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为峰-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将军如此吩咐,那老身自当照料好山寨,你就放心去吧!”常笑天见骆霜华答应留下来,心里不由踏实了许多,于是道:“华妹勿念,我不会让你久候的。”骆霜华含笑道:“我等着你们回来。”
王怀志谢了骆霜华,转而对罗什道:“罗什大哥,这些女兵不让她们去想来是不行的了,就有劳你多多照顾吧!”罗什早已看出蹊跷,自然明白王怀志的意思,当下应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们的。”
见诸事停当,王怀志这才一挥大手道:“出发。”他也不理会乐隐娘,便欲打马前行。乐隐娘早料到王怀志会如此做,于是端起一碗酒道:“将军且慢。”王怀志停下马步,淡淡道:“你还有何事?”
乐隐娘眼中含泪,姗姗来到王怀志跟前道:“贱妾祝将军马到功成,还请满饮此碗。”王怀志用眼角余光一扫乐隐娘,发现妻子脸上淤青未退,不由心生愧疚,于是跳下马来,双手捧过酒碗一饮而尽,跟着摔于于地上,复又翻身上马道:“大丈夫为国捐躯,死亦无憾。你……好自为之。”
看着丈夫打马而去,乐隐娘一阵悲痛,于是回到古琴前坐下,挥泪弹唱道:“功名富贵谁不爱?悠悠万世亘古概。烽烟起兮为何家?英雄白骨埋天涯。郎君此去血满腔,妾心惶惶泪成洋。归去来兮梦里游,唤我琴音诉衷肠……”琴音凄婉,歌声幽怨,闻者莫不动情。
王怀志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田,于是奋力一夹马腹,迎着朝阳飞驰而去。奚若临本想安慰乐隐娘两句,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率领自己的部众随队远去。乐隐娘一面流泪,一面不停地弹唱着,直到尘烟远去。
因为粮草不足维持十日,赵匡胤决定实施突围。但他几番率大将石守信、李处耘、崔彦进等突围,皆被辽汉联军堵了回来,还损失了不少辎重。宋军被困沁州多日,现在又断了粮草,士气顿时变得十分低落。
望着伤兵满营,军容不整的队伍,赵匡胤无奈之下,惟有坚壁不战,等待援军的到来。可是他哪里知道,汴京至从遭到耶律休哥偷袭后,赵晋根本不敢再分兵前来救援。而各路州府的兵马忙于清剿匪患,一时之间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力量,就算有小股军队前来驰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一但遭遇契丹骑兵便溃不成军。
一筹莫展的赵匡胤站在城楼上,瞭望着四周黑压压的敌军,喟然一叹道:“唉!朕悔不听众卿家之言,想趁契丹人疲惫之际,一举拿下太原,再顺势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到头来却是作茧自缚,身陷困境。”
石守信见有队契丹骑兵飞驰而来,忙抱拳道:“还请皇上回避。此处高悬无掩,而契丹人又精于骑射,皇上万乘之躯倘若有个闪失,我大宋危矣。老臣蒙皇上不弃,重新启用为将,自当代皇上监视敌军动向,盼候援军到来。”
赵匡胤望着涌来的敌军,暗忖道:“值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朕若稍有胆怯表露,势必动摇军心,泯灭士气。而这辛苦得来的天下,朕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将拱手让人。”一想到厉害所系,赵匡胤那还顾得了安危,不由高声道:“哼!想朕戎马一生,何时贪生怕死过?朕就立于此处,亲眼看着我大宋雄兵,是如何粉碎敌人的包围的。”
众将士见皇上如此英勇无畏,士气果然为止一振,于是山呼道:“皇上无畏,我军必胜。万岁,万岁……”李处耘见将士振奋,当即请命道:“皇上,蛮夷又来骂阵了,让臣带本部人马杀杀敌人的威风吧!”崔彦进跟着请命道:“皇上,臣愿随李将军一同出征,消灭胆敢来犯之敌。”
赵匡胤略显犹豫,但又怕凉了众将士的心,只好道:“两位爱卿先下去整备本部兵马,随时候命出战。”李处耘和崔彦进得令,于是匆匆回营备战去了。
