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夜君王-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子宁的声音突然停止,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
他放下手,看了看千夜的表情,笑笑道:“二十天前,魏家在远东前线吃了一场大败仗,据说魏破天当时也在军中。现在他们那边战况十分紧张,估计过两天你回黑流城的时候,魏柏年就要被本家召回去了。”
千夜吃了一惊,魏家所在的远东行省是边塞之地,和黑暗种族常年征战。
宋子宁透露的这个消息中,对千夜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魏破天的安危,魏家世子上了战场,不可能没有保护措施。而是魏柏年一走,意味着远征军将指派新的师长上任。
但有武正南事件在先,无论远征军总部知不知道千夜曾参与了那事,就凭暗火佣兵团和魏家走得这么近,新来的师长与千夜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千夜并没有被宋子宁引开注意力,只说:“就算你觉得宋子安没有威胁,那么宋子齐呢?本来想杀你的人是他吧?”
宋子宁此时慵懒的姿态全消,坐直了身体,神色平静地道:“不用为我担心,老祖宗也不会让他们在族里做得太过分,至于到了外面,我还会怕他们不成?”
“那是为什么?”
见千夜这次一定要得到一个答案,宋子宁淡然说:“或许,是因为当初被抛出去和士族联姻吧。哦,对我天赋等级的评价也有一点原因。”
千夜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就算他猜到了一些,但听宋子宁用这样貌似满不在乎的口气说出真相,仍是令人极为难受。
当年宋子宁天赋评价明显被人为压低,应该分配到的资源就有许多给了别人。这或许是家族内争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但是当落在自己头上时,却仍会让人感到天道不公。
宋子宁虽然微笑着,眼底却是一片冰冷,“不过我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怎样都不再去争那阀主之位。这片土地已经腐朽,难以建立高楼大厦,还不如我自己出去开拓一块新的疆土。”
千夜苦笑,宋子宁如果真这么看得开,也不会这几天都心神不宁了。“既然这样,那你还有什么心事呢?”
宋子宁愣了一愣,沉默下来,片刻后才道:“真是糟糕,似乎总能被你看出情绪来。”他这次坦然道:“我后悔了,千夜,我不该把你拖进来。”
千夜笑了笑,说:“我这次收获很大。”
他这句话绝对不是安慰宋子宁,天级修炼室,重剑东岳,三发炼银弹,一个加强连的装备和整个营的重载卡车,这可是一个普通佣兵团长一辈子都积累不下来的财富。而对千夜帮助最大的还是宋阀藏书,众多基础武技弥补了他最后一块短板,只等日后慢慢融汇贯通。
既然把话说开了,宋子宁也不再掩饰情绪,道:“还是我没有看清楚形势,本来你并不用在擂台上生死相搏。”
“子宁,你想多了,生死之战在沙场上还是擂台上,其实没有区别。”千夜知道宋子宁一开始对这次大考并没有认真到哪里去,也没把来自宋子齐的死亡威胁放在心上。
事实上,无论对宋子安还是宋子齐,宋子宁起初也都没打算下死手。他再能谋善断,对着血亲总有一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软弱。可这次大考前后发生的事情,让宋子宁清醒地看到一个现实,并不是不争就能安逸,除非他愿意一生庸碌无为。
“千夜。”
“嗯?”
