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夫君有心,现在安定了也该过来寻我们。总不能我们老弱妇孺出去寻他们吧。再说了,小妇人实在不知夫君们去了哪儿。”张婶婶答。

    原来,朱公子的老家,张婶婶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后来一家子出门时,才隐约知道要要去哪儿,因为那地名她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当时她怀着身子,也无精力去记这些。哪里想到后来会失散。所以真指望她们去找,估计还真找不着。况且那朱家人也不一定就是真回到老家去了。

    当时那么乱,指不定他们也和大家一样,遇到适合的地方就安置下来了呢。

    安修远沉默片刻,才说:“如此,你们就先落在芦苇村再说吧。以后再慢慢打算吧。”

    张婶婶松了一口气,自然巴不得,连连点头称是。

    这件事,对安修远来说,也算不什么大事,并没有格外放在心上。但他这人记忆力极好,既然知道了这事,自然就记住了朱公子的家世来历等。前不久,他从一份公务当中,听到了朱公子的名字,再问了一下朱公子的年纪家世等,觉得很象小石头的父亲。

    但此朱公子人却走通了太子一系的关系,已经在京城,可能很快就会谋得一官半职。他要是真出面去调查此人,又怕搅到皇家的事情当中去。

    特别是,他是就知道燕王之事了。对于皇帝与太子的作法,他虽然不赞同,但他也心知肚明,是为了什么。这个时候,他越发要避嫌,不好调查朱公子。

    朱公子仍是太子一系的人,虽然地位不高,但真要查到太子什么事了,可就麻烦大了。再说了,他也不乐意管皇帝的家事。

    所以,他就来提醒小石头了,让他亲自去确认一下。

    张婶婶知道相公的事情后,怎么着也得去找找看,毕竟小石头是要继续考的,如果有父族的力量就更加好了。再加上,如果小石头考中进士,要当官,肯定是会被翻出他父亲的事情的。如果说一直不知道消息,别人还不好说什么。

    现在明明有机会查到,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肯定要确认才行。

    但是,张婶婶又怕朱公子另娶,置他们母子三人不顾。所以,就只得让刘大娘先前去探查一翻,好有应对之策。

    但刘大娘一来年纪也不小,二来,也不可能单身一人跑那么远。让她带着小石头出门,张婶婶也不放心。这个儿子可是她最大的依靠了。同时,这种事情也不能张扬出去,如果他们去了,朱公子又娶了妻,甚至生了孩子,丢得可是他们的脸面,所以愁得不行。

    张家如此为难,辛湖自然看出了,然后张婶婶就把这件事说出来了。

    辛湖正好被胡妈妈念叨的烦不胜烦了,天天在她面前发愁,怎么把她嫁出去。有这个机会,胡妈妈的意思是,让她进京去看看大郎,顺带问问大郎对她的婚事有何打算。

    张婶婶想到大郎如今在京里当了官,又没空回村来接弟妹们去,辛湖心里焦急主动进京去看看,也正常。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辛湖一开始还没想过要上京去找大郎,但现在有这个机会,而且她也正想了解大郎的近况。比如,偷偷看看,大郎是不是有意中人啦?又比如,是不是已经不她想象中的那个大郎了,会嫌弃她这个村姑啊。所以她干脆,就与平儿,跟着刘大娘和小石头一起上京。

    因为难得上一趟京,要带的东西就格外多了。有要送给谢府的礼物,有给大郎带的东西,还有诸如一些芦苇村的特产啊,还有辛湖特制的一些熏制鱼啊肉啊,咸菜,大酱等,满满当当的装了一大车。

    另外,辛湖想着路途遥远,吃喝拉撒都不方便,自然要多带些行李物品,比如换洗的衣服,铺盖卷,以及在路上说不定,时不时的自己弄东西饭,所以连锅碗瓢盆也带了不少,如此又搞了不少东西。

    平儿看着这么多东西,简直不敢相信的说:“大姐,你要不要带上桌椅板凳呢。”

    “对哦,还带两张小茶几,几张小凳子。”辛湖急急忙忙的又去拿了两张小竹茶几,和两张小竹凳子。成功的令平儿黑了脸,还想再说什么,那边小石头连忙捂着嘴,冲平儿挤眉弄眼,小声的说:“别再说什么了,不然她还会拿的更多。”

    总之等到出行时,就连安修远派去京里公干,顺带护送他们的丁西与阿北也瞪大了眼睛。

    “陈秀才,你们这是要搬家吗?”

