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政见惯了后宫女人装病示弱的嘴脸,满心的厌恶,竟是白了跌坐在地上的赵萤儿一眼,转身就欲离开。
    “血!……血……夫人!……”
    忽然郑平惊恐大叫。
    赵政与梁儿回头看去,赵萤儿的身下果真渗出了大片鲜红。
    “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叫太医!”
    随着赵政的一声令下,紫阳宫上上下下皆是乱了起来……
    许久,三个太医齐齐自内室走出,跪于赵政面前。
    “启禀大王!赵夫人怀胎仅七月便临产,又受了冲撞,失血过多,现已没了力气,只……只怕……”
    “说!”
    赵政负手而立,垂眸吩咐。
    太医们手脚有些颤抖,额上也已满是汗水。
    “只怕……赵夫人与小公子……只能保得下一人……”
    郑平猛地看向赵政,祈盼着他能保下她的主子。
    室内沉寂片刻,赵政漠然开口:
    “你们可有把握赵夫人腹中确是个公子?”
    闻言郑平身子一斜,跌靠在门柱上。
    “回大王,臣等可以性命担保,是小公子无疑。”
    赵政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
    “如此,自然是要以我大秦长公子为先。”
    “臣领命!”
    太医们得了秦王令,正色起身,重新入了内室。
    可悲的是,除了郑平,在场的所有人对赵政的决定都毫不意外。
    这个时代,女人身份再是高贵,都只是为子嗣服务的。若要从中选择其一,定会是留子弃母,更何况这个“子”还是泱泱大秦国的长公子。
    梁儿默默立于赵政身后,心中却在计算着得失。
    现在看来,赵萤儿的这个孩子应该就是秦国未来著名的公子扶苏……
    据记载,公子扶苏为大秦之长公子,身份尊贵等同太子,又德才兼备,极受百姓爱戴,只可惜他因与秦始皇不和而被贬去修筑长城,以至错失王位,客死异乡。
    赵萤儿因赵政和她而死,那扶苏未来岂不是会记恨于赵政?史书上所谓他们父子“不和”,会是因为这个吗?
    不,扶苏是赵政的第一个儿子,怎能让他恨他?
    赵政一生本就缺失亲情,梁儿不想再让他最优秀的一个儿子对他记上一笔杀母之恨。
    忽然内室传来婴儿的啼哭,声音细弱,时断时续。
    稳婆将一个皱皱巴巴的婴儿抱了出来。
    太医跪地施礼。
    “大王,小公子因是早产,起初身子有些孱弱是情理之中,但若细心调理,便也可与寻常婴孩一般无二……”
    没等太医说完,郑平大哭呼喊着“夫人”,疯了一般冲进屋内,毫不顾及礼数与赵政。
    赵政身旁的内侍示意让人进去将郑平拉走,却被赵政抬手阻止。
    赵萤儿既然已死,就让她们主仆好好道个别吧。
    此刻,众人皆不敢言语。
    赵政垂眸看向稳婆怀中的小小婴孩,
    “乳娘在何处?”
    “大王。”
    两个赵萤儿早早就安排好的乳娘齐齐上前施礼。
    然而稳婆刚要将小公子交于她们,便听见有人出言阻止。
    “慢着!”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梁儿自赵政身后走出,跪于赵政跟前。
    “奴婢恳请大王换用其他乳娘。”
    众人面面相觑,为何要平白换掉乳娘?
    赵政双眸沉静,对向了梁儿的眼。
    她眼神晶亮,面容坚定,像极了当初在赵国时为他出谋划策的她。
    “来人,再去寻两个乳娘来。”
    赵政淡声吩咐。
    大家看得有些懵,那侍婢的进言没头没尾,毫无来由,可大王怎么竟也不问一下原因,就按她说的去做了?
