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圣天下-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司马迁也有些好奇,这个屡屡带给他惊喜的人类少年,到底还能做到哪一步呢?

其时于紫金才气所铸的壁垒之外,轰鸣声不绝于耳,有蒲牢的音波攻击,有饕餮的吞噬之声,还有魔族殿下,佑生的掌劲轻吟,可是这一切,都打扰不到苏文。

苏文已入心无旁骛之境,就算现在整座雷池毁灭,只要不伤及他的性命,他也不会醒来。

早在司马迁出现之前,苏文就直言让众人帮他争取时间,随后他便进入了心无旁骛之境,直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了,他到底在干什么?

其实他一直都只是在做一件事情,那便是看图说话。

苏文的眼睛暂时已经看不到了,但此时于他的脑海中,却出现了一幅幅瑰丽壮阔的风景画,这里面有的苏文认得,有的他却认不得。

他需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认不得的风景画,一幅幅地猜出来。

如果此时苏文脑中的风景能够被他人所看到的话,一定会非常惊讶,因为这分明就是黄鹤楼一百层每一层的景象,苏文大多数都只见过一次,而且行步匆匆,竟然能够一丝不落地将其完整地呈现出来!

事实上,早在苏文登上黄鹤楼第四十三层,看到那片蜿蜒恢弘的城墙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黄鹤楼最核心的隐秘,为此,他停下了登楼的脚步,重新回到了第一层的草原世界中。

如果能够再给他足够长的时间的话,或许苏文早就明白了其间的关键,可惜偏偏在那个时候,魔族入侵黄鹤楼,导致整座黄鹤楼坍塌了。

因祸得福,苏文观启世,凝圣心。

而如今他所需要做的,便是将当时没能做完的事情做完。

为了来到雷池,苏文与孟云等人一路踏过了黄鹤楼所有的风景,看遍了每一层的小世界,所以相比于当时,如今的苏文把握更大,但他需要时间。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黄鹤楼中的绝大部分风景都带有很强的欺骗性,而且均是苏文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他想要摸清当初魔君屠生的意图,只能靠猜。

幸好,苏文记忆无双,即便是利用穷举法,也终究有能将其猜透的那一天。

为此,苏文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超出了他原先的预期。

之前圣女浅夏因为无法于未来看到苏文,所以她一直以为重掌黄鹤楼的钥匙在于小黑,其实,她错了。

从一开始,那把钥匙就在苏文手中,或者说,苏文本身就是那把钥匙。

圣言大陆上下千百年,只有苏文才能看明白,这座黄鹤楼所存在的意义。

其实,只是魔君屠生想要告诉世人,他曾经来过。

================================

ps:感谢‘670274404’再次100赏,这是今天的第三章,为掌门‘杨天笑’的飘红加更,同时感谢各位的推荐票和月票,愿你们这一夜过得愉快。

第三百四十二章借我千古诗卷,敢为天下乱!

一道道风景,一幅幅画卷,接连不断地于苏文脑中闪现,从第一层的草原,到最后一层的雷池,逐次翻涌,一个不落。

就像是一本连环画册,让人忍不住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在这本画册的第一页,自然是那片广袤的草原,这片草原是苏文自登楼以后看得最多,也最久的风景。

所以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猜到了这片草原真正的名字。

“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草原?”

“让我想想,伊犁大草原?”

下一刻,苏文脑海中的那片草原变得雀跃了起来,一眼望不到边的草海纷沓飘荡,宛如随风起舞的精灵,喜不自胜。

但在这盛大的喜悦之中,却仿佛还带了一丝期待,每一根草叶都期期艾艾地看着苏文,盼望着,憧憬着。

冥冥之中,苏文似乎看懂了万众碧草的期许,于是他在心中暗诵了一首诗文。

这首诗是苏文在离开临川城之前所作的,如今已经成为了临川城的镇城之宝,更于本届《文以载道》榜单中位列第四,乃是一首超凡之诗。

苏文将其命名为《草》,其实是来自前世文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宏城。暂别临川去,萋萋满别情。”

轰!