契丹骑兵奔到城楼外百丈处方才停下。只见正中一人生得是油头粉面,臂圆腰粗,两颗蚕豆般的小眼睛闪烁着贼亮的光芒。那肥硕的下巴,简直就像是直接长在紫金镶狼袍上,几乎看不到脖子。一顶熊皮珍珠冠,几乎遮掩了他半个前额,将其肥头大耳的形象,显露得淋漓尽致。就连腰间那条百花玉带,也被浑圆的肚子撑到了极限,仿佛快要断掉般。别看此人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却正是辽汉联军主帅耶律不花。
在耶律不花右侧有一年轻将领,生得是虎目燕额,英武不凡。虽然看上去只有二十四五岁,却一脸的老成持重,颇有大将风度。只见他身穿鬼面锁金黑甲,头戴飞豹黄铜盔,手持狼牙虎头棒,背负一口巨大的神鸾弓,就那么骑着匹黑鬃马,显得是威风凛凛,宛若天兵天将。
赵匡胤见其神武,忙问石守信道:“此乃何人 ?http://fsktxt。com”石守信端详了一番,揣测道:“此人大该就是近年来名噪契丹的后起之秀,耶律休哥吧!”赵匡胤颔首道:“气度果然不凡。若与此人交锋,还需格外小心。”石守信恨恨道:“若非此人劫了我军粮草,又偷袭汴京阻我援军,皇上也不至于身陷沁州了。”
“唉!契丹有此良将,燕云十六州难复矣。”赵匡胤的这一声叹息,可谓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因为就在十数年后,耶律休哥便在高梁河大败宋军,不但逼死了名将杨业,还险些俘虏了宋太宗赵光义。
再看耶律不花左面一将,白马银枪,剑眉凤目,不但生得俊朗,浑身还透着股逼人的英气。只见他头戴紫金飞云冠,身穿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缠玲珑狮蟒带,足登乌蚕虎头靴,就那么高坐马上,显得十分傲气。别看此人年方而立,却已是一方主帅,官拜汉军兵马大元帅,人称“小李靖”石云飞的便是。
耶律不花扬起马鞭在空中虚抽了几下,接着一指城楼上的赵匡胤,趾高气扬地道:“宋家皇帝听着,你已深陷囹圄,若再不答应本帅的三个条件,即便是老子有耐性,可我手下的二十万雄兵却等不及了。”其身后队伍配合着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威势惊人。
赵匡胤闻言一阵大笑,随即捋着胡须道:“契丹小儿听着。这第一,朕绝不会将黄河以北之疆土拱手相送;第二,朕更不会向蛮夷之邦俯首称臣;至于这第三嘛!要朕学石敬瑭之流,尊贵邦皇帝为父,那是在做梦。朕受命于天,乃是众望所归,岂是尔等蛮夷之邦可望其项背的。朕看你耶律不花倒是个活宝,不妨做朕的孙子如何?说不定等朕打下契丹后,让你回去做个大王。”
石云飞对于耶律不花的第三个提议本就不满,方才听得赵匡胤谩骂,更加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咆哮道:“姓赵的,你别他娘装蒜了。待本帅擒住你后,你想当儿子都不成,还是早点俯首称臣吧!”
要知道这石云飞不是别人,正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的侄孙。他视石敬瑭为家门奇耻,对这个祖上可谓深恶痛绝,每每想起便如芒刺在背,不吐不快。也正因为如此,石云飞才格外发奋图强,苦修各种技艺,为的就是雪洗前耻,重振家风。只是他生不逢时,又偏偏遇上了骄纵的耶律不花,还常常籍此消遣于他,更是令其恼怒不堪。若非碍于辽汉联盟,自己兵微将寡,石云飞真恨不得把耶律不花碎尸万段。
第三十章 鏖战疆场 第五节
耶律不花又哪里会把石云飞放在眼里,见他一脸着急,不由得意道:“赵匡胤,有人早当过儿皇帝了,我看你还是将就点,不如当个孙皇帝算了吧!这点名份争来争去也没什么意思。”
石云飞怒目一瞥耶律不花道:“耶律元帅,请你放尊重些。你我乃协作关系,而非从属,还请积点口德,勿要伤了和气。”耶律不花还待调侃,耶律休哥却插口道:“元帅,咱们的敌人在城楼上,千万别大意了。”
耶律不花冷冷一笑,转而又朝赵匡胤叫道:“赵匡胤,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还是快点答应条件吧!要是被本帅活捉了,可就连孙子都当不成喽!”石守信见其一再辱及皇上,当下勃然大怒道:“耶律匹夫,休要口出狂言,待老夫取下你的狗头盛酒喝。”他说着一把夺过身边军士的弓箭,照着耶律不花一箭射去。
石守信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可谓老而弥坚,这一箭比之普通军士射得要远许多。只见那箭矢划着美丽的弧线,眼看就要到耶律不花跟前时,却再也没有了力道,一头没于黄土之中。耶律不花见状当即嘲笑道:“算了吧赵匡胤,你大宋就只有这等老弱残兵,还是不要打仗了,安心做我大辽的从属国吧!”
