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俩属于合作的关系,毕竟二者在一个地方共存,所以他们之间还是要互相卖点面子的,有的地方官员与驻军首领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因此千户偷偷递了个眼色给知府,知府却不敢表态,千户只得带着一千人马走了。而这一千人马的头头赵丁原本就是个正五品的千户,官阶又不比本地这个千户低,而且他还和燕王一样南征北战过,武艺高强,军功突出。

    所以一到营地,赵千户就立马自行安排自己的人马去安歇,不出三天就把本地这个千户给架空了。自己做了这个营地的老大。这是后话。

    虽然把人分散了好多个去处,却还剩下约三百人没地方可去,陈华似笑非笑的看着知府,好半天才说:“这些人只能先暂时安置在知府衙门里了。如果实在没地方,就先安置在牢房吧。”

    知府头上直冒冷汗,连连说:“哪里能安置在牢房,知府衙门里还有几处空置的小院。先让大家挤挤吧。”

    “如此,就多谢知府大人了。这些人都交给你了,老夫一路行来也是疲累不堪,撑到现在已经极限了,也不知道要歇息几天了?这马上又是年节了,所有的人老夫就替燕王交给知府大人了。”陈华笑着说完,就端茶送客了。

    意思是,所有的人,你接手了就得好好安置下来。我可不管了。燕王也不会管了。咱们大老远的跑来,哪个人不需要好好歇息一段时间啊。至于这两三千人的衣食住行就靠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是母亲节,祝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不知道看文的有几位已经当母亲了?

 第179章 暗亏

    知府被陈华打发出了燕王府的大门; 然后一连两个多月都没能再进燕王府的大门。而陈华扔给他的二千来人,吃喝拉撒也全部由他照管。

    还有一千人去了营地的人就更绝了; 人家赵千户不出几天就把原先的千户给架空了,整个营地都由赵千户说了算; 原先的那些兵丁也不敢说什么; 因为赵千户带来的一千人可是真正上过战场,跟着燕王南征北战过的精兵,个个武艺高强。

    他们说的是驻军; 其实力哪里比得上人家千里迢迢长山水远来的人; 反倒被赵千户操练得象狗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 赵千户轻而易举的成了驻地最有权威的官员。很快就把营地的一切都撑握在自己手中了。

    而其他交给知府安置的人; 也一样厉害得很。他们每队人都有自己的领头人,这些领头人都极有手腕; 一到目的地,就找了管事; 很快就把自己的人安置得妥妥当当了。两处别院基本上是各住了五百人; 其实很挤,但人家也没什么怨言,一间房里住五到十人,没床铺就打地铺,反正大家都带有随身行李物品,就象在营地一样,作风都极其严格; 虽然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却一点乱子也没有出。

    所有的人一安置下来,领头人就找管事要粮食与柴草,这么多人得吃饭啊。

    管事的自然不敢同意,因为他也拿不出这么多来啊,就只得去找自己的主子,所以一来二去的就把领头人带到知府,又或者其他官员面前来了。官员也不敢不给,你不给人家也不闹,反正人家就紧紧的跟着你,一天分十队八队的轮流来找你。大过年的也不让你安生过年,反正是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有这么多人盯着你,无论是哪个官员都没了一点儿自由了,什么事也干不成,甚至在家里也不得安生,所以大家一起聚到知府家里。

    “大人,这事可怎么办啊。我们这几天就没一刻钟安宁过。那些人川流不息的往家里去,不给招待又不行,招待了又招待不起。”众官员一起抱怨道。

    去到他们家的人,一批换一批的,来了人总得招呼喝茶吃点心的,如果是碰上了饭点,总不能你自己家人吃饭,让客人饿着肚子吧。并且这还是大过年的时候,众官员连招呼亲戚朋友的空闲也没了。

    “我也没办法啊。”知府大人哭丧着脸,说,他连哄带骗带威吓的赶跑了这些官员,摊到在椅上,只觉得自己已经去了半条命。

    他更吃亏呢,毕竟他经手的人是最多的,特别两处别院都是他家的,假借了乡坤的名,人家就直接找上乡坤家去了,说的还蛮客气的,说是感谢招待,让他们有个地方安置下来,天天一批批的到家里来道谢。你敢把人轰出来吗?自然是不敢的,乡坤们不出三天就支持不住了,自然就找到知府头上了。知府一开始还想装傻充愣,乡绅们也不是吃素的,一见这样就直接把知府给卖了。

