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路烟尘-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快捷的施术,自然显示出施法者对法术精湛的理解,以及高妙的道力来。
    可惜的是,醒言这法术施展风格,与那几位天师教弟子大相径庭,快是快,但围观众人却更看不出什么门道来,还在注意观察着醒言,看他准备如何施法。
    见众人没有反应,醒言只好出声提醒;此时众人才知,原来这少年道士已经施法完毕。
    见众人脸上大都现出懵懂迷惑之色,醒言便请得附近一位军汉,让他去检查一下那段木桩。
    在所有人好奇的目光中,那位军士走到木桩之前,战战兢兢的伸手去摸……
    让众人感到有些奇怪的是,那位开始还有些瑟缩的弟兄,现在却将手一直贴在木桩上,再也不肯挪开。
    “有古怪!”
    众人更是期待。
    醒言在一旁也热切的问道:
    “怎么样?感觉如何?”
    “不错,挺冷,很凉快!”
    “……”
    “哈哈~”
    在众人还没怎么反应过来时,便忽听得一声大笑,从人群中传出。
    这声大笑,正是从林旭口中发出:
    “哈哈!张堂主这招法术果然有趣。夏日炎炎,正好用来纳凉!”
    听得林旭这话,满场军士顿时明白过来,也跟着哄笑起来。此时便连那位颇为庄矜的张云儿,听师兄说得有趣,也忍不住掩口而笑。
    而那位琼肜小丫头,以为林旭正在夸她哥哥,便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呵!见笑了啊~”
    见自个儿的法术,取得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醒言也颇觉有些尴尬,摸着脑袋跟着呵呵笑了两声。
    “其实张堂主能施出这样的法术,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张堂主只在罗浮山上呆了短短两月时间。”
    见醒言尴尬,那位盛横唐盛师兄,忍不住出言宽慰。
    而那位鲍楚雄鲍都尉,现在对醒言的印象也改观了不少。刚才听林旭说起,这少年只在罗浮山上待了俩月,鲍楚雄便有恍然大悟之感。再一想,其实自己也不能怨这少年,要怪也只能怪罗浮山上那些眼高于顶的前辈掌门,是他们做出这样赶鸭子上架之事。
    这么一想,鲍都尉对醒言的态度变得宽和了许多。见醒言尴尬,鲍楚雄也跟着打起圆场:
    “盛道长说得是,短短两月能有这样的法术,也很不容易了!其实,张堂主的见识也是不凡,在如何对付妖人放火之事上,和天师宗的道长想到一块儿去啦!”
    “哦?”
    林旭三人全都露出好奇之色。
    “张堂主也曾提过,要在我麾下儿郎衣甲上,绘上避火符咒,那样便可将妖匪一网打尽!”
    “避火、符咒?”
    一听此言,那素以符箓自负的天师宗林旭,又有些忍不住笑意。
    稍微正了正神色,林旭便对鲍都尉一抱拳,说道:
    “张堂主见识果然卓绝。鲍大人,我突然想到,既然这次出征剿匪,主要还赖大人军马拼杀,这避火符咒自然极为重要。不如,就和刚才一样,让张堂主和盛师兄,预先也来试演一番,看一下避火符的确切效果。大人以为如何?”
    “好!这个提议正合我意。征战之事并非儿戏,这避火符咒可容不得半点闪失。盛道长、张堂主,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周围军士一听这番对答,自然鼓噪之声又起——刚才看醒言示演冰心结,瞧得不明所以,甚不爽利。现在听得林道长言下之意,要让这天师教和上清宫的弟子门人比试一番,自然是群情汹涌,鼓动之声分外响亮。
    “嗯,也好;预演一下,也好在临阵之时,让各位军爷更加放心大胆的穿火追击。”
    盛横唐略一沉吟,便同意了师弟和鲍都尉的提议。与血气方刚的林旭不同,盛横唐倒并不是想与上清宫之人争强斗胜。
    听三人说得都挺有道理,醒言便也点头应允:
    “好,那就试一下。”
    顾不得别人怎么想,现在醒言心里还有些高兴:
    看来这次剿匪,他倒也并非完全出不上力。
    “张堂主要不要用我这特制的符墨?”
    盛横唐打量了醒言一番,没看到他身上有啥瓶瓶罐罐,便好心的提议。
    “特制符墨?”
    “正是,这是本教用秘法制成的墨汁,灵气内蕴,久而不凝,倍增符箓威力。张堂主要不要试试?”