    平儿和小石头直冲他摇手,让他别多话,生怕辛湖又想起什么要带了。这些东西是胡妈妈与辛湖两人共同收拾的。他们出门,胡妈妈就留在家里照顾阿毛与大宝。

    马车是雇的,人家有专门跟车的人,其实也是跑过京里的,但安修远还有是点担心他们的一行人的安危,就让丁西他们一路多照顾点。

    平儿和小石头是清源县唯二的年轻秀才,又与安修远本身极熟,因此也不推却这份好意。反正丁西阿北和他们也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的人。

    车夫赶着马,辛湖一开始还是和刘大娘坐在马车里,装斯文,只是没想到古代的马车,坐着会如此难受。虽然在出门前,她已经在车厢里铺了厚厚的垫子,也一样没支撑多久。就连刘大娘也一样受不了。两个人都不愿意受这个罪,下了车,要骑马。

    出门在外,为方便行事,辛湖自然得作男儿装扮。

    辛湖扮成了男子,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个女孩子。真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她可不象普通女孩子娇滴滴的,就算是男装也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女儿身。她这男儿打扮,惟妙惟肖,束了胸,再加上本身就皮肤微黑,再把眉毛画粗了,脸上稍微装扮了一下,就是个活脱脱的少年郎。

    而且平时,她也骑马打猎搞惯了,象男人一样大步走是常事,这一放开,真的与男人无异。她现在的身量与平儿差不多,正好装他的衣服,还很合身的。

    其他人都说看不出来是女孩子了,只有平儿黑着脸,想说什么。

    “你来试试,坐得累死个人,还颠来颠去的,晕得很,这样搞到京,我只怕就剩半条命了。”辛湖连忙说。

    这时代的马车,怎么也不能和现代的车相比啊,而且路也没现代的平坦。坐在马车里,简直就是受罪,不仅仅晕车,连骨头都快颠散了。

    “是有很多人坐不得车,晕国呢。”赶车的人笑道。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坐不得车了。

    平儿没法子,只得让她骑马。辛湖特意戴了宽大的竹斗笠,遮住了大半个脸,其实也不怕被人看。本来安庆朝民风就比较开放,就是她着女儿装骑马也不算很大的事,毕竟在芦苇村这附近,骑马的人多了去,其中就有不少女性。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辛湖才会扮成男子的。

    一行人,紧赶慢赶的,半个多月过去了,总算到了京郊。

    “离京很近了。你们在这里歇歇吧。可以四处转转,玩玩。那前边的白马寺可出名了,你们明儿也可以去瞧瞧。”丁西说。他们得去办点事,需要两三天时间。

    京郊好玩的地方不少,京里有不少达官贵人,都在这里置办了产业,有别院的,也会时不是过来住几天,享享轻闲等。最出名的就是那座白马寺了。

    就是远处的大山上,建立在半山腰,但香火极旺。不少女眷过来上香。更因为庙里的素斋饭极出名,更是引得不少大户人家的女眷过来,住上几天,静修呢。

    “除了白马寺之外,这附近还有什么好去处没有?”辛湖问。

    寺庙之流,对于辛湖来说,没有一点儿吸引人。毕竟在现代,这些都不过是赚钱的噱头。而且她认为求人不如求已,她可不认为去上个香,过个签,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她没打算去白马寺。

    听了他们的对话,客栈的小二回道:“客人们也可以去西山,那边风景也不错,还有一帘瀑布,又可以打猎,正是年轻人爱去的好去处呢。”

    平儿见她对白马寺不感兴趣,就仔细打听了西山的路线,知道也就是离白马寺不远,是同路,只不过西山更远些,更偏僻些,当然也更幽静些。但西山却是个打猎的好去处。

    如此,辛湖越发想去西山了。就连刘大娘与小石头,平儿三人也很有兴趣。他们这几年也极少有机会打猎了,特别是平儿和小石头,因功课多,大部分时间都得学习,练功夫都得抽空,哪里还有时间出去打猎啊。有这个机会,大家都跃跃试试。准备第二天去西山。

    作者有话要说:  快热死了,下了大暴雨,也没见凉爽啊。

 第143章 擦肩

    第二天一大早上; 吃过早饭后,辛湖四人就出门了。因为要打猎; 还要在外面玩一天,辛湖还是准备了很多东西。因为要在外面吃饭; 锅碗等物自然不可少; 再加上在客栈买的馒头等,零零总总,装了两筐子放在马上。

    搞得平儿直摇头; 说:“大姐; 你这是去干什么呢?”

