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看,你很喜欢这件东西?。”大郎看了一眼,笑道,其实这件首饰并不太衬她。

    “也不是,不过是看它很漂亮。”辛湖不以为然的说。宫中之物,当然很漂亮啦。

    “明天出去买几样新首饰吧,这快年底了,你也少不得要参加几次宴请。是该多置几样新物件了。”大郎果断的说。自打见惯了辛湖华丽装扮后,他就觉得女人果然是该好好打扮的。

    “不用,不用。我那里还有宫中赏赐的,燕王赏赐的,好几样首饰没戴出去过呢。”辛湖说。

    她这个乡君也不是白当的,皇帝,太子太子妃,燕王都赏赐不少好东西下来呢。说起来,她自己现在的身家也不少了。

    这些东西,都直接放在她住的院子里,单独给她开了一间小库房放着呢,都由马姑姑和王姑姑保管着,每样都有登记造册的。

    “你的是你的啊。”大郎不满的说。他现在虽然没了官职,但养辛湖还是养得起的。

    “可不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辛湖一句话,把大郎说的又是哭笑不得。

    “你可真是能说啊。”

    “怎么着,你还想藏私房钱啊。”辛湖反问。

    大郎看着她娇嗔的模样,喉头一紧,简直不敢多看,连忙低下头来,说:“男人怎么能叫藏私房钱呢。这可是说女人家的话。”

    “你哪来这么大男人意思啊,还私房钱是说女人家的话。”辛湖不乐意的,掐着腰说。一副想和他吵一架的样子。

    大郎不解的看着她,不知道自己这句话有什么不对的。

    看着他呆呆的样子,辛湖反而不知道说些什么了,这年代的男人没有大男人思想,才叫不正常呢。在大多数男人眼里,女人就是自己的附属品,大郎这还是好的,一来是没人交过他这些,二来是受辛湖的影响,两人一起生活几年,辛湖的一些言行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大郎。

    当然了,其中有些辛湖是自然而然做出来的,有些却是故意的,她希望自己在家里在有些地位,而且她自己当家作主惯了。不可能做到那这个时代的女子那样,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排在男人的后面。

    不过不得不说,她的这些行为还是很有郊果的。大郎和平儿,大宝阿毛在家里都会帮着她做家务活,都没有那种所谓的君子远庖厨的观念,甚至冬天也会帮着她洗衣服等。

    这一点,她还是很满意的。男人嘛就是要关爱女人才对嘛,把自己整得高高在上的,为何女人就要低人一等啊。

    两人嘻嘻闹闹的边打扫,边清理,忙得不亦乐呼。

    没一会儿,大郎又捡出几匹好衣料,问:“这几匹料子,可以给你拿去裁新衣服,要不要拿出去?”

    “不用。我都还有几身新衣服呢,不过倒是得给你们一人做一身过年的新衣服了。”辛湖说着,去翻了几匹适合大郎他们穿的布料出来,让马姑姑让针线房的人去忙活了。

    现在府里下人充足起来了,主子们的衣服基本可以让绣娘们做了,不用请谢夫人帮忙了。

    然后,两人又挑了几样东西出来,是准备送给几家关系亲近人家的节礼,一样一样的先装好,只免需要送的时候,脚慌手乱的。

    弄完了,辛湖脚都蹲麻了,一站起就身子就一歪。

    大郎一探手,顺手一把抄住她,往自己怀里一拉,着急的问:“你怎么啦?”

    辛湖缓过神来,发现自己挂在他脖子上,连忙不好意思的放开他。

    大郎哪里能放过这个机会,双唇就压下来了。

    辛湖惊呼一声,软倒在他怀里,想推开他,却又被他那双有力的铁臂给锁住了,男人急促的呼吸声就在耳边,只恨不得把她揉到骨子里去。

    突然,外面传来马姑姑的叫声:“乡君,大爷,该要吃晚饭了。”

    大郎一惊,连忙放开辛湖,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捂着嘴,偷偷的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捉虫的各位。

 第165章 出去

    时间一晃就到了春节。

    这也是大郎离家几年后; 第一次全家团聚,也是大家到京城后的第一次春节。本来是可以热热闹闹的; 但却因为陈中清的事,陈府不得不选择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过年方式。

