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夫人,武安君来了。”
    璘玉宫中有宫人前来通传,站于李秋身侧的梁儿听到后浑身一滞。
    李牧!他来了!
    “是兄长!快请他进来!”
    李秋立即来了精神,少女的容颜有如花瓣绽放开来。
    不多时,一个皮肤黝黑、面容硬朗的男子便如风般大步跨入厅堂。
    “秋儿!”
    能见到李秋,李牧亦是激动非常。
    “兄长!你总算安全回来了!”
    李秋欢快的起身迎了上去。
    若非古时男女有别,李秋又已嫁做人妻,梁儿觉得,此刻她定是会直接扑上去抱住她的兄长的。
    李牧淡笑着。
    “是兄长不好,又让秋儿担心了。”
    李秋将柳眉星眼皱作一团,嘟嘴道:
    “兄长此番,又是抵御秦军,又是抗击魏韩,着实吓坏了秋儿。”
    这样的李秋像极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丝毫不似在赵迁面前时的恬静沉稳。
    李牧宠溺的望着自己心爱的妹妹。
    “呵呵,傻秋儿,兄长的能力你还不知道吗?只要有兄长在,任他们谁来,也别想动得我们赵国。”
    李秋抿嘴,甜甜一笑。
    她的兄长永远都是这世上最英勇无敌的将领,是她最大的骄傲。
    “兄长已经见过大王了?”
    李牧点头。
    “见过了。大王近日待你可还好?”
    李秋挽着李牧,两人一同走至坐榻坐下。
    “嗯,大王他待秋儿很好,这些日子也时常会将兄长的消息带给秋儿,让秋儿安心了许多。”
    李牧若有似无的轻呼一口气。
    “那便好。你的眼睛如何了?还会看不清吗?”
    “已经好了。说到这个,还真是多亏了梁儿。”
    “梁儿?”
    李牧并未听说过此人,却也随着李秋的视线看向梁儿。
    梁儿见状,立即上前一步,跪地施拜礼。
    “奴婢梁儿,拜见武安君。”
    李牧抬袖。
    “起来吧。”
    梁儿起身,安静的立在原地,坦然接受着李牧的上下打量。
    很快,李牧便将视线转回到李秋面上,问道:
    “秋儿是如何收得这个宫婢的?”
    李秋笑得美滋滋。
    “她本是洛华池边的花奴,那日秋儿去池边采花,她见秋儿眼睛不好,就提议让秋儿试试用怀菊入药。秋儿问了太医,怀菊确有明目醒脑的功效,用了半月,眼疾也真的好转了许多。想到这丫头心思灵巧,便将她收了来,留在身边。”
    听了李秋的描述,李牧再次将梁儿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一番。
    那神情,恨不得要将她拆开来研究个透澈,看看她究竟是不是有心人安排来谋害他的宝贝妹妹的。
    李牧双眸微眯。
    这个名叫梁儿的丫头气质素雅,神思沉静。
    大王素来喜爱宠幸艳光照人的女子,想来,这梁儿对妹妹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李牧犀利的眸光在梁儿身上扫射许久,梁儿则是始终死撑着假装淡定。
    天知道要抵御这种杀人不见血的眼神,又要不被对方发现自己心虚,这是件多么难的事。
    就在梁儿强装镇定已达极限的时候,李牧终于收了那副欲要将人劈开来看看真心的刀子眼,缓缓说道:
    “嗯,如此,你往后便留在这里好好照顾李夫人吧。”
    梁儿躬身,盈盈一拂,正色道:
    “奴婢定会尽心服侍夫人,请武安君放心。”
    李牧满意的颔首,刚想要再说点什么,突然有宫人入内前来通报,说是大王急召。
    李牧不敢耽误,便立即跟李秋告了辞,匆忙离开了。
    李秋站在厅堂门口,忧心忡忡的遥望李牧匆匆而去的背影,口中不禁自语:
    “急召……该不会又要打仗吧?……”
    梁儿立在不远处,垂下的眸子之中隐有幽光浮动。
    打仗?……不可能,秦刚刚经历地震,无力挑起事端;燕国与赵国实力相差太过悬殊,若无帮手,绝不会主动攻赵;而韩魏刚刚才败给李牧不久,亦是不会再次冒然出兵;至于多年未行征伐的齐楚,便更不可能闲来无事跑来赵国寻求那无谓的刺激。
    既然不是打仗,那么,还有什么事值得赵王迁对鼎鼎大名的大将军李牧急召呢?