    “打猎; 野餐啊。”辛湖笑眯眯的说。

    四人不紧不慢骑着马; 一个半个时辰就到了官道分岔口; 一条大道是往白马寺去的,行人果然不少; 另一条基本没看到人的路,远方就是西山。

    辛湖依旧打扮成男儿; 刘大娘倒是没变装; 反正她年纪大了,也没有人在意。

    既然是出去打猎,自然要带弓箭。辛湖那张弓没带,而是带的,大家后来通过安修远弄的几副弓箭,专门用来练习骑射的弓箭。出门在外,自然也带在身上了。

    “人家都往白马寺去; 大姐你干嘛偏偏要往西山去,就不能先去白马寺看看吗?”平儿看着远方路上,几乎不见什么人影,有些担心太过偏僻,想劝辛湖改变主意。

    “都说好了去打猎的,我还指望等会儿烤野兔子吃呢。”辛湖兴致勃勃的一夹马腹,快跑起来。一路上因为行人较多,一直没敢放开了跑。这会儿,路宽无人,总算可以过过瘾了。

    辛湖一跑,平儿什么也不说了,只得连忙跟上去。

    四人快马加鞭,又过了约一个时辰,总算到这山脚下了。山脚下有大片的空地,实在是个极好的练马之地。正是京里众人爱来,消闲打猎,跑马的地方。

    西山其实是群山的总称,其高峰叫西山,基本没人去。倒是辛湖他们到的这一片,连续有几个小山头,不险峻,但却树木成林,葱葱绿绿,不时还有亭台,石凳,供游人歇脚。他们到达时,这里已经有一群人,有马有车,一看那样子,应当就是小二说的京中的贵人们。

    辛湖怕冲撞了贵人们,惹出事端来,也不敢停下来,带着大家靠边走,离他们远远的,快速继续前行。

    没走多远,就听到哗啦啦的水响声,转过一个弯,一帘巨大的瀑布从山顶上冲下来,激起了好大的浪花,十分壮观。

    “哇,好漂亮。原来瀑布在这里呢。”辛湖大叫着,冲了过来。

    这种自然景观可比她以前去过的景区,那些所谓的人工瀑布要壮观很多,那水冲下来,形成了一条大河,水一直蜿蜒流出西山,是附近众村落人民的生活水源。

    大家下了马,观赏了一会儿瀑布,才出发去打猎。

    没走多久,四人就正式进入了可以打猎的山头。这边明显的要荒凉一些了,显然真正敢来这边打猎的人,其实也不多。

    “阿湖,我们不进到深处去,少转一会儿。”刘大娘提醒道。虽然是来打猎的,但她怕这地方大家都不熟,有什么事就不好了。

    辛湖点头刚要说话,就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只五彩的大锦鸡。她连忙竖起手指“嘘”了一声,指指前面。众人连忙屏声静气,辛湖抽出箭,拉弓,箭飞快的射出去,射中了锦鸡,直接射穿了它的脖子,锦鸡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就死了。

    辛湖乐呵呵的去捡起鸡,把弓箭扔给平儿。

    平儿和小石头,也开始四处寻找目标,没一会儿,两人各打了一只鸡,两只兔子。

    “行了,打太多也是浪费。”辛湖把猎物收集起来,招呼平儿和小石头回来。

    两人意犹未尽的收起了弓箭,四人慢慢往回走。

    不想,刚到瀑布这边来,那群贵人们也过来了,一群年轻的姑娘们围着一起,象是在开茶话会一样,旁边还有不少侍候的仆妇,热闹得很。远处有几个年轻男子在闲谈,估计是带这些姑娘们过来的兄长们。

    两位看上去年幼一些的姑娘还骑着马,在一边指指点点的。

    辛湖他们连忙加快了脚步,生怕被人说他们冲撞了这些一看就身份娇贵的女子。

    那几句闲谈的男子,果然在见到辛湖他们时,露出了不悦的表情,不过见到他们目不转眼,只管盯着自己眼前的路,目光根本就不往女孩子们那边看,才没吭声。谁让他们没有清过场呢,这里又不是只有他们能来。他们也不敢肯定这一行四人是什么身份。