    “呀!这么厉害!那我就来试一下,多谢盛兄!”
    “不客气。不知哪位军爷,愿意来一试贫道的避火符?”
    盛横唐话音一落,立时就有好几个军士奔出。盛横唐就挑了最先奔来的那位。
    虽然应征盛横唐符箓试演的士兵如此踊跃,但轮到醒言吆喝之时,却个个都推耳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没一个人愿意主动上前相试。
    正尴尬间,忽见有一军士越众而出,冲到醒言的跟前——
    见到终于有人愿意挺身而出,醒言不禁大为感动,赶紧扶住那位冲撞而来的军汉,感激道:
    “勇士啊~多谢!”
    谁知,那人一时不及答话,只顾回头望去,破口大骂道:
    “赵老六你这混蛋,竟敢跟俺开这玩笑!”
    “冤枉啊!是钱大毛这贼娃推你……”
    人群中响起赵老六的叫屈声。
    正歪缠间,忽听得鲍都尉一声断喝:
    “都给我闭上鸟嘴!在各位高人面前,你们这样子乱嚷嚷成何体统?!”
    见都尉发怒,这几个军汉赶紧噤口不言。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醒言盛横唐二人,终于开始准备在这俩兵士的轻甲上画起符咒来。
    只是,提心吊胆的等了一阵,那位让醒言画符的兵士孙小乙,见旁边那盛道长已开始画起符咒来,自己背上却没啥动静,便觉着有些奇怪。
    越是这样安静,孙小乙心里便越是发毛。当即,他就转过脸去,看看那位小道爷倒底在干嘛:
    “哦~原来在看书。”
    他见到醒言正摊开一本画满奇怪线条的经书,在那儿认真的研读。
    “道爷您这是在?”
    孙小乙有些好奇。
    “呵~我在复看符谱。”
    “不瞒这位军爷说,平时我画符不多。虽然这避火符的符谱,俺下山前早已背熟,但临提笔,为了保险,俺还是再看一遍为妙。”
    “哦,有道理。这和俺们临阵磨枪差不多……呃?!”
    “^#*@^★#!*☆~@!”
    ——虽然现在天上流云朵朵,地上清风阵阵,但这位孙小乙,突然觉着一阵头晕目眩,觉得自己似乎就要中暑晕倒了……
    幸运的是,醒言之后的手脚还算麻利,就在孙小乙真正晕过去之前,终于在他背后轻甲上画好一道避火符。
    见二人都已画符完毕,那林旭便从怀中掏出一张预先制好的符箓,往远处无人空地上一掷。立时,那片空地上便腾起熊熊的火焰,烧成一片火海。
    不消说,林旭造出这片火海,自然是要孙小乙二人去那儿赴汤蹈火了。
    见醒言也准备妥当,盛横唐便说道:
    “现在就请两位军爷,从前面那片火中穿过——不要怕,避火符会保你们无事。”
    “好!”
    不多时,那位勇敢的军士,就从容趟过那片火海,然后又折回到众人面前:
    “哇!太神奇了!真的没事也。”
    现在那个军士,骄傲得就像凯旋归来的英雄,在围观弟兄面前逡巡一周,让他们瞅瞅自己走过火海后安然无事的样子。
    虽然,这位英雄脸上衣上,还是横七竖八的画着些烟熏火燎的炭痕;但俗话说,“水火无情”,刚才毕竟是在旺火里走过一遭,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咦?孙小乙你咋还在原地?”
    检查过法术效果,鲍都尉兴奋之余,却看到醒言跟前的那个兵丁,就像那根拴马木桩一般,钉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时,林旭那片符箓造成的火场,已渐渐弱了下去。
    “咳咳!孙小乙你这厮再不过去的话,我就命人臭揍你二十大杖!”
    见孙小乙那厮如此胆小,鲍楚雄便开始恐吓起来。
    被鲍楚雄这么一吓,孙小乙无可奈何,只好磨磨蹭蹭的朝前面那片恐怖的火焰走去。一边挪步,一边在心里不停祷告,希望天上地下各个路经此地的神仙,能大显威灵,保佑自己背上这道学徒画成的避火符,真能让自个儿夹生着回来!
    不过,孙小乙略感安慰的是,眼前那片火苗,经自己这一顿磨蹭,声势已是弱了不少。
    “嗯,果然做人还是不要事事争先为好;瞧这火候,最多也就能三分熟……”
    这般胡思乱想之时,转眼就挨进了这片火场。
    谁知,就在这位心存侥幸的孙小乙进得火场,开始使出吃奶的气力拔足狂奔之时,只听“轰”一声,他四周那原本声势已经弱下去的火苗,忽然又蓬勃而起,火舌吐动,光焰熏天,甚至比原来烧得更旺!
