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城……”
    她轻声念着。
    赵政点头。
    “嗯。位于临洮的旧秦长城正是在一百多年前昭襄王所筑。而从秦长城向东北,经过大片未设防的黄土沟壑,就是当初赵和燕曾经营了几百年的长城。可现如今,这两条长城早已在秦灭燕赵、匈奴趁乱南下之时被攻得时断时续、破败不堪,再难御敌。”
    梁儿的两条秀眉似蹙非蹙,淡淡道:
    “若失了长城这道屏障,就等于是大开了防线。匈奴那些散落的骑兵可从任意方向攻来,而秦以大规模有秩序的步兵为主,移动速度远慢于匈奴的轻骑兵。如此,纵使秦坐拥三十万强兵,此战,也没有丝毫胜算……”
    赵政将头扬起,狭长的凤眸之中隐着傲然的光。
    “没错。但是我经历过百越那场惨败,此生,已不打算再败下一次。”
    梁儿痴望他的侧颜片刻,轻轻牵动了唇角,似是笑了一下。
    “看来,修复燕赵长城已是势在必行。”
    闻言,赵政淡笑,眸光也越发幽亮。
    “匈奴人现下正盘踞在上游的河南之地。于匈奴而言,那里水草肥美,是其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而对秦来说,河南地本就是旧时赵国的领土,那处地理条件优越,可务农、亦可畜牧,又临近秦境,还有黄河、阴山、阳山作为屏障,假使能再配合以坚固的长城,便能形成无需多少兵力就可防守的防线。”
    梁儿再次半垂下眼,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秦若能夺取河南,匈奴就只能退回到原有的北方贫瘠之地。而秦有了严密的后防保障,便能有机会倾全力向北延伸,进而将匈奴彻底击溃,使其再无力来犯我大秦。”
    言至此处,她复又抬眼看向赵政,棕黑的眸中已有珠玉般的光华流转,语气坚定:
    “这般说来,修长城,攻河南,便是此战的关键。”
    赵政勾唇,展臂将她敛入怀中,如释重负道:
    “想来有趣,无论何事,只要与你随意说上几句,都会豁然明朗。”
    皇帝的车辇混在庞大的玄色车队中,在条条纵横的驰道上稳稳前行着。
    梁儿坐靠在赵政的胸前,认真倾听着他的每一声心跳。
    修筑长城,那正是后世评说的始皇大功之所在,亦是大过之所在。
    可世人只看到了此事的过程和结果,却很少有人究其缘由。
    现在匈奴已在水草肥沃的河南之地修养生息多年,对中原的威胁越来越大。
    以当今之势,不修长城何以御敌?又何以保国?
    若赵政没有趁匈奴形成完整的国家体系前,就抢先将他们自条件优越的河南驱逐回荒芜的北境、制约他们社会发展的速度并将长城修筑完善,那么多年后,就算秦没被义军所灭,恐怕也会亡于匈奴。
    到时匈奴一再坐大,持续南下,或许往后中原千年的历史都要被匈奴一族所改写,哪还能再给后世之人留得评说的机会?

  ☆、第二百二十六章 殉葬

在赵政的安排下,蒙恬的三十万秦军到达北部边疆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修复和改造破旧的燕赵长城。
    他要让长城不再只是单纯的一堵墙,令它不仅可以用于防御,还可以兼具辅助进攻的作用。
    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是为预警所置,这些自是不用说。
    在长城沿线,要修建许多由坚固城墙围起的小城,作为戍边军民的居所,亦是长城工事上的战力支撑。
    除此之外,在离长城有一定距离的后方,还要再修筑屯军要塞。
    这些要塞既能够容纳人数众多的秦军将士,又可以囤积大量的粮草辎重。在出击匈奴之时,可成为长城军的前进基地,为大军提供足够的后续保障。
    有了这些完备的设置,秦军便可避免后备空虚的持久野战,加大击溃匈奴的胜算。
    这所有的想法都是史无前例的。
    赵政,不止是政治家,谋略家,更是战略家。
    他虽从未领兵,却运筹帷幄,控天下局势。
    他能打天下、平天下,还能治天下。
    他的才能千年难遇。
    千古一帝……果然不负盛名。
    赵政原本是在批阅文书,余光之中见梁儿似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发了呆,便略停了笔睨看向她,问道:
    “在看我吗?”