    梁儿在邯郸宫待了一年,她觉得,这邯郸宫比起咸阳宫,最好的一点便是宫人可以随意嚼舌根,全然不必忌讳有人会因此事而拔了你的舌头、戳了你的眼睛。
    有什么消息想打听的,只要抽空去各宫转上一转,便很容易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申时,一个宫婢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口中还大叫着:
    “夫人!夫人!打听到了!”
    李秋快步上前,焦急道:
    “快说!大王急召兄长究竟是什么事?”
    宫婢吞了一下口水,平了平跑得紊乱的气息,方才将之前在外面探听到的消息详细道来。
    “夫人安心,并非战事。是燕国要与我赵国结盟,燕太子这几日便会亲临邯郸,与大王洽谈两国修好之事。此为大事,故而大王才急急叫了武安君过去,商议一下细节。”
    “结盟?燕与赵近些年关系并不亲厚,为何突然又想到要与赵交好?”
    李秋想不通,燕国缕缕被赵国攻夺城池,如今国土已是一小再小,理应是恨极了赵国,又怎会突然提出想要结盟?
    宫婢用力摇了摇头。
    “夫人有所不知。据说燕太子这一年来原本在秦国为质,却在近日突然逃回燕国,惹怒了秦王。燕太子唯恐秦王不会罢休,又见赵国缕破秦军,便提出与赵国修好,合力对秦。”
    李秋豁然明了,暗道这的确是件大事。
    “那……大王的意思呢?”
    宫婢神情严肃。
    “大王和武安君的意思一致。早先,赵本是与秦合盟的,可秦国却首先撕毁盟约举兵攻赵。赵虽大胜,兵力却也耗损严重,短期内无力再独自与秦相战。与燕结盟,便可巩固后方,令赵无忧,如此自是好的。”
    “呼,那便好……只要别再打仗,怎样都好……”
    李秋长长吁出一口气来,紧张了几个时辰,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
    “不过……倒是还有一事,让大王甚是头痛……”
    宫婢忽然又提了一句,让李秋的心再次吊起。
    “何事?”
    “听说,大王此番欲为燕太子设下接风酒宴,并希望在酒宴之上能赠予燕太子一名奇女子,以示赵国的诚意,并且最好是能让燕太子自己看中,亲自讨要,而非赵国强送。可……”
    宫婢抿唇,顿了一下。
    李秋急急追问:
    “可什么?……”
    宫婢轻轻一叹:
    “可挑来选去,全邯郸宫竟选不出一个能令人称奇的女子……”
    闻言,李秋垂眸思忖片刻,最终亦是一叹。
    “的确,因得大王的喜好,邯郸宫的女子,不是太过平庸,就是太过艳俗,当真是没有可称奇之人……要去哪里找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来替大王分忧呢?……”
    就在此时,一旁响起了一个淡雅优然的声音。
    “夫人,奴婢自荐,愿一试已解夫人和大王之忧。”
    李秋转眸,循声望去。
    “梁儿?”

  ☆、第九十九章 酒宴献艺

?    只见梁儿恭敬的跪着,双手伏地,呈叩首的姿势。
    李秋未料到梁儿竟会有如此惊人之举,她有片刻犹豫,但思及梁儿做事一向谨慎认真,终还是开口问了句:
    “你……可有才艺?”
    梁儿抬起头来,垂眸答道:
    “奴婢擅琴。”
    闻言李秋立即侧目吩咐左右:
    “将琴拿来。”
    很快,一张五弦琴便被置在了梁儿的面前。
    梁儿低垂着眼,眸光随意扫过琴面。
    这是一张再平凡不过的平庸之琴,要将这琴抚得如“绕梁”那般惊艳,自是痴人说梦。
    不过……
    她缓缓合上双眼,白皙的手指轻盈落于琴弦。
    李秋吃了一惊,想不到梁儿竟能闭眼抚琴,难道她当真琴艺高超?
    弦音幽幽,盈盈而起,犹如来自远方,徐徐而至。
    这分明是一首平淡似水的曲子,却不知为何,会令听者觉得莫名共鸣,仿佛是被说中心事,不知不觉中,竟要流下泪来……
    寻常乐师是在抚曲,而梁儿,却是在抚心。
    曲毕,梁儿起身退后一步,又再次跪下,欲要施拜礼。
    “不必行礼!”