随着苏文最后一个字落下,整片草原开始剧烈地震荡了起来。不是末世,却似新生。

下一刻,整片草原都消失了。或者说,并不是真正地消失了,而是变成了一座金色的……塔基?

以苏文那逆天的记忆力,自然能够认出,这分明就是缩小版的黄鹤楼塔座!

根本没有时间去惊诧或者感慨,苏文随即便将心神投向了下一道风景。

那是来自黄鹤楼第二层的戈壁。

这一次,苏文显得似乎比较有把握。毫不犹豫地说道:“玉门关,嗯,雅丹魔鬼城。”

北风起。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纱,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现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黄色的石刻耸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衬以蓝天白云。显得分外妖娆,格外喜悦。

然而,苏文的声音并未停下。

“大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海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首,是来自卫国学士王之涣的《凉州词》。

当初在徽州府花魁大赛的时候,那来自金凤楼的白菲儿也曾以此诗题画,赢得一片赞誉。

词毕。浩瀚的戈壁世界轰然堙灭,化作一段金色的塔身。落于之前那草原所化的塔座之上,严丝合缝,浑然一体!

见状,苏文已经隐隐间明白,当他脑海中的这座黄鹤楼百层重建完成后,一定会发生一些让他惊喜的变化,但同时,苏文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十分紧迫。

这一分一秒,都是沐夕等人拼死为他争来的!

而直到此刻,还差九十八层……

黄鹤楼第三层是一片汪洋大海,对苏文来说,选择倒是并不多。

“黄海?渤海?东海!”

言辞之间,海浪层叠翻涌,滔滔不绝,波澜壮阔,若隐若现的黑色礁石在浪涛撞击之下显得熠熠生辉。

仿佛为了苏文心中的那两个字已经等待了上百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首诗是苏文截取自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用在此处或许并不完美,倒也算得上合格了。

于是,黄鹤楼之上再添一层金辉。

……

“绒布冰川!”

“忆昔暗尘辞旅舍,三更羸马踏冰川。

岂知食藿言仍鄙,犹幸垂杨臂可全。

万事升沉千虑外,几人离别廿年前。

风波乍息渔歌起,谁向沧浪共扣舷?”

这是来自明朝罗洪先所作的一首《有喜》,描绘的是离别之意,叙说的是不舍之情,用来描述黄鹤楼第四层的冰川之地显得颇为突兀,但这个时候的苏文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快些,再快些!

……

“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或许不是苏文前世诗文中描绘长城最著名的一首诗,但却第一个出现在了苏文的脑海中,只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

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做《长城》,出自唐朝才子,汪遵。

……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啊!麦积山石窟!”

还是不对。

从大约半柱香之前开始,苏文所花的时间就已经越来越长,他前世毕竟只是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学生,又不是旅行家或者考古学家,若不是他闲来无事看过一些地理杂志和旅游类书籍,再加上黄鹤楼的每一层都能算得上是著名景观,或许苏文早就失败了。

“等等,四大石窟,还有一个……”

“云冈石窟!”

下一刻,规模宏伟的石窟竟然兴奋地颤抖了起来,隐约之间,似乎在其上突然被蒙上了一层富丽瑰奇的彩光,就如同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之奇景,让人惊叹。

“骁勇骠骑北魏王,生灵涂炭历时强。

武功率统烟消尽,石窟精华日月长。”

至此。在苏文脑海中泛着莹莹金光的小型黄鹤楼已经搭建了整整九十层,距离其彻底复原,只剩下了最后十层!

同一时间。苏文浑身上下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但他却全然不觉,只是紧握的双手悄悄松开了一些,因为他知道,快要结束了。

可惜场中的人并不知道苏文在做什么,更不知道他竟然在这短短的一炷香之内,已经默诵了整整九十首诗文!

若是苏文真的将这九十首诗文口述而出的话。恐怕他整个人都会被争相纷涌而来的才气撑爆!

若是这九十首诗文能够传将出去,足以让整片圣言大陆为之动乱,让诗圣柳中庸也为之惭愧!

此时的苏文虽然只有一个人。却有中华上下数千载各路文豪相辅佐,尽数施于黄鹤楼中,可谓手笔之大,简直骇人听闻!

