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路烟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这些就都要了吧,然后再来三大碗白米饭。”
    居盈吩咐小二。
    “这、这都要的话再加上三碗米饭,可得要二两四钱银子啊!”
    醒言饭菜价格脱口而出,提醒居盈这可是一笔巨款。却听少女嗔道:
    “人家走了半天,肚子都好饿了嘛!你还不让人家吃!”
    “呵呵呵……”
    听她这么说,眼见这些奢侈的少年,虽然看着都心疼,却也唯有傻笑。
    等小二回头向楼下高声叫唱了他们所点菜谱,确定了这些菜过会儿就会真真实实的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还可以动筷取挟,醒言便开始在那儿坐立不安,兴奋不已!此时,这十六岁少年心中正翻腾着可笑的想法:
    “想不到我张醒言也有今天!也能坐在这望湖楼上吃饭!还一次就把望湖楼的名菜吃全!回去后,可以好好跟稻香楼的伙计吹吹了!”
    这十六岁的少年,似乎一下子成了幼孩!看他兴奋模样,居盈心中却想着:
    “呆子,其实我哪吃得这许多。点这些,还不都是为了谢你。”
    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含笑逗他:
    “喂,过会儿没钱付帐,可只好把你押在这儿哦!”
    兴奋中的少年,闻言不禁惊疑不定,又开始思忖这个的可能性,患得患失起来。
    看着他那傻傻的样子,居盈抿嘴一笑,不再理他,转首朝窗外鄱阳湖望去。
    这一看,才发觉这望湖楼果然是观览湖景的佳处。从这三楼望去,鄱阳胜景一览无余。
    所谓“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云好最宜秋”,其时正值九月凉秋,水木明瑟,从望湖楼这高处看去,鄱阳湖又有一番不同的气象——远空遥碧,一水浸天,极目处白帆隐隐;湖面上,时有鸥鸟上下,鹜影蹁跹,尽态极妍。真个是:
    闲云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被这天光水影深深吸引,居盈一时竟忘了身在何处。
第六章 李代桃僵事逾奇
    居盈窗外观景,醒言暗吞口水,一时间各自无言,俱都静默下来。
    过了片刻,在少年千盼万盼中,第一道菜鄱阳湖狮子头终于被小二端了上来。不过,紧接着店伙计就很抱歉的对他俩说道:
    “实在抱歉,后厨掌灶曹师傅说,今天鲥鱼已经用完,所以那道白芦鲥鱼实在抱歉了!客官您看是不是换道菜?”
    醒言闻言,心中大呼可惜;下次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有这机会再来这望湖楼吃饭。
    听了伙计的话,居盈也有些失望,只好又随便点了一道雪菜银鱼汤,两人便开始埋头吃饭。
    正当醒言全身心投入享受这肥而不腻的狮子头时,忽听得楼下街道一阵沸腾。在一片嘈杂的声响中,清晰分辨出趾高气昂的呵斥,还有年轻女子悲切的啼哭。
    这突发的状况,立时打断了少年的细嚼慢咽。居盈一时也放下筷子,和他一齐起身,走到望湖楼另一侧正对着望湖街的菱花窗口前,探看倒底发生何事。周围的食客,此时也纷纷放下碗筷,一齐挤到窗前看热闹。
    透过窗棱看去,原来,望湖楼临着望湖街门脸儿不远的地方,那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边有一排小货摊,正有一群衙役围着其中一个摊位,正在那儿争嚷推搡着什么,叱骂哭喊之声,正是从那里传来。
    “走,我们去看看吧!好像有女孩子哭喊的声音呢!”