    “嗯。”
    她淡淡应声,如实回答。
    赵政轻笑:
    “又着迷了?”
    “嗯。”
    梁儿的脸有些热,但仍是毫无犹豫。
    她爱他,崇拜他,他是她的一切……
    时至今日,早已无可辩驳。
    赵政一滞。
    他本是想要逗逗梁儿的,不料她竟是半分也没有玩笑之意。
    赵政的笑意便瞬时凝在了面上,逐渐退去,又转而有一抹忧色爬上了眉梢。
    他抬袖,修长的手指轻轻抚上了梁儿嫩白的脸颊,疼惜道:
    “傻梁儿,你这般迷恋于我,若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该怎么办?”
    梁儿一怔,心狠狠一晃,霎时便有泪水流下。
    距离历史上赵政的死期越近,她就越是不敢去想。
    这两年,她一直不肯去计算赵政剩下的时间,她害怕……怕她的天会真的塌下来……
    那泪水静默无声,沿着她的双颊刚好落在了赵政的指上,滚烫得仿佛要将赵政的心灼烧掉一般。
    赵政一慌,连忙手忙脚乱的为她抹泪。
    “我就是随便说说,你怎得还哭了?”
    梁儿呜咽着,猛的冲进他的怀里将他紧紧抱住,竟是命令的语气:
    “我不许你说这个……不许!……”
    赵政被她孩子般幼稚的气话给逗笑了,揽了她的腰,疼惜的抚摸着她因抽泣而一动一动的小脑袋,安抚道:
    “好好,是我错了,不应该开这种玩笑,以后再也不提了,你可满意?”
    梁儿嘟着嘴自他怀里爬起,长长的睫毛上仍然沾满了晶莹的泪水,忿忿道:
    “不满意,我要罚你。”
    赵政更是噗嗤笑出了声:
    “哦?梁儿好生厉害,都敢罚我了?我倒要看看,你想如何罚我?”
    梁儿揪着一张哭红的小脸,咬唇道:
    “因为长城和灵渠的工程,你已几日没有合眼了,就罚你今晚将公务暂时搁下,好好睡上一觉。”
    赵政心里暖意蔓延,却是化作了唇角边一个不甚正经的邪笑,凑近她的耳边轻声道:
    “若我愿乖乖受罚,你是否也能做些努力,为我排忧解乏?”
    “你……”
    梁儿更加羞愤,玉手攀上他的胸前嗔道:
    “你看你的眼睛都已红得像只兔子了,竟还不知休息,净想这些没用的。”
    赵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呵呵呵,可我记得,你喜欢兔子。”
    彼时游街,霓虹万千,式样百出,她从中挑出的就是一只兔子花灯。
    “我……”
    梁儿觉得自己永远也说不过他,眼下似乎又是被他给绕了进去。
    赵政的笑意越发浓了,将额抵住她的额,鼻尖也轻轻碰触着她的鼻尖,声音飘然,宛如春风:
    “喜欢我吗?”
    梁儿的心热热的,娇声回道:
    “喜欢……很喜欢……”
    ——————————————————
    蒙恬的效率极高,到临近年底时,燕赵长城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最基本的修复,可以抵御匈奴人的攻势了。
    众臣一致认为事不宜迟,应当抓紧时间即刻出兵河南,拿下这一块最重要的地域后,再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对长城的改造。
    由于秦军主力是以步兵为主,而相较于此,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太强,故而就算有了长城的防护,匈奴铁骑仍然可能随时避开蒙恬的锋锐,在任意布防薄弱的地区集中强攻、突破长城。
    而一旦成功,他们就可绕至秦军后方,秦便再无退路。
    因此,蒙恬留了整整二十万人在亢长的长城沿线设防,以应对匈奴骑兵的突破。
    其余十万精锐则由他亲自统领五万主力从上郡北出长城攻其东,由杨翁子率五万偏师由萧关出长城攻其西。
    此次出击十分顺利。
    秦军有着无懈可击的军事布防,也配备着最坚固的重装战甲,还拥有由蒙恬研制改良过的、十分强劲的远程重弩做武器,无论匈奴人进攻秦军主力还是进攻其背后的长城沿线,都会被击得溃不成军,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军一路北进,逐步占尽河南之地。