    所以,燕王的近三千人马,基本上,就是靠本地官员帮他养着了。而他自己的家眷及留在燕王府的近一千人,他养得起,早在这些人还没来之前,他就大量购置了粮食,柴炭等。这会儿正派上用场。

    至于住在陈府的那些官员们,却什么也没有给他们备,只留给了他们一个空房子能住了。

    所以长吏安置好自己的人之后,就开始找知府大人要粮要柴等。反正他们是朝廷命官,知府又是本地最高长官,不找他找谁啊。他很清楚不能去找燕王。

    知府不管吧,人家就跟着他,管吧,他真是快要负担不起了。就算有他手下的一干官员们帮助,大家也搞得焦头烂额,人人都分摊了些燕王的人马过去。这些可都是祖宗似的人,你不管,就吵得你没法子安生,所以大家不得不掏私人腰包来送米粮送炭柴。

    而一直到了年后,正月十五都过完了,知府等官员依旧没有见到燕王及燕王妃,而王府的长吏等官员,就是找他们的麻烦,要这要那的,更别谈有什么交接手续了。

    摆明了,燕王就是不待见你,并且燕王的人哪里这样好受摆弄的,人家占了你地盘,就活得自在的很呢,反正吃的喝的住的都有了,天气又冷,又无法干什么正经活儿,大家都很老实的呆在屋里不出门闹事,官员们也找不出人家的一点毛病,这些人根本就不用燕王操心呢。

    知府这个年过得可真是度日如年。应当说所有凉平府的官员无论大小,都过得极不舒爽,家家都得负担燕王的人的开支。

    而燕王也不比大家好多少。燕王府就这么大一点儿,他说的是独占一个院子,实际上却还得把自己的几个贴身侍候人及一些王府的管事等安置在院子里暂住着,比如象陈华这种重要人物,绝对不可能让他到别处去住吧。所以,这座院子,真正属于他个人的就是上房那一点位置而已。后院及其他地方全部住着管事,下属等,搞得满满的,大家各自不方便。

    而王妃与两位侧妃则时不时的出点难题给他,比如要炭,比如要新鲜的蔬菜等等。这些事情,要平时是小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亲自操心。可现在,一切都得他自己操持,因为陈华这个大管事,也和王妃们一样才到凉平府,不仅人疲惫不堪,还什么都没搞清楚,也无法出去办事。

    况且他已经把大部分的人扔给知府去头疼了,自己府上的这些事情也不好再去逼知府了。他也不想把知府等官员逼得太过,所谓狗急跳墙,到时候倒霉的总是他自己。

    所以,他只得让大郎去奔波。好在大郎与赵甲等人已经是熟门熟路了,他俩带着一群人,天天都不得安逸,不停得在外面找这找那的,烦得要死。

    这时赵甲就十分佩服大郎了,“要不是你先做了这么多准备,咱们这会儿只怕要更瞎抓了。”

    “幸好我来的早,不然也和大家一样。”大郎暗自庆幸,要不是自己提前弄好一个陈府,弄了一堆物质,这会儿真是哭的心都有了。

    早前大郎就与燕王买下了大量的米粮及柴碳,但新鲜的蔬菜等贮备却不足,主要是因为不可能会贮备这么多东西,不仅没地方放,也不可能一下子放这么多东西。

    但是这会儿,他们却不得不四处奔波去找菜了,连一些山旮旯里都找过去了。但能找到的也就那么点儿了,最后也只能紧着主子们吃了。王妃与两名侧妃,本就已经在路上吃够了苦头,现在还样样不齐全,日子过得简直难以忍受,所以不出意外的都病倒了。

    大郎除了同情她们,还更同情燕王。燕王本来就已经够烦心的了,现在可好,一屋子的病人,主子们病了,下人仆妇也病了不少。虽然有随行的大夫,也带了不少的好药材,但三位主子的病却难得见到好转。