    心急的少女立即扯着醒言,从周围食客堆中挤出来,一起下楼去看个究竟。刚下楼梯,那醒言还不忘回头跟小二喊一嗓子:
    “店家!那狮子头别动,还没吃完。余下的菜食等我们回来再上,省得放凉~”
    这话音一路走低,尾音则已在一楼底下。
    此刻,在那出事摊位前,已经三三两两聚了一些闲人,正在那儿瞧热闹。只不过眼前官差办事,谁也不敢靠得太近,倒反而让醒言护着少女,毫不费力的钻到最前面。
    只见在一个药材摊子前,站着四五个衙门差役。其中两个衙役,正在拉扯着一位村姑打扮的少龄女子,想把她拖走。而那位长相老实巴交面容愁苦的中年汉子,听周围百姓小声耳语,便知是那女子父亲。此时,他正死力扯住女儿的手,不让衙役拉走;同时,口里正苦苦哀求着什么。而一位中等身材班头打扮的官差,正对着那不断哀求的汉子大声叫骂,让他识相些快放手。
    听了一会儿,醒言才大致明白,原来这对父女是附近大孤山的药农,闻得这鄱阳县繁华,便将采得的草药拿到这望湖街上来卖。却不料,方才那班头带着手下过来收摊税,这药摊一上午卖得的银钱,竟只能勉强交上这摆摊费。谁想,忍苦交了钱,临了官差又说还得交上啥“街貌洁净税”。可怜那父女,可从来没听说过这税,并且也委实没钱了,想交也交不上。因此,这班头便要扣下这女儿先抵着税钱。
    “陈班头八成是看上这姑娘了吧?没见这样刁难人的。”
    旁边一位看热闹的小声说道。
    醒言闻言,便仔细看了看那姑娘,发现她虽然服饰粗糙,但细瞅瞅还确实有点看头。再瞧瞧那陈班头盯着这姑娘的眼神,便可知旁边这人所说八九不离十。
    正当醒言踌躇着要不要把这关窍说给旁边正自愤愤的居盈听,场中的情况却起了变化。只见那陈班头看那汉子还是拉拉扯扯不肯放手,也不耐烦了,狞笑了一声,对站在旁边闲着的两位手下喝道:
    “好哇!既然这刁民死不撒手,那就一起带走!”
    差役们轰然应诺,挥动铁链铁尺一起上前擒拿。可怜这两父女如何敌得过如狼似虎的差役?便似老鹰捉小鸡般被衙役们套上锁链擒往县衙而去。
    “光天化日之下,这些官差怎可如此胡为?”
    居盈气得杏脸通红。见她如此,旁边一位老者好心劝告道:
    “姑娘你还是小声点吧。万一被陈班头听到,小心也被抓了去!”
    那老者接着叹道:
    “唉,那姑娘估计逃不出陈魁的虎口了。那汉子估计也是有去无回了。”
    醒言闻言,忙问老者这是怎么回事。
    听他一番解说,才知那衙役头目名叫陈魁,为人好色好赌,见着有点姿色的穷苦女子,便思摸着使些手段霸占了。而他又善于逢迎,颇得县令老爷吕崇璜的欢心。因此对陈魁的恶行,吕县令虽看在眼里,却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害者往往求告无门,最后也只好忍气吞声。正因这样,陈魁也就越发的横行无忌。
    说到这吕县令,其实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贪酷爱财,想尽一切办法搜刮油水,让这鄱阳县百姓多有怨言,便按他名字谐音,将他唤作“吕蝗虫”。
    听到老者此言,旁边一位粗眉大目的豪客愤愤叫嚷起来:
    “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还有没有王法了?这事兄弟们说什么都得管上一管!”
    围观的人群中,倒有不少鄱阳湖游客,其中不乏挎刀佩剑打扮粗豪的江湖汉子。
    “管?”
    听得壮汉豪言,那老者冷笑一声:
    “这位好汉外乡人吧?谁不知只要进了这鄱阳县的大牢,先不管青红皂白,就是一顿杀威棒。之后若没有二三十两银子,甭想吕老爷他会放人!”
    一提到二三十两银子,意图打抱不平的好汉们立马收声。这年头道上光景也不景气,谁内里的衬衣上不打着两个补丁?正是杖头乏了钱,英雄也气短啊!
    老者一席话,让这草药摊前一时间冷了场,方才还热血沸腾的壮士们已然冷静下来,自觉作为江湖中人,还是要坚守“民不与官斗”的江湖第一法则。再一想到那听起来就渗人的“杀威棒”,更是不寒而栗——刀剑砍在别人身上不知道痛,倘若招呼在自己身上,那就不好耍子了。还是各走各路,这才是上上之策。
    于是,这看热闹的人群,便此三三两两的散去。
    听到老者刚才这席话,居盈眼里倒有些迟疑之色。醒言一瞧,便知小姑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替那两父女花钱消灾。
    “这丫头,看来身上的银子还真不少嘛!”
    正思忖着,忽见一位五短身材、身板单薄的汉子,突然凑上近前,一脸神秘的对他二人说道:
    “两位想要解救那父女二人?小人倒有一良策!”
    眼前这位单薄汉子,相貌看起来颇为猥琐。他见勾起了两人兴趣,便继续往下说道:
    “看来这位小姐,是非常同情那对父女的遭遇。其实小人也是。小人倒有一个办法,不用花上三十两银子,便可解脱那父女俩的痛苦!”
