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宠婢-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又传来了两个曾经影响天下战局的人的死讯。
一个是梁儿刚到这个时代时的救命恩人廉颇老将军。
早前他被郭开设计陷害,逃到魏国,可廉颇为赵国打了一辈子仗,魏王无法信任他,始终不肯用他。
后来赵王偃又想将他接回赵国,郭开却再次从中作梗,让赵王偃以为廉颇老不堪用,便不再提及此事。
廉颇又被赵国耍了一次,心灰意冷的去了楚国寿春,却始终牵挂着赵国,终于郁郁而死,享年八十四岁。
另一个便是当年风云天下、手执五国相印、大败秦军的信陵君魏无忌因酒色过度死于家中。
在梁儿心中,信陵君是战国四君子中最为优秀的一人。
他才智兼备,文武双全,英勇果敢。
他盗符救赵,两次大破秦军,还带领相互猜忌的各国赢得了战国末年五国合纵的最后一次胜仗。因为有他在,还曾经让列国整整十年都不敢侵犯并不强大的魏国。
只可惜,身为魏王的亲弟弟,他太过耀眼,让他的王兄始终提防于他。最终还是收了他的兵符,将他关在家中,整日纵情酒色,直至悲凉而死。
魏无忌的死,让梁儿想到了成蛟。
他们同为一国之王的亲弟,信陵君虽一心为国,却才情外漏,招致魏王忌惮,最终惨淡收场。
而成蛟,拼命的想要隐藏自己的聪慧,就只求能安乐保命、自由无忧,就连赵政,也似乎对他并无敌意。可身陷王室,各方势力交织,到了最后,能真正如愿的又有几人?……
这一日,梁儿小心的双手拎起全大秦最精贵的金缕玉衣,轻手轻脚的为赵政穿在身上。
赵政脚踏来古宫无比亢长的石阶,行的极是缓慢,每走一步都要向面前的渭河虔诚祈祷。
如此大灾之年,身为秦国之王,这种祭祀活动是很必要的。
后来,关于此次祭祀,民间传出一件神奇的趣闻。
说是祭祀之时,忽然渭水之中出现黑龙,对着秦王政摇首以拜,随后飘然离去。
这些当然是吕不韦编来唬弄百姓的。虽然在梁儿看来,这故事编得简直弱智得离谱,但是搁在这大古代却的确甚为奏效。
秦人全都信了这些话,认为他们的大王是龙之骄子,眼下那小小的灾情就瞬间变得无需畏惧了。
秦国上下一心,是受灾的几国之中最快熬过来的,这让百姓们又更加坚信了那个黑龙的故事。
此时,咸阳宫来了几个衣着奇异的胡人,他们请求觐见秦王政。
冀阙之上,众大臣都如看猴戏一样打量着他们几人,也将他们说出的话视作是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一般,边听边在心里偷笑。
可是对于这几人的穿着打扮和说辞,别人不懂,梁儿却是熟知得很。
他们都是来自印度的僧侣,是要来秦国传播佛教的,并且为表示诚意,还带来了佛祖真身舍利。
赵政和吕不韦都是靠脑子改变命运的无神论者,又怎会相信他们口中的释迦牟尼复活的故事。
这些僧侣最终以“胡教”妖人之嫌被打入地牢。
许久,梁儿才寻到机会让赵政将他们放出,遣送出秦。
可怜这些僧人虔诚至此,长途跋涉到了秦国,一心想要传播佛教普度众生,却是找错了时机,来早了一百多年。
倘若现在正值西汉,岂不就能顺应历史,顺理成章了?