    然而那侍婢竟还得寸进尺。
    “大王,不仅乳娘,这紫阳宫内上下,所有宫人都应换掉。”
    赵政依旧没有问她缘由,只思忖片刻,道:
    “就如你所言,全部撤换掉吧。”
    顿时,众人大骇。
    梁儿心里亦是惊讶,她并未做任何解释,赵政竟也读懂了她心中之意。
    紫阳宫的宫人们面露哀怨,不知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竟要被毫无理由的撤换。
    赵政却又雪上加霜,增了一句:
    “自今日起,将紫阳宫现有宫人不论等阶,全部遣出,终身不得再入咸阳,亦不可出秦转去他国。出宫后都管好自己的嘴,若今日紫阳宫中赵夫人一事传出,寡人也定会将你们全部诛杀,连诛连坐。”
    众宫人大惊,齐齐跪地求饶,然而赵政又怎么可能收回成命。
    几十禁军进入紫阳宫,所有人无一遗漏,全都被赶出了咸阳城,当然也包括趴在赵萤儿的遗体上、哭得撕心裂肺的郑平。
    这些人虽是无辜了些,可怜了些,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赵萤儿并非正常死亡。
    无论是对于现下的秦赵关系,还是对于未来赵政的父子关系,今日之事都绝不能外传。
    “赵夫人死了?紫阳宫的宫人还全部被遣?有意思……可查明了是为何事?”
    相邦府邸,吕不韦八卦着后宫秘闻,悠闲的啜了一小口浆汁。
    “回大人,似乎是大王的侍婢梁儿与赵夫人起了争执,大王为护她推了赵夫人的侍婢一把,那侍婢便撞倒了赵夫人,赵夫人早产,失血过多而亡。”
    吕不韦狡黠一笑,他料的果然不错,大王迟早会因那梁儿犯下不可挽回的错事。
    吕不韦抬眸问向眼前之人:
    “那你可知,赵夫人身边谁最忠心护主?”
    “若说忠心,定是那侍婢郑平。”
    吕不韦轻点了一下头,行至窗边,负手而立。
    “你亲自走一趟,在郑平被遣的途中将她秘密拦下,小心安排在咸阳城内好生养着。或许有一天,她能派得上用场。”

  ☆、第六十一章 一生绕梁

?    “不可!”
    竹泉宫中,嫪毐俯身跪于地上。
    赵政断然拒绝了赵姬的恳求。
    见赵政神色坚定,并未打算给嫪毐一丝机会,赵姬心下生怨,湿了眼眶。
    “我的政儿长大了,越来越有秦国之王的样子了。我这母亲说的话,也愈发无用了……”
    赵政重重一叹:
    “母后!这并非小事!你不久前才刚让寡人封他个长信侯。他仅是一个内侍,无功无德,但凭他能让母后高兴,寡人也还是允了。可如今你竟又让寡人划出一国予他!寡人如若再允,又何以服众?”
    赵姬仍不放弃,双手拉着赵政的广袖,含泪恳求:
    “这有何难?大王就当是孝敬母亲,划出一地让母亲颐养天年。至于嫪毐,不过是随母亲一道,陪着母亲排忧解闷的人罢了。”
    赵政惊诧回眸。
    “什么?母后也要一起去?”
    赵姬敛头,黯然神伤。
    “政儿,这咸阳母亲住了整整八年,终日都只在这竹泉宫内。任四季变换,春去冬来,每日所见都是同一翻景致。宫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却只觉愈发烦闷。母亲想要离开这里,去到一个更大的地方,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赵政凝眉,沉默许久。
    “此事暂且搁下,容寡人好好想一想再行定夺。”
    临走时,梁儿紧随赵政身后,淡淡瞥了一眼伏于地上的嫪毐,心愈发坚定。
    这个心比天高的男人,她定会助他如愿。等他被野心吞噬之日,便是吕不韦失权之时。
    月光幽幽,透过寝殿的窗棂照上床榻。
    “大王有心事?”
    梁儿侧身对着赵政,声音很轻,语带关切。
    赵政仰面而卧,深呼了一口气:
    “是为母后之事……”
    “大王在顾虑什么?”
    赵政眸若深潭。
    “嫪毐此人,寡人觉得不妥。”
    梁儿暗忖,赵政果然已经疑心了,如此,不如直接将此事挑明。
    “这个嫪毐,心高气盛,却又无甚能力,此种人最易犯下大错。而更重要的……他是经由吕不韦所荐入宫的……”
    梁儿抬眸望向赵政,他一听此话,果然忽的转过头来。
    “他是吕不韦安排进来的?”
    “嗯。”
    赵政滞了片刻,复而将身转向梁儿,神情肃然。
    “早前你引我注意到此人,就是早有打算了?”
    梁儿垂眸,淡淡答道:
    “是。”
    赵政蹙眉,合眼叹气。
    “为何不早于我说实话?”