自来到圣言大陆之后。苏文所作的每一首诗都是抄袭自前人。但与此时他的所作所为相比起来,那之前的抄袭,简直就是个笑话!

什么叫抄袭?这才叫抄袭!

抄一首两首算什么抄?要抄就要数十上百首的抄!

此时的苏文根本不会在意什么心理负担,什么愧对古人,此时的他只知道,自己决不能辜负了兄弟们为自己所争取来的宝贵时间,他要收复黄鹤楼!

然而,越是到了后面。苏文所面对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他不仅要抄诗。还要正确地识别出每一层的风景出自何处。

比如黄鹤楼第九十九层的那座孤岛。

在苏文的记忆中所存在的岛屿名称起码有近百个,若是那孤岛出自苏文所不知道的岛屿,那么就是功亏一篑!

“石城岛,广鹿岛,獐子岛,高山岛,小黑山岛,庙岛……”

“刘公岛,灵山岛,六横岛,普陀岛,泗礁岛,岱山岛……”

“崇明岛,黑瞎子岛,海坛岛,大屿岛,南澳岛,南田岛……”

随着一声声岛屿名称接连道来,却始终不见那海岛有丝毫异动,苏文心中不禁越来越急切,而且他脑海中所剩余的岛类名称已经很少了!

难道,真的要倒在这临近成功的最后一步?

于是在下一刻,苏文开始一心二用,他一边仍旧在不断报出自己所知道的岛屿名称,一边开始思考,在记忆中,有没有哪一座岛的中间的空的?

以苏文那近似无解的记忆容量,他很快发现,至少在他所知道的岛屿中,绝不可能有哪一座岛屿的中间会出现所谓深渊这样的奇景,那么唯一的可能,便是这其实是屠生的障眼法。

就如同前面那燃烧的雪原一样,在现实当中,怎么可能真的有可以燃烧的积雪?

倘若这真的如苏文所料,是屠生故意布下的障眼法的话,那么岛的中心就肯定不会是深渊,那么,应该是什么呢?

下一刻,一个名字从苏文脑海中跳了出来,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在那座岛的中央,同样有一个中空的地方,不过那不是深渊,而是一座湖。

“涠洲岛!”

终于对了。

苏文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着默诵道:

“浩渺风来远,虚明鸟去迟。长波静云月,孤岛宿旌旗。

别叶传秋意,回潮动客思。沧溟无旧路,何处问前期。”

黄鹤楼第九十九层,应声而归!

最后,便只剩下了如今苏文所在的雷池,在这个世上,不会有什么地方终日有雷电交加,所以,既然这个地方被叫做雷池,那么,其所代表的意思,很可能,只是一个名字。

苏文记得非常清楚,在安徽省宿松县境内,的确有一个地方就叫做雷池!

所谓“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语,便是源自于此!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

“这就是雷池。”

“历井扪参上祝融,半空烟霭数声钟。

地连云汉九千丈,天柱东南七十重。

石磴悬崖翻瀑布,海门碾日上高峰。

悠然身世青冥表,俯立雷池看玉龙。”

这是苏文所默诵而出的整整第一百首诗,借千古诗卷之势,他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下一刻,苏文突然睁开了眼睛,虽然此时的他仍旧什么也看不见,但于他的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了黄鹤楼如今每一层的景象!

于万众瞩目之下,苏文的身形,慢慢升到了半空之中,在他的手掌心里面,似乎有一道金色的塔影若隐若现。

冥冥之中,他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来自魔君屠生的气息,心生感慨。

于是,为了纪念那从未能得见的故人,苏文开口,诵出了最后一首诗。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顿了顿,苏文轻轻抬起了双手,傲立长空,对于那数道来自魔族的杀意恍然不觉,幽幽一叹:“这是,我的世界!”

================================

ps:这一章写的很难,也很慢,今天的第二更可能会晚一些,如果12点前未能更新的话,各位明日睡醒再看也是一样的,感谢大家。

第三百四十三章何惜死战!

