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千风水师-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想引他入道的想法也是就此熄灭,这小子对凡尘眷恋太深,注定了只能在凡尘俗世之间混迹。无奈的摇头苦笑后,洪涛便是静等酒菜的到来。

  片刻间,他的一桌美味佳肴便是如流水一般全部上来。看到如此丰盛的饭菜,一时间洪涛也是胃口大开,于是便大快朵颐,大口喝酒起来:今朝有酒今朝醉。

  他如今倒真是完全放开了,再也不去考虑那些所谓的前途道路。如此下来,不知不觉一桌子的酒菜便被他消灭一空,这小子一不吃便是几天,而胃口一放开这食量却是大的不行。

  随后,洪涛喊来小二,在伙计目瞪口呆的眼光中付完账,潇洒的一甩道袍转身离去。就这样一路晃晃悠悠,在这漫天的风雪之中,不知不觉,一处地方却是吸引了他的目光。

  昨天有点事,稍微调整了一下更新时间,今天恢复正常更新,依然是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半。如果您看的尽兴,还请向朋友推荐下此书,求订阅,求收藏,各种求,谢了!

 

 


第158章 雪夜奇梦

  洪涛看到此处,不由得摇头苦笑:莫非是天意不成,方才还看到两个小儒生在那里高谈阔论,不曾想现在却来到了这处地方,也罢,进去一观吧!

  想到这里洪涛便是转向,缓步进入文庙之内。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是滕子京任巴陵郡守时为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修建的。可以说文庙与岳阳楼乃是同一时期,称作姊妹建筑亦不为过。

  庙中原有伴池、状元桥、回廊、大成殿,为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壮举之一。

  文庙建筑布局坐北朝南,构成一条中轴线,自南端始,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东庑、西庑等左右对称布局。

  大成殿建于台基之上,地势从入口处开始逐步上升,建筑与地形完美的融为一体。或许也只有圣人之威,才能坐的住这中轴对称的建筑吧。

  洪涛身为风水师,自然是以他的专业眼光,来分析了一下文庙的布局,随后微笑着点点头便摇摇晃晃的迈步进入大殿之中。由于今日突降大雪,前来文庙供奉上香的人便少了许多。

  此时的文庙可以说是冷冷清清,杳无人气。洪涛走近大殿,先是轻轻甩掉身上的积雪,他不由得望了一下外面大雪缤纷的场景,叹了口气,看来这场雪一时半会是停不了了。

  无奈之下他决定暂时逗留此处,等待雪稍微小些再做计较,反正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去处。于是,他便环顾四周打量起周围的场景。

  进入这大成殿,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就是正堂端坐的圣人金像。这个孔夫子与洪涛所了解的宽袍大袖的儒家之风,不太一样,而是一个华服冕冠的威严形象。

  大殿两侧供奉着的是儒家四贤:颜回、曾参、子思、孟轲。连他们都是锦衣华服的王公贵族之风,看来这与众人被后世帝皇的封禅有关吧。

  看到这种场景,洪涛苦笑着摇摇头,显然他亦是不赞同将圣人设计成这种形象。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困意袭来,也或许是方才饮的酒发生了作用。

  总之他已经很久没有想大睡一觉的冲动了,而此时整个文庙之中左右无人,索性他便向后堂寻去,希望能找个临时的休息之所。

  运气还算不错,真的被他寻找了一处内室,里面还有一张床铺,并且被褥什么的一应俱全,或许是守庙之人临时的休息之所吧。于是,洪涛呵呵一笑,就是你了。

  只见他晃悠着走到床边,而后便是和衣而睡,随手勾过来被子,片刻间便已鼾声如雷。

  洪涛就感觉迷迷糊糊的,先是过往的一些事情,在眼前如同浮光掠影一般一闪而过。

  然后又是梦到小丫头又给他闯祸,搞得的他苦笑连连。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景,最终就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他便来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