“我们一起去永夜吧,打下一个国度,一个按照我们心中理想去建立的国度。”
“好。”
此刻在“闻道庄园”安国公夫人居住的“莲心小筑”中,有人正在议论他们两个。
这座名为小筑,实则占地甚广,还包括一个人工湖的院落中,正在主厅举办一个宴会。宴会只有一桌,席上也仅五人,然而每位宾客都非同小可。
安国公夫人坐在主位上,她旁边是个面白无须,长眉细目,一身雍容之气的中年男人,而宋阀阀主宋仲年,鲁老,以及宋家另一名太上长老均在下首作陪。从能够入席来看,这位鲁老的身份就绝不象表面上那样简单。
安国公夫人首先道:“睿亲王这几日辛苦了。小辈们表现拙劣,倒是让您看了笑话。”
这中年男人赫然是帝国睿亲王,也是当今陛下的侄子。他在朝中虽然谈不上权势滔天,但也是身份显贵之极的人物。就连宋阀中也仅有寥寥数人知道,这次十年大考,竟然有帝室中人观战。
睿亲王笑道:“老祖宗言重了,这代年轻弟子有好几个可造之才,至于缺乏对阵经验,又有什么关系。将来上了战场,自然能磨砺出来,现在无须在意。”
“殿下认为这次武功大考第一的安人忆如何?”鲁老问。
睿亲王也对拿下第一的千夜有深刻印象,当下道:“那个孩子的天资自然是极不错的,只可惜如璞玉没有好好雕琢。他的天赋极为特殊,初时有‘晨曦启明’之像,却不是霞光托载晨星,居然变成漫天火焰,最后凝出光翼形态,我实在见识有限,未曾听说过这种天赋。”
在座众人不由议论了几句,但是谁也没有答案。其实安国公夫人在东岳与逐月正面硬碰的时候,就发现了纠缠在剑锋上的那丝黑暗原力。千夜的黎明原力浓郁而精纯,八级就能引动天地原力,说明他确实天资过人。
睿亲王有些惋惜地道:“可他毕竟不是世族子弟,错过了打根基的时候。如果我没有看错,他的原力运行方式竟然还是兵伐决,一个修炼到九级的兵王,身体上的隐患实在是太大了。即使将来成了战将,能走多远,还要看运气。”
兵伐决是人族第一速成功法,但最大隐患就是对修炼者身体的伤害,像千夜这样的九级兵王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再练下去,不到三十岁身体就会崩溃。就算他在这之前转换功法,修复暗伤,也几乎无可避免会损伤根基,影响进入战将后的成就。
睿亲王还有一句话为了宋阀的颜面,没有说出来。
章二十一 中兴之兆
千夜敢于越三级挑战,并且还赢了,勇气和实力都值得称赞。但这世界并不缺少天才,也不是永远都能越级挑战的,他若遇到其他三阀子弟还这么做的话,很可能铩羽而归。
再换个角度看,等级不够高又被逼得越级挑战,也是战略上的失误。
说过千夜,免不了提到宋阀其余子弟,睿亲王饮了杯酒,从容道:“子承不错,心性沉稳,宽厚大气,又不缺乏谋略手段。听说他在赛前就和子宁结盟,最终取得武功第二,军略第一,政论第一的成绩,现在是稳稳的第一继承人。子承天资中上,又勤奋努力,将来战力当在中,将和上,将之间,不算高,但守成也是有余了。”
宋阀众人纷纷点头,安国公夫人也颇有同感。
接着睿亲王双眉皱眉,似有些难以决定,片刻后才说:“至于子宁,很难给他下定论。‘三千飘叶诀’据说是天演之术,可在子宁手里,战力也不弱。他进境实际上是极快的,却丝毫没有根基不稳的迹象,实在非常难得。不过我偶有耳闻,似乎子宁有些沉溺女色?并且是与士族联姻对象?”
宋仲年和太上长老脸色顿时有些尴尬。此事说起来,当年是长老团集体评定的结果,其实也有族内势力平衡的原因在里面。
但凡门阀世家,哪怕是旁系庶支也不愿拿自家子弟去和士族联姻。宋子宁父系母系羸弱,当年修炼天赋也评价不高,却顶着一个嫡子的名头,就此被长老团选中。宋仲年为安抚族人,也默认了这一结果,并没出来为这个孙子说话。他既然是阀主,总要为族里做点牺牲。
谁曾料到,宋子宁会如此一鸣惊人。要知道,他从族内所得资源与宋子承、宋子安等人根本无从相比,竟然还能有如此成就,如果这都不叫天资,那什么才是天资?