    “倘若奴婢早早说出嫪毐的来历,大王还会容许他爬到现在的高度吗?”
    梁儿这话问的含蓄,其实她想说,若是她早说出她的想法,大王恐怕一刻也不会容许嫪毐留在太后的身边。
    赵政面上隐有愠色。
    “无论如何,你也不该将母后卷入此事!”
    “奴婢只是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或许……也是唯一的机会……”
    吕不韦防范周密,未留任何空隙,若只将注意力放于他的身上,恐怕了此一生也难寻出他的弱点。
    可如果将重点放在与之有关联的嫪毐身上,却可以轻易将他引入虎口。嫪毐若犯事,作为曾举荐他入宫的吕不韦,自是也难逃罪责。
    “至于太后……她是嫪毐唯一的仪仗,嫪毐绝不会伤她,反会待她极好,大王又有何可担心呢?”
    “事到如今,寡人还有何选择吗?”
    赵政冰冷反问。
    梁儿心虚,低下头不敢再与他对视。
    赵政反身背对着她,整晚都再没说过一句话。
    他生气了……
    为君王者,最厌恨的便是被人操控决意。
    梁儿犯了他最大的忌讳,但他却宁可自己生着闷气,也没有责罚于她,这的确算是莫大的恩宠了。
    第二日,赵政将河西的太原郡划给了赵太后,更名为毐国。
    未出三日,赵太后便急急搬出了咸阳宫,带着她的宠臣嫪毐去往毐国享受余生。
    城墙之上,赵政痴痴望向远处赵姬的马车,他的母亲就这样离他而去,竟是连头也未回过一次……
    梁儿站在赵政身后,默默看着那立于风中的孤寂背影,心中隐隐痛了几下。
    她只跟赵政说了嫪毐为吕不韦所荐入宫,却始终未能说出全部实情。
    嫪毐是健全男子的事……还有……赵姬已经怀有身孕的事……
    而这些将会在未来,带给赵政一生都难以磨灭的伤痛。
    梁儿低下头,心中百感交织。
    赵政那般信她,而她却要伤他至此……
    可是她没有办法,无论如何,她都想要亲自为成蛟报仇。
    赵政作为未来的秦始皇帝,历史已然既定,无论梁儿是否参与其中,他的心上都定会被插上这样一刀。
    只是,一年之后,当一切都无法挽回,赵政又将如何待她?
    自嫪毐之事起,赵政便没再提起让梁儿重入冀阙,也很少留宿昭阳殿了。
    她只能在替赵政整理奏章时,才能偶尔了解到些许政事。
    年末,吕不韦终于让其下门客编纂完成了能让他垂青千古的一部书——《吕览》。
    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杂家巨著《吕氏春秋》。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书中理论兼容道、儒、墨、法、兵众家之所长,所及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多个方面。
    在这部书中,真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此书亦为以后的秦国提出了长久可行的治国方略。
    由此,吕不韦终于真真正正的名震七国,世人皆对他大加赞赏,天下间再也无人将他当作一个下等的奸佞商贾来看。
    自从《吕览》名声大噪,虽然外人看不出,但梁儿却感觉得到赵政日复一日的烦闷。
    正月初一是赵政二十一岁的生辰,梁儿加入新鲜的红梅花汁为他做了一个粉红色的生日蛋糕,希望可以让他心情好一些。
    在同时庆贺新年和秦王寿辰的国宴之后,梁儿在昭阳殿单独为赵政过了一个只有他们二人的生辰。
    朱红色的大殿之内,几千根烛火轻轻摇曳。
    赵政慵懒的坐在榻上,国宴时他饮了不少的酒,此时酒意仍未散尽。
    在他手边便是那小巧精致的粉红色蛋糕,同时还有阵阵清淡悠柔的梅花香气萦绕在他的鼻间。
    他一手撑着头,一手用食指划了一点奶油放入口中。
    一时间,那份独有的香甜油滑在舌尖淡淡化开,心情便也随之舒展开来。
    此般玄妙真是难以言喻。
    只是一瞬,什么吕不韦,什么《吕览》,似乎都不那么让人烦心了。
    多年来,这每年一个的生日蛋糕都是他独享的,亦是最让他心仪的食物。
    心仪……
    赵政醉眼朦胧,看向殿中那正专心为他抚琴的白衣女子。
    她肌肤胜雪,双眸似星,有如出水芙蓉般,气质高洁,清雅脱俗。
    赵政眼眸微眯。
    她怎就那般让他动心?