  这里看起来就是一处私塾的学堂,但是却又显得特别冷清,因为只有四个学生。更奇怪的是这四个学生看起来还都是成年人,并且他们都是一副宽袍大袖的古老装束。

  洪涛猜测这种服饰最起码也能追溯到春秋时期,他此时不由自主的看向讲台之处,发现这个老夫子却是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洪涛现在居然和这些学生一样坐立在那里,不过却是位于最后一排,或许连夫子也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吧。更有甚者,他现在也是一身素净的灰色长袍,和那些学生一般无二。

  而他的道袍却不知去了哪里,对此洪涛好似并没有什么意外,饶有兴致的听着夫子讲课。看样子他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此时只听夫子开口言道:“诸子百家,学术众多,各有千秋,我儒门之道,行的乃是仁道,仁义礼智信便是儒道的精髓。吾苦研一生,将我儒门典籍分门别类加以概括和总结。

  最终分做四书五经,这些学说并非全出自本夫子之手,但却是与吾儒门的理念相仿,故而本夫子便将其归纳到儒门的典籍之中。

  今日,夫子不讲四书五经,且说超脱于这些典籍之外的一部奇书,那便是第六经。可以说是六经之首,本夫子钻研半生亦不敢说能尽知”。

  夫子说到这里,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身开口询问:“拜见夫子,学生有一事不明,世人皆言的经义便是占卜之学,卜算的就是人世之兴衰,敢问夫子此言是否确切?”。

  夫子听后摇头道:“非也!颜回,你这种看法太过片面,并非只是一门占卜之学,亦非只能卜算人间的沧桑起伏,它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俗来讲,易者,变化是也,它的理论便是在运动中看待天地,自然和人文,社会。的要义就是反应整个天地大道的规律。

  若是参悟其深意,那天地自然在你的眼中就不再存在什么秘密了”听完夫子之言,连洪涛都不由自主的点头,现在他发现净世典中的好多理论与之中也都是相通的。

  说不定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也不难说,只是他不知道罢了。他的心里虽然还记得净世典,但却是完全没有想起来自己的身份,现在他认为自己就是个儒生。

  夫子说到此处,又一个儒生站起身开口问道:“夫子,开篇就讲到元亨利贞,有人将其解成天地的演化过程,又有人说是人一生之历程。

  这个到底要如何解读才算是正确呢?子思如今也有些迷惑了”洪涛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趣,因为他也想知道夫子会如何解释。

  只见夫子听到子思的询问,目中流露出赞赏,欣慰的点点头:“能有这两种见识之人说明已经了解了一些经义,你有这种迷惑是很正常的。

  其实,两种解读方式亦对亦不对,应该说都稍微有些片面。或者说从本质上来讲,这两种说法乃是一个道理。正所谓天地大世界,人体小世界。

  人是从大世界而生,自然亦可说是大世界的雏形,与自然有着相似的规律。因此,它们都遵循着天地的规律,而易经便将这种规律具体的描述了出来。

  切不可认为经文是死的,就能一成不变的来理解它,随着时代的进步,对经文的理解亦在与时俱进。哪怕是不同的人都会产生多样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便是如此”。

  此时另外的两个儒生对视一眼后,相互点点头,其中一人站起身向夫子行了一礼:“夫子,学生曾参,梦珂有一事相寻,还望夫子能解惑”。

  夫子听后点点头,只听此人接着言道:“按夫子所言,乃是描述自然规律的一门学问,而后夫子又言道人体亦是个小世界。

  然而天地大世界可以与日月永存,而人体却是出现了生老病死,这是为何?能否按照经文的要义来修炼自身,最终达到寿与天齐的程度。

  按我俩的理解,易者应该是改天换地之意,并非只是指改变,运动的观点,如此理解倒是片面了。倘若如此,那是不是可以说人也能拥有改天换地,移山填海的无量神通”。

  听到这二人的问话,洪涛也是内心震动了一下,一是感觉他们的想法太大胆了。二就是这也正是他的内心想法,没想到这二人居然帮他问了出来。

  听到他们所言,夫子也是略显惊诧,不过随后却是颇为欣赏的点头言道:“大善,本就是一部修行要义,只可惜极少有人能悟透这其中的玄机。

  此乃天地大势之力的修行之法,若是能参悟按其要旨修炼到极致,自然能以身化世界,寿与天齐。只可惜此路艰辛无比,本夫子亦是难以详知,说不定你们能超越为师,走出一条非儒之道,哈哈!”。