李处耘和崔彦进心急火燎地奔上城楼,再次请命道:“皇上,咱们可不能让敌人小瞧了,就让臣等出战吧!”赵匡胤深知敌人巴不得自己出战,好消耗宋军的有生力量,于是摆手道:“兵者,诡道也。出则必胜,不胜则反受其累。再等等吧!朕不能因为几句羞辱,便让将士们白白牺牲。”
耶律休哥经过一番观望,发现赵匡胤半身露于城墙之上,周围除了一干大将,就只有几个持盾的护卫,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于是捉起头盔上的雉鸡尾衔在嘴里,跟着一把抓过身后的神鸾弓,搭上了一支特制的“比翼双飞箭”,瞄准赵匡胤“嗖”地射了过去。
石守信忙令护卫组成盾墙掩护,赵匡胤却拔出宝剑,想自己打掉来箭,以示天威。哪知耶律休哥的“比翼双飞箭”非同寻常,不但势如迅雷,而且十分飘逸。当来箭距离城头不到十丈时,突然一分为二,竟然绕过了护卫的盾墙,继续朝赵匡胤射来。
赵匡胤见状大惊失色,慌忙后退躲避。石守信急忙抢过一面盾牌,护在赵匡胤身前。岂料耶律休哥的来箭势大力沉,居然穿过盾牌,依旧速度不减。石守信大喝一声,有如神助般徒手抓住其中一支来箭,就算双掌鲜血横流,也硬是没让其脱手而去。另一支来箭却趁机掠过石守信耳际,继续向赵匡胤追去。
城楼上大多数将领都未料到,耶律朽哥的来箭竟然如此恐怖,想要做出反应已是不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人斜里扑来,硬生生撞开了赵匡胤,而来箭也恰在此时没入其胸膛。这人甚至来不及发出呻吟,便硬邦邦地摔倒在城楼上。石守信慌忙回头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部将董超救了赵匡胤。
董超躺在冰冷的城楼上,嘴角不断溢出血水,眼看是活不成了,但脸上却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赵匡胤虽然惊出一身冷汗,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忙蹲下身去抱住董超道:“坚持住,朕马上传太医来救你。”皇帝命令一出,立刻便有人寻太医去了。
“皇上不必劳心了。末将当了十五年兵,至今不……不过是个拱卫。”他说着剧烈地咳了两声,又接着道:“今日能够救……救下皇上,已是……是大慰生平了。只要皇上能……能赐我妻儿一场富……富贵,末将死而无憾……”董超眼睛上翻,抓着赵匡胤龙甲的手忽然一松,就此断了气。
赵匡胤看着董超一脸知足的模样,不由垂泪道:“朕现在就追封你为一等定国公,御营西面巡检使,并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府邸一座。”神奇的是,当赵匡胤说完这番话后,董超竟然自行合上了双眼。
石守信见状感慨道:“这董超一生寂寂无名,也未立下过显赫战功。不想今日却能建此奇功,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还请皇上节哀。”
众将士见赵匡胤如此有情有意,无不深受感动,顿时群情激昂。李处耘和崔彦进见状,再次请命出战。赵匡胤将董超平放在地,跟着拔出佩剑朝天一指道:“要么不战,要战就战他个惊天动地。李处耘崔彦进听命。着你二人各领两万人马,务必将耶律不花小儿生擒活捉,以祭董将军的在天之灵。”
李处耘和崔彦进得令,当即带队杀出城去。耶律不花见宋军蜂拥出城,心头多少有些害怕,于是忙将指挥权交给耶律休哥,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兵回营去了。耶律休哥得了指挥权,当即和石云飞率队迎上宋军。两军摆开阵势,相互冲杀,一时间打得是天昏地暗。
两军战过一阵后,耶律休哥和石云飞见宋军士气高涨,不能取胜,于是重新拟定了作战方针。由石云飞带领汉军正面迎击宋军,耶律休哥则指挥骑兵从两侧迂回包抄,想用穿插分割的战术,将四万宋军一举歼灭。
赵匡胤见战况有变,本想令石守信出战,牵制两翼的契丹骑兵,但一看他双手皮翻肉烂,根本不能拿武器,于是改命其留守沁州,自己则亲自披挂上阵,带领两万精锐杀了出去。石守信没能拦住赵匡胤,只得带伤指挥剩余将士坚守城池。