    知府大人几次来求见燕王,得到的都是王爷与王妃们都病了的说法。

    陈华甚至十分生气的说:“王爷和王妃们千里迢迢,不辞艰辛的来到凉平府,却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连口菜都吃不上,能不病才怪呢。”这话里话外,就是怪知府没有搞好燕王府,没有好好的照顾燕王。

    知府大人简直呕得要吐血,还不敢说什么。害怕燕王会再想出什么招来对付自己。况且他安置下来的那么多人,居然让他找不到一点儿空档,人家除了找他要好处之外,燕王的一点儿事都不吐露出来。

    现在他可明白了,燕王就算是被皇帝厌恶了,也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轻视的。而且燕王也绝对不是只会打仗的粗蛮武夫。这么会治下的人,绝对是有手腕的人。他把以前的一些小算盘,全都收起来了。现在他只想老老实实的为燕王办事,就怕燕王哪一天又出什么奇招来找他算帐。到时候,只怕命都保不住呢。

    而燕王心情也很沉重,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带来了这么多人,想到妥善的全部照顾好,确实是个大难题。所以,大郎他们走后,燕王也没有闲着,派出了不少的人,开始开垦荒地,准备自己种些庄稼与蔬菜。反正人手够多的,不给他们弄些事情干,闲着也不是个事。

    知府安置这么多人,花费巨大,又不敢找燕王去要银子。他吃了这个哑巴巨亏,知道了燕王的厉害之处,后悔的恨不得穿越到去年,把前几个月的自己狠狠地打一顿。

    当初要不是自以为聪明的,不帮着建造燕王府,这会儿也不会这么倒霉了。两个来月的时间,养了一两千人,花费巨大啊。可把他把多年老本都搬出来了。搞到最后,还只得克扣自己家的用度,不然,到时候燕王还可以说你把朝廷的银子都装进自己的荷包里了。

    所以,整个凉平府的官员们,这两个月来,家家户户虽然不至于忍饿挨冻,但却真真正正的过了两个月的苦日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二月,大郎就逃难惟的带着自己组建的商队出发了,燕王还交待他,回来时多带些粮食和种子回来,这个冬天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他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

    他们一走,燕王总算接见知府大人了。只是,燕王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说:“大人也该帮我修燕王府了吧?”

    知府擦了把汗,说:“王爷,前面不是下官不修啊,实在是天气冷,时间短来不及啊。”

    “所以,现在天气也开始变暖和了,还不快点开工,不然到天气冷的时候又没修好。”燕王冷笑道。这个年不仅知府等官员过得苦,他也一样难受。

    为了让自己能舒服点,也不想把知府逼得太过,最终燕王扔给知府八千两银子。知府这才灰溜溜的走了。八千两还是能干很多事情的。而且他上报的修建燕王府的款子也该快要下来了。

 第180章 复制

    大郎离开凉平府之后; 根本就不知道凉平府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等他从京城再回到凉平府时,燕王府已经大变样了; 整个燕王府的轮廓初现雏形了。原有的五座燕王等人住的院子,砌了新的围墙; 被单独隔开了。其他的地方; 全部在动大工程。

    燕王嫌吵,干脆跟着自己手下开田的人住到简易草棚里去了,其实离燕王府也没多远; 这一整块地方都是荒的; 燕王干脆就在这里给自己弄了一处农庄。因为有燕王亲自盯着; 弄得这些人干活可一点儿也不敢偷懒;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 就开出了五百多亩的田,大多数都已经赶季节的种上了庄稼。

    燕王看着这个农庄心情十分好; 光靠这五百多亩田,如果收成好的话; 基本上可以养他的人了。最近他查了这几年来整个凉平府的收入; 说实话,他完全不敢相信就那么点儿了。虽然现在都归他,不用再上缴给朝廷,但他很明白根本就不够养活他这四千人的。

    所以这个农庄就成了他最大的指望了。暂时他还不想动凉平府的已有势力,先让他们再运转一两年,如果实在不行,他再动手。所以他宁愿自己养自己的人。反正凉平府荒地多; 人口少。开荒种地,他也有足够的人手。