    到了年节这一天,赵政收到了两份最好的生辰礼物。
    来自北方的战报被送至他的手中,蒙恬大战告捷。
    匈奴占据肥沃的河南多年,终于被赶回了黄河以北。
    而南方灵渠竣工的消息也同时传来。
    粮道一通,秦越之战赵政便可一雪前耻。
    百越,将亡了。
    始皇三十三年的第一个清晨,赵政紧急召集了众臣商议如何巩固河南地和再攻百越之事。
    梁儿则独自一人去了艾儿曾经所在的虞合宫。
    艾儿过世已近半年,她始终没有勇气踏足此处。
    而今,新的一年伊始,她觉得,她应该尝试着去适应这一切了……
    宫门关着,却没有上锁。
    梁儿推门而入,眼前的一切再熟悉不过。
    一草一木,都与艾儿在时一摸一样,显然,是赵政安排了人手一直在打理的。
    就连每个屋室里也还熏满了蕲艾,到处都是艾儿身上的味道。
    唯一不同的,是少了往日的热闹。
    从进来那一刻,她便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宫人。
    更是再无艾儿可以在这宫里跑来跑去……
    不觉间,梁儿的面上已经满是泪水。
    第一次见艾儿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他走路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听他叫“母亲”还是在这里……
    至今,他的每一个笑颜依旧那般清晰;他每一次吃着她为他做的糕点时,那满足的模样亦是在她脑中挥散不去……
    “母亲!艾儿最喜欢母亲了!”
    他总是这般叫着,声音是那么悦耳动听……
    艾儿……母亲好想你……
    “梁儿姑娘?”
    忽然身后传来内侍的声音。
    梁儿忙擦了泪水转身。
    只见内侍长舒了一口气,道:
    “果真是姑娘……你可让在下好找啊。陛下回来看你不见了很是担心,眼下正气着呢。请你快些随在下回去吧。”
    梁儿垂了眼,低声问:
    “你可知,这里怎么一个人都没有了?”
    内侍微顿,面露遗憾之色,叹道:
    “公子艾过世之后,陛下便将虞合宫的宫人全部遣去殉葬了。”
    闻言,梁儿不自觉的身形一晃。
    见她如此反应,内侍微惊,有些担心,便悉心劝道:
    “姑娘不必介怀,殉葬之礼自古有之。公子艾身份尊贵,又深受陛下宠爱,他生前是由这些人照料的;死后,必然也还是由他们陪他。如此,也可使小公子免受寂寞。”
    梁儿定了定心神,幽幽道:
    “我知道了……只是,可惜了那么多条人命……”
    这古时的殉葬当真可怕,只是转眼就死了二三百人……
    可是他们既然都已经化作了黄土,再追究对错也无甚意义了。
    更何况,说到殉葬……
    那也正是在未来赵政死后,她欲要为自己准备的归处……
    她缓缓抬眼,淡声对内侍道。
    “我们回去吧……”。。

  ☆、第二百二十七章 捷报连连

昭阳殿中,梁儿刚收起了一卷竹简,又将下一卷轻轻铺开在赵政的面前。
    她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其上的内容。
    已经是第十一个了……
    新送来的奏章之中,有很多都在奏请赵政认命赵佗为此次攻伐百越的主将。
    当年屠雎战亡,身为副将的赵佗虽然年轻,却十分熟悉百越的战事和地形,个人能力又很是不俗,按照正常来想,确实是可让他接替屠雎之位的。
    可赵政却并未如此,仍然任命赵佗为副将,将主将之位授命给了年纪较大的将军任嚣。
    “拿下一卷来。”
    赵政半垂着眼,刚一看到这卷奏章的内容就直接要求撤换。
    梁儿轻轻一叹,侧头问道:
    “百官似乎都对你不用赵佗一事有所不解,你不打算跟他们解释吗?”
    赵政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
    “与他们解释作何?我的心思,只要你一人看透便好。”
    见他如此说,梁儿倒生出了些好奇来。
    “你就那么确定此事我懂了?”
