毛,其实也很简单,但他们这水平当然也比不上人家专门硝皮子的人。

    “那就好。”辛湖满意了。

    天气变热些了,田里的活儿也多起来,大家每天还得抽时间上课和练习射箭,人人都忙得很,日子都过得很充实。辛湖也忘记折腾吃食了。

    阿志和阿信也在和大家共同的劳作学习中,渐渐融入到芦苇村里来了。虽然他们年纪比大郎大,但大郎向来成稳,象个小大人似的,阿志和阿信对他又很感激也很信服,不知不觉得,两人就和大郎玩得很好了。就好比谢姝儿和辛湖一样,虽然有着年纪差,但相处却很好。

    虽然,阿信和阿志与大郎的感情还远不如辛湖与谢姝儿这样随意和亲近,但明显他们很合得来,大郎吩咐他们做的事,都能做得很好。慢慢的,他俩也会主动向大郎讨教了。他俩不懂的地方,大郎也能很清楚的为他们解答,看到大郎比自己小,却比自己懂的东西多那么多,两人对大郎越发佩服。

    江大山和谢公子也在天天观察,见到这样,自然很满意了。

    “这两个孩子,还不错。为人老实又勤快,无论是干活还是练功夫,都不错。大郎也完全拿得住他们。”谢公子说。

    “恩,这样我们离开就更加放心了。”江大山也很满意。

    不说,大家在考察着阿信和阿志,这两兄弟也在和胡氏夫妻,说着村子里的一些事情。胡氏夫妻还没养好伤,自然不能到处跑,还得躺在家里。

    阿信说:“他们好厉害啊。他们全部的人都武艺高强。就是阿湖一个小姑娘,还比我们厉害多了。”

    “哦,一个小姑娘,如何厉害了?”胡氏夫妻好奇的问。

    “她天生神力,可以拉得开大弓,我们都不行。大郎也不行,只能练习小弓箭。江大哥他们说,以后得让阿湖去打猎呢。”阿志解释道。

    “大家都了不起。这芦苇村,个个都是奇人。那刘大娘,也是会功夫的呢。”阿信又说。

    胡氏夫妻都很熟刘大娘,特别是胡大嫂,人家还照顾过她两天。

    “难怪她能轻易挪动我们呢。”胡大嫂感叹道。

    “就连小石头和平儿都会射箭,阿毛他们三个三四岁的娃儿都会读书呢。女人们也都会读书,会功夫。”

    “太好了。这芦苇村,可真是个好地方啊。”胡氏夫妻连连感叹,简直恨不得把这一生的惊叹用完。

    虽然只是匆匆的训练了几天,但大家的进步神速。大郎的眼头极准,只是差在力量上。辛湖眼头虽然不准,但大靶子还是打得中。小靶子不行。

    阿志和阿信更是卯足了劲在学,隐隐竟有后来驱上的势头。拉弓射箭都娴熟的很,就是那小弓让他俩用,还是小了些。识字方面倒是差了很多,毕竟他们一点儿基础也没有。好在两人极刻苦认真,在一起干活时,都不停的问大郎,甚至还向辛湖讨教。

    两人如滋如醉般的拼命吸收着各种他们不懂的,以前也没人教他们的东西。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可是千栽难逢的机遇。

    “这两个家伙也太刻苦了。”辛湖暗叹道。

    在现代她见多了象这么大的小少年逃学的,打游戏的,找各种借口不太学习的。实在是难以见到如此爱学习的人,搞得她都有点危机感了,最近无论是练功还中练大字,都比往常要努力几份了。别说辛湖了,就是大郎也有同感,他是更加努力了。

    江大山和谢公子看在眼里,都觉得自己当初决定教阿信和阿志两人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对了。别的不说,大郎和辛湖这么努力,各方面都大有长进,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绝对是益无害啊。

    “没想到,倒是激起了他俩的上进心啊。”江大山感叹道。

    “那是,咱们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穷人家的孩子,有点机会可不得死死抓住,因为他们懂得机会转瞬即逝。”谢公子笑道。

    “那是。难怪人家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俩也不过是个小少年郎,就懂得这么用功。如果有机会,能让他们一直学习,估计也能有不小的成就呢。”江大山说。

    谢公子点点头,说:“看来,我们可以安心出发了。”两人又商议了一下,决定两天后,就出发。

    见他们订了出发的日子,谢大嫂不舍的说:“好吧,我去找阿湖,给你们准备些干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