    “呃?难道俺制符的功力又进了一层?”
    目睹此情此景,林旭心下是又惊又喜。
    ——却没人注意到,那个上清宫张堂主随身小女童,正在那儿小声嘀咕:
    “奇怪哦~醒言哥哥的纸符最灵,为什么那个大哥哥老不肯往前走呢?那火儿都快熄啦~”
    “不过没关系,我再把它烧热!”
    小琼肜这一热心不要紧,却听得那冲天的火海之中,顿时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坏了!定那小乙哥被烧坏了!”
    正在众人惊惧之间,却忽看得一个人影,正从那片蒸腾旺盛的火海之中,跌跌撞撞的冲了出来!
    定睛一看,此人正是那位已疑似殉职了的兵卒孙小乙!
    此刻,这孙小乙正呲牙咧嘴,扯着脖子发出阵阵恐怖的惨叫。听得这叫声如此凄惨,醒言不禁心里一凉:
    “罢了,还是功力不够——想不到俺这道用心绘制的避火符,今日竟会失灵……”
    “不过幸好,这位小兵哥还是冲出来了,还有得医救。若真是闹出人命来,我就万死莫赎了!”
    正在惶恐无措之时,已有好几位军卒冲了上去,齐齐扶住孙小乙,准备将他往远处水渠那儿拖。
    “有军医吗?离这儿最近的烧伤大夫在哪条街?”
    正是醒言在那儿大叫。
    “咦?你身上咋不见伤痕?”
    一片混乱中,正有一位扶着孙小乙的军士,突然注意到他身上毫无异状,就连被烧焦的火痕也没有,当即就出言相问。
    “……呃?是啊,我、我好像真没死!”
    听得弟兄相问,一直鬼哭狼嚎的孙小乙,这时也停住叫唤,挣脱众人,开始手忙脚乱的检视起全身上下来。
    “呵呵,呵呵呵,真的是啥事儿都没有!”
    一番仔细检查之后,孙小乙开始傻笑起来。
    “会不会是内伤?有没有觉着胸腹哪处发痛?”
    另一位军士关心的问道。
    “嗯?!”
    听他这么一提醒,孙小乙忽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起来:
    “不好!我怎么觉着两腿发软,这心也狂跳不停啊?!”
    “闭嘴!你这是被吓的。”
    这时鲍楚雄也凑过来,一听孙小乙这话,顿时一顿笑骂。
    “呵呵呵,大人教训得是,是被吓的——小人还真的啥事儿都没有!”
    “那你刚才鬼叫个啥?!”
    “也是吓的……”
    “去你的!”
    鲍楚雄闻言又好气又好笑,一脚横踢在孙小乙屁股上,让他又是一阵呲牙咧嘴。不过,这次他却再也没敢叫出来。
    “妙哉!想不到张堂主于这符法,也有如此精深的造诣。上清倒不以符法为长,张堂主可算得上贵门中的一个异数!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切磋一下。”
    说话的正是盛横唐。
    这位天师教的盛师兄,正是内行,只看这只小小的避火符,便知眼前这少年,符法修为绝不在自己之下。当即,这位醉心于符法修炼的盛横唐,便对醒言起了结交之心。
    如此结果,倒是大出那位等着看笑话的林旭意料之外。不过刚才亲睹了醒言的符箓之效,现在林旭也略略收起了轻视之心,跟少年赞得几句。
    而他身旁那位张云儿,则一脸微笑的看着醒言,心中忖道:
    “难怪爹爹那次自马蹄山回来之后,将这少年在嘴边挂了好几天。这般看来,这少年还真有些不简单。”
    正想着,耳边又回荡起鲍楚雄那有如洪钟一样的粗豪声音:
    “各位弟兄听了!咱这次有天师教诸位高人相助,还有上清宫的张堂主帮着画符,此次剿匪,定能马到成功!”
    “事不宜迟,现在各位就回营着紧整饬兵械。明日鸡啼之时,我就带各位弟兄出发,去剿灭那躲在火云山中不敢出来的无耻寇贼!”