    大郎回来后,先到农庄来见燕王。

    见到这一块块整齐的农田,与在田里认真干活的兵士们,还以为自己回到了芦苇村呢,虽然芦苇村没这么多的田。

    “怎么样,本王的这个农庄不错吧?等秋收后,就能吃上自己种的新粮了。”燕王笑道。他其实是不乐意剥削本地乡民的,所以选择了自己种田。

    “王爷,这样很好啊。”大郎由衷的赞叹道。

    燕王这个办法真的很好,既让这些闲置的人手有活儿可干了,又能创收一笔,而且还能完全不受制于本地势力。燕王能自给自足了,根本就不会在意本地的收入,虽然这里的一切都是他的,但想要完全整顿过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同时他也可以拿自己的农庄收成来衡量本地的田赋税收情况。可谓一举多得,难怪燕王开心了。

    “点心铺子我已经选好了地方,也粗粗的翻修过了。剩下的事情就靠你来办了。”燕王疲惫的说。

    他最近快忙死了,又得关注燕王府的建造,又得关注三个女人的身体,又得关注农田等等,简直比打仗还累。不过还好,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他相信,明年就会好过多了。毕竟想要在一个新的地方经营,是得花费不少时间与心血。

    “王爷您放心吧,这事儿我自会办得妥妥当当的。”大郎说。

    燕王欣慰的笑了笑,说:“也不是那么急,你们先安生歇几日吧,这一路奔波劳累的,该好好把身子养好才行。”

    “这是当然,就是我不要休息,马姑姑他们几个女人也得休息啊。”大郎笑道。

    幸好燕王准备的这个点心铺子,位置极大,有个大院子,后面还有两个单独的小院子,正好大郎与他带来的四个人,都有地方住了。他们就直接住进了铺子后面的靠左边的小院子里。小院子里面稍微做了点隔断,他与自己的长随大有住在一起,马姑姑带着二个女孩子住在一起。他们五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房间,后院还有单独的灶房,供他们做饭吃。

    马姑姑满意的说:“这里条件还不错啊。这个小院子足够住一大家子人了。”

    “可不是,以后我们这里还得找两个下人回来呢。”大郎笑道。

    他们这一家五口,虽然有三个下人,但是打理内务、粗使、煮饭洗衣的下个仆妇却一个也没有,虽然暂时可以自己动手,但时间长了,肯定是不行的。马姑姑与两个女孩子,茶花与荷花即要跟着马姑姑做点心,还得照顾马姑姑的日常生活,有的忙了。大有得跟着大郎跑进跑出,也没空管家里的活儿。所以他打算等稳定下来后,就去买三四个仆妇来使唤。

    右边的小院子,留了两间房空着,留等安置点心铺子开起来后的跑堂伙计们住。而他带回来的的大量精贵货物,自然也先堆积在这个院子里了。

    随后大郎找赵甲弄了几个人过来,在两座小院与前面门铺中间的大空院子里搭了个顶蓬,暂时把竹器等物不怕风吹雨淋的货物,安置下来了。

    歇了三天之后,马姑姑缓过来了,其他的三个年轻人身体素质都挺好的,很快就活蹦乱跳了。

    然后,大郎就开始布置点心铺子了。

    燕王看着他们带回来的这些货物,笑道:“有心了,这些东西,我们还得开个竹器铺子绸缎铺子才行啊。”

    “有空的铺子吗?”大郎问。

    “其实街上空铺子多的是,你去买两个大点的吧。也不用这么急,慢慢来吧,先让点心铺子试试水,看看本地人的购买能力吧。”燕王说。

    “行。”大郎点头。这事儿还是他出面比较好,毕竟燕王不好直接出面做生意。

    等点心铺子布置好之后,开业的这天,燕王特意的让陈华带了一帮子人过来给大郎祝贺开业。新鲜刚出炉的点心,香气扑鼻,再加上陈华的现身,立马就让凉平府的大小官员以及富豪权贵家族等注意上了。

    点心味道确实好,并且还挂上了天下一绝的牌匾,自然还得宣扬一翻,京城的天下一绝是皇帝亲自书写的。天下一绝的点心,早就在京城引起了轰动。知府大人们也纷纷派了自己的管事们来买点心。