    女子莹白如玉的指腹轻快娴熟的游走于五弦之间,所奏之曲音韵畅达,节奏自如。似闻暮鼓晨钟,心境豁然;似见翔龙飞舞,穿云入雾……
    田尧那“号钟”琴算得了什么?他赵政爱慕的女子这般灵动聪颖,当世若非“绕梁”,又有什么琴能配得起她的绝世独立?
    绕梁,绕梁……此生此世,他都愿停绕在她身边,不离不弃……
    彼时,他要她必须每日待在凤凰池前、梧木亭中,其实为的只是那“凤凰非梧不栖”的典故。
    凤为百鸟之王。
    它,非梧不栖;
    而他,要做那天下之主。
    他,非她不娶。
    她是他赵政早就认定的人,那满池的并蒂莲花便是最好的鉴证。
    她的一颦一笑;一转身一回眸;她抚琴时,起舞时;就连她与成蛟玩闹时,还有她将他的母后一并算计进了她的复仇大计时,他竟都觉得她好美……
    他无法讨厌她,无法怨恨她,明知她可能成为自己最大的弱点,却依然无法将她推开……
    赵政缓缓起身,一步一步走向那个他自幼便无限向往的女子,一袭幽暗的黑金长袍在满眼的赤红大殿上被衬得更加霸道夺目。
    梁儿眼见他双目幽然,越走越近,心下有些不知所措,却也不敢停了弹奏,只得佯装无事,强装镇定。
    酒意弥漫,琴音靡靡,从案前到殿中央,赵政这一路似是走了很久。
    他在梁儿面前站定之时,刚好此曲亦到了最后一个音。
    然而绕梁余音,响彻殿中,久而不绝……
    琴前的梁儿心中忐忑,仰面望向这个冷峻的君王。
    赵政已生了她许久的气,有好些日子没有与她说话了。
    这时的赵政面上没有丝毫表情,只垂眼定定望着眼前女子。
    他就站在她的面前,此刻,在她的黝黑的瞳仁中除了他,再无别人。
    赵政徐徐附下身,在她唇上留下淡淡一吻,蜻蜓点水一般……
    他起身,淡淡浅笑。
    那笑竟不似平日,是那般暖入心田,让人久久难忘……
    他并未说话,而是带着那抹笑意抬脚走向殿外。
    偌大的昭阳殿,只留得梁儿一人,仍呆呆的坐在琴前,维持着以指抚唇的姿势。
    方才那一瞬,她,竟心动了……

  ☆、第六十二章 百万雄师

?    秦王政九年,赵政终于让梁儿再次入了冀阙大殿。
    然而她重入冀阙的第一日,就听到了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过去一年多,秦国的内战打得热闹非常,赵国见着近日秦又归于平静,便想着要把秦国的伤疤再揭开看看。
    为了唱得一出好戏,赵王偃专程跑去了饶城,大肆张扬,追封逝去的秦公子成蛟为赵国长安君,以此羞辱秦国。
    只是,如此作为,又将屯留之战由内战升级为联赵反秦,成蛟也莫名被加了一条叛国之罪。
    梧木亭中,梁儿的琴音较平时忧伤凝重。
    成蛟一直以来都被夹在多股势力之间。
    因这些人的自私互斗而害他获罪冤死。
    在这战国的宫廷之中,如他那般心思纯净的人,纵使心有七窍,也依旧防不住八面暗箭……
    是否只有像赵政那样,将心化作铁石,抛下所有感情,才能换来生的希望。
    梁儿眼神变得坚毅,指下力道骤然增大,琴声霎时有如洪钟长鸣,播散至凤凰莲池的每个角落,就连不远处树林中的数十鸟儿都振翅齐飞,在凤凰池的上空久久徘徊。
    “你听,那琴音这般宏亮,可是来自田美人的'号钟'名琴?”
    一个年轻的宫婢兴奋的问向身边之人。
    那人相对年长一些,她摇摇头道:
    “不,那是凤凰池的方向,咸阳宫中能获准在那里抚琴的,仅大王身边的侍婢梁儿一人。”
    “那琴怎会……?”