    郡都尉命令一下,满场将士震天介的应了一声,然后便各自归营准备去了。
    跟手下军卒交待完毕,鲍楚雄便转过身来,对林旭、醒言等人和声说道:
    “现在就请诸位道长,跟我到大帐一叙。在出征之前,跟各位聊聊火云山的匪情。”
    “好!大人先请。”
    林旭代表众人应了一声,这一群人便要归入大帐中去。
    就在此时,忽听得远处传来一阵急急的马蹄。听得蹄声如此急促,众人都抬头向蹄声来处望去——落日斜照之中,正见那揭阳街道上,有一骑由远及近,朝军营这边疾速奔来;快马身后,掀起一路滚滚的烟尘。
    “这不是太守大人的随身家仆段安吗?他来有何事?”
    那马脚力很快,眨眼功夫就来到近前;鲍楚雄一看,马上骑士正是熟人。
    待那段安勒住坐骑,翻身落马,鲍楚雄赶紧迎上去问道:
    “段安你为何如此匆急?是不是段大人有紧急军情传达?”
    那段安却并未直接回答,喘着粗气说道:
    “鲍大人,见到你就太好了!我家大人就怕你们已经出征。”
    “哦?莫非匪情有变?”
    鲍楚雄闻言变色,顿时把心提到嗓子眼儿。
    “那倒不是。”
    段安略略一顿,然后便急急问道:
    “鲍大人,那上清宫的张堂主、他到了么?”
第五章 倩语无心,遂啸不鸣之剑
    眼瞅这段安快马加鞭,急吼吼而来,就好似身负十万火急的军情。但等他一开口,却在那儿只顾着打听上清宫的道士来了没有——饶是段安问得这般清楚,鲍楚雄还是觉着自己刚才没听明白,忍不住要确认一下:
    “张堂主?你说哪个张堂主?”
    “咳咳…就是上清宫掌门灵虚真人派来、协助大人剿匪的上清宫、四海堂张醒言、张堂主……”
    喘着粗气儿的段安,将这句说得支离破碎。
    “哦,是他啊。张堂主他已经来了!”
    鲍楚雄一指站在旁边的醒言。
    醒言这时也过来见礼:
    “在下便是张醒言。不知您找我有何贵干?”
    话还没说完,那段安便抢着说道:
    “谢天谢地!可让俺赶上了,呼~”
    略喘了喘,段安续道:
    “我家大人,就怕你们已经出征了!”
    一听这话,那鲍楚雄顿时紧张起来,急急问道:
    “莫不是匪情有变?!”
    “不是。其实是段大人要亲来送诸位出征。他怕你们已经出发,便让俺先骑快马奔过来招呼一声。”
    “哦,原来如此。”
    鲍楚雄一听此言,顿时把心放回肚里;他心说:
    “这才对嘛。这些时日,俺每天都派有斥候在火云山那边刺探,也没见回禀说那块儿有啥异动。”
    刚想到这儿,鲍楚雄却似忽然记起什么,有些奇怪的问段安:
    “我说段安,太守大人不是跟俺说过,只要上清宫道长一到,我就要立即率部出发,不得延误吗?怎么老大人又改主意了?”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依小的看,段大人他这次也是临时起意。”
    那段安现在也是一脸苦笑:
    “两三天前段大人就接到上清的飞鸽传书,好像也没怎地,只是挺高兴。昨个儿,俺还见大人悠悠闲闲,白天和一班文友论诗品茗;晚上就在府衙酒宴招待了几位访客,好像也没什么事。可今个儿一大早,就来把俺从床上拖起,着俺快马奔来,叫你们且慢出征,还要好生招待张堂主,千万不可怠慢——”
    段安说到这儿,包括他自己在内,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全都望向醒言——
    鲍楚雄琢磨道:
    “这少年莫不是有啥天大来头?否则怎会让太守大人如此眷顾?”
    “唔……想起来了,林道长刚才说,其实这张堂主入上清宫并没多久,三四月前才离得马蹄山什么的——难道马蹄山马爷、他是朝中哪位大员?奇怪,我可从不曾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不过我认识的大官也不多……”
    鲍楚雄在这边疑神疑鬼,林旭那几位天师宗弟子则想到:
    “难怪天师真人提过,罗浮山上清宫和朝廷联系甚是紧密。想不到就这么一个小小年纪的少年堂主,竟让一郡之首的太守大人,专门赶远路跑来交纳。如此看来,上清宫在朝中的势力,已是越来越大。唉!”