    看起来,这猥琐汉子从二人衣饰上,立马判断出该跟哪位搭话——倒不是他眼力过人,而是醒言那身粗布衣裳的打扮,确实也只能是跟班长随之流。
    听他这话说得凑趣,居盈立即大感兴趣,急切问道:
    “你有好办法?快说来听听!”
    “这位大小姐且莫着急。其实,刚才那老头说得也不完全错;若入了这吕相公的大牢,不花上几十两银子,还真是出不来……不过、”
    说到这里瞅见少女神色不善,猥琐汉子赶紧转折:
    “不过那吕相公大堂上提审犯人,在讯问之前,一般要对那些没什么来头、赎银不多的犯人,先打上一顿杀威棒!那位小女子,不必担心,陈魁大人自会怜香惜玉,吕老爷也不会不凑趣。只是,她爹爹就不消说了,这顿杀威棒应该是免不了的!”
    “啊!那怎么办?!”
    听他说得吓人,居盈掩口惊呼。却听那半老汉子续道:
    “小人要说的,正是这个。姑娘知不知道小人还有个外号?叫作‘王代杖’!”
    “啥?王道长?”
    醒言没听清,不过对道长这词儿倒是比较敏感。
    “这位小哥你听错了,贱名王二,外号叫:‘王、代、杖’,专门代人受杖挨打。只要苦主亲朋给俺些药酒银子就行了。”
    “嗯?大堂上也可以代人挨打?”
    居盈听着新鲜,十分好奇。见她奇怪模样,王二代杖皱面一笑,道:
    “两位看来也不是本乡客吧?谁都知道,我们吕大人只管拿赎银的事儿。他哪管那棒子、倒底落在谁人身上!”
    原来,这鄱阳吕县令为人贪墨、极端爱财,于是这“代杖”之职,便应运而生。鄱阳县城一些破落户儿,便借此以为生计,收些银两便替人受杖。
    当然,这受杖费中,自要扣除一部分给吕大人、陈班头,还有那当打的衙役。给那衙役分红,自是为了捱板子时少些痛楚;若给了钱,那板子便举得高、落得轻,虽然现场观众耳中听得“噼啪”脆响,受杖人口里的惨呼也是惊天动地,堂上一片狼藉热闹无比——但实际上,那只是竹杖与裤内所垫羊皮撞击的声音。
    只是,虽说暗地有物衬里保护,但给这执杖衙役的银子还是省不得。若贪着这几分银子打点不到,那执杖衙役暗地里使坏,将干枯的老竹片换上新鲜出炉的硕大毛竹,狠一点的再学那卖注水肉的无良屠户,将本就不轻的新毛竹再浸这么一晚上水,变得死沉死沉,威力赶上佛门降魔杵,挥一挥就是一道青光闪过。等到得堂上,再使出吃奶的劲儿往死里揍,那一顿暴打可不是闹着玩儿——虽说现场效果别无二致,但这出戏可是真唱;猛来这一下,这代杖生意还想不想有下回?
    不过,居盈二人还是第一次听说,竟还有“代杖”这说法,听得王二侃侃而谈,不禁目瞪口呆。
    见他俩张口结舌,这王二一看有戏,心说这俩年轻人看来涉世不深,这位小姐还爱心泛滥,说不定这桩本来无根无凭的生意,说着说着就做成了!按照职业经验,此时更要趁热打铁,赶紧再添柴加火、把这事儿做成铁板钉钉:
    “小姐您还没见过咱鄱阳县衙的杀威棒吧?那些掌棍衙役,可以说天天有实战机会,在这棍术上浸淫的可非一日之功。在咱这饶州武术界,可算是数一数二、远近闻名!就连那祁门县的神棍门掌门,还曾亲自远道儿赶来这里考察取经!”
    “您也亲眼看见了,就刚才那药贩的身子骨,估计十棍都熬不过,很容易就会丢了性命,那多惨啊!想想吧,他的女儿就这样失去慈父从此孤苦无依、他家八十岁的老娘从此便要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您问怎么办?找我啊!我这代杖信誉良好,价格在咱这同行里也最是公道。起价一两银子十二棍,堂上多打一棍每棍另加五钱,定金纹银一两,多退少补。如果没打满底价,还可自动存入下次过堂,再打八折。”
    “信誉?您看我这人,一瞧就知道是老实忠厚,绝对童叟无欺!不信您去扫听扫听,俺这价码、是不是鄱阳县最低!如果不是,俺分文不取!小姐您这下总该放心交钱了吧?”