  说完,夫子欣慰的看着二人点头。洪涛看他们都站起来提问,也是心痒难耐,突然他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也是站起身行了一礼:“夫子,弟子想问一下当初您真的见过人祖之头吗?”。

  洪涛问完之后,其余人都是以一种十分奇怪的目光看向他,好像是观察外星生物一般。那眼神的意思就是:此人是谁,从哪里冒出来。

  洪涛被他们的目光看的心里也有些发怵起来:什么情况,我脸上有花吗,为什么都这样看着我,贫道有这么帅吗?不对,我怎么说贫道,我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此时好似想起了什么东西,不过他却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往下畅想了,因为夫子已经拿着戒尺,胡子气的撅起来好高,走到他的跟前。

  只听夫子冷哼一声:“臭小子,你说呢?不注意听课,居然敢在本夫子的课堂上走神,该打!”说着夫子就是气愤的举起戒尺,朝他的头上“邦邦邦”的敲了三下。

  洪涛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疼的哎哟一声,捂着脑袋惨叫起来。原来这家伙睡觉时不老实,一头顶在了床头边的墙壁之上。

 

 


第159章 摊上事了

  洪涛捂着脑袋,好半天才缓过来,此时他不由自主的看了一下窗外,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啊,自己现在依然还在这文庙之内。

  等等,这梦也太奇怪了吧,莫非是孔夫子在和贫道开玩笑不成?不过他是儒家,我为道家,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为何会给我托梦呢,太奇怪了。

  洪涛实在想不通,莫非这传说中的孔夫子亦是踏上了修道一途不成。暮尘大哥就是以儒入道,而孔子做为儒道的始祖,若说他就此离世,怕是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孔子又有确切的生卒年月,还有墓穴的地址,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了。那就是孔圣人飞升了天界,但是上次进入天界洪涛还真没关注过此事,因此也就没有向玉帝询问。

  看来以后有机会得问一下了。洪涛就这样坐立在那里,眺望着窗外的飞雪,陷入了沉思之中。梦中的场景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让他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

  如今也不知道文庙之中灯火通明是谁搞得,居然都没有看到洪涛在此地安睡。不知道是孔夫子的功劳,还是守庙之人眼神不好的缘故。

  洪涛看着这夜色中陷入雪白的大千世界,开始思考起那个奇梦。他虽然想不通孔夫子为何托梦,但是梦中所提到的两个观点却是让他感触颇深。

  第一便是以运动的观点来解读,不要认为时代在进步,这些古老的学术已经淘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它们永远不会过时,因为那是天地的规律。

  要与时俱进的来看待这门学问,或许不光是,其余的学科一样适合于这个准则。第二点就是曾参和孟珂所言的此经乃是一部修行奥义。

  若是达到极致便可做到以身化世界,寿与天齐。而孔子却在此时补充说所言乃是天地大势。洪涛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孔夫子的话应该是说给自己来听的。

  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必然,如果他没有猜错,应该和净世典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经文是理论总纲,而净世典却是修行功法。

  曾经就听玉帝言明,净世典乃是星空深处传来,那么是否也是从星空而来呢?如此说来地球文明应该是起源于星空文明的引导。

  那为何星空深处的高等文明,或者说高等修道之人要引领地球人?关于这一点,洪涛实在是想不通怎么回事,感觉自己已经了解了很多,可是突然间又出现了一连串的疑问。

  这个世界到底还存在多少秘密呀,修炼无止境,探索秘密的道路亦是无止境啊!想到这里,洪涛叹息一声,再次看了一眼窗外不见消停的大雪,倒头睡了过去。

  这次再也无梦,一夜相安无事到天亮。此时,大雪已经停歇,或许上天累了,也要缓一缓吧。不过即便如此,现在已经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洪涛还在迷迷糊糊之中,就听到一个声音传入耳中:“哪里来的臭乞丐,快快给我起来,竟然敢在文庙入睡”听到这个声音,洪涛缓缓睁开朦胧的睡眼,顿时一个四十余岁的瘦小男子,出现在他的眼前。