    李秋刚刚自曲中回过神来,便急忙出言阻止。
    “梁儿,方才那一曲着实动人,真想不到你竟会有如此玄妙的琴艺!是在何处习得的?”
    梁儿轻身一俯。
    “奴婢曾有幸在秦国太乐习得一二。”
    李秋略有一滞。
    “对,我险些忘了,你是来自秦国……”
    梁儿怕她受李牧影响,排斥秦国,便解释道:
    “奴婢虽来自秦国,故土却是在燕国,不过早年便流落山野,失了家人,成了流民……”
    李秋觉得自己无意间刺痛了梁儿的心,心生歉意。
    “我……我无意提及你的伤心事……”
    “不,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夫人不必放在心上……”
    梁儿敛眸,神情略显隐忍。
    李秋见她如此,心里更不是滋味,便挤出了满面柔和,欲捡些好听的话补偿于她。
    “这样吧,你先随我去见大王,若他准许,能让你跟随在那形貌绝世的燕太子身边,想来对你而言也是极好的。”
    在李秋眼里,一个身份卑贱无比的婢子,能被富贵加身的一国太子收在身边,哪怕仅是一个暖床的角色,也算是飞上枝头变得半只凤凰了。
    这等话语,身为宫婢的梁儿听了怎会不高兴?
    “多谢夫人。”
    为了顺从李秋的心意,梁儿的唇角也终于微微扬起,含笑谢恩。
    黄昏已过,偌大的温明殿上,赵迁正与丞相郭开、武安君李牧,还有两个梁儿不知姓名的大臣商议设宴之事。
    “秋儿,你这是……?”
    赵迁和李牧齐齐定定的望向殿中的李秋。
    秋儿向来懂事,不会随意来温明殿叨扰,为何今日却贸然出现于此,并且还连宫婢也一同带了进来。
    李秋盈盈俯身,施了一礼。
    “大王,秋儿听闻你在寻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欲将之赠予燕太子,却苦寻不得。”
    赵迁听她提及国事,便立即正了面色,一张绝色容颜,竟一时增了几分毅然。
    “正是。”
    李秋莞尔一笑。
    “秋儿的这个宫婢有得一手绝世的好琴艺,或许,可以为大王解忧也说不定。”
    赵迁转眸瞥向梁儿,一番打量后,语带犹疑:
    “可是……她……”
    赵迁想说,她虽然皮肤白皙,但相貌着实平凡了些,却被李秋一语打断。
    “大王可否先听她抚琴一曲,再行定夺。”
    见李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赵迁与李牧对视一眼,终是给了这次机会。
    “既然秋儿如此说,那寡人便就听听,看她的琴艺究竟有何高妙之处。”
    内侍得令,很快便端了一张琴来。
    梁儿俯身坐于琴前。
    这琴比方才在璘玉宫的强不了多少,想来也是想要试出她的真实实力,不想因为琴好而让她占了便宜去。
    大殿之内,千朵烛火争相摇曳。
    梁儿身着素衣,脊背挺直,微敛了眸子,莹白的指尖跃然抚于弦上。
    音起。
    曲意雅淡,却音韵豪宕;
    飘逸逍遥,却又高深莫测。
    这是当年燕丹与宋玉合奏的那曲《阳春白雪》。
    那是梁儿第一次听到这首绝世名曲。
    当年的震撼之感,至今在她心中仍旧挥之不去,难舍难忘……
    但今日她的这首《阳春白雪》,却完全变作了另一种格调。
    阳春之中白雪存,白雪之间春意浓。
    如此奇景,天下间唯有大秦骊山宫的梨园可有……
    月影稀稀,水雾妖娆。
    玄衣男子,白衫少年……
    那里承载着她在这个时代里所有的梦。
    而今只身置赵,却是无法再提、不能再想了……
    转念间,曲中已有一缕几不可查的哀意涌动,却是隐忍着、内敛着,渐行渐远,直至不现……
    琴音落定之时,众人一片愕然,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阳春白雪》是楚国极顶级的曲子,绝非一般人所能掌控,普天之下,已多年不见有人能操得此曲。
    而眼前这个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宫婢,竟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之行云流水般奏出,怎能不让一座尽惊?
    其中一人最是夸张,他似是大喜,突然自座上弹起,全然忘了礼数,大声问道:
    “敢问姑娘芳名?”