战况越演越烈,双方杀得是难分难解。辽汉一方共出动了十万人马,用以对付六万宋军,却打了个不分胜负。耶律不花见状,又命汉军老将杨业带两万步兵上去助战。杨业这边一上阵,局势立刻发生了转变。原本旗鼓相当的宋军,情势急转直下,逐渐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杨业,北汉名将。虽然年近六旬,却勇武过人。尤其一柄大刀使得是神出鬼没,被将士们尊称为“杨无敌”。他原本看守代州,因赵匡胤攻打太原,于是命四个成年的儿子留守代州,自己则领兵五千前往救援。契丹骑兵来援后,代州成了辽汉联军的粮仓。耶律不花见杨业勇武,于是留于帐前听命。杨业本对契丹人并无好感,但顾念刘继元昔日恩情,也只得留下听命。
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辽汉联军,赵匡胤不由担忧起来。在城楼上观战的石守信,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值此危难之际,他再也顾不得赵匡胤的命令,于是亲率两万人马杀出城来助战,双方再次陷入胶着当中。耶律不花见石守信出战,于是命身边一员大将带领两个万人队参战,逐渐将宋军分割包围起来。
宋军越打越被动,石守信等将领又被分割包围,与赵匡胤失去了联系。赵匡胤本想退兵回城,却又担心影响士气,于是只得咬牙坚持着。沁州城外,硝烟弥漫。二十多万人相互厮杀着,场面蔚为壮观。
耶律不花坐在瞭望台上,见己方已经掌握了主动,不由哈哈大笑。谁知就在这时,辽汉联军东南角突然一阵混乱。只见三面大旗迎风招展,一队服饰各异的人马冲杀而来,一路直入辽汉联军阵营,见人便是一通乱砍,很快就打乱了耶律休哥的战术部署。
这支奇兵仿佛从天而降,突如其来,令双方将帅都深感意外。只见那为首将领白马金刀,率队一路奋勇冲杀,竟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当其将一名契丹大将斩于马下后,忽然振臂高呼道:“弟兄们,报国便在此刻,大家尽情杀吧!”其身后队伍顿时一阵欢腾,并像蚂蚁般见缝就钻,纷纷杀入敌阵当中,各自为战起来。这也难怪众豪杰不知结阵,毕竟很少有人见过如此宏大的场面,一时间兴奋过头,也是情有可原。
赵匡胤闻得东南方杀声震天,以为是汴京的援军到来,于是高呼道:“大宋的将士们,咱们的援军到了,剿灭敌人便在此刻,朕与你们同在。”宋军官兵得知援军到来,不由人人振奋,于是疯狂地反扑而去。
这场战争真可谓瞬息万变,原本处于颓势的宋军,就因为王怀志率着义军杀到,突然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很快便扭转了局势。
话说王怀志带兵出征,于路上遇着丐帮河北分舵舵主澹台一世,带着两千人马赶来助战,接着又遇到了少林寺达摩院主持至真大师,也带来了五百僧兵。之后又零零碎碎的加入了几百号人,大家捐弃前嫌,共赴国难,使义军队伍陡增至八千人,大大增加了王怀志的信心。
当王怀志领兵赶到沁州时,辽汉联军正好占据上风,将宋军分割开来。二十万人相互厮杀,可谓是刀光印日,烈焰迷尘,好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众豪杰那里见过这等场面,一个个磨掌擦拳,只待王怀志一声令下,便冲上去杀个痛快。
王怀志深谙兵法,在远远地观察了一番战况后,便命俞世奇、常笑天带一千人马迂回到敌军后方,只作疑兵,不许出战,自己则亲领七千义士,由敌阵东南角杀入,一路横冲直撞,可谓所向披靡。
耶律休哥陡见宋军援兵杀到,乱了己方阵角,于是忙掉转马头,亲自指挥后军摆开阵势,迎击王怀志的援军。石云飞则指挥前军,继续朝赵匡胤的中军扑来,意欲生擒元首。
王怀志骑着踏雪宝马横冲直撞,所过处立时鲜血喷涌,将其一身战甲染得殷红。可谓是来往无敌,纵横披靡。罗什仿佛幽灵般出没于敌军之中,一条“梵天圣杖”犹如蛟龙出海,一扫便是一大片,打得辽汉士兵东倒西歪,溃不成军。其他豪杰也是各凭手段,杀得敌人鬼哭狼嚎,闻风丧胆。
一阵弓弦声响起,只见十几支飞箭激射而来,欲将王怀志扎成刺猬。只见王怀志宝刀连展,一声长啸,轻轻松松便将来箭悉数打掉。他正杀得眼红,扭头瞥见一名辽将拍马杀来,于是一按马头,反合身飞扑了过去。那辽将也是威猛,当即举起大刀照着王怀志斫去。王怀志单手举刀封住来刃,左手突施冷箭一掌打去。辽将猝不及防,顿时被打飞了出去,又不巧撞在一个义军女兵手里,被人家一剑结果了性命。