    赵政敛唇一笑,转向她道:
    “那你不妨说出来,让我检验一下是否正确。”
    闻言,梁儿正了身子,认真道:
    “我觉得……正所谓恶战用拙将,赵佗太过聪明,容易因自己的想法而无视皇命。上一次他就是未经请示,便自作主张撤掉二十万大军的。秦越苦战多年,秦无论如何也不可再败。故而,不能冒险让他作为主将主导大军。”
    言毕,赵政的唇角高高扬起。
    此前,他见梁儿得知他让任嚣做了主将后,竟然一句疑问也无,那时他便已经知道,梁儿定是明白的。
    “梁儿英明。”
    他笑眼微眯,伸出手来习惯性的揉了揉梁儿的额发,以示嘉奖。
    梁儿杏眼眨了眨,又向后缩了缩,讪讪道:
    “我只是一个婢子,怎可将'英明'一词按在我的身上?”
    赵政笑意更深,双手捧起她的小脸,宠溺道:
    “我说可以,就可以。”
    合眼间,赵政的唇已附上了梁儿的唇……
    婢子又如何?
    等解决了百越与匈奴、她与他并肩于海内、共享天下之时,看谁还敢再将她当做婢子!
    ————————————————
    由于秦已派出三十万兵北击匈奴,增兵南越便很难再调派出太多的人手。
    于是蒙毅献计,征集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和被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众多杂小的商贩,共近十万人组成军队前往秦越边境。
    如此,再加上在上一次秦越之战中被赵佗带领存活下来的二十万兵,一共三十万大军重新出发,再次南征百越。
    这次秦军的人数虽不及最初的五十万,但百越在此前的反攻战、和与秦三四年的对峙中,那区区几万人马早已耗尽,现下剩下的也不过只有数千人而已。
    而秦有了灵渠这条无险无阻的粮道,百越军便再无办法遏制兵强马壮、装备先进、人数又占绝对优势的大秦军队。
    数月以来,咸阳宫中一直捷报频频。
    到了深秋时节,这些捷报更是不止来自于南方的百越之地,还多了一部分出于北方的蒙恬大军。
    章台宫,麒麟殿广阔的平台之上。
    “好消息?”
    见赵政看着手中战报微挑了唇角,梁儿不禁问道。
    赵政看向她,面有喜色。
    “蒙恬已渡河向北,攻占了匈奴的原住地高阙。”
    梁儿闻此,一对眸子亮了亮:
    “高阙之后,只要再攻下阳山和北假,匈奴一族就会失去最后的驻地,再无力骚扰我大秦,只能远迁北漠了。”
    赵政颔首,很是欣慰:
    “将匈奴自河南之地驱逐后,年初之时,我令蒙恬将防线前移,在大河沿线修筑城塞、设置县邑,如今终是见了成效。”
    所谓“敌退我进”。
    那时,匈奴由黄河南岸被逐至了北岸,秦军占领河南,防线便自长城整体向前推进到了黄河边缘。
    为了巩固这条新的防线,赵政在年初下令,按照改造长城的原理,让蒙恬于黄河沿线修造要塞、建立城廓。从榆中沿黄河往东一直连接到阴山,整个河南之地总共被划分成了四十四个县邑。
    他还赦免了大量犯过罪的人,将他们迁徙至此,以充实这一快地广人稀的区域。
    梁儿面容平和,面向远山,轻吸了一口气道:
    “历国历代,之所以会与匈奴缠斗不休,皆是因为,但凡大军都难以远征太久。故而每每将匈奴击退,刚刚撤军、返回休整之时,他们便又会卷土重来,没完没了……”
    她这般说着,双眸之中华彩渐胜,一身粹白衬着如雪的肌肤,仿佛美玉一般引得赵政不愿再移开视线……
    只见她朱唇开合,继续道:
    “而你充实于那四十四个县中的人口,刚好可在河南之地长长久久的耕种放牧、积蓄物资,支援前方对匈奴的攻伐。”
    说到这,她微敛了头,淡淡一笑,又道:
    “如此一来,秦军就算是远出长城,也依旧能存有十分完善的后方补给。大军便可毫无顾虑的持久在外,匈奴也自然再无甚机会能捞到什么好处了。秦,岂会不胜?”