年关时,赵国也恢复了元气,开始攻打燕国,领兵的自然还是百战不殆的李牧,随随便便打了几仗,就将燕国的武遂和方城收入囊中,着实让赵国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度过了一个好年。
☆、第四十八章 百合诛心
? 吕不韦觉得,秦若要东出,就必须先打下赵国,而赵国不巧就是东边邻国之中,战力最雄厚的一个。
如果想要增大灭赵的机会,就需要从地理格局上从长计议。
他冥思苦想了许久,最后决定,先在临近秦魏韩交界的位置下手。
如今信陵君已死,魏国也就失去了王牌,秦国也已调整回了最佳状态,此时是攻魏的最佳时机。
于是,秦王政五年初,秦国大将军蒙獒身披战甲再次东征,大举进攻魏国。
与此同时,延续了上一年的战火,赵燕战场上也是热闹非常。
李牧刚回邯郸修整,燕国就派出七十多岁的老将剧辛偷袭赵国,赵王偃便命大将庞煖前去迎敌。
剧辛本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还曾在燕国实行变法,让燕国一度强大了许多。
他多年前曾事从赵国,与庞煖也有些交情。他印象中的庞煖并无多大实力,因此他犯下了兵家的大忌:轻敌,最终死在庞煖的刀下,手下燕军也被斩首两万,几乎全军覆没。
此事一出,形同给各国的将军们都拉响了一次警钟:两军交战,无论对手是谁,都绝不可轻视。
天下政局,战事紧张,而大秦后宫却出了一桩天大的喜事——芈夫人有孕了。
芈夫人名为芈琪。
刚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梁儿简直是笑得眼泪直飙,脑袋中全是大耳朵米奇老鼠的卡通形象。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梁儿对这芈琪的了解日渐深厚,她竟是赵政的后宫之中,脾气秉性最好的一个。
芈琪年芳十六,仙姿佚貌,明眸皓齿,粉面樱唇,玉骨珊珊。
她出身楚国王族,曾是当今楚王熊元的掌上明珠。
她心地善良,温柔似水,就连对梁儿的态度都异常宽容,待赵政更是万般真心。
无论怎样看,她都是一个完美的女子。
芈琪有孕,咸阳宫皆大欢喜,每个人都面上带笑,准备着迎接秦王政的第一个孩子。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
实际上,楚系的女子最先怀孕,吕不韦怎会高兴?赵姬更是气冲冲的召了赵萤儿过去,狠狠训斥了一番。
真正打从心里开心的,其实就只有华阳太后的楚系一脉。
华阳太后是日日笑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十二个时辰派人保护芈琪,就连芈琪的膳食,也要派专人验过才行。
赵政亦是一有时间,就会去菖蒲宫陪她。
这些时日,梁儿每每见到芈琪的笑颜,都能被她由衷的快乐所感染,也不自觉扬了唇角。
她觉得,这样美好的女子,的确是受得起如此幸福的。
高泉宫,在咸阳附近的扶风县,是大秦国最传奇的女人宣太后所建,亦是她曾经最喜爱居住的宫殿。
此宫奢侈华丽,占地甚广。最让人流连的就是宫墙外丘陵上那无边无际的野生黄百合。
“大王,琪儿好幸福,幸福到有些害怕,会不会有一天一觉醒来,现在的美好全都不复存在了?”
鹅黄色的百合花丛里,芈琪依偎在赵政的臂弯之中,莫名伤怀。
赵政翻身趴于她的身侧,伸手抚上她的面颊,满目疼惜。
“傻琪儿,你是我大秦最尊贵的芈夫人,待你为寡人生下长公子,寡人冠礼之时,你便是寡人的王后。全天下的人都在看着,又有这大片百合为证,怎会有假?”
百合百合,百年好合。
是啊,大王带她来此,不就是对她最浪漫的承诺吗?
“大王……”
芈琪满眼含泪,娇声呢喃。
赵政含笑凝望着她,万般温存,化作深情的长吻……
夏日的午后,百合摇曳,直至天际。
花丛中的男女痴情缠绵,清甜的花香充斥着所有。
这般美景,这般佳人,当真是看痴了观者的眼……
远处的梁儿转过身去,含笑望天。
阳光明媚,白云朵朵。
如此也好……至少在这冷漠的后宫,还能有一人幸福,哪怕这幸福可能不会太过持久,但只那一瞬,也算足够了。
赵政与芈琪在高泉宫恩恩爱爱了足足三日。他们不止日日在宫外的百合花丛中痴缠,就连高泉宫内,赵政也命人处处都以百合装饰。
高泉宫,俨然成了一座巨大的花房。
如此浪漫,芈琪自是无法招架,终日都身陷赵政的爱河,不能自已。
可梁儿却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她得知嫂子怀了孕,便买了一捧鲜花要送去道喜。临出门,妈妈嘱咐她,一定要记得提醒嫂子,有些花香对孕妇不是太好,这些花千万不要放在卧室。
眼下,高泉宫的寝殿之内,已然被上万只黄色的百合花包裹得看不出本来的样子,如此,岂不是会对芈琪和胎儿不利?