王怀志见是江心月,于是窜至其跟前道:“打仗不是江湖厮杀,你千万要小心。”江心月颔首道:“请王大哥放心,小月会保护好自己的。”她见花弄影被几个敌兵包围,于是二话不说,复又冲杀了过去。
屠人王满脸血污,跑到王怀志跟前喘息道:“妈的,老子砍得手都软了,真他娘过瘾。”王怀志突然大叫:“小心。”跟着一个箭步抢到屠人王身后,挥刀将一名持戟杀来的敌兵砍翻。杀人屠夫感谢道:“乖乖,真是乱有乱的险,多谢了。”他言闭,复又转身杀敌去了。
王怀志砍翻了几个围上来的敌兵,重新骑上踏雪,朝敌人纵深冲去。就在这时,两声尖啸从其身边一划而过。王怀志回头一看,只见身后两名豪杰竟应声而倒,胸口各自插着支箭矢。他警惕地搜索着远方,这才发现有名黑甲蛮将正在四处放箭,可谓是百发百中,仅片刻功夫,就放到了十几名豪杰。王怀志不由勃然大怒,当即取过身后铁胆弓,一口气搭上了三支箭。
那黑甲将军正是耶律休哥。他见宋军援兵装束奇特,兵器更是五花八门,打起仗来也是自顾自地,没有任何统一协调性,便知道是民间自发的豪杰。这种人单打独斗十分强劲,自己的士兵根本无法匹敌,但群战便要吃亏不少,形不成有效的战力。耶律休哥心下了然,于是连忙取出神鸾弓,趁乱射杀了不少豪杰。
王怀志刚刚瞄准耶律休哥,却发现其向曹虎射出了一箭,于是急掉转目标,朝着耶律休哥发出的箭矢射去。那曹虎正杀得痛快,哪里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待发觉背后风声吃紧,已是来不及躲避,唬得脸色煞白,冷汗直冒道:“吾命休矣!”
曹虎正欲等死,却猛觉得左侧一阵风动,跟着就是啪地一声,自己身体居然毫无异样。他忙回头看去,只见两支断箭落于身后不足三尺处,而王怀志正持着铁胆弓朝自己示意。曹虎暗呼庆幸的同时,也不由对王怀志生出感激之情,于是微一点头,便再次杀入了敌人当中。
第三十章 鏖战疆场 第六节
也许是王怀志救人心切,竟然忽视了自身的安危。一名敌将趁其分心之际,悄悄靠了上来,举起开山大斧拦腰便砍。王怀志惊觉,正欲挥刀招架,却听得身边有人道:“贤弟可不能只顾别人,不顾自己啊!”
王怀志见敌将忽然倒地而亡,忙回头一看,却见朱睿正含笑看着自己,于是大笑道:“朱大哥说得不错,战场杀敌,别老是顾着别人。”朱睿见王怀志双眸一亮,跟着抖手掷出一支箭矢,自己身后便传来声惨叫。他不用看也知道有人偷袭自己,于是与王怀志相互大笑起来。
两人一时间豪情万丈,先后发出震天龙吟,惊得周围敌兵纷纷落马。众豪杰趁机一拥而上,将落马之敌剁成了肉酱。
战争残酷地继续着,沁州城外一时间血肉横飞,哀鸿遍野。也不知将有多少父母失去儿子,又有多少儿女失去父亲,还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
耶律休哥见王怀志骁勇善战,箭术高超,便起了一教高下之心,于是隐身于万马丛中,再次弯弓搭上了“比翼双飞箭”。王怀志一面杀敌一面寻找着耶律休哥,终于在人群里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也拉满弓,对准了对方。两人相距三百步之遥,一般的人根本无法射出这么远,但他们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强大的信心。
两人中间隔着奔流不息的人马,要想射中对方,只有捕捉间隙一招制敌。王怀志和耶律休哥都深谙这个道理,几乎四眼同放异彩。只见五支利箭穿过千军万马,同时扑向了对方。耶律休哥的两支“比翼双飞箭”飞到中途,突然一分为四,其中三支与王怀志射来的箭矢对掉,还有一支穿过数人,突然出现在王怀志眼前。幸好罗什在一旁看见,挥圣杖将来箭劈落在地。
两人并未就此罢手,而是迅速弯弓搭箭,再次射向了对方。耶律休哥这次用上了三支“比翼双飞箭”,王怀志也扣了四支箭矢。毋庸置疑,其中四支再次遇上,纷纷折戟,剩下两支双飞箭穿过人流直扑王怀志。其中一支更是射穿了一名豪杰的胸膛,速度依旧不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