    “回大人,奴婢梁儿。”
    梁儿俯身一礼,答得甚是恭敬。
    谁知那人听了梁儿的名字,竟是双目圆睁,又惊又喜,险些控制不住情绪。
    “姑娘难道就是……”
    话到关键之处,他又突然顿住不说。
    梁儿抬眸望向那人,不知他所指究竟是什么。心中不禁敲起鼓来,这人总不会是知道自己入赵的目的吧?
    只见那人快步绕至赵迁正前方,躬身一礼,面上兴奋之色始终未减。
    “大王,臣早年曾经游历至秦,正赶上秦王宴请燕太子。那次夜宴十分盛大,就连民间名仕也收到了邀请。故而臣亦有幸出席其间。席间歌舞莺莺,却唯独一女子的弦琴独奏最为令人印象深刻。”
    一旁的梁儿心中一颤,那是至少十年前的事了,怎么竟然还会有人记得……
    “为何?”
    赵迁追问。
    他听得颇感兴趣,一对明亮的眼眸流光溢彩,与额间一点朱砂痣相映成辉,甚是好看。
    那人见大王如此,兴致便更盛,双眸幽亮,仿若陷入了当年的回忆般。
    “她起初是抱着一张破旧不堪的琴走入大殿的。严格来说她指法并不十分高明,但她所抚琴曲分明是一曲《高山流水》,却将其分成了两曲来奏,实在妙不可言。更神奇的是那张旧琴,竟在她曲至高潮时,腐坏的琴面突然震裂开来,露出了本来的样子……”
    “本来的样子?”
    赵迁反问,其余众人亦是被勾起了好奇之心,齐齐翘首等着故事的后续。
    “那琴竟是相传已被毁掉的周朝名琴——'绕梁'!”
    那人提高了音调,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四座皆惊。
    赵迁的双瞳也忽的放大了一倍之多,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当真有此妙事?”
    那人敛头浅笑。
    “回大王,妙事还不止此一件。”
    “还有何事?”
    赵迁已经难以想象还会有什么更巧妙的事。
    那人笑意更甚。
    “臣当年对那名女子印象深刻,念念难忘,曾多方打听到她的名字,正是'梁儿'!”
    梁儿闻言一凛,心中不禁暗叹倒霉。
    “什么?”
    赵迁一怔,复而大笑。
    “哈哈哈,不可能,定是重名。”
    那人却毫无动摇,肯定道:
    “大王,虽时间久远,但这位梁儿姑娘自进门起,臣便觉十分眼熟。她的琴曲指法较当年纯熟了许多,但抚琴时那与众不同的气度却未曾改变。方才又问了她的名字,臣可断定,她就是当年那个女子无疑。”
    赵迁淡笑摇头。
    “张卿糊涂了,连你自己都说时间久远。但你看看这殿中的梁儿,她样貌只是一个十四五的小丫头,又怎会是你当年所见的那位姑娘呢?”
    这一君一臣你来我往,已将话题推至了风口浪尖。
    梁儿自觉难以下台,如此下去迟早会被揭了底细,还不如尽早咬牙承认,或许可以顺道将大家的注意转至别处。
    “大王……”
    梁儿上前一步,打断了二人的对话,嗫嚅道:
    “奴婢……其实只是样貌生得年轻,实际上奴婢已有二十四岁了。”
    “什么?”
    赵迁从未见过长相如此年轻的人,心下兴趣越发浓了。
    “那……你当真是张卿所提及的女子?”
    “奴婢正是……”
    听到梁儿的回答,赵迁喜出望外。
    “想不到这天下间,竟真有如此巧事!'绕梁'!……那'绕梁'琴现下何在?”
    梁儿敛眸,神色恭敬。
    “'绕梁'本就是秦王私藏,那日原本要抚琴独奏的也并非奴婢,只是机缘巧合,奴婢代人弹奏罢了……”
    “当年那日,燕太子反应如何?”
    就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绕梁”和梁儿身上之时,还是李牧及时将大家拉回了正题。
    倘若当年燕太子见了梁儿都无甚感觉,那么今后一见,也定然起不到什么效果。
    “这……”
    那个大臣支吾未语,燕丹当时的反应,他是真的记不得了。
    梁儿果断接过话头,表情略显羞涩。
    “其实……燕太子在那之后曾入咸阳宫私下里问过奴婢,是否愿意跟随于他。”
    赵迁瞪大了星眸。
    “他竟然没与秦王说,而是先去问了你的想法?”