大考之后,宋子宁已经是第四代公认的第一天才。不仅是第四代,就是上一代也要被他横扫。而宋子宁一手创建的宁远
重工,也通过那套六级武备展现了实力。
如此看来,宋子宁无论经营手段还是武学天赋,竟然一应俱全,至少在宋阀年轻一代中可算鹤立鸡群。只要不影响修炼根基,什么性情风流,爱好杂学,就是一种风雅,没有根基还要弄这些,那才叫纨绔。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宋阀已经把宋子宁推出去与士族联姻了。对于帝国贵族阶层来说,绝无可能接受一个士族女人成为门阀的当家主母,而有这段婚约在,也不会有高门贵女愿意成为宋子宁的平妻。
就算未来取消婚约,也是个抹不去的痕迹。不管什么原因毁约,都会被清流诟病,而能娶到的贵女身份也会降上一等,至少宗室绝对不会考虑嫁女。
这才是宋子宁的一个硬伤。两姓婚姻,血脉相融,在这个并不和平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靠而有力的联盟。不能联姻高门大阀,等于凭空少了一半助力。
睿亲王的正妻是宋仲年嫡女,他在朝堂中主管的民事部分,很多地方也需要宋阀支持,因此在这种场合说话就没什么顾忌。不过他也无意太过深入地干涉宋阀内务,看到场面尴尬起来,就有意转换话题。
睿亲王略一犹豫,道:“说起来,近期有些动向,或许值得关注。其一,风闻张伯谦伤势一愈,就要挑战定玄王。”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由于祖上宿怨,张伯谦对宋阀向来不假言辞,但是有安国公夫人在,他那边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可如果张伯谦顺利晋阶为天王的话,即使张阀继续按兵不动,朝野之中可能有不少人会起别样心思。不少中立观望者或会就此倒向张阀。
宋阀人人面有忧色,安国公夫人却完全不以为意,问:“还有些什么消息?”
睿亲王道:“这次本王和其他几位王兄巡游各大门阀世家,发现就在最近数年间,有一批帀批年轻人修为突飞猛进,而且也没有根基不稳的迹象。”
“他们并非只靠药剂催成,几乎每个人都在战兵阶段就修炼了战将级的秘法战技至小成。比如赵阀承恩公的二公子赵君弘,就和子宁一样,在天玄春狩后连续晋级,已经摸到了战将门槛。而远东魏家的世子更是在过去一年里,连升了四级!”
“这样的情况,在张白两阀中也各有几人,其他世家还有一二。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批二十出头的战将。”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动容。
门阀世家的嫡系子弟,只要天资够好就不愁资源,因此非常看重根基扎实。与士族和寒门子弟相比,他们在战将前升级速度并不快,有时候反而是慢了。但是突破战将的比例则要高许多,而且因为根基厚实,原力精纯,一旦晋阶就会在战力上拉开明显差距。
按照帝国过往惯例,三十岁之前成为战将,都可以当得起天才二字。比如白阀的白龙甲,就是快到三十时才晋阶战将,但他一经突破就直接越过准将,拥有了少将级战力。
突破战将有两条公认道路,一是水到渠成,也就是按部就班,修炼至聚气成漩后,直接晋阶。二是压制等级,在此期间反复磨砺原力,精纯凝练驱除杂质,当原力越靠近黎明本源,在突破战将时就会获得越强大的力量。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第二条道路,大多数人在聚气成漩时,无法容纳和掌控庞大原力,别无选择只能晋阶。而门阀世家子弟则有各种秘法可以尝试压制,一般来说,气漩之势初起后,能压住一年就是天才,如赵君度这样竟然停留了整整五年的,整个帝国也就只有他一人而已。
可现在睿亲王的意思,分明是说居然会出现一批二十出头的战将,还不会因为升级太快从而影响他们突破战将后的成就?
宋仲年沉声道:“这难道是。。。。。。帝国中兴之兆?”
数百年前,帝国迎来“光武中兴”时,英杰辈出。往昔所谓天才,在中兴时代顿时暗淡无光。那时无数名将驰骋沙场,打得黑暗种族节节败退,不光将东陆收入帝国版图,还占据了烽火大陆的三分之一。
光武中兴到了后期,帝国门阀也从三阀增长到了九阀。自大秦立国之日起,门阀的标准就没有改变过,所以数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强者激增,实力上涨。
难道相隔数百年后,帝国又将迎来一次中兴之期?