    “好讨厌啊。真是死了都令人不得安逸。”辛湖头疼的说。其他的都能忍; 但是不能象别人家那样大张旗鼓的庆祝春节; 就令她很不满了。

    “就是,怎么不早几年死,真是个害人精。”大郎也骂道。他才是最不爽的; 摊上这么个生父;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还连累了辛湖; 平儿; 大宝和蒋明远。

    别人家逢年过节,张灯结彩; 都热热闹闹的,既可以出门去走亲访友; 也可以使出全部心思的在家里热闹的招待宾客。只有他们家; 冷冷清清的,跟关门闭户似的,还不好意思随便去别人家,生怕被别人忌讳。

    年三十,年初一都过去了。

    初二开始,是大家走辛访友的日子了。

    看着关在家里,门都没有出过的三个小的; 大郎说:“干脆明天你们全都到蒋府去,热热闹闹的想怎么玩闹就怎么玩闹。”

    虽然大宝和蒋明远都在陈府过的年,但实际上他们都有自己的宅子,大宝的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好,蒋府却是早早就已经收拾整齐了,而且里面还有三个下人一直打扫着,大家只需要带一点儿随身物品,就可以过去生活了。

    辛湖也觉得不错,说:“快点,现在就去收拾你们的贴身物品,先悄悄的搬过去,我让厨房的人都过去,你们还可以招呼一下自己的同窗好友。”

    说动就动,全部的人都行动起来,辛湖让马姑姑带着众人收拾吃食用品等,在陈府里还不好意思,大鱼大肉的折腾,去蒋府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尽情的准备,把辛湖的拿手点心与好菜,全都弄出来。

    蒋明远三人全都换上了节日喜庆的新装,打开了蒋府的大门,向众人表示他们现在人都到蒋府来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招呼平儿,大宝,蒋明远的同窗好友,以免大家想来找他们玩,又怕去陈府比较悔气。

    他们三人,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学了,多少有几个交好的同窗,如果他们过年一直呆在陈府,有的人想来,也多有顾虑。但他们到了蒋府,就没这些顾虑了。

    第二天,小石头朱正清,谢大公子谢兴华,就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过来了。他们倒不是顾忌什么不敢去陈府,而是故意带头到蒋府的。

    大郎并没有过来,怕有些人觉得晦气。辛湖也只是露了一面,就让他们自己玩。但是她精心准备了不少吃食,各种小点心,让平儿他们自己招呼客人。

    有了朱正清,谢兴华俩人的带头,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有些同窗过来玩。

    孩子们全部到蒋府去玩了。

    陈府里就剩下大郎,两家离得近,辛湖也不过是在蒋府呆了一会儿,就让胡妈妈在那边招呼和照顾众人。她也回陈府了,不好丢下大郎一个人在家。

    又过了两天,谢大人与燕王也私下底偷偷过来了。谢夫人与张婶婶,刘大娘陪着辛湖说话。

    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大郎的前程,其次就是他们的婚事。现在很显然不可以办婚事了,但两个人依旧住在一个屋檐下,家里又没有个正经长辈,多少有些不好。

    张婶婶摸了摸辛湖的头发,心疼的说:“大姑娘啦。哪里想到还来了这一处,真是的,好好的事给搞成了这样了。”

    “可不是。大郎也是倒霉,摊上了这么个生父。这辈子都难得洗清了。”刘大娘遗憾的说。陈中清这个混蛋,真是死了都给大郎留了个乱摊子。

    张婶婶也说:“别的都还好说,就怕那个祸及子孙后代。”

    只要稍微搭上了反贼的边边,想要洗清白都难了。最重要的是,倒霉的不止只是大郎,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啊。一般情况,祖上出事,起码都得祸及三代。虽然皇帝挽开一面,放过了大郎。

    但正常情况下,大郎这辈子都没了出仕的机会,甚至他的儿子也一样,想要出头,至少要等到他的孙子辈了。可是那起码也是三十多年后的事情了。三十多年,甚至四十多年后的事情,谁也不敢说是个什么情况啊。