    再想起自己天师宗的教民,往日所受的那些官府憋屈,顿时,这几位天师宗弟子脸色都有些不自然起来。
    且不提这几人各怀心事,只听那段安顿了顿之后,接着交待道:
    “段太守明日一早便能赶到揭阳。小的就请鲍大人、张堂主,先耐心等一晚上。”
    “对了都尉大人,能不能给小的先饮口水?这一路急赶,直把我给渴死了!”
    一听此言,鲍楚雄赶紧安排段安到一处营帐中歇下,并命人送上一大瓢清水。
    虽然段安只是一家仆,但却是段太守的心腹,对他鲍楚雄也不敢怠慢。
    一郡都尉,对太守家奴如此恭敬,自有其原因。本来,都尉这一军职品级,在当时并不算低。但此时天下稍安,武人地位已下降不少。在那中原之地,不少郡中的郡兵,甚至都已被撤销;即使仍然保留,这都尉一职也往往由太守一人兼任。只有像南海郡这样未开化的岭南蛮疆,因为民风彪悍,盗匪滋生,才原班保留下郡兵编制,用以保境安民。
    不过,虽然岭南诸郡的郡都尉仍由武人担任,但却受太守节制。所以,虽然现在郡都尉鲍楚雄,对太守大人这般忽然起兴似的折腾大感不满,但他仍然保持着一脸的笑容,安排好段安与诸位道长的住宿。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饭之后,醒言便与鲍楚雄、林旭等人,一起在中军帐中等候太守的到来。
    鲍都尉手下三百名郡兵人马,此时也都在准备着出战前的诸般事宜,只等太守、都尉大人一声令下,便即开赴火云山征剿匪贼。
    现在天光尚早,也就刚过鸡啼二遍。借着这空儿,鲍楚雄便跟醒言、林旭等人,细细介绍了一下这次所剿贼寇的具体情况。
    原来,这股得妖人暗中相助的匪徒,老巢在揭阳县西南与龙川县接壤的火云山上,据险结营,号为大风寨。大风寨寨主名叫焦旺,只因毛发枯黄,便得匪号“金毛虎”。
    这匪首焦旺,虽然绰号威猛,但手底下功夫其实一般。只不过,焦旺其人虽长得五大三粗,但却正属于粗中有细一类的人物。与他打过交道之人,全都说他外憨内猾,着实是诡计多端。
    正因为如此,这金毛虎焦旺才能领着手底下的匪徒,躲过县兵一次次追剿,并且还有余裕吞并附近山头的草寇,以致大风寨的人数越剿越多,最后几有二三百人的规模。
    这些匪徒,来去如风,劫掠如火,直让附近几县民众苦不堪言。火云山群寇,遂成揭阳几县的心腹大患。
    不过,正应了那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大风寨众匪风头渐劲,为患渐烈,逐渐便引起南海郡各级官员的注意。终于,在三个多月前,大风寨在龙川某处劫掠时,因村民反抗,便将村中十几户尽数屠戮,酿成滔天血案,合郡为之震动。此事传开,州牧大为震怒,严责南海郡太守倾尽全力剿除凶徒;否则,就要申告朝廷,将他免官治罪。
    如此一来,南海太守段宣怀,自然被搞得焦头烂额;在上下催逼、群情汹涌之下,更是严令郡都尉鲍楚雄,全力清剿大风寨贼徒。于是,在鲍楚雄领着郡兵一阵狠打之下,大风寨匪众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后龟缩到老巢火云山中。同时,匪寨人数也越来越少,现在估摸着只剩下百来号人。
    大风寨众匪盘踞的火云山,说起来也是揭阳县一景。正是山如其名,火云山石岩,皆呈火红色。远远望去,整座赭红的山体矗立在蓝天之下,就像是座火焰山一般;连那飞过山顶的白云,也都被映成红彤之色,正如火烧红霞。
    而火云山不仅山色似火,就连山上的草木,其枝叶也都呈现出一片火红之色。关于火云山,当地人还有一个传说,说这山曾是那灭亡已久的南越国王室狩猎御苑之所。不过,这说法也就火云山附近山民说说而已,其他人只要见到这山的怪异模样,便不大肯相信这处山场,真有啥狩猎的价值。
    不过,虽然这火云山外貌奇特,但山势并不险峻;这些暂时遁入山中的匪徒,被这些发了狠的郡兵剿灭,只是早晚间的事。
    只可惜,就在鲍都尉一路穷追猛打,意图一鼓作气攻下大风匪寨时,那个放火捣乱的妖人出现了。每次郡兵攻上山去,便会被平地冒出的熊熊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