    虽然第一天,做的特别的多,但架不住陈华带来的人多啊,并且与大郎同行的那些人早就宣传过有多么好吃了,这会儿,不管是吃过的还是没尝过的,自然都抢着要买。可把大郎他们一家五口人忙疯了,还不算铺子里燕王扔过来的三个帮工,一个在灶房里打杂,比如和面等。一个在专管炉灶,加柴伙的。外面还有两个伙计,大郎暂时当掌柜的,在收银子记帐等。

    一天下来,从天未亮到天完全黑下来了,大家全都累得提不起脚了,还有客人要来买点心。

    “请明天早上再来吧,我们收工了。”大郎笑道。

    “就不能再做点吗?”有人叫道。

    “开业三天大酬宾,连续三天我们都会多做些的,今天已经超量了,往后我们还得限购呢。”大郎解释道。这是学的辛湖的做法,生意太好,也不能一昧的多做多卖。一来人手有限,二来也得让客人吃个欠着。

    “限购?”有人惊讶的问道,完全不相信还有做生意的,居然不想卖太多。

    “是啊,过了这三天,以后每天都定量做多少,做完规定的量就不做了。”大郎说。

    “不会吧,难道你这是怕生意太好了吗?”有人一说,众人也跟着起哄了。

    “是啊,你们是没去过京城,京城的天下一绝,每天天不亮还没开铺子,就有人排着队在门口了。每天都是卖完就关门。从来不做多的。做不出来啊,点心师父也得休息。不能让他们太累了。”大郎继续说。

    大有顺着大郎的话说:“咱们家京城里的天下一绝,可是皇帝亲自写的牌子呢。宫中要吃都得安排人过来买。而且每个人还规定每样点心只能买一斤呢。”

    这话自然令一些有京里关系的人,立马写了信去过问此事了。同时也果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第二天一大早,果然有些人早早等着了。而这一天,陈华依旧又安排了三十个人过来吃点心。只不过,他自己没来。同时还交待了,一定要给他带两个芝麻饼回去。

    而燕王则要求每样点心各带三斤回去,因为他的王妃与侧妃们都有这个需求。三个女人病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没什么味口,昨儿吃了天下一绝的点心后,味口都变好了,所以都派了管事妈妈来求燕王,还想再要些点心。

    所以,陈华安排的三十人与他人混杂在一起排着队,一下子就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引得一些不知情的民众们,纷纷寻问这里出了什么事情。连续三天,果然天下一绝就在凉平府打出了名声。

    吃过的人,都叫好,没有一个人认为不好吃的,虽然大家格有所好,但整体来说,五样点心都买得极好,销量虽然比不上京城,但马姑姑他们做出来的量也比不上京城。总之,大家都很满意。

    而大郎也严格的执行了,每天限量这个规定,和辛湖一样,也弄了五六十个牌子,每个凭号牌来买,多的根本就没有。一个月后,凉平府的人都知道天下一绝的点心好吃了。自然也有人开如私下算他每天能赚多少银子了。

    这么好的生意,在整个凉平府还是独一份,当然了这首先得归功于点心确实是没有另外的人会做。就算有人眼红,也不敢惹大郎的后台燕王啊。点心铺子试水成功后,大郎把铺子交给燕王的人了,自己开始着手竹器铺子与绸缎铺子的布置与规划了。

    点心铺子交出后,大郎给辛湖写了他们分开后的第一封信,信中自然是着重介绍点心铺子的成功。然后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只是这种思念完全是以教训的口吻而写的,比如问平儿,大宝和阿毛有没有好好读书,有没有好好帮辛湖做事等等。

    看得辛湖直皱眉头,暗叹自己这一辈子完全不能指望这家伙,能给自己说几句甜言蜜语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左下眼皮抽动了一整天了,好不舒服。有人建议我贴点白纸在眼皮上,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第181章 回来

    忙碌起来日子总是过得极快。马上就又到了秋收时节; 燕王的农庄果然收成极好,而他的燕王府也已经建得七七八八了。

    农庄也盖起了一排一排的新屋子; 从住在知府衙门,别院等地的人中; 各自抽了些人过来; 足足有的三百多号人全安排到农庄来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