    听了她这一番字字珠玑的言论,赵政笑意渐浓,伸手将她揽过,轻揉着她顺直的长发夸赞道:
    “从前你便较寻常人聪慧,却唯独时常在兵法上差了那么一点。可如今看来,你已是越发长进了。”
    无论是多个月前的“恶战用拙将”,还是现在的北境立县以攻匈奴,她都在没得到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看得极为透彻,其见识早已高出了大多谋臣。
    不知不觉,赵政的眼眸暖意之中散出了熠熠的光华。
    如此梁儿,真是令他越发喜爱,真是……越来越适合成为他的秦始皇后!……
    ————————————————
    不出所料,有了赵政这一套天衣无缝的“长城体系”为依托,蒙恬率领的大军很快便控制了阳山和北假,并在这一带也迅速设防、修筑长城要塞和亭障,以驱匈奴。
    至此,秦仅用了一年,就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连连击败匈奴各部,将侵扰中原百年的匈奴人逼至大漠以北七百里之外。
    而赵政也在之前那四十四个县的基础上设置了九原郡,用来巩固河南之地的发展。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筑长城,南灭百越

骊山宫,银装素裹宛如冰雪城堡的青玉殿回廊之上,梁儿全身莹白、执箫而立,面向弥天似幻的暖雾吹奏着天下间最动人心弦的曲子。
    在她身后的那扇殿门大开着,殿中正废寝忘食忙碌于政务的那抹玄金,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凡的男子——最伟大的皇帝。
    汉代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曾说,秦将蒙恬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望风而逃,四处狼奔,溃不成军。
    匈奴几十年不敢南下牧马、不敢进取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只是,作为将军,蒙恬的能力确实无可挑剔,可贾谊却忽略了此战致胜的根本——
    在亢长的防线之后建立城邑,缩短秦军远征的补给线,使大军可持久征伐。
    如此才得以迫使匈奴不敢再回头,只能一退再退,直至远迁漠北。
    ——短短一年之内,新建四十四个县邑,迁徙几十万人口,整整一个九原郡,如此大的举措岂是区区一个将军就能做出的?
    若非赵政此举英明,匈奴定然会如从前对待燕赵一般,很快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又怎会连续几十年都不敢南下再犯?
    恍然间,箫音已随意转。
    仿若桀骜翱翔的雄鹰,划破碧蓝如洗的天际,果决、凛厉,气势凌人;
    又如那军阵之鼓、山缘之钟,声声如宏,磅礴雄壮。
    细听之,倒是与周遭如仙境一般的素丽美景不大相符了。
    赵政注意到了她曲调的变化,不禁起身走至她的身边,好奇问道:
    “你想到了何处?”
    梁儿放下玉箫,有几缕清风拂过她耳鬓的青丝,少女的容颜便如盈盈初开的雪莲,清雅、秀美。
    她缓缓勾笑,心绪傲然:
    “大秦之土幅员辽阔,四十多个郡,近一千个县。北抵阴山,东至东海,西起陇西,待将百越收归于秦,南边便可到达南海。其间大河蜿蜒、峻岭环峙,险自天成,又有函谷关、萧关、武关、散关此'四塞险关'相护,加之北方金城数千里……秦之稳固,已前无古人。”
    可闻之,赵政却未喜反忧。
    微眯了双眸,淡声道:
    “金城数千里?……如今的长城虽长,但旧燕、旧赵、旧秦的几段之间空隙太大,我总是觉得不甚稳妥。若有朝一日匈奴再度南下,寻出路径越过了那间隙之处的山川沟壑,我秦岂不难防?”
    梁儿一滞,抬起眼来转眸望他。
    “依你之意……”
    这一瞬间,她已预料到了他将做出怎样震撼世界两千年的决定。
    只见赵政唇角紧抿,垂眼思忖。
    片刻,他扬头远望,双眸炯炯,薄唇勾出了一弯坚定的弧度,毅然道:
    “将这三段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匈奴才是真的再难来犯了。”
    闻言,梁儿心中略沉,想到史书中说,因为长城,上百万人尸骨成山,民不聊生,甚至还因此造出了流传千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她浅浅咬唇,轻声问道:
    “那么大的工程,你打算从何处调人?”
    一想到赵政会因此而被百姓怨恨,被后人谴责,她就觉得心里闷得难受。
    而赵政的面上却浮现出了轻松之色。
    “方才见到极庙上奏,说明星在近日出于西方。天官曰:'出东为德,举事左而迎之,吉;出西为刑,举事右而背之,吉。反之,皆凶。'年初时,我已赦免了一批有罪之人迁去九原郡,眼下刚好可借此机会,再将一些服刑之人赦免,遣去修筑长城,也好应了那'明星'预言。”
    梁儿略怔,复而豁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