    年轻的宫婢不解,当世又有什么琴能达到“号钟”那般。
    年长的宫婢寻着琴声望去,眼中尽是艳羡之色。
    “那琴是沉世已久的周朝名琴——'绕梁'。”
    转眼已是三月。
    距离赵政的冠礼只剩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秦国祖制,冠礼之日,便是秦王亲政之时。
    因此,赵政需要提前去秦军大营操练兵马,了解军机事宜,以备日后掌政之用。
    蓝田在咸阳的东北方,这里是秦军的大本营,亦是秦国的核心之一。
    蓝田丛台共有四层之高,登之便看鸟瞰整个蓝田大营。
    梁儿跟在赵政和吕不韦的身后,一步一步登上丛台的最高处。
    这丛台独立于平原之上,其上的风极大,呼啸盘旋,尘沙漫天。
    刚刚登顶时,让梁儿觉得很是不适。
    然而当她与赵政一同俯望城下,眼前景象却着实震撼到了她的心。
    此刻在他们脚下的,是大秦国的主力军队,亦是除了边关驻军之外秦国的全部兵马。
    六十万大军,加上边城的四十万,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赫赫有名的秦国大军刚好整整一百万。
    如此庞大的军队,且不说六国无一可比,就算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少有的。
    梁儿不免暗自唏嘘。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就集结了可怜兮兮的5万人,就算是到了后来最为强盛时,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而已。
    秦以黑为尊。
    当六十万秦兵统一身着黑色软甲,齐齐跪于赵政脚下,震天高呼“大王万岁!秦国万岁!”的时候,梁儿只觉血脉喷张,仿佛也被激起了无限的爱国热忱。
    战国七雄并立几百年,各国征战杀伐,大起大落,却一直唯秦独尊。
    而梁儿,她就站在这样一片让人骄傲的土地上,就站在赵政那个值得信任值得追随的秦王身后,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此时此刻,她不再有一丝迟疑。
    从前在朱家巷的劫难、咸阳宫的明争暗斗、屯留战场的生离死别,那些曾令她生出质疑退缩念头的过往,都在蓝田的丛台之巅随风而逝。
    从今日起,她不再想只做一个历史的看客。
    她将真正视自己为秦人,与大秦国共存亡,与秦王政同进退,六国之土,终归于秦,一统四海,称霸天下。
    吕不韦身为大秦相邦,掌军政两权,此番自是由他来给赵政介绍军中详情。
    “我大秦兵士从不着战盔,只依爵位等阶以饰以玄色头巾、或头戴黑帽。亦不着重甲,只依军种着软甲,而有的甚至连软甲也无。大王可知此是为何?”
    吕不韦眸光炯然,问向赵政。
    古时凡是男子皆好战,如赵政这般雄心壮志的君王更是如此。
    可他做了九年秦王,今日才终于登上这蓝田丛台,第一次亲眼见到真真正正气势磅礴的大秦雄师,他此刻的心情亦是激荡不已的。
    赵政双眼一刻也不肯离开他眼前的六十万将士,却也乖乖回答了吕不韦的问题。
    “身上的防护越少,就越会激起士兵的生存本能,他们会更加奋勇杀敌,在战场上求以自保。”
    吕不韦满意点头,继续说道:
    “孝公时,商君便已规定,大秦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便可获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而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也不会一样。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糙米,而没有爵位的就连填饱肚子也难。军士在战前和战后,也都要大量饮酒,使精神亢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
    梁儿的眼也同赵政一样,眼神始终落在城下的泱泱大军之中,心中感慨无限。
    世人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可这句话,在秦国应是没有人信的。
    诸子百家,秦是战国七雄中唯一选择尚“法”的一国。
    儒家信“人”,道家信“天”,而法家则是信“自己”。
    秦人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一切。
    而男子上阵杀敌就是改变命运最佳的一条捷径。
    太多人也因此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路官爵加身,甚至为将封侯。
    秦昭王时,著名的战神白起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陷阵士,靠着军功最终成为了秦国万人敬仰的大将军,统领四十五万秦兵,在长平灭尽了赵国四十万主力。他的战功被千古传诵,直至两千年后依旧未绝。
    也因此,别的国家都要费神征兵,而秦国的男子却都抢着投军。
    史书曾说,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无所谓生死……
    也曾有人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