“看来就是如此了。”睿亲王点头道,“我和王兄们大多这么认为。”然而他脸上却无多少喜色。
宋阀诸人也脸色凝重。
所谓帝国中兴,也意味着大动荡时代的到来,不仅将体现在面对黑暗种族的战场上,也在于帝国内部的庙堂之上,朝野之间。而且还有一个众人都说不出口的事实,今日不同以往,帝室的实力已经远不如光武年间。
大秦自立国以来,就是帝室与门阀世家共治天下。帝国的基石是觉醒并拥有了强大原力的世族们,正是他们无数子弟的血肉和生命奠定了四陆疆域,也给人族撑起一方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天地。
一千两百年来,世族享有特殊权利,同时履行保卫疆土责任。在他们的子弟心目中,家族、姓氏、血脉才是最重要的存在。帝室执掌天下,令行三百省,但对各门阀世家的内务却很难插手。在世人眼中,宗族法度往往比帝国律令更有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兴时期,强者辈出,帝室也同样会有人才涌现。然而帝室和世家门阀毕竟基数不同,人数远远少于世家整体,未来十年二十年过去,待这批年轻人成长起来,帝室掌控局面的力量就会下降到一个危险的程度。
此消彼长,门阀世家力量膨胀,难保不会出一两个想要号令天下的枭雄。
上次中兴之时,光武大帝无论政略武功均是冠绝当世,曾在三名黑暗大君的围攻下全身而退,震惊世人。是以帝国虽然九阀并立,但帝室之尊崇,却远超前代,仅次于开国时期。
然而当今皇帝却在未央宫内深居简出,很少现身。帝国中坚一代张伯谦、林熙棠双璧闪耀,年轻一代赵君度惊才绝艳,帝室中却仍是两位祖辈的天王在支撑大局,余子虽也有天资优异的,但远远无法和那三人比肩。
一片沉寂中,所有人心里都缓缓浮上一个想法,乱世将至。
鲁老忽然道:“既然如此,那些老规矩早就过时,不堪使用。依我看,若把子宁立为继承人,再将子嫣嫁给安人忆,有何不可?以我宋阀资源,那孩子以前根基上的不足完全不是问题。”
鲁老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就连老祖宗也皱了皱眉,沉吟不语。
宋阀太上长老苦笑道:“鲁老,此事未免太过惊世骇俗,这让其他门阀世家如何看我高陵宋氏?退一万步讲,这次晋王选妃,十分看好子嫣,难道放着现成的晋王正妃不做,反要去招赘一个寒门甚至可能是平民子弟?别的不说,岂非把晋王得罪死了。”
鲁老冷笑道:“也不仅仅是安人忆的身份不够吧?说到底你们不愿承认前事之非,把阀主之位交给子宁!只不过,就算子承联姻宗室,也不过保住国公之位,再苟延残喘一代而已。你们就没有想想,真的乱世到来,宋阀处境如何?还不如趁此时机,破旧迎新,浴火重生。”
宋仲年和太上长老互相看了一眼,都是苦笑,也不反驳鲁老,因为有些话实在说不出口。事情并没有鲁老说的那么简单,已经稳固的势力分配,就算宋仲年这个阀主,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让下面人乖乖另奉新主的。
宋子宁根基太浅,年纪太轻,若想掌稳权柄,至少要连根拔除几个支系来立威。大长老宋仲埕那一系必在其中,这个过程中,不知道会流多少宋阀子弟的血。而宋阀嫡系向来人丁不旺,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内耗。
到时浴火之后,恐怕还未重生,先化灰烬。
安人忆确实是一把好刀,然而太过锋锐。他晋阶战将而不陨落,将来的宋阀根本没人能够掌握他,就连宋子宁本人恐怕都要费很大力气。这种情况下,宋仲年和太上长老哪敢以嫡女招赘,让他拥有分立一系的权力。
鲁老这番惊人之语已涉及宋阀深层次的内务,睿亲王在一边听着,只能不断喝酒,连头都不抬了。
最后安国公夫人叹了口气,说:“内选阀阅,嫡正传承,贵寒不通婚,是门阀世家立足之本。若平白无故地打破这些规矩,我们宋家就是与天下世族为敌,不等乱世到来,自己就先内乱了。此事,再议吧。”
安国公夫人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绝无可能。鲁老脸色悻悻,满脸不服,但也不说话了。
此际宋阀之势,大厦将颓。动则取死,不动则等死,取舍之间,实是至艰至难。
“莲心小筑”这边气氛凝滞的时候,“云深堂”别院却恢复了平静。所有话都说开后,宋子宁很快收拾起低落了好几天的心情,拉着千夜去院中小酌。
两人在月下对坐,一瓶酒,四五碟小菜,又有美人执壶,轻酌浅唱,就作为离别的宴席。
大考既然已经尘埃落定,黑流城那边的形势近期可能有很大变化,千夜就没有多留,第二天下午离开了宋阀,搭乘浮空艇回返永夜大陆。
一回到黑流城,千夜还来不及把宋子宁提出的计划方案交代给宋虎,魏柏年的亲卫就先上门来了。
章二十二 充满犹疑的起步
千夜随口问了一句,得知魏柏年派出亲卫一直在留意自己行踪,才能在他刚踏进佣兵团的大门就第一时间找了上来。千夜心中一动,想到宋子宁曾经说起过远东魏家与黑暗种族全面开战的消息,看来黑流城的势力会有大变动。
当千夜赶到第七师师部时,发现魏柏年的卫队全部在忙进忙出,大楼的一片空地上都被占满,亲兵们正在整理行装。
魏柏年亲自站在楼门前等着千夜,把他招呼到了书房,命人送茶进来后,就关上门准备长谈。
千夜和魏柏年寒暄了几句后,直接问:“魏将军,您要离开?”