    “你们也太悲观了些。看皇帝的意思,也没有要追究大郎,兴许过段时间还有转机呢。”谢夫人安慰道。

    “就是,大家也不必为我担心。不过是再等两年,也算不什么大事。反正我现在,有吃的有喝的,出入还有下人仆妇,日子过得也不差。”辛湖笑道。

    婚期推迟,她一点儿也不在意。大郎不能当官了,虽然有些遗憾,但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他还能好好的回到家,已经是万幸了,就不能再贪心了。

    “我们最担心可不是这些。主要是怕以后你们的孩子,也会受到牵连不能出仕,甚至都不能科举。”张婶婶说。

    “不会吧。”辛湖吃惊的说。要是这样,大郎会怎么想?她简直不敢想象。

    谢夫人连忙说:“这也只是我们在瞎猜。你也别想太多了。更别在大郎面前说这些事,怕他心里不好受。”

    辛湖点点头,只恨不得把陈中清拖出来挫骨扬灰。

    另一边男人们也谈到了他俩的婚事。

    大郎说:“我准备出趟远门,出去玩玩,散散心。”

    整天无所事事的闲在家里,难免和辛湖混在一起,搅得他满脑子都是那档子事情,天天晚上都要起来一次,再这样下去,他怕自己有一天真的会控制不住了。

    “也好。你呆在京里暂时也没什么事情。等风头过了再回来。”谢大人说。

    燕王也点点头,说:“你不如假借着回芦苇村的名,先去芦苇村转一圈,然后随便在哪里呆个一年半载再回来。”

    “恩,我也打算去拜访一下江、吴两位先生,以及安大人。”大郎说。

    这三个人都对陈家有很多的恩情,平时也没空去感谢,特别是江吴二位可是他们一家子的夫子,是该正经的去一趟。

    特别是江县令,发生了这种事情,他简直自责的不行,很是愧对大郎,觉得就是自己给大郎带来的这场无枉之灾。大郎倒是没怪他,虽然这事因他而起,但他也不过是个引子。只要陈中清还活着,大家都在官场上混着,迟早有一天,会与大郎遇上。如果等大郎位高权重,或者陈中清的子女们都长大成人,那时候牵扯的人更多,造成的影响更大,只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呢。还不如象现在这样早早发出来,以绝后患。

    “对的,你去江大人家里一趟,和他好好谈谈吧。我看他不好受的很。时间长了,都快成了心病。”谢大人说。

    江县令都觉得愧对大郎,燕王就更尴尬了,他摸了摸鼻子,说:“这事儿都是赶巧了,你放心。我迟早得给你找补回来的。”

    要不是江大人把陈中清弄到大郎面前来,这件案子说不定还有得磨了,从这一方面来说,大郎还是有功之臣。只是大郎是功是罪,一时间也没有人敢下定论,毕竟反贼这个字眼,是每个人都避之不及的事情。沾上身了,还真不好洗清白。朝中各大臣同情大郎的人不少,但却也没有人敢出头为他向皇帝求情。

    在这个当口上,就连燕王也不好说什么。

    “哦,对了。王爷的封地还没有定下来吗?”大郎不想大家都纠结在他的事情上,连忙转移了话题,问道。

    陈华摸着短须,沉重的摇了摇头。他真是搞不懂皇帝倒底想干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让燕王去封地,也不给燕王正经差事,就这样一直吊着也不是个事啊。

    谢大人看他的样子,心里也一沉。如果燕王尽快就藩,大郎说不定还能跟着他走。可如果皇帝打算把燕王困在京里,燕王这辈子就真的完了。而他们这些与燕王牵扯深厚的臣子们,只怕也会慢慢被打压呢。大郎的事情,就更加难办了。

    “难道皇帝不想给封地?”大郎惊讶的问。

    陈华和谢大人心里有隐隐有了这种不好的猜测,听了他的问话,都不敢接话。

    燕王却老神自在的笑了笑,说:“本王拖得起,急什么?”