  洪涛打了一个哈欠,而后缓缓拉开被子站起身,揉了一下鬓角,慵懒的伸了伸懒腰:“啊……早啊,大哥,这么快就天亮了,哈哈!”。

  那人一看居然是个小道士,而且还是这副无所谓的态度,顿时大怒:“谁……谁是你大哥,少给我套近乎,我问你,谁让你睡在这里亵渎圣人的”。

  洪涛听后,感觉有些无语,无奈的苦笑一声:“大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呀,贫道循规蹈矩,不曾有半点越规之处,这亵渎二字从何说起呀,呵呵!”。

  那人一听顿时急眼了,大叫道:“你住在这里就是亵渎,你知道此地是何处吗?文庙,孔圣人的庙宇,哪是你这种凡俗的闲杂人等可以住的。

  我告诉你,你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走,随我去见官,看州府大人如何处置你,哼!”说着此人就要去拉洪涛,奈何他的个头实在太过瘦小。

  并且身手也是无法和洪涛相提并论,因此便被他轻松躲过。听到此人之言,洪涛不由乐了:“那个,大哥,什么叫俗人呀,你怎么知道贫道就是俗人呢?

  再说,莫非这位大哥你已经超凡脱俗了,哈哈!”那人看到洪涛如此轻松躲开,情知靠自己拿下这个小道士已经不现实。只听他有支支吾吾的言道:“我?我肯定……不是俗人,我乃是经过夫子认可之人”。

  洪涛听后似笑非笑的开口:“哦?是吗,夫子认可,贫道看未必吧,夫子识人怎会如此不查了。那个,大哥,昨晚上你的腰带,落如花姑娘那了。

  若是此事让内兄知道,怕是你这份差事要保不住了,哈哈!还有,州府大人若是知道你的德行,怕受罚的就不是贫道了,呵呵,再说,你怎么就认定贫道是俗人呢,哈哈……”。

  随着这声大笑,洪涛在原地只剩下一个残影,而后残影慢慢的消散。那人听到洪涛的话本来就处在震惊之中,现在又看到此人居然直接在他的面前消失。

  顿时大惊失色,一屁股坐在地方,呆滞在那里。而嘴里却是传出喃喃的自语:“这是什么,鬼吗,圣人的庙宇为何会有鬼物呀!

  他怎会知道我昨晚去了何处,发生了什么事,果真撞鬼了吗?”其实,昨晚他本没有打算在外过夜,奈何那个如花留的实在太热,再加上突降大雪他便随了她的意思。

  至于此人后续如何暂且不表,此事对于洪涛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小插曲罢了。他离开文庙之后,便是向人打听出岳阳楼的位置直奔那里而去。

  没想到两个地方只是相隔了一道街而已,可谓是隔街相望,自然要前去观赏一下这四大明楼之一。想当初范仲淹就因一篇岳阳楼记而名垂青史。

  离开文庙后,洪涛想起了那个梦境,于是便选择一个隐蔽之处,取出传音珠向暮尘询问单蝶影的情况,有没有惹祸之类的。结果被告知这丫头一切无碍,就是修炼不用功。

  这让洪涛有些无语,小丫头还是如此贪玩长不大吗,对此他也是无奈。最后暮尘却突然问起自己有没有去过神农架,让洪涛也有些诧异:莫非大哥推算出自己见过炎帝老祖了。

  压下心头的思绪,洪涛踏雪而行,并没有花费多久便已到达这传说中的岳阳楼。来到此处,顿时一个三层的古式阁楼,出现在他的眼前。

  洪涛微笑着点点头进入其内,而后沿着阶梯拾级而上,片刻间就已来到的三楼。当初范仲淹是春季登楼,如今冬季的岳阳楼之上,不知又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来到此处,洪涛发现已经有主仆二人在此登高而观。他并没有上前打扰,而是抬头向远处看去。顿时几乎整个洞庭湖的景色尽收眼底。