梁儿本想寻个机会将此事说与赵政听,可赵政时时刻刻都与芈琪腻在一处,若是当着芈琪的面说,怕是,一来会折了赵政的面子,二来……
万一……万一赵政另有打算……
梁儿咬唇,心已沉至谷底。
只希望没有这“万一”才好。
左右只有三天,妈妈当时只说有些花香在卧室对孕妇不是太好,却没说有毒或者一点也不能闻之类的话,短短三日应该没有什么大碍的,等回到咸阳再寻机会说吧。
三日后,赵政亲自将芈琪送回菖蒲宫,还命人打包了大批的黄百合带着,将她的菖蒲宫也里外塞的满满的,着实羡慕坏了后宫的一众佳丽们。
梁儿见状心中更加着急,怕是万一说得晚了,害了芈琪可就不好了。
昭阳殿上,赵政在案前读书,偶然回眸,却见梁儿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知她是心中有事,便也没有出言唤她,就那般放着她随意神游。
夜晚,赵政留宿昭阳殿寝殿。
“你有何事想说?抑或,有何事想问?”
漆黑的殿中,赵政眸光幽亮,对梁儿问出这样的一句话。
梁儿的心陡然一沉,已生出不好的预感。
“奴婢曾听闻,有一些花香可能对孕妇不是很好,不适于放在卧房长时间吸入……大王……是否要招个太医问问,百合是否……”
不及梁儿说完,赵政便明白她的意思,开口道:
“无论是何种花,只要香气浓郁,就容易让孕妇失眠多梦,不利于养胎。而百合……”
赵政拉长音调,梁儿亦是绷紧了神经。
“尤其黄百合,花香很是清淡……”
闻言,梁儿舒了一口气,可赵政却敛了双眸,继续说道:
“即便如此,它却可以刺激孕妇的神经,引起头痛呕吐,影响食欲。而这些反应恰巧又与害喜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很难被人察觉……”
梁儿怔住,呼吸竟有些困难。
“那……胎儿呢?”
赵政没有回答,只抬眼淡淡望着她。
“那梁儿你呢?早知花香可能有异,却没在高泉宫当着芈琪的面提出来,而是冒着风险等到三日后回来,才单独与寡人说,想必你心里应该早就猜到寡人所想了。”
梁儿眼中有些湿润,语气也较之前激动了些。
“为何要如此?她那么善良,那么爱你,还有她腹中……那是你的亲生骨肉啊……”
她心痛,对于这样的芈琪,赵政怎会下得去手?
见梁儿竟然流了泪,赵政忙伸手轻轻拂去她眼角的晶莹,语气中满是心疼与无奈。
“寡人千想万想,都料不到你竟会为她而哭。”
随后他又是一叹。
“寡人如此做,的确是心狠了些,可你也确实是糊涂了。在这政局之中,又怎分好人与坏人?芈琪身属楚系,她的身后是华阳太后。她的孩子若是长公子,便定会被拥立为储君,而寡人冠礼之时,也必须将她立为王后。那样,我大秦便永远无法摆脱楚宗室的掌控。他日秦国若想灭掉楚国,就更是难上加难。这个孩子,寡人无论如何也要不得的。”
梁儿怔住,是她想得太少了。
瞬间,芈琪那少女的欢颜又一次浮现于眼前,梁儿缓缓闭了眼。
泪,珠珠串串的流下,颗颗掉落在赵政修长的指上,却像是一下下敲打在他的心间。
赵政展臂将她敛入怀中,用唇轻轻摩挲她柔软的发顶。
芈琪是个好姑娘,要怪就只怪她怀孕怀的太早。以她楚系的身份,后宫之中无论是谁先她一步产下公子,她都能安安乐乐的保住这个孩子,可惜……
芈琪怀孕还不足三个月,胎气不稳,很快便滑胎。
而她年仅十六岁便流了产,伤到了身子,从此身体大不如前,性子也不如从前活泼。
虽然太医说,倘若悉心调理她仍可受孕,可她终其一生也未能再怀上一儿半女……
秦魏战场上,蒙獒势如破竹,时至年底,已打下了魏国酸枣、燕邑、虚城、长平、雍丘、山阳等20城。
秦国由此建立了东郡。
东郡的建立,让各国都惊恐万分。
这是因为,现如今,三晋的赵魏韩再加上一个楚,这四国在地图上由上到下,几乎是齐刷刷纵向排列的。
而秦刚建立的这东郡二十城,连起来却是个“一”字形,刚好横在那纵向排列的四国中间,硬生生将他们之间连接的路径给截断了。
我们来打个比方。
比如,现在秦国要攻打东郡之上的赵魏两国,之下的韩和楚就会因有东郡的阻隔,无法再去增员。
同理若秦要攻打东郡之下的韩楚两国,之上的赵魏也会被东郡拦着,不能过去帮忙。