    一个身份尊贵的男子想要得到一个身份低贱的婢子,理应是直接前去向婢子的主人讨要,而婢子则并无选择的权力。
    燕丹竟然先去问了梁儿的意见,这于男尊女卑的古代而言是极不合常理的。
    由此可见,燕丹对梁儿在意的程度定是超乎寻常的。
    “是。”
    梁儿直言。
    “那你如何回答?”
    赵迁急急追问:
    梁儿面露讪色,不敢抬头。
    “奴婢……奴婢害怕如若此事不成,会遭人闲话,便……便拒绝了……”
    “拒绝了?……哈哈哈哈哈……”
    赵迁愣住,复而大笑不止,满面艳色花枝乱颤。
    “想不到名动一时的燕太子丹,竟曾被一个小小宫婢拒绝!想来也知,当时他会有多不甘心。”
    众人亦是笑得前仰后合。
    梁儿心中亏虚,觉得自己仿佛是又欠了燕丹一笔。
    “好!”
    赵迁笑得够了,便拍案颔首。
    “那寡人便准你在酒宴上献艺,也好成全了燕太子当年的一番心意。”
    梁儿俯下身子,跪地叩拜。
    “谢大王。”
    接下来的时日,梁儿每日都去太乐练习抚琴,有时甚至是从天明一直练到月满当空。
    全邯郸宫的人都以为她将要在宴席上施展琴艺,以引得燕太子丹的垂怜。
    可实际上,她却是别有一番想法。
    而这个想法一旦实施,便将会成为赵国走向灭亡的开端……

  ☆、第一百章 万事俱备

?    太乐为梁儿备的琴曲是《鹿鸣》。
    它出自《诗经。小雅》的首篇,是专门宴乐群臣嘉宾时所用。
    因为梁儿这一曲是整个酒宴的重中之重,故而并非单纯独奏,而是安排了大型的钟磬丝竹雅乐与之同奏相和,以令其更加引人注目。
    《鹿鸣》曲意欢快,又为宫廷之用,所以裳衣局亦为梁儿准备了明艳的大红色锦布量体定做当日所穿的衣裙。
    梁儿自己设计了衣裙的式样图,托李秋去跟赵迁申请,让宫人按照此图制作。
    李秋见图上的衣裙大气中不失风雅,规矩中不失巧思,便甚觉可行,也就遂了梁儿的意。
    一切都按照计划稳步进行着。
    不觉间,距离燕丹入赵仅剩一日——
    “梁儿姑娘,你没事吧?”
    梁儿正欲走出太乐回去休息,忽然身形一晃,扶在了墙壁上。
    “司乐大人……”
    她抬头,见到司乐袁夺一张焦急的面容。
    “你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梁儿神情略显不适,强颜道:
    “啊……大人,无妨的,奴婢只是想要在献艺时能有纤细的身姿,故而饿了自己两日罢了。”
    袁夺原本担心梁儿是否是有其他疾患,吓得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只是饿的。
    他一叹,悉心劝道:
    “身姿窈窕固然重要,可你也要多少吃一些维系体力啊!若是身体不支,耽误了演奏,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梁儿淡淡一笑。
    “大人说的是,奴婢会注意的,不会误了大事。”
    为了不打扰她练习,她已不必再去侍候李秋,永巷也已将她迁至一处独立的房间单独居住。
    这日夜晚,两名宫婢将赶制好的的衣裙送至梁儿房中。
    梁儿亦在她们的服侍下试穿了一下。
    其实汉代以前,尤其战国,婚服并非红色,而是随着各国习俗,颜色各异。
    可这赵国尚红,随便表演个节目,也要弄出一件大红色的礼服来穿。
    梁儿凝神望着此时铜镜中的自己,那大红镶金的锦袍竟像极了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喜服。
    忽然间,她觉得这真是讽刺得紧。
    明晚,她竟要穿着这样一件衣服,去引诱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男人……
    “哎呀!梁儿姑娘穿上这件衣裙真是好看!”
    “是啊,梁儿姑娘平日里都着素色,却不想,竟是更适合明艳的颜色呢!”
    “梁儿姑娘还未涂脂抹粉,如若再施了粉黛,想必更会艳光照人,明日酒宴,定会将那燕太子迷住,当即便跟大王要了你去!”
    两个宫婢的声音有如串串铜铃响个不停,梁儿轻轻一叹。
    “你们别说笑了,那燕太子是何等人物?天下间多少女子为他倾情?又岂是我一个奴婢能轻易攀得上的……”
    闻言,两个小丫头相视一笑,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