  当年范仲淹所看到的景色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而后言道春湖的波澜不惊,岸芷汀兰,以及沙鸥翔集。

  而此时却是没有了那些所谓的一碧万顷和锦鳞游泳,有的只是不断向洞庭湖奔涌的江水,以及江边湖岸所残留的白雪,还有那天水一线的壮阔。

  洪涛并没有晚上前来,自然是看不到所谓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的盛景了。正在洪涛沉醉在这冬日的洞庭盛景之中时,一声稍显低沉的声音传来:

  “昔日子京谪巴陵,犹有范君记盛景。今时登临岳阳楼,前路恍惚心又空,唉,来福,走吧!”听到这个声音洪涛不由自主的收回心神,看向了声音传来之处。

  原来此诗竟是先前那人传出,就在这时,那人好似意兴阑珊,叹息一声正准备离去,却是察觉到一个小道士的目光投来。

  那人先是一愣,而后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颔首点头,招呼那个下人便要迈步离开。洪涛之所以注意到此人,是因为他的龙睛看到他头顶出现的气相。

  那是一头在平原中奔跑的猛虎,于是他心下一惊,看来此人身份定然不凡。看其年纪也就四十岁上下,莫非经历了什么不平之事,再结合他方才做的那首无奈之诗。

  于是洪涛便是瞬间推开一卦,而后对此人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看到他的示意之时,洪涛同样微笑还礼,而后更是开口言道:“大人可以尝试着看向外面的风景。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或许远离庙堂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呢!有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岂不快哉,哈哈!”。

  听到洪涛之言,那人突然停住离去的脚步,诧异的看了一眼这个小道士,而后微笑点头:“道长可愿移步,找个清净之处叙话,呵呵!”。

  洪涛微笑点头,随后二人便相继离开岳阳楼,来到一处酒楼之中,凑巧居然正是那家天香阁。

  关于地球文明有很多版本,有一种比较可信的便是外星文明的引导。关于外星文明为何要引领地球发展,沧海曾看过一些科学假说。据说现在的地球人类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所谓的前人类,而这些前人类绝大部分死于灾难,有一小部分飞离了地球,进入无尽的太空中寻找那一线生机,也就是后来的外星人。他们之所以引导人类文明的发展,或许也是有老乡的感情因素吧!关于这个话题实在太大,要是详聊怕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或者加群咱们细聊,呵呵!

 

 


第160章 州府大人

  二人来到天香阁,那个来福不用他吩咐,便向小二安排好了一切事宜,随后,他们就来到一间清新雅致的包厢之内。房间位于二楼又紧靠窗口,刚好可以观赏到洞庭的美景。

  原本在岳阳这个地方是不太容易见过大雪的,即便是冬季亦是那种湿冷阴雨的天气,像这次的大雪还是极少见的。因此,雪中的洞庭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片刻后,满桌的秀色可餐就已经摆在了眼前,只可惜没有美人作陪,否则风花雪月倒是全齐了,或许在二人的心里也都不在意这个吧。

  毕竟一个是以遍游天下为目的的风水道士,另一个却是满腹忧愁的落魄官员,他们如今还真对这些风月之事了无兴趣。此时,包厢只有他们二人,来福已在外面等候。

  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以及窗外的洞庭美景,洪涛亦是诗兴大发,不由得开口吟道:大人相邀天香阁,不言往昔是非多,洞庭何故吞江水,胸宽体健镇山河,遥看冬雪岳阳景,燕京北地怎比得。哈哈,来,大人,干啦!”。

  洪涛一边出口吟诗开解此人,一边甄满美酒相敬,那人听后亦是一扫方才的落寞,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与洪涛共同饮下。

  先前在岳阳楼时,他看到洪涛的三瞳龙睛,就已然感觉到此人不凡。否则也根本不会和他微笑打招呼了。

  而后又听到他一番不俗的谈吐,更是猜测这个道士说不定就是那种得道高人。现在此人再次指出他的心事,他就再也没有怀疑,决定放下身份与其相交一二。

  其实,洪涛之所以主动与这个官府的大人相谈,也是推算出了他的人品。此人并非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