一刻之间诵诗百首,苏文不说后无来者,至少肯定是前无古人了。

但此时不论是魔族众将,亦或是沐夕、禹墨等人,甚至连史圣司马迁,都全然不知在苏文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更别说远在黄鹤楼外,自困星云走廊中的魔族大祭司,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处心积虑的这番部署,雄心勃勃的现世豪言,最终将会毁于一个小小的人类少年之手。

而且那个人还不是当年的人族军师。

如今大祭司根本不知道在黄鹤楼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一直以为,事情正在朝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黄双圣,没用的,你还是放弃吧。”

在大祭司那如鬼火一般的瞳孔之中,正映着一个稍显狼狈的身影,便是被称为黄鹤楼楼主的书诗双圣,黄庭坚。

经过长达半个月的鏖战,虽然黄庭坚还不至于才气耗尽,却也非常疲惫了。

他是堂堂圣者,但对方也是圣者,而且是实力丝毫不弱于他的圣者。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面,黄庭坚与魔族大祭司在这片无尽星空之下,起码战斗了上千次,但每一次都以平手告终,谁也占不了半分便宜。

到了此刻,黄庭坚手中的圣笔已经被折断了一支,而大祭司身上的那件长袍也沾满了尘埃,看起来颇为黯淡。

除此之外,黄庭坚连跨出星云走廊也做不到,除非他能够孤注一掷。以命相搏。

但如果黄庭坚真的那么做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即便他最后真的能够回到黄鹤楼。也必定会与那魔族大祭司拼得两败俱伤,又能再有何作为?

虽然他被众圣戏称为黄鹤楼楼主,但其实黄鹤楼并不是他的,更不会为他所用,他所担任的角色,不过是一个守护者罢了。

所以在这里战斗,还是在黄鹤楼中战斗。对黄庭坚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正如大祭司所言,这百年光阴。他看透了人心,所以他知道,黄庭坚不会拼命。

“莫非你以为,那些小小的魔族欲孽真能成事?若一切如你所言。为何半月之期已过。黄鹤楼中仍旧没有半分动静?”

大祭司轻轻一笑:“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你仍旧不忘扰乱我心,如此看来,若是比耐性,你远不如我。”

黄庭坚作为堂堂圣者,竟然在此时施此小道,只能说明。他的内心其实已经乱了,或许是急切。或许是担忧,总之,他的文心已经出现了动摇,不再复圣者之傲。

大祭司能够为了魔族复国蛰伏百年光阴,而黄庭坚却只在半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快要被压力所击垮。

论耐性,他真的不如大祭司。

于圣者之战中,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差距,都会被无限放大,直至那原本平衡的天平彻底倾斜。

作为当今魔族最可怕的智者,大祭司又岂会放过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虽然此行大祭司只是为了将黄庭坚困在星云走廊而不得出,但如果真的有机会重创或者击杀这位人族圣者,他一定不会有丝毫的由于。

所以在下一刻,大祭司雪袍一展,如一只狩猎的寒鹰,身上淡蓝色星光与紫金色才气交相辉映,径直便向黄庭坚掠了上去。

人未至,大祭司的双手已轻轻按下,刹那间,场间星光大盛,一道道星辉泛着清冷寒意,向黄庭坚坠去。

引星为棋!

同一时间,黄庭坚也挥动了手中的苍灵笔,信手书出一贴。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这不是黄庭坚自己的字帖,却是出自词圣苏轼最负盛名的,《寒食帖》!

战帖出,秋风至,苦雨落。

这阵风仿佛能吹灭世间所有的希望,这场雨志在将大祭司的魔族血脉消融殆尽,剥夺他最后一丝力量。

不知不觉中,大祭司隐藏于帽檐之下的长须开始变得比他的袍子还要白,但他的脚步不曾停,眼中幽火不曾灭。

因为他需要在这方棋盘间落下那最后一子。

大祭司所修习之圣道为棋道,但在这一刻,他手中的棋子不仅仅是天边的星辰,更是自己。

以身化棋,则自主其局!