    因目送着辛湖他们四人离开,这几个男子没有发现姑娘们那边出了事。

    辛湖他们不紧不慢的骑着马,走着。不料,很快的后边突然传来了马蹄急驰的声音还夹着尖叫声。辛湖他们下意识的避让,就见到一位姑娘骑着马,飞奔而来,卷起了一阵风,然后又有几匹马飞奔而过,前去追赶那姑娘。

    “什么事嘛?差点撞到我。”刘大娘不满的说。

    刚才这一下子,差点儿就把她给撞上了,要不是她身手好,骑马又老练,只怕就要被撞到,说不定就得受伤呢。要知道,这里路又不宽,还是下坡的山路,一边又是湍激的溪流,极容易出事。

    “不要紧吧。”辛湖平儿和小石头三人连忙问。刚才这一下子,把他们也吓了一跳。

    刘大娘摇摇头,拍了拍胸,四人继续不紧不慢的往前走。

    没多大一会儿,就到达那片空地了,这时,他们发现那几名追过来的男子都下了马,围在一起,远处有一匹马倒在地上,不停的抽动着。其中一位男人还拉着一位先前没有见过的官服的男子,不停的说着什么。

    几人不敢凑热闹,慢慢的绕过他们走了。没走多久,又遇上一群穿官服的男子,看样子是前去寻人的。

    “这是怎么啦?”平儿惊讶的说。

    辛湖眼尖,刚才的情形看了个大半,再加上前后联系就猜测出是什么事情了。

    “先前那姑娘,只怕是惊了马,跑到前面,肯定是被那穿官服的男人救了。”

    “哦,难怪。我就说呢,好好的,怎么后面的人突然就打马冲过来了呢。”平儿明白过来,又对那名穿官服的男子很是佩服。显然这家伙是徒手救了那姑娘还伤了那匹受惊的马。

    四人又走了很远,找了个开阔平坦之处,在河边的大树下歇了下来。

    “我们就在这里弄饭吃了。然后好好歇一歇,再回去。”辛湖说。出来了大半天了,肚子饿了,该吃饭了。

    平儿和小石头自然去处理猎物,刘大娘与辛湖捡了柴草,铺了油布,拿出茶几与小凳子,锅碗瓢盆等物,找石块搭起了两口简单小灶。

    那边平儿和小石头处理好了猎物,又下水捕了几条鲜鱼。

    没一会儿,辛湖一锅里炖着鲜鱼汤,一锅里烧着野鸡炖菌子,另外还搞了两只兔子,在仔细的摸着调料,准备一会儿直接烤了吃。

    锅里香气升起来,平儿和小石头都开始流口水了。

    “好了没有,大姐。”平儿连连追问。

    “急什么哟,快好了。”刘大娘笑道,拿了碗去洗。

    所以,等那群官服男子再转回来时,就被一阵阵香气给吸引得直流口水了。

    “怎么这么香啊。好象是有人在炖鸡汤。”大郎说着,使劲的闻了闻,总觉得这股子味道好熟悉。

    “你这鼻子可真是行啊,还闻得出鸡汤啦。”有人打趣道。

    “闻出来也没时间吃了,快点走吧。”有人笑道

    接着另一人又说:“陈大人,陈大人,慢走。今天的事,可真是多谢你了。改日一定登门去道谢。”

    “不用啦。举手之功而已。”大郎摆了摆手,卷起自己已经被扯了半截的衣袖,生怕那人又粘上来,连忙驱马快走几步,走到同伴们中间去了。

    那要道谢的男子,只得停下来,目送着他们走远。

    刚才要不是大郎突然冲出来,一匕首捅进那马脖子里,再在马倒地之前,拎起那姑娘。只怕那马上的小姑娘就没命了。那马一开始经过辛湖他们时根本没问题,只是跑得快而已,如果那小姑娘熟悉马,胆子大,完全不会出什么事。可是她不仅是不停的尖叫着,还不知怎的惹怒了那马。

    在大郎救下她之后,居然还神智不清的乱抓乱叫着,把大郎脸上,手上抓出一道道血印子,连衣服也扯破了。

    大郎简直恨不得给她一巴掌,好在那群男子中,有人冲过来在那姑娘脖子上砍了一手掌,把她砍晕过去了。大郎这才脱了身。

    这时,才有一名男子得了空,一边向他道谢一边又向他道歉,“我叫张永山,今天真是多谢您了。我表妹受了惊吓,失了理智,看把您抓成这样,真是对不住了。”

    “没事,没事,你们快点带她去看看大夫吧。”大郎摸了几把脸,说。

    他脸上手上火辣辣的痛,也不知道那女子留了多长的指甲。

    正说话间,大郎的同僚们过来,偏偏其中一位还认识这男子,又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不解的问:“张公子,那马怎么受了惊?”