这就是说,六国再也凑不齐唯一有机会打得赢秦国的五国合纵军了。
换一个说法,五国合纵不复存在,秦国以后便可无后顾之忧、想要打谁就打谁,周边的邻国就算有心帮忙,也会心知力量不够而不会伸出援手。
此番,秦的统一大业是真的已近了。
☆、第四十九章 名剑泰阿
? 秦王政六年。
这一年的战事可是有趣的紧。
各国均看出,按照如此形势,秦灭六国将近,便由六国之中综合国力最强、占地也最广的楚国带头,开始组织合纵。
然而此“合纵”却非彼“合纵”。
因为秦的东郡在地图上横插那一杠,五国只能在时间上配合着分散打,却终是无法合兵猛攻一处。
气势是大不如前的。
赵国此时也没心思再去打着燕国玩了,便答应了楚的合纵提议。
可之前赵国把燕国打得有些缓不过气,无法再参加合纵攻秦,大家就只好强拉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小卫国来凑数。
最终,楚王熊元为合纵长,楚国令尹春申君做总指挥,率领赵、魏、卫、韩、楚五国大军同时进军秦国。
这所谓的五国合纵一路风风火火的折腾了许久。可在秦还未反击的情况下,也才只拿下了秦国寿陵这一城,着实是有些丢人了。
他们弱是弱了点,但秦终归还是不能将他们放着不理的。
于是秦出兵迎战,五国很快便溃败不堪。
最后,秦将卫国的主力军杀了个干净,卫国从此无法再战。
而楚国受了点小小的惊吓,觉得自己如今的国都离秦国还是太近了些,便从巨阳再次迁都到离秦国更远的寿春。
至此,楚已因招架不住秦的攻打,在三十七年的时间内,仓惶迁都了三次。
但即便如此,合纵军对于此次战败还是不服气的。主要是因为之前少了燕国,而卫国又太弱,几乎等于白搭的一样,毫无用处。
终于,待燕国休整了些时日,楚又将燕拉了进来,填补了卫国的空缺,还原了一个五国合纵的最强阵容——楚、赵、魏、韩、燕。
可即便如此,合纵军也还是因为东郡的阻拦,只能兵分两路进攻秦国。
后来,蕞城一战,秦军再次大败了合纵军。
这合纵是由楚国带头张罗的,他们仗着自己有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便奢望着能达到跟信陵君当年一样神一般的合纵效果,可没想到竟然连续两场惨败,这结局也委实是让楚国有些抬不起头了。
楚王元怕遭秦国记恨,便派使者入秦,想要好好讨好一番。
冀阙之上,一个中年男子立于大殿中央。
个子不高,小眼,短须,厚唇。目光游离不定,还略有些驼背。
看着像是个极好说话的懦弱之辈。
他双手举过头顶,对着赵政躬身施礼,就连声音也是一副气力不足的样子。
“楚使李园拜见秦王!”
众大臣见这楚使是这般模样,皆暗自摇头。
可听他自报姓名之后,梁儿却是大为震惊。
此人竟然就是李园!
相传,当今楚国太子熊悍并非楚王熊元的亲生儿子,而是春申君黄歇之子。
根据史书上所记,距今二十多年前,李园只是春申君黄歇手下一个打杂的人物。
李园用计让黄歇注意到了自己那貌美如花的妹妹李嫣,将之献给了黄歇。
黄歇对李嫣很是宠爱,李嫣很快就怀上了黄歇的孩子。
李园便教李嫣说服黄歇,将她献给楚王元。楚王元多年来生了一堆女儿,却始终没能生出个儿子来,若李嫣能生出一个儿子,便定会被立为太子。
李园算准了已经掌政二十年的黄歇会贪图楚国的江山,定会接受这个提议,如此一来,楚国未来的国君就能是他黄歇的儿子了。
一切都随了李园的意,李嫣入宫,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熊悍,被立了太子,李嫣成为王后,李园也被楚王元封了个官,但官却不大,楚国的大权,依旧还牢牢掌握在春申君黄歇的手中。
楚国王室的这些丢人事,虽被记入了史册,但在此时的七国间还都只是秘闻。眼前冀阙之中,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就算有人知道,想必也会觉得李园不过就是个走了狗屎运的无能之辈。
只有梁儿知道未来几年,在楚国将会发生怎样的政变。
梁儿再次看向站在秦王高榻之下,外表唯唯诺诺的李园。
所谓扮猪吃老虎,说的应该就是他这种人吧?……
“楚使此来,有何事啊?”