黄庭坚看不到大祭司的容貌,所以不知道此时的大祭司正在无声微笑,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所书之战帖所展露的,并不是自己最强的书道。

因为那不是他的战帖,而是苏轼的。

一念之差,便是万劫不复。

下意识的,黄庭坚便向后退了半步,但他也只能退这半步,因为在他的身后,有数道星光列成了一排栅栏。

那是藩篱。

便在黄庭坚身形受阻的这一刻,大祭司已经到了,他的身形稳稳地落在了黄庭坚身前三尺,于雪袍中骤然袭出了一只枯瘦干瘪的手掌。

与此同时,那些落于地面的星光一齐闪耀出了最璀璨的冷芒,棋局已成。

随即,黄庭坚的身形就像是被千万条铁链死死锁住,别说是退后,便连闪避分毫也做不到,所以他只能再度扬起了手中的苍灵笔,以笔为剑,猛地朝前刺了出去。

可惜的是,魔族人最大的特点,除了与人类一样能激发才气之外,还有无比强悍的肉身。

所以黄庭坚手中的笔只刺入了大祭司右肋两寸。

而大祭司的整条手臂,已经在同一时间穿过了黄庭坚的腹部,意欲碎其文海!

生死一刻,黄庭坚终于爆发出了最强大的意志,他伸出一根手指以自身鲜血为墨,以大祭司的手臂为纸,写了一个“镇”字。

以字所镇,让大祭司的手臂再难近寸许!

同时,黄庭坚将文海内大半的紫金才气自腹间的血洞狂涌出,直接浇打在大祭司的手臂上,竟是想要以伤换伤,废其一臂!

见状,大祭司眼中幽火轻闪,不再犹豫,抽身即退,瞬息间便于黄庭坚的身前再度洒下万丈星光,将对方追击的步伐死死拦住。

而直到大祭司退出百丈之遥,黄庭坚胸腹间的紫金才气也未能毕尽其功,反而大部分都击打在了藩篱星光之上,将身前的藩篱之阵彻底破除。

与之前的上千次战斗不同,这一次,大祭司完胜!

下一刻,大祭司的身形重新落于地面上,他一个字也没有说,便再度起身,又一次朝着黄庭坚掠了过去。

看样子,竟是不准备给对方丝毫的喘息之机!

因为他需要将这一次的胜利,彻底化为黄庭坚的死亡!

以大祭司那精妙的计算之力,已经得出了最后的结果,最多再用一个时辰,黄庭坚必死!

黄庭坚看着对方那急速掠近的身影,心中猛沉,但他没有放弃,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退了,再退,便是死亡的深渊。

或许连大祭司也没有料到,黄庭坚所遭受的重创,反而让他抛弃了所有的包袱,准备拼死一战!

然而,大祭司掠至半空的身影突然停了下来,压低的帽檐第一次抬起了几分,遥望星云走廊的尽头。

随后,黄庭坚眼中的死至也变成了莫名的震惊,忍不住回头望去,口中疾呼:“这不可能!”

下一刻,大祭司突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黄双圣,今日便留你一命,想来,日后我们还会再见的!”

言罢,大祭司雪袍一荡,于瞬息间便掠过了黄庭坚,来到了那星云走廊的终点,他压低了自己的笑意,轻轻抬步向前一踏,整个人便消失在了黄庭坚的身前。

而在那星云走廊的另一边,是黄鹤楼。

黄庭坚没有时间继续震惊,以他如今的重伤之躯虽然难以拦下大祭司,但他仍旧用最快的速度掠到了星光的尽头。

他不敢相信,难道黄鹤楼真的落在了魔族人的手中?

他要亲眼出去看看。

在星云走廊之外,便是黄鹤楼的出入口,但如今在这里并非一片空荡,而是有一位白发老帅手执一杆断旗,死死地守在了黄鹤楼的大门之前。

当然便是昔年十二魔将之一的花雕。

于他之前,有无数人类强者环伺,其中每一个人,都是在圣言大陆上有名有号的文道强者,虽然没有圣阶,但仍旧有好几个实力颇为恐怖的半圣。

比如说站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个头戴金冕,身披雪梅长袍的男子。

他的脸上没有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