    他心里头其实对皇帝的这种做法,已经很腻味了。防着他也不是这样防着的,说实话,这次要不是他,要不是大郎,这神来一笔。这批反贼的势力还不会清理得如此干净呢。人家埋藏得那么深,真再等个十年二十年的,就不定人家又能拉起一张大网,再出来造反呢。

    解决了这么大的隐藏祸根,皇帝应当心情好啊,怎么还这么含含糊糊的态度呢?连燕王也有些搞不明白,皇帝究竟想到怎么对待自己了。

    看到众人都一脸沉重,燕王又笑道:“没事的。我相信父皇还不至于要对付我。也许是等着我给他添几个孙子孙女再让我走吧。”

    谢大人和陈华都一脸喜色的说:“恭喜王爷,贺喜王爷,是王妃还是哪位侧妃有喜啦?”

    燕王并不亲近王妃与两位侧妃,实际上他并不贪恋美色,弄一堆女人在府里也不过是寻欢作乐罢了。真正要说受宠的女人,燕王府还真没有。他就象点卯似的,每月里轮流着去三妃房里各住一两晚,偶尔有心情也会叫个女人过去侍候他。其他的时间,他甚至都歇在前院,进都不进后院。

    但不管怎样,燕王睡的女人还是不少的,但却一直没有哪个女人怀上。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华其实一直在担心燕王的子嗣问题。

    燕王看着他俩喜笑颜开的模样,不解的说:“你们都这么盼望着本王快点有子嗣吗?”

    “那是自然,谁不关心子嗣,太子都有几个儿女了。您王府里也是该添些小主子了。”陈华笑道。又和谢大人追问是谁有了身孕。

    燕王却摇摇头,尴尬的说:“哪里有啊。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我是怕,父皇舍不得我离开给他找个理由啊。”

    谢大人和陈华失望的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燕王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人,他用兵如神,果决勇犯,心机手腕都不差,说起来比太子还略胜一筹,难道这就是皇帝不敢放他去封地的原因吗?

    两人看着燕王,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个问题,都不禁打了个寒战。

    作者有话要说:  木有二更,快累死了。

 第166章 分离

    春天天气刚一变暖和; 大郎早就要起程离开京城了。

    辛湖其实是想跟着他出门的,顺便旅行。可一想到; 两人单独出门独处的机会太多,怕大郎控制不住自己。只得遗憾的给大郎收拾行装; 让他独自一个出门了。

    “这么想去?”大郎看她眼巴巴的; 好笑的问。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可以出去跑跑,当然想啦。”辛湖说。

    京城呆时间长了,也就那个样。毕竟她大部分时间也不过就是呆家里; 现在这个家虽然比芦苇村那个家大了好几倍。可是真讲好玩; 还不如芦苇村呢; 在芦苇村她还可以出去跑跑马; 四处跑动跑动; 自在的多。可不象在这里,出门有诸多讲究。

    “等以后; 再带你出去玩。”大郎笑道。

    “你一走,我明天就去庄子上了; 也不呆在京里。”辛湖说。

    蒋明远和大宝两人各有五十亩的小庄子; 还离得很近,现在自然不能指望他俩自己打理,还不得都指望着辛湖。

    “对了,大宝,阿毛。你们俩对自己的庄子,有没有想过要怎样打理?”大郎问。

    “大哥做主吧。”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大郎也就点点头,说:“那就先种上庄稼吧; 现在府里下人多了,一大家子的口粮都不少。两个庄子,除了种粮食之外,还得种些瓜果菜蔬,还得养些鸡鸭牛羊。这样既能解决咱们自己的嚼用,剩下的盈余,就留下来给你们存着。”

    “我知道的。你就别管了。”辛湖点头,这人真是的,都要出门了,还记挂着这些,好象她不会似的。

    大郎哑然失笑,不好意思的说:“也是,我不在家的几年,你们也过得好好的。好了,我不管了,就凭阿湖作主吧。”

    大宝几个自然没意见,反正他们现在的生活还是靠辛湖在打点呢。

    大郎抱着玩乐的心态出的门,自然也不着急赶路,一路慢慢走,遇上喜欢的地方还小住两天。遇上没客栈的地方,露宿荒野也不在意。如此,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到了江县令府上。

    虽然早就收到了他要过来的消息,真正见到大郎时,江县令还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一把扶住要拜下去行大礼的大郎,江县令说:“真正长成大人了。”

    两人也有几年没见过了,虽然面目五官没多大的变化,但大郎整个气质还是变了很多,以前是个温润的少年郎,现在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形象,身上多了份凛冽之气。