魏柏年叹了口气,说:“远东行省和黑暗种族全面开战了。”
千夜已从宋子宁那里听到过片言只语,当下问:“世子怎么样了?”
“世子当时也在军中,重伤而归。不过启阳天资横溢,不但千重山已经到了七重境界,还觉醒了‘超强恢复’的强横能力。无论多重的伤势,只要当场不死,就能够恢复过来,而且复原速度十倍于常人。”说到魏破天,魏柏年的口气中全是赞赏。
千夜也不由惊叹魏破天那变态的能力。千重山本就号称防御第一,再加上一个超强恢复,魏家世子倒真在朝着打不死的方向发展了。
随即魏柏年说起远东行省的大势。
原来此战起因是魏家一员大将近期屡战屡胜,升起骄傲轻敌之心,挥军直进,不知不觉间深入黑暗国度,未曾想黑暗种族暗中大举增兵,结果被迎头痛击。一场大战,魏家主力损失过半,狼狈退回远东行省。
不料黑暗种族方并未就此罢手,他们似乎也早有发动战争的意思,趁此机会一路追击,直到玉门关外才被天险加要塞拒之门外。
现在玉门关外面对的黑暗种族军队以倍计增加,全靠要塞扼住进入远东行省的通道,才勉强维持住局面。远东战线其他方向上也是形势紧张,魏家正在召回各处飞地上驻守的将军们,而魏柏年向来以善守闻名,这次回去后,已定了要留下镇守玉门要塞。这是重中之重。
远东行省的战况会持续多久,现在谁也说不清楚。这是存亡之战,魏家正在全面收缩,除了少数几块最重要的飞地,其余将士都要全部调回本家。黑流城原本对魏家来说就是鸡肋,魏柏年又是族中有数大将,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列入撤防的区域。
魏家已经派出一名长老级的外姓执事与远征军总部接洽此事,远征军会另行指派一名师长过来接手第七师,双方交接也就是最近十天半月里的事情了。
交待完前因后果,魏柏年意味深长地问道:“我走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千夜心中一动,问:“远征军总部对此事态度如何?现在是否已经能够知道将由哪位将军前来接手第七师?”
魏柏年微微一笑,千夜这两个问题切中要害,由于武正南事件,远征军总部和魏家关系总有些磕磕碰碰,新来的师长恐怕对千夜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而对一个佣兵团来说,如果和驻地远征军对立的话,不要说未来的发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
“远征军总部态度好得出奇。面上说起来,是因为远东行省正与黑暗种族进行全面战争,他们不想扯后腿扯得太明显,从而被帝国军部申饬。实际上,我听说是帝国有个世家想往永夜大陆伸一只手,于是派了本家子弟前来开拓疆土,正好有这么个现成的机会。”
千夜皱眉,这个消息现在还看不出好坏。远征军如果看在利益的面子上,和魏家实现和平交接,当然有利于保持黑流城区域的局面稳定,但对千夜和暗火佣兵团的影响却不好说。
而且新来的师长还是世家背,景,与远征军为数众多草根出身,靠自己打出一方天地来的师长们肯定有很大不同,其行事风格就更加难以预测了。
“知道是哪个世家吗?”
“泗水董家。”魏柏年想了想,补充道:“他家的爵位是郡伯。”
千夜对这个世家全无印象,不过听到郡伯两字就知道,那是一个在中品里实力略靠下的世家。郡伯封地需要保持在一大郡以上,而且有降袭风险,难怪急于开拓疆土,还把主意打到了永夜大陆上来。
魏柏年道:“我大概还会停留十五天左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