    正当这位王二代杖唾沫星子四溅的推销生意,大义凛然的宣布他这看似公平合理、实则暗含玄机的价格时,那位虽来过此地几次、但还真没留意过这类事情的少年,这时也清醒过来。看着居盈蠢蠢欲动,他便赶紧接过话头问王二:
    “不对啊大伯,瞧您这身子骨,我看可连五棍都不一定熬得过去吧?!”
    说完,他便拉过正被王代杖这顿营销搞得五迷三道晕晕糊糊的少女,就此走开。
    直到这时,一直注意观察着少女表情、正以为这桩生意就像煮熟鸭子那般手到擒来的王二代杖,才突然发觉有点不对劲:
    那少女旁边一直不大作声的乡下少年,很可能并不只是她的一个小跟班。
    此刻王二眼前,似乎突然闪现一幅古怪情景:
    街角卤食铺案板上有几只煮熟的鸭子,正扑闪着油光闪闪的肉翅腾空飞去……
    再说醒言将居盈扯到一旁,便给她分析道:
    “刚才这人,一副江湖口吻,说的话不可全信。而且请他代杖,也是治标不治本,即使让那药贩逃过这一顿打,他女儿还是逃不过陈魁的魔爪,自己也还是出不得狱来。如果他家还有妻儿,说不定更会被敲诈得家徒四壁。此事还得另想万全之策。”
    “嗯?这倒是哦!”
    居盈也不是傻丫头,经醒言这么一提醒,也清醒了过来。
    虑及救人,醒言心中一动,当即就有了计较,于是便走到墙角那位正兀自检讨倒底哪儿出了纰漏的王二代杖面前,乍乍乎乎的冲他嚷道:
    “你这人、把我家小姐当冤大头啊!那俩刁民交不上税钱活该被抓,我家小姐只是姑娘家一时有点不忍而已。你还敢来讹我小姐银钱?咱从随州大老远跑来游湖,想不到却碰上这等事体,晦气晦气!”
    原是醒言突然想到,自己毕竟是附近人氏,既然打定主意要想办法救那父女出狱,不免就要与官府起些冲突。因此,醒言决定至少从现在开始,尽力消弭一切能让人事后看出端倪的线索。
    别看少年在居盈面前偶尔傻傻呆呆,可一旦决定要做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时,他的头脑便全速开动,心思也变得缜密起来。
    而那位正在自怨自艾、苦苦思索失败原因的王二代杖,闻听醒言这话顿时恍然,竟是不怒反喜:
    “原来如此啊!不是自己口才不好,也不是对那少年身份判断失误,而是人家主仆压根儿就没想替人家出头。看来并不是自己能力有问题!”
    “不过这小子也忒可恶,居然敢怀疑老子不能捱过五杖!对俺职业素质的怀疑,便是对大名鼎鼎王二‘代杖’的最大侮辱啊,一定要这小子赔礼道歉!”
    打定主意准备兴师问罪的王二,这才发现那少年早已说完走人,只好又把话咽回肚里。
    只见我们这位敬业的王二代杖,就这样站在望湖街头,对着天边的太阳,用力挥了挥自己比芦柴棒稍粗的胳膊,愤然道:
    “难道、我这还不够强壮吗?!”
第七章 检点柔肠侠骨
    “难道我们便要袖手旁观吗?那父女二人好可怜!”
    醒言跟王二代杖那段撇清关系的对话,不幸被居盈依稀听到。于是,少女便忍不住对他不满的抗议。
    “当然不是!”
    见单纯的少女误会自己,醒言赶紧细细解释:
    “居盈你要知道,要想从官府衙门里往外救人,可不是件容易事。弄不好,救人不成反倒把我们给赔进去。拿钱赎人,倒也是个办法,只是我总觉得,白白拿这么多银子去喂那个贪官,实在不甘心。”
    “最重要的,即使您愿意出钱,我看那陈班头也不一定乐意。因为,听大伙儿说法,陈班头对那女孩儿显是不怀好意。”
    居盈听了他这番剖析,也觉得说得不错,便只好耐下心思,和他一起思摸能有啥适宜的救人法子。只是,虽然冥思苦想,却一时都没有什么头绪,只好闷闷的沿着湖堤瞎转。
    “对了!”
    醒言突然一声大叫,打破了让人憋闷的平静。
    “啊~醒言你想出来办法来了吗?”