    “几年没来拜见过夫子,实在是学生的不是。”大郎笑道。

    “哎,又不是离得近,这山长水远的,哪里讲得了这些。”江县令笑道。

    两人谈了很久,江县令还执意要给他道歉,说:“都怪我识人不清,给你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夫子也太见外了。这事怪不到您头上来。要怪也只能怪我命该如此吧。”大郎开玩笑似的说。

    大郎这次出来,一来是自己散散心,处理些私事,二来燕王也交给了他一个任务,替燕王看看哪些地方好,他想选一块当封地。皇帝一直不提这事,燕王是打算找个机会主动出击的。他不可能任凭皇帝把自己困在京城的。

    大郎这一路走一路玩,差不多一个月就会寄一封书信回来,一般也就是谈路上的见闻,与当地的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看的辛湖羡慕的直流口水。这样的信件就象游记一样,没有一点儿私情,辛湖看完,就会传给大家看,一点儿也不用避嫌。燕王甚至和陈华研究了大郎写的信,在中间挑了两个地方,准备去找皇帝讨。

    不想,八月里燕王府却出了一桩喜事,燕王妃和二位侧妃都没怀上身子,府上一个侍妾却先怀上了。这名侍妾也是个有心机的人,一直瞒着,都六七个月了,才暴出来。王妃和两侧妃的娘家人自然十分不满,认为燕王故意冷落了她们,以至于三个正经主子都没怀上,却偏偏让一个地位低下的侍妾怀上了。

    三家联手隐晦的在皇帝面前为自己家的女儿喊委屈,觉得燕王完全不把大家放在眼里。皇帝自然要训斥燕王。

    “你弄一堆女人进府,原也没事。但也不该不让正经主子生孩子,却偏偏宠着个侍妾吧。”

    燕王大怒,恨不得要休了这三个女人。其实他这大半年来,基本都只去三妃房里过夜,并且因为上次谈过子嗣之事后,他还特意的增加了次数,不象以往那样只是去点个卯,哪里想到这三个女人都还没怀上,那个总共只侍寝了一次的侍妾居然运气这么好呢。

    燕王借机与皇帝闹了一场,直接了断的要皇帝快点给他封地让他走。

    可是一直到了十月里,天气都开始变冷了,皇帝居然还一直不肯下旨。而燕王府那位怀孕的侍妾居然难产了,一天一夜后产下了一个未足月的男婴,没活过一天就去了。燕王简直差点气晕了,这侍妾自打暴出怀孕后,燕王就亲自吩咐了人照顾她,这可是他的头生子,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都很盼望着。可是,在那么严实的照顾与保护下,她都能出事,简直令燕王不能忍。

    然后,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与皇帝谈的,第二天皇帝突然下旨,把凉平府给燕王当封地,并且令他马上起程。

    凉平府,离京千里,又偏远又贫穷,地方倒是很大,但却因为多是高山,土壤贫瘠,庄稼产出小,一直是个没人要的地方,皇帝居然把燕王扔到这个地方去,一时间朝中各大臣都被搞懵了。

    不过,燕王虽然生气,却并没有反抗,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带着家眷就走了。甚至都没进宫与皇帝正式告别。

    他走的很突然,携带着怒气与失望,带了一队亲卫骑马先行了一步,王妃带着众女眷与大量行李物品,及有三千人护送的大部队被远远的落在后面。

    太子一系所有人都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强大的燕王终于走了,还被皇帝赶到了凉平去了。

    太子却面色沉郁的说:“父皇这是闹哪样?何必把燕王惹火呢?”

    在他看来,皇帝这样做,一点儿也不好。但是皇帝的决定,他就算是太子也不敢反对,况且皇帝的决定非常仓促,完全没给他人反应的时间,就已经下旨了。他现在就怕燕王本来没那么大的野心,皇帝这样一搞,难说不激起燕王的反抗之心。

    “可能皇帝自己也怕吧。”太子妃心情极好的说。

    平时这种话,她肯定是不会说出口的,但现在燕王走都走了,她也不用一直暗暗担心了。说实话,人人都知道燕王有能力,特别是这几年太子留在京里,明面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其实呢皇帝把持着朝政,太子不过是个应声虫似的,也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