赵政一脸不屑,随口问道。
“啊,呃……之前楚王受了春申君黄歇的挑唆,不小心伤到了秦楚之间的友谊,呃……为此,楚王已经狠狠训斥过春申君了。当然楚王也知道,秦不会那么容易便原谅楚国,于是李园此行便是奉楚王之命,将此宝剑献于秦王,以示楚国之与秦修好的诚意……”
李园这几句话说得有气无力,毫无气节,众人都觉得楚国的脸已经让他丢尽了。
内侍接过宝剑,一路小跑,送至赵政手上。
此剑很长,几乎是普通剑长的二倍。
除此之外,这剑在外观上并无特别。
赵政眼神在剑上左右扫了扫,露出一副无甚兴趣的模样。
却出于礼节,必须将剑拉出来看一下。
但当他撇着嘴,十分不情愿的将剑拉出的时候,殿中的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那是一把铸铁剑。
剑身刚一出鞘,便周身嘤嘤作响,剑鸣不已。
剑纹仿如流水,由剑柄直至剑尖,优美流畅,连绵而不绝。
而剑面上刻着的两个小字,让赵政更是喜出望外。
“泰阿!”
当赵政念出剑名,四下皆惊。
梁儿此时注意到李园的神情。
他嘴角若有似无的挑了一下,全然不似之前的懦弱,竟是显出一丝不屑来。但这些又瞬间消逝,回归从前。
见到李园如此变化,梁儿不觉背心渗出冷汗来。
他似乎很是喜欢先被人轻视,而后又让所有人啧舌。好像这样能让他享受到随心所欲控制人心的快感。
如此看来,这个李园倒像是个心里变态的。
李园面上含笑,开始为众人解说这泰阿宝剑。
“此剑的确是我楚国至宝——名剑泰阿剑。一般的宝剑仅长两尺,而此剑身长四尺。为百年前欧冶子和干将在龙泉为楚王所铸的三把宝剑之一。此宝剑柔韧度极高,大王可尝试将其弯转,它可轻松做到首尾相接。”
赵政抬眼瞟了一眼李园,将信将疑的将剑交给殿中的一名武将,命他尝试将其弯转。
武将气力极大,果然将剑首尾相接,弯成了个圆圈。
众人惊叹。
李园又让武将将手松开,剑身又陡然弹开,瞬间恢复了笔挺。
众人又惊。
李园淡笑,让人递了一块帕子来,他将帕子向空中一抛,刚好在宝剑的剑锋处徐徐滑下,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是,那手帕竟就这样被一分为二,飘落在地。
李园又让人送上一支铜具和一支铁器,示意武将用宝剑砍向两支器具。
手起剑落,此剑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一样简单。
赵政看得很是兴奋,心情大好,连连称赞。
李园又继续开口:
“相传当年晋国觊觎我楚国的这把泰阿剑,便兴兵伐楚,欲灭楚而得剑。就在即将城破灭国之际,楚王亲自上阵,更是不惜以自己的血祭此剑,霎时剑气磅礴,二十万晋军竟全军覆没,楚国转败为胜。”
这个故事其实当世政客人人知晓,此时李园又讲了一遍,不过就是见大家气氛不错,他再添把油,使得大家更热血沸腾罢了。
李园顿了一下,故意放慢了语速,又道:
“此后,世人便口口相传,此剑是威道之剑,非帝王而不能用。”
他说了这么多,其实重点便是这句话。
此剑只有帝王才能使用。
楚将此剑献给秦王,便等于是奉秦国为霸主,秦又怎能不消气?
听闻赵政的曾祖父秦昭王当年就很想要这把宝剑,但却始终不得,没想到今天,楚国竟自己将剑送上了门。
梁儿垂首叹息。
想当年的那一任楚王,宁可以血祭剑也不肯将剑交于晋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