    “我哪里知道哦。今天真是得亏了这位爷的援手。”张永山显然与大郎的同僚关系很不错。说话间,又找他问了大郎的名字等,一个劲的说要去道谢。

    搞得大郎不得不又应付了他好一会儿,才脱身。

 第144章 见面

    这边辛湖他们吃得带劲极了; 那边大郎他们匆匆而过,回去交差事。

    “太香了; 好想吃。”有人远远的望着辛湖他们,流着口水说。

    “快走吧; 还得回去交差呢。”有人打断同伴; 自己却也在流口水。

    也有人说:“陈大人,身手真是俊啊。”

    “那里,那里。”大郎客气道。

    “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今天要不是你; 郑公子那表妹可真就完蛋了。”

    “我哪里救什么谁家的表妹; 只是看到一匹马发疯。”大郎突然停下来; 对着大家正色的说。

    他一严肃起来; 周身就好似有股寒气在隐隐流动,那是一种在战场上带回来的杀气; 瞬间就令谈笑的众人,安静下来了。

    姑娘家的名声要紧; 年轻男人如果救了年轻姑娘; 极容易惹出事端来。况且大郎对那姑娘极是讨厌。把他抓得满是伤,连衣服都扯烂了,有这个力气,怎么不想着自救,却偏偏只晓得大声惊叫,一副颠狂的样子,这种女人他只敢敬而远之; 宁愿不认识。

    “就是。只是制服一匹疯马。”大家忽然心有灵犀的说。

    大家都明白大郎的意思了,再想想郑家,众人全都闭上了嘴巴,今天的事情,还是当成不知道吧。不过对于危急关头,大郎能挺身而出,并且救下人之事,众人心里还是蛮佩服的。果真是战场上回来的人,身手就是一等一的好。

    不过因大郎伤了脸,回京后,就和托同僚告两假。也不知道对方怎么说的,他那上级大人也居然大手一挥,非常爽快的准了他二天的假。其实他这种小官,还是闲职,本也没什么事要做。

    一般也是某些勋贵世家子弟身上挂的闲职,都不用去点卯,只是遇上大事时,来装装样子而已。只是大郎根基不足,完全凭战功上位,甚至这个职位还是挤掉了某人,才坐上来的。这岂不是招人恨吗?所以那上级大人老是故意整他,不停的派差事给他。

    比如今天出去办差,根本就不是在他职责范围之列,但是人家却打着燕王大婚的由头,说上头派了一堆事情下来,人人都有差事要办。

    不得已,大郎只得伙同那几名官员出来了。好在差事还算顺利完成。谁想回来途中,却遇上一匹疯马,眼见着就冲他们过来了,他身边这几位可全是正宗的文官,哪里抵抗的住,他只得出手救下那姑娘。

    他们一行人渐走渐远,辛湖他们还在大吃特吃。双方离得远,并没有看清楚。等回到客栈时,丁西他们已经办完了差事。

    “明天一早就起程吧?”丁西问。

    “好。”辛湖点头同意了,原以为还要在这里呆上几天的,没想到他们这差事还办得很快的。

    第三天傍晚,一行人终于到达京城。

    皇城果然就是不同,守门的官兵都格外威武,好在丁西他们这两年也不止一次来往办过差事,不象辛湖四人这么土包子进城,东张西望的,看什么都新鲜。

    原本辛湖是想穿着男装,近距离参观古代皇城,体验体验的,但丁西却提醒她:“还是换上女装坐在车里吧。怕进城时查验。”

    如此,辛湖只好遗憾的换回了女装与刘大娘两人坐在车上了。

    在到达城门时,他们发现前面排了好长的队。

    “哇,这要排多久才能到。”平儿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