    “那倒不是。”
    少年尴尬的挠了挠头,憨笑道:
    “我只是突然想起,我们点的菜还都让小二留着呢。我们只管在这儿瞎转悠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回去一边吃一边想,说不定把肚子填饱后,办法也就自然想出来了!”
    本来满含期待的少女,听了他这话后真是哭笑不得。不过,经他这么一提醒,倒突然也觉得腹内甚是饥馁,也只好跟着少年一道,又转回到望湖楼。
    雅座间,这对少年男女心不在焉的吃着饭,只想着那救人之事。
    此刻,居盈也没了先前观赏湖景的兴致,醒言也不再那么专注于眼前的美食。两位路见不平的热血儿女,便也像方才那些江湖汉子一样,一时间陷入困境,一筹莫展,对影长愁。
    “对了!真笨啊~”
    这次是少女率先打破了平静,一脸兴奋的说道:
    “我们怎么忘了,可以去州府上官那儿告他们强抢民女呀!”
    “呃!这……”
    正洗耳恭听的少年,一听此言,倒似乎被口里饭食突地噎了一下。看来,这少女还是这般天真。醒言久在市井厮混,这会儿功夫已把这不平事儿想得分外透彻;
    如果报告上官的法子能起作用,那鄱阳县的吏治,早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混乱腐败;十有八九,这府县上上下下是官官相护了。
    心里想得透亮的少年,苦笑着将自己疑虑,说给一脸兴奋的少女听。
    “这些狗官!”
    听了他合情合理的分析,居盈憋气之余怫然而怒。
    就在她这句叱责之言脱口而出的一瞬间,醒言突然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眼前这位一直天真烂漫、不谙世情的少女,此刻发起怒来,却自然流露出一股傲视众生的威势。
    生出这样的奇怪感觉,醒言立即讶异的紧紧盯住眼前俏脸通红的少女,想要证明一下,刚才是不是只是自己的错觉。
    见着他这样怔怔模样,一门心思只想救人的少女,立即表达自己的不满:
    “醒言你干嘛呢,我脸上又没长花儿~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
    催促之余,又忍不住有些怅然:
    “唉,如果成叔在就好了……”
    “嗯。其实,我似乎已经有了一个法子。”
    看着少女方寸大乱,醒言觉得应该把自己心中那个渐渐清晰起来的营救方案,立即告诉她。
    居盈一听说已经有了法子,便赶紧催他快讲。只是,因为太过兴奋,她一时倒忘了压低声音,还是少年赶忙编了个话儿,大声掩饰过去。
    见此情形,醒悟过来的少女不好意思的吐了一下舌头,立即噤口不言。
    不过,居盈刚才这声情不自禁的欢呼,倒提醒了少年,觉得这望湖楼上鱼龙混杂,并不是筹划的好地方。况且,这宝贵的饭菜也基本吃完了,他便提议应该到鄱阳湖边寻个僻静处,再作详谈。
    乖巧的少女,现在对醒言已是言听计从,便立即唤来小二结了帐,两人一起离开这人多眼杂的望湖楼。
    经过楼下马车时,居盈又跟她家车夫打了声招呼,说自己要去附近看湖景,让他不必跟随;然后,便和少年走得一阵,在湖边寻得一处人迹罕至的湖石坐下,开始商讨救人大计。
    似乎,这事居盈一点也不想让她家车夫知道。
    待她在湖边岸石上坐下,醒言便倚在旁边,将自己想法悄声告诉居盈。
    这计划并不很复杂,他一会儿便说完。只是,待他讲完,居盈却用饱含怀疑的目光,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他好几回,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一脸怀疑的问道:
    “醒言你说的都是真的吗?不会又是在哄我吧?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也~”
    见她不信,醒言倒也没有生气。因为这事儿,有时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不过,为了计划的顺利实施,即使这事说出来有些离奇,但到了这节骨眼儿上,也必须证明一下。
    念及此处,他便站起身来,笑道:
    “早知你不信,正要演练给你看!”
    于是,醒言便在少女好奇的目光中,朝四下张望。片刻后,挑得一块湖石。这湖石,小半截埋在土里,比磨盘还要大上两圈儿。
    打量片刻,居盈便见他俯下身去,用双手擒住石头两个棱角,揾了揾,确认已经抓牢,然后大喝一声:
    “起!”
    这声暴喝过后,只见那块原本绝无可能被一位十六岁少年拎离地面的巨石,在少女惊奇的目光中,不情不愿的从原本舒适的土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